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兼收并蓄

时间:2019-05-12 23:0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兼收并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兼收并蓄》。

第一篇: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兼收并蓄

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兼收并蓄

福建省上杭县庐丰横岗小学 周继章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是从儿童生活出发,利用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为素材,通过他们想做又能做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情感态度教育蕴含其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让儿童道德的学习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想可做,真正起到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逐步积累、发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实‛与‚活‛的兼顾、‚情‛与‚智‛的兼容和‚形‛与‚神‛兼备,在教学中追求这种兼收并蓄,才能取得课堂实效。

一、‚实‛‚活‛兼顾 彰显内容优化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实‛与‚活‛兼顾。‚实‛是学习的实际内容,具体的知识,这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编,精选活动事例,增添‚接地气‛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增加可信度;而‚活‛是指教学的灵活性,因时制宜,因时而设,抛弃传统教学中偏重陈述性知识的传授,一改以往单调填鸭式的教学,着眼发展,着力基础,提倡将知识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甚至再现知识的形成。这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拓展意识,灵活的应变能力,渊博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真挚的情感。

如在教学《伟大的先人》(人教版五下)一课时,由于文中历史年代久远,人物与学生之间有很大距离,想让学生了解孔子的事迹,体会孔子的道德思想和教育思想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需要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补充,搜集一些关于孔子的故事,结合《经典诵读》课本中关于《论语》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孔子其人。我在和学生了解孔子生平的交流中,有个学生忽然问:‚姓孔名丘,就应该叫孔丘,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孔子’呢?‛这在教材中并没有呈现的内容,需要老师灵活引导,我就让学生列举了古时很多名字中带‚子‛的人物,从而得出‚子‛是古时候人们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我还继续通过补充有关孔子勤学好问的小故事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孔子的勤学谦虚,学问渊博,使文中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求知的欢乐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是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课堂教学也不断满足、强化学生求知欲和表现欲。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对教师的观念,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课堂中,教师通过自己灵活动的教学机制,激疑、点拨,巧妙地化教学矛盾为深化教学的契机,使课堂活而不乱,实而不死。

二、‚情‛‚智‛兼容 激发情感体验

‚情‛是情感,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智‛,许多时候是教师的‚灵机一动‛,教师的教学机制,教学敏感,教学灵感。所谓‚情‛‚智‛兼容,是要求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触动情感、体验情感、领悟情感,始终保持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感状态。

如我在进行《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六上)‚走出去,请进来‛这一教学环节时,由于六年级的小学生对祖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的认知还是比较肤浅的,我从资料探究入手,引导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我们打开了国门,给祖国带来的变化,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自豪与骄傲的情感。但这时有位同学欲言又止,我鼓励他大胆说出来,这位同学说:‚老师,清末的时候也打开了国门,为什么却引来鸦片战争?‛这问题让我始料不及,捕捉到这一动态生成,于是我灵机一动,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创设辩论情境,结合学生实际适当拓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清末打开国门和现在打开国门的不同,对‚打开国门后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以及探究如何兴利除弊。这样一来,一方面让学生在辩论中体验到清末打开国门说带来的悲惨历史情感和现在打开国门带来的辉煌成就的喜悦情感,另一方面在辩论探究活动中,拓展的不仅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而且使学生所学的孤立的知识点产生了多向联系,引发了纵深思考,让学生学习了用历史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形‛‚神‛兼备 演绎课堂精彩

所谓‚形‛,即形式,要富有真实感,神韵相似;而‚神‛是情境要有主旨,含思想。形神兼备,优化教学,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入了许多新元素,如音乐、舞蹈、简笔画、多媒体等,也增加了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如小组探讨学习、比赛、表演等等,解放了学生的手和脑,使得课堂精彩纷呈,符合学生好奇、爱新鲜、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乐学、好学,学得更扎实、更多元,能力得到锻炼,情感得到培养。

如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中《破碎的山河》这一环节时,(六上),我首先采用了播放《七子之歌》的音乐,让学生猜猜歌中所说的是什么地方,接着播放电影片段《鸦片战争》,学生从影像中产生悲愤的心情,抓住时机问学生:‚香港为什么曾经被英国占领?中国还有哪些地方被强占、强租、强借?‛我引导学生在教材P31找到方法的提示:近百年来,列强先后强迫中国共签订了一千多个不平等的条约,其中《南京条约》就被英国强占了香港。然后我在黑板上提供一张中国地图,学生边交流,边把列强近百年来强占、强租、强借的地方用彩色吸铁石标出。学生不难发现,仅沙俄一个国家,就侵占了我们国家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另外在大量被强占、强租、强借的地方中,大多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港口、相对发达一些的城市,我们的国土被瓜分,四散飘零。这样,我通过音像、地图、讨论等教学方法,从这些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史实的信息和现象在现实社会中的积淀及呈现,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捕捉历史痕迹、探究祖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契机,让学生走进历史中,去感悟,去认识,去理解,其认识才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简介:周继章,1982年8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小学思品高级教师,副校长,福建龙岩市第一届品德学科名师,从事品德教学研究多年,在《中国德育》《小学德育》《新德育》《云南教育》《小学教学研究》《湖北教育》《中小学教学研究》《辅导员》等十多家报刊发表学科论文近60篇,在《福建日报》《新课程报》《福建科技报》《闽西日报》等发表新闻随笔等400余篇,有10篇论文获得过国家、省、市级奖,指导学生发表习作15篇,参加校本教材编写6册,参与出版《多彩上杭》《上杭人在台湾》《杭川百韵》一书,多次获县、乡党委政府表彰,其事迹在2006年6月的《教育科学探索》杂志、2008年12月8日的北京《新课程报》和2009年5月4日《闽西日报》上及多家网站上登载。

2014-05-23 人教网

第二篇: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实现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一门综合课程,其学习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实施特点,针对不同学段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以促进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课前5分钟展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发展要求,设计课前五分钟展示活动,主题自定,建议展示主题化、系列化,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一、活动导入,唤醒生活

二、活动探究,自主建构

三、交流互助,自主感悟

四、实践操作,内化认识

五、拓展延伸,践行生活

(1)、拓展作业

(2)现场情景测试

Ⅰ《品德与生活》活动建构式教学范式及研究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通过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为了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课程实施方式。为此,结合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点,我们对“活动感悟—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变式研究,探索了活动化教学范式,使之更符合低年级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一、基本思路

活动化教学范式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究、交流互助、合作共振的基础上,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自主建构知识技能、方法与态度,促进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实现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活动导入,唤醒生活

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主要是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新课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为新课的学习选准切入点。导入新课中,我们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的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可以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唤醒生活,引发思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可以采取游戏法,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走入学习;还可以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童话、视频等,调动学生走进情境,参与学习,等等。无论哪种形式,都应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如:教学一年级《动物哪里去了》一课时,教师播放雪花飘舞中小鹿斑比在森林中孤独徘徊的身影,引发学生产生疑问:斑比的朋友哪里去了?从而引发学生想要寻找冬天的动物的探究欲望。

(二)活动探究,自主建构

活动是品德课程的主要形态,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中介。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调查、观察、实验、讨论、制作、模拟表演、游戏等各种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自主建构对事物的认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完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建构目标,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如:《动物哪里去了》一课,教师设臵了寻找斑比朋友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自主建构冬天动物的过冬方式。

(三)交流互助,自主感悟 学生拥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事物的看法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因此,教学中需要结合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并在相互交流中实现互补和拓展,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如《动物哪里去了》一课,在上述找朋友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在交流中发现并纠正不科学的动物过冬方式的认识,并适时渗透保护小动物的德育教育。

(四)实践操作,内化认识

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实践活动,在动手动脑中形成的。因此,结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设计有趣的实践操作活动,如“做一做”“画一画”“试一试”等,可以有效促进学习内容与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接轨,促使学生内化道德认识,转化实际行为。如:《动物哪里去了》一课,在了解了冬天里动物的行踪之后,教师设计了我为小动物盖房子的实践操作活动,请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并为其画上美丽的洞穴,再为洞穴制作合适的洞盖。在学生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既巩固了对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心,渗透了爱护小动物的德育教育。

(五)拓展延伸,践行生活

这是教学效果的延展阶段,通过设计拓展活动,使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回归生活,激励学生进行道德行为实践,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认识。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在生活中的自然体现更有利于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拓展延伸可以联合学校、班级、教师、家长、社区形成合力,可根据课程内容延长评价时间和扩展评价内容,以评价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延时性。如:一年级《今天我值日》一课,教师可设计如下拓展作业,开展“弯弯腰爱班级”活动,期末将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评选班级之星,从而使学生爱护班级环境这一德育行动一直贯穿下去。

以上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对活动建构式教学范式进行了诠释。在品德课程活动建构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活动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在活动建构中要注意进行适当的活动环节的铺垫和点拨、引导,发挥辅助和主导的作用。通过有效的铺垫和点拨,引导学生反复地把外来的新概念和新观点与原有的进行比较,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新概念和新观点的含义,彻底改变原有的不正确或不清晰的观点,把新知识构建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师只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辅助者,而不是主宰者,不能全盘包揽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过程。

第二,要正确处理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活动建构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追求活动的形式,而应注意活动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增强活动的实效性。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帮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能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学生情感的升华,但若是流于形式,则会造成课堂上一片混乱,无法圆满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每一个活动的开展都应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来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第三,认清活动的内涵和本质。活动的真正内涵应是思维在动、情感在动,学生只有思维调动起来,和其他人的思想发生碰撞,才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使自身的创造性品质得以张扬;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应在活动中受到震撼,逐渐升华,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Ⅱ《品德与社会》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及研究

三四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逐渐扩大,学生的生活轨道由家庭、学校逐渐趋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开始接触更多的社会规则,需要掌握更多的生存技巧。针对学生发展的需要,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深化了家庭、学校、家乡等不同领域中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因素,而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就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结合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我们探索研究了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

一、基本思路

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是按照“情境—互动—合作—发展”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的,其基本思路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创设生活及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与各种学习媒介发生的多维互动中,链接生活、体验生活,在师生的合作探究中感悟生活,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生活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以良好的道德行为践行生活,从而实现师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创设情境,链接生活

情境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能有效激发学生构建知识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情感升华的思考和对比场景。

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现实行为,采用适当方式,如生活事件回放、设臵生活问题、创设模拟情境、播放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内容与生活的链接情境,引发学生在情境下自主链接生活、唤醒生活,拉近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生活探究兴趣。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出示购物清单(海尔电冰箱、蔬菜、米面、运动鞋、书籍等),请同学们帮忙建议去哪里买上述物品?上述生活问题的设臵,使学习内容与生活中的购物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维互动,体验生活

生活情境的创设仅仅是课程的开始,对问题的初步解决也只是打开了学生的生活之门,随着活动的逐渐展开,学生们将进一步体验生活的奥妙。

结合上述情境的展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究和认知,在此环节中,学生积极展示和充分暴露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互动交流中,对已知知识和技能、已有情感和态度进行验证和质疑,从而更加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提出建议,并在初步交流中认知不同的购物场所的种类,教师板书列出学生提议的各类购物场所,帮助学生丰富生活认知。

(三)合作探究,感悟生活

通过多维互动,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在交流中虽有所拓展,但也只是丰富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对生活的深入认知仍很肤浅,对某些问题仍存在一知半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伴随着新的疑惑、新的问题的产生,以及想要验证自己、他人、教师、教材的理论和观点的更迫切的心理需求,组成学习合作小组,凭借组员们搜集的相关信息自主进行小范围的合作探究(如:前后左右及同位),人人说问题,谈看法,达成组内基本共识,然后再在全班范围内与其他各组进行交流和争辩,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其它学习媒介间的多维交流,达成对问题的深入认知。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针对板书中呈现的某类商品可供选择的多个购物场所,提出问题:究竟去哪一个购物场所购买?不同的购物场所之间有何区别?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组讨论,在合作探究中更加深入生活,研究生活,并在交流中感悟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感悟社会的发展对人民生活的促进。

(四)践行生活,实现发展

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培养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回归生活,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促使学生内化道德要求,实现社会性发展。在此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为促成学生发展目标的深入和达成,由教师或学生再创富有实践性的新情境和新要求,以检验学生的认识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去践行生活,进一步深化、扩展、修正和完善认识,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以全面和均衡的发展。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可布臵如下生活体验任务:帮妈妈做一次家庭购买,并将购买的物品、购物场所、购买心得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以上简要介绍了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在这种教学范式中,学习过程紧紧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认知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在合作交流中更进一步深入生活、审视生活、反思生活、践行生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效地实现了社会性发展。

Ⅲ《品德与社会》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资料对社会现象和事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五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内容进一步扩展,引领学生走进祖国的历史、走进祖国的壮丽山河,学生的研究视野从中国走向了世界,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更要成为一名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面对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建立联系发展的思想及观点、透过现象发现事物本质的思维及认识能力以及全球化的研究视野。为了适应课标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我们探索研究了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

一、基本思路

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旨在从繁杂开放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富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了解历史事件、地理风貌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轨迹,更能够对历史事件、地理风貌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进行细致的思考和理解,从而能够透过资料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典型研究的基础上,能够跳出教材、跳出地域,进一步开阔研究视野,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对相关或相近历史事件、地理风貌及人类社会发展进行拓展研究,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创设情境,激发研究兴趣 有效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能够引导学生拓展研究方向,进一步生成探究问题。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习主题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如呈现图片、设臵问题等等,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研究兴趣,围绕主题生成不同侧面的研究专题。品社五年级下册《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教师出示黄河流域风光图片,图片呈现的内容较全面,涉及到农业、水利、风光等多个视角,学生在观赏图片的基础上,初步领略黄河流域的风光,感受黄河的气势蓬勃,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同时激发学生研究黄河的兴趣,生成研究专题:黄河的发源地、黄河为什么是黄色的、黄河沿岸的风貌及特产、黄河对沿岸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等。

(二)选择研究专题,制定研究计划

在生成研究专题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根据选择的专题组建专题研究小组,组内合作制定研究计划,并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弥补计划的不足,并引导学生制定较为规范的研究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专题、研究时间、研究成员、研究分工、研究方法及途径、研究结论/报告。如:《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学生根据自主选择的专题,组建不同的专题研究小组,黄河流域的古老文化研究、黄河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黄河流域的旅游资源研究、黄河流域的水力资源研究等等。注:如若教学中设计了这一环节,那么本课将分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主要的任务就是制定研究计划、完善计划,为课下研究做好准备。

(三)分工合作,专题研究

学生在组建研究小组的基础上,利用课下时间开展专题研究。学生利用网络、书籍、调查、访问等方法围绕研究专题开展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论。这一环节最好能利用课下时间充分实施,并尽量保证学生的研究时间。如:《母亲河哺育了我》这一课,教师可根据学习目标设计长达两个星期的研究时间。课下学生走进图书馆或上网查询,观看相关纪录片等,课上各研究小组则进行资料的汇总及整理,教师也投入到学生的小专题研究中,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师生共同参与研究过程,在研究中增进感情,共同感受成功的快乐。

同时,这一环节也可以在选取典型研究专题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实施,要求学生课前积极准备相关资料,课上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分专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及分析,实现专题的组内资源共享。

(四)汇报交流,升华认识

学生在分组研究的基础上,达成基本的认识,得出初步结论。教师引导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全班进行专题研究交流及展示,对相关研究专题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在交流中教师适时发挥辅助作用,抓住学生交流中的契机通过设臵问题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资料,更深入的研究、思考资料,从而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交流中实现知识和认识的拓展仅是一个方面,研究和交流中还应注重学生情感的提升,引导学生挖掘感悟资料中隐性的德育教育因素。如《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黄河流域的古老文化研究小组,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重点交流展示了半坡文化、彩陶文化、著名的民间艺术、秦始皇兵马俑等研究成果,师生在交流中也进行了适当的补充拓展。同时在学生交流黄河流域古老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也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古代劳动人民那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整体认知,拓展研究

分专题研究仅仅使部分学生对某一个研究专题拥有了较为权威的发言权,系统说来还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只是停留在对研究主题的一个侧面的认识上,实际上还没有实现对事物的整体认知。因此,在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研究主题进行整体认知及梳理,将不同侧面的研究综合起来,从而形成对研究事物的系统全面的认知。

典型研究仅仅是通过研究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一个事物的研究上,而要运用建构起来的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研究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

三、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需注意的问题

1、注意研究过程的完整性。学生的小专题研究是需要时间的,学生的小专题研究不应只体现在课上小组交流的十几分钟内,一定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整个研究过程,给学生充分的研究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的研究潜力和研究能力,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研究中动手、动脑,体会研究带来的快乐。

2、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要丰富多彩。大多数课上学生研究成果的展示只限于学生的口头交流,这种展示形式不免过于单一,因此在口头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活动,如可以引导学生将研究内容分专题制作成剪报、手抄报、幻灯片、电子网页、图片展等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搜集、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后续研究的积极性,感受成功的喜悦。

3、注意研究成果的系统化。在学生分小组、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学生撰写了研究报告,制作并展示了专题研究剪报、手抄报、电子网页等专题研究成果,但这种研究及其成果仅是专题性的,还带有片面性,不利于学生对事物形成整体的认知。教师在肯定学生专题研究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打破原有小组的划分,让不同专题小组的成员再组合,并合作完成关于研究主题的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报告、简报、手抄报、电子网页等,使学生在重新分组合作的基础上建构对研究主题的系统全面的认知。如《母亲河哺育了我》这一课,学生分组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组合,举行以《滔滔黄河》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展,学生们将来自不同研究主题的精华集结起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审视、思考、诠释“母亲河”,从而获得了对“母亲河”的整体认知。

4、实现研究专题目标的不断深化。研究目标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但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化,研究目标也在不断的深化和提升,教师应在教学典型活动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从而以点带面,实现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如在《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中,学生在研究黄河流域对两岸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不仅搜集了黄河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还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并在分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后果,呼吁所有的学生行动起来,宣传保护母亲河,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学生自身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了强化,教学目标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的实施使学生成为问题和教材的研究者、发现者、拓展者和评价者,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教师也由“教学”而变为“助学”,即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述三种教学范式只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在课程实施中的几点建议,课堂教学应当在学生自主参与的前提之下,以多种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因此,希望各位学科老师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这片广阔而开放的研究天地中展现你的风采。

第三篇:《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教学感受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教学感受

南庄镇村尾小学

罗秋凤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等多重教育价值,带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具有人文性和综合性。

虽然这两门课程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是它们是前后联系的,它们是小学德育课程的两个部分,它们都以儿童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它们关注的是儿童现实生活,不是儿童现实生活的简单翻版,也不会毫无选择地重演儿童生活的过程,而是对儿童生活的锤炼与精选,使儿童感受到的是真实、完整的生活,得到的是真实、完整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情感、德行与人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活用教材,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把儿童道德的形成与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教学走近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让生活(社会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促使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下面我就结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改变教师角色,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和者。”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因此教师要做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要创设民主和平的课堂。

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单元《我上学啦》,一上课我就说:“从今天起,我和大嘴鸟(书中的卡通形象)与你们交个朋友,我既是你们的老师,又是你们的好朋友。并且让每一位学生向我介绍自己,我还与学生握手表示友好,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快。又如在教学《快乐的体育花会》一课时,我与学生一起进行转呼啦圈比赛,与学生一起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由于角色的转变,不仅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都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并与同学团结、协作,增长了学生的合作、勇气等意识和情感。因此,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有态度的形成,有情感的交流,有习惯的养成,有道德的浸润。

二、活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发挥教学创造能力的平台,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教师讲授的,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凭借和依据,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不是唯一的模型。学习教材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学生学习的一根拐杖,是调动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构建的一个手段。在教材处理上,我们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活用教材,开发现有的教育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吸取现实生活和学生生活中活的因素,以及各种教育资源与要素。只有充分开发和运用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性,更能贴近生活。

如《请到我们学校来》一课学习,我就根据我国当前贫困地区学生上学难的实际,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山区贫困地区的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儿童道德的形成。

两门课程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在课堂中就经常结合学习内容,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与亲自参与的机会。如通过开展“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讲故事”、“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展现教育主题,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这样不但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在多项活动中反复体验和感悟,让儿童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调动了儿童乐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如《放学了》一课,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两位学生扮演乱穿马路,一位学生扮演小交警。在学生表演后我提问“他们做得对吗?”“乱穿马路的不对”“平时,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要靠右走。”“如果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说:“走人行横道。”接着,我又做了补充,揭示了交通小常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可以继续走但请注意安全。最后我请学生说一说以后上学的路上,大家应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己见: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走、不并排走、不在路上打闹、玩耍等等。这一活动的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及时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我这样安排,就是把书本上的一些抽象的道理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具体、生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加深。

此外,在教学中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促进儿童道德的建构。

总之,《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这两门活动型的综合课,是课程改革综合性最强的课程,作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定要与时具进,向困难挑战。我们相信只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大胆进行课改实验,不断探索课改新路,一定能增强这两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实效。

第四篇: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总结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总结

一学期来,我校品德与生活、社会科教研工作认真贯彻街道教研工作意见,联系本校实际,制订教研计划。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教改工作顺利开展,教学理念逐步更新。

一、学习研讨,更新观念。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为了适应新时代教学实践,我组把教研重点放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岗前培训。期初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新教材的学习。

2、领导亲抓。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重视思品科的教学,由学校主抓德育工作的林副校长负责六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科的教学,领导本组的教研教学工作,热心指导教师的业务,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使品德与生活社会科教研教学工作正常开展,顺利完成。

3、切实开展活动。由学校安排时间开展教研活动,组织科任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教学理论知识,交流教学经验,提出探索性问题,共同研讨,互相促进。

二、围绕专题,推进教育。

1、认真参加新教材听课评课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吸取兄弟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落实专题定点试验,探索教学新路子。以“解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为专题,开展“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综合活动课”探索活动,定201班为品德试验班。

三、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确保实效性。

1、统一教学评价的方法方式,结合学校实际,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

2、期中、期末对学生进行知识、素质的检测,有效提高学科的实效性。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我组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将在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组

2012·1·13

第五篇: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设计示例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设计示例】

【体例模块】

·教材分析:即教学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即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设计理念:即设计的主体思路的把握

·教学目标:即当堂授课时遵从教学内容和学生整体情况所预设的完成目标

·教学重点:即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学目标之中的重点 ·教学难点:即实现重点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教学流程及评析:

这一部分为教师对一节课的总体架构设计,从开始的课堂导入到最后的总结评价,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会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在教学重点、难点部分还会增设相应“评析”的文字解说,使读者可以在品读教师教学设计的同时更加深入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

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在相应重点教学环节配以当时的教学实录节选,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课后反思:即教师经过课上的实践教学后对自我的一种评价,针对该节课的教学设计值得肯定的部分和应该加以改进的部分的一种自我总结。

·迷津指点:即对一些教学中的困惑问题进行细致分析

尝尝苦滋味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的第3课《尝尝苦滋味》。本课主要从本单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出发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及挫折,让学生明确要拥有确坚强的意志、信念,是克服困难、超越逆境的一个关键。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少,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少,学会用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是个难点,不少学生不会处理任性的情绪化的问题,不懂得寻求积极的解决方式,所以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前调查访问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了解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的一生中,挫折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通过设计的教学活动,针对出现在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培养

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失败。知道处理好挫折与失败是人生进步的阶梯。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采访、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了解感受挫折和逆境是一笔精神财富。

2、培养坚强的意志信念。

3、激发学生学习名人面对人生巨大变故而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挫折和逆境是一笔精神财富

·教学难点·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要拥有坚强的意志信念。

·教学流程及评析·(“【】”内为针对某一部分设计的意图说明或评析;楷体文字为课上实录,主要再现的是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实录。)活动一:由“苦”引入,揭示主题。

师述:同学们,有一俗语说,品不尽的是人生五味,看不完的是世事浮沉。

师问:谁能来告诉老师这人生五味都有哪五味? 生答:酸、甜、苦、辣、咸。

师述:是的人生的道路很漫长,慢慢品味,慢慢欣赏。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人生五味之一的“苦”滋味。(板书课题:尝尝苦滋味)【本环节从生活中的俗语切入,直接入题。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寓意感受,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苦”做好铺垫。】

活动二:感知生活,品尝苦涩

师述: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访问、调查身边的人,搜集照片背后的故事。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学生:准备好了。

师问:哪位同学到讲台前和大家共同分享你知道的故事? 生1:介绍照片后的故事——下岗女工。师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但她很坚强。生2:爷爷小时候的生活状况。

学生:生活那么不好,遇到那么多困难,可很乐观。生3:姐姐刚参加工作时的情况。

学生:被别人瞧不起时,有一种不服输的品质,勇也的面对生活。师述:是的,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逆境和挫折,但只要有一股不服输的信念,乐观的态度就会克服很多的困难。(播放动画片《卧薪尝胆》)师问:你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是的要懂得:人在跌倒的时候,只有不断地品尝失败的痛苦,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充满斗志!

【学生以多种形式在课堂上汇报自己课前的采访内容:介绍相片背后的故事,再现被采访者的自述,讲述父母下岗后再求职的故事等等。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地请听的学生谈感受。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将这些交流、探索不断引向深入,不停留于表面的对比,而是要触动他心灵深处的琴弦,不断丰富学生的感知。】

活动三:联系生活,激发斗志。

师述:有这样一个人,只有手指能够活动,大脑能够思考但他面对全身瘫痪,仍然乐观坚强的笑对生活。请同学们一起去了解他的故事。(出示霍金的故事视频)

师问:看完这段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坚强、不容易、有信念。

师问: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都遇到过哪些挫折和困难?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又是如何做的?

学生谈感受: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佑铭。师小结:面对疾病、困苦、挫折,霍金从不退缩,而是勇敢地去面对,乐观的去面对,迸发出了他人生的光彩。看来我们所遇到的一些困难,是那么微不足道,我们要向霍金一样,把生活给予的磨难当作是一笔精神财富,要乐观坚强的笑对生活。

【本活动通过视觉的冲击,让学生了解霍金的故事,感受霍金面对人生的苦难,仍然乐观坚强的笑对生活,把生活给予他的磨难看作是一笔精神财富,完成了许多伟大的科普著作。和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两相比较,更能使学生领会目前自己所遇到的一些困难,是多么微不足道,从而激发学生的斗志,鼓励学生在困难面前要坚强。从而加深对“苦”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四:坚定态度,笑对失败。

师述:请同学们看书20页的一组故事与思考。出示:胡萝卜、鸡蛋、咖啡粉的故事。

师要求:请大家小组讨论比较,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面对逆境,你选择哪种态度呢?

小组回答:

1、不同的人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不同。

2、有的人灰心丧气,失去信心;有的人坚韧、顽强、不屈服;有的人悲观、自暴自弃;有的人乐观向上。

3、选择积极进取,努力改变不利境遇难的咖啡粉。

师小结:沸水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挫折,我们有不同的态度,也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只有不怕挫折的人,挫折才会变成我们前进的阶梯。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笑对失败。

师讲述:美国总统阿伯拉罕·林肯的人生历程。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遇到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从22岁到51岁经历了生意失败、竞选州义员、州长、国会议员、副总统失败、恋人去世、精神崩溃等最后在51岁时竞选美国总统终于成功。如果林肯在其中任何一次失败中选择了放弃,那么,他永远不可能成为美国伟大的总统。)

师小结:失败带给人们首先是心灵上的震动,而这种震动恰好能使你重新认识自己。经验和教训是失败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它们将成为成功的有利条件。失败的震动让你好好梳理自己的心情,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所以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路上的“苦”。【通过媒体资料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联系、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坚定自已的信念,学会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笑对失败,树立信心,拥有坚强的毅力。】

活动五:激情畅想,情感升华。

师问:同学们,听了今天的故事,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1:遇到挫折并不可怕,我们需要反省自己的失败。学生2:要吸取教训,从失败中有所收获。

师总结: 人生之旅是一段磨练人性格的路,把真诚与执着挥洒在人生之路上, 把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做为我们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才是真正的人生。

·课后反思·

课前实地调查,采访和多媒体的利用,使学生对周边的人和事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在调查中体验参与的真实,从而学会化解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迷津指点·

学生能否真正做到端正积极的人生态度,这还是个长期的指导过程,一节课能否能达到导行的目的,还需要和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相联系。

下载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兼收并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兼收并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这是课程性质、学生需求和社会需要所决定的。但在品德教......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和护法习惯,自觉树立法律权威。从小......

    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

    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第1条 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六年年级一部许海燕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 南昌市绳金塔小学饶玮瑜 摘要: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一、从生活......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现象之反思

    《品生、品社》教学现象反思 望溪二小 代庆忠 近几天,我认真听读了孔校长《课堂教学反思》专题讲座,通过联系自身教学实践,在此,我就在我们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过......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培训心得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培训心得 2011年7月 日至 日,我们一行 人在 教研室老师的带领下去 参加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培训学习。虽然学习时间很短暂,可在这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