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的教育里行走-沈琦

时间:2019-05-12 23:2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最美的教育里行走-沈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最美的教育里行走-沈琦》。

第一篇:在最美的教育里行走-沈琦

在最美的教育里行走

——沈琦

本次的“教育行走”感受颇为良多,我最主管的感受还是在美好一词上。

教育生态的美好:武汉枫叶学校是坐落在汤逊湖边上的一所学校,学校之大,树木之多,景色之美都让人很舒坦,在这里给人营造的是一种浓郁的中西相结合的文化氛围,孩子在这里享受着快乐教育,教师在这里享受着教书育人的幸福,所有的一切总是体现着美的魅力。美的教育环境下总是蕴含着美的事物。

教师的美好:枫叶学校的教师也像我们一样年轻,充满了活力,我听了几节课,黄老师的武术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学生的一拳一式有模有样;李老师的科学课堂从最直观的角度向学生讲述了自然事物的生长到死亡;外教kevin的课堂气氛活跃,老师教的有趣,学生学的开心,我们听的也是津津有味。

学生的美好:枫叶的孩子给我的印象就是活泼天真,待人礼貌。走在校园里碰见三三俩俩的学生都会热情的跑过来和我打招呼“客人老师,你是来我们学校玩的么”“我们学校可漂亮了,我带你看看吧”“你们什么时候走啊,我给你介绍我的好朋友吧”就这样天真浪漫的话语萦绕在耳边,我的心里暖暖的很甜蜜,在枫叶有这么一群小天使,真心喜欢。

课堂的美好:枫叶的课堂,并没有太多的约束性,学生五人以小组对拼在一起学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多的体现在互动上面,课堂的教授模式也是以学生自主学为主导地位,再辅以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教学气氛很活跃,学生学的也很有趣味。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很多特色的兴趣课程,像冰球,击剑,古筝,形体课等等,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了良好的兴趣习惯养成。

校长的美好:接待我们的许校长给我的印象就是亲近和睦,与年轻的我们在一起随意交流,感觉聊天都这么美好。徐校长在和我们的聊天中提到,学校为一个孩子提出想要观察昆虫的想法而创办了一个昆虫标本展示角,一切从孩子出发,一切为了孩子,徐校长好美!

晋梅老师的美好:在木兰草原上,我们一起听风看景,高谈阔论。在成片的格桑花里合影,还学着致青春里所有人在跑马道的栅栏上照像追寻青春的脚步。我们策马,攀岩,划草,体验着自己从没有体验的第一次,兴奋着快乐着。

这些美好让我们的这次教育行走活动走在了最美的风景里,每个人心里收获的是美好的,从课堂到人生,从行为到思想,我们总在谈论着并且记录着这里所发生。我要把这些美好带给我的学生们,带给我的同仁们,为我们未来的美好,加油前行!

第二篇:时间在头发里行走 阅读答案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我觉得左右摇摆的钟摆,就是一张可以对所有人发号施令的嘴,它说什么,我们就得乖乖地听。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我们得做课间操,我们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我们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想把它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

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放纵地提着灯笼在白雪地上玩个尽兴,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大手给放在挂钟里的,从来不认为那是机械的产物。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它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经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奏,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

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我们的手腕上跳舞,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行进得那么清脆悦耳,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所以,手表里的时间总给我们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从这里走出来的时间因为没有声色而少了几分气势,这样的时间仿佛也没了威严,不值得尊重,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寞。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让时间和心脏一起跳动;台历上镶嵌着时间,时间和日子交相辉映;玩具里放置着时间,时间就有了几分游戏的成分;至于计算机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地驼了背&时间还会变戏法,它能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瞬间消失在他们曾为之辛勤劳作着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这样,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再清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

现在,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在涨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子戏耍的笑声中;在花开花落中;在侯鸟的一次次迁徙中;在我们岁岁不同的脸庞中;在桌子椅子不断增添的新的划痕中;在一个人的声音又清脆而变得沙哑的过程中;在一场接着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是一对情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1、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时间有不同的理解。请根据文意,填写下表。(8分)

人生阶段

时间的表现

对时间的认识或感情

童年

挂钟

严厉而又古板 温情

初中

①_________________

鬼鬼祟祟 少了气势,没有了威严

后来

栖身于项链、台历、计算机、手机&&

②_________________

十几年前

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

③_________________ 现在

④_________________

心中的木兰溪是蓝的

2、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一句中,两个行走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4分)

3、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这个比喻句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4、读了本文,相信你对时间有更深刻的认识。请把你的感悟写下来。(不能抄原文,不少于40字)(6分)

答案:

1、(1)手表(2)匆匆(3)悄悄,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4)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

2、活着 流逝

3、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时间是严厉而又古板的,突出了时间的公正威严,令人敬畏。

4、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当惜时如金,不懈奋斗,努力拓展生命的宽度,从而延展生命的长度。

第三篇: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

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

江油实验学校 陈福胜

我一直坚信,不管我们是出于什么样的机缘加入了教师队伍,只要我们还在这个队伍中,我们就一定渴望成长,尽管在很多时候,这种渴望并没有被明确表白,而只是存留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从未认为我是名师,但我想说,成为名师可以作为我前行的方向,但它永远不会是我的目标。方向意味着无限,它告诉我朝哪里行走,而目标则意味着行走的终点。对于我来说,教育的本质与意义都决定了这项工作将永远充满挑战,这条路永远只有行走的过程,而没有既定的终点,当我们不仅仅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我们就会一直走在路上。行走的力量何处来呢?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呢?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我是一个充满自卑的人。同时,我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这样的矛盾体,让我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对自己对周围总充满着怀疑,充满着恐惧。有太多的东西给我的是压力,更多的是迷惘。这里让我最感欣慰的是,阅读给了我的方向。在越来越长久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也越来越坚持着阅读。我开始对经典的好书一本本地开始研读,因为好书太难读,要精读,虽我读得还很浅薄、还很粗糙,但这一本本书给了我一次次的心灵震撼,严格说不是震撼,而是如一股股细泉缓缓地注入我干涸地职业内心。《教学勇气》让我明白了教师对内心的自我认同和完整认识有多重要,让我懂得了如何去克服内心的恐惧,当然,这种经典,我还远远没有读到精髓,还要重读,再读;《静悄悄地革命》让我明白了何为润泽地教室,如何做到对话与倾听;《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柱,原来教室可以这样的完美,课程可以这样的卓越;还看了许许多多的书,这些书给了我前进的方向,更关键的是给了我迷惘和专业上无助时的宁静和坚守,《中国哲学简史》《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后现代课程观》《理想课堂的三得境界》《论对话》《爱的艺术》《给教师的建议》《老师阅读地图》《新教育之梦》等等,这些让我知道的,原来在中国的教育大地还有一批这样执著的教育工作者。

每天在繁忙中渐渐静下来,开始了教学工作空隙中的读书,早读,我会读《新月集》、《小王子》,上午会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午读《给教师的建议》,并写下读书笔记,下午读孙绍振的《名作细读》、王晓春的《做专业的班主任》等,晚上回家读些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和实用的专业书籍,《瓦尔登湖》、《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唐宋 1

词十七讲》《问题学生的诊断手册》等,周末空闲下来读读文学作品《天行者》和《语文教学通讯》《语文知识》等杂志。阅读让我在工作中更加沉静和平静,但绝不缺少那份希望和执著。

教师应该读书。教师应该首先是个读书人。教师应该通过读书丰厚自己的底蕴。教师应该通过读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在阅读中获得教育教学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一直在想:无论我们处于多么不如人意的教育环境,无论我们所面对的是怎样令人焦虑的教育现实,我们都应该首先使作为教师的自己丰富起来、温润起来、强大起来。读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是个笨拙的人,若说是什么让我有了一些教育教学上的进步,那就是读书。我不敢自称“优秀教师”,但我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读书,您可以不相信我,但请相信阅读,相信岁月,相信种子。如果一名教师不读书,他就不能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走得很远。爱课堂,爱学生,爱教育,当然是一种起码的教育情怀。但对于一个渴望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教师来说,只有爱是不够的。

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名利所牵绊,你要有更远的理想,不要眼光短浅,想一干就能马上得到什么成绩,要有“独上高楼”的高瞻远瞩的目光,静下心来读书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我已经从教二十年。这二十年来,可以说我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之极。教学上,我尽其所能,上好每节课,我会认真批改作业,特别是在课下,我会尽其所能,为每个薄弱学生补课,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在教学上,我走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矛盾中,尽量找其平衡。我既尽量使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也为他们的顺利升学而努力。

在这一届班级的教学上,我进行了许多的教育教学改变,语文课上,我增加了电影课程、晨读课程,让学生看精彩的电影写影评,让学生读美的诗歌谈感悟,还增添了课外阅读,给学生推荐好的书籍,师生一起共读、一起共赏,在课堂上,还尽量给学生补充大量的阅读材料,这一切学生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下面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1.作业随笔。

自从我对作业进行改革,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连词成段成为我唯一的家庭作业。今天,又在批改学生的练笔本,感觉好极了!

学生写的内容丰富多彩,有仿写的,有叙事的,有写传奇的,有写历史的,有写诗的,平时难以发现学生的细节描写,在这里却是生动传神,看来,不是学生写不好,而是我们平

时太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心想:做语文教师真好,改这样的作业,简直就是享受。在这里我看到了学生的情感,看到了学生的想法。真希望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培养他们真正的语文素养,又能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告诉学生,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练笔本,因为看得出来,学生很喜欢这种作业方式,我鼓励他们:用心下去,让练笔本成为自己成长的足迹。

2.晨读随笔。

今天早读,在学生进行课本自我复习后的二十分钟,又开始泰戈尔的《新月集》的晨读。伴着班德瑞的《爱》,映在PPT的美好画面中的《审判官》:“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罢,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更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才可以惩戒人。”我开始了朗读,没有技巧,没有美妙的声音,只有心与心的交流,读一句,分析(是情感的流露和引导)一句,就这样慢慢走来,然后让学生自己读,读出自己的感情;我告诉学生,父母的爱,包括惩罚,告诉孩子,爱是基础,在“因为只有热爱人的才可以惩戒人”中做了不断地反复,看着学生若有所思的状态,我也感觉好极了。接着,让学生看大屏幕,看推荐语:就好像遗忘也是一种记忆,痛苦也是一种恩赐一样,许多时候,责罚,是另一种形式的甚至必不可少的爱。当然,出于冷漠甚至仇恨的责罚例外。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这就是母性之爱的真谛。这种时候,就不仅仅是一种血脉相连,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相融相契。因此,当母亲责罚孩子的时候,同时也是他们进一步建立关系的时候,――母亲也用这种方式让孩子更像自己,进一步地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是彼此驯养的另一种方式。

“只有热爱人的人才可以惩戒人。”这句话,所有的老师都应该铭刻于心。怀着爱的严厉,是爱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似乎明白了爱的更深的内涵,我再深入,讲了东方爱孩子的方式,和西方的不同;然后在朗读方法上给予指导,只是通过快慢,声音的控制,传递情感,没有更多的技巧和表演。

这样的晨读,我想学生会更有收获,更加喜欢。

再来一起读下全诗,听:孩子们有了情感,看:孩子们,读得很专注。20分钟的晨读很快就结束了。

让孩子有美的体验,多和孩子一起多读些好诗吧,阅读与共读,会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3.课堂随笔。

用了两节课上马丁•路德•金的经典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第一课我和学生一起赏析了这篇经典演讲。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可同桌,可自己,大声读,想用什么感情,就怎么读?然后解决了本课众多的字词,就进入了朗读指导,我让学生放开喉咙读,进行了第一段指导,然后个别读,品读,点读,最后站起来,进行读,注意表情、姿态,包括眼神,孩子们读得很投入,语文课的朗读竟然成了一种久别的盛典!

第二节课,我选择了放视频资料:品读《我有一个梦想》。我在期待着我的梦想,总有那么一天,我的语文课堂上,既充满了心灵的对话,更有思想深度的对撞。

4.课外书推荐课。

今晚自习,学生又处于兴奋状态。因为这又到了每月课外阅读的总结交流时间。离上次我开篇导读《老人与海》相隔一个月了,学生这个月的课外阅读如何,今晚同学们要大显身手了。记得在导读时,我朗读了部分的精彩内容,在PPT上显示了精彩语段,并对“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进行了阐释。在“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让希望看得见。阅读,照亮我们自己。以书为翼,让梦飞翔!”的朗读中,我放了名家朗读片段,放了电影片段,对整本书的精彩情节做了描绘。现在,要看孩子的阅读情况了。首先,用PPT显示了部分学生的优秀读后感,然后,就开始了本书的趣味竞赛,让学生在一个个的问题中,重温经典,并对答得好的同学给予小小的奖品。孩子们对我提的问题,都能对答如流。一节课下来,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发亮的眼睛,我想,为孩子的生活中增添一缕书香吧。

在现实与梦想,在实际应试与阅读理想中,我不断地挣扎着,不断地成熟着,渐渐地有了对教育教学的坚信,更多的是多了份坚守的内心的静谧和常态。我知道教育是一份坚守,教育是一种信仰。相信阅读,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我从不否认成绩对学生的重要性,但我更愿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伊”而不断努力的探索。因为真正追求大事业,你是要付出代价,但不是那些个急功好利、想走捷径来求取最大的成果,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不惜牺牲的追求精神。若是计较眼前的一点小的功利成绩,就不会有坚持为学生终生发展的教育力量。

我常常觉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看不到什么回报,我们为此感到苦恼甚至绝望。教育不仅没给我带来愉悦与成就感,反而使师生一起丧失了尊严。我们卑琐、暴躁、怨天尤人。问题出在哪儿?也许我们已经走了很多路,但还必须再往前走一步。当我们怀着“再往前走一步”的信念,行走本身就成了一种期待。相信建立在深沉的悲悯情怀上的对孩子无限的信任和尊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究竟有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灵,我们要做的决不仅仅是

教会他们生存,我们还有更高的目标,就是帮助孩子树立生活的信念,让他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和做人的尊严,而不仅仅是他的成绩!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这是事业最高的境界。

大家都追求万紫千红,大家都在繁华灿烂的地方,但我最后发现,真正追求得到的是在灯火阑珊的地方,绝对没有盲目的只追求眼前的繁华的人能够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一定要能够忍耐孤独,付出牺牲,勤劳的代价,才能取得成功。“那人”是“在灯火阑珊处”的地方,绝不是众人喧哗的所在。或许,我永远也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愿用爱心、努力行走在教育这条艰辛的路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蓦然回首,自己已走过11年的教育生涯。11年里我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一直默默奉献在自己喜爱的教育岗位上。那身后留下的一个个蹒跚脚印,或直或曲,记录了我成长的轨迹,或深或浅,积淀了我精神的财富。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我无怨,因为我始终快乐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我无悔,因为我始终享受着幸福的教育人生。

11年前我带着理想满怀热情地走上三尺讲台,还记得刚走进课堂时,由于没有吃透教材教法,我的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听得不投入,我自己也没有上课成功的感觉。看着学生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陷入了迷茫中,沉思之后的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应该把课上好,不能让我的学生从小就对学习失去兴趣。于是,我开始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揣摩自己的教学设计,时常利用休息时间翻看书报杂志,借鉴名家教育方法„„多少个清晨黄昏,多少次风雨兼程,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走过。渐渐地我的课堂显得有生气了,学生们也很喜欢在我的课堂上学习。看着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那时的我是最快乐也是最幸福的。然而,每一堂课难免都会留有一些遗憾,而遗憾就是继续反思、探索、提升的空间。为了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遗憾”,我采用的方法是读书与实践。宁静的读书积淀着我的底蕴,滋养着我的心灵,使我在解读教材时多了一些大气和底气。不停地实践使我不断深入地思考如何将学得的理念更有效地落实到具体环节中。因而,我的课堂教学仿佛在高速公路上奔驰,课堂在一次次的斟酌中亮丽起来,越来越多地激荡着学生生命的活力,充满着学生成长的气息,绽放着学生智慧的花朵。

做一个创新型的老师是我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我不断地清理自己的教学行为,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不拘泥于教材,不拘泥于学生,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我还着力打造敢于实践,大胆创新,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学生队伍。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幸福快乐的。我教的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文化素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源头活水。深知自身不足,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2006年我拿到了大学本科毕业证书。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参加了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并取得了优秀学员奖。2011年7月,我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并取得了优秀作品奖。2011年12月,我被景东县教育局考核为“县级骨干教师。2012年2月,我又参加了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使得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教育心理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窗边的小豆豆》、《零距离美国课堂》等书籍。广泛涉取各方面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积累,使我的心灵一天天丰润起来。读书就像一条明亮的小溪,欢快地流过我干涸的心田,滋养着我灵魂的四季,温暖着我生命的年轮。

11年来,我始终注重全面施教,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全面倾注心血,以博大的慈母情怀把爱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每天早上,我都仔细地进行晨检,关切地嘘寒问暖;学生身体不舒服,我就毫不犹豫的把他(她)送到医院;学生忘了写作业,我总是和颜悦色地对他(她)进行教育;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用一颗诚挚的心去感动他们,用鼓励的语言去激励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温暖。学生有了健全的人格,才能健康地成长,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告诉学生很多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

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平日,他(她)们会为我抱来家里的青白小菜,虽然有时已被他(她)们弄得“干瘪叶落”,但看着学生们沉甸甸的心意,我总是乐呵呵的,心里有感激不尽的情意。每年的教师节,学生们会为我送上他(她)们精心制作的卡片,上面写着他(她)们真诚的祝福,虽然有的所谓的“卡片”仅此一张作业纸而已,但学生们一句句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祝福却能让我热泪盈眶。我生病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总有那么一群学生围着我久久不肯离去。有的学生甚至会为我带来家里的草药。这难道不是做教师的幸福吗?

11年的教学生涯,我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夸口的成绩,但是,我却用青春的激情和奋斗的汗水为自己积淀了一份生命的自信和从容。

忙碌充实的日子像天空中飘忽不定的云彩逐渐远去了,而我又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带着笑容,带着热情,带着思考,我将继续步履轻盈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走得那么踏实,那么从容!

第五篇: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我的教学总结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的灵魂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诱惑,带着冷静的思考一步一步走下去,甘愿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起伏与跌荡,感受一次又一次挫折与磨砺,并试着将这痛苦变为一次丰富的旅行、一捧难得的财富!很喜欢冰心先生的一段话: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耕种,勤于播撒,将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教育之路上的行者,既点缀着风景,也创造着风景。

记得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曾说过“我思故我在”。细细想来,这话的确有道理。在任何一行中,善于思考的人都是佼佼者。做教师更是如此,因为教育是一个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过程,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自然也就谈不上教育的主动性、创造性。回首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我始终把精心研磨的课前设计、精彩互动的课堂生成、深刻执着的课后反思作为从教的根本;期间有探索、有困惑,也有喜悦和收获。

初中毕业那一年(1983年),我不足15岁。我的中考成绩,位列全校第一。那一年是我省中等师范学校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的第二年!我特别喜欢数学,每天都认真做大量的数学题,我的理想是读高中,考大学,成为数学家。

可我家的家境贫寒,全家六口人,除父亲吃商品粮外,其余五人都吃的是“黑市”粮,一家人都是靠父亲每月四十多块钱的工资养活,省吃俭用,还要供四个孩子读书,每月都是东借西借勉强糊口度日。班主任周老师教过我的母亲、哥哥,对我家的情况非常了解,就跟我的母亲说:“你们家的情况,我很了解,李文这个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报考什么都没问题,让他报考师范吧,读师范,既不要学费,还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题,又能减轻你们的家庭经济压力。”父母给我做工作,可我始终不同意。于是,我的父母瞒着我给我填报了宜春师范。我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取了宜春师范。

当我拿着录取通知书时,哭了。躺在床上,睡了一个星期才起床。还是拗不过父母,只好极不情愿地上了宜春师范。这能怪谁呢?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从此,我走进了教师职业殿堂的大门。

1986年,我师范毕业了。那一年,我不足18岁。因为我在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作为优秀毕业生,学校将我分配至宜春市实验小学。我踌躇满志地走上三尺讲台,满心喜悦地认为,以自己的学识给这些才几岁的孩子做传道、授业、解惑者是绰绰有余,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了问题,很多次我满怀热忱地走进课堂,迎接我的是恹恹欲睡的面容;精心准备的教案,难以在课堂泛起智慧的火花,我陷入了迷茫和痛苦之中,但庆幸的是,在这时学校给我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老教师们也不厌其烦地指导我,还有一群和我一样年轻、热情的教师与我互相切磋、交流。

之后两年,经过不断的思索和反复的实践,困惑的我豁然开朗了,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开始从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中跳出来,不再一味地注重面面俱到,而是根据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从学生的情趣点入手,慢慢地,我的语文课堂开始呈现勃勃生机。这段成长的经历也给了我深深的启示:要用思想指导教育教学,要用思想打造有效课堂,要用思想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做有思想的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只有扎实的专业教学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很难产生创新的意识与行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获得源头活水的最佳渠道。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新课程改革下的老师更要善于读书,做博学、有灵性的老师。

首先是精读《课程标准》,研读教材。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其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直以来,我把读课标定位为认识课标体系、明确学科性质、掌握学科内容。以课标为镜子,反思新课程需要怎样的教师。做到教学有据、有度,同时发展教学个性。教师钻研教材是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师在备课前不妨多读几遍课文,因为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才能读出自己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片断,挖掘、敲打、再锤炼,于是课堂精彩不断。研读教材本就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是修炼自己内功、修炼自己精神生命能量的法门。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新,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依据,更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其次是研读教育教学专著。我认为,教育名著、新课改理论文章是最好的、最直接的专家。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带来了我教育态度的改善,教育方法的改变,教育观念的更新,让我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心灵,走向教育的民主。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通过博览群书,拜读古今教育名篇,可以与大师对话,与大师心灵相通。教师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我也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里面的许多名言让我受益匪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的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这些思想同于现在的以学定教、赏识教育。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我相信爱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抑制着自己的情感读完了《爱的教育》,安利科的生活,让我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份心情,也将我在成长道路上碰到的挫折,化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不再为公开课而着急,因为我在用爱为学生们引路。我不再为后进生而发愁,因为我懂得了正确处理学生成绩背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我尝试用爱使学生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有坚持学习的毅力,尊重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最后让他们在“乐学”中尝到自己努力学习硕果的幸福。

三是品读中华经典。朱永新教授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如果说我们能博览群书,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收放自如的话,那么学生们肯定会如饮甘醇,心为之醉,行为之学。语文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更快适应新课程改革,我走进图书馆、阅览室、书店,阅读了大量的中华经典。在阅读的同时,我又积极地引导学生。1998年,宜春市实验小学开展了“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我组织骨干教师开始编写校本教材,精选了中华古诗词三百余首作为素材。《诗词百花园》三册书已成为学校低、中、高年级的传统校本教材。现在,校园里处处诗潮涌动,诵读古诗词已蔚然成风。

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让反思成为习惯。因为不会反思、不善于反思,就不可能有思想,就不可能实现新的突破。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种种的困惑和压力,为了减轻压力、理出头绪,我慢慢地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用笔记录下自己教学的精彩与失误,在不断地积累、思考后,我发现,课后的反思非常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有利于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结合多年的教学,我撰写的多篇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和论文,在《江西教育学院学报》、《江西教育》、《光华时报》、《赣西晚报》、《小学时代》等报刊杂志上发表。2008年,我校作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与贵州省剑河南加小学缔结了对口支援学校。我带领学校首批支教队伍怀着满腔的热情,在颠簸了近十小时的山路上,冒着山顶不断滚下石块的危险,带着全校师生捐献的电脑、多媒体等,来到了南加小学。七天的支教,两校理念的传递,信息的交流,让我感触颇深,我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万多字的支教日记《千里爱心路,悠悠南加情》,全文发表在《江西教育》、《赣西晚报》上。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还要静心科研,促进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越来越趋于主体的自我建构,课题研究是教师进行自我建构的极好途径。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课题的研究与日常教学密切相关。于是,我把平时关注多的问题集中起来,提出解决思路,作出具体实施方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进一步反思,修改方案,看看方案是否能有效促进教学。很多时候,把自己的做法或感受及时记述下来,哪怕是只言片语,过后想清楚了再进行整理。

几年来,我坚持用这种形式来改进、重建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经过平时教学的积累,我主持研究的国家级课题《基于央馆资源库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诗词素养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于2009年结题;主持完成了省级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并参加了省级课题《小学生诗文素养与人文熏陶的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学校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建设模式探究实验》等的研究。

在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感觉一个课题就像一个培训班,它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培养了一批教科研群体。在宽松的对话研讨氛围中,我和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思想不断产生碰撞,激发了教学灵感,拓宽了视野,提高了教学水平。从中,我体验到研究的幸福和专业成长的快乐。

2009年,我有幸成为全市首届名师中的一员,面对如此高的荣誉,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储备还不足,教育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教育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我将以陶行知、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专家为榜样、以身边的各位名师为楷模,勤于学习,充实自我。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是我不变的追求。我将一如既往地在宜春的教育沃土上耕耘、播种,为自己的生命奠基,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是一种执着于理想的心境;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是一种甘于默默付出的永不言倦;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是一种对于青春的无悔领略;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是一种不曾愧对生命的成长!

下载在最美的教育里行走-沈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最美的教育里行走-沈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走在教育探索的路上

    行走在创新教育的探索之路上 西安惠安中学校长 每世英 西安惠安中学原来是一所始建于1964年的军工企业子校,1973年发展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是户县首家省级标准化高中。多年来,学......

    行走最美婺源、感悟世外桃源(五篇范文)

    行走最美婺源、感悟世外桃源 【目的地资料】 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是镶嵌在黄山--景德镇--庐山国际旅游黄金线上的一颗绿色生态与古文化明珠。她东连浙江衢州、南通上饶、西接景......

    时光年轮里行走的母亲

    时光年轮里行走的母亲 文学院 2011级八班胡燕 秉一支短烛,微弱的光亮,摇曳着您清瘦的影子,霎时化作一抹阳光,灿烂的光芒,照耀在孩子熟睡的脸庞;掬一捧月光,皎洁的天幕,记录着您一夜......

    在教育的长径中快乐地行走

    在教育的长径中快乐地行走 —2014年度“教学艺术之星”自荐材料 我名陈浩,巴师附小教育集团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 不知不觉的,我已在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中,默默耕耘了十七年。......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精选多篇)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 今年寒假期间,我精心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大作《我的教育行走》----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这本书基本上就是作者旅......

    “最美女孩”沈玉琼:寒冬里的一缕暖阳

    “最美女孩”沈玉琼:寒冬里的一缕暖阳 沈玉琼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通讯员尹涵 摄沈玉琼小时候的照片。 通讯员孙一粟 摄1月17日,社会各界送别沈玉琼。程渊博 摄沈玉琼在......

    在行走中感悟

    在行走中感悟 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有些年头了。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我是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琢磨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的。对我而言,这些年在教育的道路上,我是在......

    音乐在行走 开场白

    哈喽大家好,我是则豪,欢迎各位在这个周末锁定FM1019,这个周末将由我和小曼陪伴大家一起度过。 一段音乐,一杯咖啡,这个周末我们给您一个好心情!更多好音乐,敬请锁定FM1019! 在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