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乐学美术教学论文
快乐学美术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乐观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如说我在《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的小鸭子,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二、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
三、美术教学活动也应该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美术是内心活动的表现。美术教学活动如果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因素,也不是一堂好的美术课。通过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不仅培养他们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美术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每个美术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名画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_快乐学美术
如何快乐的学好美术
东莞市虎门镇淘园小学刘赢
【摘要】美术教育就是让学生能够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对美的认知为起发点,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立体感为目的的根基性教育。从而使学生能够有充满朝气、生机勃勃、笑口常开的健康向上生活的心态。作为一名灵魂工程师,除了教导学生学习知识文化以外,还要培养学生向上乐观、助人为乐、勇敢坚持的内在心理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对生活充满自信。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翅膀和花朵,希望他们都可以快乐健康、平安的成长起来,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体会领悟美术的魅力所在,在美术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关键词】情景引诱、互动的趣味性、课堂的互相牵制、温馨快乐的氛围、展现自我【正文】
一、创设多媒体情景引诱学生
时代在进步,人类的思想和现代人的很多观念都有所改变,所以现在的教育方法手段也是百花齐放,只有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如说我在《我心中的太阳》这一课时,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赤裸裸火辣的太阳、各种各样不同时间段的太阳的图片,还有悦耳的音乐等一系列非常有趣的情景,是让学生知道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直接来表达的,要感受美术的美,这样就引诱到了学生家人进来,这样一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理解形式上和理解形象上大过于思维的特点,他们经常用用感性的观点取代整体思维,以他们的心理年龄来
说,表达整体的感性形象(有好玩的电脑课件、漂亮的范画的情境的),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
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非常快乐的。
二、加强美术教学的互动趣味性
兴趣是所有学习者最好的老师,美术活动一定要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才能够主动积极的参加起来。经过很多次实践,我发现融和了音乐、知识、趣味性等为一体的游戏,能够很好地的激发学生的激情,和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让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手拉手,找朋友》这一课程中,因为这个课程是学习表达色彩和线条,而且让学生知道怎么样去利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副漂亮画,为了使学生知道不一样的色彩和不一样的线条,我使用《朋友》这一首歌曲为本课堂的主题音乐,表现出了一些小朋友、和不一样卡通形象的小棒人和不一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和音乐融合在一起,然后做"找朋友"的游戏,小朋友们一看以后就开始按耐不住了,在这个点上我就让小朋友们在头上戴上小画棒和各种线条做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小朋友们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情不自禁认识到了各种色彩和各样的线条,当然这节课的学生小作品也呈现了很不错的效果。经过这样严谨的教学考察,美术活动的趣味性增加了不少,学生感兴趣的参与活动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
学设计时更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
三、美术教学活动需要互相牵制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平衡,互相制裁,只有平衡才会安全,美术活动是内心表现的一种。美术教学活动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因素,也不会是一堂好的美术课。通过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不仅培养他们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都是需要互补的,有些学生爱动,有些学生很静,这就需要互相牵制,让爱动的学生发挥他的所长,让静的学生突出他的优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展开想象。我们如果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整体思维,多给孩子想象创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美术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每个美术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名画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
非常清楚的记得在上《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这课程时,于远到近的说,从早期的青铜器时期到现代精美绝伦的雕饰时期,都完美的向同学们生表达了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辉煌的历史成就。上课的时候我必须把这些工艺品改成看得清楚、摸得着的物品,例如历史考证记录、实物收集和简单实物品,在进行具象化的表达讲解。
在欣赏《马踏飞燕》的安详宁静苍劲有力,《兰亭序》的清新美妙自然流畅的艺术手笔,让人叹为观止„„学生们都看的乐不思蜀,用他们的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表露出令我无法言语的惊奇。青铜器时期的发展过程,当属景德镇瓷都的技艺闻名天下,清朝时期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掠夺,此乃国耻!同学们都听的非常激动,有的惋惜遗憾,有的愤怒不堪,有的感叹历史的河流,通过这样的表述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深了,当然,在让学生学习历史作品的时候,也可以带引学生体会和理解那些有崇高品德的艺术家们的伟大精神。比如清代的著名画家郑板桥先生正气凛然,不惧权贵,两袖清风,关心民间疾苦,真乃是难得的好官。在例如大师徐悲鸿,他画的马精气神十足苍劲雄伟,栩栩如生,徐大师更是用他的一生去励志着千千万万的人,还把自己很多名画都奉献给祖国,这样的爱国情怀这样的精神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温馨快乐的小课堂氛围
快乐并不是一个代名词,应该是每个学生活生生的形象代言词,快乐不管对于小孩还是大人都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天真无邪形容小学生应该不为过,学校可以说应该是他们第二个家,而教室就是他们家里的房间,家是温馨的、房间也是温馨的,同学们在自己的房间了互相学习,建立友谊感情,一起成长,这本身就是很幸福温馨的事!有着温馨的场景,随之而然的便是满满的快乐,任何课堂有了这前提的两个因素,那自然而然的课堂气氛一定会很不错,尽量的去建造一
个像家一样的课堂氛围,我记得我在上一年级《心中的太阳》那一课时,我打开对媒体放着一个特大特漂亮的太阳,小朋友们都高兴死了,他们不理解什么是心中的太阳,他们就觉得天上的太阳就是太阳,因为简单所以就幸福,要抓住小学生他们的心理活动是怎么样的,只有知道他们的心理是怎么想的,才能真正把课上好!
五、让学生能够勇敢自信展现自己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将成为强者,反之为弱者。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都以"教"为主,忽略学生的"学",在任何科目中只有双相结合才能碰撞出我们想要的火花和收获。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显然是在被动的学习,成为被迫接受知识的工具,根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思考的绽放,学习成功愉悦。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关注和激励不同等级层次的学生学习美术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那些主体意识不够的学生,还有就是身心有缺陷的学生,应该去发现他们的优点让他们有信心。这样才会让学生对美术有热烈的渴望和兴趣。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不可以忽视学生们课堂或者是课外任何的一点点小小的进步,抓住机会就要表扬激励他们,加强学生们的自信心。相信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使学生有好好学习的意愿。评价学生作品时也是要有方法的,应该注意这个学生的性格和特点,发掘学
生的内心活动,才能知道他是不是需要很强烈夸奖的学生,还是普通夸奖的学生,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当然夸奖的言语有很多,例如说:“画的很漂亮!”“颜色上的真美!”“很好很有创造力想象力真好。”„„这样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鼓励。这样的夸奖鼓励可以让学生们心灵上有满满的幸福,自信心大大增加,这样我们何乐不为呢。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大胆的表现,在美术课堂上,我利用学生不同的特点,让他们在黑板上动手大胆地去表现物体,并鼓励他们、夸奖他们,而让们感到很开心有信心。通过动手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在动手画画的时候,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直线上升。
具体而言,每个人都有主观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就需要要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意义,带领学生把美术成为内化自我的需要,积极勇敢的参家美术活动,快乐健康的学习,自然的接受艺术的陶冶,在学会去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借助美术的无法言语的力量,让学生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中国美术教育》《艺术概论》
《美术课程标准》《小学美术教材教法》
第三篇:美术教学论文
论文
所属章节
专题八 美术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专题作业
分值
截止提交时间
2012.12.27
作业类型
必做作业
作业要求
1、选择你熟悉的一堂美术课,对其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内容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的梯度关系。
2、根据你的学校的情况,请以“校园内美术资源开发和利用”为题,试写一篇小论文,字数在2000字以内。
《有趣的属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有趣的属相》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B:用线描、彩水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
过程与方法:
A: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B: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一道学生了解祖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分组讨论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邮票、彩笔、规定的方框
教师准备:课件、相关教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板书】有趣的属相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欣赏歌曲:十二生肖歌曲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那属相一共有多少个呢?哪十二个?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生肖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出示十二生肖图片
【出示课件】世界首张粘贴邮票:黒便士
中国第一套邮票:龙票
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
师:看来每张邮票的图案都有自己的意义,老师这有一套邮票,是我国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发行的一套邮票,这套邮票有多少张呢?它象征什么?
三、学习新知
(一)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讨论完成。
1、你们知道邮票的作用吗?
2、你们所了解的邮票形状有哪些?
3、你们知道邮票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吗?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师:你们太棒了!回答的太精采了!让我们看看它们还有什么话说?
(二)找出我们的变化。
师: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邮票上的小动物与生活中的他们一样吗?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造型变得怎么样了?颜色变得怎么样了?
生答师板书:造型:可爱,变形,夸张
颜色:鲜艳、和谐。
师!你们的观察力真强,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让我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三)欣赏
出示课件,欣赏不同形式的邮票。
师:哦,看来他们对你们的表现十分满意,还为你们准备了礼物,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师:原来是邮票!老师发现这些邮票的主题图案分别展示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谁能说说这些邮票中有哪些艺术形式?
(四)小结
师:看来邮票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是单一的。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礼物吗?老师收了人家礼物的同时呢,也想回赠一件礼物给这些小客人,马上到2013年了,2013年是蛇年,老师设计了一枚主题图案为蛇的生肖邮票,送给可爱的小动物们,同学们你们想不想送给这十二个可爱的客人一份礼物呢?那好,现在就让我们设计一款有你自己风格的生肖邮票送给他们好吗?设计的时候可以选择你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
四、学生作业
1、完成作品,教师指导。
2、展示作品初稿,交流评价。
2、根据你的学校的情况,请以“校园内美术资源开发和利用”为题,试写一篇小论文,字数在2000字以内。
校园内美术资源开发和利用
一、师生共同用好图书室资料资源。教师要上好一堂高质量的美术课,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这些需要丰富美术教育资源。比如教中国画,我向图书室找到这方面的书籍,还有一些vcd片可以进行备课和上课,这大大地方便了我的美术教学工作。学校图书室的书多了,学生的借书系统也正常运转了。当下一节美术课需要学生了解哪些知识时,我就提前指导他们去图书室借有关方面的书。比如欣赏课,我让学生自己去找相关的资料,那样课上踊跃发言的同学就变得更多了,这样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学校橱窗、走廊的合理利用。美术作品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我们学校有橱窗,有美术室。橱窗每期都会更新,并且开设儿童美术优秀作品展览这一栏目,有中国画、手工制作、绘图。学生下课都会看到,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我们学校的走廊里还贴有由广告公司扫描好的学生优秀作业,这样学生上下楼梯都能看得见。其次,每个教室前布置一块画框,里面贴有孩子们的优秀美术作品,这样学校的美术学习氛围就提高了。
我们的美术室美术方面的内容布置得更是丰富了,有剪纸、泥塑、名人名画……学生在这样的美术教室里画画,提高就更快了。学校不仅布置了学生的美术优秀作品,还布置了美术教师的作品,有油画、国画等。在我们的舞蹈房里,有教师写的书法作品,学生每进到舞蹈
房,就会受到艺术的熏陶。
三.美术专用教室的配备。学校要有专门的美术教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多个专用教室,每当上到纸版画、中国画、手工制作课,我一般就会带学生们去美术教室上,因为美术教室水电齐全,桌子大,适合学生大幅画面的绘制,像学国画类,学生们用水很方便,这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美术课学习。
美术室同时也可以作为美术兴趣小组的场所,我们美术室有石膏几何体、石膏像、画架等,这对提高我校整体学生的美术水平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四.利用各个学科的教育资源。比如把美术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特别是姊妹艺术,如文学、音乐、书法等。艺术是相通的,这就是我们不能把美术课上成单纯的课,如我在低年级教《点、线、面》这课时,在讲完线条的特征时,我弹了一些旋律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也是线条,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当学生从小就明白,各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思考问题时,我们要有机联系地去理解它。
第四篇:美术教学论文
改革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尝试
审美能力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作为其主要课业的欣赏教学,由于传统授课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及教学条件的制约,目前。多数学校远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了搞好欣赏课教学,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结合学生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在中学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只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流派的美术作品,尤其是现代派作品在我国迅速传播,改变了多年来写实作品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现代派作品如何认识、如何欣赏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当代中学生思维敏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新事物有探索精神。为此,我在教学中加大了现代作品的比重和授课时数,并进行对比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多用讨论式和问答式。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例如,在立体派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中,我把两课时集中为一次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有关资料,包括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绍,毕加索及立体派的作品等。我做了充分的教具准备,包括毕加索的大幅作品,自动幻灯机及立体派作品幻灯片等。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作品及学生搜集到的作品都挂出来,并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立体派美术作品有什么特征?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虽然这种讨论非常不成熟,但是却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机进行小结:①立体派产生和主要活动的时间:1906年——1920年;②立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毕加索;③产生地点:法国;④表现形式和产生的思想来源:把物像分解成几何形体切面再互相重叠。它的产生和后期印象派塞尚热衷于表现客观对象的体面结构的创作思想密切相关。教师重点介绍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依靠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客观对象立体构造所具有的美。《亚威农少女》是立体派的开端,《弹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体画。《格尔尼卡》创作的历史背景是:德国侵略者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炸死了许多无辜的居民,毕加索怀着十分愤怒的心情,揉合象征、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这幅画。整个画面动感极强,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色彩,强烈地体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师经过提问、解答,并结合放幻灯片,把立体派作品和其他流派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达到了使学生感受深刻,能初步阐述立体派作品的特征和内涵,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作品的目的。
三、全方位进行艺术欣赏活动,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美术欣赏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应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例如,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包括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展览;请专家来校讲学;带领学生去美术馆参观画展等,都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另外,美术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要厚积而薄发,要从文学、诗歌、音乐等方面汲取营养,尽力使自己的讲课达到“小说般的情节,相声般的幽默,诗歌般的激情”,开扩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综合组:詹态忠 2012年12月28日
第五篇:美术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
一、情意性的加强是一个明显的动势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的美术教育也在进一步发展。所谓发展一方 面指的是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另一方面指的是一些因素趋于合理的调整。任何发展均体现为一种倾向性,因 此,对美术教育的一些带有倾向性的动势的认识和把握是十分重要的,这将导致我们在一些更为具体的方面采 取相应对策,适应和推动这种发展。情意性的加强是目前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十分明显的动势。这种情意 性体现为一种暖性和活性,对应着人的情感、直觉,并与兴趣发生关联。这种动势的出现从本质上说,体现出 人们对平衡的追求,实际上是平衡机制在起着调节作用。
平衡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原则之一,追求平衡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人类活动之一的美术教育同 样要追求平衡。
所谓平衡指的是各种力的因素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平衡的原则可以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原则之一,人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总是对涉及平衡的各种因素加以调整,使之达到平衡状态,从而获得对外界环境和自 身心理状态的一种安定感。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所推崇的“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平衡思 想。只有达到平衡,事物的各种功能才能在一种最佳的状态中得以发挥。
人类生活的各种因素可以归为明显的两极。人类追求平衡的努力主要体现在这两极之间所做的某种程度的 调适。
在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讲求理智、逻辑、秩序、规范、严谨与必然的科学理性主义与推崇情绪、自由、想像、直觉、随意和偶然的浪漫表现主义构成了明显的两极。人的一切形形色色的思想和行为均未能超出这 一“如来佛之掌”,只不过是倾向性与倾向的程度不同而已。人类的思想史、文化史的变化都是由各自领域内 的不同学派、风格在这两极中的动态变化所衍成的。在这些变化中,平衡的机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一 种思想和行为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那么它在变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另一种极端的状态与之平衡。就像钟摆 一样,它越是向一个极端摆动,就越可能向相反的方向摆回。目前美术教育中的这种情意性的动势的出现,正好说明美术教育已经发生了失衡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 的美术教育以往过多地偏向了科学理性,寒性太甚,以至于正在窒息学生的美术学习的兴趣。
由此看来,如果要使我国的美术教育更趋平衡的话,那么调整的起点就应该是科学理性,而调整的方向则 应该是使其更趋浪漫表现性。既然是一种对平衡的调节,就意味着由偏趋正,而非走向另一种偏。因此,我国 目前的美术教育应在不失学科知识基本完整性的前提下,更多地注意和强调美术教学的情意性。
人的行为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情意行为,另一种是意志行为。所谓情意行为是指行为的目的与行 为的过程基本上同一,或者说过程不被目的过分约束,这种行为给人的是轻松、愉悦和舒适。而所谓意志行为 则极大地受到目的的左右,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必须运用自己的意志强迫自己完成一些行为,即使这是一 种己所不欲的行为。所以,意志行为通常给人带来的是紧张、艰涩和痛苦,但一旦目的达到后却能给人带来比 情意行为更大的愉悦。
就本性而言,人一般都喜欢情意行为。但作为人,在很多情况下又不得不进行一些意志行为。因为人毕竟 是有意识、有追求、有意志的高等生物。人的一生就是由不同层次的目的以及完成这些目的的行为所构成的。
毫无疑问,美术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意志的行为。换句话说,要学好美术不运用自己的意志恐怕 是不行的。但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我们一般的中小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学习美术动用自己的意志呢?
在学校众多的学科中,学生对每一学科态度并不一样,这取决于外在诱因和内在兴趣的差异。在一个科学 理性的社会中,中小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即他们的所学都与将来的生活、升学、谋职有直接 的关系。这样,与高考有关的学科教育就显示了自己的优势。学生不管是否有兴趣,都必须用意志克制自己去 努力学习,这就是学习活动的外在诱因。美术学习则无此外在诱因,因为中小学美术课对学生的升学、谋职的 影响微乎其微,学生要运用强大的意志力迫使自己努力去学习美术的可能性也就不大,除非是那些天生对美术 就有着极大兴趣的学生。因此,美术学科要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应该注意使之与学生发生 兴趣关系,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这的确再一次让我们认识到情意性动势的合理性。按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美术教育是我国所有公民在中小学阶段所必须接受的。因此,全体性应该说是基 础美术教育的基本属性。换句话说,如果只是一部分人接受这种美术教育,或者这种美术教育本身未能对绝大 多数学生产生吸引力,并使之达到某种最起码的素质要求,那么,我们的基础美术教育整体上就不能算是成功 的。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使全体性的实现成为可能的正是情意性。
面对美术教育这种情意性动势,我们的美术课程的构建应采取什么对策呢?著名的课程论学者泰勒提出了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即首先确定学校教育的目标,其次选择达到这些目标的经验,再次考虑这些经验的组织,最后是课程的评价。这些原理具有普遍的意义,美术课程的构建也应从这几方面加以思考。但这里我们重点 考虑的是目标、经验的选择与组织,评价方面暂不作论述。
二、知识目标的弱化与人的目标的强化
学科教育的目标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知识目标,二是人的目标,这两个目标体现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知识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应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而人的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所有学科教育共 同“拱顶”出来的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其中每一个学科都能为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反过来说,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有助于他更有成效地把握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知 识目标的地位十分独特,它既是一种目标,但相对人的目标而言又是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必须在实现知识目 标的过程中获得人的一般素质和能力。
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相比,具有终极的意义。但目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普遍重视的是知识目标,而忽 视人的目标。而且,由于不适当地强调知识目标的难度,以至于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了 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就整个基础教育而言,恐怕人的目标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更应着力考虑的。应该将人的 目标与知识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并将人的目标放在首位。
20世纪已近末端,21世纪熹微初露。人们对未来作了种种预测,同时也对人的素质和能力做了各种各样的 设计。尽管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但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未来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变化的速率更快的社会,是一 个以信息流动、资源流动和人才流动为特征的大流动的社会。这种社会特征要求人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与之相适应。所以,21世纪的人应该是更为主动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对自己和社会高度负责的人,具有创 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培养具有这些素质和能力的人是各个学科教育必须承担的共同责任,当然各学科所具 有的目标可能更为具体。
那么,美术学科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呢?
现代美术学科的目标不应只是狭义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实现,而应与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在考虑本学科知 识和技能的同时,考虑它对人的目标的实现所承担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揉合两者来设定美术的学科目标。
(一)培养美术兴趣,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法,在运用美术媒体的过程中体会表现的乐趣。
(二)培养感受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意识,发展个性,完善人格。
(三)了解人类美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培养美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四)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特意将培养美术兴趣列入美术学科目标中,旨在与美术教育的情意性动势相谐,体现对平衡的追求。这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的确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目标。试想,如果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之后不是对美术 兴趣益浓,而是越来越厌恶美术,我们的美术教育能说是成功的吗?如果,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能够培养起对美术的终身兴趣,那将是美术教育的一个莫大的成功。将培养美术兴趣设定为一个目标,会使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而且,国外的一些美术课程目标也已将培 养美术兴趣列入其中。
三、美术学科教学内容要求的降低与弹性的增强
在确定了美术教学的目标之后,就是选择达到这些目标的一些学科内容。
美术学科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是越来越丰富,所以,对美术的学科知识我们必须慎加选择。在各个国 家和地区的美术课程中,分类是不同的,大体上有这么几种方式。
(一)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评论和美学(美国)。
(二)表现和欣赏(日本)。
(三)美术知识、美术创作和美术与生活(我国香港)。
(四)表现、鉴赏和实践(我国台湾)。
(五)绘画、工艺和欣赏(我国大陆)。
尽管这些分类的方式不同,但所涵盖的学科知识大同小异。相同的包括绘画、印制、工艺、设计、雕塑、建筑和欣赏等,相异的有的还包括书法、摄影等。
应该说,这些学科内容的涵盖大体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要降低其要求和难度。而且,其中一些内容的取 舍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像明暗调子素描,国内目前的初中美术教学大纲就有明确的要求,而且许多 教材也体现出来。而实际上,由于知识能力、教学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学生要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法的可能 性非常小,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如果要保留这一内容,必须降低要求和难度,没有必要勉为其难地让学生理解 明暗调子复杂的变化规律,而采取简单的明暗推移法来表现物体的体积和凹凸,学生掌握起来就可能容易得多.同样,条件色的表现也是一个难度相当大的问题,其取舍也应认真加以考虑。
教学内容要求应体现出一种弹性,让学生主动地选择。我们知道,学生是具有极大差异性的群体,一种整 齐划一的要求对其中的一些学生肯定是不公平的。一般而言,学生可以分为一般、较好和较差三个层次,当然,教学内容要求的制定,主要针对的是一般层次的学生。但这种教学要求对较好和较差的学生仍是不公平的,一是吃不饱,一是吃不了。所以,教学内容的要求应该具有一种弹性,尽可能地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这种弹 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一种仍以一般层次的学生为参照制定教学内容要求,同时降低较差学生的要求 和向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一级的内容要求;另一种是根据一般学生和较差学生之间的某种程度制定教学内容要 求,同时向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对而言,后一种方法可能更值得提倡。因为它在整体上降低了教学 内容的难度,能让大多数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且,这与当前美术教育的基本动势是一致的。
四、美术学科内容组织的逻辑淡化与节奏变化 学科内容必须加以组织,才能形成教学内容体系,以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形成整体的教学活动。我 们以往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组织逻辑的严密性,以学科知识体系代替教学内容体系,为求整体的逻辑严密而不惜 牺牲非常有价值的具体教学内容。实际上,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教育的内容体系是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是一种学科知识内部的逻辑组合,它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学科教育的内容体系则必须考虑时间、环境和学生等因素。美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就更为特殊,在历史上学科中心盛行之时,国外的一些美术课程论 学者就为之烦恼过,因为美术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毕竟比起科学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要松散得多。所以,极端地考 虑美术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于教学是弊多利少。
实际上,努力追求美术教学内容组织逻辑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其结果也往往事与愿违。因为任何课程的设 计都必须考虑其具体的实施环境和条件,设计再严密再完整的课程,如果在一种分散的环境中实施,其严密性 和完整性也将不复存在。美术课程所面对的正是这么一种分散的环境。美术课在小学每周为两节,在中学为每 周一节,美术课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当长的周期,而这个周期要进行众多的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校外和家庭的各 种活动,学生的情趣和思维并没有独赐给美术。度过这一周期之后,当学生再次面对美术的时候,我们煞费苦 心所设计的课程的严密性和完整性,还会存在多少呢?平心而论,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每个学生都会像专 业人士一样成天思考的都是美术问题。既然再严密再完整的美术课程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都将变得松散,那么 我们苦苦地对之加以追求又有多少意义呢?与其如此,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具体课题的精心设计上,让学 生在每一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均有所获。
当然,我们并非完全排斥教学内容组织中的逻辑,而是要淡化它。其实,大的逻辑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大的逻辑关系主要是一些前后关系,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必须是建立在另一些更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之上的,不由此难以及彼,这种先后的逻辑关系断不可少。但这种逻辑关系与构建严密完整的学科知识逻辑关 系毕竟大相径庭。
另外,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还必须注意将与意志相关联的指导性目标和与情感相关联的表现性目标交替 地安排,形成节奏变化。
指导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美术课程论专家艾斯纳(E.W.Eisner)提出来的。指导 性目标由一系列的指导性活动伴随,旨在通过练习活动发展技能。表现性目标则鼓励学生运用一定的技能实现 自己的想像和表现目的。两者相辅相成,孤立地强调任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单纯地强调指导性目标,会沦于 缺乏感情,形成单调乏味的技术训练状态;而只重视表现性目标,缺乏必要的技术发展,也会妨碍表现性目标 的实现,导致挫折感。这两个目标就像一个拱门的两端,只有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在美术课程中,指导 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应该有节奏地交替组织起来,而且这种节奏交替变化的时值间隔不宜太长。这是课程结构 的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逻辑!
五、对未来美术教材的构想
课程构建的直观体现是教材,我们在对未来美术教材进行设计时,应突出下面几个特点。
(一)精选的知识内容与生动有趣的课题形式相结合
这套教材在适当注意美术教学内容大的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每一课题的精心设计上。从 学科的基础性要求出发,选择那些对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并将它们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新颖活泼、生动有趣的课题形式结合起来。用形象的说法,就是要给良药裹上糖衣。生活经验 告诉我们,再苦的药如果裹上糖衣,也容易为儿童所接受。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干巴巴只给学生知识和技 能,容易让他们产生苦涩和单调之感;如果只让学生自由不羁地宣泄一通而一无所得,同样有违学科教育的目 标。学生只吃苦药不行,只吃糖衣同样不行,而将苦药裹上糖衣再让学生吃方为良策。
(二)以突出学法统领教材编写
现行的美术教材,主要展示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既不体现教法,更不体现学法。教师的教法主要通过另编 的教学参考书而获得。这样的教材不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人的目标的培养背道而驰。应该根据学生 美术学习的规律,在每一课的设计中,展示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技法的过程,即通过置疑、设问的形式,通过 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接近正确的答案。要改变以往教材只重视演绎路径而忽视归纳路径的现象,要将两者结合 起来,并更加重视归纳路径。演绎路径主要依靠的教材和教师提供的现成答案,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提高,而 归纳路径则强调由学生通过思考,主动地获取答案。因此,教师一般不要轻易地将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可以 向学生提供另一本参考性质的书,提供更为详细的背景资料和参考答案。这本参考性质的书为师生共用,而不 必为教师单独另编一本教学参考书。这样,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一致,学生的学法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教法。
(三)加强弹性以适应不同的学生
这套教材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因此,教材在整体降低要求和难度的情况下,在每一个知识 和技法内容上都设定具有一定级差的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其达到一些最基本的目标后,再鼓励他们尽可能地通过努力向高一级的目标迈进。这样,学生在达到一些基本的目标后,就能获得一种成功 感,而如果想获得更大的成功感,则必须更加努力。从而也产生了一种激励机制,刺激学生的意志发挥作用。
(四)多种媒体的教材形式
现代教育受到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现代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也必须借助于日益发达的传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恐怕文字和图像构成的课本仍是一种基本的教材形式,但要加强信息刺激的多样性,获得特有的教学效果,也必须借助其他媒体。所以,这套教材在以课本为基本形式的同时,还可以制作相应的 录像和多媒体教学软件。这些形式的教材的长处是具有空间感和动感,能展示一种事件和活动的空间维度和时 间顺序,同时具有视听相结合的感官刺激性。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更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主动地 选择信息和获取答案,有利于主动性的培养。
新的形势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作出种种的思考和应对。目前,教学大纲的修 订已在有关部门的思考范围之内,新一轮教材的修订与编写也即将开始。值此时候,笔者不揣简陋,提出自己 不成熟的见解,以求引起进一步的思考,以便更深入、准确地把握相关问题,推动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