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性思考

时间:2019-05-12 23:3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性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性思考》。

第一篇: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性思考

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性思考

郭 健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要以自己独特的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

和教育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教科研的主要力量是教师,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推进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教科研能力,教科研行为,倡导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一体化,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是培养高职教师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基础。

【主题词】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教师 教学科研 一体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依赖国家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生存的、具有特殊性质和重要任务的教育类型。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自己独特的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实践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教科研任务,而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主力是教师。在当前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教师培训,提高学历,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实践技能的同时,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教科研能力、教科研行为,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教育效能,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不再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存在困难的主客观因素,仅从高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职业素养角度思考,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更好地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率是非常必要的。提倡高职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其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职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高职学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基础,也是现行机制下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

一、教学科研一体化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于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教师既是一种职业,又是一种专业。当一位教师进入教室时,他(她)对自己要讲授的理论知识是熟知的,对培训的实践技能是熟练的,对职业岗位的经验的是丰富的,但学生怎样理解、练习、掌握和运用却是每个人、每个时刻、每种情景中都不同的。因此,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永远充满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高职教师具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意识、研究行为既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这里所谈的“专业化”不是指教师所教的专业(学科)内容,而是指高职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和技能培训活动”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即掌握较高的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掌握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不断增强自身能力的进修意识和学习能力。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未必就能从事职业教育教师职业。

“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他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的论点。高职教师只有走教、学、研之路,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

二、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培养高职教师的有效途径

研究是我们对待未知事物的一种态度,教育研究不应只是专业人员的专有领域,也是教育实践人员的一种态度,一种对教育应有的态度。钱伟长先生说“教师必须搞科研,这是培养教师的根本途径”。他认为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听课进修,而是靠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学习,这是主要方法。因为不搞教学研究,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选择内容,不懂得如何去教。钱伟长先生的话道出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实质。高职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教育教学与反思、教育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可以使教师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教育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使高职教师从过去“教书匠”的简单、枯燥、机械和重复性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转化为充满激情的研究性创造生活,从“经验型教师”变成“科研型教师”,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被动者转变为改革者和实施者,才能真正提高职业生活质量,实现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不竭的创新能力的统一。

三、教学科研一体化是高职教师教学创新的基础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和最好体现。高职教师的教学创新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然而,无论哪一方面的创新,都要求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师成为研究者,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都要求高职教师在遵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共性规律的前提下,在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在各自的起点上,主动探讨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时跟踪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时将科研成果转移到教育教学中来,并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研究。事实上,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原始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否定、被修整、被强化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的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才能真正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

四、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途径

1.教育实践的研究。“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末,它就不能成其为教育。”对教育意义的这种理解,十分精辟地表达了教育的实践性质。高职院校的教师处在最普遍的教育教学实践层面,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直接面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对学科知识的自信和热爱,对专业技能的娴熟和精湛,无一不对学生的道德、智慧、身体、精神、生活的态度和未来发展,产生某些触动,甚至是终生难忘的印象。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应紧贴职业教学实践,以教学研究为主,广泛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方法、技能培训方法、德育工作探索等研究。可以说,实践性是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的根本特征。对高职教师而言,不能解决自身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研。

2.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高职院校教师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就是以学校为研究中心,以教师为研究者,以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根据学校自身的教育理念、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着重对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如: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特有的课程和办学模式、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专业打造、精品专业建设、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职业教学行动原则、职业教学内容排序、教学内容的传授方式、职业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融合、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技能-知识-态度)匹配等研究。以解决自身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教师立足于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从学校和教师的关系看,只有着眼于学校和教师个人发展的互动统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3.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研究。职业教育需要的是深深扎根于社会需求,为社会所有,自身具有生命力,能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的职业教育。那末,我们怎样才能获得这种具有顽强的自我生存能力,发挥强大的社会功能,为我们的社会所不可或缺的职业教育呢?我们非常羡慕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亚的“TAFE”等。但是,当我们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先进理念时,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还必须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文化的特殊性,民族的特殊性进行有机地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诞生,肩负着保证我国持续高速发展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保障的重要使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劳动力市场状况,专业技术方向,企业人才需求,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研究,立足于掌握市场需求和企业最新技术设备应用情况,研究由此对技术人才的素质、技能产生的影响,解决社会、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技术人才的保障问题,等等。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生命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教师是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最终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基础,把教育、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视为高职教师工作的整体构成是对职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的根本理解。高职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要养成不断学习、善于积累、勤于思索、多读书、多收集信息的好习惯,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逐步积累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目录,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兴趣,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要有弃而不舍的精神。科研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教师应了解高职科研的种类与特点,了解一般的科研程序与研究方法,对自己的科研能力和适应性有所反思,知己知彼,扎实前进。“搞科研要有点天才,天才来自于勤奋;要有点灵感,灵感来自于积累;要有点能力,能力来自于多方面;要有点兴趣,兴趣来自于认识。”强调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研究行为,获得研究能力,绝不意味着对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忽视或削弱,而是把它们视为同一过程,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将因为与教育科研融为一体而获得内在的、根本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郭 健.论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外教学研究.2004(9)[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3] 赵昌木.教师成长: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形成及发展..教育研究.2004(5)[4]李政涛.没有灵魂的教育.http://

(发表于《大学时代》学术教育版2006年第2期)

第二篇:城乡一体化之理性思考

城乡一体化之理性思考(草稿)

詹志华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然成为一种共识。“统筹”是手段,“一体化”是目标。不过,时下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看法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有悖于中央的精神,这势必会引起“统筹”的片面性。而“统筹城乡发展”贵为“五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和统筹国内和国外发展)之首,一旦有失偏颇,又势必引起其它“统筹”的不良反应。可见,正确认识和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有着重大的意义。

城乡一体化之辨析

“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还是一种现代的经济理论。而在当今的中国它则是一项的重要的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城乡一体化”的观点和思想进行认真的辨析和梳理,排除误解,确保其作为战略的地位不受干扰。

1、作为发展规律的城乡一体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认为,城乡关系由城乡一体到城乡分离,再有城乡分离到融合,这种融合与分离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全部的社会经济史”。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城乡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可言,城乡关系处于自然的一体化状态。商品经济出现以后,以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城市比仅以农业为主体的乡村创造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导致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城乡关系开始出现对立和分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指出:“德国为了建立城乡分离这第一次大分工,整整用了三个世纪。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因此,这种分离并不是对历史的否定,而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导致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因而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当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城乡的分离和差异过分悬殊,又会产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而使城乡两大经济社会结构失衡。这时人类社会要继续发展前进,就会要求城乡相互吸收对方的先进因素,消除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壁垒与障碍,使城乡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的基础上重新融合,从而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2、作为发展理论的城乡一体化。作为经济理论的城乡一体化是有关学者针对当今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二元结构”提出来的。1954年,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二是现代部门,从而构成一种“二元经济结构”。他并以此提出要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业化导向战略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不可能正确解决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问题,导致了城市问题突出,农村萧条。与刘易斯相反,斯多尔和泰勒等则提出,为使发展公平,必须推动城市工业化和乡村工业化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最终也不能合理地解决城乡的发展问题。如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兴起的模式,正是这种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但这种模式仍然存在城乡争夺资源、市场、资金等多方面的矛盾,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在此之后,对城乡一体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经济学家们还提出了许多不同理论,如麦基提出了农业和非农业高度混合的交通走廊地带概念、佛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为代表的不平衡发展理论、源于费农的梯度转移理论、缪尔达尔累积因果论等等。这些理论尽管有其偏颇,但是这些理论普遍认为,经济增长的过程总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总是一个从不平衡增长到平衡增长、又从平衡增长到非平衡增长的过程,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但

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最终导致城乡和区域间差距的扩大。并且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加大国家的干预。这种见解对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我国,各界人士对“城乡一体化”的看法也是大异其趣。如我国学者费孝通教授从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出发,在人文生态层次上研究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他认为,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业和农村小城镇,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网络,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规划接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更多注重从物质规划和具体操作的角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作为发展战略的城乡一体化。在中国,城乡一体化作为一种战略是胡锦涛总书记于2003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但它的形成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各个时期的国家领导人都十分注重城乡的协调发展。早在建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精辟的指出:“中国农村有五亿多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村人口要减少怎么办?不要涌入城市,就在农村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将来达到一半劳动力搞工业,这样我们的国家就像个样子了。”毛泽东所预言的实际上成了邓小平所倡导的“小城镇、大战略”的先声。邓小平同志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有过更为全面的论述。他1975年8月在《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中曾指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区、工业城市要带动附近农村,帮助农村发展小型工业,搞好农业生产„„”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更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根本理论依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结合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实际情况,及时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则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而胡锦涛总书记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更是作了深刻的论述。在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了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论断标志着“城乡一体化”战略地位的确立。在党的十六界四中全会上,他又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普遍性的趋向。”在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并且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上,党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断,这又是“城乡一体化”战略思想的一次重大发展。[1]

当然,“城乡一体化”战略思想是伴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逐步确立起来的,也是我们党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总结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批判借鉴各种发展理论的产物。

城乡一体化战略之本质内涵

作为一种战略,城乡一体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这要求我们必须从不同地角度出发,进行深刻的理解。但尤为重要的是必须抓住这一战略的核心与重点,也就是说必须抓住这一战略的本质内涵。

1、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核心。发展问题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过去,城乡矛盾问题的实质是个发展问题,是因为城乡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遭到破坏,以致形成了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机制。归根到底的说,是发展的取向和模式出了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城乡一体化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就不能不把发展当作其核心的问题。城乡一体化的出发点在于城与乡两方面都发展,并非只强调乡村向城市靠拢,也强调城市向乡村靠拢。因此城乡一体化不仅仅

是“农村为城市服务”或“工业支援农业”的代名词。城与乡是“城乡一体化”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以城带乡或以乡补城都是必需的,但这还不够,还必须双管齐下,以乡带城的同时又以乡补城,双方合作,形成互补,共同发展。这种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强调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把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形成城乡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注重把城市发展与农村各类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种发展不是要实现城乡的同等或同步的发展,也未必等同于要在城乡实行相同的制度,因为这将有悖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2]

2、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点。在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并且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为我们指明了实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工作重心。当今,“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乡矛盾的主要方面。尽管我们为此做了很多的工作,但“三农”问题的解决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如我们虽然缓解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在稳步提高,但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好转。我国“三农”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城乡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从体制性矛盾上看,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上,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重城轻乡”的观念;从结构性矛盾上看,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不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逐步推进城市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而是从体制、政策到各项管理制度上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造成了现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以及农民在户籍、就业和教育等方面的劣势。“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城与乡作为“城乡一体化”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任何一方发展上的缺失和滞后都是不允许的。所以,“三农”问题是实行城乡一体化战略所必须克服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我们要通过发展战略转换、体制创新和制度政策调整,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撤除城乡分割的樊篱,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民以平等的发展权利,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进共促、共同发展繁荣的景象。[3]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策略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城乡一体化,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关键在于统筹好城乡发展。在和谐社会的思想的指引下,探索一条切合我国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已成了当务之急。我们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

(一)转换思维模式,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观念。首先,要摆脱束缚我们的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的思维模式,正确认识到城与乡是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牢固树立农村发展同样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观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我国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各级党委政府都应从城市单中心中跳出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件

[4]大事,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其次,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两个

趋向”的论断,转变“重城轻乡”的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曾不止一次地提及“两个趋向”的论断,如党的十六界四中全会上,他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普遍性的趋向。”在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并且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为我们指明了实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工作重心。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要把它当作是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心来对待和解决。

(二)实行政策扶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当今,“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乡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虽然缓解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在稳步提高,但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上做了大

[5]量工作,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好转。因此,要统筹

城乡发展,国家必须在政策上不断地向农村倾斜。2004年、2005年我国连续两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来公布对农村工作的政策,表明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需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的政策,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税收支持、投资支持和保险支持的力度,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进行体制创新,彻底破除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当前的亲农政策对于逐步化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具有实质性的现实意义。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是治标之策。因为,我国“三农”问题乃至城乡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只有通过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彻底破除城乡发展的二元体制,从根本上理顺城乡社会关系,才是治本之策。根据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逐步进行以下诸项改革和创新:

第一,是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通过给予农民工准市民待遇到市民待遇的逐渐过渡,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第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允许农民对其所承包的土地可以转包、出租、继承和有偿转让,并可作为资本入股取

[6]得其应有的股权和红利,促进土地从转移出去的农民手中置换出来,实现土地的适度集中。

第三,建立现代公共服务制度, 使农民和城市居民能够大体平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为此, 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 包括教育文化设施、公共交通、消防、绿化等方面, 使得农民逐步获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国家应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 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第四,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国家应该打破传统是城乡分离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要着眼于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统筹兼顾,让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公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7] 社会保障。国家应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制度,为农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2]王良仟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10:13-23;

[3][5] 杨雍哲 段应碧 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69(重复)

[4][6]孙旭玉 论城乡协调发展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6(7):156

[7]马宝成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3):78

第三篇:关于六年级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关于六年级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六年级是一个特殊的年级,作为小学向中学过渡的年级,如何做好小学作文和中学作文的有效衔接,使学生的作文水平稳步提高,是需要任课老师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工夫的。

我觉得针对六年级小朋友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应以几个方面为抓手,切实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一、阅读和写作应巧妙结合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位语文教师都强烈意识到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然而新教材较以前的教材相比篇目众多,所以上课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名篇名著,如果作为回家作业,又怕学生根本不读或应付了事。如果我们手里有遥控器遥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就好了。

我是这样做的:每周的一、三、五布置写点评的作业,老师首先精选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的文章,篇幅适中、文质兼美、故事性强的文章,每次下发一篇,要求学生回家后先默读一次,生字词查字典,把生字词的拼音和解释写在点评本上,再朗读两次,然后摘抄好词好句写点评。点评本从中间画一道竖线隔开。左面摘抄,右面写点评。还可以让学生针对全文写点评,这样类似于读后感。阅读作业完成得好不好,只要看看学生点评的质量就一目了然了。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会收到一石三鸟的好处:

(一)积累的词汇无形中增多了,作文语言平淡、苍白的情况会有所改善,你会发现学生鲜活生动的词汇令人耳目一新。

(二)阅读分析能力提高了。在写点评时,学生会分析:这个词用得好,为什么用得好。这句话非常生动,为什么生动,用了什么修辞。这是语言(或心理等)描写,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或性格品质。而如果点评写到这样的深度,学生在考试时遇到阅读理解题目也自然轻松得多。

(三)学习名篇的过程也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六年级学生通过点评他人的写作风格,无形中也会使自己的作文受到影响。写过点评的文章,学生肯定进行了深入的甚至绞尽脑汁的思考。如有的学生读一篇800字的文章,竟然写出500多字的点评,而且言之有理。所以写点评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二、应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和国外的教育方法相比,我们的学生有一环严重欠缺,那就是读书,读名著。孩子在小学时,家长觉得孩子识字少,读名著怕孩子读不懂,所以时间几乎都花在了认字上。到了高年级,学校则侧重阅读文章、做练习、订正答案,即习题的反复操练。致使学生阅读面窄,词汇量小,只会做题。我曾经和上海美国学校的小朋友交流过,发现他们每天都有阅读的作业,都是小说、人物传记或科普类的书,从图书馆借来,老师要求几天内读完,然后再去图书馆换新的图书。老师要求每天回家至少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完成后家长在家校联系簿上签字。他们读的是英文原版书,生词较多,边读边查字典,但觉得很有乐趣。其中我认识的一个五年级男孩说,这样的英文书籍他每学期要读厚厚的十几本。和这个美国学校的孩子接触下来,我感觉他们 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很深。我由此想起了著名作家冰心回忆她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也是似懂非懂,然而印象却非常深刻,奠定了一生的文学基础。

这次交流让我感慨良多,我想从六年级开始培养阅读习惯还不算晚。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名著的书目让他们选择,或去图书馆借,或去书店选购,每周有一节课固定下来作为阅读课,当然光靠课上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把读名著作为贯穿学期始终的长作业,要求每天必须抽出半小时读名著,有时我不下发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就自己读的名著片段写点评。两学期下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许多学生读书已成为习惯。如在学到《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我推荐学生阅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语文素养的提高,功夫在课本之外。这样长期在名著中浸润,提高写作水平还要犯愁吗?

三、应在活动中扩大学生的写作视野,使作文的材料变得鲜活生动

老师在批作文时常有这样的感慨:选材老套,很多学生还在写小学时写过的妈妈雨天送伞、爸爸背他上医院等老掉牙的话题。这一方面说明学生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另一方面不正说明了学校和家庭生活的单调乏味吗?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一位同学到外地旅游回来了,那旅途所见必然成了他笔下鲜活的材料。所以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可能做不到带学生到外地旅游,但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来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比如春游、为灾区小朋友义卖活动、最近为汶川灾区的捐款捐物活动,这些都是写作的良好

契机,要很好地利用,趁热打铁写周记或作文,效果是最好的。那么我们作为语文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其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学生自然就降低了写作文的畏难心理。

比如在学完一篇课外阅读《山中访友》后,我顿觉写片段的机会来了。把语文课堂搬到室外,带学生在校园里寻找景点,然后写一段文字。对着景点朗诵一遍,结果平时惧怕写作的同学都活跃起来了。一位同学观察了爬山虎,写道:“你好,爬山虎哥哥,你不累吗?再强的风,再大的雨,也打不败你,风也是热的,你却把它当作生命的动力。一次又一次,我被你浓郁的绿意感染了,我也会感觉凉意渗进我的心里。”学生在写作中升华了思想,表达对生命的感悟。还有一次是在四月,我发现江南的春天春意正浓,而学校里到处姹紫嫣红,就带学生到校园寻找春天的踪迹,然后自己命题写作文,一位同学写了《感悟美丽》:

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时光倏忽而过,稍纵即逝。

初春,正是姹紫嫣红的季节,教室窗外的几株玉兰花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绽开了娇美的容颜。花葩的颜色素白,如一只只晶莹剔透的酒杯,那洁白的花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那玉兰满树繁花,不杂片叶,更显端庄秀美,其身旁的无名花草均相形见绌地稍稍拢起身子,自卑不已。路人每每路过花树下,都不禁仰头欣赏怒放的白玉兰,心中暗自惊叹一声,好美。

几日过后,我来到树下,欲再次领略玉兰不俗的丰韵,却目睹了

叫我愕然的一幕:淡雅的花瓣铺满了整张草坪,不时调皮的学生跑过,肆无忌惮地践踏一地暗香,枝上残存的花朵也大多微微泛黄,在柔和的春风中摇摇欲坠,而原本毫不起眼那些小花小草此刻却绽放了,霸占了众人的眼球。不多日,玉兰枝上发了新芽,但纵使镶缀了一身碧绿的翡翠,仍敌不过当初那一树冰清玉洁的花瓣。

目睹此景,突然忆起这样一句诗:“花到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那玉兰就如同绚烂绽放的青春,圣洁美丽,却又禁不起岁月的催促,不觉中便已滑过年少的掌心,一去不复返。此生最美好的,莫过于青葱岁月,既然它如此短暂,那就更应紧紧将这无与伦比的美丽握在手中,通过不断地拼搏进取,来竭尽全力地珍惜他,这样才不算虚度年华,挥霍青春。

美丽的事物难以长存,但愿我们能认认真真地把握住这最美丽的时光,奋发有为。

这位同学的文笔一向老练,加之她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称道的佳作。由此我想起了在大学时教授写作的老师讲过的话: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

六年级我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学生有的做了幻灯片,有的下载了朗诵伴奏乐,还有的借了古装,朗诵唐诗的时候穿。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故事会,主题是“照片里的故事”,自己从家里选择一张照片讲述其中的故事。期末复习时,我还将全班分成六个组,举办了一次古诗背诵抢答比赛,获胜组得到了奖品。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活动永远是乐此不

疲,那么就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后写作。涌现出来的佳作往往是令老师始料不及的。

四、应牢牢抓住作文的反馈和修改环节

活动开展得很多,学生写作的热情也很高,但如果交上来的作文反馈太慢,势必造成以下的后果:过了一两个星期,才拿到老师批好的作文,学生印象已经不深了,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老师的评语,就塞到抽屉里去了。下次再命题要求写作文,他们的热情已大打折扣。老师辛辛苦苦批改作文写评语,却因为反馈慢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那么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呢?我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1.作文交上来的当天就进行讲评

方法是将全班还没有批改的作文放在讲台上,随即抽取几本让作者朗读,被抽到的我戏称为中奖作文。平时写作认真的同学,被抽到时往往镇定自若,甚至喜上眉梢;平时写作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的同学则面红耳赤,暗暗下决心下次要认真写,可不能再当众出丑了。老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改进意见,中间穿插同学的点评,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果。一节课下来,同学彼此了解了别人是怎么写的,也知道了自己的作文存在的问题。这样的作文反馈课效果是明显的,也有激励后进的作用。然后老师可以收上来再到办公室逐一修改、写评语。

2.六年级第二学期,可以尝试同学互评作文

前提是老师把评分的标准、从哪些方面修改评价详细地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就有章可循,否则会流于形式,白白浪费时间。应注意的

问题是:保证每位同学拿到的不是自己和同桌的作文。一作文批改好之后,同桌再交换批改,保证每位同学一节课至少批改两篇作文。要求同学在评语下签名,态度端正。做一回小老师,给别人的作文“把脉”,对于自己的写作何尝不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呢?这样的做法也能保证作文及时反馈。但次数不要过多,每学期一两次即可。3.分数激励,注重作文的一题多写

教师每次批作文,都会给学生打一个分数,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对分数的敏感度会降低。那么如何让分数发挥它的作用呢?我的做法是:85分为底线,低于85分的要根据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重写。写完后交上来再批,达不到85分的再写,直到达标为止。一个作文题目两次甚至多次写,与一个作文题目写完一次后就换新题目相比,对于提高写作水平的作用更明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争取第一次就达标,让他们明白“长痛不如短痛”。学生对分数的敏感度会唤起他们写作的潜能。

对六年级的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使他们喜欢自己的语文老师,从而喜欢写作。当一个小朋友觉得老师欣赏自己的时候,自然会焕发无穷的热情来表现自己。当然,还可以开展作文的专题训练,比如某一节作文课,就是训练学生如何进行外貌描写,下一节作文课学习神态描写。这样每节课有侧重,学生收获会更大。如果在六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稳扎稳打,使学生作文水平稳步提高,使学生尝到了写作的甜头,那么,对于接下来初中三年的写作教学将起到莫大的作用,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做好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习作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于老师曾说:“要想让孩子快乐作文,老师首先要快乐,童心不泯,才能和孩子们融合在一起。老师要像孩子一样有好奇心,要爱好广泛。老师要喜欢阅读,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美,无形中就把它内化为一种内在素质,一种美的情操。写作要靠老师的影响引导,而不是靠说教。那么如何去做好作文教学?我择感受最深的五点谈一谈:

一、确立作文教学的正确的理念,教师要明确好每一个阶段作文的标准,从一、二年级的写话到三、四、五、六年级的习作。并注重培养孩子们从小就有意识去观察生活,无论写话还是作文一定要来源于生活。老师首先要有善于观察,善于抓作文题材的意识,做到情境创设,再现生活,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样孩子们就不会无话可写。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有一种想说、想写的冲动,时时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并让学生保持好情绪。于永正老师提醒大家:在布置作文练笔的时候一定要有两个以上题目让学生进行选择,能让大家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每时每刻都要提醒自己的。

三、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训练当然离不开训练。我们也要注意把一些小练笔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勤于动笔。大力倡导作文应该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同样要靠历练。

四、习作要跟阅读结合起来。阅读是习作的根基。这些话让我们

明确阅读不但要告诉学生作文是怎么写的,而且要厚积薄发。比如我们可以在阅读课后进行作文的小练笔,让学生“以读促写,以读助写”举一反三,多多习作,在阅读中掌握习作的技巧。我们一定要坚持作文教学和阅读相结合,就像古人所说的:“勤于读书,易于作文。”

五、我们每个人都有被承认和被赏识的需要。一篇不错的文章如果能够通过恰到好处的朗读展示给大家,孩子们就会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在孩子们读自己作文的同时意识到哪里写的还不够,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自己如果想修改好自己的文章必须从读自己的文章开始。再加上老师幽默的语言,亲切的态度,赏识的举动,孩子们一定会改变对作文的态度。

其中,于永正老师的一节作文课让我受益匪浅!他执教的那节出神入化的观摩课——《有声有色》,从中不但让学生认识了象声词,而且还使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运用象声词的重要性,于老师将“快乐作文”理念完全融入他与孩子们的课堂,孩子们走进于老师的课堂就等于走进了快乐的王国、知识的殿堂。课上,老师起先出示了一段无声的录像,之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接着带领学生再次走进有声音的录像中,通过对比学生立刻明白了象声词的重要性。在习作前,于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作文的选题,从三组象声词中任选一组编一个小故事或选择刚才的逛公园来写。孩子们都很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自己想写的主题,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将几个象声词运用得出神入化,文章结构完整紧凑,语言优美。整节课,老师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与孩子们一起去参观公园,一起去听大自然的声音。一节课就等于是一次

旅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驻足欣赏美景,又可以在玩耍中前进,这样以快乐放在首位的习作谁不愿意上啊,谁不乐意上啊? 于老师对学生们这次的作文评价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恰到好处的赏识教育。老师虽告诉孩子:“正确运用象声词,你的这次作文就能拿满分。”而真正给孩子们打的分都是“120+20”分、“130+20”等超满分的分数,学生得到这样的分,当然是增加了写作的兴趣。赏识是一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教育,是尊重学生的教育。于老师能用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关注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赞美每一点成功。综观于老师的整个课堂,没有一个学生不是积极参与的。于老师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用激励的话语和学生交流。我们不时听到:“好的,写得真棒!”“不错,说得真好。” 孩子们在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启动了心智,敞开了心扉,他们畅所欲言,欲罢不能。

总之,这些名师引导学生要关注有声有色的生活,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到习作的技巧。通过老师的有效作文指导,让学生对写作不再的烦恼,求真情,多修改,让他们自己感悟作文的真谛——写作文最终的目的是“不教”。因此,在课堂作文指导上要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去引导学生,从点到面,从扶到放,层层深入,必要时还可以装点“傻”,多采取启发式教学,给孩子多留点思维的空间,充分地想,充分地写修改自己的文章,同时注重多元化的作文评价。春意盎然

怎样做好低年级作文早起步

为了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必要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早起步的尝试。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早起步呢?

一、拼音开路,自由写话。

小学生掌握拼音以后,根据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幼雅的自信心,让他们运用拼音这种符号进行练习。开始由老师说,学生写,回家请家长看,家长表扬,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每天写一句想告诉家长的话,三四周后,让学生用拼音写在幼儿园时学过的儿歌,孩子们一定感到非常自豪。紧接着让孩子们自己随意编写一两句话,他们觉得轻松,很有意思,很爱写。他们用拼音写,没有汉字的障碍,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喜所忧,不仅巩固了拼音知识,还积极促进了作文的早期发展。

二、即兴观察,说写并行。

学生作文是周围事物在他们大脑中的反映,要提高写作水平,首先应从观察入手。研究表明,观察是学生知识世界的窗口。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作文素材。观察获得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得越多,其思维就越活跃,这样当他提笔作文时,就觉得“有东西可写"了。低年级教学中,观察训练比较注重说,在教学中把“写”与“说”结合起来,除了完成教材上的观察内容外,还进行即兴观察即兴说话。即兴观察往往是学生对某些事物产生好奇的情况下进行的,如: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日出晨露、花草树木、乌鱼虫兽等等。只

要他们有兴趣就可以,既不费时,也不费事,看看、说说、写写,时间一长,学生就养成观察、说写的习惯。

三、模拟创新,写段练篇。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兴趣。利用模仿可以激发儿童对身边的一切学学、做做。低年级学生模仿写作文,为进入高年级的作文奠定基础。模仿可使低年级儿童的作文有形可依,可话可写。模仿中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模仿课文。首先分析课文,掌握记叙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并头、正文、结尾及选材仿述。这样,从整体入手,运用教材的示范,让学生写自己熟知的事物,初步完成作文的概念和框架;让学生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达到开篇成文,作文早起步的目的。

另外,还可以先从积累和理解词句,再展开说写,或联系课文续编故事,或先理解然后创造性地改写课文等等,这都是小学生作文起步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作文早起步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第四篇:关于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理性思考

关于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理性思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网络的普及扩大了不良信息的传播范围,给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带来了挑战。高中生思维尚未成熟,易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被不良信息侵害。一直以来,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并不理想,为了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许多学者尝试将生活化教育理念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

高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思想政治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俗话说:“育人先育德。”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学生在思想上存在问题,缺乏正确的道德观、社会观、政治观,就会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学校和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概述

近几年,我国的高中教育虽然有了显著的发展,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从教育发展角度来看,我国的高中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追求升学率、注重理论教学、看重学生成绩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过程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不透彻,无法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对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

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自己为中心,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当今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往往对教材中的内容不感兴趣。

思想政治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学科。为了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近些年,许多学者提出了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能够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贴近生活。对此,教师要以生活为背景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摆脱对教材的依赖,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更愿意主动学习,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的认同度更高。因此,教师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育理念,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

二、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思路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对此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情境生活化。

情境能够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使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因此,要想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思路,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生活实例开展思想政治教学。

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解答问题、学习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

2.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政治知识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要开展生活化教学,降低教学活动对教材的依赖性,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感悟道理、学习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3.作业形式生活化。

作业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几乎不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对思想政治作业也缺乏应有的重视。传统的作业形式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生活化作业形式则大不相同,不仅不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反而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乐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总之,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积极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

第五篇:关于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关于电子技术基础及电子专业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电子专业技能训练》时出现的问题,提倡实行一体化教学:整合理论和实训课程,编制课题;统一教学目标;及时教学评价;成立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电子技术一体化;课题化;教学

电子技术课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的提出,是基于现代工业发展以及教学实践的需要提出的,目的是想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问题: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是电类专业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从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多数学生,普遍感到《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难学,听不懂,而《电子专业技能训练》实训内容枯燥,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因而产生厌学情绪。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基础薄弱,尤其是对技校学生而言,初中基础差,数学和物理学的较薄弱,难以理解很多细节问题的推导,听不进去。

(2)《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性理论多,逻辑性强,内容抽象,本身难度较大。

(3)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只注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过多倚靠书本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难以奏效。

(4)《电子专业技能训练》基本上也是先理论,再实际操作,通过仪器观察,电路单一,没有趣味性,学生没有兴趣。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强电与弱电相互结合与渗透,社会对电类专业的学生在电子方面的技能要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在

很多技工学校已把电子实训作为电类专业主干实训模块之一,而我校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电子实训课程的建设上还显得较为薄弱。

要较好地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实行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是一条可行之路。

目前我们在电工专业中开设了《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子专业技能训练》两门课程。从本学期开始,我们首先在此专业进行了《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和尝试。下面结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一些看法。

一、分析教材,整合两门课程,编制教学课题

我们结合大纲和我校的实际,把《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子专业技能训练》两门课程进行整合,突出了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大量删减了重复内容,使两者成为有机的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对两门课程进行了课题的统一,实现电子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无缝对接。在制定课题时,我们还注意把知识要点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让实验成果更加直观化,趣味化,能亮的亮起来,能闪的闪起来,能响的响起来。整合后电子课程共划分为八个课题,分别是:趣味电路;放大电路;低频功率放大器、集成趣味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直流电源、逻辑门电路、课程设计。

二、根据理论与实训课程的所需,完善教学目标,实现两者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要完成一体化教学,首先相关的老师要进行深入的研讨,对每个课题的理论目标与技能目标进行有机的统一。做为教师要提出完成实

训课时学生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这些要求进行消化吸收,从而设置理论教学目标;并提出需要在实训中深化及验证的理论内容,教师据此进行完善技能目标。例如:在直流电源课题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教师提出:学生应掌握

1、电路的工作原理:在电压正负半周时二极管工作情况、分析输出的波形以及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关系,2、掌握简单算:会根据实际电路要求选择二极管等元器件。在实训中应让学生

3、通过检测,验证输出波形以及输入与输出电压的数值关系。

4、通过设置故障进一步对原理进行分析理解。

三、根据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教学 以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为例做个对比:平常我们上课的流程为:

理论授课为2课时,主要理论内容:

1、课程导入:回顾单相半波整流的特点,提出电路缺陷,引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2、主要内容: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图及组成,2)工作原理分析:①在正负半周二极管的工作情况;②电路输出的波形。3)简单计算:①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②整流二极管上的电流和最大反向电压。③例题:关于二极管的选择计算。

实训授课为4课时,主要实训内容:

1、下达课题,2、根据课题要求选择元器件、并作以检测,3、分割原理图、绘制草图

4、元件、电路安装,5、通电试验,检测线路,6、检测输入、输出电压,验证二者关系。

7、检测输出波形,8、设置故障,检测输出波形、电压,根据原理分析原因。

9、书写实验报告。

(二)整合后合并为6课时,上课流程为:

1、教师宣布本节课要完成的课题,把桥式整流电路主要知识点给大家讲解一下,接下来由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2、情景模拟:模拟某客户需定做直流电源,把要求的规格等报出来,这样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融入了情感熏陶。

3、每组学生分工画原理图,查阅资料,并展示每组的设计思路,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4、学生制作电路,相互检查,制作完后,清理现场,在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这样即模拟了工厂实际现场环境,学生体现了6s管理,5、教师在进一步检查电路板,然后通电,接入不同的负载,学生观察现象,例如把灯泡接入整流前后的电路观察,再把灯泡和电感串联接入电路再进行观察,就会看到亮度不同,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点燃求知欲。就会积极使用仪器仪表,完成本电路的检测

6、检测输入、输出电压,验证二者关系,检测输出波形,设置故障,检测输出波形、电压,根据原理分析原因。书写实验报告。

7、学生分组再进行本课题的发言,教师进行回顾,引起课堂的进一步共鸣。

8、学生讨论填写工作页,圆满完成本课题的教学任务。

四、及时总结,完成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教学目标的统一,课堂教学的组织,以上述课题为例,我们

认为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理论和实训以下几个方面较好的结合:

1、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与工作实际的结合

2、理论计算元器件参数与实际选择的结合

3、原理图与实际电路多样的结合

4、原理分析的输出波形与实测波形对比的结合

5、输入与输出电压的关系验证的结合

6、故障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论的结合

五、成立兴趣小组,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限的实训课程仅能够为学生掌握电子技能打下一个基础,对于那些学有余力,兴趣高的学生,只靠课堂上的训练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为此,我们准备成立电子制作兴趣小组。结合教学大纲、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兴趣。我们初步设定了调光台灯、叮咚音响电子门铃、音频放大器、烟雾报警器、收音机等电路的制作。例如我在讲逻辑门电路课题时,通过逻辑电路的学习,让学生制做一个叮咚音响电子门铃,从电路的设计,焊接、调试等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最后调试成功。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使他们理解了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而且成功地制造出了一个电子产品,让他们十分有成就感,兴趣就会培养出来。

以上是我和几位教师在电工专业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思考,力图将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训教学进行有机的统一,实现一体化教学。由于是初步尝试肯定会有许多不成熟和不可行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最终共同搞好《电子技术基础》《电子专业技能

训练》课的教学工作。

关于电子技术基础及电子专业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王 学 7

下载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性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性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教育教学科研一体化专题心得体会(共5篇)

    幼儿教育教学科研一体化专题心得体会今天的专题培训谈及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问题,培训老师讲了很多诸如如何撰写科研论文、如何收集材料、如何构思等理论性的东西,对于我个人而......

    理性教学

    理性教学 —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

    党校教育理性思考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在我国历史上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社会和谐思......

    公共财政理性思考论文

    近年来,公共财政问题已成为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的一大热点,财政理论界将其视为我国财政体制根本性改革的关键,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也纷纷在公共财政这个大标题下尝试着财政预......

    我们应该如何理性思考

    最近通过看各种评论和言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一些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就像一个判官一样,面露凶色,虽然我看不到他们的脸,但是能从文字中看到到他们气急败坏的表情。从之前......

    说理性散文教学的浅思考

    说理性散文教学的浅思考 ----第17次活动心得体会 连云港市宋庄中心小学徐燕 今天,我们一行人相聚在美丽的连岛,参加培育站第十七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小学说理性散文的教学策......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txt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没什么事不要找我,有事更不用找我!就算是believe中间也藏了一个lie!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

    对推进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推进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