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策
略
【摘 要】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呢?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很纠结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认为应高在分析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策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基础;动态;联系;兴趣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呢?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
(一)基础性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所有学生经过正常的语文教学过程都可以达成。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授适合内容,学生吸收来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知识,在发展语文思维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另外,由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最基础的,只有自身具备了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才能对其它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如解答数学题目,只有理解透彻文字内容,才能去解答。
(二)动态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语文学科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不同教育阶段呈现不同特征,任意一个教育阶段的结束并不代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结束,在下一个教育阶段中语文核心素养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是丰富语文知识、拓宽语文思维、提升语文能力的过程。
(三)终身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终身性特征较为明显。首先,学习语文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从出生人类就已经开始了语文学科的学习,从牙牙学语、造句、阅读、写作这一系列的过程,语文能力都在逐渐得到提升。学生在自身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生成具有长久、稳定性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过程称之为语文核心素养。另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同社会发展及时代要求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人和社会发展要求。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正确处理核心素养的相互关联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让人理解四方面之间的联系,还对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作了详细的阐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要在语文教学中处理好四者之间的联系,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处理,潜移默化地把这四个方面渗透到其中。如在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没有前面三者的铺垫与作用,就不可能培养学生这一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文化理解的基础,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其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而思维发展与提升,既涉及到文化的发展理解与语言文字,又涉及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及传承,是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思维能力训练必然;审美鉴赏与创造则是培养学生文化辨析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传承、发展、创新文化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偏废任何一个核心素养,都对其他核心素养有重大的影响。
以高一语文诗歌鉴赏《再别康桥》的课堂教学为例,诗人徐志摩先生一方面既有外国留学生的先进思想影响,又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要在教学中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馈等方面精心准备,力求有层次、有目的地渗透核心素养。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金柳与喻体新娘之间不仅值得学生仔细推敲,从而提升并发展学生思维;而且在审美与文化传承上,还蕴含着传统的朦胧美、别情离意的审美追求。因此,笔者透过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渗透,将这句诗与杜甫《新婚别》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诗人“再别康桥”的难舍难分。在实际教学中,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系起来,有助于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内在的逻辑思路,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核心素养的熏陶,达到培养的目标。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阻碍学生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角度上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并且直接关系到了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首先,以情动人,激发兴趣,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感性的力量不容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其次,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语文素养基础阶段的相对枯燥乏味的部分,而教师可以在课堂内设立一些有趣的项目来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举行诗词朗诵会,背诵比赛,限时阅读能力比赛等活动。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紧密联系
相对于义务阶段,高中语文教学还承担着高考选拔人才的重要使命,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画地为牢的课堂教学,还要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中。通过学以致用的实践与检测,来全面反映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与经验。换言之,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把课内、课外两个课堂融为一体,力求打造一个学用一体的语文教学阵地,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语文的课外实践既不是单纯的课外阅读与积累,更不是止步于日常语言的交际运用,而应当是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与语文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因此,课堂教学把语言运用、思考思维、审美鉴赏、文化理解等方面都从课外实践的角度来考虑,透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作文、演讲、辩论、交际等来进一步反馈语文教学。
以高一语文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为例,从知识性的新闻结构与写法、新闻语言的运用、新闻视角的选择及新闻叙事的描述等,到人文性的新闻观点与立场、新闻价值等,其所包含的四个核心素养,都只有通过学生的课外实践才能得到体现。笔者在课堂教学后,就顺势要求学生取一校园题材,写一则校园新闻。其本质不在于学生写出如何好的新闻,而是让学生在准确掌握新闻体裁后,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一个巩固与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师要把课内、课外两个课堂联系起来,其本质就是通过学以致用的实际操作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玉攀.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7(11).[2]万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对策[J].赢未来,2017(4).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2012---2013学下学期中期教学工作总结
宁县二中 杨琼琳
本次中考命题采用新课标标准卷模式,考查了学生的科技文、古诗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及语言积累运用能力,知识覆盖面宽,题型较为多样灵活,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查,但对高一学生来说,难易也较适中,阅读文本较平易,问题较易操作。
经分析试卷,发现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尤其是成语和病句的辨析能力较弱。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平时多在这方面积累,平时做作业时要重视思考辨析,积累辨析经验,功到自然成。
2.文言虚词用法辨析能力不强。究其原因,在于缺乏面对难度较大问题的勇气,平时不求甚解,一知半解,考试时更是自信不足,草率应付,难以得分。
3.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十分严重。因为平时接触这种文本太少,阅读经验不足,感悟能力较低,对命题类型了解不够,审题粗疏,答题术语意识欠缺,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多凭借感觉解题,得分没把握。
4.语言运用题型中的连贯题好仿写题分值大,易失分,好多学生心态浮躁,缺乏反复推敲的习惯和耐心,对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深刻的认识,观察例句粗心,只看大概,对“仿点”观察不周,写出的句子不符合题干要求。一部分学生写出的句子格式正确,但缺乏格调,或者句子表达的情境相差甚远,答案不够完美,得分不完整。
5.作文堪称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本次考试作文命题材料对立意提示明显,立论切入角度较多,审题不准的问题相对较少。试卷上反
映出的普遍问题主要有:命题缺乏鲜活性和艺术性,也不能反映习作的中心观点;议论文事实论据不足,论据缺乏典型性,论证方法单调;对论据缺乏准确的分析,论点与论据间的统帅关系阐释不到位;语言表达技巧意识不强,句式单一,缺乏变化,修辞手法使用少,语言表达缺乏张力;彰显思路的意识较弱,行文随意性强,不能使用设置分论点、铺垫、照应等方式强化习作结构的技巧性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的发挥个体自主创新的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在如下几方面改进工作。
1.引导学生重视积累。在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辨析、连贯、仿写、压缩语段方面要提早介入,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典型试题。
2.阅读教学中进一步重视情感人文价值观的渗透。有意识培养学生对古诗文、文学类这类情感色彩浓厚的文本的认知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该文本的能力。
3.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精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学生自我表现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自信意识。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完全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
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
另外,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现在很多学生思想浮躁,急功近利,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0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不断研究教材,一定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教材当载体,用教材驾驭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第三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的美育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的美育教学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大小、心理素质、接受能力的不同,对语文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营造友好、宽松的课堂氛围,提供一个创新性的语文意境是当前语文教育革新的重要目标,更是开展语文美育教学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美育;课堂
语文是一门以科学为指导的严谨的教育学科,更需要通过教育来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艺术境界。这里所说的艺术来源,来自于对文学的创新和挖掘。
一、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所谓语言美,就是指通过作者的创新风格、写作手法来体会文章的意境。但是在众多的文章当中,每位作者的写作方式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尽相同,所以对文章所运用的语言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豁达的、直率的、粗犷的、幽默的、低沉的、委婉的、绮丽的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语言形式来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美妙,通过了解语言的形式美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会品味文章的点睛之笔。例如,《风景谈》这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像这种优美的语言学生应该学会品味,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涵养。
二、再现作品的意境美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要有优美的语言,还要有令人回味的文学意境,这才是文章的精髓。由此可见,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对文章中意境的挖掘,并培养对意境中美感的发现能力,例
如,在教《长江三峡》一课时,作者有针对性地对三峡两岸的宏伟景观进行烘托,通过绮丽的山水美景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大好河山热爱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置身山水之中,通过乘船来体会作者的那份感情,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三、归纳文章的结构美
一篇优秀的文章,就要避免俗套现象的发生,因此,把握文章结构是学习的重要环节,结构美对文章的重要意义也被凸显出来。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更加重视对文章结构的梳理,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来挖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同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通过学习品味文章来领悟语文的学习思路和规律。例如,《阿Q正传》一文,作者通过类比三角形,将文章用三角形的结构形式呈现出来。在表达文章对称美与整体美的同时,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人物形象。
受新时代新鲜元素的影响,一个优秀的人才还需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含量,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挖掘文章的人情美,再现文章的意境美,总结文章的结构美,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含义,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胡兴武.高中语文课程渗透美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2).(作者单位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
??S编辑 常超波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孙皖香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的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从教以来,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还确实没有比较系统深刻地做过思考。趁这次机会,静下心来,做一个梳理,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坐标,以供参考。竹每生长一节,都要做一次总结。我想教学也应是如此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中学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解答试题时能展现出一种从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课下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而现在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学生接触的东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0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而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师要把课堂40分钟用足用好,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老师的本分,老师要对学生负责。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试题的人文特征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应的做出改变。我发现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重分析,轻感悟。“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比如教学《长亭送别》时,我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对这本文主题和离别情感的分析讲解上,结果整堂课上得索然无味,如果下次再教此课,我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频度感悟上,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联想到所学的有关别离的诗文进行对比学习,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
2、重应用,轻精神。
语文是鉴赏的,也是人文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奠定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为根本。适量地进行专题训练与辅导是不可少的,但不能仅仅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准绳来进行语文教学,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比如在教学《促织》篇时,我在完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字、词、句的重点教学后,然后又进行了拓展,给学生补充了《捕蛇者说》,两篇课文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暴,同时给予广大劳苦大众同情,甚至发动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课本的内容。另外,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课本文本内容的讲解,应重视知识的相关拓展和迁移训练,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为新教师,我觉得听课非常重要,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听其他老师的课给了我受用不尽的知识和财富,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听课让我通过认识他人,审视自己,得到了改变和提高。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生就像工厂加工的产品,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了一个教师教学行为的成败,体现了一个学校的优劣。学生才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针对语文学科,有不少学生的学习观念仍未改变,认为听与不听一个样,考试即使考不了高分但也不会比别人差多少,带着兴趣学的学生并不多,学习观念的落后与偏颇导致学生阅读量太少,知识面太窄,基础知识相当匮乏,出现许多错别字、错用词语现象,一遇到仿写句子等题就束手无策,作文写作立意不新颖,主题不突出,内容太肤浅,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为老师应负一定的责任,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另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专业水准以及教学艺术,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
总之,教学问题多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第五篇:学科素养下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学科素养下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而在学科素养下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也成为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精神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一、引言
中学历史学科素养不仅包括中学生的时空观、历史价值观,而且还包括各类历史实证和历史理解等,这也是历史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们加以引导和教育的。
二、中学生需要具备的历史学科素养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更多的历史知识之外,更要让他们掌握学习思维和方法技巧,这样才能培养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使历史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具体来讲,中学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科素养:
1.扎实的基础知识
只有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才能应对所有的考试和考核,因为任何试卷,其出题的依据都是历史教材,而且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也来源于历史基础知识,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对历史的认识,提高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水平。
2.敏捷的学科思维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从古到今所有事件的客观记述,而中学生在对历史的学习中,需要根据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所发生的不同历史事件去进行区别性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还与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上层建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这就要求中学生具有敏捷的学科思维能力,能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进行观察、思考和理解。
3.正确的历史观
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时,需要正确对待历史事件,不仅要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和总结,而且还要能够运用唯物主义科学观去认识这些历史点,也就是说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要相信历史事实,这样才更有利于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4.现实与历史的融合
以史为鉴,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同时,要把历史的今天与今天的历史进行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让历史与现实接轨,才能够掌握更多的史实,储备更多的知识量,进一步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
三、学科素养下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B的办法和策略研究
学习历史可以让中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放眼未来,在掌握国家历史发展背景的同时,对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而作为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能够找到适合中学生性格特点的教学办法和策略,以促进他们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1.在问题教学中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不但能够激发起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让他们进一步地掌握史实。因为问题的提出可以给学生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让他们通过对抽象的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研究,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和答案,而且在问题的探索中还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内容。比如说在学习到《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老师可以在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之后,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思考为什么我国统一要实行“一国两制”?而“一国两制”的好处和意义是什么?想想祖国统一大业的艰难历程等等,而中学生也可以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去对历史进行梳理和归纳,对我国的统一大业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同时,问题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中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有利于中学历史学科家国情怀的素养培养。
2.在自主探究中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新课标已经明确提出,要培养中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而自主探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让中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到历史事件的现象和本质,而且还可以在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挖掘与探究中去获取更多的信息,实现知识结构的连续建构。而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来进行互动式探究,在大家的交流与沟通中让知识得到梳理和升华。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们争强好胜的阶段,在自主探究中,能够让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进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还以《祖国统一大业》为例,在这课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去对祖国统一大业进行解读和评判,在相互的交流生发中,衍生出问题的答案,明白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的不同之处,并对国家的政策有所感悟,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从而达到历史学科素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在情境体验中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学习情境的创设,不但能够让学生在虚拟的历史情境中得到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让中学生对历史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从而达到历史知识的转型。而且在情境体验中还能够让中学生的学习思路转化成为学科素养能力。但历史课堂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让学生能够从中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够找到历史的真谛,才能体验出历史的千姿百态。另外,历史老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来增强课堂的情境创设效果,让大家身临其境地去进行感悟。比如说《乡愁》《七子之歌》以及《望大陆》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学课件,如果把这些课件融入历史课堂教学当中,一定能够让学生们从这些淡淡的哀愁中,感受到“统一”的重要意义,从而生发出更加深刻的爱国之情,并使之转化为历史学科素养。
4.在进一步拓展中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知识的延伸不但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能够使历史知识变得更加的深入,让中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历史情怀。但是历史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需要有相关的内容来进行补充,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对历史史料进行完善和补充,让其内容能够得以顺延。因为在我们的教材中,大多数的内容都非常的精炼,只有在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之后,才能够使拓展学习找到支撑点,才能够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和唯物历史观的素养,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科素养下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可以让中学生在历史兴亡间认识到社会发展变化的意义,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去奋斗,从而让自己的胸怀变得更加的宽广。
参考文献:
[1]徐明芳.夯实初中历史学科素养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作者简介:
柯美学,湖北省黄石市,黄石经技术开发区太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