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课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 - 台州教育技术网
微课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
台州市实验小学 刘秀丽
【摘要】教师先讲,学生后学,然后作业巩固是小学语文教学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然而当翻转课堂进入中国以后,这种模式彻底被颠覆。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微课,学生在家看微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从思考的基点,实施的步骤以及实施的建议三方面对“微课” 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 小学语文 翻转课堂
教师先讲,学生后学,然后作业巩固是小学语文教学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然而当翻转课堂进入中国以后,这种模式彻底被颠覆。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微课,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进行练习。教师根据自己在网上监测到的学习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备课。在课堂上,教师先聚焦主要问题,互动交流,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
这项源自于国外的实验,如何才能够在中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呢?本文试图从思考的基点,实施的步骤以及实施的建议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一、“微课”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基点 1.让学生“翻转”为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句话喊了多年,但是教师先“教”,学生后“学”的状况依然得不到根本性改变。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就是已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充实、完善和不断修补、重建的过程,任何不经过独立的自我活动而获得的新认知结构都是不牢靠的。“翻转课堂”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下变先“教”为先“学”,而一切的教师的“教”都要服从于学生的“学”。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思维实践活动,总结出一般规律,然后再利用规律进行运用实践。这完全符合一切规律都是从实践中来和到实践中去的哲学原理,从而也诠释了教的真正含义乃是让学生真正地学。
2.让低效“翻转”为高效
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常常呈现这样的教学方式: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少数同学回答(读句子、谈感受)——全体学生读读语句。课堂成了教师与少数优秀学生的对话,导致了大部门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游离、懒于思考的现象,更多学生的“学”成了被学,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而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这时,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了学习的主题,不必再担心思想走神,游离主题。如果某个知识点没听懂,还可以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这样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变低效为高效。
3.让一元“翻转”为多元
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元化的,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接受。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了学生学习上的多元化。“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同时,“翻转课堂”还把家长也拉进了教育圈,孩子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视频,一起讨论,使家长也成为了孩子学习的互助者,也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另外,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通过QQ等聊天工具与同学一起开展讨论,使思考更有深度,也能更好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微课”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步骤 1.设计:准确挖掘知识点
设计好微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首要因素。“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程的创始人戴维·彭罗斯说:“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
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要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五彩缤纷”一词的教学就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并深入理解这一知识点呢?我确定了一下三个教学步骤:
(1)从字理来理解“五彩缤纷”的本义;
(2)通过生活实际中的两个例句感受“五彩缤纷”的用词精准;(3)结合课文中的语境学习,感受“五彩缤纷”的动态美。
首先引导学生重点品味“五彩缤纷”这个中心词。根据字理析词“分解——组合”的教学要则,“五彩”是概数,表示颜色多。然后重点放在对连绵词“缤纷”的字理析解上,由“缤纷”两个字的绞丝旁切入,知道了其本义就是指旗子的“旗游”飘动的样子,因此“缤纷”这个词语就带着一种“动感”。至此,就明白了“五彩缤纷”就是表示“颜色多”而且还具有一种“动态美”。通过这样的分解和组合,学生切实地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造句再来理解。
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句和语境理解“五彩缤纷”在文中的意思。学生通过寻
找品读文中“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争着”“频频点头”等动态语词和想象稻海无边,稻浪翻卷的秋天景象,真切地感受到“五彩缤纷”不仅表示颜色多,而且还具有一种动态的美感。最后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目的是学以致用,切实地把识字析词、阅读理解、写作训练三者融为一体,凸显语文教学的本色。
微课设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备课,它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亮点。这个亮点必须是学生确实难以理解的,而且也确实能够带动学生更加深入地走入文本之中。就如“五彩缤纷”一词,通过字理析词,本义和文中义的相互验证和诠释,学生也就能比较准确地理解词义,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内行看门道”的阅读境界。
2.制作: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
微视频不等同于教学录像,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件。它是就某个知识点、技能、案例等微内容的教学课件。其内容聚焦于知识讲解,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和能力发展。
微视频是要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能够很好地把握教材的内容,制作出切实对学生有用的微视频。
比如书信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人教版教材把书信安排在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单元。书信的写法并不困难,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正确掌握,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生们往往顾此失彼。因此,制作关于书信格式教学的微视频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曾经采用录屏软件+PPT制作过《掌握书信的格式》的微课。先是对书信的的五个重要步骤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进行具体讲解;然后出示一封一封王越同学写给顾老师的信,让学生来判断格式的正误;最后播放自编的一首《书信格式歌》,强化学生的记忆:“开头称呼顶格写,冒号两点别忘记,正文前面空两格,一事一段写清楚,祝字前面空两格,祝语可以分行写,书名下面写日期,书信格式要牢记。”通过口诀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快速地掌握书信的格式,一劳永逸。
《掌握书信的格式》微课经使用,效果很好。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很快就记住了书信的格式,班级学生很少再有出现书信格式应用错误的现象。我们也在其他年级播放给观看,均有良好的收效。在小学高年级段应用此微课,定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
任何一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都必须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能够让学生真正听懂,弄明白。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当翻转课
堂冲击我们的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把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事先观看、学习、消化。然后在课堂上再进行训练。这样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应用:把课堂翻转过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在家中观看了微课视频后,并不代表学习就结束了。教师必须还要利用课堂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
比如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笔者从题目入手,制作了微课视频。在这段视频中,我重点讲解了本课的难点:“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视频结束时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母亲看来,巴迪的诗是精彩的,而在父亲看来,巴迪的诗是槽糕的,读了课文,你认为巴迪的诗是怎样的呢?面对这个具有深度的问题,学生在家中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再回到课堂时,学生的表现异常活跃。但最终,同学们还是的出了一个一致的答案,那就是巴迪的诗其实是槽糕的,其理由如下:
(1)“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这说明父亲是一位剧作家,他对我的诗的判断应该是准确的。
(2)“‘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说我写得精彩其实是在鼓励我。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我自己也认为那首诗确实是槽糕的。
一首原本是极为槽糕的诗却又了父母不一样的评价,这中间包含了父母不一样的爱:一种是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一种是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正是在这两种爱的鼓舞下,作者努力地走向成功。
学生通过先学,对课文就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个时候,老师再抛出具有深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时教学的目的就水到渠成了。“翻转课堂”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三、“微课”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建议 1.合理开发和使用微课资源
要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地“翻转”过来,微课必备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体系繁杂,单凭老师个人的力量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一个年级组,一所学
校要全员发动,大家都要参与到微课制作中来,群策群力,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在我国也还有一些资源网站可以下载使用。比如:中国微课创新教育社区,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等。在网易公开课上也有一些适合小学生使用的微课资源,当然这需要教师耐心地观看和甄别。
2.正确理解和看待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只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是一次教学的革命,他并不是否定了教师应有的作用和地位。微课资源并不能取代教师,说到底,还只是学生学习的前奏。如果我们一味地依赖微课资源,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就成了孤立和无序的,其结果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我们应把微课资源当做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更加深入地学习,但它并不是教学的全部。传统的教师传到、授业、解惑的功能依然是教学的主体。
“翻转课堂”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没有成功的实践和案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翻转课堂”与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学位中心、先学后教的理念是极为吻合的。因为,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契合点,让“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4).2.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电化教育研究.2013(8).
第二篇:教育技术让教学更精彩
教育技术让教学更精彩!
(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设计评比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2012年7月26日·北京
杨金斌
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案评选项目组和省市级的教育主管部门给我们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这次向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是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学校现有两个校区,80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近5000人,教职工235人。学校一直秉承一切为了孩子成长的办学理念,学校曾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机器人教学示范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连云港市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连云港市信息技术课程基地。
多年以来,我校一直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实现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目前,信息技术已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给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努力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已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着务实、发展、高效的原则,我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机制,科学规划
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首,以教务处、教科处、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学校信息化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落实学校信息化工作,并制定长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每学期在工作计划中都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二、健全制度,保障经费
近三年来,我校就投入300余万元改造了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软硬件
设施,班级的多媒体已由原来三机一幕正逐步向电子白板、触摸屏过渡,学校的各种网络电子办公平台已成了老师们日常办公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全员参与,资源整合2011年我校安装了两口自动录播高清教室,制定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全部参与、其他学科分步参与录制课程资源工作,截止目前已录播课程资源近300节,并将这些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等资源上传到市教育资源网,实现资源共享。
四、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2011年暑假,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2012年还组织了教师参加了省级学科教师网络远程培训,老师们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全国、省、市级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限于时间不再一一列举)
那么,在本届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中,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赛,共上传教案93篇,虽第一次参加此次项比赛,但教师的积极性非常高,成果颇丰,共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人,我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回顾整个参赛过程,我们主要的做法是: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自本届活动启动以来,我省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和市电教馆非常重视此次比赛,特意下发文件到各县区和各直属学校。我校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落实,委托校信息中心负责。校信息中心及时将文件发布在校园网站上,并将详细内容张贴在学校公告栏中。我校分管教学的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动员老师们要积极抓住这一展示自我、交流提升的机会,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教学效率,要求全校40岁以下的教师全员参与,成绩计入个人绩效考核档案。
二、校本培训扎实有效
虽然老师们对比赛的意义有所了解,思想上也非常重视,但由于老师们第一次参加此项比赛,在教案的撰写和上传方面需要培训。于是,我们信息中心的几位同志在“百度”上广泛搜集资料,认真学习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刘曦葳老
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朱京曦博士的培训视频以及ppt,对此认真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老师们就撰写案例的原则要点、技术运用、关键环节和撰写方法以及上传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要求老师们充分研究往届的优秀案例,并在案例的撰写与选择上做到:优先选择曾经的公开课案例,没有公开课案例的老师要选择平时的成功案例,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重新撰写。所有的案例中的互联网搜索要运用得恰到好处,不是为了参赛而使用,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信息的选择一切是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利用信息开展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重视师生间基于信息的交流互动,要针对课堂又不拘泥于课堂。
三、同伴互助共同提升
我校目前每口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师们几乎每节课都要用到多媒体课件,而制作课件的素材几乎都来自于百度搜索。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教师们已意识到教育信息技术已经由“教”的技术逐渐转向“学”的技术,一份教案是否优秀,关键是看其是否以学生为主,是否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乐于探究。围绕这一理念,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沙龙”,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尤其是全国交互式白板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奖老师)的引领作用,讨论老师们设计的教案,大家各抒己见,智慧碰撞,激发了教师的兴趣和潜能,一段时间,教师办公室中谈论的总是教案,大家互相修改,互相鼓励,互相提高。
教案有了“雏形”,但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于是新一轮的“磨课”开始了。先有备课组互听互评,到教研组互听互评,再到跨学科的全校范围内的互听互评,老师们对自己的教案进一步修改完善,不断优化,不断超越。
通过这样的过程,老师们意识到此次比赛不再是完成一项任务,而是一种学习的经历,更是自我成长的舞台,无论有无获奖,过程重于结果。很多老师通过百度,在较短时间内学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同行许多教育方法和经验,为以后的教学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思考。感谢大赛组委会——你给我们提供成长的舞台,感谢百度——你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精彩!
最后,欢迎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来我们美丽的海滨城市、孙悟空的老家-连云港做客!
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微课,让识字教学更精彩
微课,让识字教学更精彩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课内微视频的播放,实现微课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翻转”。把微课运用于低段识字教学中,能把抽象的识字教学变得直观形象;能让学生走进生活识字;能让学生的识字充满童趣;能让识字教学更加细致入微;能帮助学生区分形近字。合理运用微课,能让低段的识字写字教学高效起来、灵动起来,让识字教学更加精彩。
【关键词】微课 识字教学 高效生活 童趣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了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把微课运用于低段识字教学中,能让识字教学变得高效、灵动起来,识字教学更加精彩!
一、形象生动,微课能让识字教学直观化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乐于识字、主动识字。根据低年级学生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的这一特点,笔者尝试通过微课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如教学《口耳目》一课,笔者借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了“羊、鸟、兔、木、禾、竹”等字的演变过程,学生体会到了象形字演变的奇妙,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如在学习《日月明》时,笔者制作了微视频,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动态视频,很轻松地明白了会意字的组成,如“男”就是一个人在田里出力干活,“看”就是手遮在眼睛旁,仔细往旁边望。学生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因此在学习本课其他生字时,纷纷猜测每个字是什么意思,发言踊跃:“我知道了细小的土就成了尘。”“一物体细而长的部分朝上就成了尖。”……这种形象的造字方法,不但让学生乐于识字,同时也对学习祖国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微课能让识字教学生活化
生活中到处都是识字的课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识字,如笔者在教学《菜园里》时,就利用微视频,制作了小朋友到农场玩的场景,出示了“茄子、辣椒、黄瓜、豆角、南瓜”等蔬菜。同时结合课文分析蔬菜的特点,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特征:茄子高高打灯笼、辣椒长个尖尖嘴、黄瓜身穿绿衣裳、豆角青青细又长、南瓜越老皮越黄……变学生被动认识蔬菜为主动认识。同时,也巧妙地把识字用于生活情境中。又如教学《比一比》时,笔者先让学生圈出文中要认识的“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等词,在学生朗读成诵时,及时通过微课展示实物,学生便一目了然,知道了“一头黄牛比一只猫大”……通过实物对比,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让学生明确在生活中也能认识字,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由图到文,对比分析,学生就能理解不同物品所代表的不同意思,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学习难点,让识字教学生活化,学生学得既轻松又高效!
三、充满童真,微课能让识字教学趣味化
借助微课,学生可以在阅读童话故事中认识字。教师可以将童话故事中的人、景、物、事,通过制作微课,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既可以轻松地识字,又能享受到童话故事的乐趣。
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可以用微课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呈现五幅图画:小壁虎见到在水里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小鱼姐姐,小壁虎见到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的牛伯伯,小壁虎见到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的燕子阿姨,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找到了妈妈,小壁虎妈妈亲切地开导小壁虎。上课时先让学生看微课视频,说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然后进入识字的教学过程。通过直观动感的视频画面与轻快富有生气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领悟生字的意思,同时感受童话故事的美好。
微课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想象、联想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字。
四、见微知著,微课能让识字教学细致化
识字教学若没有新意,学生会厌倦。运用微课,可以从细处着手,能让识字教学更加细致到位;在合适的时机学习,学生会印象更加深刻;还可以让学生重复学习,巩固加深印象。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四》中有14个生字,除了六组有关动物的词语外,还有“展、运、网” 三个生字,这三个生字结构、字形都不一样。为让学生深刻记忆,笔者设计了以下微课。
第一步,认识“展、运、网”。
师:有三个生字宝宝看你们读书这么认真,都急着和大家打招呼呢,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第二步,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学习“展、运、网”。
(1)学习“展”字。
师(出示“展”):谁来读?(注意翘舌音、前鼻音,生齐读)
师:你们能给它找个朋友吗?展翅这个动作能做吗?(生齐读:展,展翅,蜻蜓半空展翅飞)
(2)学习“运”字。
师:第二个生字宝宝来了,它是“运”,谁会读?(生齐读)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呢?(加一加;猜谜语;齐读)
(3)学习“网”字。
师:第三个生字宝宝来了,谁来读?怎么记?(教师画了张蜘蛛网,并在在图画上写“网”字,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
师:你还知道什么网?
(学生纷纷说:球网、铁丝网、电网、渔网、上网)
第三步,熟读六个词语,认识六种动物。
第四步,做“找朋友”游戏,巩固词语。
师:同学们学习可真认真,老师奖励你们玩个游戏,这个游戏就是“找朋友”。这是动物的图片和动物的名字,我们让它们手拉手吧。(教师示范:嘿嘿,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的名字叫“蝴蝶”“蜻蜓”“蜘蛛”……)
12名学生分别上台做找朋友的游戏,其他同学一边拍手一边读词语。
人教版教材中每一课的生字都很多,如果教师用同一种方法教生字,效果就不甚理想。这节微课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展”字结合做动作、找词语中学习;“运”字用猜谜的方法;“网”字用画图的方法形象记忆,然后通过做“找朋友”游戏,巩固词语。这节微课让学生学得趣味盎然,效果颇佳,点亮了课堂!
五、比较辨别,微课能让识字教学区分化
小学生识字的过程枯燥乏味,即便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式去引导,学生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学习效果,致使新学习的生字没能在脑海中形成具体形象,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教师也没有办法一次次重现课堂教学的情境,再次全面引导学生学习。微课的使用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汉字形体有的千差万别,有的字形相近,但有规律可循;有的读音相同,但用法不同;有的词性不同,意义便有区别。教师可以将容易出错的字分门别类集结起来,制作出一系列形近字识字微课视频,或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加上几句简单的讲解录制成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辨别,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困难,又可以增强识字的兴趣,减少错别字的出现。
汉字的形近字很多,“拨”与“拔”、“状”与“壮”、“进”与“近”、“坐”与“座”、“晴”与“睛”等,学生总是混淆,很难区分。利用微课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区分这些生字。如形近字“拨”与“拔”的区别,通过对“拨”与“拔”组词区别,篆书、楷体字的形成的区别,让学生学会区别这两个字。
师:“拨”与“拔”的选词填空,你会吗?请你口头填一填。
出示:
拨 拔
()电话()河()牙()转 挺()()号
师:小朋友,你选正确了吗?请你读一读。
(拨)电话(拔)河(拔)牙(拨)转 挺(拔)(拨)号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拨”与“拔”古人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分别出示“拨”“拔”的演变过程,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是不是变化很大呀……
师:其实,古人在造这两个字的时候,字形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只是后人为了书写方便才使它们成了形近字。我们再来仔细瞧一瞧它们的变化与区别。
师:看看这两个动作,哪个是拨,哪个是拔。
出示儿歌:拨号,拨打,拨算盘,请用手指拨一拨;拔草,拔河,拔萝卜,朋友多点一起拔。
师:小朋友,知道了“拨”与“拔”的区别了,下次见到它们,能很快区分了吗?
学生跟着这微课学习,大都能区分“拔”与“拨”了。
学生的学习程度各不相同。为适应不同的学生,可以调节视频播放快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学生也可以在课下通过微课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有效提高识字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微课可以灵活地融合多种识字方法,在学生的课余时间,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成为识字的主人,就能提高识字的能力。总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微课教学,能极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三小 311700)
第四篇:多媒体技术让语文作文教学更精彩
多媒体技术让我们的作文更精彩
作文是语文课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有的同学一提起作文就心惊胆跳,而且越到高段越是头晕脑胀。每每到了非写不可的时候,才万般无奈地提笔把陈年旧账再翻上一番。记得有一次,班级同学交流作文时,写雨中送伞这件事的就有三分之一,谈起有点可笑,但静心思考,我们发现这些同学的习作兴趣都不高;课堂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作文是综合性、创造性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是一种复杂的思维。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色并茂并有活动影像的特点,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在形象、声音和情感的刺激下,愉快地观察想象。根据自己的观察,确定写作的中心和主要内容,寻求语言表达的途径。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观察、体验、认识和描述事物,提高写作能力,还诱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精神,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为小学作文教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在这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引进课堂,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使其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发,从而达到了学作文、亦学做人的目的。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可以弥补学生认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会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些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思维空间,减小训练坡度,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这对改变目前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疼”的现状无疑是大有益处。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
兴趣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让一个寻求知识、研究事物的人产生稳定的心理倾向。多媒体直观、生动、新异的画面,悦耳的声音,极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可以突破一般条件的限制,以生动具体的形式动态地展示与作文要求相关的情境,使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写作中去。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除了依靠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受兴趣、情感、动机、需要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人类获得的信息80%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1%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信息以视觉和听觉的感知为主,运用多媒体网络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把抽象的事物变为生动逼真的画面,美丽的画面再伴以悠扬轻快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相生的教学情景,唤起了学生的审美感受,恰当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触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和表达的欲望。现代教育技术更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真挚的情感,面对情境,人人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求知,去发现,去创新;促使他们进行情感的表达、流露和
交流,有了不吐不快的感受。作文由苦差事转变为学生的情感交际和需要,学生从“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写”。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是对自己心境最好的诠释,是自身一次完美的挑战。
二、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多媒体具备文、图、声、像并茂的优势,而且学生提供了强大的网络资源。传统作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几乎主导了学生作文的全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受到压制。命题阶段:教师出题或讲解作文要求,学生只能听,不能自主拟题。训练阶段:教师巡视指导(指导效果很有限),学生按老师要求完成习作。批阅阶段:教师在学生文中、文后写批语,工作量大且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学生不能自主参与,收效甚微。讲评阶段: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读一两篇例文讲评。数量少,不直观,不细致,效率低,学生参与少。由此看出传统作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移步亦趋,很难发挥主体作用,更谈不上自主学习。结果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写的苦,写的累;文章内容不具体,满纸空话;没有真情实感,满纸假话;千篇一律,满纸套话;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瞎编乱造,要么抄袭范文,以至草草写完,交差了事。
多媒体网络环境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去观察、思维、表达、畅想。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在融洽的交流中,激发了想象力,打开了写作思路,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资料、布局谋篇,形成对全文的基本构思。然后再通过网络,出示学生搜集到的范文,在写作方法上启发引导,为学生架设一个“脚手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达到目的,从仿写到创新步步攀升,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能自由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言而有序。在作文指导中凭借多媒体强大的功能,恰当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调动了他们思维,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它改变以往教师的枯燥、单一的讲授,变为自主地学习,激发习作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
三、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平时积累少,没有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文章自然写不好了。在作文教学中把学生从狭小枯燥的教室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到火热沸腾的社会生活中亲身感受,去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这是作文教学中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实际教学中,老师们也都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取材。可时间、空间又局限了这样的活动并不能经常开展。多媒体走进课堂后,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再次细察,唤起其形象记忆。多媒体网络资源丰富,信息传递快捷全面,为学生提供了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和生动活泼的知识长廊,让他们走进五彩缤纷的信息世界,可谓掉到了“米仓”里,学生可凭自己的慧眼自主地去获得,揣摩资料,通过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处理、应用能力。多媒体作
文进入课堂,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在找到写作材料的同时,又了解到课堂以外的“大千世界”,“人物写真”,“风土人情”,“人与自然”,“各地揽胜”,“名山大川”等,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甚至更远的时代或地方。在多媒体电脑网络下,作文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学生作文素材丰富了,感受深刻直观,再不是没得可写了。
四、利用多媒体培育学生展现鲜明的个性。
传统作文教学,老师囿于课堂,习惯于教师命题学生“榨”文。尤其是受应试教育的整缚,学生本来最具童心与童真的精神花朵,却统统被涂抹上了教师的色彩。学生原有各具风采的个性亦被教师强行统一的“标准件”,千面一人、千山一形、千水一色,随着年级的升高,作文量增加,学生就感到材料的贫乏。而电教媒体技术的引用,突破时空的限制,将感觉器官、思维触角延伸到浩渺深邃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古为今。题材之多,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他们大可依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如要求写一种动物,由于多媒体CAI软件的设计,学生不再限于写自己身边的猫、狗,而是在奇妙的动物世界中了解性情粗暴的美洲豹、行动迟缓的亚洲黑熊、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以及一身刺甲的夜行刺猬等,学生的兴趣,在声、光、色的传递中,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得以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挥笔如流云,心情表达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并逐渐增强实践中提高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个性倾向得以充分发挥并不断萌芽滋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命题,自主选材,自行写作。其次对事物的看法,对社会的认识,对自身解剖等在作文中得以倾诉,对邪恶、对挫折、对正义,有自己独特看法和见解,使其天资、兴趣、爱好、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形成了作文教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气象。
五、多媒体教学能优化作文讲评。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及时反馈指导结果与提高评改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于是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且操作程序繁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作文评改提供了极为便捷高效的手段。教师可将任何一名学生的习作切换给所有学生,或显示在大屏幕上,让全体学生而是都面对同一篇习作。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扩展了学生习作交流的时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更快的速度、让更多的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在交流评议中,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机会接受别人的评议,并从中取长补短。另外,教师可以挑选几篇典型作文进行点评,然后通过网络就能把好、中、差的写作直接播送到计算机屏幕上,让他们阅读,让他们参与评议和修改。写得较好的作文师生共赏,能从中得到启发。写得差一点的文章,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纠正。把典型的句、段方便地传递给全体学生,师生共同完成修改任务,营造愉快热烈的氛围。既可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
力,又有利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开拓,更有利于差生借鉴、参考,使全体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全面提高。教师还可以及时收集学生的典型例作,利用多媒体讲评作文,提高讲评的效率。
“佳作欣赏”,将优秀习作显示在屏幕上,表扬优胜者,并让让学生谈谈文章好在哪里。查找自己文章与佳作的差距,为今后的习作打好基础。“美点寻觅”,从作文写得一般的习作中找出精彩的词、句、片段,作为美点提供给学生作素材。“妙手回春”,把典型的文章病例显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分析、讨论、推敲、修改。
多媒体作文教学弥补了传统作文教学的许多不足,为学生创设了多维的习作环境,真正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展现了学生创造的个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多媒体作文辅助教学必将引起作文教学的变革,在网络时代,我们进行作文教学要有一定的度,不能否定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夸大多媒体作文辅助教学的功效。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处理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那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优美的乐曲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情感的词语。”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的写作创设一个音像俱全的多彩情境,拓宽其想象空间,达到情感共鸣,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让学生渐渐觉得写作课原来也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
如在讲授浙教版小学六年制第八册《写一种小动物》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事先收集了很多有关于学生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包括图片和音像。当上课时,一听说是作文课,学生满脸的无奈,我微笑着不作声,打开多媒体电源。随着优美的旋律响起,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蹦蹦跳跳地出来了„„我似乎从来没有看见学生上作文课时如此专注过,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悦耳的音乐,诱人的画面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赞美着:“小猴子多调皮啊,小白兔多可爱啊,小花猫小花狗„„”作文课堂呈现出了以往从未有过的场面,学生争先恐后地讲述着自己比较了解的小动物,讲述着它们的外表特征,讲述着它们的生活习性。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获得的材料。学生无话可写的原因在于学生平时未做有心人,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上课时走出课堂再观察又不可能,因而在教学中,尽管教师反复提示、启发、诱导、提供写作材料,但是由于教师的语言比较抽象,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造成学生说过、听过,但拿起笔写时,还是感到无话可说,无从说起。作文
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面等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中的事物、场景,把语言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与写作相关的材料,并在图像信息的提示下,引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仿佛感到事物就在自己身边,建立了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充实写作内容。
我在指导学生写掷垒球时,综合采用了录像三部曲来再现生活,指导习作。首先画面的循环播放,展示了掷垒球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对这一动作的整体感知;然后利用画面慢放,把运动员抓球、摆臂、投掷、球落地的过程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最后通过镜头定格,凸现出运动员投掷一瞬间的动作状态。学生再次零距离地感受生活,细心观察,内心体验当然深刻。多媒体在这堂作文课上的运用,大大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让学生的作文真正做到了“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有序是观察最基本的品质,只有观察有顺序,作文时才能言之有序。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看图写话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用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图,调控学生的注意焦点,是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看图,我归纳了一个口诀:整体──部分──整体。按照这个顺序指导看图,效果很好。如教学《小白兔运南瓜》时,我先打出三幅投影片,让学生联系起来整体观察;再按顺序依次打出三幅图,根据主要内容,逐图仔细观察,指导学生看懂每幅图的画面,想象具体内容;最后整体观察三幅图,疏通思路,把握中心,抓住重点,为写作做准备。通过观察指导,学生掌握了观察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积累,提高观察能力。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可控性,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来仔细观察。如要训练学生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可用多媒体的多彩画面展示人物的外貌,指导学生观察找出外貌中的显著特征,然后聚焦图像局部放大观察,加深印象,产生内心体验,从而逐步提高学生抓事物特征来观察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想象,培养想象力。如指导学生完成《爱惜粮食》时,投影出示教学图,学生一看到多彩的画面,眼睛就为之一亮。只见画面上一个男孩手里拿着半碗饭,妈妈正在对他说着什么,而爸爸则一脸严肃地坐在桌旁。窗外,还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里耕种的情景。看着画面,他们马上想象到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伴随着夏天蝉鸣叫的声音,马上将学生带入了酷暑正午的情境。看着画面,学生想象着图中爸爸妈妈和小男孩的神情,想象着彼此的对话以及小男孩所做的。通过对图像细节的进一步观察、想象,学生的心里豁然开朗,一下子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有的学生写道:妈妈摸摸丁丁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这白米饭可来之不易啊!你看,这么大热天,农民伯伯还在田地里干活呢。这白米饭可是他们汗水的结晶啊!„„”还有的学生写道:听了爸爸妈妈的教导,丁丁不经意地抬起头,看到了农民伯伯在田里干活的情景,汗水像雨点一样从他们脸上滚落下来。突然间,他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所蕴含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有代表性的声音、多媒体播放录相片断或投影文字片断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多媒体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想象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赏析能力即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多媒体的应用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评改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领悟评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现就教师示范评改作具体介绍:课前,教师通过浏览学生的习作,选择数篇典型习作作为评改的范文。上课时,将准备好的范文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并在范文的旁边附上本次习作的要求。(用不同的文体、颜色显示)首先让学生欣赏佳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对范文的每个环节进行判断、讨论、评价、衡量是否达到习作要求,并讲出称其为佳作的理由。其次让学生评改“病文”,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习作的要求,如“选材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对“病文”逐篇剖析、诊断,从大处加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最后指导学生围绕范文的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细微处落笔进行“治病”。讨论之后进行修改,并把修改的地方用红色显示,提醒学生稍加对比,对大家一致认为优美的词句及有创意的语句,直接在句子下面画波浪线,以示鼓励。
在教师示范评改的基础上,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组织学生多途径评改,使评改习作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面向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这样,既能使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发现自己不易察觉的不足,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合作交流。同时,学生评改的过程,既是对自己习作的再认识过程,又是阅读、借鉴他们的习作,拓宽习作思路的过程。学生通过多媒体不断地评改,超越自我,发展思维,提高写作能力,就有可能达到“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
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育的必然手段,它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在作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它既能帮助解决写作中的“无米之忧”,又能培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相信,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能够凭借多媒体的广泛应用,飞进属于自己的那片美丽天空。
第五篇:多媒体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
多媒体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
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 田生俭 电话:***
甘肃省临洮县西街小学 曹雪梅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
[内容提要]多媒体教学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整合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在网络环境下,由计算机控制序列的多媒体实践,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新语文教学依据学生的思维设计方案,注重师生合作,进行多种画面的整合,追求教学过程最优化。这种模式将成为新世纪语文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我们按教材的逻辑序列将“内容”串联于屏幕上,让学生臵身于仿真的世界和背景中,自主学习,持续发现,形成了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媒体间的信息碰撞,收到了抽象与直观相通、历史与现实相映、内容与情感相融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凸显教学的重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以执教《大瀑布的葬礼》一文为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趣开窍。
兴趣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是学习中的巨大推动力。培养兴趣能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魏书生说:“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习兴趣一旦建立起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大大增强,甚至会疯狂地进取。
教学《大瀑布的葬礼》时,同学们没有看到过塞特凯达斯瀑布,对此非常陌生。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神奇的地方。然后通过多媒体把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美景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优美的抒情音乐中,参天的古木,错落有致的瀑布,以及活泼可爱的珍奇异兽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他们眼看优美画面耳听变化多端的流水声,完全沉浸在那仙境一般的童话世界里。此次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没有丝毫的哗众取宠之嫌,通过短短的3分钟情景创设,凝聚了学生的思维,导出了课堂探究的问题,让一个本来与大家相隔甚远的事物如在眼前,或者说是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效果不言而喻。
二、对比揣摩,擦燃灵性。
在学生欣赏了昔日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壮观美景之后,为了突破重点,推进教学,我不失时机的引导道:“昨天的塞特凯达瀑布是多么美呀,现在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参加一个特殊的活动——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葬礼。”随着画面的变化音乐也由优美的抒情音乐变为低沉的哀乐,许多人身穿黑色的葬礼服,站在面临枯竭的瀑布前,神情严肃,为瀑布举行葬礼。此次课件是在进行了自由朗读、小组合作讨论等一番喧闹之后出示的,今昔对比,学生的情绪也随之在悄然发生这变化。当时课堂上有的学生凝神静思,有的眉头紧蹙,在课件创造的静的磁场中,我们仿佛感到了学生心灵的震动、思维的闪光,智慧的火花在擦燃。让人不禁感觉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应是前提,在学生自主状态下的学习也是有效的。此时多媒体的使用,给了学生一个充分自主遨游的遐想的空间,学生兴趣盎然,心中产生对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求知欲。图片、音乐的辅助手段,造成了巨大的感情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意境,让人如临其境,深受感动。课后,我的眼睛是湿润的,学生的眼睛也是湿润的。恰到好处的使用多媒体无疑为语文课堂推开了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注入了新鲜怡人的空气。
三、挖掘资源,拓展思维。
我在引导学生探讨了为瀑布举行葬礼的原因后,出示了本课的第三个课件,“忧思沉重篇”。我说:昨天的塞特凯达瀑布已离我们远去,但今天的赛特凯达瀑布似的悲剧却依然在我们身边上演,请看屏幕,课件上出现了破坏环境,破坏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最新素材,制成了连环画面,一一从学生眼前闪过。学生被人类对环境恣意破坏的画面所震撼,从他们愕然的眼神中我解读出环保的意识已然在他们童稚的心田生根、萌发。《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课外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语文真正与生活融合!”本课的选材,就是要通过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真正懂得环保的意义。但仅仅是课文,还远远不够。我们身边环境究竟如何?有哪些罪魁祸首还在无视我们共同家园的累累伤痕,还在拼命剥夺和掠夺它?……此时一系列问题一定会萦绕学生心头。我巧妙利用了网络资源的优势,采集了最新重大的相关事件,制成幻灯片放映,我想,它的震慑力量决不是学生讨论所能达到的。在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方面,我们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使用适时、适度,就能为语文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寓教于乐,既活跃了课堂,又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说多媒体教学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下册以及教学参考用书。
2、《创新与创新教育》
3、《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