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突围

时间:2019-05-12 23:3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语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突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语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突围》。

第一篇:新课程语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突围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的突围

弥渡一中 王志强

论文摘要:新课程的推行、新的教育理念如春风给高中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新课程的推行过程中,却存在着与新课程理念极不想协调状况,新课程老套路,新理念旧传统,旧瓶装新酒,全新而科学的新课程完全被各种现实而滞后的状况消解得没有一点“新”意,没能较好地发挥出新课程应有的功能。高中语文教学必须突围,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新旧课程冲突、存在问题作粗浅探讨,并从中寻求到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突围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突围;教学策略

一、新课程改革新旧冲突 1.新课程改革存在一定的困难

新课程的改革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压力,因为他们要改变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探索新课程的新模式,还要面对家长和同事的质疑。并且很多家长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只关注考试结果,对新课程改革缺乏应有的信心。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度。

2.冷静看待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侧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将学生的健全人格、综合素质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升学率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意义,但新课程就要求淡化升学取向。不过老师还要看教学效果是否最好和教学内容是否合适。

3.适合自身发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一般老师会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只有对话和提问才是最新的教学方法。其实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地选择探索、接受、体验或者模仿等多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因此老师要辨证地看待学习方式的改善。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灵活性。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校本课程开发单一,应付。囿于区域限制。

2、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

3、多媒体教学占据课堂教学主体。滥用,替代冲淡了课堂主体,“辅助”,不能替代。否则掩盖了教师备课主体。

4、教师教学理念更新不快学生被动学习,没能成为学习主体。

5、教师教学重教法、轻学法。

6、各学校所有必修课不能按照课标要求上完全部课程,感觉时间紧。

深思:如何增加扩展适度的教学内容,须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如何精讲?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合作学习、课后复习、演练的有效性。注意练习的有效、有针对性、选择性。

7、稳步推进,不激进,总结调整:

选修课:新课程理念也许融入其中。各学科课时不够,时间紧;

落下课程多,导致放松训练巩固环节;(致命环节)

对教材的增加、删减的度把握不够,驾驭学科能力参差不齐;

学科备课组组长主动思考不够,没能够统一于集体环节,等靠思想严重,不能指望,不能空等。各学科须独立思考推进。

新课程要求配套的新手段、新观念必须实施开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淡化教师主讲为主;须引入学会僧自主学习。分组讨论、须有取舍。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1.教学过程简单化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内容纷繁复杂。但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却并不复杂,只需让其多多参与、多多实践。即多读、多说、多写。写多了自然就会越写越精彩,说多了自然也就出口成章。以往老师所做的专题讲解、题海战术只是老师一厢情愿的做法。其实语文学习不外是阅读、写作和说话,通过点滴积累、日有小进来达到学习的最终目标。

2.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语文新课程的一个全新理念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其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宽容和尊重,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甚至不过激的标新立异,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改革要求实

作为语文老师要经常性地看一些语文教学改革的相关文献或文章,不断为自身充电,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专家的理论知识,脱离语文教参的约束,追求创新与博大。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契机,作为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语文的教学也要从思想上、行为上进行全新的转变,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小组讨论。

“新课程”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衔接中的一大亮点,也是素质教育中最体现教与学双方价值的思想的改革。“新课程”的出台,尤其为应试教育下的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气息,语文品质和写作素质在“新课程”的人文关注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让我们感受到写作教学已经走出瓶颈,教师正运用新理念把它变成让学生终身受用的生活能力之一。可以说,从“新课程”里看到了教育的明天。语文教师如何将这一世纪重任得以完美无憾地传承下去,需要有以下的思考。

一、语文教学应在继承中稳步发展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大体符合实际,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选修必修的课程结构确立,虽系由传统发展而来,但必修的基础性内容不足,选修不便操作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过高等脱离了实际,有待完善。当前,各校青年教师比例大幅度上升,教龄六年以下的教师占了绝大多数,有的连必修课都难以上好,何况开设一门甚至多门选修课,更何谈个性化教学?过去个别学校“统一教案,灵活操作”的施教模式当今仍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保证基本目标的实现,避免由于同年级教师素质不一导致的学生素养缺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不能忘记传统的、实践证明有效的教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需要,接受性学习也需要。需要讲解的时候,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主体作用和滔滔不绝的一堂课,如果确有必要且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方法的掌握、情感的熏陶,我们为何不去做呢?语文教育几千年特别是近百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不能盲目否定,需要继承和发展,更不能割断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谈改革,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仍要继承。

二、用活动推动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学生“活动”,用活动推动语文学习,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师生在课堂内外的活动中形成互动的关系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最显著的特征。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活动”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1.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既生动有趣又高效艺术地将文本学习转化为一个个活动(含教学细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提高是实施新课程教法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活动中,学生主体得以体现,课堂教学易于生成,综合能力得以锻炼,而教师对活动的设计、调控、引导也彰显其“平等中的首席”主体地位。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堂讨论活动,既体现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理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是教师最乐于采用的活动形式。但它的设计、调控也是最难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科学的讨论方法,达到实效的讨论目的。

2.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课型,两者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提高的两大主要途径。社会语文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学校语文虽与之不同,但借鉴社会语文学习的规律、要义,精心设计、组织“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提升能力,是课文教学最有力的补充。现实状况是,不少老师不重视语文综合实践课,或在上该课型时,把它上成了社会实践课、班会课、历史课或“四不像课”了。既然是语文教学,该课型的操作无疑应做到“语文”“综合”“实践”的统一,尤其要突出“语文”。

3.应用性实践活动

教师应根据学情广泛地开展各种语文应用性实践活动。我们要高度重视“活动”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排练后的演出,而是学习中的真实事件。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剂品,而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核心。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少数优秀生得意洋洋展示自我的舞台,而是每一个学生实实在在吸取营养茁壮成长的土壤。语文学习活动必须有提高语文素养的实际效果。

三、高效、实效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关键

在理念层面,广大语文教师经培训学习后对新课改的认识基本到位,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受一些研讨课、评比课的影响,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花哨,机械实践新的课程理念,不重视教学的实效,不能高效率地教学,形成了新的“少、慢、差、闹”现象。

课堂组织形式不是最重要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无论是课文教学还是练习测试,无论是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教师传授„„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方法上有形成,情感上有陶冶,思想上有启迪,习惯上有改进才是目的所在。一句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原点、基准,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语文比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更容易翻出一些新花样,如热热闹闹的课本剧表演、轰轰烈烈的合作讨论、旁征博引的扩展迁移、刻意而为的启发互动、随意无义的多元解读。语文课在其他学科教师的眼中俨然成为“大杂烩”“小品课”。鉴于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无效的课堂形式不是新课程的必然特征;过程高效,结果实效才是教学的根本。

四、学法指导是教法研究的核心

学法指导主要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学的问题,探讨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语文能力主要是习得和学得的,研究“习”和“学”的方法特别重要。由于语文学科的复杂性,我们既需要和学生一起探讨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也需要人为地把语文按板块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探究其不同规律和学法。我们要具体引导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听课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早晚自习的方法、复习应考的方法和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方法、演讲的方法等语文实践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研究学法比教师研究教法更重要。学法指导旨在使教与学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学法指导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实效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在备课、实施教学等活动中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把精力全都放在如何备好课、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教学策略等方面,没把学法指导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对新课程语文教学理解不到位。

我认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继承是前提,活动是重点,高效是关键,学法指导是要害,四者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如此才能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高效、实效地进行。

关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的几点看法

一、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一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一是要充分重视对学生作答后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让课堂中的每一次提问都化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二是要学会等待。一个问题提出后,最好留出适当的等待时间,因为学生需要搜寻信息、归纳整理信息。学生回答后,不要马上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而应该等待一段时间,保持倾听的耐心,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补充或修改自己的回答,使回答更加完善,以此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三是要打破固定的、僵化的提问模式。可以不断变换方法,采取多种提问手段,让所有学生都产生期盼心理,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努力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

个人魅力是讲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这种魅力首先表现在对所讲内容有非常透彻的把握,且博览群书、触类旁通。而一些老师备课只是对照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别的书很少涉猎。把自己限制在一个“井底”,又何来源头活水。“个人魅力”是需要培养的,这种“个人魅力”源自个人的个性,是个性的自然流露。如果个性得到自然流露,成为自己的风格时,“个人魅力”也就显现出来了。如 于丹 教授的演讲声情并茂,易中天 教授的讲说幽默诙谐。易中天说:“开头必须吸引人,为了避免收视疲劳,在必要时设置悬念,抛出问题。还要有出彩的语言,或者有好听的故事,或者要有‘包袱’。” 我们在讲作文做法时,常说作文讲究凤头、猪肚、豹尾,也就是说开头要漂亮引人入胜,下笔就要吸引人,中段要丰满充实,结尾要简洁有力。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做到了凤头、猪肚、豹尾了吗?如果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也能讲得跌宕起伏、幽默风趣,那么,又怎么会抓不住学生呢?

三、时刻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

在师生交往中,第一印象常常是最深刻的,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首因效应”。若要给人以美好的印象,使人喜欢你,必须讲究仪表和风度。如果我们能做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那么形象一定不差。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整洁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是优化课堂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合理引导,体现生活中存在语文。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人的交往中„„。然而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二是营造情境,再现生活。我在网络上看过这样一堂课,课题是一首古诗《观沧海》的欣赏。该诗的篇幅不长,容量也不大,但这节课的课堂内容却很丰富,学生参与积极,兴致很高,气氛非常活跃。原因就在 于这位 老师善于营造生活化的情境:他一开始不是急于讲解诗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看了一些有关沧海的图片,这些图片主要是沧海波澜壮阔,气势澎湃的画面,接着老师又介绍了曹操到沧海时他自己的状况,然后再借助诗歌的伴乐朗诵,将学生一步步引入诗歌的美妙境界,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活了课堂。

五、让学生在“快”中取“乐”。

对于中学生来说,时间是求知的阶梯,是成才的资本,是达标的筹码。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从以前“老牛拉破车”、节奏不快、效率不高、课堂上讲得满满的还不够用、不得不拖堂或补课、作业作文只得安排在课外完成的状态中慢慢解放初来,完全解放出来!教师可以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燃烧激情。课前激趣能快速引入学习状态。可以用两到三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轮流在讲台前诵读自己创作或推荐的优美诗文——让大家徜徉在古诗文那含蓄儒雅的意境中,或沉醉在现代诗那浪漫灿烂的奔放中、也或者在豪言壮语的激荡中,一点点地点燃激情。

六、明确目标、适时鼓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使学生的激情不仅仅是“三分钟热度”而已,还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建立明确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引领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言语习惯等,以此引领他们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共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越多,主体就越能获得一种心理的愉悦,从而其自主性就会越充分,课堂的效果也就越好,这便是课堂的最高潮。

总之,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要逐步向这个方向看齐。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2012---2013学下学期中期教学工作总结

宁县二中 杨琼琳

本次中考命题采用新课标标准卷模式,考查了学生的科技文、古诗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及语言积累运用能力,知识覆盖面宽,题型较为多样灵活,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查,但对高一学生来说,难易也较适中,阅读文本较平易,问题较易操作。

经分析试卷,发现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尤其是成语和病句的辨析能力较弱。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平时多在这方面积累,平时做作业时要重视思考辨析,积累辨析经验,功到自然成。

2.文言虚词用法辨析能力不强。究其原因,在于缺乏面对难度较大问题的勇气,平时不求甚解,一知半解,考试时更是自信不足,草率应付,难以得分。

3.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十分严重。因为平时接触这种文本太少,阅读经验不足,感悟能力较低,对命题类型了解不够,审题粗疏,答题术语意识欠缺,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多凭借感觉解题,得分没把握。

4.语言运用题型中的连贯题好仿写题分值大,易失分,好多学生心态浮躁,缺乏反复推敲的习惯和耐心,对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深刻的认识,观察例句粗心,只看大概,对“仿点”观察不周,写出的句子不符合题干要求。一部分学生写出的句子格式正确,但缺乏格调,或者句子表达的情境相差甚远,答案不够完美,得分不完整。

5.作文堪称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本次考试作文命题材料对立意提示明显,立论切入角度较多,审题不准的问题相对较少。试卷上反

映出的普遍问题主要有:命题缺乏鲜活性和艺术性,也不能反映习作的中心观点;议论文事实论据不足,论据缺乏典型性,论证方法单调;对论据缺乏准确的分析,论点与论据间的统帅关系阐释不到位;语言表达技巧意识不强,句式单一,缺乏变化,修辞手法使用少,语言表达缺乏张力;彰显思路的意识较弱,行文随意性强,不能使用设置分论点、铺垫、照应等方式强化习作结构的技巧性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的发挥个体自主创新的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在如下几方面改进工作。

1.引导学生重视积累。在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辨析、连贯、仿写、压缩语段方面要提早介入,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典型试题。

2.阅读教学中进一步重视情感人文价值观的渗透。有意识培养学生对古诗文、文学类这类情感色彩浓厚的文本的认知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该文本的能力。

3.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精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学生自我表现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自信意识。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完全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

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

另外,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现在很多学生思想浮躁,急功近利,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0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不断研究教材,一定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教材当载体,用教材驾驭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丁爱军

自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全国实施以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践行新课标的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教师之间存在素质差异,有些教师没能真正领会新课程标准,盲目追求形式主义,导致课堂教学华而不实,收效甚微。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病”得不轻,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

一、教学内容重人文性,轻工具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过度关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上课时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课堂上缺乏思维的碰撞、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发挥。新课程实施以后,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这是可喜的现象。

然而,有些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曲解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高举“人文”教育的大旗,把语文课上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政治课”,淡化了语文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上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看不到对文本字斟句酌,欣赏不到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悟。这种“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语文教学,失去了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功能,导致学生读起课文断断续续,写起文章空洞无物,说起话来吞吞吐吐,何谈语文素养的提升,更谈不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了。

二、教学方式重活动,轻训练

活动化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但有些语文教师不是从根本上去转变教学观念,而是过分放大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过度在活动的多样性和新奇性上下工夫。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热闹的活动,滥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画一画、演一演、议一议,这样似乎是丰富了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但课文却被放到了一边,大量的活动挤占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挤去了对学生字词句篇的训练,挤去了学生对课文谋篇布局的揣摩,语文课程的语文味丧失殆尽,这样的语文课还能算是语文课吗?

如在教学《欧也妮·葛朗台》时,有一位教师想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葛朗台语言的特点和神态的变化,但事先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学生还没能体会葛朗台语言的特点,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就匆匆上台表演,结果导致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使得表演无法进行下去。这样的表演效果可想而知。

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生动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更需要的是让学生动静结合,静心思考,潜心会文,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文训练,使之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三、学习方式重形式,轻效果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因具有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发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的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于是有些教师就错误地以为合作学习使用得越多越好,课堂上合作学习到处可见。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开始分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讨论声、争吵声此起彼伏,课堂气氛热闹非凡。

可是嘈杂的背后,学生究竟有多少收获呢?其一,这样的分组学习缺少合理、明确的分工,没有建立小组合作机制,真正参与其中的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则作壁上观,要么一言不发,要么闲话家常;其二,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前,没有事先布置学生进行充足的准备,如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对问题的独立思考等,因此学生的讨论浮于表面,不够深刻,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其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袖手旁观,放任自流,缺少过程性的指导,学生的讨论往往脱离了文本的中心和重点;最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合作学习,过于简单、缺乏思考性的问题只能是浪费时间。

如在教授《宽容序言》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主要内容;二是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感受其形象特点,理解深层的含义。由于第一个问题比较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独立解决,根本不需要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反而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多能参与讨论,但在大组交流时只有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可见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多,讨论的质量也不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要也罢。

其实,真正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所以,讨论前必须让学生明确本小组的“共同任务”,以及自己担任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只有这样,小组内的成员才能人人参与讨论,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内涵。否则,合作学习只能是流于形式。

总之,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广大语文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正确解读和践行新课程标准,把准语文教学的“脉”,对症下药,才能使语文教学健健康康地走进新课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李堡中学(226631)

第四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的美育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的美育教学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大小、心理素质、接受能力的不同,对语文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营造友好、宽松的课堂氛围,提供一个创新性的语文意境是当前语文教育革新的重要目标,更是开展语文美育教学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美育;课堂

语文是一门以科学为指导的严谨的教育学科,更需要通过教育来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艺术境界。这里所说的艺术来源,来自于对文学的创新和挖掘。

一、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所谓语言美,就是指通过作者的创新风格、写作手法来体会文章的意境。但是在众多的文章当中,每位作者的写作方式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尽相同,所以对文章所运用的语言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豁达的、直率的、粗犷的、幽默的、低沉的、委婉的、绮丽的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语言形式来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美妙,通过了解语言的形式美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会品味文章的点睛之笔。例如,《风景谈》这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像这种优美的语言学生应该学会品味,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涵养。

二、再现作品的意境美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要有优美的语言,还要有令人回味的文学意境,这才是文章的精髓。由此可见,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对文章中意境的挖掘,并培养对意境中美感的发现能力,例

如,在教《长江三峡》一课时,作者有针对性地对三峡两岸的宏伟景观进行烘托,通过绮丽的山水美景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大好河山热爱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置身山水之中,通过乘船来体会作者的那份感情,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三、归纳文章的结构美

一篇优秀的文章,就要避免俗套现象的发生,因此,把握文章结构是学习的重要环节,结构美对文章的重要意义也被凸显出来。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更加重视对文章结构的梳理,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来挖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同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通过学习品味文章来领悟语文的学习思路和规律。例如,《阿Q正传》一文,作者通过类比三角形,将文章用三角形的结构形式呈现出来。在表达文章对称美与整体美的同时,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人物形象。

受新时代新鲜元素的影响,一个优秀的人才还需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含量,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挖掘文章的人情美,再现文章的意境美,总结文章的结构美,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含义,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胡兴武.高中语文课程渗透美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2).(作者单位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

??S编辑 常超波

第五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东北师大附中张钧

尊敬的各位专家、亲爱的各位语文同人:

我先请老师们看几个材料:

《环球时报》2005年7月27日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章说,近期上海复旦大学曾举行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得第一名的竟是一支留学生队。

“放假了,我在外地读大学的那个GG(哥哥),从外地回来了,带来了他的恐龙GF(girlfriend女朋友),这个人不断对我妈妈PMP(拍马屁)„„”——摘自广州某中学生作文

×××:

16日是令尊70岁生日,犬子在此邀请你们过来吃饭。

——2005高考语文全国卷某考生第20题(要求写请柬)的答案

老师:

我因肚子痛要请假回家。

——高中某生的请假条

其实,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就已普遍感觉到,社会的整体语文水平在下降。即使是在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和科学院,不少大学生、研究生甚至部分科研人员,在写作、说话的时候,用词不当、文气不顺、语句不通,前言不搭后语,把握不住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种现象随处可见。甚至在严肃的法律条文中也都存在不少语言问题。

老百姓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对语文教育开始不满、批评和指责,要求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其实语文教育一直在改革中前行。

“语文新课改究竟应从哪里改起”,这个问题就成了一线语文教师最大的困惑。因为,以前的语文教学存在哪些不合乎语文教育规律的弊端?在众多的弊端之中,哪一个又最为严重?2003教育部制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尝试回答以上问题。比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等。

以上可以算作我今天发言的第一部分内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借用别人的话,可以这样概括新课改的背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了近百年、但长期处于高耗低效而屡遭诟病的背景下展开的。它的目标,是一次整体的改革,是针对语文课程基本范式的改革。”

——李海林(浙江师大人文学院)

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4省(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实验推进规划为:

2004年秋季,4个省(自治区)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13%;

2005年,8~10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25%~30%;

2006年,15~18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50%~60%;

2007年,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遵循,所以不能不研究。那么这个新课标到底新在什么地方?各位老师肯定都研读过,所以我简单说:

二、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新课标阐释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目标、教学要求、课程实施建议。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开设。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实行学分制,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最高可达14学分。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2学分。半个学期(约36学时)完成一个课程模块。

必修课程(A)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成 “语文一”(A1)至“语文五”(A5)

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新闻与传记(D),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E),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F)。学校可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有选择地开设选修课程。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

高中生的语文水平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必修课程10学分;

第二层次,必修10学分+选修8学分;

第三层次,必修10学分+选修14学分。

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最基本学业,达到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就业的需要或所报考学校的要求,确定相应的水平层次,选修有关课程。

学生修满必修课10学分后,可以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中任意选修4门,获得8学分,加上必修课程学分,共获得18学分,达到报考高等学校的最低要求。达到第二水平层次的学生,从自己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出发,或根据某些院校、专业招考和某些单位招聘的要求,可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门课,获得24学分,达到最高学分数。

新课程标准,由于它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方面的跨越式前进,这一次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较之以往的历次改革,有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为语文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世界。

但新课标公布并实施至今,语文教育似乎未见有什么起色,反倒带来了众多的问题。这不是我的随口结论。这是北京大学汉语语言研究中心陆俭明教授调研后的结论。“这种情况决不能怪罪中学语文教师。说实在的,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是最重的,他们是最辛苦的,可是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报„„”——《语文教学定位问题》(陆俭明)

“无论是人们对新课标的解读,还是对新课标具体内容的实施,都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一群人正成群结队地在一块旧的工地上搭建着看似热闹的形式主义工棚。”

——摘自许典祥《高中语文教学形式主义批判》(见《教研天地》2006/1)

那么新课程实施至今,在实验区,以及非实验区我们自觉渗透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哪些误区?面对这些误区,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反思?

三、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出现的误区及反思

课例1: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每个学生桌上都摆上了荔枝、生物书和生物图片,听课者很茫然。老师一开场就明确要学生自主学习,“学什么”由学生自己确定,于是课堂很热闹,一会儿有人说要介绍荔枝的结构特点,一会儿有人说要研究荔枝为什么不耐贮藏,还有要研究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老师让学生分组学习,查词典,查生物书,找画册,最后全班交流。一堂课下来,这篇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方法以及信息筛选方法一点都没有涉及,甚至课文都没读一遍。(自评: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尝试。他评:大胆创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例2:学习《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把握母亲这一形象,培养热爱母亲的情感。学习流程:先让学生配乐齐读第二三节,同时思考在“我”离家去地坛时母亲的行为和心理是什么,教师简单提问后投影答案——爱、理解、坚忍;接着是拓展环节,教师让学生列举古今中外关于母亲的事例,播放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母亲和妻子到烈士墓地的片段;学生探讨母亲常用的意象和母亲形象美的内涵,并思考课文中的“母亲”和其他母亲的不同点——残疾人的母亲,又引导学生联想自己读书看电影看电视所了解到的残疾人的母亲的事迹,老师讲述电影演员秦怡如何对待残疾儿子的事迹,最后号召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自评: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突出语文的人文性。他评:播放电影片段,学生感动得流泪,很成功;突出人文性,既符合文本的特点,又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是很好的尝试。)

老师们,我们共同反思这两个课例,发现了它在实践新课标过程中的误区。

1.因为强调综合性学习,而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性。

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目标任务以及学习方法。学科之间有交叉但绝不可互相替代,我们不能把语文泛化。课例1语文的味道不浓,反而更像一节生物课。课例2教师备课很辛苦,资料查了一大堆,课件做得很精美,可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赞扬母亲的班会课或以“母亲”为主题的综合课,这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创新,而是异化是背弃语文而不是实践新课程理念。

倡导综合性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要知道,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科学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就无从附着,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因过于强调学生主体,造成教师课堂失位。

何为“教师课堂失位”?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因定位不清而使阅读教学陷入无序或不当状态的一种教学现象。主要表现为从倾听者到第三者,从组织者到放羊者,从评价者到好好先生,从民主到独裁。

有一个阶段,有人批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假作倾听而不予评判,于是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就开始频频插话,结果破坏了学生发言的完整性,充当了第三者。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尽可能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不作为”,而是要善于倾听并做到恰到好处的“插足”,“插足”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或补充学生发言,它必须在敏感的觉察学生观点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操之过急。

老师们知道,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但如何评价学生的独特体验,问题就凸显出来。于是有些教师无原则无条件的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不说一个“不”字,这类现象在公开课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一些学生的答问是随口而出的,教师却如获至宝。

这种一味迁就、信马由缰看上去是尊重了个性,实际上是使得学生是非不分。

另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新课伊始教师问学生阅读课文的感受,学生也真的很听话,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经过一番热热闹闹的交流后,教师会用一句话加以总结,然后抛出自己的问题切入课文。这样的处理表面上民主,实际上还是“独裁”。

总之以上的几种情况都是教师没有定好自己的角色,使课堂教学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实际上,课堂只是一个舞台,老师和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学生的戏份有没有得到突出和巩固,关键看教师如何定位课堂及自己的作用。

3.个性化阅读缺失教师的引领。

新课程提倡个性化阅读,不少学生阅读见解新颖独特。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对其中错误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大胆及时巧妙的说“不”,要引领学生走进

文本,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刻。

文学作品是人类最宝贵最殷实的精神家园,它让我们遐想神往和崇拜。我们反对灌输参考书,也反对无厘头的历史虚无解构。一些学生把唐僧解读为观世音的梦中情人,让刘胡兰早恋,让刘兰芝改嫁前怀了焦家的孩子。这不是创新,也不是个性化解读。有的教师甚至把类似的改写文章当成范文去读,还认为这就是“鼓励学生自由的阅读,有个性的表达”。其实这是极不负责任的。文学肩扛人性和道义两面旗,肩负着社会责任,过滥或过乱,都是有悖于新课标的。

教师作为一个成熟的读者,在认知水平阅读素养等方面一般要比学生强一些,作为与文本对话经验较丰富的一方,有责任引导启发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提供背景、示范阅读、指导方法、启发思考,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4.因强调阅读的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文的人文性,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有的老师以课文为引子,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上成了政治课;有的深入分析文中的科学道理,甚至动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似乎是生物物理课。语文就是语文,语文的性质不能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简单相加。过去语文教学中那种肢解课文烦琐分析刻板操练的教法,扼杀人文性也扭曲了工具性;同样眼下某些语文课上那种架空文本和语言,脱离了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凭空追求的所谓“人文性”也不是语文课所需要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其实就是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它是建立在阅读的认知结构(即工具性)基础上的。我们不能把人文性视为阅读教学外在的附加任务,而应该以工具性为基础来强调人文性,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为了追求教学的现代化而滥用多媒体手段。

多媒体在教学中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它可以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又可以在瞬间展示大量的资料。所以讨论它有无运用必要的意义不大,我们强调讨论的是它的如何应用。

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要恰当的运用,若喧宾夺主,那就事与愿违了。比如板书,在黑板上写,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机动地处理。一旦改为电脑投影,结果常见学生回答不到标准答案,老师就在那儿兜圈子,大有不说到标准答案决不罢休之势,当然,教者也是欲罢不能,无可奈何。殊不知,电脑是死的,而人脑是活的。

实践新课程的误区还不止这些,专家学者们总结出来“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等诸多误区。

语文课程改革肯定是出了问题,不承认这一点将无法真正讨论任何问题。没有一门学科像语文这样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巨大的成绩包含着巨大的问题,空前的成就受到空前的批评。”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理论出了问题还是实践出了问题,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应该怎做才能不出问题。于是我又捧读了一遍新课标。读完后,有这一个直观的感性的但可能是错觉,那就是:

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可望而难及的“桃花源”

新课标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描绘了一幅理想主义蓝图,但由于过于理想,这幅蓝图要变成大厦,难之又难。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学段,并非专业教育。新课标不仅以必修课的形式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以选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选读”“社会思维与语文”“语文综合运用”等专门领域,都要有专门的造诣。在这些专门领域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知识,阅读大量作品,还要有相当的评价能力和创作能力。

新课标与高中语文教学计划脱离较远。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高中语文按每学期实际授课18周,高一每周5课时,高二高三每周4课时计算,总共468课时,除去平时复习考试和毕业前的总复习,实际能用来授课的,只有400课时。那么新课标规定的每个模块要在36个课时内完成。下面我以选修课程“唐诗鉴赏”为例,看看它所提出的几项要求所需要的课时。

1.“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唐代的诗人数以千计,诗作数以万计,从中锁定15位能涵盖四个时期的重要诗人、平均选取的每位诗人的代表作品10首,共计150首。要求很低,以每课时学习3首计算需要50课时。

2.“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且不说学生能否达到,单说要查找翻阅摘抄相关资料就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吧?就算每首作品只用1课时,还要150课时吧!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和修辞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要达到如此专业化的要求,这历练的时间不算,仅就相关的知识总还要花时间学习吧,再加上15课时不多。

4.“运用诗词格律知识赏析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诗词格律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学问,连掌握知识带背诵20学时不多。

粗略统计,共计235课时。较比36课时多出不少。这还只是一门选修课所作的最谨慎的估算。其实每个模块都要大量超支。超支的时间到哪里要?学生的课外时间早就被瓜分的一干二净了,哪还有时间留给语文,何况语文的胃口也太大了。

另外,新课标高估了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实力。高中语文教师,即便是学历合格的也不大可能在新课标所涉及的各个专门领域都有较高造诣。能胜任的是少数。而学生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

所以武汉六中的特级教师洪镇涛撰文质问:“这样一个课标是怎么样制订出来的,又是怎么样被审查通过并已开始付诸实施的?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稍微有点实事求是的作风,稍微作点调查研究,也不会离谱到如此程度吧?”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有赵明的一篇题为“理想对现实的挑战”的文章。含蓄的质疑了新课标的“桃花源”式的设计。文章最后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展现的理想无疑是美好的。课程改革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是,当现实无力面对挑战或者困难重重的时候,站在制高点上的《课程标准》是否也有放下身段,考量现实的必要?面向实际面向多数,面向改革的执行者和实践者,《课程标准》有着逐步完善的必要和空间。”

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只是课程改革毕竟刚刚起步,出现问题了,从专家、决策者到实践者都应该积极的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前两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三大尴尬》,作者是林振远。我读完之后是汗不敢出啊,新课标下语文教师面临三大尴尬:语文教师不喜欢语文,语文教师不善长写作,语文教师知识底蕴浅。

所以我们作为一线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还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渗透新课程的理念。那么课堂具备了哪些特征,才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好课呢?

五、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有哪些特征?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并非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课堂教学模式,很难明确,更不能套上一个固定的模式而称之为“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模式”来推广,因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

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亦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

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

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总而言之,剔除课程实施过程中“虚”“闹”“杂”“偏”的因素,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是一种境界;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更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下载新课程语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突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语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突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孙皖香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语文教改的课程改革有许多矛盾没有解决,表现出转型期语文教学的特点,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教师观念、素养与教学实践的矛盾、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文化熏陶......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欣赏语文、表达语文、聆听语文、感悟语文。让听、说、读、写等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日积月累,真正形成习惯,从......

    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之朗读教学

    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之朗读教学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他们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应形成,到了高中阶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 郑州二十九中学 张洪仪 [案例背景] 一:笔者正任教高二一文一理两个班的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案例 阳高职业技术学校 任玉全 [案例背景] 一:进入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像的相......

    新课程高中语文

    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贾向东自2006年9月始,我们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 进入新课改后,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理论学习、听课研讨、案例分析等活动比以前大大增多,我校还与......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课堂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课堂 【摘要】在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大背景下,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因此,作为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