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乐教学论文
建设“和谐校园”,实施快乐教育
方咀小学 杜蔚 *** 创设 “快乐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生活,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益。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课标和新教材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新的改变。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那么,建设“和谐校园”,实施快乐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么去做呢?
一、“快乐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应保持积极的心态与情绪
快乐是情感的体验,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教师组织教学,调控情绪的积极心理,是成功教学的首要条件。用积极的情绪会感染学生,例如灿烂的笑容,愉快的心情,积极的情绪下绘声绘色的讲课,都会使学生充满快乐。上课之前,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上讲台。此时,你会觉得自己不像是在上课,而是在和孩子们聊天、游戏、沟通、畅谈„„学生们思维敏捷积极与你配合,课堂气氛会变得非常活跃,使得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
2、教师应利用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活动更是如此。充分备课可以使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和整体的安排,这也课堂教学有效取得实效的基本保障。假如一堂课是一次战争,那备课就是战前的战略准备阶段。大家都知道没有充分的战略战术准备是要打败仗的。所以,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3、教师应体现个人足够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应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及神态体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也就是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发和鼓励。例如:面对不爱发言的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特点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激励性语言,例如:“你来试一试行吗?”、“你很有勇气”、“你的表现非常好”、“你在看我,你准备好了,你来说一说”等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在激励和鼓舞中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实施“快乐教学”的具体做法
和谐校园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创建会说话的校园,为学生提供快乐的环境;创建快乐的课堂,使学生学会学习;创设多彩快乐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人认为,实施“快乐教学”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树立“一个理念”:快乐教育观
实施“快乐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只有教师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教学、快乐地指导学生生活,才能够构建学生的快乐。有了一支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和学生观的教师,快乐校园工程才有了保障。
1、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快乐教学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
学校应该组织教师深层次地学习快乐教学的重大意义及丰富的内涵,积极创造条件,营造学习氛围。在创造学习硬件上加大投入的同时,经常给教师推荐好书好文章,开拓教师的视野,促进其专业成长。作为一名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宣传说教法、以建设“学习型学校”为手段,自觉在教学中产生为下一代的幸福而努力工作的快乐使命感。
2、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精神与课外生活
教师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生活和课外生活。比如去各地旅行,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等等,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然后以健康的心态和乐观的想法,正确的人生观去引导教育学生。
(二)协调两种关系:普及与提高、表层快乐与心灵愉悦的关系 实施快乐教育要处理好了两个关系:一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二是表层快乐与心灵愉悦的关系。
快乐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师带着新理念去快乐地教学,让学生由枯燥被动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有趣的学习过程,同时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的长处得到发挥,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那么,便会存在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实施快乐教育,普及是前提,只有全体学生都参与了快乐校园活动,真正溶入到了整个活动之中,才能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自身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如开展快乐文体活动,为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项兴趣爱好,学校规定每班每周两节文体活动课,各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班全体学生参加的文体活动项目,学生自带文体活动器材,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文体活动课开展全员训练。
快乐教学,一般原理解,就是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平淡的校园生活多一点色彩,枯燥的学习多一份开心。其实这仅仅是表层的快乐,是容易实现的,如何把快乐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点一滴,渗透在学生的情感里,让学生感到读书是快乐的、生活是快乐的。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开展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场所及设施,更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帮助,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自我鞭策和自我奋进,追求健康快乐的人生。
(三)搭建三个舞台:快乐的校园、快乐的课堂、快乐的活动
快乐校园,应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学校从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到文化建设、各种活动室的建设作好充分的硬件物质准备。如优化学校布局,突出教学区,用绿化带隔离运动区、围墙隐蔽生活区;教学楼墙壁上悬挂醒目的标语“迎着朝霞来、今天 我该干什么”、“伴着夕阳回、今天我有啥收获”,以此来引导全校师生反思每天是否有收获:教室内外精美的师生书画作品、“学生成长记录册”,荣誉室里的琳琅满目的奖牌和证书,时刻给师生们自信:我能行。而运动场地上 学校自行设计经济型活动器材,如滑梯、跑步车、攀爬架等。运动场摆满器材,开设乒乓球室、书画室、音乐室等多种功能训练室。主题鲜明的校园布置和充足的活动设施,是快乐校园活动展开的坚实基础。快乐的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是学生。教师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快乐地去学习和体验:用“爱”贯穿课堂教学。爱学生,更爱后进生。用“心”去评价学生。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实行模糊等次评价。在《学生质报告册》中,采用“等级+特长+鼓励性评语”的评价方式。到了期末,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所长,领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奖状。
快乐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快乐。学校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口号:人人全面发展、个个特长显著,并用体育艺术节、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来打造特色学校品牌。面向全体学生,分学期或年度穿插举办。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兴趣特长展示的舞台,又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口味”;既可对日常学生文体特色培训工作进行检测,还能营造氛围,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四)强化几种能力:研究与组织教材能力、分析学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它不仅包含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还包括了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所习得的学科知识结构、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学科具体内容教学时的情景设置、问题设计及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快乐中进行教学,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研究与组织教材能力
组织好课堂教学,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教材的知识弄懂,并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要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及要求,使之转化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最后,要进一步研究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实现教育目的的最佳途径。
2、分析学情能力
我们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心理状态,如思想状况、道德水平、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性格等。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发音准确,使用普通话教学;要简练明确,内容具体,生动活泼;要合乎逻辑,语法正确,流畅通达;要富于感情,有感染力。
建设“和谐校园”,实施快乐教育的真谛在于让学生感到幸福和快乐。实施快乐教育,就是要通过教师快乐的劳动,让学生在无际的学海中快乐求知,由“厌学”为“爱学”,由“爱学”到“乐学”,最终达到“学会”、“会学”,从而走好幸福人生第一步,为孩子们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
[1]陈朝蔚.《基础教育课程——把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2009年7月.[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3]赵 焱.《教育艺术——用新的理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2007年8月
[4]耿 帅.《有效上课》,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4
第二篇:快乐教育教学论文
寻找快乐语文
——作文教学论文
常听人们称赞长江黄河养育了五千多年的中华儿女!是啊,那正因为它们有滔滔不绝的水源。也常听有些学生在耳边念叨“我怕写作文,一提笔就头痛,不知如何下笔”“我不会写作文,头脑空空。”有些同学虽写了,却也只是寥寥几笔,敷衍了事。这时,我常常鼓励学生要多留心周围事物,注意观察,仔细分析,作文是对生活的表达,你会写出好作文来的。
生活是广阔无垠、丰富无比的,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从观察开始。在生活的每一时刻,学生都在观察,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在观察。上学、放学、课间玩耍、逛街、看电视、看电影……无意中孩子们有了印象,但这些印象他们很容易就遗忘了,教师可以利用早会课,让孩子们用语言表达出来,讲讲这些身边的事情,让他们思考,观察。小学语文教材《鱼游到了纸上》里的小作者观察得多认真啊!为何鱼能游到了纸上?原因是观察得认真,这是一种有意的观察。引导孩子们有意观察需要有方法,在观察时可以变换角度,互相交流,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我曾把一个看过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古代波斯有位珠宝商很会做生意,他在出售金银首饰时,常常盯住顾客的眼睛不放,结果生意非常兴隆。别人想探究其中的奥妙,他却守口如瓶,直到临死前,他才向自己的独生子传授这一诀窍:“盯着对方的眼睛,不,准确地讲,盯着对方瞳孔,瞳孔是不会撒谎的。如果一只钻戒的熠熠光泽使对方瞳孔扩张,你就大胆地把原价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条项链没能使对方张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换一只……总之,盯着对方的瞳孔!”当然,这个珠宝商传授的生意经,不是我们要学的,但这种抓住买主的外部表情,从而推测其心理变化的方法却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积累起习作的素材。
每一次春游,秋游过后,孩子们快乐的笑声总能久久回应在我的脑际里,笔下的习作总让人赞叹!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寻找生活的源泉,看,他们的表达能力可是很强的。有一次我带孩子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着,笑着,说着。是啊,他们在山上看到了小草新长出了嫩绿的小芽,龙眼树上的新芽是红色的,蛇也睡醒了……下起了小雨,迷迷朦朦的,像烟像雾,孩子们依然快乐地游玩着。隔天,春天不仅来到了我们身边,也来到了我们的作文本上。活动是最好的老师,又有一次大雨过后,孩子们都到操场去玩,两三天的晴天后,操场上满是孩子们的脚印,我鼓励他们放学后去找一找哪个脚印是自己的。果然,一放学,班上的孩子都在操场上寻找着,他们很认真地找啊,有的叫啊,有的笑啊,玩的不亦乐乎。寻找我的脚印,他们写得真的很精彩!生活处处有精彩,经常组织孩子们活动,他们的管道很多,有水就会流出来的。
孩子们的生活阅历是有限的,引导他们博览群书,让他们的水源更充足!因此,除了现实生活中的极少部分能为学生亲身经历外,对生活的认识还得靠学生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和交际。同时,通过这些阅读和交际还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生活的认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等,说得非常明白。朱熹写过一首《观书有感》的七绝:“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将书比作“半亩方塘”,把书中的知识营养比作“天光云影”,指出许多优秀的读物由于有“源头活水”,因而清澈可爱,使人得益。对于习作来说,读书,当然不是写作之“源”,但我们从许多优秀的作品的阅读中,能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和写作技巧上的借鉴。引导学生看《小学生习作》《童话故事》等书籍,让他们互相交流,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把自己看的好书介绍给周围的朋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口头锻炼机会少,然而求知欲强,又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希望引起别人注意。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写作空间,我开展了“每周谈”活动,每周一节课训练说话。说话训练遵循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开始只要求把话说清楚,能使别人听懂即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以后逐渐加大难度,要求把故事见闻说得清楚、明白、有条理。事实证明:“每周谈”熔趣味性、知识性、思维性于一炉,符合学生兴趣特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
学生有了说的基础,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为了因势利导地把说的积极性引导到写上,我在班级办了“收获园”墙报专栏,为小作家的脱颖而出拓展写作空间。入选专栏的习作名为“果实”,实则只有一两点优点,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实践使我认识到:学习中如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使学生在一种活跃、舒畅、欢快的心理支配下,使思想进入最佳状态,寓学于乐,寓学于趣,那么,潜在的创造力就会在跃跃欲试的“冒险”中爆发出来。
学生的作文不是老师改好的,而是自己在练习中通过体验提高的。在作文教学中,观察与积累的教学、联想的教学、想象的教学、这几个重点抓好了,学生就有可能进入爱写、会写和愿写的境地。
学泳者是在游泳实践中逐步学会游泳的。写作也是如此,学生必须在写作的实践中去学会写作。让学生养成天天写日记的习惯,会让他们很容易喜欢上写作文。开始他们也许写得并不如意,但没关系,在老师的一直鼓励下,他们喜欢上了写日记就可以了,他们就会不断地去写,在这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时间他们进行交流,比如谁的习作有真实感,可以让学生念给大家听,告诉大家他是怎么写出来的。比一比谁进步得快,让进步的列车开到他那里,让孩子们在你追我赶的气氛中快乐地写日记。
语言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试着让孩子们摘抄笔记,在阅读的时侯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下来,空闲时间读一读,无形中变成自己的语言。当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
第三篇:浅谈快乐作文教学 论文
浅谈作文的快乐教学
摘要: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很困难的任务。教师为了应试教育理由强硬,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由心而发。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正文:
说到考语文,让学生叫苦不迭的当然是作文。平时,背诵了那么多,训练了那么多,但一到考试,提起作文还是心中无数,一筹莫展,学的那么多,考的那么少,是语文学科特点决定的,因此,作文教学显得尤其重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为什么学生会有如此反应呢?归根结底是因为激发学习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中这里与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学生“有饥饿感”、“有食欲”,乐于表达,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拨动学生乐于写作的心弦。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为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应当具备以下五个环节:乐读——畅说——言真——悟理——怡情。
一、乐读——给一篇精心的天地,让学生快乐读书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需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这就是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精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出与作者的感情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为此,我班成立了“小书虫”俱乐部,学生自
己所拥有的课外读物都捐献出来,成为班内学生的公共读物,让学生尽可能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精心读书的机会,在做好正常教学的基础上,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精心读书。建立了诵读课程、名著课程、浏览课程三级阅读课程体系:诵读课程即古诗词、中华经典名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名著课程即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师进行对话;浏览课程即对时事新闻、报刊杂志、网络的阅读、目前,一股争读书、爱读书的氛围在我班已经初步形成。
二、畅说——创一个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倾吐心声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里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有事思维的指南正。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创一个驰骋的舞台,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坚持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为本”,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在为他所提供的舞台上说自己要想说的话。学生、家长、老师随时可以进入,通过这个舞台,大家相互提意见、发表看法、欣赏作品、评改作品等,学生、家长、老师有什么想说的话在此尽情倾吐,从而拉近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家长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三、言真——留一席倾心的空间,让学生学写真话
叶圣陶先生说:“要敢言天下真,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发自己的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学写真话的冲动和激情,既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创造新形象的美好愿望。我一向要求学生说心里话,抒真情。再一次写作中,我班的周淑静同学就写出了《老师啊,您啥时微笑一下》这一针对性很强的习作,大胆地指出我上课时总是阴沉着脸,同学们内心的真是感受。学生大胆地讲了真话,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真谛吗?
四、悟理——造一个畅谈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支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认真修改作文,是学生在评议中获得启发,最后在一次自觉修改自己的作文。在这样的学生自由畅谈的氛围中,学生就会通过自评、互评的方法,在选词、用词、表达、分析、比较等一系列修改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写作 2 的畏惧心理,是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评改作文的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写完作文后,把作文本放在班级内设置的作品展示台上,而不是由我带到办公室内进行逐一修改,到下次作文是在把我的“成果”返还给学生,而是要求每个学生自找时间,在下一次写作文之前把所有的同学的作品欣赏一遍,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评改的积极性。
五、怡情——耕一块怡情的沃土,让学生感情升华
写作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生能够写出多么优秀的文章,而在于通过写出优秀的文章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升华,逐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造就一批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因而,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就应以作文教学为载体,做到“千教万教叫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应当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取着绚丽的浪花我们每一位语文工作者就引导学生以不觉一个的形式表达不拘一格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起来,写上自己的、自然的作文,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对作文的爱好,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尤其重要。
第四篇:快乐学美术教学论文
快乐学美术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乐观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如说我在《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的小鸭子,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二、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
三、美术教学活动也应该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美术是内心活动的表现。美术教学活动如果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因素,也不是一堂好的美术课。通过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不仅培养他们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美术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每个美术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名画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
第五篇:快乐语文教学之我见论文
人类从咿呀学语就开始学习自己国家的语言,作为中国人,当然学的就是中国话。中国话博大精深,真正学习语言就得从语音、词汇和语法学起,而这些又得从语文课学起,语文教学就成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依托。那么怎么才能使语文教学更有趣呢?在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经验:
一、在老师的引领中学语文(课前准备)
在老师的引领中学语文就是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老师适当点拨,让学生搜集和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实物等,先上一节新课“发表会”,学生各抒己见,激起学习的兴趣。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学生准备了爬山虎的图片、标本,还有的把家里种的爬山虎也带来了,还带来了放大镜用来观察。课前学生对爬山虎有了一定的了解,上课时学习兴趣更浓了,那么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及爬山虎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在学生自主中学语文(课前预习)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才体现了的学生地位,使被动接受知识变主动学习知识,老师不去要求学生,要让学生觉得“我的学习我做主”,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出自己的预习目标。如预习《猫》一课时,有的学生课前背诵了整篇课文,有的同学只背了自己喜欢的一小段,还有的只抄写了好词佳句。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老师就给予肯定,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每一位学生找到了自信。
三、在师生的合作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那么,老师便成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调控者,解疑释惑的引领者,又是学生进步的评价激励者。在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他们充分的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惑,所悟,所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蟋蟀的住宅》一课的教学中,了解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是学习的一个重点,我在教学时,引领学生反复朗读,在读的过程中,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能够自觉感悟,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从而达到突破重点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目的。
四、在有趣的活动中学语文(课后辅导)
玩是孩子的天性,做到玩中学,那就需要老师多动脑,多搞一些有趣的活动,如;每周一诗,古诗比赛,演讲比赛,这样既满足孩子的需要,又完成了课后的辅导延伸,如;学完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后。为了巩固这一单元的“有关动物的成语”,我举行了动物成语故事会,学生情绪盎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动物成语的理解和记忆,在学完风景名胜的对联后,发动学生搜集对联,写对联,贴对联,用对联,既开阔视野,又活跃气氛。总之有趣的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与延伸,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五、在心灵的碰撞中学语文(批改作业)
有人说:赏识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甜雨露,是照亮学生心房的灿烂阳光。一则热情洋溢、充满爱心的评语往往能给学生以深思和启迪,激励他们不畏艰难,刻苦自励,勤奋进取;而几句冷冰冰的贬斥语则让人心灰意冷,情趣寡淡,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我都会给每一位学生或短或长的写上几句评语,无论长短,字里行间都有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学生的作业因此一次比一次更认真。在日记和作文的批阅中,更是心与心交流的好平台。如我看到一篇错别字很多的作文时,我会用幽默的语言评到:“你的这篇作文从内容上看很不错,只可惜错别字太猖狂,老师实在不认识,没办法老师把他们都关进“笼子”里,请你好好教训他们,把他们改造好了再把它们放出来。”下次交作业时,他真的全部改正过来了,并很有趣的画出一个敬礼的小人,在小人的后面排了整齐的改造好的字。我明白学生的意思,并在后面写道: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很好的“侦察兵”。从此他的错别字一次比一次少,书写也更认真。我庆幸,在学生进步的同时,我也享受到了心灵的安慰。
六、在丰富的生活中学语文(课外拓展)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教学决不能紧紧局限与课本,局限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如;在教学《军神》时可以让学生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或让学生去采访一些老红军,了解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军需处长的高尚品质,这样既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又激起了对生活的热爱。再如有的课文内容据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借助情景再现法,去演一演,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生兴趣,从而较好的去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丰富的生活中学语文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还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更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备课时深挖教材,与作者交流,做作者的知音,在教学中发挥真正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并进一步延伸知识面,让学生爱上语文课,那么语文教学就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