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

时间:2019-05-12 23:0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

第一篇: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

摘要: 本文研究、讨论的是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文章将从在课堂教学中、在实验室中、在学生课外实践中等几个方面阐述怎样渗透环境教育,怎样才能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从而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现代化学从过去单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发展为不仅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要保护世界。化学不只是单纯的知识学科,还是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极为密切的一门自然学科,因此在化学课的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当前的环境现状,并自觉地投入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中去。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新课程教材中涉及的一些环境问题以及对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

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

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此外,还包括固体废弃物、放射性、噪声等污染。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还关系到人类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常见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如下:

(一)酸雨

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它主要由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在空气中和雨水一起生成硫酸及硝酸所致。酸雨会使湖泊水质酸化,还会腐蚀金属建筑物。大量的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的冶炼、硫酸厂的废气等。氮氧化物主要来自飞机、汽车的尾气。我国产煤量居世界首位,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矛,酸雨已危及到我国近1/3土地。

(二)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的主要成份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及醛类等二次污染物,可以形成光化学烟雾,有时为淡黄色,有时为白色。对眼睛和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由此引发多种病症。解决的方法是使用新能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或者采用催化转化的方法。

(三)臭氧层空洞

臭氧对人类来说是“亦正亦邪”。一方面臭氧会与碳氢化合物作用产生光化学烟雾,刺激我们的眼睛和呼吸系统。另一方面,臭氧在距离地球表面25km至45km的范围内形成一层高达20km的臭氧层,它可以吸收太阳光里的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伤害。但是在我们经常使用的某些冷却系统中有一种氟氯代烃,会破坏臭氧层,使臭氧层变得稀薄,有些地区甚至形成空洞,从而使人患上皮肤癌。为了保护臭氧层,世界各国目前已禁止使用含氟利昂的冷却系统。

(四)温室效应

太阳光的照射使海洋、陆地变暖,然后地面又把热辐射返回太空。地面的热在辐射的过程中,部分红外辐射能被CO2、CH4、N2O和H2O 等温室气体吸收。当大气中的这类温室气体浓度过高时,会使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大于地面向太空反射回去的辐射热,从而使地面气温逐渐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它会使全球变暖,还会使极地的冰帽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影响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所以很多国家制定公约,希望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降低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影响。

(五)白色污染

指废弃的塑料制品垃圾,如塑料袋、一次性使用的塑料饭盒等。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的结构。目前一次性塑料制品逐步被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代替。

(六)赤潮、水华

大量使用磷肥、含磷洗涤剂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使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海洋中的甲藻大量繁殖时,会导致大面积海水变成红色或灰褐色,即“赤潮”。红色是由于某些甲藻产生了红色素所致。赤潮危害严重,甲藻大量集中与其他海洋生物真争夺氧气,并分泌毒素,杀死水中的鱼类、哈蚧等水中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甲藻生存的水中还带有讨厌的气味,因为死亡的甲藻分解时会放出CH4、H2S等气体。湖泊或池塘中,即淡水中,水体富营养化时,蓝藻会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即在水面形成一层具有腥味的浮沫。其危害是将水中溶解氧耗尽,某些种类还会放出毒素,使鱼和其他水生生物窒息或中毒而死。为了保护水质,提倡大家使用无磷洗涤剂。实验证明,无磷洗涤剂效果也非常好。

二、在实验室中对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

化学教学实验绿色化是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将绿色化学纳入化学教学内容是一个重要课题。要实现化学教学实验绿色化,开展绿色化学实验,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是重要一环。

(一)固体

此类废弃物应独立装入塑料容器并密封,再放入纸箱里,分隔并封箱。这些固体废弃物先放入学习垃圾桶,埋入被批准专门为处理化学和危险废弃物的掩埋式垃圾场内。

(二)不溶于水的液体废弃物

将水层转入烧杯,倒入下水道,不溶于水的液体标明名称,按正确存贮方式保存,以备将来实验再次使用。

(三)酸性或碱性废弃物

液态酸性或碱性废弃物用比溶液体积多至少100倍的水稀释,倒入下水道;对于固体酸性或碱性废弃物,首先将固体在烧杯中溶解,用大量水稀释后倒入下水道。如果学校的下水道通向已被腐蚀坏的管网系统,就不要将废液倒入下水道。一些打算把废液排向污水处理厂的学校,必须看看当地的土壤和水源情况是否允许这种处理方式。

(四)浓酸性溶液

把浓酸性废液边搅拌边慢慢加入一个盛有冷水的大烧杯中,然后溶解143g Na2CO3.10H2O在500mL水中,得一份1mol/LNa 2 CO3溶液,慢慢地加入Na2 CO3溶液到被稀释的酸中,直到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用PH试纸测试直到中性,然后用大量水洗涤该中性溶液,倒入下水道。

在上学生实验课时,中学化学教师可安排学生对实验废弃物进行规范的、科学的绿色化处理,这不仅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而且增加了绿色化实验的教学实践内容,培养了学生对社会及人类的责任感,同时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学生实验中增加废弃物处理环节,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性、严谨性,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结合当地环保状态在实践中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

通过调查、分析、展览等手段,学生不仅运用、深化了所学知识,而且充分认识到普及绿色科技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通过实验、调查等手段,撰写环保小论文

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如调查一些污染较严重的化肥厂、造纸厂、金属冶炼厂,走访果农、渔夫、附近的居民等,在此基础上查阅、搜集有关资料,撰写小论文。例如可根据个别村组领导把造纸厂排污渠道当作摇钱树,致使村民癌症发病率巨增的事实撰写《愚昧——恶魔》,通过大量的资料、数据,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再如,让学生到社区中调查居民对绿色科技的态度(如是否购买无磷洗衣粉等无公害生活用品、是否使用布制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等),在调查中发现,当地居民在购买和使用生活用品时,主要考虑性能和价格,对环境因素基本不理会,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急需唤醒,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普及活动,收效较好。

(二)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树立环保意识,意义深远

日本在1999年就提出了“环境立国”的战略思想,并将21世纪称为“环境世纪”。环境的恶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造成的,而这种损害环境的行为又是同人类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青少年是世界的未来,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更需要加强环境教育。通过课外活动课,使学生认识到讲环保的重要性,极大地调动起他们作为地球人的主人翁精神。

(三)成立环保小组,定期以报栏形式发布环保消息

让学生成立环保小组,调查本地校园被污染的情况,还拍成照片在校园报栏公布,并发出倡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导每一个同学都要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尽一分心。另外,可通过开设绿色化学系列讲座,举办环保竞赛等,强化学生的绿色意识,普及绿色化学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丰富人类知识宝库和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在化学活动过程中使用对人类健康和对环境有害的原料和溶剂以及污染性废物的大量排放,一些化学过程也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为此,人们相继提出了绿色化学理念,使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本身就具有生态价值,包含绿色化学在内的绿色科技将使人类与自然在高层次上和谐相处,我们期待着通过绿色化学课程所播下的绿色文明的种子及早生根、发芽、繁殖,为地球增添一片绿色。

参考文献:

[1].陈勇刚.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出版社。[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浅谈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浅谈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前那种单纯以五笔打字、WPS文书编辑、WORD图文排版等技术讲解为主的教学已经不能胜任当今课堂了,那当前应该学些什么呢?我校去年建成了主干1000兆,到桌面100兆的快速以太网,学校每一部电脑均可上网并共享校园服务器的资源;学生家庭也有不少上网,据查我校各班平均30%-40%的学生家中拥有电脑,其中超过50%的电脑上网;平时上课只要能上网,学生都非常兴奋,看到学生们对网络如此痴迷,面对Internet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又复杂的信息来源和令人忘返的虚拟社区,信息素养必须重新提到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上来,怎样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学习网页制作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制作网页不但要求会打字,也必须会排版,还要懂得合理布局,调和颜色,而且更重要的是构思网站,会综合各科知识布局谋篇。因此要让学生制作出好的网站,不但要学好电脑技术而且是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在网页中的实践能力,尤其美术、文字处理能力。综合这些情况,我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实施了本学期的网页制作教学,本学期的大任务为以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特长作切入点,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相关的网站,网站要求立意新,主题突出,能提供有一定价值的信息给浏览者。然后把这个大任务划分成几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即是一个或几个网页,每个任务要求紧扣主题,图文并茂,布局合理,教学时每课时至少完成一个任务。制作时网页按内容量分为一级网页、二级网页、三级网页、……、首页,一级网页为文章页面,即只含文字、图片、动画等基本网页元素;二级网页引入表格布局,按主题内容以框的形式汇集二个或以上的一级网页概要内容;框越多网页级别越高,最后是首页的制作,首页可以说是多框总和,也可以是一个与本站相关的图片或一段文字。这样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明确,实施起来可操作性强,下面是教学实施过程与反思总结。

教学开始,针对学生已有知识和部分学生学过frontpage制作网页,于是我做了个调查: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情况写学习做网站时遇到的困难。最后统计结果主要反映如下:不知道制作怎样的网页?占调查人数的6.7 %;一个合格的网页要包括主页还有其他什么网页,最基本要有哪些栏目?占调查人数的6.7 %;网上的资料少,制作网页的材料更少!占调查人数的8.9 %;很容易忘记做网页的步骤? 占调查人数的17.8 %;上课时间少,讲课快,又重复又复杂,占调查人数的31.1 %;通过Internet找资料的范围太广,除了百度之外还有什么搜索网站,占调查人数的13.3 %;怎样做一个出色的网站?占调查人数的4.4 %。从中可以分析到学生对制作网页不易理解把握,学习网页制作主要还是学习技术,对实战能力重视不够,制作网站缺乏系统性,信息获取、处理、整理能力不强。制作网站跟写作文一样,要经过观摩、审题、构思、初稿、润色等过程,首先丰富教学素材,我收集了很多有特色的学生网站,世界顶尖网页,网站规划,网页布局理念,网页制作素材如网站logo、网站banner、网页模板等,网页色彩的搭配等文章,制作网站时首先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模仿,先规划后实施,这样学生心目中的网站就出现了,实施起来心中有数,如对整个网站的网站名是什么?制作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栏目(导航)?网站的色彩怎样?用什么音乐等等?这样要做有特色的网站就不难了。然后具体实施,从一级网页入手,先制作只含图文的网页,逐渐引入动画,音视频等;对网页素材的网上搜索,学生更是各展身手,无论关键字搜索还是分类查找,搜索引擎除了百度、Google外,还有雅虎、搜弧等,连每个网站的内部搜索学生也经常使用,大大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对网页图形制作由于这里学生还没学过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所以不能制作复杂的、有各种效果的图形或文字,为此联系Word、Powerpoint中的艺术字、自选图形(其填充、线条可产生各种效果)及其阴影、三维效果,鼓励学生运用艺术的眼光去创作,特别要注意版面整体设计,颜色要协调,适当运用线条与效果装饰网页,创作出非常不错的页面,很好地解决了图文制作的难处,对学生艺术能力培养很有好处;在动态效果方面除了素材提供的动画gif与flash外,Frontpage中还可用字幕、横幅广告、动态HTML效果、网页过渡,Java产生的各种网页特效,这些操作简便、效果引人入胜,极大发挥学生想象空间,很多学生运用这些效果组合设计成了游戏式的界面,从中找到了动画、游戏设计师的感觉,培养了传统科目所无法得到能力。最后在学生制作好网站之后,组织开展学生间相互欣赏评价、取长补短,在课堂上让做得好的学生谈心得体会,让做得不够的学生反思,通过BBS相互提建议,教师整理同学的心得体会,用学生自己的言行指导学生的创作,同时做得好的同学亲身行动帮助同学实现各自的建议,让建议落到实处,充分挥小组协作功能,普遍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是新一轮再学习制作,在总结前面的制作与同学、教师的建议,学生改进网页就有信心多了,改进效果也明显,对培养学生做一件事的态度素养有很大帮助。

下面是一些学生制作网站心得体会以资大家学习参考,也作为本文结束:个人网站做多了就会觉得很容易做,虽然一开始时内容相当多,觉得困难,经老师指导,就已经觉得个人网页也无非是这样,不过要内容丰富,语序好;平时上网时多留意别人网页版面设计和内容,多积累,自然就会随心应手;做网页的时候,应该先想好整个网页如何布局排版,有了想法后就往着这个方向去做,在你遇到问题应及时问老师或同学,马上把不懂的弄好,别人教你后,自己也要做一次来看,以及时巩固;一个好的网页是经过我们一点一滴的汗水凝结成的,经过这次网页制作活动,使我有了耐心对待每一件事情,做事有了认真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觉得做网页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做网页的时候,可以使自己了解到更多的关于电脑的知识,做网页也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别人知道更多的消息;画面要清晰,动画效果要做足(如字幕、横幅广告),要有自己的主张个性;制作一个网页除了素材外,还要结合自己的排版、设计和内容,但我认为这一方面的制作丰富了我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对以后学习和发展大有帮助。

刘畅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策

【摘 要】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呢?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很纠结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认为应高在分析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策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基础;动态;联系;兴趣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呢?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

(一)基础性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所有学生经过正常的语文教学过程都可以达成。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授适合内容,学生吸收来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知识,在发展语文思维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另外,由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最基础的,只有自身具备了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才能对其它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如解答数学题目,只有理解透彻文字内容,才能去解答。

(二)动态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语文学科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不同教育阶段呈现不同特征,任意一个教育阶段的结束并不代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结束,在下一个教育阶段中语文核心素养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是丰富语文知识、拓宽语文思维、提升语文能力的过程。

(三)终身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终身性特征较为明显。首先,学习语文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从出生人类就已经开始了语文学科的学习,从牙牙学语、造句、阅读、写作这一系列的过程,语文能力都在逐渐得到提升。学生在自身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生成具有长久、稳定性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过程称之为语文核心素养。另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同社会发展及时代要求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人和社会发展要求。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正确处理核心素养的相互关联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让人理解四方面之间的联系,还对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作了详细的阐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要在语文教学中处理好四者之间的联系,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处理,潜移默化地把这四个方面渗透到其中。如在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没有前面三者的铺垫与作用,就不可能培养学生这一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文化理解的基础,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其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而思维发展与提升,既涉及到文化的发展理解与语言文字,又涉及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及传承,是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思维能力训练必然;审美鉴赏与创造则是培养学生文化辨析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传承、发展、创新文化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偏废任何一个核心素养,都对其他核心素养有重大的影响。

以高一语文诗歌鉴赏《再别康桥》的课堂教学为例,诗人徐志摩先生一方面既有外国留学生的先进思想影响,又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要在教学中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馈等方面精心准备,力求有层次、有目的地渗透核心素养。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金柳与喻体新娘之间不仅值得学生仔细推敲,从而提升并发展学生思维;而且在审美与文化传承上,还蕴含着传统的朦胧美、别情离意的审美追求。因此,笔者透过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渗透,将这句诗与杜甫《新婚别》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诗人“再别康桥”的难舍难分。在实际教学中,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系起来,有助于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内在的逻辑思路,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核心素养的熏陶,达到培养的目标。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阻碍学生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角度上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并且直接关系到了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首先,以情动人,激发兴趣,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感性的力量不容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其次,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语文素养基础阶段的相对枯燥乏味的部分,而教师可以在课堂内设立一些有趣的项目来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举行诗词朗诵会,背诵比赛,限时阅读能力比赛等活动。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紧密联系

相对于义务阶段,高中语文教学还承担着高考选拔人才的重要使命,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画地为牢的课堂教学,还要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中。通过学以致用的实践与检测,来全面反映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与经验。换言之,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把课内、课外两个课堂融为一体,力求打造一个学用一体的语文教学阵地,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语文的课外实践既不是单纯的课外阅读与积累,更不是止步于日常语言的交际运用,而应当是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与语文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因此,课堂教学把语言运用、思考思维、审美鉴赏、文化理解等方面都从课外实践的角度来考虑,透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作文、演讲、辩论、交际等来进一步反馈语文教学。

以高一语文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为例,从知识性的新闻结构与写法、新闻语言的运用、新闻视角的选择及新闻叙事的描述等,到人文性的新闻观点与立场、新闻价值等,其所包含的四个核心素养,都只有通过学生的课外实践才能得到体现。笔者在课堂教学后,就顺势要求学生取一校园题材,写一则校园新闻。其本质不在于学生写出如何好的新闻,而是让学生在准确掌握新闻体裁后,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一个巩固与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师要把课内、课外两个课堂联系起来,其本质就是通过学以致用的实际操作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玉攀.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7(11).[2]万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对策[J].赢未来,2017(4).

第四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从小学会自己在实践中去主动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学生的学习乃至终身的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何为“信息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跟上这快节奏的社会都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便有意识的让学生动手去收集信息并学会及时处理信息,下面就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粗浅的点滴感想。小学语文教学“大语文观”的提出,要引导语文教学走出课堂,注重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死扣书本、烦琐地分析课文的局面,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重视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重视学生能够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从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理解课文。这些都是在明确地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促进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当然,小学语文教学提倡学生查找资料,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时间还不长。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特别是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还不太熟悉。比如,一些学生不知去哪查找资料,不知查哪些方面的资料;一些学生查到资料后,不知道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对自己没有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常见学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资料照本宣科地机械宣读;常见学生能够选出相应的资料,却无力针对资料谈自己的理解等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迫在眉睫。结合我平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做法,我认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信息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信息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并对于积极查找信息资料的学生进行鼓励,经常这样,会在班级内形成主动去查找信息资料的氛围和良好的意识。当我们学会了《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中国,也有一座城市被人们称为东方的威尼斯,你们想知道这座城市叫什么名字吗?那它为什么会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呢?去查查资料吧,下节课告诉我们大家好吗,看谁知道的最多。”短短的几句话,明确了查找资料的内容,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二)、信息的获取我们提出了这些问题,那学生到哪些地方去查找信息资料呢?这一步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有:(1)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资料;(2)在家庭藏书中寻找;(3)到书店查阅;(4)从报刊杂志上了解;(5)从广播电视节目中收听收看;(6)向他人咨询等等。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还可以去网上浏览查找信息。

(三)信息的加工和表达 当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到信息之后,还需要把各种信息进行有效及时的加工,并把它表达出来。这时,我经常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或者用笔勾画出来。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的时候,学生收集到了很多的资料,但不可能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这些资料一一地全部读出来,那就必须选择一些最有价值的资料,那就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本课主要是歌颂五位壮士的壮烈伟大,所以能够有效体现五壮士伟大壮烈的信息资料我们就把它选出来,有位学生选择的是介绍追击五壮士的日军部队爬上狼牙山后,也被五壮士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日军指挥官命令全体战士向五壮士跳崖的地方致敬这段内容,你看,选择的非常好,充分体现了五壮士的壮烈英勇,从而也说明能够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选择加工了。另外,有些学生对于收集来的信息资料只能照本宣科地机械宣读,这是不行的,必须让学生学会对资料进行表达,让这些资料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有次在教学<<新型玻璃>>的时候,发动学生课外去找找还有哪些新型玻璃的时候,不少学生找到了好多的资料,于是他们在课堂上纷纷读了自己找到的有关其它的新型玻璃的介绍,但有些资料里的专业术语特别多,其它学生可能不太容易听懂,这是我就鼓励学生试着把这些资料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准备一会儿以后,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通俗易懂地进行新型玻璃的介绍,这就是对信息资料的加工与表达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的机会,这样会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素养必将是现代人的另一个重要能力,让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吧!江苏省江都市东汇中心小学225254潘元松 《》

第五篇:浅谈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应当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把每周五的两节语文课设为专门的“阅读课”。阅读课上保证人手一本自己喜欢读的书,书籍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本人经常购买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充实到班级书屋之中,二是动员学生自己购买教师推荐的书目。阅读课上要求同学们手不离笔,随时记录自己喜欢的语句,随时勾画疑难问题并及时向同学、老师请教。对学生的“积累本”进行定期检查,定期展览。通过开设“阅读课”,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

首先,阅读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由于我们学校是农村学校,学校没有图书室,也没有宽带,所以学生平时能阅读的除了一本语文书外,可以说就没什么了。学生课余生活也主要以电视为主。开设阅读课后,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课上没读完的内容,他们课后接着读,也丰富了课余生活。学生阅读的范围广了,涉猎的内容多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罗万象。让他们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

其次,阅读课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句。在写作训练中,学生把自己积累的东西适当地选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使自己的文章亮丽起来,内容丰富了,论据充分了,条理清楚了,结构严谨了。总之,通过阅读,学生也学到了很多写作方面的技巧,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再次,阅读课也陶冶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使学生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增加了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开阔,他们交流的内容也丰富起来,经常在一起交流自己的阅读内容和心得体会,谈论无聊事情的也少了。

还有,阅读课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了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了阅读速度,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

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

语文实践活动内容可以自己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当地实际情况自行拟订,也可以根据教材上的“综合学习”内容来确定。每次活动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目的。

1.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比如在开展“漫游语文世界”口语交际活动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在“在社会上运用语文”、“怎样在其他课程中学习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等几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准备自己的说话材料,同学们在准备交流的材料过程中,走出了课堂,走出了家门,走进了广阔的社会,走进了多彩的生活。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人,学习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实践活动为更多的同学搭建了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平台,一大批有组织能力、有表达才能的同学脱颖而出。每次开展语文活动,划分活动小组是必不可少的,有小组要有小组长,小组长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还有每次活动都必须有主持人,主持人的组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每次活动每个人都有参加的机会,这样,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大面积提高的目的。

三、结合重大节日或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庆祝或纪念活动,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比如,举办“五四”征文或“十一”“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活动,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又对同学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再比如,让学生搜集有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对联、诗歌进行展示交流等,加深了同学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通过一系列活动,也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对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立校园文学社、广播站等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立校园文学社、广播站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选用组织能力强、有号召力的同学做文学社社长,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由参加,经常交流写作心得、互相修改习作。选用朗读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同学做广播站站长,结合学校各项活动及时进行广播宣传。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五、进行“每日一句”和“每日一讲”活动,使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具有长效性

“每日一句”是每天由一名同学负责为大家积累一句优美语句或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内容不许重复而且必须健康,要求在黑板上书写努力作到工整,其他同学认真抄写在积累本上。“每日一讲”是每天语文课前,由一名同学为大家讲述自己的见闻或小故事或心得体会等思想健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叙述完整、表达流畅,最好再加上自己的评论,同学们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老师去不断学习,认真思考、大胆探索,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本人教学情况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载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石槽集乡第一初级中学:艾培灵 【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实施好几年了,培养了不少的优秀学子,也暴露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不少问题。在前......

    浅析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 (精选)

    提 纲(一)感受生活,培养写作素养。 1. 2.作素养。 1. 感受生活中的美丽 ,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 感受生活中的另一面,在教育学生认识世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二)扩大知识积累,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目前高职理工科专业"重技能轻内涵"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如何利用大学语文课......

    实训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涂云兴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陈华伟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

    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

    中学教师在艺术素养教学中“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上教学的思考龙山中学教师:韦 鸿 艺术潜能也是特殊才能,特殊才能不等于天才,后天的环境与后天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能力,注重情感体念,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

    有关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论文

    [摘要]信息时代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中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中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很多欠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关键词】中学生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