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

时间:2019-05-12 23:1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

第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站在教学革新最前沿的教师们更新教学理念,坚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为了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还有待提高,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依赖于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素养”的平台。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探究式有效教学模式的认识,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创设情境是有效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文本中的热点、重点、难点构建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设身处地感悟学习的乐趣。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一句隽永精警的名言,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或者一片随风而落的秋叶,都可以成为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的元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已经在中小学课堂上得到基本普及,它的独特优点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借助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要素带给学生栩栩如生的形象,引导学生开启创新思维的闸门,为他们的自主探究保驾护航。

譬如,我在执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生”,会教了,自然也就会学了。培训是一种沟通,更是一种教与学信息的碰撞、分享。老师要在批阅学案,调研学情的基础上,找出学生真正需要的问题,明确培训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训练。用培训来引领,用培训来教育,用培训来管理,以实现课堂的高效。培训是高效课堂的开始,要做到分层培训,生生培训。

2.互助展示,成果共享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是知识本位,目的是应试,锻炼的是考试能力。这里的互助展示是合作,是共享,是百家争鸣,是讲读辩演,学生的表现精彩纷呈。这时理解的内容不再只是知识,而是一种体验后的表达。没有展示的同学也一定会被熏陶、感染和震撼,达到与作者及作品人物进行心灵对话的目的。因此展示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展示。

3.即时评价,导在课堂

评价不仅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更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在不断的被肯定中走向完美。在互助、展示课堂中评价贯穿始终,在自主环节,须评价学案的完成情况;在互助环节,评价交流探究的热烈有效程度;在展示环节,评价展示成果(形式和内容)的精彩程度;在总结环节,课代表评价全班同学的表现、学习效果,而且公布本节课的优秀学习小组和展示小明星。所有这些方面都要进行分值奖励并及时做好总结、晋级。

总之,互助、展示教学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主人公地位,真正还课堂于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精彩展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通过课前培训课堂及时点拨、评价,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再抢学生的风头。

第二篇: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铁岭市实验学校

崔学深

关键词:初中

化学

探究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的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一、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面向全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我国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化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方式来完成学习,可促使每个人都能得到积极的发展。

近些年来美国在化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考虑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强调科学为大众的思想。美国的《教育周刊》报道:“一项民意测验表明,在理科课堂中使用身边实验的学生和参加问题解决小组的学生,比那些通过讲授和阅读教材的方式学习的学生来说具有较好的态度。年龄在10-17岁的中学生中,60%的学生说,如果他们能做更多的实验,并且和同学极其他人进行交流,就会觉得科学更加直观。有54%使用以探究为基础方法的学生说理科是他们感兴趣的学科之一。相对而言,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这样认为的比率为45%。同时,在传统教育中接近25%的学生认为理科是他们比较难学的学科,而经历探究教学的学生这样的情况仅占18%。”

2、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探究式教学,在一定情景下进行科学知识学习,可有利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可以加强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及加深对科学和技术的理解,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可以对科学在环境、能源、健康等方面的作用的两面性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更深刻的认识到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历史,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合作,形成自己的观点,尊重其他人的观点和经验。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按不同层次设计问题,分组既注意组内间的配合,更注意组际的合作,相互关注,共同感受探索的焦急、艰辛,承受探索失败的挫折。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3、有利于学生在体验成功经验的同时体现自我价值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Waslow)认为:人类的所有需要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了自我价值。

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中,学生探究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后,对探究结果是否可行还有疑惑。此时让学生亲自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制取出气体并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根据观察的现象学生马上就可以马上判断自己的探究结果是可行的。当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后,自我体现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这种满 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的影响。

二、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通过对探究式教学内涵的研究与分析,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征。

第一,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思维

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开端。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麽办”的时候,思维才真正启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通过实验、观察、阅读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景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强调自主参与

探究式教学不是教师直接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实现自身主体构建与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与发现者,成为主体构建与发展的主宰者,并在每次参与过程中实现其自主性、生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的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联系,从而他们面队实际问题时,能更激活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第三,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认知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教学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才能是主动的。

例如,做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开展探究时,让学生从已掌握的“化学反应时常会看到气泡”这一知识,在探究实验时从金属和大理石分别与酸反应放出气泡,探究出酸雨对金属制品和建筑物等会造成腐蚀。第四,注重合作交流

在探究活动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探究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经验来构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有着不同,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合作学习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五、重视收集实证资料

实证是科学与其他知识的重要区别。科学探究学习中,学生要根据实证资料作出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如开展“酸雨对植物的危害”的探究时,除了部分同学的资料介绍,教师还可以准备好用“酸雨”浸泡时间较长的植物叶子,让同学们观察到较为明显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认识就更真实了。

二、探究式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创设情景,诱发探究

这一点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一切化学知识对于他们都是新奇而陌生的,但是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都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接近社会的实例或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探究酸碱中和实验时,先出示给学生一束白颜色的绢花,就像魔术师在变戏法一样先给它喷上一点“水”(无色的酚酞试液)然后再喷上氢氧化钠溶液,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白花变成了红色,带着悬念继续上喷稀盐酸,红花又奇妙地变成了白色,这一反一复的颜色变化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了酸碱反应的欲望。

(二)激发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疑问是思维的先导。学生只有善于质疑、提出问题,才能形成善于动手和动脑的好习惯。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的条件。例如,第一个探究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按教材中的做法,检验水时烧杯发烫,且学生难掌握倾倒石灰水的时机,看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有的学生提出: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最后师生经过不断的尝试,研究出不同于课本的实验方案:(1)将蜡烛放在装有石灰水的烧杯中点燃。(2)在三角架上放一张铁丝网,将蜡烛点燃放在铁丝网上,蜡烛另放在一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中,在小烧杯和火焰上方罩一个大烧杯。两套实验装置都能看到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学生第一次体验到创新的喜悦,这种喜悦要比学生照方抓药做完实验后的感受更加猛烈和持久,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利用管理策略,促进科学探究

在管理、教学和学习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在探究活动中,应用有效的管理技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允许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去创造,但学生的探究应该在一定的框架之内,教师利用管理策略为学生提供良好、积极、和谐的环境框架。在这里,学生能学习和理解核心内容。

教师通过在教学中的走动和与个别学生谈话的方式来积极的管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在多样化的学习的前提下,与尽可能多的学生进行合作,教师强调学生要积极的参与,并选择保证他们积极思考的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查找资源。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去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完成任务,知道什么时候进行讨论和转化新的问题,保证课堂进程向学习目标前进。

(四)通过教师对话,鼓励学生探究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与表达。教师的听和说同等重要,有时教师的听比说还重要,教师真诚的倾听,可以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价值得到肯定,即使教师没给学生什么指点和帮助,但有了耐心的倾听,教师就是心灵上给了学生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它的意义原远远不是仅仅给了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更深层次的意义,它带给了学生的人格尊严,点燃的是思维的火炬,铸就的是价值与信念的追求,倾听是理解,沟通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教师与学生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宽容,允许学生出错,不求全责备,不能使学生感到气馁,要使 探究性学习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对话要善于等待,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取得成功,对学生要说“你能行”,对于学生说错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再想一想,用另一种方式再试试。

所以,我们在实施化学新教材,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提升,改变传统的教师一桶水,注满学生一碗水的教学行为方式,让学生自己取水,而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水源在哪里,自己寻找取水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培训资料 [3]《中学化学教与学》2005.10

第三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摘 要】

当前社会对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均衡培养,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进行有效的衔接,只有如此,教师的教学目的才可以轻松达成。在具体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阅读内容进行针对性核心素养的培养,力求帮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达到每天都进步一点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之余,教师也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相应教学经验的学习,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基于核心素养进行阅读教学阐述自身的观点,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提升自身的教学效果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在以下四个层面: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而基于此四个层面,在阅读素材的选择上教师就需要做好针对性的选择工作。这是因为不同的阅读内容难易不同,类型也不同,因此能够起到的教学效果就会不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需要做好扎实的备课工作,要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预见。只有如此,教师才可以真正保证自身的阅读教学质量,学生也才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并逐步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针对低年级学生,阅读内容要简短精悍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切记阅读内容要简短精悍,生词内容不宜太多,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就可以大体了解文章内容。基于此,教师才可以进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让学生积累和发展的目的,为今后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做好扎实的准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宽裕的自由交流时间,且需要放飞学生的想象力,只有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引导。通过此类方法的长期坚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低年级阶段扎实自身的基础。

例如,我在带领一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达到上述教学目的,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导“影子”这一内容的时候,我首先带领班级学生进行了生词的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自由进行课文内容的朗读。在学生都朗读完毕之后我询问学生,本篇文章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我进行了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了点评。由此,学生不仅获得了语言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对简单文本产生一定的理解能力,自身的核心素养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针对中年级学生,阅读内容要丰富且具备一定的内涵

学生进入到中年级阶段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此时教师的阅读教学侧重点就需要向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倾斜。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内容选择的时候就需要选择具备一定深度并可以引起学生思考的内容。在进行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设置好问题的梯度性,要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有通过如此的方法,学生才可达到中年级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求,自身的核心素养也才可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我在带领四年级学生学习和“猫”相关的内容时,由于本篇文章主要描绘的是主人对猫的喜爱。在带领班级学生朗读全文之后,我首先要班级学生思考,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以后,我继续询问学生,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表达自身对猫的喜爱的?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同样可以达到答案。最后,我则要求学生思考,在进行具体事件表达的过程中,作者是如何进行细节表达的。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就可以透彻的理解全文,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三、针对高年级学生,阅读教学形式要丰富多彩

当学生进入到高年级之后,教师在学生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学策略就需要做重大的改变,教师的教学重心就需要从理解、思考、审美的转移到说和表达的层面。这是因为,缺乏了朗读和表达的?练,学生的阅读学习只是哑巴学习,缺乏实际价值。只有当学生可以将自身所学转化为实际所用,学生的阅读学习才会具备价值,自身的综合素养和阅读能力也才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例如,我在教导五年级学生“金钱的魔力”相关的内容时,我首先让班级学生先自由朗读文章,之后随机抽取学生,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进行文章的朗读。在整体文章教学结束之后,我进一步要求学生就本篇文章写下自己的感想,并且需要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当众演讲。通过此类方法的长期坚持,我所在班级的学生就可以真正学以致用,自身的阅读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自然可以达到社会的期望,且可以真正步入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之中。

【结 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班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需要基于之进行阅读教学。通过阅读教学措施的针对性选择,教师自然可以帮助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可以达到相应阶段的能力要求,从而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并逐步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细心耐心,态度一定要端正,只有如此,自身的教学效果才可以实现最大化。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9)

第四篇:探究式教学研究的看法

学习《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的看法

科学探究的重要目的:通过行为,养成习惯,形成意识,完善品格。意识单靠灌输很难形成,要通过具体的行为和感受才能形成意识。只有经过体验才能形成意识,进而培养能力。

科学探究的行为过程有七个“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5分析论证,6评价,7交流合作。

需要注意的是:

1、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只要具有三四个这样的要素(并非环节)就有了探究性。即学习时的科学探究不一定是“完整”的。

2、科学探究不一定要做实验。科学探究在手段上可分为实验性探究活动和理论性探究活动两种。科学探究不一定都要动手做实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但决不是物理学中的每一个规律都应该直接由实验总结出来。没有实验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是科学探究。不分学科、不分学段地一味强调在操作中学习的理念。

3、探究教学中最难把握的是提出问题这个要素。多数问题还是要由教师提出。教师根据现象或过去的知识找出矛盾或疑问,把它清晰的表述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习惯。教师经常这样做,学生也就逐渐学会了怎样提出问题。强调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4、中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最应该注意的就是猜想与假设这个要素,因为这是创造性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中的重大发现(科学定律、新知识等)常常不在于实验证据的多少,而在于研究者的洞察力。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新认识、新见解也是这样。

5、探究式学习与教师讲授并不对立。传统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的效果很好。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资源和学生的需求,自由选择教学方式,教材中有些探究内容只是为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参考课题。要注意:教师应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第五篇:关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阅读教学研究

《关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阅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核心概念: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中学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既是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言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强调获取知识的能力。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核心素养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包括:沟通、表达和分享;欣赏、表现、审美及创新;运用科技及资讯;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规划、组织与执行;终身学习,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文化学习与国际理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课题界定:

鉴于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阅读教学研究》这一课题拟以本校一至六年段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层面来认识和确定小学阅读教学要如何着眼于学生基本言语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以语言带动内容,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定位在:以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全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美)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用分类学方法分析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生的各种学习,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根据,将学习划分为3类:认知领域学习、情感领域学习和精神运动领域学习,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按24个目标单元进行分类,构成了72种分类结果。

2.北京十一学校语文教师闫存林老师在“中国新学校发现”论坛上所作报告《行走在变与不变之中》指出:语文素养的核心就在于阅读。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读书期,因为时间在这个年龄、在这个阶段是紧张的,同时是有序的。而且,中学生的生活是单纯而无干扰的,同时学生可以独自思考,可以和同学和老师讨论,青春的空白期需要书籍来充实,终身阅读习惯的养成在这个时间是关键的。

3.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整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建构“1+X”课程体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整体素养、综合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同时进行“主题教学”研究,主题,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即核心素养以主题的方式来呈现,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学。

(二)研究价值:

一是突出语文课程核心目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二是探索阅读教学“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三是立足《课标》中不同学段的研究重点,着力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的蜕变,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审美、批判思维、创造意识等语文综合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对“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2.提炼“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构建富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低、中、高段阅读教学实践模式。

3.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开发学生的言语创造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促进学校教师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1.文献理论研究——掌握“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规律等前人研究成果。

①研究语文教学理论:阅读王荣生、李海林著的《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王云峰著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胡一平著的《浅论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等教育书籍,学习、掌握相关理论,借鉴、迁移、整合于课堂教学。

②研究语言学、阅读学文献资料:阅读(美)肯·古德曼著的《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谈阅读》,李宇明著的《儿童语言的发展》等书籍文献,深入研究包括《语文课程标准》在内的资料,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2.课堂教学研究——“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的实践行动。

①“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基本特征研究。

厘清 “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有哪些外显与内隐的基本特征,把握其特征,为进一步根据这些基本特征探索其课堂建构做足准备。②“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 低、中、高段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具体策略的研究。

如何立足课标、学段和生情,甄别和选择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典型的教学内容?探索各学段共性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③富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低、中、高段阅读教学实践模式的构建。

(三)研究重点:

1.“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2.富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低、中、高段阅读教学实践模式的构建。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理论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理论文献研究先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研究——充分学习、研读前人相关研究的成果,指导行动研究。理论文献研究与行动研究相互结合,贯穿始终,而非截然分为两个阶段。

2.日常研究+典型内容重点研究。日常的每一篇课文,实验教师都必须紧扣“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开展行动研究,同时借助专家的专业引领、微课的研究和同伴的互助予以突破典型内容的研究。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1月)

1.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科教学,明确研究方向,论证、制定研究方案,积极进行课题申报。

2.完成课题申报方案,形成课题研究计划,明确题研究方向,进行组员分工,建章立制。

3.订购相应的教育理论书籍,着手进行系统阅读,并撰写读书心得,为研究开展做足准备。

4.利用微信群及时分享、传阅学习资料,讨论交流。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12月-2019年3月)1.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行动研究,扎实理论集中学习、集体研讨和分学段磨课。2.进行各阶段小结,并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有关论文,召开中期汇报会。

3.完成各阶段预期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4月-2019年6月)

1.提炼“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2.总结富有本校阅读教学鲜明特色的低、中、高段课堂实践模式。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的相关展示活动及后续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结合“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分析相关理论文献资料,进一步提升理论认识,形成相关“研究综述”。

2.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情景中,在教学实践中,做好课堂教学行动研究。通过教学实录、教学展示以及集中研讨等活动,发现问题,修正、研究、深化,并注意前后分析比较,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3.案例研究与经验总结等综合运用。选择低、中、高段不同文体的典型课文,开展典型案例研究,总结、提炼,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阅读教学只有走进文本,才能让学生理解、体验并习得文本的语言;只有走出文本,才能让学生内化、迁移别人的语言,甚至创生自己独特的语言智慧,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的总体策略是以语言能力发展为主线,带动对课文内容、情节和思想的理解,即教师强化学生对语言的表达特点及语言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力的认识与体验,出发点是语言,落脚点仍然是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二)创新之处: 1.认识创新:从“课程”层面来认识和确定中学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带动内容,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立足以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全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发展。2.实践创新:集中于“语言文字”这一核心目标,以是否“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作为文本教学内容取舍的依据,重组并整合成相应的语言学习内容板块,建立合理的内容序列,使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具有语文教学核心价值。

七、预期研究成果

(一)教师理论文献研究心得集

文本;平时收集,分整理,2019年3月结集成册;负责人:闫晓红

(二)课堂教学成果集,精品实录、案例论文、课例光盘、网上晒课;平时收集,分学期归档,2019年3月结集成册;负责人:陆占礼

闫晓红。

(三)学生作品成果集

学生作品;平时收集,分学期归档,2019年3月结集成册,负责人:张美丽

谢素芝

八、课题研究条件保障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于课题研究在研究经费、专家引领、活动开展保障等方面均给予大力支持,拟成立“专家组—负责人—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网络,定期不定时地邀请省、市各级专家为课题作专业的引领与具体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及深入性。

2.学校师资团队雄厚,有教育部的专家工作站1个,镇级名师工作室1个,初、中级教师6名,多年来学校坚持做实各个学科各个级别的课题研究,并荣获各级专家的一致好评。

3.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组织教研。每周四下午2—3节进行理论学习或集中教研,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理论学习资料四篇,读书心得一篇,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及1000字以上的教学反思各一篇,每学期每师至少开设一节校级以上的公开课,并尽量以“理论+实践”的形式撰写教学论文。

下载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1、概念: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所获得的最具终身发展价值的人格修养与关键语文能力。2、内容: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

    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 摘 要:21世纪的孩子是聪明能干的,他们不缺物质,却缺精神——人文素养的匮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目标的要求。我们应“以......

    语文核心素养

    感悟经典里的语文素养 在当代这样一个电话逐渐代替私人书信、电视日益代替读书看报的社会里,人们慢慢地觉得,阅读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人们对阅读的重要性开始怀疑,尤其对......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总结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第一阶段性总结 高桥小学数学课题组 2012年9月,我校数学教师参加了《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现将这一阶段所做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努力加强课......

    美术核心素养探究教育

    美术.核心素养.探究教育 ——高中美术教育对话与思考 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 蒋华剑 摘要:当前美术教育迈入核心素养时期,亟待对美术教学进行改革,重视美术基础教育改革中,对学......

    中学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研究[五篇范例]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 李哲哲 学号 1210014069 所在学院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物理1202班 指导教师 唐 洁 完成地点 陕西理工学院 题 目 中学物理实......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宁县四中 尚小银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应运而生。本文从语文课堂教......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课程体会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在我们教学实践中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传统教育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忽视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对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