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革,体制的更新,社会生活节奏的急速加快,人们的心理承受与以往迥然不同,受社会的影响,受成人的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也日趋复杂化。智障学生也不例外。智障学生中贫困家庭子女缺少关心而放任自流,或者少言寡语,残缺家庭子女无所依赖而感己恐慌失落等等。鉴于以上诸种问题,给予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帮助智障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对智障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作为教师不但要充满爱心,而且要运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就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智障学生也不例外。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智障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尽可能地促进智障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他具有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自我教育的能力。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智障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智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此,我有一些设想。
首先要了解并掌握智障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智障学生都有个别差异,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时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切忌一刀切,否则教育过程本身就变得枯燥乏味。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因无从入手教育智障孩子,主要的任务便落到了教师身上。教师或许会给学生设计他们想象中的发展方向,如果学生的发展稍有偏差,就会受到责难,这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关注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但有利于因材施教,而且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智障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下列这几方面:
1.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表现得积极性高,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表现得积极性低,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自虐、打架等现象。2.意志一般为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破罐子破摔。
3.性格一般表现为: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自由散漫型,缺少和别人的和谐相处;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情绪喜怒无常。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智障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其次就需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适当减轻的。
正常的生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学习生活要有节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按时上学上课,按时就餐,按时参加学校、班级各项活动、按时就寝和起床。智障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助人为乐,热爱学习和劳动,遵守校纪校规,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现代生理学家提倡的“积极的休息”指的就是教育“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学习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就会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会对其所进行的生活方式产生兴趣,从而形成良好循环。开展良好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工作中,我觉得结合智障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去帮助智障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1、利用好主题班会活动课。
班队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帮助智障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和别人,可以设计一些主题班会:比如对培智高年级,可以这样设计:要求程度较好的学生在卡片上写上一、二句描述自己特点的话,但不能出现自己的名字。要求程度较差的学生在卡片上写自己爱吃的东西或最喜欢做的事情。卡片收齐后,老师把这些卡片发给大家,请大家根据卡片上的自我介绍,猜猜卡片上的同学是谁,猜中以后,还要介绍这个同学的优点,同时指出他的不足,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希望。通过相互的评价,进一步了解自己,增进友谊,增强自信心。
2、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活动中
游戏是校园的基本活动,是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智障学生日常活动中蕴藏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如通过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
游戏是校园的基本活动,是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如学生通过玩 “过家家”、“超市”、“儿童医院”等角色游戏,培养了智障学生之间的友谊,发展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在生活活动中,通过洗手、穿衣、做值日、整理衣物等活动,不仅培养了智障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而且也培养了智障学生住校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指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由教育者设计和组织,以活动为基本方式,引发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从而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达到形成和改善学生心理的一种方法。如智障学生感受爱、接受爱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老师交往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合作、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能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若想对智障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意义上,必须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措施,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
第二篇: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心理素质是指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有专家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制定了以几点标准: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情绪、适度的反应、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的特征、能够适应学习生活等。站在特殊教育的角度看,智障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往往比健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水平相差悬殊,我们当然不能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来衡量智障儿童。但在特教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就无法绕开“还给智障儿童一个健康心理”的课题。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深入开展对智障儿童心理素质教育,虽然这是一个隐藏得较深的、容易被忽视的课题,但这个课题的落实,对智障儿童的实效价值,却极其重要。因为智力的康复、情绪的稳定、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等心理素质,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生活与寻求自身发展的关键。同时,开展对智障儿童心理素质教育,也是我们落实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保持教育幸福感的捷径之一。
在方法上,教师要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活动中,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和亲和的态度,影响熏陶学生;同时要结合授课科目的特点,挖掘出对智障儿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素材,通过对学生心理各层面施行积极影响,补偿其心理缺陷,以培养出良好的心理态势,为他们的一切行为提供健康的心理背景。具体作法阐述如下:
一、开发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开展学生智力康复训练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特教学校只有推行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才能系统、稳步地开展对学生的智力康复训练,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益。目前供智障儿童使用的教材是1988年编写,已经有20多年,现在看来,它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智障教育的多维目标;注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同一,忽视学生智力差异的多样性;注重教师的主动,忽视学生的主体,因此,它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都已经不适合当前智障教育的需要。
智障教育效果的衡量,并不在于学生学习了多少系统、复杂的知识,而在于其自身发展的需求得到多大程度的满足,比如智力得到多大程度的开发、行为得到多少矫正、自我服务水平得到多少提高等等。2007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提出了“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积极主张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具体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既要使学生在实用生活知识、技能以及习惯等方面得到培养与发展,又要让学生体验愉快的学习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学习的东西要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适应。现在,许多特教学校都在开发、整合新的教育资源,革新教育内容、方法和目标,教育效益大大提高。我们通过实践与对兄弟特校的了解后认为,落实“以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教育过程,就是最好的开展学生智力康复训练的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生活即教育”。
智力康复训练的过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坚持好创造情感情境原则、趣味性和成功性原则,以期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创造良好的情感情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保持愉快的情绪,达到与学习环境的和谐,是智障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坚持趣味性原则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动机明确,始终在欢乐的情绪中自我要求,进行学习。成功性原则就是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成功的期待,提供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这一原则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要。
二、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教育机会
我们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友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形成对老师强烈的喜爱情绪,这种情绪具有固定化、持续化、依赖化的特点。就是说,学生很愿意接受并服从于他心目中的领袖式的老师!
一般来说,培智班师生比不大,这为每个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尽可能多地接近、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成为他们心目中有威信、和乐意信赖的人,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智障儿童有智力缺陷,但也有丰富的情感和准确的判断力。当他真实地感觉到你在重视他、关心他时,他就会尝试主动走近你,期望在你这里得到帮助和解脱,表现出无限的真诚。
关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小到一次鼓励、一个赞赏的眼神,都能充分满足学生期待的被理解、被尊重、获得成功等各种情感需要,继而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幸福”体验并内化为进步的动力。这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号召力、管理力、“诱惑”力明显增强。这样,在和学生愉悦的沟通交流中,我们既可以感觉到师生情谊的乐趣,无形之中也创造出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
在我们特教学校,有的老师善于处理和学生的关系,彼此亲昵,和谐融洽,所以课堂纪律好、教学效果好,学生进步快。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直接或间接对学生认知、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三、坚持个别化教育原则,帮助学生和谐发展 个别化教育原则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智障儿童的个别差异,为他们设计出各自所能达到的发展目标,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促进其实现。智障教育中,即使是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个别差异也很明显,既有量的差别,也有质的差别,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内在或外在需要的差异,因此,“因材补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在通过集体教学提供方法、材料的基础上,还要通过个别辅导、编组辅导的方式来“开小灶”,加深知识印象,巩固生活技能。虽然个别辅导的目标、内容、方法各不相同,需要老师有耐心,但越是个别化,教育效果就越可能成功。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看,坚持个别化教育原则,不仅直接有利于所有学生智力缺陷的补偿,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四、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
对自我事务的处理,是智障教育的出发点,不管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智力缺陷儿童,都应当在接受教育后,可以自我照顾或较少需要别人照顾。在传授基本知识技能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关怀、慈爱是应当的,但我们不可以对他们一味迁就、容忍。在自我服务能力、习惯养成、道德准则等多方面的教育上,要有严格的尺度,也就是说,一定要把补偿缺陷贯彻在教育活动的始终,该放松的绝不严格,该严格的绝不放松。如果因为学生有缺陷,起了怜悯之心,那么很可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我们发现,降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标准,就会导致学生更加懒散;降低学生习惯养成的要求,就会导致学生混乱„„因此,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发展观,在自我服务能力、习惯养成、道德准则等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几个方面,一定要严字当头,不可疏忽。所以课内课外,教师都要耐心启发,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反复给他们讲清道理,让他们逐步养成遵循生活准则或规范的行为习惯。从心理教育角度看,越是严格,越是容易培养出学生良好(健康)的认知能力、动机、情感和性格。
五、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活动中
游戏是校园的基本活动,是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智障学生日常活动中蕴藏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如通过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
游戏是校园的基本活动,是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如学生通过玩 “过家家”、“超市”、“儿童医院”等角色游戏,培养了智障学生之间的友谊,发展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在生活活动中,通过洗手、穿衣、做值日、整理衣物等活动,不仅培养了智障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而且也培养了智障学生住校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六、(三)教育形式、方法应多种多样
培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心理辅导课、个别心理辅导和主题活动等。心理辅导课是在近年推动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这种形式也被特殊学校所采用.同样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个别辅导是特殊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解决学生的个别心理困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在辅导内容、具体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探讨。主题活动形式多样,人人可以参与,很受学生欢迎。无论采用何种教育形式,都要针对不同智障儿童的特点进行,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培智学校在智力障碍儿童的行为训练方面还缺乏教育经验,适用于智力障碍儿童的行为矫正技术也不完善。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及时纠正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适应能力。
另外,心理辅导方法尽量简单易行。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智力障碍儿童,选择心理疏导方法时要注意简单易行,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
情绪晴雨表。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情绪,让学生每人记录、理解自己的情绪。
音乐放松法。在团体活动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欣赏一些音乐,做一些放松训练,能有效安抚学生过激的情绪行为,使兴奋的学生感到镇静,焦虑的学生感到轻松,愤怒的学生感到怒火在逐渐熄灭。
美术心理健康课。学生自由绘画,教师通过作品分析了解学生的心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疏导。
总之,一定程度上说,智障儿童的发展,就是心理素质的发展;智障儿童的教育,就是心理素质的教育。本文就当前特教学校在开展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法,做了一个肤浅的论述,请同行指正。
第三篇:智障学生教育案例
一基本情况
段某,女,现年9岁,就读于攸县特殊教育学校,2008年9月入学。
智障原因:唐氏综合症,导致落后,再加上家庭的早期干预措施不到位,长辈的过分溺爱,使学生形成了些不好的习惯。
二入学观察诊断
1.情绪问题:在平时课内外表现为,只喜欢听表扬的话,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会大发脾气;上课回答问题的声音小。
2.注意涣散,活动无度。表现为上课不听讲,无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上课爱做小动作。
3.表现出明显的学习问题。不知道学,不想学,更不会学,有厌学情绪。
综上所述,我认为该生属于中度弱智儿童。通过观察和测验,确定该生学习困难是源于身患唐氏综合症,家庭早期干预的不到位,加上缺乏早期教育,同伴的鄙视、疏远,导致其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使该生缺乏学习兴趣,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一长必然缺乏信心,进一步加重了其学习困难。因此,一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是不能适应该生特殊需要的。
三、采取的教育教学措施
1、教育目标重点在于改善其周围环境,培养健康心理和唤起自信,激发其学习兴趣。首先应该进行行为矫正,扫除学习障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我制定了针对性教育训练的详细计划和步骤。
2、在以赏识教育为主的日常教育中,适当的引入挫折教育和批评教育,使学生在建立学习自信心的同时,逐步适应多元的评价语言。
3、鼓励该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让她时刻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有被重视的感觉,体验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和为他人服务的幸福感。
4、逐步加大写的作业的量,训练学生手部小肌肉的协调性,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四、实践效果
1、信心有所增强。表情趋向丰富,有时面带微笑,在课堂上相对安静。
2、语言表达有所进步。在教师的鼓励下,能举手发言,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意思,改变了原来摇头、点头等沉默应答方式。
3、学习的主动性有所增强,课堂作业的完成量增加了。
4、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计算,畏难情绪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5、对于别人或者老师的批评,不会有以前大发脾气的情况出现。
五、今后的打算
1、多与家庭沟通,传输一些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和常识给家长,以便指导家长在假期对孩子加强教育。
2、继续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该生的潜能和克服其学习困难。
3、利用我班“信心教育”的优势,继续对该生进行心理疏导和纠正,培养其健康的人格,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四篇:浅谈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横石水中心小学张尚花
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有些人以为身体健康就行,殊不知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早在1947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健康不但是身体没残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统一起来,才是完整的健康。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的学生。
学生心理出现偏差问题,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前几年某报就刊登过这样的消息:某学校有一位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解不开思想疙瘩跳楼自杀;某校某学生因偷了父母一百元被父母骂了一顿服农药自尽;沈阳某校学生因母亲管束过严弑杀母亲;某地小学生兄弟两人因偷商场的东西被保安当场抓获,小小年纪的他俩因担心父母责骂,竟双双从自家的阳台跳下而不幸身亡。所有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是多么惋惜而沉痛的教训!留给人们的是何等沉重的反思,所以说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那么,该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呢?下面我就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可见只有教育学生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才不致于在学习生活中迷失方向,才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学习与娱乐等的关系,减少消极心理冲突对身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二,加强对挫折承受能力的心理教育。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不在曲折中前进,对于人生来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在所难免,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每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挫折会给人们带来不少烦恼,也能使人们“吃一堑,长一智”,所以我们要注意提高学生对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首先,教育学生对挫折要有心理准备,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勇敢地战胜困难。其次,鼓励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比如向身残志坚的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等学习,以他们高尚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从小不畏挫折、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和热情;再次,鼓励学生多接触新鲜事物,使他们燃起求知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是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开拓进取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战胜挫折的必要条件;最后,教给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例如遇到挫折要冷静对待、自我疏导、请求帮助、积累经验等。
第三,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教育学生自重、自尊、自爱。一是培养学生要有正确的自知。即客观地了解、评价自我,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特点;学会正确对待自
己的长处和短处,悦纳自我;克服自大、自卑、自我中心等不良心理。例如:开展《悦纳自我》活动,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自己那些长处是别人没有的?自己那些长处是活动之前没有想到的?然后各自完成“夸夸自己”的填空(至少写五点,可以是品德、性格、能力、学习、身体素质等方面),我喜欢我自己,是因为我__________________。再让学生列出对自己不满意的方面,可以是性格上、品德上、外形上、学习上的,也至少写五点;然后综合分析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应如何对待自己的不足?二是培养学生要有顽强的意志。即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制力、坚持性;培养果断沉着,不畏困难,不怕挫折的能力;避免行为的冲动性、惰性和随意改变目标等问题。三是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即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学会用理智控制各种情境下的情绪波动,克服忧郁(沮丧、灰心、自卑)、厌烦、急躁、易怒、压抑、孤独、焦虑等心理倾向。对性格内向、孤僻、固执、多疑、心胸狭窄、急躁、易冲动的学生,注意培养其稳定、乐观的情感。例如:针对我班有少数急躁、易怒、易冲动的学生,为培养其稳定乐观的情感,我故意找来去年《家庭》,选读了其中《狗咬狗,人咬人》这样一篇报道,报道披露了某地做生意的原本关系融洽的两家因为在闲聊时一家的小狗被另一家的大狗咬死,继于提出索赔五百元未果,导致双方舌战并大打出手,结果有人眼睛被打瞎,还惊动了市长,两家忙于打官司,无心打理生意,前后损失不下10万元的特殊事例。只见学生听得屏息凝视,若有所思,趁此机会我问学生,假如你是当事人,你该怎么办?只见同学们议论纷纷,都说不如当初赔钱了事,由此我教育
学生遇事应心胸开阔,切忌急躁、冲动、斤斤计较、头脑发热,应心平气和商量解决问题。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即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克服消沉、自卑的心理。例如:开展《成为受欢迎的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先让学生讨论成为受欢迎的人应具备哪些品格,有的说对人要有礼貌、有自信心、勤奋学习、团结同学;有的说爱护集体荣誉、珍惜时间、刻苦学习、诚实勇敢、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较高的学习热情……。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的行为是令人讨厌的?有的同学说随意插话、蛮不讲理、不讲卫生、浪费时间、骄傲自满、消沉、自卑……。由此收到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此外,还要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千万不能轻生厌世,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不爱惜生命会给亲人、家庭带来莫大的伤痛和不幸。
由于人们长期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现在心理亚健康的学生逐渐增多,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非常深远,让我们都来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今后多培养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建设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吧!
2005年9月修改
第五篇:浅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爱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常言道:浇树先浇根,教人先交心。所谓心就是思想。教师必须全心全意的付出感情,只有你对学生付出了无私的爱,他就会把心交给你。这样你才能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针对学生的心理,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
二、渗透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祖国,让学生了解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知道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应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健康的人生观。
三、形成良好的班风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良好的班风对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班集体,使每一个同学天天都过得轻松愉快,充满希望。总之,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风貌,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