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案例(马祯)
发挥“白板”交互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心县第一小学 马 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实现了与计算机的交互控制,方便地呈现、处理和存储各种数字化的教学材料,电子白板人性、多元化的设计,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带来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实践发现,语文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白板”交互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电子白板的强大交互功能极大的解放了教师和学生,促进了教与学模式的改变,更好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在课堂练习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由选择问题做答,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电子白板的强大交互功能开启了学生心中的大门,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放飞了学生创新的翅膀。如在上《詹天佑》的第四自然段时,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诸多的优秀品质。在这堂课上,我运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及时书写功能,先将文本内容在白板上显示出来,而后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我还利用白板的勾画和批注功能,请学生走上讲台,拿起电子笔,在白板上直接勾画、批注,谈自己的感悟,把自己的感悟带进阅读。这使得白板不仅仅属于教师,更重要的是它也属于了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学生们也从中学到在阅读中如何进行批注,这样的课堂教学更加富有实效。这种方式的阅读教学,使师生、生生真正地互动起来,交互式白板的交互式功能在课堂上第一时间得到了体现。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演绎精彩课堂。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声、像、文并用,打破了课堂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沟通现实,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电视剧《长征》的片头给他们看,片中雄浑的歌声,悲壮的画面,立刻把大家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通过视听感觉器官,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感染力量,也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突破《七律》难点,理解“铁索寒”那句时,我请学生们观看了一段电影《飞夺泸定桥》的片段,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那浴血攀链的红军勇士令孩子们揪心不已,有的孩子还流下了眼泪,发言谈感受时都还在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还有那配合诗内容,随着或激昂或凝重的背景音乐展示的一张张图片:金沙江、终年积雪的岷山„„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声、图、文,颜色、光彩、视听”并举,多渠道多方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而语文的功夫重在一个“悟”字。这个“感悟”从何而来?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者动画,他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的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的意韵。教学中,我注重了朗读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读的训练贯穿于始终,使学生由读生情。开课不久,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全诗,用激情感染学生,博得了他们热烈的掌声;指导他们读诗时,我引导他们发现七律的押韵规律后,就一句一句地带他们读;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我进行了引读、分男女读、齐读等,快结束本课的学习时,还请他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起立背诵„„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领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感情不断升华。
第二篇:《七律长征》马祯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同心一小五年级
马祯 教学目标:
1、认识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只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
2、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全诗。[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2、收集有关毛泽东所写的诗词。[课前预习]: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解题。
1、师: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二万五千里长征,造就了多少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二万五千里长征,又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那么,如此丰富深厚的历史内涵,在长征即将结束的前夕,一代伟人毛泽东写下了诗史上这首著名的七律《长征》。风云历史,浓缩成一首诗。今天我们就顺着伟人的笔迹,去触摸长征的风景。(教师板书课题:25七律.长征)
2、解释“七律”。(七言八句,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二、初读,整体感知。
出示阅读提示(请一位学生读,明确要求):
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诗读通顺,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把握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2、指名学生读,正音并检查生字:逶迤 磅礴 泥丸 岷山。
3、刚才在读诗歌的时候,哪儿些字词的意思你不太明白,你可以提出来。谁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预设: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三军、尽开颜。随着我们深入学习,我想对“暖”“寒”这两个字的含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4、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红军长征,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哪句话看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理解着句诗。只等闲:平平凡凡的小事。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诗歌描写红军长征历经的千难万险,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三、品“万水千山”体会“远征难”。(等闲小事有哪些?读着读者,你仿佛都看到了那些画面了.)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几幅图?为什么? 万水千山: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困难多,艰险多。A那么红军战士们渡过了哪些河呢?请你在诗中找出来。金沙(金沙江),大渡(大渡河)。谁来读一读写水的诗句。
B、红军渡过了金沙江、大渡河,又越过哪些山呢? 找出:五岭、乌蒙、岷山。谁再来读一读写山的诗句。
2.这一路长征,红军可谓是跋山涉水,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一直到达陕北延安,这就是长征的整个路线图。(出示长征路线图)。
1、“腾细浪”、“走泥丸” 1)、说感受
预:绵延不绝的五岭只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不过是滚动着的小泥丸。引导:说得真好,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2)、看图。师板画引导学生比较:逶迤——细浪,磅礴——泥丸。引导:五岭山脉纵横四省、绵延千里,乌蒙山海拔2300多米,气势磅礴。拖着病残之躯,忍饥挨饿翻越这样的大山,他们走了一天又一天,山是翻了一座又一座,战士们的草鞋走破了一双又一双,有的战士累倒了,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永远留在了山上。但这样的困难红军怕不怕?(不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生合作读)(3)、学生练读
引导:多么强烈的对比呀,谁能读出山的雄伟,细浪、泥丸的轻巧?为什么毛主席和他所领导的红军会这样看待?(革命乐观主义)(生自己练读之后,老师引领学生分组读。)这样的事情在红军的眼里都是小事。只因为——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男女合作读,再齐读。
2、“暖”与“寒”说感受→读。
过渡:还能从诗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红军的勇敢?
(1)请生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暖”。引导:金沙江之战,干净利落,快刀斩乱麻,高兴呀!再读——(2)预答:害怕(这就是寒)读 心惊肉跳(这就是寒)读 毛骨耸然(这就是寒)读 看了这场战斗,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惨烈、激烈(这就是寒)——你读!
惊心动魄(这就是寒)——你读(3)生感情读,读出红军的“不怕”
引导: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这一“暖”一“寒”是红军战士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两场战斗,两种场面,心情一样吗?你能读出这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吗?自己练一练。(分男女组朗读)
指点:天险逾越了,但现在回想起那场面,还叫人胆战心惊。“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这一暖一寒再现了红军战士面对敌人的英勇无畏——读; 这一寒一暖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红军把困难视为“等闲”的乐观精神——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悟“更喜”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质疑:更喜?读读前面的诗句,细细琢磨。(有过哪些喜?)2)、他们翻越了五岭和乌蒙,他们渡过了金沙江,夺下泸定桥,这一切他们都曾乐观的面对,虽然如今面对的大雪山终年积雪,绵延千里,但是你可以想象到什么?(他们依然乐观;不放在眼里)翻越了岷山,意味着长征即将胜利。谁不高兴呢?所以,毛泽东看到的是“三军过后——”(生接)“尽开颜”
3)师:是啊,红军是英勇的,红军是乐观的,难怪毛泽东会那样豪情万丈地赞道——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让我们用毛主席的一段话对长征做个总结。
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得到什么启示?
师:同学们得到的启示很大。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以后同学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妨想想红军长征,一定会得到一股新的力量,让你勇敢地战胜它。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课的最大收获。
3、拓展延伸
交流所搜集到的毛泽东的其他长征诗词,说说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板书设计 :
25七律长征
远征难
英勇乐观
(画细浪)
只等闲(画泥丸)
第三篇:《马说》教学案例
《马说》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学生查找有关马的成语,并作解释。
3.教师准备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有关“伯乐相马”“知己”等词的来历。设计思路
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
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
资料链接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二、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第四篇:马原案例教学
NO1:一个真实的案例:智破人骨教堂迷案
2000年到2004年底,捷克斯洛伐克库那哈拉市发生了多起人口失踪案件,但直到2004年11月19日鬼节前夕,一名美国大学生在当地著名的圣巴巴拉人骨教堂神秘失踪后,才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当地人传说,骨魔瑞特会在每年的11月20日前后一周的时间里,外出寻找骨头为这座人骨教堂添加行的装饰材料,这些失踪的人难道已经成为骨魔魔掌下新的牺牲品了吗?库那哈拉市陷入恐慌之中......教堂鬼节,美国游客神秘失踪
人骨教堂建于14世纪,当时由于疾病和战争导致了大量人的死亡,墓园存放不下如此多的尸体,所以当局决定用人骨来装饰教堂,这项工程直到19世纪末才完成。2004年11月19日,由于是鬼节前夕,人骨教堂引来不少游客,美国大学生哈尔和威里也来此参观,跟随着讲解员转了一圈后,他们意犹未尽,便打起了赌。威里提出让哈尔在教堂内待上一晚,如果能坚持到第二天早上教堂开没,那哈尔就赢了,赌金100美元。
晚上关门时间,哈尔找了个隐匿的阴暗角落藏了起来。夜里,威里没收到电话,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去教堂。可他等了许久,也没看到哈尔出来。情急之下,威里报了警。由于失踪的是外国游客,警局格外重视,警长费林格马上带领pol.ice包围了人骨教堂,全面搜索。但是教堂内除了pol.ice和工作人员,再无任何人。
费林格打算收队,在全市范围内发出寻人启事。助手安东也赞成费林格的决定。此时他正站在神坛前,由于用力挥手示意pol.ice收队,对话机竟脱离了腰带,砸到神坛边缘,撞碎了几根腿骨的骨端,灰白色的碎片顿时落了一地。安东脸色苍白起来,这些14世纪的骨头可全都是文物。他来不及细想,就猫腰从栏杆中钻了进去。安东随手碰了碰受损的腿骨,想知道它们是否只是骨端受损,发现手上有点油腻,再摸过去,他竟然抽出了一根腿骨。这是一根新鲜的人骨,骨内油质慢慢渗出,在表面形成油腻,而且无论是从颜色还是从重量上,它都与教堂里近七百年的旧骨有很大区别。
多人被害,凶手是人还是鬼
安东所说的没错,他抽出的这个腿骨在法医鉴定下,推测为离开人体两到三年,绝不可能是教堂原有的骨头,但也不是刚失踪的哈尔的。警方在取得了有关当局的许可后,对教堂内所有的骨头进行了全面搜查。四天内,警方共搜出了61块新鲜的骨头,分别属于5名成年男子,年龄在20—25岁之间,但通过DNA测试,这些都与威里提供的哈尔刮胡刀上的皮屑与毛发的DNA不符,但这些骨头离开人体时间都不长,最短的才几天,最长不超过5年。根据法医鉴定,安东甚至推测这些骨头是5年内逐年取出的,一年一个人,骨头被安放在人骨教堂内。
传说在19世纪,当地望族施瓦森伯格家族雇佣了工匠瑞特,人骨教堂里的装饰,全是出自瑞特之手。但人们私X L传瑞特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杀了不少人,用这些新鲜的骨头去代替那些腐朽的骨头。但这只是传说,所以也没有人去为难过瑞特,不过,他也被称为“骨魔”。
2004年11月27日,鬼节之后一周的最后一天,突然出现一个谣传:由于鬼节前的献
祭被打扰,27日晚上,瑞特会重返人骨教堂,再次献上祭品。由于骨魔专杀成年男子,胆小的市民到了下午就闭门不出。
入夜,人骨教堂外共埋伏了50名警员,将所有出入口严密看管,戒备森严,费林格警长拒绝了下属与他一起行动的建议,独自待在教堂内。教堂内灯火通明,刚到12点时,教堂的灯突然全部熄灭,外面守候的pol.ice们大惊,纷纷想冲进教堂,而大门居然被从内锁死,教堂内传出了警长惊恐的叫声和急促的枪声。紧张地等候在外的警员们听到教堂内传出了枪声,赶紧一拥而上,用工具打开了大门。警员们马上把昏迷的警长送往医院,好在警长的伤并不严重,到了医院就醒了过来,声称被瑞特袭击。
警员在警长昏倒的地方并没发现血迹,而且教堂一直处于pol.ice的包围中,不可能有人神出鬼没地钻进教堂行凶,接着又在戒备森严的包围群中消失。难道警长遇到的真的不是人?但警员在现场再次发现了新鲜的人骨,这是一根右手的食指骨,这根食指骨被证实是美国大学生哈尔的,显然他遇害了!
骨魔非魔,杀人真凶警为匪
在警长孤身探险的同时,助手安东却陷入了大量的调查中,他将从教堂搜出的新鲜骨头根据DNA测试进行个体识别,发现与目前已有的失踪人口都对不上号。安东把目光转向流动人口,发现在2003年曾有个流浪者报警说他的朋友希姆失踪了,但由于希姆是流浪者,警方也没有在意。安东想方设法通过流浪汉取得了希姆的一根毛发,通过鉴定,果然与教堂中搜出的一部分骨头DNA吻合。安东询问流浪汉希姆失踪前的行踪,那人回忆了很久,想起希姆失踪前不久很神秘地对他说,自己找到一个好顾主,以后衣食无忧了会介绍他一起去工作。但这只能证明是有人骗走希姆然后将他杀害,却找不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另外,在警长遇袭的前一天早上,安东感到办公室就发现桌上蒙着一堆报纸,他掀开报纸,发现下面是一个白森森的人类颅骨和两根被交叉绑住的臂骨,这白骨被证实属于今年牺牲在骨魔手下的第三个人。警局内所有人都认为,除了骨魔瑞特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但安东绝不相信这种说法,这绝对是谋杀,是人的行为!由于警长是轻度脑震荡,要住院观察几天,安东决心独立破案,他从凶手的角度设想与模拟作案的逻辑和做法。凶手首先必须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将他们骗到自己的房里杀害,经过水煮处理脱骨,并在警方眼皮底下作案却毫无漏洞。因此凶手可能是各外表看来品行良好但心理季度变态的成年男子,并拥有独立的离教堂不远的房子,而且熟悉人体内部构造和刑事常识。
通过推理,安东得到了大量的推测,他指挥警员们开始了新的搜查。在以教堂为中心,半径5公里的圆圈内,果然找到了这样一栋房子,就在离教堂不到4公里的山脚下,几个孩子向警方抱怨说,那里中有股恶心的臭味。警方在房屋附近展开拉网式搜索,果然发现了大量人类的碎骨和少量的软组织,他们申请到了对该处的搜查令,却意外的发现这栋房子的主人居然是他们极熟悉的人......安东带着鲜花去看望警长,警长急切地追问案子破了没有,安东却给他讲了一个故事—1870年,瑞特受雇于施瓦森伯格家族,为圣巴巴拉教堂用人骨拼凑图案。瑞特在工作中对用人骨拼凑图案产生了狂热的兴趣,甚至不惜杀人取新骨,但在当时没有人发现他的罪行。到了21世纪时,他的一个后代继承了这种变态的爱好,再次采取了杀人取骨的办法,从2000
年到2004年共杀害了5名流浪者,在2004年11月19日,当他将一个新受害者的骨头送进教堂时,却被偷留在教堂里的美国游客发现,他只得将这名游客也一并杀害。因怕人们追究出更多的细节,他又散布谣言,让骨魔瑞特再次登台,粉饰自己的杀人罪行。最后,为了加强谣言的力量,他偷偷把白骨放在pol.ice局里威胁侦察者,甚至不惜伤害自己,制造密室伤人事件,试图把警方的视线再次引导骨魔杀人上来。只可惜警方找到了他杀人取骨的别墅,大量的物证让人毋庸置疑。
这时,面对神色惊讶的费林格,安东说到:“看来那个凶手就是你,费林格警长。”费林格镇定的看向安东;„你既然连我在山下的别墅都找到了,那我的确没什么好说的了。瑞特的确是我的祖辈,关于他杀人取骨的事情在他留下的日记里又很清楚的记载。我当年也只是照他的嘱咐试了一次,却因此上了瘾,我承认,我就是凶手。‟费林格从枕头下取出了手枪,“砰”的一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提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第一性问题)
NO2:喜为人母的猪孩
“猪孩”的发现大概是十几年前的事。据其家人介绍,1974年12月23日,王显凤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高力房镇锅柽子村一个特殊的家庭中。她的母亲因早年患大脑炎而导致痴呆,属中度残疾;她的父亲是聋哑人。小显凤出生后,父亲忙于每天的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她,小显凤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经常饿得哇哇大哭。当王显凤会爬以后,为了能够填饱肚子,便开始摸摸索索地四处找东西吃。有一天她从炕上摔下来,不分东南西北的小显凤不知不觉爬进一窝刚出生不久的猪崽儿中间,她本能地与小猪崽儿一起拱在母猪肚皮下吃起奶来。老母猪似乎并不讨厌这个外来的“孩子”。小显凤吃饱喝足后,和小猪崽儿一起,偎在母猪的怀抱中睡着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在猪身边发现了小显凤。他扒拉开猪崽儿,将小显凤抱回了炕上。谁知,第二天小显凤又回到了母猪身边„„
就这样,王显凤正式开始了她与猪为伴的生活。她终日与猪为伍,看到的是猪的形象,听到的是猪的声音,自然模仿的也是猪的行为。
1982年,王显凤的母亲改嫁了,王显凤跟随母亲来到同村农民王文乾家。王文乾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庄稼人,心地善良。继父无数次地试图让她回到人的生活中,却因显凤积习难改,一直未能成功。
“猪孩”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王显凤被发现也是一件很偶然的事。1984年夏,王显凤的一位在村小学教书的本家叔叔偶然来她家办事,谈话间,他忽然听到厨房里有异样的哼哼声。当晚,小学教师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了一篇《锅柽子村发现猪孩》的文章,寄给了当地的媒体,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帮助,为王显凤寻一条出路。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猪孩”王显凤实在是一个太特殊的孩子。11年关键的生长发育期都是在与猪为伴的极为特殊的环境里度过,造成了她心理的严重畸形。当时,对她进行的一系列科学检验和心理测量的结论令人沮丧。据一位一直跟随王显凤从事研究工作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时这个11岁的“猪孩”感知世界混沌一片,没有大小、长短、多少、上下、颜色、数的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甚至表现的情绪也极为原始简单,只有怨、惧、乐,却没有悲伤。据测量表明,她的智商为39。而作为正常人最低标准——生活基本自理人的智商应该是70。
“猪孩”的成长凝聚了众人的心血
对“猪孩”王显凤的帮助实在倾注了很多人的辛苦和汗水,中国医科大学组织了9人的“猪孩”考察组,鞍山市社会福利部门、鞍山市心理研究所决定免费为其进行治疗和教育。工作人员把“猪孩”从肮脏的猪圈带到美丽的大海、巍峨的高山、喧闹的街道开眼界、长见识,让她一步步熟悉新的社会环境,培养她衣食住行的生存能力,但是由于“猪孩”王显凤与猪接触时间太长,每当她面对新鲜事物时总是茫然无知地表示惊讶、兴奋,或是惬意地发出猪的哼哼声。
尽管如此,大家没有灰心,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师姜云香把王显凤领回自己的家中,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帮助“猪孩”王显凤认字、念诗,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7年后,经过全面科学的测定:王显凤的智力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她的智商也从39的重度智残,达到69,接近于70正常人的最低水准;而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基本达到了正常人水平。
“猪孩”王显凤当妈妈了!十余年前,这个曾和世界各地的“猴孩”、“狼孩”等“兽孩”一样引起世人关注的在猪圈里发现的东北女孩子如今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99年12月王显凤和李俊来结了婚。2002年5月2日,他们的孩子出生了。
提示: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NO3:两个命题
1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克拉底鲁:“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他认为,一切都变化不居,瞬息即逝。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做出判断,都无法说出它是什么。曾经有人指着克罗底
河问他:“这是克罗底河吗?”他却回答说:“不,我无法它是什么,因为当我说的时候它就变了。”
有人问克拉底鲁:“河流是如此,是否其他事物也这样呢?”
克拉底鲁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是毫无疑问的。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正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变动着。”这时,有人指着克拉底鲁坐着的椅子问他:“你坐着的是什么?”
“是椅子。”“不对!”提问者反驳说,“按照你的理论,你的话还没说完,它已经变得不是椅子了。”
克拉底鲁无言以对。后来,他怕再出洋相,不管任何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不作回答,而只是不断摇动大拇指。意思是说,你问的问题我不回答出来,因为就像指头的摇动一样,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无法加以认识,我们更不能把它说出来,因为在说出时它已不存在了。后来,有人把克拉底鲁称为“只动手指头的哲学家。”
提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NO4:十粒杏仁和一罐大米
遇到格林的时候,是在一个朋友的新年聚会上,来客中只有格林的年纪大出很多。他是一个微秃的中年男子,但一直谦和地微笑。我当时刚刚有了双胞胎女儿,心情还没有从那种小生命诞生的喜悦和惊奇里缓过来,很自然地谈到了孩子。格林说他有6个孩子,最小的9岁,其中有4个是领养的,我惊奇地睁大眼睛,一瞬间就对这个秃顶的格林充满了好感。
“有了孩子以后才好像忽然成熟,才会安静地坐下来把一件事好好做到完。可同时又突然发现时间真的不多,很多想做的事都来不及做。”我说。
他理解地点头,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普通的记事本,在里面一张空页上仔细地画了三个层层包围着的圆圈。在最里面的圆圈上他写:这一生必须做的事,外一圈是应该做的事,最外一圈是如果做了生活会更好的事。
我低头看,忍不住笑,想着在新年晚会上会有人这样耐心地给我讲这种话,加上我的小女儿们柔软的体香全在心里,格外温暖。
格林忽然用右手指抓了抓眉毛,说等一下,自己就跑出去了。回来时他身上还带了点寒气,递给我一个罐子说:“这个是我留在车里的。这个罐子里装满大米和十粒杏仁。如果我先装大米就无法把这十粒杏仁装进去了,如果我先装十粒杏仁再装大米,就可以刚好装满盖上盖子。人生也是这样,要先做自己这一生必须做的事,时间过得很快的。”
我眼睛一亮,却只能微笑,无法多说出一句话。
提示:对立统一规律
第五篇:马伟鹏-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一年级氯气与水的反应教学案例
甘肃省永靖中学 马伟鹏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在化学课堂中更好的处理好“知识点的落实”与“充分运用探究手段”的关系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以实验、讨论、提问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化学总体教学目标。
关键词:氯气;教学案例;化学 引言
所谓教学案例[1]就是指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教师撰写教学案例,能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学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能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笔者自己高一化学教学实践,针对高一化学中《氯气与水的反应》一一节内容,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并撰写了教学案例,就这一问题与同行们进行交流讨论,希望能对同行们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2 案例描述
钠与水的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个教材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我担任4个班的化学教学,这节课我做了四次教学尝试,不是早就计划好的而是临时调整的,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效果各异。2.1 第一种教法: 2.1.1 教学过程
1、课前只是告诉了学生预习本节课,请思考:氯气能否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 请设计实验来对这点性质进行探究。
2、因为问题较空泛,因此学生较难着手讨论。课堂上我讲学生听;我做实验学生看;我提出问题学生答。对于氯气的水溶性,我作如下实验设计。方法一:将少量水滴入装有氯气的试管内,看颜色有无变淡;方法二:将一支充满氯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看看试管中液面有无上升。
3、对于溶干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学生对这个反应还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无从下手,讨论很难展开。最后个别学生通过书上潮湿氯气漂白实验的启发,提出这个实验。
4、教师做了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后,推测出结论--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有漂白性。从而引出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接着根据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总结出氯水的其它性质。2.1.2 教学效果
一节课下来,课堂上没有什么兴奋点,我也感觉很乏味!2.1.3 教学改进
根据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调整如下:写了预习提纲(表格形式)、选了4道难度较小但基础性很强的习题,印发给学生,准备了四组学生实验:药品:制备收集若干瓶CL2,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红纸条,蒸馏水。仪器:水槽,胶头滴管,试管若干支。2.2 第二种教法: 2.2.1 教学过程
1、上课带着书本和预习提纲进入教室,讲到氯气的水溶性后,学生总结出上述几种方案,马上通过实验验证。学生较高兴和兴奋,嘴里也说个不停。
2、实验验证后,指出氯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叫氯水。给学生三种药品:新制氯水,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氯水中的可能成分。
3、学生四人一组实验,因为仪器不够,15个人一组,2人做,其余13人指挥,课堂很“活跃”:将氯水分别与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发现硝酸银中产生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总结出氯水中有C1-和H+,还有漂白性。
4、教师再提问:漂白性是干燥的氯气就有的性质,还是别的物质有的性质呢? 怎么证明?
5、学生想到将红纸条分别放入干燥氯气中和氯水中,将这两个实验作比较就可得出结论。2.2.2.教学效果
整节课,因为要领学生填预习提纲的表格,要板书、要讲解、要组织、指导学生做实验及分析实验,虽然学生很兴奋,但我感觉很累,而且提纲上准备的题没做。2.2.3 教学改进
根据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调整如下:制作课件(耗时一上午)(上课我就不用再板书很多)、让学生课前把预习提纲填好,做充分的预习,提纲上的题能做的做一做。2.3 第三种教法: 2.3.1 教学过程
1、在班级上课,实验仪器摆在课桌上,多媒体打开,一开始感觉不错,讲课时,因为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因此课堂教学进行很快,学生配合较好。教师提问:氯气与水有无反应? 如果有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氯气可以溶于水。
2、教师指出:我们暂时假设氯气与水的混合物叫氯水。我做如下安排:利用现有试剂:镁条、NaHCO3(aq)、AgNO3(aq)、HNO3(aq)、红纸、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氯水。通过实验验证你们自己的推测。
3、学生15人一组相互合作设计实验推测成分,并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实验结束,做实验的同学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在同学之间进行了展示,我进行了总结。得出结论一一氯气与水有反应,并且产生了Cl和H,有个别组的学生提出氯水还可能有漂白性,因为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4、教师将红纸打湿一小部分后放入氯气中,证明了氯气是与水发生了反应,并且氯水具有漂白性,再结合前面的结论,总结出氯水还具有酸性。这时下课了。2.3.2 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感觉进行的很顺利,应用课件省事了(但主要内容还在黑板上,只是表格在幻灯片上)、而且课前学生预习的好上课配合的也不错,只是感觉实验时间较短。2.3.3 教学改进
-+ 根据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调整如下:课件不用了,实验用品重新搬回实验室,预习提纲可以不填。2.4 第四种教法: 2.4.1 教学过程
1、在实验室上课,过程与第三种教法一样,但时间要长一些,争取每个同学都做实验,中间我适当的巡视、指导,拿出成功的实验结果给全班同学展示,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很放得开。
2、实验结束后我让学生拿出实验报告册,根据实验观察完成实验报告册上的内容,学生很认真去思考,我感觉不错,培养学生自主整理能力。
3、然后我总结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出探究实验,学生继续去做实验.2.4.2 教学效果
整节课虽然题没做,但因为几乎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做了实验、观察实验感受了实验带给他们的新奇,所以整节课学生都很兴奋。3 案例分析
这一节课,我用4种方式去讲,但不是随意的,是用心去调整,看哪一种方式更利于课堂教学的提高,因为我们的课时不多,必须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所以现在我在摸索,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学生的有效的教学之路!为此我花了很多心思,在备课时思考怎样讲、准备什么实验、在准备实验过程中还在思考实验怎样做才更实际效果更好。比如第一种教法具有探究的目标,也初步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但没有为探究的深入培植肥沃的土壤,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限制,因此使得探究的过程中途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照本宣科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准备下个班学生的实验时,填加了探究实验。第二种教法已初步形成了探究的理念,给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且亲自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局限性在于:
1、把问题探究过于简单化、具体化了,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思考空间,学生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得出结论。
2、实验设计上存在不严密性,比如只给出硝酸银,却没有给出对应的稀硝酸,这些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及思维的严谨性都不是很有帮助。第三种教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思考空间,而且还在实验操作中强调了观察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比较有利于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比较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另外,这节课其实学生实验也很多,为了学生进行,每人都参与,所以第四种教法时我讲的较少,留给学生的时间比较宽松。因为学生初中根本没怎么做过实验,所以很新奇,很兴奋,很有兴趣,愿意去做。本节课相对来说需要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多,所以我想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这次教学,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他们从中领会了化学的新奇!4.对教学案例的几点思考
通过教学案例的实施,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把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作比较:传统教学是否真的应该摈弃? 但传统教学确实有这么一个优点:课堂知识点容量大,可以缓和化学课课时紧张的特点。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心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有时为了赶进度,不惜牺牲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从而以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使“双边活动 变成了 “单项传递”,丧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交往、互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从而经过丰富、生动的思考探索过程中通过感受、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师生双方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衡量人的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获得的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2、新课程改革是否适合干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和所有学生,会不会有时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整体氛围,探究性的课在时间方面和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驾驭方面会比较难掌握,从而影响知识点的落实?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觉得教师要尽快转变自己的“意识”,虽然要立足于教材,但也要避免照本宣科,而要将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媒介之一,要从“施工图纸” 式的教案向“探究”式的教学设计转变,要从知识性的备课向发展性的教学设计转变。
3、如何把握“探究程度”与“知识点落实”两全齐美的度? 教师引导探究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要做到这点,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进行精心设计,上课时必须言简意骇,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梯度合理。
4、如何恰到好处的指导学生实验,使他们既不会由于讲解太泛而无从下手,也不会由干讲解太细而产生预习的惰性? 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可将实验“观看” 改为实验“观察”,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实验改为课外实验,封闭的实验室管理改为开放式管理,变实验知识为实践能力等多种教学处理方。
5、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懂得只有当自己真正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才能提高自己对科学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能很好地渗透方法论的教育,从而有效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教学质量。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多动脑筋,多下功夫。为了每个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等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让成功激励学生努力前行。
参 考 文 献: [1]姜武.高一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案例学科教学[J].学科教学,2009(6)[2]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