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预设与生成中谈教学机智
从预设与生成中谈教学机智
濉溪县南坪中心校 田振侠
摘要:预设静态教案,提高教学实效;设计弹性方案,拓展生成空间;运用教学机智,利用课堂突发事件和意外事件,调整战术,构建生命课堂。
关键词:预设、生成、静态教案、弹性方案、借题发挥、捕捉意外、师生对话、教学机智、生命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预设的,教师按照预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学生回答的问题也是教师预设好的,若学生回答有与预设教案不符的很快被“矫正”,若有与计划不和谐的音符很快被消灭。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教师在讲同一内容时是大同小异、“如出一辙”。这种过分强调预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开放与生成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了课堂的开放与生成,教师可根据情形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机智,构建生命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与生成的体系,开放对应封闭,生成对应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它能使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预设教案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折射教师的教学轨迹。那么,如何预设切实有效的教案,是我们应该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预设静态教案,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预设教案的核心是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起点是了解学生状况,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针对学情进行教学;基础是挖掘教材资源,“用教材教”,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条件与学情,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处理,再开发、再创造;重点是预设教学策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知识建构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体验,教师适时调控,激活课堂教学;关键是设置教学流程,流程设置要保持教学环节的贯通性和科学性,如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学习情况——巩固应用拓展”,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的层面上,在“学”字上下功夫,学生“自学”与“共学”,教师“导学”,启发、点拨、调控。
新编教材设计具有开放性,体现对学生多元化的引导,不同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的问题,按预设教案开展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应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从学生现状出发,以“粗线条”的静态教案为基础,自觉“预设”具有指导性的“动态方案”。
二、设计弹性方案,拓展生成空间
现代教学设计强调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为使师生在教学中“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自觉“预设”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中出现的“非预设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并事先做出相应的教学安排,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使其生成为“弹性化教学方案”,即教学方案要给学生留足自由思维的空间,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适应新情况、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生成奠基,为教学中的师生间互动交流、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
叶澜语:“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机智地捕捉意外,生成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土壤,焕发生命活力。
三、善用教学机智,建构生命课堂
1、充分利用“突发事件”,借题发挥
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诗,随时都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生成的音符。“突发事件”突然闯入课堂时,教师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用化解、转移、压制等方法消除其对预设课堂的“干扰”,则会弹出“杂音”或“噪音”;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不作简单的评判或一棍子打死,而是尊重学生的见解,利用教学机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讨论,激活课堂气氛,促进生生、师生、生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即兴创造,巧妙生成,则会奏出不曾“预约”的精彩乐章,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尽显魅力。
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理想”这一课时,我正与学生畅谈理想时,忽然天色变暗,狂风肆虐,一只燕子突然闯进教室,左冲右撞,作了很大的努力也没能飞出去。这位“不速之客”搅乱了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纷纷给它“指点迷津”。我本想训斥他们,为节约时间而按预设的教案讲授,但学生无心听讲,我便灵机一动,参与其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想象此时此刻燕子的“理想”以及燕子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学生七嘴八舌的谈论着,燕子在学生的“指点”下横冲直撞,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飞出“牢笼”获得解放,孩子们为燕子实现理想获得自由而鼓掌欢呼。我趁机引导学生思索:燕子飞出后的理想又是什么呢?我们当前的理想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赢得鲜花和掌声?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探讨。这别开生面的“理想课”在这样的情景下顺利地进行着,既维护了课堂秩序,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育了学生,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2、善于捕捉意外,让生活闯入课堂
苏霍姆斯林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抓住各种生活情境,运用教学机智,让生活进入课堂。
在进行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这一主题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哺育我们成人,教我们做人,我们应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学生正高谈阔论怎样孝敬父母时,恰巧一位学生的母亲匆匆忙忙赶到教室给孩子送雨伞和水果等,只见那位学生抓住东西就往座位上跑,全班同学都表情木然,好象对刚才发生的事习以为常。我很吃惊,刚才还信誓旦旦表示要孝敬父母的学生怎么不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呢?我意识到这个“意外”生成了新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于是抓住这个“意外”适时引导:“刚才关于如何孝敬父母,同学说得很好,那么,当父母为你做完一件事后你该怎么做呢?”那位学生马上意识到,站起来说:“我错了,我应该对妈妈说声谢谢,回家后我一定向妈妈道歉。”为了让同学们把“知”转化为“行”,更深刻地体会该如何孝敬父母,我又临时加进一个情境模拟,分角色扮演“过家家”活动,学生情绪高涨,效果很好。
这个意外事件,生成了新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推动了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受到教育和启迪,达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机智地捕捉意外,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话题生成教学内容,使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有活力,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彰显思品课的魅力。
3、适时放大优点,帮学生树立信心
人类本性中最深刻苛求的就是赞美,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失败教育往往使孩子丧失信心,一个孩子如果总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信心最好用成功来培养,成功更有利于酿造成功。为此,教师要拿起表扬的武器,要利用“放大镜”和“定位器”来给孩子找优点,用“扩音器”和“互联网”给学生积极的评价。不让孩子带着遗憾坐下,抓准时机把批评、指责改为表扬、鼓励,通过表扬使学生从重负下走出来,抬起头来走路、做人,带着满足投入到更深入的学习中去。
如有一次学科组听我一节复习课,重点是梳理知识结构,强化巩固重点,检测知识记忆效果。开始学生是被动地回答问题,且声音很小。情急之下,我变换策略把学生分组展开竞赛,还煽动性作了赛前动员:“男生们,努力吧,失败了怎称男子汉!女生们,加油吧,巾帼不要让须眉!”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都想为本组增光添彩。当找到一名女生回答“应如何感恩父母”时,她声音洪亮、条理清楚地把“孝敬父母的原因”这个冗长的问题非常流利地回答出来,同学们都面面相觑。此刻我如果在众多的老师和同学面前对她提出批评,肯定会挫伤她的积极性。考虑到这也是很多同学易犯的毛病,于是,我灵机一动,采取表扬的方式,夸她学习刻苦,记忆能力强,答题规范,并带头示意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然后用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如果在答题时你能仔细听题、审题,那就做到尽善尽美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她学习热情很高,成绩直线上升。请老师们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要适时适当地让孩子们看到希望和阳光。
4、调整“战略战术”,激活课堂气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到此时此刻此地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的加以运用。课堂教学活动不可能风平浪静、整齐划一,难免会出现少数学生违纪或注意力转移的现象,不少老师往往来个“高堂审讯”或“回避肃静”等方式,“机智”地应变过去,既伤学生自尊,又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会导致教学过程中断。当教学活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应变力、组织力,转换一个角度,改变一种方式,努力调整教学情境和策略,追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八年级“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时,讲到“如何化解师生间的误解、矛盾?”,我看到科代表和他周围的同学在下面交头接耳,便眉头一皱,厉声喝道:“科代表在底下说什么呢?站起来!”他嘴里嘟囔着,一脸不服又恼火的样子。我见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命令他站到教室后面去。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把书摔在课桌上,站在原地不动。课堂气氛顿时凝重,同学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再看看刚才那几位同学的表情,我意识到自己误解了科代表,但我没有轻易向学生屈服,而是急中生智,来个“回马枪”,转而变一张笑脸,心平气和地说:“你表演的非常真实,请坐!”这一招使得课堂“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学生僵硬的表情舒展了,继而轰堂大笑,鼓掌叫绝,为我也为科代表。我趁此时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设结局,分角色表演并说明创设此结局的理由。通过该活动,学生明白了:传统的“师道尊严”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师生交往,而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与此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及交往礼仪。及时调整“战术”,既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学生,激活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又深化了教学内容,达成预设的三维目标,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教师走上三尺讲台,下面有几十双敏锐、善于窥视老师优点和缺点的眼睛不断地盯着你。教师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但要善于控制情绪。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又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但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状态。教师要凭借教学机智,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调整教学组织形式,努力营造健康了活泼、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把戏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同样,教学机智每位老师都曾经历过、处理过,我们应追求怎样的教学机智呢?是“雕虫小技”还是“大雪无痕”?是“故弄玄虚”还是“点石成金”?还是让我们不断实践、感悟、历练,共同追求教学机智“炉火纯青”之境界吧!
参考文献:
《新世纪教师素养》 《新课程 新理念》(陈旭远主编)《思想政治课教学》
第二篇:如何应用预设与生成提高教学机智
如何应用预设与生存提升教学机智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常会遇到这种尴尬的情形:教师课前花费很大气力,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写下一份详实、规范、有特色的教案,可教学效果呢,却不尽人意,他们满脸的茫然、困惑而又无奈。问题出在哪儿?我认为是他们过分地追求课的预设,而忽视了课的动态生成。因为课堂教学不是课前预设的教案剧,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发挥潜力,弘扬个性,提升素养,充满诗意的心路历程?我认为,课堂应少一些预设,多一些动态生成,逐步变预设为生成。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动态生成是现代课程改革核心理论之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既需要教师课前精心预设,也需要动态教学资源的有效生成。“预设”,众所周知,是指教师在课前对自己教学的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所谓课堂生成,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不可预知的发展,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
可见“预设”重视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的可预知的目标,体现的是对文本的尊重,强调教师的设计与安排,张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相对而言,“生成”追求的是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
目标,它着重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强调学生的活动与思维,张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教师需要认真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预设与生成,使两者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二、“少一些预设”,并不是说不要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要想有精彩的课堂生成,必须作精心预设,因为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性因素,教师再精心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我们谈的“少一些预设”是指少一些硬性方案,多一些弹性和灵动。
预设什么?指课前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等等,它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的专业素质,使自己具有丰富的理论积淀和实践经验,能从广度和深度上研究教材,能精心地设计教法。其次,教师能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充分地尊重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对象——文本。
怎样预设?我认为教师除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的把握之外,还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及情感体验,并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找准教学起点,精心预设教学过程,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如学生提出哪些问题,自己该如何引导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案,这样教师才能在变幻莫测的课堂中胸有成竹,挥洒自如,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敏锐地捕捉到难以寻觅的生成的火花,并不断地有效生成。
当然,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并不是都能预料的,但一个在课前有足够准备的教师,就能够在一些“可能”与“未知”发生时,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创造出精彩。充分预设,能点石成金。
三、“多一些生成”,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生成资源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的教案,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只要不是极端的“恶作剧”,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存腾出空间,这样做,也许使原来的的思路或环节被破坏了,但我们应看到过分追求教学思路的逻辑性、确定性与连续性,只是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防止教学过程节外生枝或出现断裂,其背后动机是在单位教学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然而这恰恰使学科失去了独特的魅力。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逻辑思维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并不能遮盖形象思维的偶然与断裂。其实教师只要正视这一点断裂之处也可以开放出思维与想象的花朵。因此,当生成点出现时,教师就应该调整预设,促成生成。
我在上《礼貌显魅力》这一课时,在课前播放了一首儿歌《咱们从小讲礼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放松一下心情。听着熟悉的歌曲,有些学生开始跟着唱起来,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整堂课学生都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答问题积极性也很高。在我设计的文明礼貌
用语大擂台和礼貌大行动中,由于课前学生已经做了准备,因此表现的非常好。整堂课我认为最大的亮点是在人生AB剧活动环节中,学生表演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公共场合一些有礼貌和没有礼貌的现象,真是表演的惟妙惟肖,真实而不做作。学生在这真实的情境中既轻松的掌握了课本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实现了课堂生成。活动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
如何提升自己运用机智教学的能力:
1、教师在课前预设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贴近生活,是否符合教材内容,是否容易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或完成此项任务。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遇到和自己预设相悖的情况时,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3、教师应多学习,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加强自身学习,多反思,多写课后记,积累点滴体会提高自己运用教学机智的能力。
4、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预设与生成不理想的时候不退缩,不把气撒在学生身上,师生多交流,找到更好,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第三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教学中的预设及其反思
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突出表现就是按教案上课,预设和教案就像一只无形之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上课变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为此,教师往往要把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就连课堂上要说些什么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每个问题叫几个学生起来回答等,都要精细地安排。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是教案的展开过程。从教师的角度说,按照教案里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改变了、进步了、提高了,则不重要。所以,以教案为本位实际上也就是以教师为本位,教案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上课就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课上得好坏,除了取决于自己的准备、设计和讲授外,关键在于学生的配合,不少教师都倾向于这样的归因;这节课学生配合得很好,所以课上得很成功;这节课学生配合得不好,所以课上得不顺利。学生配合教师表现在;老师讲,学生听和记,不插话,不说话,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按照教材的要求特别是老师的标准作出回应,不能随意发挥,更不能跟老师唱反调;老师让学生讨论,学生马上四个人凑在一起,交流讨论,不沉默冷场;老师布置课堂作业,学生立即投入练习,一声不吭,及时完成,不交谈,不拖延。[1]
显然,这种教学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本为本,它反映的是僵化封闭的课程观和“知识传递”式的教学观。这种教学使学生及其发展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压抑、规定,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俯首贴耳,盲从依附。从实践来看,过分强调预设和教案,必然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我们反对的是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我们需要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的预设,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在预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背景?(2)哪些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了解和掌握,不需要教师的系统讲解?(3)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和讲解?(4)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唯其如此,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从而使教师的教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二、教学中的生成及其依据
生成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的“空白”意识,给教学活动留下拓展、发挥的时空;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生成,这是由其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其一,从人学角度说,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教师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定学生、限定学生,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生成和发展。学生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
其二,从课程角度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从而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其三,从教学角度说,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总之,正像叶澜教授所指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2]
可以说,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3]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强调教学的生成,首先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权利主要表现在;(1)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2)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3)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4)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平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免于正确的权利)等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对学生的错误的认识,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教师应该明白;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课堂上,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狂妄,理解学生的可笑,理解学生的单纯。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只有出了错,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错误、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为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宽容学生,更应学会欣赏学生,挖掘和捕捉学生的智慧,向学生学习。教师一定要清晰地意识到学生所具有的这些权利不是教育的恩赐,而是他们所应该得到的属于自己的东西。课堂教学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权利放在首位,不能以任何理由侵犯和僭越儿童的权利。
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课堂信息的重组者,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即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
总之,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三、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其表现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在教学实践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突出表现为以下两对关系。
(一)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一元指的是一元标准、共性认识、普遍价值,多元指的是多元解释、独特认识、多元文化。认识和思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为此,新课程教学提倡和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多种解读、对问题的多种解答和对情景与生活的多种体验。多样化和个性化激活了课堂,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但是,不能由此走向认识和思维的另一个极端;否定答案的唯一性,拒绝真理、共识和标准。当前,在鼓励学生多样化解读的同时要注意和强调;第一,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说得好;“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而对文本意义作随意理解和解释。”①“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固然不错,但哈姆雷特应当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被解读成奥赛罗或是其他什么人物。在莎士比亚的心目中,也应当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吧!文本解读应当逼近最初始的意义。一位教师上《狐狸和乌鸦》一课,初读课文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对狐狸的看法。有的说狐狸“狡猾”,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终于骗到乌鸦嘴里的肉。有的说狐狸“聪明”,而且有意志力,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狐狸究竟是“狡猾”还是“聪明”?通过讨论,统一了认识;狐狸是狡猾的,因为它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是不道德的。这是文本的价值取向。这种教法既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意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第二,追求自我超越和更优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认识和思维都是有限的,因而个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答案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个人对问题的认识也并非必然是正确的,也有可能存在片面性。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自己的视野局限,消除囿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形成的偏差,欣赏和汲取他人有益的看法、有价值的观点,不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
(二)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也是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体现,与这一关系有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接受与发现、掌握与感悟、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
从教学的角度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也要重过程。从学习角度讲,重结论也即重学会,重过程也即重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并把过程方法作为新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但是,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过程方法的“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殆尽。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的弊端,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成性教学的新理念,要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使教学在系统预设的基础上体现出灵活开放与动态生成的特点。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生成。那种不讲科学预设只求动态生成,或者不顾即时教学情景完全按预设教案施教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当前,在有些学校的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过分强调“生成性”而否认“预设性”的倾向。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在系统钻研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实际情况,以及对以往相关教学行为结果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设想。所以,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许多“机械刻板”之类的缺点,恰恰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前缺乏精心准备和科学的预设造成的。当然,实际教学的复杂情况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事前预料的,因此,最终实际的教学活动和程序安排还必须根据即时的教学情景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这里,“预设”越充分、越科学,“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那种片面强调“动态生成”甚至用“动态生成”否定必要“预设”的做法是错误的,它在实际教学中会造成“自由生成”和“开无轨电车”的可怕后果。对此,有学者指出,教材和教案只是个剧本,教学如同实际的演出,若要把戏演得精彩,则需要导演对剧本独具匠心的诠释和演员对所演角色的创造。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要根据具体情境作必要的调整、修正,甚至大胆地创造。
动态生成并非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同时还必须注意生成的时间制约性。教学过程如果不顾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远离原先预设的总体目标和教学任务,使整节课都处于“动态生成”状态,那么,教学的主要目标就会落空,知识的系统性必将遭到严重破坏。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盲目生成的实例,有些甚至还被当作新课程改革的典范加以提倡和推广。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但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预设好的教案,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课堂教学变成了毫无生机与活力的知识零部件的加工厂。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过分强调预设性导致课堂成为了没有任何发展、调控和变通的僵化空间,只有开放与动态生成才能让课堂变活。所以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提倡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单是去完成预设好的教案,更加重要的是同学生一同探讨、一同分享、一同创造,共同经历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这种认识是可贵的。
然而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成为了谬误。强调动态生成并不能否定预设,好的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科学的预设。但现在有些学校主张教师可以不写书面教案。进行 “0教案”改革,其出发点与本意都是好的,但在实践中,“0教案”固然能让事业心强、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不为形式所困,但却不能保证知识贫乏、经验欠缺的教师不会面对众多学生的各种新问题、新思路而顾此失彼、不得要领,更可能会让极少数把教师职业当“饭碗”的人趁机浑水摸鱼、偷懒一把。所以,教师在考虑课堂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显性的、直接的、预设的短期目标,更要着眼于隐性的、间接的、动态生成的长期目标,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开放与封闭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第四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在思维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同构共建,融为一体,这要求我们应当为生成去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只有正确处理好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天空。那么怎样才能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而融为一体呢?
一、精心的预设是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
预设是指教师在备课或实施教学活动时,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领”,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的问题情景,设想在课堂中会引起哪些因素变化,会生成哪些新的资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在关注内容组织与过程安排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预设不充分,设想不周全,就很难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不可能生成更多的新资源。所以,我们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那么,如何精心预设,真正提高预设的质量,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呢?我觉得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以及学习心理状态,善于与学生沟通,真正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预设教学过程。
(2)教师要深钻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要注重数学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和配合;
(3)精心设计有“弹性区间”的教学流程,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所以,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生活、备自己,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教师有必要对课堂作好充分的预设,对结果要了然于胸,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如何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些问题情景,多估计些情况,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的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到许多预约的美丽。也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美丽,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二、美丽的生成是课堂预设的升华。
美丽的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过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或新资源。也许大多数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这样的经历与体会:虽然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似乎不那么管用了,在实施中还经常出现“卡壳”现象;我们经常借鉴优秀教师的优秀教案,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教师一个人陶醉在优秀教案所提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一般学生是“观众”,课堂成为了教案剧的演绎舞台。教学过程中,即使有所谓的师生互动,其实也是早已预知的、单向的。
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即使我们教师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意外的情况。另一方面,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若预设“引领”的痕迹多了,随机生成的亮点就会少。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它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
因此,仅有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和少数学生的参与,何谈课堂教学的“生机活力”呢?又何谈美丽的“生成”呢?因此,教师除了在“预设”时就充分考虑学生现状,从而设计适合学生的思路外,在课堂教学中,更要重视教学生成。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的美丽的“生成”呢?我觉得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
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性的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与探索过程中增强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积极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课堂上,教师可在“尊重”与“呵护”上做文章,教师应把全部精力用在关注学生上,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用心倾听他们的或长或短、或流畅或生涩的发言;用细腻的心和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发掘其实的闪光点。学生针对课本知识,充分表达各自的见解,哪怕是“异端邪说”,要在给予辩证地评价和鼓励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纠正自己的成见。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
(3)教师要善于有机渗透学法的指导。
熟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之鱼不如授其渔”。学生有参与的兴趣与动力,如果没有参与的能力,或者说什么都说不到点子上,不仅会让学生逐步丧失参与的积极性,而且不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美丽生成。从数学学习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有效学习的方法,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教师要善于捕捉产生美丽生成的资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具体实施教案时,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所打断。因为预案的设计只是我们所做的一个大致的教学流程,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也许不曾预约的精彩恰恰就会不期而至,同时学生总是在这样的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5)教师要凭借教学机智应对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进度与方法 手段适时地做出反应和调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高屋建领,瓢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当教学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只有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课堂生成。
因此,课堂教学的“美丽生成”呼唤我们真正关注学生这个主体,从实际出发,以兴趣为本,以能力为线,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三、正确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预设应力行简约,要有较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做到预设而不死板,但决不能紧紧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预设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美丽的生成;反之,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低效的。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生成应机智把握,即兴创造,让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与理解在课堂上绽放。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种教学艺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只有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精心预设”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我们要努力实践,不断反思,应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善于发现促成美丽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适时调节教学行为,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与创新,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 学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只有课前精心 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突出表现就是按教案上课,预设和教案就像一只无形之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上课变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显然,这种教学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本为本,它反映的是僵化封闭的课程观和“知识传递”式的教学观。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 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教学中我们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二、以生 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三、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