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探析专题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探析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生活的科学,而生活是真实的,具体的。作为社会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其本质也应是对生活真实的体现。因此,本文分析了政治课堂生活化得基本特点,以及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提出了高中政治课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 生活化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要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政治课堂生活化的基本特点
1、日常生活课堂化
赞科夫认为,课堂上的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和教学联系生活有些相似”。《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书也指出:“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重新分配教学活动,从而在教育中恢复生活经验的各个方面。”因而政治课堂上的生活,首先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把教学归于实践,归于生适,应用于生活。
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质上是关注学生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每一个学生过好每一天。生活化课堂必须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密切联系学生当前的生活世界,设置生活化情境。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精神之流进入学生的生活,才能成为一种生气勃勃的智慧和精神,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
3、构建学生可能的生活
课堂教学不同于一般人的生活,它是根基于历史和现实而指向个体未来可能生存与发展方式的一种生活。课堂教学必须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保持对学生生活世界的适当超越,对现实生活起着净化、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从而为学生构建一种新的、更为完美的可能生活服务。为此,生活化课堂必须具有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积极感悟、体验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倡导他们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能够对自己的未来生活进行规划设计和全面负责。
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生活的科学,而生活是真实的,具体的。作为社会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其本质也应是对生活真实的体现。现在的高中年级学生正值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他们能根据教学要求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去观察某种对象和现象,开始用批评的辩证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为此,学习中他们喜欢争论、探讨、追问,喜欢独立活动,独立完成任务。高中政治课教学首先必需建立在其一定量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是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经验政治化,体现“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因此,政治教学生活化应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特点:日常生活课堂化、现实生活学生化、可能生活学生化。
三、高中政治课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主要途径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基础
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建立在生活认识基础上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和谐、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是授课成功的重要因素,是“生活化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基础。为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指导学生的精神生活。首先,尊重学生人格。作为政治课教师在角色定位上,要摆正位置,减少“身份角色”,不以势压人,不以压代教,多注意感情上的交流。在语言表达上,不用命令式、训斥式教育,多一些商讨、对话式教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平等的姿态、平易近人的风格来教育人、引人、感染人,引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说明道理,教育学生。
其次,发扬教学民主。在课堂教学中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看法,鼓励学生之间的辩论,也允许学生和教师辩论。在讨论中,不扣帽子,不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追求真理,去除迷雾。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进行争论,并由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用正确理论对学生的争论进行综合评述和正面分析,从而澄清学生的混乱思想,扭转学生的错误认识。
2、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辩论赛
在学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这一内容之后,我班就选定“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是否有好处”与“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是否有积极意义”的论题进行辩论赛。先就这一命题,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等内容,供全班学生讨论正确与否,并阐述理由。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学生日前看了一则报道,感人至深,令人反思。南方某大学一名工友收入并不丰,却先后主动为77名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提供在校免费午餐。这77名学生离校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竟然没有一名受助的学生,前去看望或写信感激过这位好心的工友。这使我们对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积极意义提出质疑,何以德育、诚信教育收获不了诚信。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3、创设生活情景,突出主体地位
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情境中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新教材在每一框的开始都选用了一个典型的案例。或者是文字或者是图片,如《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的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第二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图片、第三框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四组镜头……这些“探索与共享”,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有话可说,回答热烈,情绪高涨。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导入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思维,也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总之,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学,而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示力量而真正成为教学。因此,政治教学应扩展时空。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2004,3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二篇: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综合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加强,构建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成为了当前社会和学校以及教师广泛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同时也促进了新时代“教与学”的发展。本文从分析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含义入手,进而分析其中的具体特点,最后对如何实施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方法建议。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如果教育只是课本知识的讲解那就是死教育,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能够为生活生产提供帮助,因而教育必须依附于现实生活而存在,要将教育的课本扩大为生活的范围内,以生活为基础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在高中阶段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意义重大。
一、初探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含义
所谓“生活化课堂教学”,其本质含义就是指在高中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并且依据学生平时的日常生活将政治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也就是说高中政治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源于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政治性的教学因素,因而在生活中探索政治教学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将政治教育思想最终服务于平日的生活,这样才能体现出政治教育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分析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特点
1.“日常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什么是“日常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入一些具有生活化的事例进行教材讲解的教学方式,这些事例往往从日常生活中搜集而来,经过教师的加工运用到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活泼性,政治教学也更加灵活自由,使政治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学源于生活实践的真理”。
2.“现实生活学生化”的课堂教学。“现实生活学生化”相较于“日常生活化”不仅是基于实际生活来提出事例,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强调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生活中比较关注的事情以及活动,在教学中通过采用学生关注关心的事件来进行政治知识的讲解,在政治课堂中体现学生的现实生活,这种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学生课下的现实生活,也包括课内的现实生活。
3.“可能生活学生化”的课堂教学。陶行知对“教育生活”的解释是“在生活中赋予教育意义,让教育为生活而存在,以生活向前向上为发展目标”,因而“可能生活学生化”就是指政治课堂教学是基于实际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而体现未来可能生存的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来源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但是又超越学生现实生活。
三、探析实施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1.注重知识的掌握。新课程改革对政治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掌握重要的基本技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就要将学生“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知识与实际能力联系的结构网络,发展学生政治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建立政治的情感价值观。因此,教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主体的生活经验引用在教学活动中,同时注重让学生掌握政治基本知识。
2.扩充教学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认为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的教材内容,还应该将课本加上更多的“联系性”,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政治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单一的现象,可以增加与政治知识有关的社会或者历史等资料,使高中政治教学是结合现实生活的教学,彻底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3.改进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式就是将原来教学中不适应教学要求的东西去除掉,保留较好的教学方式,增加新的教学手段的过程。例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还是要保留像“举一反
三、因材施教”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实行“生活化教学”的实质其实也就是将传统只重视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高中政治教师要结合当前实际的政治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运用“生活化教学”,万万不可只重“生活化课堂形式,不重质量”。
4.构建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掌握、扩充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式,还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简单来说就是高中政治教师要将教学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动手和动脑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感想,教师要把自己替学生分析举例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来做,这不仅是高中政治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综上分析可知,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融入生活化教学,不仅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把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谢美英.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探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2]赵锡佳.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3]卢春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下),2012,10(28).
第三篇: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教学
生活化
内容摘要:生活是教育的泉源,又是教育的归宿。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教学活动应反映学生生活背景与实际,追求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政治教学如何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周围生活、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充分体现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统一。使思想政治课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实施教学生活化问题做些探讨。
一、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首先,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及建构主义理论都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按照传统教学模式,高中学生往往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渐深入,就会出现认知简单化和表面化,无法深层次提高分析、探究水平和人文素质。而教学生活化更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其次,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主张“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普通高中政治课程内容在体系建构上已改变了学生被置于“书本世界”和“科学世界”之中的状况,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注重把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强调生活是学生生存的一种背景,把学生视为生活世界中的人。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反映学生生活背景与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在课堂中体验生活,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追求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二、高中政治课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教学理念生活化,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主体性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教学生活化的首要前提是教师的正确定位,即按照现代生活教育理论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创设一种多主体的平等对话式的课堂交往模式。“只有学生带着情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才会对他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首先在教育观念上应从学生的特点、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动机、学生的尊严等出发,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形成互教互学、互学互帮、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和学习共同体。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一切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热情,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只有使师生关系生活化,建立民主平等、互重互信、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顺利开展,让政治课堂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彰显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2、充分发掘生活中的资源,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内容 “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因此我们要顺应新课标的理念,以教材为框架,把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及新理论、新方法、新问题特别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将政治学科知识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将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政治、经济、道德尽可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觉得熟悉,易于体悟。如在学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容时,学生们搜集的小岗村沈浩书记的先进事迹、长江大学“结梯救人”大学生群体等材料十分贴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学习《经济生活》的内容时,利用夹沟镇村民王化东带着村民到大城市或先进致富典型乡镇搞调研,种糯玉米、干果致富的材料,说明发挥市场的作用、结构调整等经济学道理;利用投资1.39亿元的浍河航道梯级开发项目工程,恢复浍河通航功能的材料说明财政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学道理。经济学理论与地方生活资源的结合使学生感觉到经济知识并不枯燥,就蕴藏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之中。在讲述《政治生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管理”这一课时,同学们对“ 镇全面推行村务民主管理村民质询制度”都有切身的感受,认识到政治课本中的原理与观点离他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教学内容生活化还要求教师以新课标为指导,深入了解政治必修模块的主题,用真实生活来补充、完善和发展我们的课程,所选择的事例,所引用的数据均要围绕该模块的主题,而且应当精确到所授课内容中的具体主题来进行,以避免生活化过于发散,导致主题迷失。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生活化教学创设情境
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生活事例,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创设情景,图片展示,影像播放等,而集这些功能与一体的就是现代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是“以接近人类认识特点的方式来组织、展示教学内容及构建知识结构的”。它以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的特点,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运用多媒体手段为课堂教学生活化创设了逼真的情境和生活画卷,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时空领域和思维空间,同时也为推进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必要的铺垫。在教学中,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选取具体、生动、形象并能准确地反映教材理论观点的生活材料、事实、事例,为课文内容的学习创设鲜活的情境。如讲《股票、债券和保险》,导入新课时在课件中播放武宾李伟健相声《疯狂股迷》的视频片段,在讲授股票投资的特点时播放了《华谊股票下跌》的视频片段,虽然只有几分钟时间,但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的道理。在讲授基金这一教学难点时,播放投资者教育Flash动画片《基股三人行:选择专家理财—基金》,生动活泼、情景交融画面产生了较好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见识。本节课还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图片、漫画,把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揭示、分析教学课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4、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适当建构活动课
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倡导“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活动课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注意采取贴近生活的活动形式,如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弥补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不足,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使学生走向了社会,走向了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正确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以祁县镇经济发展为主题,综合考虑祁南煤矿、祁东煤矿对祁县经济的影响、大唐祁东电厂、祁县浍河航道梯级开发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居民生活等状况,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共同设计一个合理的祁县发展方案。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是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的有效形式。
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能拓展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生的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与课本知识相融合,使他们在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但在生活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的问题,诸如客观条件、主观因素的制约等。作为政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要不断更新观念,坚持不断地实践、反思、探索,不断地创新,最终实现教学回归生活。
附: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
2、华中师范学院教科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3、《学习论》施良方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4、《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 黄定超 朱东明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年第2期
5、新课程的呼唤: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陈远根 人教网 2007.5.15
第四篇: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
摘 要:高中政治课程作为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进行教学,否则教学质量将难以提高。主要分析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高中政治课堂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教学的目的和价值。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策略呢?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在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融入生活化理念,要从教学目标的更新出发,将其从知识本位专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个维度的教学生活化本位。在知识与技能上,高中政治要传授生活化的知识与技能,包括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在过程与方法上,高中政治要从生活本质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政治学习中来,学会运用政治知识去分析生活知识,并将生活知识引入到政治学习中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向往美好生活、树立崇高理想,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主要表现在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内容的开放性指的是政治课堂教学内容走出教材,在教材之外将生活中的政治内容纳入其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内容的多元性指的是政治课堂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认识政治现象,理解政治问题,分析社会现象。例如,针对合理消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解决,跳出传统节约的理念,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家庭经济条件来理解。内容的生成性指的是政治内容要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理解和创造知识的生成过程。
三、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离不开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创设生活情境,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2)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利用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4)运用到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价值规律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市场调查,调查月饼的价值规律,通过政治学习结合生活实践的机会,学生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朱绍章.思想政治教学探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S编辑 鲁翠红
第五篇: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与探讨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与探讨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高中政治生活化问题逐渐走入了广大教师的视野,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仅获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简要说明了当前高中政治生活化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
从目前的教学大环境来看,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现状并不乐观,部分教师的“生活化教学”只是流于形式,停留在热闹和活跃的表层上,因此,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改革迫在眉睫,如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把生活经验政治化,是目前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中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含义
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它与人的需求、愿望、情感和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可以将生活视为教育的基础,生活中蕴含着无数的教育因素。而课堂过程作为学生的生活过程,也是学生个体生命历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育必须服务生活,而生活必须影射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为出发点,将政治和生活相联系进行教学,实现“政治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政治生活化包含了三个要点:(1)要日常生活课堂化,政治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把教学内容和一些生动有趣、具有活力的东西进行有机结合,使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2)现实生活学生化,政治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做到反映现实,更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现实生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政治学习不会与现实脱轨,变为形式上的教学。(3)可能生活化,将学生的可能生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现实为立足点,才能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向可能生活。
二、高中政治生活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中强调了高中政治课程应当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要求为目标,把政治理论知识融于社会生活之中,通过生活构建?W科知识的基础体系,使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在课程学习中有机结合。从中可以看出,在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中,应该贯彻“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才能为高中生的身心成长提供更为开放和广阔的空间。
2.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在需求
由于高中政治教育整体性的限制,大多数高中生认为政治课枯燥乏味,缺乏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这就导致了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埋头做自己喜欢的事,兴趣来了就随便听一听,没有兴趣时便睡觉,学生产生这种消极态度的原因是高中政治课堂过多地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显得过于枯燥和抽象。因此,通过政治课堂生活化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带入生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3.适应高中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高中生正值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身体和心理都趋于成熟,精力旺盛,喜欢争论,个性上逐渐开始要求独立,思想政治课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其本质就是体现生活真知,只有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让学生学会观察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政治现象,才能为政治课堂联系日常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能适应高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三、当前高中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现状
有调查显示,目前的高中生对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了解程度还不到50%,甚至有多于20%的学生完全不知道政治生活化,高中生对生活和政治学科之间的联系不甚了解,对于一些国际上的热点政治问题和时事也没有任何兴趣,然而,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将生活和政治教学结合起来自己会非常有兴趣,并且认为,政治课和生活的有机结合对于培养自己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鉴于目前的现状,教师非常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情景设置和情景体验,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学生的政治课堂搭建生活化的教学平台。
四、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原则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就学习相关问题和教师进行讨论,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融的和谐殿堂,并且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执行统一的实践性原则
高中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应该遵循实践性原则,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在课堂上将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与活动等多种形式去学习,让学生的思想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顺应教学改革的大潮流,高中政治课构建“生活化课堂”势在必行,然而我国高中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进一步推进带来阻力。本文就高中政治生活化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梁秋.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成功(教育版),2013(3):202-203.[2]胡晓丽.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3(8):87.[3]黄种国.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高考,2015(3):44.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