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

时间:2019-05-12 21:5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

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

马山县林圩镇第三初级中学 潘丽娜

摘要: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便是走进这一艺术殿堂的关键一步。优秀的课堂导入设计是开启语文教学艺术殿堂的金钥匙,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是要成为语文教学艺术殿堂的门外汉,还是要成为语文教学艺术殿堂里的行家,笔者认为应该从重视和研究课堂导入设计做起。本文围绕如何设计课堂导入,从回顾复习、作者介绍、故事引入、悬念设置、情景创设、图物展示、游戏互动等方面展开探讨,为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摸索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导入 设计策略

什么是课堂教学导入?课堂教学导入也俗称“开讲”,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行为。课堂教学导入的成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授课效果。对于课堂教学导入,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种常见的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一、回顾复习导入法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通过回顾复习,既可以检测学生对旧知识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印象,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真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回顾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

例如在《春》一课中,授课教师设计下面的导语:同学们,我们就学习了许多古诗,其中有不少是描绘春天的诗句。今天,我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能说得出描绘春天的诗句最多——“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与春有关,那就是朱自清的散文《春》。

这个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就是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使学生联想到将要学习的

心中想到高山,他的琴声就像雄伟的山川竖立在听者耳旁,钟子期听后就赞叹他的琴声就像巍峨挺拔的高山;伯牙想到了流水,他的琴声犹如翻滚的江水流进听者的心中。钟子期听后就会称赞他的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于是世人都称钟子期为伯牙的“知音”。几年后,钟子期去世,伯牙悲痛欲绝,他感到自己已经失去了世上唯一的知音,于是把琴摔碎,从此再不弹琴。—今天我们再来学一学,白居易与一个歌女之间的知音故事。

此法虽然效果明显,但所讲故事要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且故事讲述要精彩生动,切不可把语文课堂演上绎成故事讲坛。

四、悬念设置导入法

在导入新课前,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然后再导入新课学习。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的导入: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动。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

于老师在设计这则导语时,紧扣人物特征,给孔乙己定位是一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然后再通过三个与课文息息相关的问题,布下一连串的迷阵,并且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成功地设置了悬念,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了寻找答案的强烈欲望,在老师的引领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最好的悬念应该来自于课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认真学习后取得成功的快乐。

游戏,是人类最古老的娱乐方式,它可以淘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心智。在课前设计游戏互动,既可以是增进师生感情,活跃课堂后气氛,还可培养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翁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角色分组,让各小组认真预习课文,上课前让各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扮演课文中的相应角色,通过戏剧的方法来表演课文内容。待学生表演结束后,结合各小组的表现,一边点评各角色的表演者的表现,一边分析各角色的性格特征。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互动游戏中,充分理解课文主旨和寓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戏互动导入法常见于低年级的课堂,其实在高年级也可以运用,因游戏不分年龄。无论年龄大小,要成功运用游戏互动导入法,关键在于如何掌握一个表演的度。如果游戏互动表演度过短、过轻,只是蜻蜓点水,就无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果游戏互动表演度过长,过重,又会主次颠倒,容易把课堂教学变成单纯的游戏表演。

除了笔者以上列举的七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好的课文教学导入犹如一个“锤子”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能带领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带领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带领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最终完成授业解惑,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教学任务。

总之,课堂教学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它是课堂气氛的催化剂,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开始。无论采用何种课堂教学导入法,都应以学生为主,因人而变,因势利导,因文而生,切实把课堂教学导入变成展示学生才艺的舞台,也只有这样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地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 张圣君.情感,让语文教学绽开美丽之花[J].文教资料 [2] 方晓映.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情感的探讨[J].文教资料

[3]刘国正.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第二篇:课堂导入策略

姓名:王广禄

工作单位:黑龙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镇中学 邮编:150227 电话:*** 论文题目:课堂导入策略

摘要:新课的导入策略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种教学策略。凝聚了教师的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素养。只有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容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炉,才能具有安定课堂秩序,收拢学生心理,刺激学生积极思维,顺利衔接新旧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

(一)、兴趣导入;

(二)、激情导入;

(三)、情境导入;

(四)、温故导入;

(五)、释题导入;

(六)、机变导入。正文:

课堂导入策略

新课的导入策略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种教学策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不仅是一堂课的起步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它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成功的导语,如同缓

缓拉开的大幕,让学生一眼就看能到精美的布景;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开头,但却凝聚了教师的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新课导入并无固定模式,需要教师根据讲授内容、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精心设计,勇于创新。下面介绍几种导入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兴趣导入

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始终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准之一。而采取寓意深刻又幽默轻松的故事导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如钱梦龙老师为了使抽象的词义知识能迅速地为学生所接受,导课时讲了一个阿凡提理发的故事:阿凡提为了整治一个只理发不给钱的阿訇,先给他理了光头,在刮脸的时候问阿訇:“眉毛要不要?”阿訇说:“当然要!”阿凡提就把眉毛剃下来交给他。阿訇虽气,但又不好责怪阿凡提,因为他确实说过“要眉毛”的。阿凡提接着又问:“您的胡子要不要?”阿訇赶紧说:“不要!不要!”阿凡提嚓嚓几刀就把阿訇的大胡子剃掉了。结果阿訇的头像个剥光的鸡蛋。同学们都大笑起来,钱老师马上因势利导问学生:“阿凡提是如何让阿訇上当的?”学生立即领悟到阿凡提是运用“要”的多义性来捉弄阿訇的。于是,课堂教学自然引到词义的理解上了。但要注意,故事宜短不宜

长,且故事本身要能说明问题,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局限于故事本身。

(二)、激情导入

维果茨基指出: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学生心理特点的中介或折射而发生作用的。“中介”就是学生当时的内心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好像一个三棱镜,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它的折射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生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包含着许多真挚感情,教师在导入时根据需要披文入情,以情真词切的语言多方激发学生情感,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有位教师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大年夜对你们来说,是多么美好的夜晚啊,穿戴一新,亲人团聚,品尝佳肴。可是在另一个社会里,却有一个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光头赤脚,手拿火柴,哆哆嗦嗦地在街上叫卖”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课文所描述的悲惨情境之中,引起了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既促进了课堂交流艺术效果,又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纯化和升华。

(三)、情境导入

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在导入时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验教材内涵。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将背景画面(总理的遗像及

相关照片)与背景音乐巧妙地融汇在一起,创设了悼念周总理的特定环境。学生在舒缓、哀婉的朗读声中静静地观察着每一幅照片,再加上音乐旋律的烘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许多学生都感动得潸然泪下。这种未入其文,先动其情的导课方式,生动地再现了周总理的光辉形象,唤起了学生无尽的思念,达到了示之以形和动之以情的水乳交融效果。学生在导入中积蓄的情感,必然会转化为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导课时的情境创设要巧妙精当,真切感人,能够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发动他们的情绪想象。这需要教师具备导演的才能和演员的素质,才能成功地引导学生入境受情。

(四)、温故导入

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也就是说各种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所以“温故知新”的过渡式导课,就成为教师课堂常用的一种导课方式。有位老师在上《茶花赋》时,就注意以旧带新,使学生感到新课非但不陌生,反而很亲切。老师这样说:“同学们,当代散文作家杨朔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可以说,每个学期我们都见一次面。第一册他奉献给我们北京的香山红叶;第二册他请我们尝了广东甜香的荔枝蜜,也许现在我们还能回忆起它的甜味呢!今天他又将捧给我们春城昆明的一丛鲜艳的茶花,大家喜不喜

欢?”学生异口同声说:“喜欢!”这时学生的情绪已开始兴奋。老师接着说:“《香山红叶》中,作者借红叶喻老向导,越到秋天越红得可爱;《荔枝蜜》中,作者借蜜蜂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今天的‘茶花’又象征什么呢?”此时学生已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但应注意,温故导课中的“温故”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导入新课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具体导课时切不可颠倒主次、喧宾夺主。温故导课一旦成了纯粹的复习课,就是一种失败。

(五)、释题导入

课题是课文的窗户,从课题常常可以窥视全文的奥秘。如果教师从解释课题词语、引发题意入手,不但有助于学生审破题意,了解所学内容的大致概况,而且为学生进入新课铺垫心理基础。如有位教师在讲《将相和》时,就以巧妙的释题导课,达到开窗窥室的效果。他问道:《将相和》课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和相始终都是和的吗?他们为什么会不合?后来又为什么会和呢?然后指出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课题,告诉我们将和相各是怎样的人,学习课文后,就会知道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设计运用释题导课时,应该对课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有那些能通过释题来引起学生注意和深思的文章,才可以采用此法导课。

(六)、机变导入

新课导语不可能课前就百分百的设计妥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在课堂教学之前,突然发生或出现了有利于设计导语的事件或情景,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即兴应变,以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有一次讲授《卖炭翁》,时值雪止天晴,教师随即说道:“同学们,断断续续飞舞了近一周的雪花停了。今天,阳光普照,天气暖和,这是我们盼望多日的好天气。但是,在唐代,有一个穿的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样的好天气,总是期待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他就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老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常的心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卖炭翁》(板书课题)”由于教师巧妙而自然地借景入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无穷的探究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正所谓“教无定法”,除了以上策略外还有诸如冥想导入、幽默导入等,新课导入各有特点,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在实际使用时要灵活选用。只有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容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炉,才能具有安定课堂秩序,收拢学生心理,刺激学生积极思维,顺利衔接新旧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个人简历:王广禄,男,1973年生人。1981——1986年在关家小学读书。1986——1990年到背阴河中学读书。1990——1993年升入五常市高级中学。1993——1995年转入五常市进修学校。1996年分到沙河子中学任教至今。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技巧

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技巧

李鸿兵

清丰县双庙乡一中 河南 清丰 45732

5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是新课进行的开端,是实际教学的前奏。好的导语犹如优秀的演奏家弹奏的第一个音符,引领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金钥匙,带领学生开启智慧之门,达到“立片言以居要”(陆机语)的境界,发挥着引起悬念、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

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设问质疑导入

故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应针对所讲内容,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导语,造成悬念,引入新课。在教学《致女儿的信》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莎士比亚曾在一首诗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生长?”这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当你遇到这样的疑惑时,你问过父母么?父母又是如何回答的呢?这种导语的好处在于巧设疑问,引发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课堂吸引力。

二、诗文名句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巍巍中华孕育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和词家,他们流下了浩如烟海的名篇佳句。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习的课文,既可在美的意境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又避免了平铺直叙之弊,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我以毛泽东七律诗《长征》引入,又以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与之对比,让学生体会诗人豪迈的胸怀,宏伟的气魄,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做了铺垫。又如《春》的教学,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投影展示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细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等诗句,学生一起诵读。通过诵读古诗进入春天,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并为课堂教学作情感铺垫。

三、讲述故事导入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喜欢有趣的故事。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这一特点,针对所学内容,在授新课之前,用艺术性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的浓厚兴趣。在学习《竞选州长》一文时,我讲了马克·吐温的一则轶事:一天,马克·吐温于仇视他的人------霍夫曼相遇。霍夫曼傲慢的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什么东西最锐利吗?告诉你,我防弹车的钢板最坚固,我手枪里的子弹最锐利。”马克·吐温微微一笑:“我认为,世界上最坚固的是你的脸皮,最锐利的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刺破它长了出来,还不锐利吗?”听完故事,学生在笑声中理解了马克·吐温幽默的语言特点和辛辣的讽刺手法。从学生的笑声中,我看出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了对新课的学习。

四、温故知新导入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从而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既复习巩固有关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奠基铺路。如《外国诗两首》一课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星,今天我们要来一个垄上行,到田园去走走。说到田园,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古诗人王维、孟浩然等,古诗词“故人具鸡黍、采菊东篱下”等)中国古代的田园诗的确令我们心醉神迷,那么外国的田园诗又是一番什么意境呢?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过度中引入课文,背诵复习了古诗词,温故而知新,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发展区”。这种导入便于学生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巩固的知识体系。

五、多媒体演示导入

在授课前,教师可利用幻灯、录音、录像、网上图片等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与所学课文相关的内容,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的积极性。在 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一文时,我展示了从网上查到的申奥成功、国足出线、“神六”遨游太空等图片,再配以激情的演说:“21世纪初的中国盛世,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每个中国人的爱国之情无不溢于言表------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但同时,新的事件也不断发生:先是中国彩电在欧洲市场被征以高额反倾销税,国人不诉自退;后是温州打火机在欧洲遭同样的待遇,但他们不甘被挤,在诉讼过程中获胜。”清新的图片,精妙的导语,使课文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既激发了学生对新课文的研读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内心情感,又顺利的由此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课题的导入与该课的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因课制宜,选用恰当的导入方式,用艺术的语言描述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让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课堂导入环节

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课堂导入环节

摘 要:在英语教育的环节之中,枯燥的灌输式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能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课堂导入环节为开拓的模式在英语教学中逐渐显现出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由于缺乏特定的语言环境,在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重要。

关键词:课堂导入; 问题; 激励; 学习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19-001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由于缺乏特定的语言环境,在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重要。如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呢?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如果能够成功地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为整个课堂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那么新知识的获取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一、图片导入法

在学习有关天气状况cloudy ,sunny, rainy时,老师与同学们进行简短的英语问候,然后指指外面的天空,问:How’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老师做出看天空的姿势,如果是晴天,就表现出阳光刺眼的感觉,如果是雨天,就用手做出下雨的姿势,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思,然后以图片的方式分别引入cloudy, sunny ,rainy。

二、情境导入法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头疼的就是没有语言环境和适当的情境,这需要教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创设某些情境来进行情境教学。教师们都有经验――语言是练会的,根据这一实验性原则,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练会所学内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在高一下册Unit 4 Festivals(节庆日)时,可选择性地创设某个节日情境。比如说创设“圣诞节”的情境,在门、窗或课桌边贴上五颜六色的圣诞卡片,在黑板上画一棵圣诞树,再做一个圣诞老人像挂在墙角,圣诞节的气氛一下子被烘托出来。此种情境下要求学生用英语来进行交流,相互祝福,把“节日”话题引出,要求学生以组来做情境对话。

三、提问式导入法

在学习一些学习用品pen,pencil-box,book时,可以将这些实物事先放入一个盒子里,然后老师很神秘的拿出来,并且提问:guess!what’s in the box?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活跃课堂气氛,直至有同学猜出这些物品为止,最后将实物一一展示出来。

四、谜语式导入法

在学习水果apple banana时, 老师可以用语言先描述它们的样子,It’s yellow, it’s like a moon, It’s sweet.Guess,what’s this?也可以用手势来表示形状和物品大小,帮助学生去理解。

五、多媒体演示导入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常用多媒体的演示来激励学生的意志,唤醒学生的意识,鼓舞学生的情绪,以达到完美的导入效果。例如,在上高一上册Unit 8 Sports(体育运动)这一课时,就可用多媒体先展示一段关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宣传短片,要求教师把短片内容编排得经典,音响也要求极具感染力,再以 “One world 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的宣言而结束短片。这样的导入已让学生们对奥运体育精神感慨万千,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了,那么,接下来的关于奥运体育精神的授课就十分自然了。多媒体演示导入法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屡试见效的,因而这种方法也是教师中较受欢迎的一种导入法。

六、改造导入法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可以将教室的环境改造一下,比如:在窗户上贴上要学的单词,或者将教室里的一样实物进行小小的改造。让学生们来观察,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这些小小的动作都会大大地激发同学们的热情。

七、律动导入法

律动导入法借助身体动作和其它直观手段积极创设语言情境, 体现了“在做中学”的原则, 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 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加强动觉训练,提高肢体运动智能。如在教学Let’s do 部分时,可以让学生大胆地一边说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心之余,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律动导入法要求每个肢体语言, 包括动作、表情、声音的设计, 都要求科学并能恰到好处, 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学习head, should, knees等一些身体部位时,可以用活泼的律动带入单词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愉快了学生的学习心情。

八、悬念导入法

悬念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巧设悬念,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促使学生产生疑问、关注疑问到破解疑问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学习方位词“in、on、under”时, 笔者采用悬念导入法,课前将几位学生的学习用品藏在了不同的地方。上课互相问候后,就问其中一位学生“Where is your book?”学生自己此时也感到奇怪,全班同学都将目光集中到了这位同学身上。笔者接着又比划着问“In your desk?”这位同学找了找, 摇摇头, 于是笔者对全班同学说“Let’s help him together.”全班同学都在好奇和疑问中兴奋地四处寻找起来,其中一位学生迅速在自己书桌里发现了书本并把它举了起来,笔者立刻引导他说“Oh!It’s in my desk.”新授单词“in”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这种悬念式的导入,其效果不言而喻。

课堂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而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创新。所谓教无定术,如何从实际教学中不断累积经验,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是每一位老师的永久职责。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的导入设计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从“教条教学”到实践提高的过程,是老师为围绕学生以语文知识为纽带连接起来的教育教学,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语文教学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本文就语文教学方面的实践谈一下教学设计。

[关键词]语文 教学 设计

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求知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的兴趣一旦激发出来,其求知欲就会高涨,他们就会开动脑筋思考,紧紧追索问题,直至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既能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他们较好地掌握知识。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如能对新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新知识,并且能广泛地涉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效地做好导入环节,把握导入的艺术性,不但能够很好地、自然地过渡到对新知识的教学,还能充分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激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对知识的教与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现以自己的几种导入方法与同行共勉。

一、故事激情留悬念

教师在教学新的课文时,在备课时准备一个与新内容有关的故事情节或课文中较精彩的片段,在开课时以精彩的故事片段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促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故事,但这时,教师一定要设置一个故事陷阱,讲到最精彩时,嘎然停下来,留下悬念,且有“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的意味,于是要向学生讲明,要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课文后便知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费时不多,却能引人入胜,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为后一步的学习奠定内在的情感动力。

比如:我在上八年级语文版下册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时,我将丁肇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他在文中的亲身经历编成一个故事,首先讲给同学们听,并以丁肇中的求学精神来感化学生,从而导出今天所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丁肇中同志所作的关于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应该具备的品质。这样留下了悬念,激起了学生想急切了解作者科学思想的激情,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伟大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问题乃是激起学生求知欲的刺激剂。”巧妙地设计问题以及在新课堂中适时提出问题,能活跃课堂气忿,诱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并可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导入新课时,根据中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在课前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学生无法解决问题而留下悬念,并告之只有学习了新的内容后方可解决问题,给学生造就学习新知识的激情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对即将学习的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成功学习新知识埋下契机。但是,在以问题导入时,必须注意问题设计的实效性和趣味性,通过学习新内容可以解决,并要求要紧密联系新教学内容才达到效果。利用问题导入给学生留下悬念,易于激起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新内容,把握学习的方向性,避免盲目性。比如在教学八年级语文教材《南京大屠杀》一文时,我提出了:在1939年到1945年之间,日军在中国大地上制造了许多丧尽天良的惨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活生生的生灵,但这一历史事实经过了五十年之后,日本右翼势力曾在1982、1986年先后两次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中国人民绝不容许任何形式的否认、抹杀或歪曲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思潮和势力抬头,那么又用什么方法,用什么事实来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的歪曲,还世界人民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一个事实呢?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顺势导入新课,激起学生探究这一惨绝人寰的历史事实的激情。

三、剖析课题激发求知欲望

课题是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有的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点明课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眼睛”和“窗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首先所看到的是课题,教师开课时也往往利用对课题的阐述而引入。利用剖析课题导入新课,往往是最直接的导入方法,能让学生首先了解其课文内容的思想,从思想的感知易于激起学生了解作者是利用怎样的方法来对这一思想内容进行阐释的呢?即“灵魂”的附属体又是些什么故事等等,从而激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让他们有一种想尽快地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所表达的主旨。老师剖析课题一定要做到语言简练、新颖、生动、活泼、留有思考的余地和悬念,做到师生互动,引领学生解决问题,探索知识。

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一课时,我首先抓住课题“为人民服务”设问:什么叫为人民服务?怎样做才算是为人民服务呢?是不是一定要做出些轰轰烈烈的好事才是为人民服务?等等一系列问题,激起学生思考。进而,教师告诉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仅是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而且在当时成为了党对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分子的根本要求,这一精神后来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的追求,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认识的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等,并简要介绍了张思德的死,因为张思德的死,毛主席为了纪念他在他追悼会上作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对张思德的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从而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当时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从而激起学生想知道当时毛主席是怎样提出这一观点的急切心情,产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激情。由此,你的教学任务与目的也就完成了与实现了。

总之,一节语文课有一个好的开场白,即一个好的导入环节,就如同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开头,一开始就能扣住读者的心弦,使其有一种急于读下去,也乐于读下去的愿望。很好地组织导入语言和导入情节,把握好导入的艺术,对于抓住(或留住)学生的“心”,在漫漫求知的路途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能使教学达到高效的目的。

下载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策略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道法课堂导入设计

    道法课堂导入设计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我们会有这样良好的愿望,力求用最短的时间,使得全班学生集中精力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引导他们注意到......

    浅谈课堂导入语设计参考[合集]

    一、课堂导入语设计的指导思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根据课标理念,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是7-9年级地理教育的目标取向。因此新教......

    课堂导入语设计

    我的语文课堂导入语: 【摘要】:导入语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恰如其分的导入,就好似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可使语文课在最初四、五分钟的......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策略 府谷县第四小学 杨建功 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课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入 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东向小学 马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犹如序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

    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导入

    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导入 摘 要:教师如果一上课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以使学生明确要求,集中精力,引发思维,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从而达到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提......

    浅议体育课堂教学导入设计策略

    浅议体育课堂教学导入设计策略 曾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段学生描述体育课开始部分的文字:“上课开始了,只听体育老师一声哨响,不管同学们情愿不情愿,高兴不高兴,都得无条件地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