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

时间:2019-05-12 23:3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

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物理教学再次成为教育工作者探索的焦点。作为一名初中的物理教师,要真正实现物理教学,则应根据物理教学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

一、初中物理面临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物理始终只能以“副科”的身份居于初中物理教学中。虽然我们经常强调“学习物理很重要”,也知道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直接制约着高中物理教育,更明白初中物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由于初中物理所占分值相对较低,虽然我们仍然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但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很多学校仍然挥之不去,物理学科相对于一些老师心中的“主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外,在许多新疆的中学,有关物理的教学设备、设施等教学资源也较落后,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熟悉物理的人都知道,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应该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限的教学条件,使得原本在物理教学中占很大比重的试验教学遭到限制,得不到正常开展,学生只能枯燥的接受一些理论知识,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物理理论知识也在逐渐增加,这让一些学生在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融合、应用等方面逐渐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学生会开始觉得物理难学,从而逐渐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甚至开始讨厌物理这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使物理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课程要求现代教学要以素质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这样的教学环境实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任重而道远。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

物理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相连的一种教学活动,二者紧紧扣连在一起。因此,要实现初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必须从处理好“教”与“学”二者的关系入手。在“教”方面,新课标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传统教学的“讲解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和“学生的合作者”。为实现此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最先被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无形课程资源,和谐的课堂环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摆脱了在老师威严下学习的压力,无疑会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要想实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任,应首先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教师绝对权威”的认识,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尊重班上的每一名同学,努力地融入班级中,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参与、发现、体验物理的过程。

罗杰斯早就在他的“非指导性教学”八原则中提出,要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一个好的班级、好的课堂,应该充满真实、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心理环境。这种环境最初来自“促进者”,随着学习过程的进行,学生会越来越多地、并且是很自然地流露出这方面的情感。当我们教学的班级达到这样的境界时,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教师要真正做到却相当的困难,因为一个班上不可能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处于拔尖水平,有些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或多或少的忽略了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这样做会给这些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使他们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老师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因为只有这些学生的成绩提高了,班级的整体成绩才能有较大的提升。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三)教师要做好物理教育研究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类脑力大解放的时代。而物理教育是知识创新和应用的一块重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以至于学生养成了“等、靠”的不良习惯,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过分注重学生“应试能力”培养,轻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

在物理教学的层面来实现上述种种要求,要使学生在素质、能力等方面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担负起最多的责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做相关的教育研究,多做正确的、深入的、适应于学生发展的研究。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制定有效的研究计划,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方面全面收集材料,从根本上了解和认识学生不同的成长历程。最后,从学生的特殊性出发,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针对性的开展物理教学工作,避免物理教学的盲目性,逐渐实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

(四)积极做好物理教学评价体系

在现代物理教育中,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在物理教学中,课堂观察除了对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有较大帮助外,还能让教师更加全面、彻底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为学生各种基本物理素养的塑造指明方向。

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是在物理课堂教学观察和诊断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检查性、总结性的教育工作,其目的是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检查物理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检查学生能否主动学习,检查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检查教师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非单一性。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如果能很好的达到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则实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离我们就不远了。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坚信只要教师勇于创新,必能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M]

[2]《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

[3]徐兆宝《初中新课程下物理教学课堂教学评价》

第二篇: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新 课 改 下 的 初 中 物 理 教 学

顾县一中 胡晓云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们面前展开,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论上,以及实践的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努力适应新课程教学。以下是我在学习、理解新课改思想后,结合物理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顾教学所走过的路,大体沿着:“知识--智力—优秀学生”的发展轨迹。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如教学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时,要求的就是让学生“一放、二看、三读、四记”。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新课改之后的课堂中,学生活动多了,几乎堂堂都是在探究问题中归纳总结出知识要点,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同时,在此过程中,他们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二、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重力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重力教学就可以先让学生用绳子系住橡皮擦在手中旋转,体会万有引力,进而体会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于是重力也就在学生头脑中得以巩固。

三、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原来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甚至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而现在在教学压强时让学生从,定义上,物理意义上,生活中不同角度理解,并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每每都是认真设计实验过程,分析、比较学生的实验步骤,在注重过程的实践探究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探究的重要价值所在。

四、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加之激烈的升学竞争,更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学生认为教师无情,教师认为学生不懂事,不明白教师一片苦心,甚至形成情感对立。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势必事倍功半。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的交融。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如在教学电路时,和学生一起讨论电流、电压、电阻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特点,若有分歧,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进行指导,学生容易体会到老师是和自己平等的,才会有“信其师,听其道”。

五、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现在物理考试,已经有了1卷,2卷,但操作考试也只有在中考才有。所以我在平时也要求学生们自制实验,每月检查,期末拿出最满意的作品评比,平时还要求他们办手抄报,收集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开拓学生视野。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的步伐一致,齐头并进,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飞跃!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姓名:陈珂

单位:确山县任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手机:*** 内容摘要: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得进步。多媒体技术是当代教育发展有效的促进工具,是教育变革的代表元素,多媒体在物理课堂的应用有着诸多优势和应注意的事项。

2014年10月28日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内容摘要: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得进步。多媒体技术是当代教育发展有效的促进工具,是教育变革的代表元素,多媒体在物理课堂的应用有着诸多优势和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课堂教学 改革 多媒体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教育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物理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快速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物理是中学阶段锻炼学生思维模式的有效课程,物理思 维决定着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功效。

首先,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物理教学的发展逐渐与多媒体技术联合在一起,形成了高效的多媒体物理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教育正向着更高更远的空间发展。由于物理教学形式的不同,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得有失。相比传统的物理教学,在新课程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组合而成的信息系统,改变了以往的“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环境,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的事物概念化,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刺激学生积极参与物理教学,增加信息量,拓展知识面,利于实现培养目标从知识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转变的改革;利于实现 教学活动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的改革;利于推进以单一的文字材料为主载的传统物理教材体系的的变革。但是无论多媒体如何先进、优越,它也仅仅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物理教学、或是教师的替代品。教学中是否使用计算机,应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应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以最大功效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为宗旨来合理使用。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一)利用多媒体激起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核能”的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原子弹模型、原子弹爆炸、秦山核电站等录像,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接着讲解该节内容。由于有了之前生动的画面,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在讲到枯燥的概念、原理时,学习劲头也很足。

(二)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创设实验情景。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有些物理事实或物理过程是难以直观地在课堂上展示。如:极高速或极缓慢、极微小或极庞大的物理运动或物理变化过程,对实验环境与实验条件要求极高的实验过程等等,这对教学效果构成了不良的影响。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若利用动画、录像等手段模拟事实,使其能直观、全面地展示于课堂上,这将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感性认识材料。如讲“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时,利用flash技术制作动画,控制、分解电动机的工作过程,让学生从屏幕上清楚地观察到了电动机工作原理及换向器的作用,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不理想,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影响了物理教学质量,若将实验仪器作某些改进再配合投影仪放大,便可大大提高实验的可见度。例如:在玻璃板上用铁屑演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情况时,教师在讲台上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到实验现象。教师捧着玻璃板走下去,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好。如果把这个实验放在投影仪上做,实验现象直接放大在屏幕上,学生就会一目了然。教学生怎么样连接电路时,在线路板上演示,可见度很低,若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电路的连接,就能使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

(四)利用多媒体将抽象内容形象化,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但许多物理现象是不能用我们的实验描述的,在物理教学中也有很多难理解、很抽象的内容,如力学中的功和能、电磁学中的磁感线分布情况、核聚变、核裂变、关于分子运动论及原子结构的知识等等。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以直观、形象的模拟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可以定格放映的图像或过程展示,使过去使用了“千言万语”也不一定能叙述清楚的物理内容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理解和想象,促进学生的多种感知和多种思维形式的整合,同样起到了通过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来实现提高逻辑能力为目的的作用,为学生显现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物理情景,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 来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纵观整个物理教学的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人类物理教育技术的提升,借助多媒体技术,灵活实用的实验探究型教学模式是物理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多媒体技术丰富的素材,顺畅的教学程序,知识的地区无差异性,促进了物理课堂教学的进步。多媒体灵活应用的实验探究型教学方式弥补了单纯教学方式的缺陷,开拓了实验探究新方式,节省了探究时间,提高了探究效果。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改的发展中,必定具有优越的广泛性、实效性。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前进,也制约着学生思维的活跃提升。笔者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待需改进:

教学流于呆板僵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演示整个教学过程,则教师必须按提前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使教学不够活跃。如果只是将多媒体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必要时加以灵活应用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

课件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一些年长的优秀教师但不能灵活应用计算机而受其制约,如果采取一定的培训措施培训教师能灵活应用网上资源或自己用一些动画软件自制动画的话,将会又有一个提升。应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中应注意:

(一)不能用计算机模拟代替实物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建立一个概念或规律的时候往往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并通过讨论总结得出 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很多学习心理活动,如:观察、分析、掌握实验方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学会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这正是我们素质教育所强调的重要方面。因此实验室能做的实验,都力争让学生参与实验去探究、去体会,而不必用多媒体来模拟展示。例如,在组织初中物理教学“浮力”一节内容时,曾观摩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执教者制作了一套完整的课件,用逼真的爽心悦目的画面重现了实验,学生也顺理成章很快得出浮力与它排开的液体重有相等关系。但这实际上是一节败课,实为“纸上谈兵”,严重违背了物理教学的目的,剥夺了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

多媒体是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让其处于主导位置,不能为了课堂的热闹或华丽而让其“哗众取宠”、“喧宾夺主”。

(二)不应过分追求课堂容量,忽略学生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停顿。学好物理最关键的是“理解”二字,物理学习必须通过过程思维活动来获得对知识的“理解”。而多媒体教学虽然容量大,但由于用鼠标操作,画面一帧一帧放映,容易导致节奏过快,学生记忆中暂留的时间太短,使学生来不及思考,使教学陷入新的“满堂灌”中,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物理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物理过程的发展演变;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停顿的时间。

(三)不应过分追求材料的直观形象,忽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能帮助学生顺利进行物理思维活动。但是,教学过程处理得过分形象、直观、具体,学生的思维形象会因这种“包办”而受到限制,并影响到学生思考 的深度。再加上多媒体课件一般是按事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这种定势会挫伤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单向性,束缚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不能图一时的教学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来丧失对其思维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激活学生思维,活化课堂气氛,扩大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无论如何,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的工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越俎代庖”,“反客为主”,不能成为师生教学活动的“主宰”。在教学活动中务必摆正其辅助性的位置,要多尝试、多探索、多实践,才能使多媒体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达到应有的效果。

第四篇:关于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探讨

关于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探讨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更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进步。

现在讨论最多的是“考试制度”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短时间内还不能得到解决,所以我们应当理智地分析中考的现实。中考作为一种公平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合理的,对基础教育起了一定的正向引导作用。虽然中考都在变,但变的指导思想与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是一致的。中考的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不只是教育系统内的事情,还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的经济基础、我们的文化观念、我们的社会体制、我们的干部素质等都是影响中考改革的要素,因此,中考改革不可能突变,我们的学生最终仍然要面临考试。

我校实施新课标已经进入了第三年,我们深刻体会到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备课组摸索出了一些适合我校的教学方法,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基本功的训练永远不可少

首先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必须要搞清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这次课改改得是什么?是不是对以前物理课程及其教育方式的否定等等一系列问题。明确地说这次课改绝不是对以往课改的否定,事实上力图准确地把握和反思。物理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系统性强,有些知识又相对抽象且不易理解。就因为它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基本功的训练,永远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基础打得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对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有较强的适应,能否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有效地学习和运用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能否开创新领域,探索新问题。现代科学技术是在各门基础科学之上发展起来的,基础不牢固,直接影响到人们进一步学习。所以我国扎实的“双基”教育本身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和经验,摒弃它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二、经典物理学可不能松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时代赋予我们必须更快地了解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物理知识面不能太窄,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眼界和思路的。有的人认为现在中国的教材过于陈旧,现在教材应该更多地讲解那些现代科学技术,但是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如空间技术)都离不开经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是学习现代物理学以至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我国现行物理课内容,与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如美、英、日、俄、港、台)的相比,他们的知识面比我们的宽,个别内容甚至比我们的深,有的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但就重要知识来说基本相同,即主要讲述经典物理中属于中等程度的基本知识。因为尽管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而作为物理知识核心部门仍是稳定和巩固的。所以物理课的“现代化”,不能以脱离经典物理为代价。

三、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不能成为口号

从新课改来看,在如何使教师和学生从灌输和被灌输的“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在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等等有利于学生将来乃至有利于整个民族的能力,国家提出了多么迫切的期望,特别是现在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大家都不希望看到“创新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结果。科学方法的训练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时间久了,有些知识会被忘掉,但通过学习培养起来的能力却对人们起着久远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科学技术从发现到发明,到实用,周期越来越短,科学要尽快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适应这种新形势,初中物理教学要密切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提倡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物理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善于把物理知识应

用于实际生活当中,鼓励学生和培养学生爱动手,敢动手,敢手脑并用。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形势,在信息社会中查寻资料,及时吸收和处理某些信息,会运用学过的知识,用物理和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因此,我们一直贯彻“探究式教学”模式。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生来说,如何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极其重要的。人生来对外部世界就充满好奇,而刚接触物理这门新科学的初中生更是好奇心十足,想学好物理的欲望很迫切。所以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物理学对初中生来说是启蒙课,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和源泉。新课程要求教育旨在谋求学生整体的智能与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学生的主动参与则是他们的智能得以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创设物理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生动的实例和充分利用物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活动,并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探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学习物理的方法,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五、培养学生能力,加强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是物理新课程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观察和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认真观察实验中物理现象,注意观察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在学生自己做实验时,应要求他们弄清实验原理、目的,理清实验步骤,严格按实验规则操作,但不是对知识的复制,更应该创造性的解决实验问题,得出实验结果。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事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规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应该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强创造意识、创新能力。

六、激活学生的头脑

激活头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做、会做。俗话说:“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想”比“做”更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有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七、课堂提问的技巧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的,联系这两方的重要纽带之一就是课堂提问,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通过提问,教师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提问,能够发现作业、考试中的抄袭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在课堂提问中应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点与面的关系。

教师面对的不是整齐划一的机器人,而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由于家庭环境、智力水平、学习喜好、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而我们的教育应面向全体,课堂提问应有较大辐射面,既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学困生,达到共同提高。

2.难与易的关系。

教学内容有难有易,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就能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因此,课堂提问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设计,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提问最好把握在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高度,切忌过深过难变成教师自问自答唱独角戏。

3.曲与直的关系。

我们听故事讲究一波三折,曲折动人,不喜欢平淡无奇,波澜不惊,如同喝白开水一样无味。对于课堂提问也是如此,学生每次都面对“是不是”这样的提问,会感到单调、枯燥、乏味,因此所提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具有新意。

4.多与少的关系。

授课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为完成备课任务而对学生狂轰滥炸,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教师所谓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了,可当初设计这些任务的目标究竟有没有达到就不得而知了。而提问过少,将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

课堂提问应该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⑴一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问,“满堂灌”;

⑵什么都问,不讲究针对性、目的性,漫无边际,模模糊糊;

⑶偏离主题,为提问而提问;

⑷只问好学生,不问学困生;

⑸表达不清,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

⑹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

⑺不能举一反三,根据学生的反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等等。

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方法,在设计提问时注意经常变换手法,切忌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同一个内容,在不同场合进行提问时,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验在我区的实验才两年多的时间,由于我们的认识局限性、经验的缺乏、客观条件等原因,存在不少问题,这是意料之中的。但我们要正视它,努力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使物理课标和教材的实验工作健康发展。我们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学习课程标准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2.辩证地认识课改中的一些关系,避免形式化

3.考虑实际情况,逐步创造条件,逐渐积累经验

4.做好教学参考书、学生学习用书、多媒体光盘、实验仪器学具、网络教材支持系统的建设。

5.改革评价,特别是中考的评价工作。

第五篇:b5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

一、新课程改革挑战教师素质

第一,新课程改革挑战教师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着眼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和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等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的更大改革,把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择性课程等多种新的尝试纳入发展目标。其功能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等都发生了很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接受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师观,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

第二,新课程改革挑战教师能力结构。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民主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这对传统的以“讲授一接受”式教学模式主导下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下构建的教师能力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必须转换教师角色,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行为,并具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能力。同时,教师教学的阵地从教室、学校向广阔的社会延伸,形成大教育的格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活动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对于习惯了讲台和照本宣科的教师来说,无疑必须构建全新的能力结构。

既然新课改对教师有了这样的挑战,那么物理老师应如何应对呢? 二.、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方法

1..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超越了学科本位的理念而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对常见现象及熟知事物提出相反意见,培养学生科学的批判精神。

2.营造物理课堂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探究的场所。

(1)强化主体性参与策略。教学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和兴趣,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是探究--发展模式教学中,启动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动力。例如初中物理“浮沉条件”一课的引入,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在盛有一定密度的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浮于液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沉入杯底;放进一个鸡蛋,鸡蛋悬浮于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迸清水里,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于液面。

以上情境使我们看到,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浮沉情况不一样,而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情况又不相同,物体的浮沉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从情境中引出问题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信号性增强;能更有效地调节、帮助学生认知;还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促进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方法教育显性处理策略。科学重在探究未知,科学也正是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物理学就是一部记录科学探究成果的历史,也是总结物理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的历史。目前的物理教材,科学方法教育因素等以分散的形式隐蔽在知识的表述之中,学生往往由于未能注意方法的学习而影响了知识的获取及应用。倘若教师未注意到方法的指导,就会使教师只重视知识内容的教学,忽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再加上科学思想、方法本身的抽象性、概括性,课本中零星运用不连贯,就使学生难于掌握,收效甚微,物理学中教育功能未能充分体现。针对如此现状,借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如探究--发展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科学探究--归纳推理,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寓于知识获得过程中,并视为比知识更重要的内容--内核与脉络,以知识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科学方法去组织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旨在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物化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过程。

例如在学习“密度”概念时,可先通过实验测出不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接着设问:“体积不同的铁块(或铝块),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在教师的设问引导下,学生感知到物体的质量不仅跟体积有关,而且还跟物质种类有关。这时教师要依据物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或问题组(包括精心讲解)“对铁块(或铝块)而言,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它的质量跟体积之比(m/V)有什么特点?铁和铝的m/V值是否相同,它表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地分析物理现象,逐步认识物理现象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及其相互联系,进而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使学生体会和认识科学方法对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118号编辑

下载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浅议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本文着力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研究,在课堂优化理念的基础上,从物理教学......

    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作业初探

    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作业初探 育秀实验学校 朱 莲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作业反馈教学信息,检查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作业吸收和巩固所学知识。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围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阐述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实验教学改革中应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学......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研究 摘 要: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不是要培养出伟大的画家,而是要通过美术教学,在初级阶段引导学生发现美......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定稿)

    浅析怎样设计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郭 维 维 摘要:现代学生要求的是素质教育,全方面发展和提高,且现在的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能力差,积极性不高,所以作为现在的教师就需要在课上学生的......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任务,新的课题,它不仅仅是换了教材,还要求教师更新观念。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去......

    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摘 要】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