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线教师更应该保持终生学习
一线教师更应该保持终生学习
——参加《高中生物遗传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研究》心得体会
旬阳县蜀河中学 郭振龙
去年,我们在专家指导下,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始逐渐深入《高中生物遗传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这一课题研究领域。从刚开始的概念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统的做课题,缺乏经验,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弯路,然而我发现这些弯路恰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就谈谈我自己在做课题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只有潜下心来才能做好课题
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其实不然,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已经令老师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而且也不清楚从何处下手,需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都是模糊的。后来课题主持人岳老师经过多次组织培训,同时也专门邀请了教研室的专家给我们进行了多次关于课题方面的培训与讲解,让我们课题组的人员逐渐有了眉目。由于做课题研究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在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然后按照课题主持人的具体安排,我们才有步骤地进入了课题研究的情景。因此,我觉得如果不去用心做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二、好的团队氛围是做好课题的基础
《高中生物遗传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课题研究小组一共由七人组成,分散在不同学校,信息搜集、结果汇总都有明确的分工,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浑然一体,使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从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渐地找到了各自的主阵地,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所以我在想,如果能把我们的这种氛围让学生也学学,那我们的教学效果将会是心想事成了。
三、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
在过去我认为,如果用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课题,就会耽误我们的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质量,然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我看清了科研与教学是如何相辅相成的了。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给我的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激发了我们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教学的不足。我想这是我参加课题研究的最大心得。
2014年2月25日
第二篇:_做一个终生学习的教师
做一个终生学习的教师 ——读《做个好老师并不难》有感
在美国,有一本家喻户晓的杂志《幸福》,有一期杂志的封面上,醒目地写着一行大字:“要么学习,要么死亡!”这句话引发了人们广泛而深刻地思考,被全世界的各种媒体竞相引用。因为它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就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学习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开启繁荣富裕、文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最近又读了学校发给我们人手一册的《做个好老师并不难》,本书无疑是一本指导教师、帮助教师提高自我修养和教学艺术的职业素质培养的好书!从中我感受到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及其领衔的十几位优秀工作者闪烁着理想主义的教育情怀的理性表达!
一个好教师我觉得应该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优秀的教师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也常常思考:怎样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我所得到的答案是——做一个不断学习的教师,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淋漓尽致地发挥到到教育教学中,在工作岗位上尽最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并因此使内心获得真正的快乐!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踏上三尺讲台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当稚嫩的声音一遍遍呼唤着自己,我自问:怎样才能对得起“老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呼呢?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一个有三十三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教师都被这位历史老师高超的授课艺术迷住了,都忘了记笔记。课后,大家问这位历史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整个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
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意味着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博览群书,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唯有这样,当教师要备好一节课和上好一节课的时候,平时的积累就很容易使教师达到自己的愿望。记住这些谚语:“功夫在诗外”、“磨刀不误砍柴功”。
教师,不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单调枯燥,教师是启迪心智的明灯,是指引方向的路标,是照亮黑暗的火炬,是塑造灵魂的天使。学习,只有学习,只有不断地、全面地学习,才能不负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呼,不负学生家长的信任。
一直以来,我们都为日常繁忙而琐碎的教学工作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心血,闲暇时间顾不上锻炼更谈不上学习,忽视了作为一个教师成长所必须的精神支柱。今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要做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必须学无止境——做一个终身学习型教师。(1)通过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人的行为态度往往受思想所引导,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比之于知识的老化,观念的老化更为危险。知识的老化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观念的老化,则往往使人坐井观天、固步自封,因此,对教育观念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世界唯一不变的东西是“变化”。一张文凭,甚至几张文凭也不能让人有终身的优势,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淘汰。(2)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今天的学生知识丰富,思想开放且多元化,他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社会上各种正在发生的、实时的信息的敏感和接受程度,往往优于教师。所以新时代的教师如果只囿于自己所教的那一部分知识,不及时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信息,不用全新的教育理论充实头脑,不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就会落后于时代,无法适应未来的各种变化挑战。
教师能否具有新鲜活力,单纯增加和补充新知识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深层次的思考应该是一种“内驱力”的激活,注入一种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学习活力和研究潜能,自觉化地、甘心情愿地处于一种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的状态之中,把读书学习作为习惯,人人成为学习的楷模。教师不再停留在课本和教参提供的知识上,而是从书本、报刊杂志、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每位教师同时承担学习、教学、科研任务,在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的状态下成长,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博览各种书籍报刊。(3)通过学习,加速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和一些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如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人与人的沟通能力、开朗的性格等。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读关于本学科的各类书刊及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论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有了这样的教师,中国的教育才能和世界教育的脉搏一起跳动;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握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优秀的人才。
第三篇:终生学习 与时俱进
终生学习与时俱进
——“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小学教导主任省级培训心得体会
金沙县沙土镇第一小学
曾永康
在平凡的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了十五年,期间因为自己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所以在工作中曾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然而,当自己走上教导主任的岗位后却感到面前一片茫然,到底何去何从?虽然自己仍然保持着那份认真工作的高度责任感,然而,由于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真可谓是工作中就像一只“无头苍蝇”。费了不少力,但总觉得没干好的地方太多太多。然而,这次有幸参加此次“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小学教导主任省级培训。感觉眼前见到了一丝曙光,对自己的工作又一次找回了些许自信心。
首先最让我铭记于心的是刘芸老师所讲的——“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与心育技巧”中提到“塑造阳光心态——教导主任心理健康维护策略”。这一话题的交流,让我觉得这次我来得太是时候了。因为,我也因为刚走上教导主任的岗位,正纳闷,为什么自己干的工作会那么多、那么杂、那么烦······常常感到自己的生活好像一下子走入了低谷一样——办公室的活儿多得数不清,等忙完回家时,别家饭都吃差不多了,而我才开始准备饭菜;下午下班回到家,孩子已经学习结束了,不再管他;草草弄点吃的后,抱上八十一人的作业本就开始批阅,改完后已经很晚了······哎!一天就这样没完没了地忙碌着。这时,老婆、儿子的埋怨开始不知不觉成了我的一种无形的压力。是啊,的确没有照顾好他们啊!这也许都是因为我忙于工作而忽略了他
们而让他们感到不太适应的缘故吧!在一次次的埋怨后,我一次次地产生了一些想法——是啊,这样不顾一切地干工作到底为了什么呢?还不如······哎!然而,刘老师的一句“心态才能最终决定自己的幸福”犹如黑暗中的一缕阳光,又一次燃起了我对工作的热情。是啊,忙、累也是人一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有机成分。也许忙才充实,从而少了几分无聊。是的,两个心态截然不同的人拥有同样的东西,他们的感受是绝对不同的。也例如说:一个口干舌燥的人走在茫茫的沙漠中,他手里拿着半瓶水。此时,对于一个坚强、乐观的人看这瓶水会说:“还有半瓶水,我一定能走出去的!”。然而,对于一个丧失信心的人看这瓶水则会说:“只有半瓶水了,看来我是死定了!”同样面对半瓶水,这两人截然不同的感受让我认识到了——我们的幸福与否不在于别人,全在我们自己。
现实生活中,“比”是每个人审视自己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它让人们找到了差距,取长补短,逐渐提高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达到逐推动工作的目的。然而,“比”又深具艺术性,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也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怀着积极的心态去比较,就一定能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不断借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一步步走向成功。但是,在我们身边不少人总会跟比人比待遇有多高,工作量有多小······试想,这样一味地想拥有最轻松的工作,拿最高的待遇;岂不是因为“比”而产生了许许多多不满和抱怨,以至于让自己的工作失去了动力,最终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因此,我们必须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如果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工
作环境,就因该竭尽全力去争取,勇敢地闯一闯。反之,如果我们都没有更好的选择,那么我们就应该全方位地审视自己,认清自我,安安心心、脚踏实地地干好我们现在的工作。
如果我们这样去比,也许一切都会变得坦然了:明智的我们和有钱有势的“大腕”虽然无法比,但我同下岗职工一比,就会觉得自己还有工作是多么幸运;与痛失亲人的人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与那些年纪轻轻就身患绝症的人相比,我们是多么······假如明天就要离开人世间,还有什么得与失放不下呢?
除此,开班典礼上,老师的一句话——“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更让我受益匪浅。在还没有走上教导主任的岗位时,我对这份工作的看法是——只要保持我那种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尽心尽力去工作就一定能干好。然而,及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用事实告诉了我——一切都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要干好教导主任的工作,没有每位教师的积极支持——乐于工作(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没有老师们的自我发展——善于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就不可能有我们全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飞速发展。要想让我们的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我们教师就必须坚持终生学习,不断反思,力争成为一名“研究型”、“学习型”的教师。如果仅用我们在学校中学到的那“一碗水”是永远无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的。也许我们不少的老师认为,自己已经教了多年的书,经验已经很丰富,不用学习什么都能完成自己的工作。然而,如果我们仔细一想现在教育改革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
切学生的发展”等理念无不提到我们的工作核心是要发展学生,然而,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接受几年的教育后居然只考了几分或者十几分,这时我们都想找的理由就是孩子的智商差,或者孩子的家长没有参与教育······这些理由足以体现我们的教师对于这样的情况很无奈。孩子来学校本来就是来接受教育的,如果我们老师的每一节课都能吸引孩子感染孩子还会担心他们考低分么。孩子考得太糟,足见我们的课堂教学率太低,因此,作为教师,我们现阶段必须加强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的学习,加强我们的师德修养。力争做到“终身学习,与时俱进”,边教学,边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三、学习中让我知道了“校本教研”是教师素质提升的一个最佳平台。教师要想提升自己 的义务水平,就必须认清自己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真是高度呢?除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告诉自己外,更多的应该在同事间的合作中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通过相互学习找出差距来认清自己。其中,我们最常见的活动就是教师听评课活动。这是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最有效的方法。然而,我们实际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却出现种种情况:(1)教师没有用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听评课活动。具体体现在——授课教师出于完成任务的角度,以至于准备不充分,上课没能体现自己的最佳水平,没有用这样的机会来促进自己认真备课、认真授课、认真反思;听课教师也处于完成听课任务的角色,以至于没有注意去发现别人的优点进行借鉴,发现别人的缺点大家共同探讨,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 的。评课也没有注意针对课堂中的各个有效环节尽心探讨,而多半流于形式,滥用套话(课件设计好、教学思路好、教学效果好·······)这让授课教师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让我们的听评课活动失去了应有的特效。(2)教师本身对教研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把教研活动当成自己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平台,而认为这是学校强加在教师身上的额外负担。没有认清终生学习、与时俱进的重要性。没有前进的意识。(3)教师缺乏“自我研修”意识。其实,我们的每节课、每位学生都是我们研修的良好素材。因为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不知道怎样进行“修炼”。上面下发的种种教材,老师们没有主动去学习,而是草草地从中摘抄一些语段完成笔记,再提些问题抄下答案完成相应的作业。这就让教师的理论学习无法取得实效。没有理论的支撑,任何研究都是紊乱的。
外出培训的生活虽然枯燥无味,但是,如果我们抱定终生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参与到整个培训活动中,把培训与自己的教育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培训解决自己工作中的种种困惑,以至达到与时俱进的良好势态。
2013.04.04
第四篇:一线教师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如今虽然线上教学还不成熟,但就这次疫情让我们提前体会到了线上学习。每个学生只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就能考到一个好成绩。倘若你学习时一向懒懒散散,不肯用脑子去思考问题,你往往不会得到好成绩。所以只要能养成下列习惯,并且一向持续着,那么你的学习只会摇摇直上。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线教师网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线教师网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作为一名《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年轻教师,能有机会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课程《工程制图》的培训,感到非常荣幸。本次课程于年12月1—3日举行三天,我参加的是x省分中心的培训(x市x师范大学科技楼2楼),由x大学陆国栋教授和施岳定教授主讲。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收获很大,对创建精品课程方面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我认为有下列几方面的突破:
1.内容方面的突破
工程制图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形体分析能力,具有培养工程文化素质以及形象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功能。目前的工程制图课程内容体系采用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物体的知识架构,新的工程制图课程内容体系采用从三维物体构形到二维图形表达再到三维物体重构的知识架构,更加符合认知规律,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形体构形的设计创新能力,对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手段的突破
实现教学手段的突破,是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特点所决定的:教学中需用大量的实物模型;教学用挂图多,由于挂图较小,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很难看清楚,教学效果较差;教师课堂上画图多;教学中所使用的模型及挂图基本是静态示教模式,不利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等等特点充分表明工程制图课程实现全面电子化教学手段的必要性。因此,将模型、挂图、黑板图等制作成电子模型、电子挂图、电子讲稿等教学用CAI课件,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养新型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
3.教学方法的突破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教学,注重将工程图学课程与工程实际问题、科学前沿、相关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多向思维。注重学生参与,除课堂提问、讨论外,经常让学生做一些小设计。如在讲授平面切割体时,由于该部分内容较难掌握,有些学生难以想象出空间形状,教师就鼓励学生用一些易于切割的材料(如橡皮泥、泥土、萝卜等)自己动手,逐步将物体形状切割出来,使学生很快掌握这部分知识。
4.实践方面的突破
《工程制图》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工程制图》课缺乏实践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知识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的能力。通过绘制简单模型的视图,认识和感知三维实体的结构。通过零件测绘,部件测绘等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制图的综合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解决了一些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得到了许多方面的指导。感到自己受益匪浅,非常感谢高教司网络培训中心给我们提供的这样一个机会。
一线教师网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校也掀起了网络学习热潮。为此,我校领导为我们一线的教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搭建了网络学习的平台——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人生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寻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网络学习中我与同行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互动中我学到了一些粗浅的网络知识,从不知怎样建立博客、怎样进入博客到怎样发表文章等。老师们的答疑解惑让我在学习上信心百倍,更使我的学习进步很快,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网络学习让我体味到了人生从来未有过的快乐与欣喜。
网络就象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学工作之中。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方位的变革作用。
首先,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它淡化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教师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语文课堂上,课前我们可以到网络上搜索资料(包括文本、图片等),课上再把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与伙伴交流共享。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其次,网络学习有利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网上交流等活动,使业余生活趣味化,其核心是要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网络的学习能够给予教师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参加网络学习,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绝不是为了一时的兴趣,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赶时髦、装门面。而是要通过知识的积淀,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铺设一条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人生之路。
一线教师网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校也掀起了网络学习热潮。为此,我校领导为我们一线的教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搭建了网络学习的平台——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人生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寻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网络学习中我与同行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互动中我学到了一些粗浅的网络知识,从不知怎样建立博客、怎样进入博客到怎样发表文章等。老师们的答疑解惑让我在学习上信心百倍,更使我的学习进步很快,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网络学习让我体味到了人生从来未有过的快乐与欣喜。
网络就象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学工作之中。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方位的变革作用。
首先,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它淡化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教师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语文课堂上,课前我们可以到网络上搜索资料(包括文本、图片等),课上再把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与伙伴交流共享。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其次,网络学习有利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网上交流等活动,使业余生活趣味化,其核心是要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网络的学习能够给予教师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参加网络学习,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绝不是为了一时的兴趣,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赶时髦、装门面。而是要通过知识的积淀,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铺设一条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人生之路。
一线教师网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有幸参加了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感悟极多,受益匪浅。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在网络学习这个舞台上我们尽情的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精辟的讲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相互交流,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友谊。通过这一轮的培训学习,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一切让我的收获变得灿烂无比。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崇高的教育事业
虽然培训的时间有限,但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给予我的启发和思考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老师们还以鲜活的课堂教学案例和丰富的理论知识,给了我们具体的实践指导,真是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无怨无悔,我们应懂得以乐观的心态对待教育事业,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同时还要学会与学生沟通,用阳光般的心态积极面对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大量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
在培训中,教授说过:“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不二法门是大量阅读,反复实践。”因为任何人想要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何与时俱进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我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挤出时间大量阅读,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以不断修炼来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此次培训,我也得以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也明白了我们教师是在行动研究中成长的,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我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我们要不断修炼自己,特别是将平时点点滴滴的实践积攒起来,提高自身的素质,练就“真功”,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本次培训,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拓展了我的工作思路,提高了我的思想境界,学习到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热情,虽然本次培训即将结束,我会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线教师网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网络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人生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寻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网络学习中我与同行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互动中我学到了一些粗浅的网络知识,从不知怎样建立博客、怎样进入博客到怎样发表文章等。老师们的答疑解惑让我在学习上信心百倍,更使我的学习进步很快,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网络学习让我体味到了人生从来未有过的快乐与欣喜。
网络就象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学工作之中。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方位的变革作用。
首先,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它淡化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教师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语文课堂上,课前我们可以到网络上搜索资料(包括文本、图片等),课上再把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与伙伴交流共享。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其次,网络学习有利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网上交流等活动,使业余生活趣味化,其核心是要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网络的学习能够给予教师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参加网络学习,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绝不是为了一时的兴趣,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赶时髦、装门面。而是要通过知识的积淀,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铺设一条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人生之路。
第五篇:一线教师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陈萍萍
我从1998年开始正式做课题(指立项课题),至今有5年了,我每年都做区级以上的课题,有时是几个课题一起做(如1999年我进行了三方面的课题研究。一项是黄黎明老师的“德育一体化”的省级课题研究,开展“小导游”活动。一项是自己的区级B级立项课题“小学《生活与劳动》中学生创造性教育的研究”。还有一项是“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2000年我也进行了二方面的课题研究。一项是继续参加黄黎明老师“省德育一体化”的推广实验,开展“小导游”活动;一项是自己的区级B级立项课题“小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的研究”。)回顾自己做课题的历程,只是想告诉大家,课题研究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其实只要我们找准课题研究的契入口,一般我们一线老师研究的课题要小,与我们日常教学工作有关的具有实用性。然后根据事先设想的方案踏踏实实地去做,最后把你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总结一下。一个课题就算完成了。不然,我也不可能完成每年一个课题的结题工作,并有幸在区级以上获课题论文的一、二等奖了。事实上,通过做课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成就感,解决一些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验研究、学习、思考,能提高我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从四方面来和大家做个交流。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以前没做课题时,我也总觉得搞科研是很难的,应该是专家们做的事。我作为一线老师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做的(当时,我觉得我要忙于备课、批改,还要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怎么有时间再去做课题研究呢)说实在的那时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做课题。那么什么是课题研究呢?现在我的理解就是把我们的日常工作科研化,也就是我们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审视、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想好了做”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我曾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具体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改革。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形成开放的技能培养体系。其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开展“设计性”的学习活动;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劳动与技术的培养,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从事简单技术活动和技术学习的基本能力。我想这就是科研,有一个研究的中心(理论支撑),有具体的操作思路。
课题研究同时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总结、归纳成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经验,然后再指导具体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学更有效。说白了,课题研究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
科研培训参考书第17页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阐述:“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二、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谈谈我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
首先,我做课题研究是为了自身提高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近年来我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在1985年一次学术报告中提出:“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对此,我深有同感。的确是这样的。做课题研究是提高自己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习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一般做一个课题,大约看5-6本书,如我在 做“《生活与劳动》中创造性教育的研究”课题时,就看了《创造性思维方法》、《法国小学教育考察》、《能力素质教育》、《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论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征》、《关于基础教育的思考》等书,这样就有意无意地促进了我多看书,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做课题要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做中反思”。一个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将随着学生的实际,实验的可行性要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如果你经常搞课题研究,就容易形成反思教学的习惯,这也就是科研的意识。
其次我做课题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在教
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等。譬如我在教学《生活与劳动》学科时,发现了许多问题:学校由于受场地、设备的限制,阻碍了生活与劳动教育的发展。这几年学校虽然开设了《生活与劳动》课,却基本没有设立与教材相配套的劳动场所和工具。使实践性极强的劳动课变成了说教课,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相脱离。家庭对孩子过分地溺爱,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使学生的生活与劳动技能培养不能落到实处。于是我设想,在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时,是否能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以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在1998年“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 培养学生的生活与劳动素质”课题立为区级课题。经过一年规范的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时间、场地和器材,充实活动内容,全方位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新。使《生活与劳动》课的学习过程成为少年儿童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生活与劳动素质。该课题成果被评为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当时是我第一次拿到论文奖,对我的教书生涯是一个很大的触动。搞课题不仅能帮我解决实际问题,还能提高我的教学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一线教师之所以要搞课题研究,我想不外乎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一些教育现状,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使自己有收获吧。三、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
这是一个比较难谈的问题,要说的实在太多,一般做一个课题主要分三大步:第一步选题,立项;第二步就是实践操作;第三步是分析、总结。每步又有具体的做法。我主要以个人的实践体会,从四方面来谈。
(一)要学会选题。
在刚进入课题研究时,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我们的课题研究规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围。虽然题目以后可以改,但选一个确切、实用、新颖的题目还是应该慎重的。那么,哪里去找我们课题的灵感呢?
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符合“想好了做”这个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征的。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答案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识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有学习态度的原因,预习不充分;有学习能力的原因,自己学不会;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胆子小 „„这时,你再反思:小孩是求知最强烈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小孩是最天真的,他们总想早点长大,能与大人对话。但为什么他在课堂上宁愿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如何来调动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呢?”这样,一个课题就形成了。
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研究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了解学生的现状是必不可少。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树立“学生为本”的意识。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谈话法、观察法等了解你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现状,并进行分析,从而寻找课题研究的来源。
学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学生的不足、缺点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作为一线教师我想我们不缺课题的来源,我们缺乏的是从看似平常的工作中提炼有价值的课题的意识。记得2000年我做的“自我保护”课题,课题的直接来源就是我的儿子。当时他们要读一年级了,但我发现他们的自理、自护能力很弱。从没有独自过马 路,交通安全意思不强,走在马路上还追追打打;他们不会根据天气的冷、热自己脱、穿衣服。联想到我曾教过的一位女学生,到了五年级还要保姆帮着穿衣,不敢一人坐车回家。现在的孩子在大人的包办下,自我保护意识的淡缺。我感到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多么重要。这样,一个课题就诞生了。最后,这个课题立为区级课题。
最近我新立了一个课题“小学生主体参与阅读机制的研究”。也是从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后,结合新课标要求想到的。现在的孩子学得不主动,他们习惯于到课堂上听老师说,自己做学习的旁观者;学得不愉快,感到作业是一种负担,认为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它突出自主性,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从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到学习成果的呈现,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它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注重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因此,我想构建一个“小学生主体参与的阅读机制”将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有助于学生早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语文阅读体验中,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
(二)要学习理论文献。
选题后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阅与本题有关的重要文献,对所选题目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学习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为做课题寻找理论支撑,也能确定好我们课题研究的基点。作为一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认识水平。
① 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语文老师可以读读《语文教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作文教学艺术论》等。《生活与劳动》学科的教师应该读读张秉平、刘洪军编写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小学劳动课教育概论》、《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小学劳动课评价》,以及现在最新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等书。但是为了节省时间,最好是看教育文摘类的杂志和报刊,阅读文献综述、科研情报及动态之类的东西。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的科研信息量。
② 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导我们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也是新的教育观念、理论在学科中具体反映。就目前来说,“新课标解读”是有必要反复学习的,它能使我们以最捷径的方式汲取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了解课程的最新发展趋向。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推行。这就意味着我们不管是什么学科的,不管是用什么教材的,都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投入到这场教育革命。因此,了解整个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我们做好课题的方向。我想再忙、再累,自己所教的学科的“课程标准”是一定要仔细研究的。从新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也可以寻找到我们课题研究的依据。如我去年做的区级立项课题“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了解——小学‘职业认识’教育的研究”。就是根据“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 实施指南”中提出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五大课程目标之一的:“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认识。”来确定科研课题的。这是最新的课程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课题最终获得区科研成果一等奖,杭州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说明了课题是有实用价值的,既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又有可操作性。
③ 要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当确定了研究的课题后,还很有必要去收集别人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的资料,学习他人的经验。这样,能使我们了解自己所做的课题是在什么层面上:别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做过哪些工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有待我们去研究的?他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结果是否科学?了解别人研究的程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根据自身的特长、能力有选择地进行具体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撞车事件”,重复被人的老路,造成精力、物力上的浪费。学习他人的经验,可以看名人的专著,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乐连珠的《小学快速阅读教学》、最方便地是上网根据你研究的课题检索。我一般上google网,有时上soho网。
(三)要设计好课题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市教科所的施所长说他曾经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来写一个课题的方案。专家写一份课题方案尚要“长考”,可见,方案的制定在课题研究中的分量了。一个课题方案中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及其范围,要采 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时间进度等。其中要研究什么(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明确,可操作性。设计好课题方案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有助于课题有序的进行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少不了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的研究步骤主要分
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总结阶段,这三个时间大块。这样制定,确保了课题有序地进行。让研究者明白,每个时间段主要做什么事。一般:
准备阶段。主要做三件事。
1.理论学习。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
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实践阶段。主要做三件事。
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实践。2.记录、收集实验的书面材料。3.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总结阶段。主要做两件事。
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② 有助于课题的操作落实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也少不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做课题,就是一步一步地做出来的。因此,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的制定是越详细越好。即你要做什么,怎么做,在课题方案里要说清楚,比如,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实验法等。你课题研究时什么时候用行动研究法,什么时候用调查法,都有个讲究。如果你在课题方案里详细计划好,那么,当你开始做课题的时候,就有章可行了。一般我们课题研究的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和教育实验法结合着进行。行动研究法进行的是形成性实验,一般在课题研究的前期,教育实验法进行的是确证性实验,一般是在课题研究的后期。
③ 有助于课题的反思总结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更少不了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目的的制定,给我们做课题反思提供了依据。在做课题中我们应该经常地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去反思我们的研究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目标。从而来总结实验的经验,以及修正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
(四)要善于合作交流。
① 要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特别是学生的支持、配合。因此,当你决定做课题时,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你的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他们配合的内容。使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搭建实验的舞台。这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基础。如:我在99年做的课题“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 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在实验中有一项“学养花”的活动,买花、养花、赏花,这一系列的活动都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
② 要得到领导、老师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学校领导、同组老师的支持。课题研究需要一个研讨的氛围,需要理论、实践的指导„„因此,我们在做课题的时候要主动的把你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与科研室的老师、同组的老师,甚至是不同学科的老师去交流、沟通,尽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样对搞课题研究帮助很大。如这次,我们组准备搞一个“小学生主体参与阅读机制的研究”,我拟定了课题的操作方案,在组内教研时,大家对方案的可操作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曾屹提出的几点建议,我觉得很有价值,有助于我们方案的完善,使有些研究的内容操作起来更清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搞课题研究需要群策群力。③ 要得到专家、家人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家人的支持。课题最终是否成功,最现实的是你做的课题是否获奖,得到专家的认可。因此,做课题还要去找教研员、找科研专家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当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家人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搞课题研究是“想好了做”在课题立项和结题时都要回家看书、写文章。因此,要取得家人的理解。四、一线教师做课题有什么好处?
(一)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我能有计划地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想好了做”。即以课题的形式去开展工作,如每学期开学前,我都要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实际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并组织学生根据目标制定班规、具体的落实措施。像四年级时,根据学生自信性不足、自律性不强,我提出了“自信、自律、合作、创新”的班风建设口号。一学年下来,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班级的奋斗目标基本达成。同学们都有较强的班级荣誉感,在各项比赛和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获“进出场比赛”年级第一、“运动会入场式”年级第一、“合唱比赛”年级第一等荣誉。这学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生活、学习的能力,我提出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奋斗目标。班干部根据目标拟定班级公约,并在班会课集体表决,经过修改成文。以课题的形式去开展工作的好处是工作的中心明确,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边做边修改,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
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我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
课题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自己的弱项进行研究,也就是从教学问题入手,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像我做的“自我保护——热爱生命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 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一类是以自己的强项进行研究,即用新的理念有意识地指导、开展自己的工作,如前年做的课题“小学生‘职业认识’教育的实践研究”和去年的课题“小学‘生活技能’学习项目的设计和操作”。通过有预谋地实践,达到克服弱项,提升强项。如果长期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我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做有心人,养成了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并勇于探索、实践。现在,对我来说搞课题研究是一种比较自觉的行为。因为我相信课题研究最终将给老师们带来的是教学上的解放。此外,通过课题研究,大家还能学会许多本领。如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制作课件,编写教材,撰写论文等。
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我觉得要做好一个课题学会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也要和同事合作。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开展,我们应该学会做研究型的教师。
最后,祝愿老师们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