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

时间:2019-05-12 23:1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

第一篇: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

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石嘴山市第十六小学于继红年月日日,我有幸参加了福建厦门举办的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听课活动。我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这次难得的听课机会。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是我受益匪浅,我领略到了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风采,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这次听课,感触颇深。下面就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观摩活动规模大、课例多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经过层层选拔,一共展示节课,两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大会安排我们在厦门市工人文化宫体育馆进行观摩,共观摩节课。课型全面,涉及领域多。参加听课的教师人数多。

二、精彩的开头每位教师都非常注意课前与学生的沟通,或是谈话,或是师生互动。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减轻数学学习的枯燥感。例如阮志强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就用幽默亲切的交流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还有张振涛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和李莉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从中我发现,有效的课前交流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必备条件。

三、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还是教师的教学风度,几位教师都表现的非常的出色,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在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从阮志强老师身上我体会到:应该做一个博学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在课能给给学生幽默风趣的点评,会使你的学生敬佩你、信任你。阮老师在上课时充分发挥了他渊博的知识和教学基本功,经验丰富,语言风趣幽默,与学生的交流自然、和谐,使学生耳目一新。坐在台下听课的老师不断的为之喝彩,相信阮志强老师的这节课是让孩子终生难忘的一课。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课件、教学内容的设计,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原文地址)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需求从导入新课到进行新课学习及接近尾声,都创设了很好的情景,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都创设的恰如其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注重学生自愿、教材资源。教师精心选材。很好的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提问。如赵海峰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让学生学习读写法一带而过,整个过程是在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价格上让学生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后面如何利用分数来表示小数,在连接点上下了功夫。尊重了学生的经验与起点,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理念。尤其是最后练习题的设计的两个蜗牛爬杆子的情景引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很好的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以后再继续深层的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新疆的李莉老师的《三角形特性》,教师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还有吉林的张振涛老师的《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由厦门市市花引入新课,过渡自然,不断调整教案,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天津的董会英老师通过摸球的个数引发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探究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总之,参赛的老师都是在用心思考,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情景。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课件、教学内容的设计,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

第二篇:参加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后记

参加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后记

晋江二小 黄珍玲

“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于4月26日——4月29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召开。这是一次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的一次盛会,本着“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宗旨,力求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享成果。

此次会议是省普教室承办的,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位精英聚合在厦门第一中学以及工人文化宫体育馆,比赛分成两个会区同时进行。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中国教育家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数学研究张春莉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彭晓枚老师等等。本次交流会共展示出从全国各地省市层层选拔出的32节数学优质课,来自全国各地省市区县5000多名一线骨干教师前来观摩学习交流。

这次学校派出杜教导,月理老师以及我三人参加学习。我们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带着满腔的期待走进观摩会会场。三天共听了16节课,虽然观摩的课例来自五湖四海,代表的不是个人水平,而是各个省的最前沿的教学思想,所以每个课例都有其特色、亮点。每节课都渗透着指导教师、执教教师及全体同仁的辛勤汗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执教教师深入文本的解读、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都表现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教学功底,对学习、贯彻、实施新课标在方法、策略、途径上都有独到之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受颇多,真是受益匪浅。现将我的一些感受和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多元目标得到落实,内容选择丰富多样。

从教学内容看,每节课都是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组织学生探究学习。这次交流会中的很多课都可以看到,老师从游戏、动画、讲故事、谈话中开始,从学生喜欢的,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活动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摸、画、描等手段去体验、去经历。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三维目标在老师与孩子的真诚对话中水乳交融,自然呈现。充分展示了各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二、以生为本,亲自体验、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中老师们能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作用,让学生通过协调配合,认真实践和探索,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让学生经历各种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直接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是本次交流会的又一特色。

如厦门许洋老师的数学活动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整个一节课就像是变魔术一样,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沿着“莫比乌斯带”的二分之一、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剪,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在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神奇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猜测—验证---探究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不仅感受到“莫比乌斯带”的神奇还要知道神奇的原因,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就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正在为我们服务。

三、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体现数学本质,思维训练到位

例如:福建省阮志强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倒推”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比如:黑龙江陈严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一一对应”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再如:湖南省邵启平老师执教的《打电话》,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优化,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让学生初步体验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改变单一的情境创设,注重创设学习情境的有效性,并融入数学问题中,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此次观摩课中,教师能够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状态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贵州的张老师在《找规律》一课中,采用学生喜欢的电影,让学生感受数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

又如,湖南的邵老师在“打电话”一课中,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象喜洋洋与灰太狼和趣味故事,创设“怎样打电话通知他人最省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急切探究相应方案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研究,形成“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如江苏省的潘雪琪老师执教《秒的认识》,出示视频《2011年迎春晚会倒计时》以及《奥运会开幕的倒计时》《火箭发射的倒计时》等并且用倒计时的方式来开始新课,让学生一起倒计时进入新课的学习,延续了情境,导入新课,五、积极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本次观摩会老师素养较高,他们的评价比较多元化,即关注孩子的学习情景又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体验,评价语言丰富又肯定的基础上又具有导向性。

厦门之行给我的收获绝对不只以上这几点,在此不一一列举。最后与大家分享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师怎么做更好”的教学建议。

其中吴老师讲到怎条做会更好的时候,她结合了自己多年来在研究小学数学教育的切身体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读懂教材,专业地读;读懂儿童,用心地读;读懂课堂,智慧地读。下功夫,特别是读懂儿童上继续努力,用心读懂每一位学生,真心与学生,整体把握教材,直面学生现实,智慧地读懂动态生成的课堂,人课合一,其课必其人。

提出儿童观以及儿童数学教育观这两个观点,儿童观: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学会期待,让每个儿童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潜力,但尚未成熟,充分相信,开发潜能,包容错误,给儿童尤其是犯了错误的,重新掀起的机会。

儿童数学教育观:(1)数学教这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传授,它是师生生命中的重要经历,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数学的印,讲儿童能听得懂的数学,用儿童的话语系统。(2)教师要敢于放手,为学生的学习探究创设更大的空间,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目的。少一点一问一答,多一些原生态下的自然对话;少一点“谁再来说一说”,多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少一些告之标准答案,多一些追问为什么,少一些教师指令,多一些自主探索。(3)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特别要抓住生成使得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及时准确评价;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使用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

在讲座的最后,吴老师更清晰、明确地为我们指明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先从学“术”学起,学课本知识,学教学设计,学教学方法,学教学技术,然后要用心地进行:悟“道”树立教师理想—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人格魅力,最后才获得教师专业发展的幸福职业生活。

是的,不知从何时起,我一直在追求着我的教师职业幸福感,但是我深深地知道还是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我只能一步一步的一个脚印走,但我知道只要我向前一步了,离我的追求就更接近了!

第三篇: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 利国佳佳小学[范文]

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

利国佳佳小学:王朱雄

2013月21—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第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选一节课到大会观摩交流,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2名选手展示课堂教学,此次活动旨在交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上好不同类型的课,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2个会场同时进行,华师体育馆和洪山体育馆,毎个会馆上16节课,共有32节,课,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有12节课,占总数的37.5%;图形与几何领域有13节课,占总数的40.625%;统计与概率领域有2节课,占6.25%;数学广角有5节课,占总数的15.625%。2天半的时间我观摩了A场来自全国16个省16名教师的比赛课,各具特色。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普遍受到重视

玩是孩子的天性,许多的课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作为教学研究内容。如广东省的《尾巴接回来的奥秘》,通过不同多边形卡片接尾巴的游戏,感悟公倍数的意义。学生在操作中不断获得数据、提出问题,在讨论与研究中探索奥秘,获取新知。青海省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让学生在不断设计游戏公平规则中推进研究,如福建省《三位数乘两位数》将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引入其中,在不断购买道具的过程中认识新知。北京市《积的变化规律》中小青蛙吃数:吃进的数与嘴里的数相乘,得到“吐”出来的数;然后进行抢答游戏。„„。根据初步统计了一下,16节课中有7节课用到了游戏,占到了43.75%,特别是数学广角内容。看来游戏的设计已经不再仅仅是建立一种情景,在玩中学,学中玩,更多的是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习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普遍受到重视。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次展示课上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如北京市《积的变化规律》,教师通过两种不同的算式,引导学生从若干组不同的算式中,自己探索积的变化与谁的变化有关,有什么关系,并把它们表示出来,从而初步感悟积的变化规律,为抽象、概括规律打好基础。接着引导自主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使内隐的认识外显化,进行全班交流后逐步完善对规律的认识,发展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最后在生活中进行了拓展,“一只小熊乘着热气球以同样的速度上升,飞两秒飞多高?4秒呢?6秒呢?8秒呢?10秒呢?„„”,如果仅仅为了得到观察规律的一组算式,这样直接出示题目就可以了。但教者在这里随着文字的出示,设计了一个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高度,且随着时间变化高度进行相应变化的图。这样,不仅得到了算式,而且在图中初步感知了积的变化规律,也为后续的正比例的学习作了铺垫。学生充分感悟了“变”与“不变”存在的广泛性。

在这个教学课例中我们可以关注到这样的一些关键词“引导”“感悟”“自主”“探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在这16节课里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活动处处存在,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教师教学行为。

三、学生经历开放生成的学习过程普遍受到重视。

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让学生经历、体会数学知识习得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究。这一点在本次的课堂教学展示中,所见甚多,颇显教师教学能力。

如上海的《垂直与平行的认识》一课,教者并没有像教材中编排的那样,先通过教具引出“同一平面”的概念,以学生为本位思考,让他们自己在练习纸上画两条直线,然后将画出的各种情况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逐渐展开教学。相交、垂直、平行这三者的概念的建立过程,从画图到交流,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辨,完成了新知的认识。

像这样,利用生成资源展开对话式的教学,在安徽的《抢数》一课中也有明确的体现,从简单情形1抢简单的3开始,通过操作与分析,理解问题,发现取胜的策略,这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接着重点让学生根据“抢3”所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去研究“抢6”,再研究“抢9”,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推动思考的深入,归纳得出抢3的倍数的取胜策略。学生的积极思辨,教师的庖丁解牛。

可见,现在的课堂中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时,对学生的学情做了深入的分析,适时的提供资源,适时的进行点拨调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交流中感悟,在反思中提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四、教师巧妙设计运用教学教具普遍受到重视。

这次听课过程中最让我感到眼前一亮的是,教师们手中的教具可谓巧妙绝伦,花费了一番心思,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上海的《垂直与平行》,导入时,出示一个只有四个面的长方体纸筒,其中围成一周的四个面写上“无始无终”四字,先让学生观察,感觉每面一个字,看着比较困难,打开这个长方体,发现看起来就方便多了。猜谜,然后回顾刚才,这几个字原来写在几个面上?现在又写在几个面上?如此设计,巧妙的引出同一平面这一概念,并导入今天的课题:研究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结尾时,将两条直线画在一个可以旋转成两部分的平面上,旋转前,在同一平面,旋转后,不在同一平面。这个教具生动展示了同一平面与不在同一平面的两种情况。拓展时,为什么平行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呢?面对学生心中这样的疑问,一般我们只会延长两条直线的一部分,然后让学生无限的想象下去,最后得到这个结果。而格子图的引入,使学生能够在图中一目了然的看到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永远不会相交的根本原因。

又如《抢数》而在学生从最简单的抢3开始,结合数轴,在每次抢数的过程中,将关键数用小红旗和线段表示出来,学生一目了然。《尾巴接回来的奥秘》中选择的图片„„

三天的学习,我亲身领略着上课者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的课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也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

第四篇:参加云南省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感想

参加云南省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感想

2012年10月30日,我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参加“云南省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在此我要感谢中心学校领导,让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高水平的观摩学习。这次会议是由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是全省小学数学学科高级别的盛会,在本届观摩交流会上,有来自全省各州市的17位优秀数学教师参加了比赛,还有来自北京的基础教育名家华应龙老师以及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刘伟男老师带来的优质课及专题讲座。几天的观摩学习带给我的是强烈的惊羡和叹服不止,每一节课都有其特色、亮点,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基本功、还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都值得我好好学习,用心感悟。有的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探索求知过程,教师具备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机智应变能力,能淋漓尽致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课其独特的设计思维,更向我们展示了“原生态课堂”和“创新课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有的课则朴实而精彩,似乎很平常但却非常扎实,没有过多的修饰,学生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解决方法,课堂轻松自然,体现一种“和谐课堂”。而有的课堂环节设计环环紧扣,对教材深度的挖掘,充分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四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是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与全省各州市优秀教师进行交流,收获却是丰厚的,我感到无比的荣幸。现将我的一些收获、反思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

教师们都善于创设情境,选取孩子们熟悉、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作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的导入,改变了单一的情境创设,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让孩子们感觉亲切,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来学习数学。如: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的徐海云老师,在“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一课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就很有趣味性,以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的游戏情境贯穿课堂的始终,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本能。陆良县的王吉慧老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喜羊羊”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刘伟男老师以学生喜欢的《哈利波特》里的哈利“寻找魔法石”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确定魔法石位置”来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好玩。

二、课堂教学内容现实、丰富、多样。

在观摩交流会上,我们看到,教师不再是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课堂内、搬到屏幕上,而是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再加工,呈现给学生。并且,每位教师注重从学生身边、社会发展、自然现象等多方面选择实例,作为情境的创设素材、作为展开数学学习活动的素材引进课堂,使数学内容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例如:昭通的王会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时,以昭通彝良发生地震,震后一片荒芜,需要植树引人数学活动,先让学生用平均数表示几次播种的总体情况,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为灾区捐款”的活动来引导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做结合了实际生活,用具体的实例引入教学,注重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课堂教学内容不再是干巴巴、枯燥的,而是生动的、现实的,丰富的、多样的。

三、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亲自体验、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届观摩活动中教师们都特别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钱开红老师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分别用10根、11根、12根、13根„小棒摆正方形,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感受到在平均分物体时有时按要求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余,这个剩余的不够再分一次的数就叫余数,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余数的意义。允景洪小学的徐海云老师在《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一一对应思想,并体会一一对应后能很快看出“多的部分”和“同样多的部分”;结合自主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初步建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问题的数学模型。

这些精心设计的操作活动,提供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究活动中获得了有效的培养发展。

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本届大会上,每位教师都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愿想、愿说,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努力,让每个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发展。让学生尽可能的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活动的、讨论的、合作的和表达的机会;尽量的让学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自己的一些思考表达出来,注重学生课堂思想活动。

五、抓住学生差错,恰当进行“融错”。

这次交流会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位教师的教学中都难免有学生出现差错,但教师们都能抓住这些机遇,利用学生差错作为教学资源,并获得了最好的回报,真是“课堂因差错而美丽”。泰戈尔说:“当乌云被阳光亲吻时,它们就变成了天空中的花朵。”原初,学生的差错是课堂上空的片片乌云,当我们直面现实,以阳光的心态来观照,观照出差错所蕴含的发展价值,当我们评价在对错之外,那些差错就幻化成了课堂上的朵朵奇葩。

总之,这次的观摩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收益颇多,并且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还要做的有很多,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使自己快速成长。

第五篇:全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心得

全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心得

四年级数学组

牛丽

10月20日,在江城武汉成功主办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我非常有幸前往并观摩了全国各地优秀数学教师展示的16节精彩课堂,近距离感受了他们精湛的教艺,灵动的教法。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重视课前的交流。

每位老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进师生关系,有的利用课前交流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埋伏,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给我印像深刻的是江苏省的吴冬冬老师,在课前的交流中,让学生介绍学生的特征,其他学生来猜测,再让学生找老师的特征,埋伏新课的思维动向,从而引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从交流到课题的引入,行如流水,令人叹服。

二、重视情境的创设。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例如湖南省的黄晶老师上的《可能性与公平》,创设了老师不管和谁猜拳,都能百战百胜!孩子们不信,争先恐后的要验证,刚刚还安静的课堂,一下子沸腾起来,学生们个个都迫不及待纷纷要求发言,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做”中积累起来的。本次观摩会上很多老师都非常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学生从数学课堂上的“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猜一猜”等数学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如黑龙江省的原南南老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出示七巧板,让学生用一副七巧板来拼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尽量少的移动七巧板,拼成另外一个基本图形,再变,再拼,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做的活动中,体会新知变旧知的过程,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调集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逐步获取了新知识并牢固掌握。再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课堂的比比皆是,每节课所采用的游戏方式又不一样。如:《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一节中教师是通过让学生四人小组动手切土豆的方式切出一个面、再切一个面、切第三个面,从而认识长、宽、高、棱长、顶点;当动画演示切完六个面后,让学生数一数共有几条长、宽、高,几个顶点,几个面。再如:《可能性与公平》一节中让学生掷骰子、转转盘等;《秒的认识》让学生听一秒有多长、猜秒数、感受秒数等游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知识点易于理解,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了,感受的空间就大了。16节课中其中10节课运用了小组合作,我比较喜欢的有两节课《可能性与公平》、《圆的认识》,原因在于小组合作的目标清晰,学生能达到。

四、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从这次观摩会中我发现每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解答问题时不只是要求学生得出结果,更要学生写出过程。这样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他的思维是否有根据。从而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另外,还有一节课给我的印象非常之深,那就是宁夏的丽娟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也曾上过,但是听了之后,所给我的启发也是相当大的,如:老师的导课环节是“创设情境,忆形引角”,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加上课件的灵动演示“变”,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与我的设计相比的话,我感觉就少了激情和趣味;在引出角的特征一环节时,老师的设计是:怎样才能把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变成一个角,孩子回答去掉一个边,从而引出“角有什么特征”的交流内容,给我的感觉是“怎么会那么顺其自然”,反思我的课,要顺其自然还需要再努力;对于“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的突破,完全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自己发现总结的,让我最心动的是老师所准备的教具、学具非常到位,加上行云流水的设计,让孩子用学具任意请出三角形的一个角,比一比,得出方法和结论;再请出同一个角,由于学具运用的巧妙,本节课的重难点轻而易举的就突破了。练习题的科学设计,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妙”,不得不说:佩服、佩服!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还有幸聆听了两位资深专家的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对于我今后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最后,我想和各位老师分享一句专家的话:讲透了的课未必就是好课,要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思考!

下载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