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教学法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
教育学: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4.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也称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得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5.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6.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得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7.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8.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得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9.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
10.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
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11.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12.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
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13.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
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度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5.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
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的有固定人数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6.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
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简答:
简述教育本质的特性。教育的本质特性表现为
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3: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3.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4.教育内容的日渐丰富,提高了教育职能 纪律
6.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 简述学习教育学对教育工作者得作用。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第二: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第三: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第四: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
第五: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 教学相长,师严然后道尊----教师观 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 学不等即循序渐进-----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派。
1: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
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5:批判教育学
简述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1.人力资本论 2.教育万能论 3.教育独立论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3:教育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 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得个别特点的发展。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得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 1: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和谐发展”。3:人得全面发展还意味着人得“多方面发展”。4:人得全面发展还指人得“自由发展”。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2: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全体发展2全面发展3主动发展4和谐发展5充分发展6可持续发展
简述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的具体内容
1:爱国守法2:爱岗就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简述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素养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
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第一: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
14.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列举《学记》中概括总结的教学原则。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简述20世纪初教育理论界出现的主要教育理论流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2:学生是迅速发展的人 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简述师生关系的类型 放任自流型
实践证明,上述五种类型的师生关系中,教育效果最好的当属民主型。
列举课程目标的类型及其代表人物。1:行为目标美国学者泰勒 2:生长性目标英国学者斯藤豪斯 3:表现性目标艾斯纳 简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 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 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 4: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简述世界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 世界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学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2: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3:课程设置趋于个性化,综合化 4:课程管理的动态化,弹性化 简述课程编制的基本环节
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活动以及评价课程等不同阶段和环节。简述教学的基本功能 1:授受基础知识 2:形式基本技能 3:发展基本能力 4:促进个体健康发展 简述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 1:班级规模小型化 2:空间安排多样化
3:注重个别化教学 4: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 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2:教学内容设计 3:时间设计 4:措施设计 5:评价设计 简析品德的结构
1:从内容结构的角度看,品德包含道德价值,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不同要素
2:从品德能力的角度看,品德结构包括道德判断力,决策力,践行力等若干侧面。
3:从品德形式结构的角度分析,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构成的综合体。
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 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 2: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简述教师德育过程中运用奖励的教育艺术 教师应讲究奖励的教育艺术
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 3: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
4:坚持奖励的精神鼓励性质,学校德育要慎用物质奖励
5:奖励应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 简述班级的功能
1:归属功能2:社会化功能3:个性化功能4:选择功能5:保护功能 简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论述:
论述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1.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 2.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 3.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 4.教育内容综合化
5.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 6.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7.教育改革日益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模式 试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
3: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避免盲目性。论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根据不同的教育条件,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因材施教
第二,教师讲课活动虽然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因而必然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加工。
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论理想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努力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
试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
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论一堂好课的评课要求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第一,基础目标:指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所明确
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第二,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第三,体验目标: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
生间的情感交流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首先,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重点难点。
其次,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再次,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再其次,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1)学生主动参与(2)合作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4)鼓励创新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第一,课堂驾驭能力 第二.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语言表达能力
5:教学效果与特色:富有成效与特点
论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或学生品德与学1;民主型2:挚爱型3:管理型4:专制型5:1: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编制是指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成就的过程 校德育的关系
1: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品德结构各要素协调发展的过程
2;品德的发展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 3:品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不同阶段。论班主任如何做好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工作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有计划的组织开展集体活动
名词:
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2:教学氛围: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3: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5: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7: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
8: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育,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9:实验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10.调研学习法 11.研究性学习12.教学技能 13.导入技能 14.板书技能
10: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15.成长记录袋 16.合作评价
5.简述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 7.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1.“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 9.教学模式具有的功能
1.构造功能2.解释功能3.启发功能4.推断功能
11.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1.综合性2.发展性3.递补性 10.遵循构建教学模式的原则
1.创造的原则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3.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
4.突出学生主体原则5.开放原则6.实践探究原则
13.“尝试回授——反馈调节”的教学程序。
1.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2.尝试——探究知识的尝试 3.归纳——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 4.变式——变式练习的尝试
5.回授——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 6.调节——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14.暗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创设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 2.学前动员3.采用各种暗示手段 15..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7.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一、读书学习法。
二、讨论学习法。
三、调研学习法。
四、实践学习法。
五、循环学习法。16: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
1.教育学生爱好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
3.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善于使用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索引、资料汇编等,4.教会学生一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要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20.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4。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5。学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19.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1.互动观。合作学习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
2.目标观。合作学习非常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秒,追求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同时,合作学习还十分注意人际交往技能目标。
3.师生观。合作学习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充分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参与者等多种角色。
4.形式观。合作学习采用了班级授课制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组织方式,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活动为基本形成。
5.情境观。合作学习认为,组织学生学习的情境应该是合作性环境,而不应该是竞争性情境或个体性情境。
21.提高上课效率?
1.课前准备。2。专心听。3。仔细看。4。善于想。5。敢于问。6。勤于解。8。重点记。23.教学技能的特点? 1.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指向性。
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3.教学技能是学习与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有可操作性。26.备课的内容?
备课的内容包括做好三项工作,写出三种计划。三项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三种计划即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17.教学媒体 18.网络教学 简答题:
1.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 1.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 1.发展性2.情感性3.主体性4.多样性 2.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3.简要回答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 4.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6.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 第一阶段,温故导新,提出问题 第二阶段,讨论分析,阅读探究 第三阶段,交流比较,总结概括 第四阶段,练习巩固,反馈强化 27.钻研课程标准的步骤:一是通读整个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二是了解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三是精读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28.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明确。切忌空洞抽象;第二,有第三,要反复检查和修改教案。25.运用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明确性普遍性原则。
26.在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
30.课程结课的意义与作用? 1.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2.具有强化主题,明确要旨的作用。3.能使学生增强记忆,巩固知识。4.提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 5.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6.训练技能,学以致用的作用。46.中小学基本教学评价方法有那些? 1.纸笔试验。2.课堂观察。
3.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4.合作评价。
43.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 1.体现多维目标。
2.恰当确定各学习领域的比例。3.试题选择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44.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哪些方面? 42.怎么实施课堂观察? 1.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2.确定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39.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步骤?
1.确定评价目的和目标。2.选择记录的工具。
3.收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形成性反馈。35.教学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是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融合,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媒体体系。教学日益多媒教学,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34.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主要特点?
1.丰富的表现力。2。交互性强。3。共享性好 1.网络教学改变学习方式。
2.网络教学有利于突出表现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
现。
2.教育内容的改革必然伴随教学方法的改革。
3.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事教学方法的改革。2.结合实际分析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3.结合实际分析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3.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第一.研究性学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究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活动。
第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
淡化甄别与选拨,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评价功能转变的关键点。
3. 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与个别差异。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改革划一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积极的、个性化反应。突出地强调在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
4. 强调评价问题的情境性和真实性。测验的试题不
能孤立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要富有真实性。
5. 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
于避免单一的评价带来的误差,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6. 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新
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客观要求。创造性,既依据教科书,又不要照搬教科书;化、综合化、即日益注意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原则。4。适宜性原则。五。多样性原则。六。32.网络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3.网络教学促进了教学内容和目标结构的变革。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包
4.网络教学可以节约和优化社会资源。括调查、观察、考察、分析、实验等等。通过这论述:
1.结合实际分析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要求。
2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意义
一.教师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1.教师备课离不开教学方法。2.教师的实施离不开教学方法 3.教学评价离不开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是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 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发展。
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的智力发展。
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方法来体
5.分析学评价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论述题} 1. 以质性评价统整替化评价。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所表现出的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局限日益突出。质性的评价范式抓住学生发展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加以评价,起到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的。
2. 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选拨转向侧重发展。些活动,发展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问题上,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过程,形成问题和探究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运用板书技能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篇:2012年吉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_教学法_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定稿]
教育学: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4.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也称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得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5.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6.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得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7.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8.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得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9.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0.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11.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12.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13.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4.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度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5.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的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6.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简答: 简述教育本质的特性。
教育的本质特性表现为
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3: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4.教育内容的日渐丰富,提高了教育职能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6.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
简述学习教育学对教育工作者得作用。
第一: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第二: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第三: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第四: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第五: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列举《学记》中概括总结的教学原则。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
教学相长,师严然后道尊----教师观
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 学不 等即循序渐进-----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简述20世纪初教育理论界出现的主要教育理论流派。1: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
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5:批判教育学
简述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1.人力资本论 2.教育万能论 3.教育独立论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3:教育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 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得个别特点的发展。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得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 1: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和谐发展”。
3:人得全面发展还意味着人得“多方面发展”。4:人得全面发展还指人得“自由发展”。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2: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全体发展2全面发展3主动发展4和谐发展5充分发展6可持续发展 简述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的具体内容
1:爱国守法 2:爱岗就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简述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素养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2:学生是迅速发展的人 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简述师生关系的类型
1;民主型 2:挚爱型 3:管理型4:专制型 5:放任自流型
实践证明,上述五种类型的师生关系中,教育效果最好的当属民主型。列举课程目标的类型及其代表人物。1:行为目标
美国学者 泰勒
2:生长性目标
英国学者 斯藤豪斯 3:表现性目标
艾斯纳 简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 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 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
4: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简述世界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
世界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学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2: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3:课程设置趋于个性化,综合化 4:课程管理的动态化,弹性化 简述课程编制的基本环节
课程编制是指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活动以及评价课程等不同阶段和环节。简述教学的基本功能 1:授受基础知识 2:形式基本技能 3:发展基本能力
4:促进个体健康发展
简述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 1:班级规模小型化 2:空间安排多样化 3:注重个别化教学
4: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 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教学目标设计 2:教学内容设计 3:时间设计 4:措施设计 5:评价设计 简析品德的结构
1:从内容结构的角度看,品德包含道德价值,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不同要素 2:从品德能力的角度看,品德结构包括道德判断力,决策力,践行力等若干侧面。
3:从品德形式结构的角度分析,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构成的综合体。
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 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
2: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简述教师德育过程中运用奖励的教育艺术 教师应讲究奖励的教育艺术
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 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 3: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
4:坚持奖励的精神鼓励性质,学校德育要慎用物质奖励 5:奖励应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 简述班级的功能
1:归属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个性化功能4:选择功能 5:保护功能 简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论述:
论述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1.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 2.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 3.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 4.教育内容综合化
5.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
6.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7.教育改革日益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模式 试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3: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避免盲目性。
论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根据不同的教育条件,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因材施教
第二,教师讲课活动虽然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因而必然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加工。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论理想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努力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
试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论一堂好课的评课要求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第一,基础目标:指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第二,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第三,体验目标: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2: 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首先,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重点难点。
其次,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再次,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再其次,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1)学生主动参与(2)合作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
(4)鼓励创新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第一,课堂驾驭能力 第二.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语言表达能力
5:教学效果与特色:富有成效与特点
论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或学生品德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1: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品德结构各要素协调发展的过程 2;品德的发展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 3:品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不同阶段。论班主任如何做好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工作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有计划的组织开展集体活动
名词:
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2:教学氛围: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3: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5: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7: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
8: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育,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9: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10.调研学习法 11.研究性学习12.教学技能 13.导入技能 14.板书技能
10: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15.成长记录袋 16.合作评价 17.教学媒体 18.网络教学 简答题:
1.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
1.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
1.发展性
2.情感性
3.主体性
4.多样性 2.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3.简要回答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
4.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6.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
第一阶段,温故导新,提出问题
第二阶段,讨论分析,阅读探究
第三阶段,交流比较,总结概括
第四阶段,练习巩固,反馈强化 5.简述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
7.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1.“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 9.教学模式具有的功能
1.构造功能
2.解释功能
3.启发功能
4.推断功能 11.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1.综合性
2.发展性
3.递补性 10.遵循构建教学模式的原则
1.创造的原则
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
3.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
4.突出学生主体原则 5.开放原则
6.实践探究原则 13.“尝试回授——反馈调节”的教学程序。
1.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2.尝试——探究知识的尝试
3.归纳——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 4.变式——变式练习的尝试
5.回授——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 6.调节——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14.暗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创设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
2.学前动员
3.采用各种暗示手段 15..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7.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一、读书学习法。
二、讨论学习法。
三、调研学习法。
四、实践学习法。
五、循环学习法。
16: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
1.教育学生爱好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
3.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善于使用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索引、资料汇编等,4.教会学生一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要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20.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4。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5。学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19.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1.互动观。合作学习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
2.目标观。合作学习非常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秒,追求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同时,合作学习还十分注意人际交往技能目标。
3.师生观。合作学习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充分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参与者等多种角色。
4.形式观。合作学习采用了班级授课制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组织方式,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活动为基本形成。
5.情境观。合作学习认为,组织学生学习的情境应该是合作性环境,而不应该是竞争性情境或个体性情境。21.提高上课效率?
1.课前准备。2。专心听。3。仔细看。4。善于想。5。敢于问。6。勤于解。8。重点记。
23.教学技能的特点?
1.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指向性。
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3.教学技能是学习与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有可操作性。26.备课的内容?
备课的内容包括做好三项工作,写出三种计划。三项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三种计划即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27.钻研课程标准的步骤:一是通读整个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二是了解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三是精读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
28.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明确。切忌空洞抽象;
第二,有创造性,既依据教科书,又不要照搬教科书;第三,要反复检查和修改教案。
25.运用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明确性原则。4。适宜性原则。五。多样性原则。六。普遍性原则。
26.在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 30.课程结课的意义与作用? 1.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2.具有强化主题,明确要旨的作用。3.能使学生增强记忆,巩固知识。4.提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 5.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6.训练技能,学以致用的作用。
46.中小学基本教学评价方法有那些? 1.纸笔试验。2.课堂观察。
3.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4.合作评价。
43.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 1.体现多维目标。
2.恰当确定各学习领域的比例。
3.试题选择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44.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哪些方面?
42.怎么实施课堂观察?
1.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2.确定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39.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步骤? 1.确定评价目的和目标。2.选择记录的工具。
3.收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形成性反馈。35.教学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是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融合,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媒体体系。教学日益多媒化、综合化、即日益注意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34.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主要特点?
1.丰富的表现力。2。交互性强。3。共享性好 32.网络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1.网络教学改变学习方式。
2.网络教学有利于突出表现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3.网络教学促进了教学内容和目标结构的变革。4.网络教学可以节约和优化社会资源。
论述:
1.结合实际分析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要求。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意义
一.教师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1.教师备课离不开教学方法。
2.教师的实施离不开教学方法
3.教学评价离不开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是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
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发展。
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的智力发展。
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三.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
2.教育内容的改革必然伴随教学方法的改革。
3.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事教学方法的改革。2.结合实际分析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3.结合实际分析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3.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第一.研究性学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究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活动。
第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包括调查、观察、考察、分析、实验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问题上,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过程,形成问题和探究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运用板书技能应注意的问题。
5.分析学评价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论述题} 1.以质性评价统整替化评价。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所表现出的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局限日益突出。质性的评价范式抓住学生发展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加以评价,起到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的。
2.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选拨转向侧重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拨,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评价功能转变的关键点。
3.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别差异。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改革划一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积极的、个性化反应。突出地强调在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
4.强调评价问题的情境性和真实性。测验的试题不能孤立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
问题情境,要富有真实性。
5.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避免单一的评价带来的误差,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6.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客观要求。
第三篇:教学法和教育学考试重点
教学法名词解释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1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3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4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5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6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方法。7讨论法:是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师生共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个人的先看法,进而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8读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9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0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如工厂、农村、展览馆等进行参观和研究,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和实验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11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靠自觉地控制和校正,反复的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
12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13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或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以获得感性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14读书学习法:又称阅读学习法。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材料和其他参考书或读物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
15讨论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与他人相互研讨、切磋琢磨、互相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16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研究学习法的简称,它是指学生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17实践学习法:是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方法。18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9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和技巧。
20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力量和技巧。
22板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图表传递信息的技能和技巧。
23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26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27合作评价:是指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活动方式。
28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工具。
29网络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30现代教学媒体:是利用现代技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教育学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家教育。
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4环境:指的是人生活于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
5遗传素质:也称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征等。6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古又称为主观能动性。7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8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9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10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11体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以其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12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13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
14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重点,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主素质的使命。
16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17教师聘任制: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18教师轮岗制:又称教师交流制或教师轮换制,是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均衡,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其所属行政区域的教师,在不同学校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任教的制度。19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各方面专业素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
20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简称师德。
显性课程:是人们精心设计的目标明确、内容全面、设计周密、结构复杂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学科或者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组织的活动。
23课程类型:是指课程内容的组成方式,课程内容的范围以及课程的选择性等划分的课程种类及其具体表现形态。
24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25.隐形课程:又叫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课程表上看不到课程。
26校本课程:是有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7.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28.课程计划:是指关于一定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9.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32.教学:从狭义上讲,教学主要是学校教育,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33.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的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34.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按一定要求在人员、时间、空间等方面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5.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36.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41.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
42.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
43.思维训练法:是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44.情境陶冶法: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暗示性德育方法。
45.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德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46.修养指导法: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主动地为自己提出目标,自觉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48.班主任:是由学校指定的,全面负责一个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教师。49.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50.班风: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而形成一种风气,这就是班风。教学法简答题
1.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 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 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
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
2.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发展性、情感性、主体性、多样性、技术性。3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
2教材内容和学科性质特点
3学生的实际情况
4教学原则 5教师的素养条件
6教学目标
7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学校的实际情况
8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4.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注意反馈调控优化课堂结构2)注意灵活性和调控性3)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4)注意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巧妙的运用教学艺术? 1.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 1)处理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 2)处理偶发事件的机敏型 3)处理教师自身失误的机敏性 2.充满风趣的教学幽默 3.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影响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活方式对教学方法发展的影响 2.教学理论发展对教学方法变革的影响
3.国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变迁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4.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变化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6.简要回答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
(1)由以教为重心逐步转移为以学为重心(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
(3)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独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9.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1)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过程、知识的转换过程、对知识的评价过程
(2)认为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达三个发展阶段
(3)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4)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5)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6)注意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7)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 教学新体系原则:
1、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 2.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1.“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
遵循建构教学模式的原则:1.创新的原则 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 3.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4.突出学生主体原则 5.开发的原则 6.实践探究的原则
1)不把知识看成是绝对正确的真理 2)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3)看重学生独特的个体经验和已有能力 4)强调理解的丰富性、多样性、个体性 5)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要放在具体情景中 29.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要考虑的要素:1.目标 2.教材 3.学生 4.教师 5.时间和效益
33.尝试回授——反馈调节 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1)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2)尝试—探究知识的尝试
(3)归纳—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4)变式—变式练习的尝试
(5)回授—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6)调节—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35.暗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1)创设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2)学前动员
(3)采用各种暗示手段 37.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参观法
38.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读书学习法、讨论学习法、调研学习法、实践学习法、循环学习法
39.讲授法具体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讲读法。
合作学习的基本观念: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景观
42.学习方法指导内容有哪些
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
4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 5学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哪些(1)课前准备
专心听
仔细看 善于想
敢于问
勤于解
重点记 51.备课包括哪些内容?
1.做好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2写出三种计划: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52.钻研课程标准包括哪些步骤?
1)通读整个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 2)了解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个学科之间的横向关系3)精读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
55.运用提问技能应遵循哪些原则?
1、目标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明确性原则
4、适宜性原则
5、多样性原则
6、普遍性原则
.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
(1)可以通过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围 2.引出部分答案 3.提供与问题相关的旧知识
4.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
5.把一个较大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小的问题
6.难度较大的问题退回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 59.课堂结课的意义和作用
(1)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2)具有强化主题,明确要旨的作用(3)能使学生增强记忆 巩固知识(4)提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5)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6)训练技能、学以致用的作用 63.中小学基本评价方法有哪些?(1)纸笔测验 2.课堂观察 3.学生成长记录袋 4.合作评价 63.纸笔测验有哪些特点?
可操作性、可比较性、测验范围较广 64.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1)体现多维目标
(2)恰当确定各学校领域的比例
(3)试题选择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66.如何实施课堂观察?
1.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
2.确定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
3选择观察方法 4准备观察工具 5观察结果的处理
67.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步骤
1、确定评价目的和目标
2、选择记录的工具
3、收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形成性反馈 72.现代教学媒体的分类
1)光学媒体(幻灯机、投影仪)2)音响媒体(收音机、扩音机)3)声像媒体(电视机)4)综合媒体(语言实验室)
75.现代教学媒体选择方法:问答选择法(列出媒体选择的问题)流程图选择法(对“是”或“否”而进入不同的选择分
支)矩阵选择法(用二维形式排列)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主要特点:1.丰富的表现力 2.交互性强 3.共享性好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本类型:1.操作复习型 2.个别化指导型 3 模拟实验室型 4.教学游戏型 5.模拟探索型
网络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1.网络教学改变学习方式 2.网络教学有利于突出表现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
3.促进了教学内容和目标结构的变革
4.可以节约和优化社会资源 教学法论述题
结合实际分析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新要求。1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坚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按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要求来选用和设计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2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策略,是提高学业成绩的根本途径之一,}3注重研究学法{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过去只研究教学逐步过渡到研究教法和学法,使教与学统一起来}4促使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教学方法改革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良好学习态度,注重激情引趣}5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合适的方法}
结合实际分析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1教学目的观: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的全面统一 2教学过程观:启发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统一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3教学对象观: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是潜在的主体;在坚持学生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承认学生存在着差异性。4教师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转化者,是积极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创造者。5知识观:坚持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传授与发现过程的统一,是现代启发式教学知识观的重要特征。结合实际分析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1由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向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发展{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终身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化竞争程度以及个人社会生活复杂化程度的提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2由重教师的教学模式向重学生的教学模式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现代的教学模式都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动性、积极性}3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据统计,我国已有20多个教学模式,而我国在教改实践中提出的教学模式也达10多种。}4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生的教学模式大都属于演绎教学模式,即从一种思想或理论假设出发,设计一种教学模式,用实践检验证明其有效后,确立这一教学模式} 结合实际分析教师如何巧妙的运用教学艺术?
答:1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处理学生提出各种疑难问题的机敏性,处理偶发事件的机敏性处理教师自身失误的机敏性}2充满风趣的教学幽默。3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运用板书技能应注意的问题1体现意图、有目的性2书写规范,有示范性3语言准确,有科学性4层次分明,有条理性5重点突出,有鲜明性6合理布局,有计划性7形式多样,有趣味性
中小学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1.以质性评价统整替代量化评价(质性的评价模式抓住学生发展中最有意义的内容加以评价,起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的)2.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选拔转向侧重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评价功能转变的关键点)3.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别差异(人本思想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重要基础)4.强调评价问题的情景性和真实性(当学生评价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时,这样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5.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主体化,要求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等都要加入评估中来)6.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这个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客观要求)教学法简答
1、简述教育本质的含义p6 教育本质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书教育本质的特征
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3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3简述学习教育对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1.启发教育时间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只是,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列举《学记》中概况总结的教学原则:藏思相符;2)师道尊严;3)教学相长;4)启发诱导;5)学不躐等
2、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内容。2.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3简述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人口的数量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人口质量影响制约教育的质量 人口就业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活化功能;3)教育的的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4、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3教育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
5、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10、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3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
1)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和谐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还以为这人的“多方面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还指人的“自由发展”
1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特点
2)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13、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展;可持续发展
14、简述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的具体内容 1)依法执教 2)爱岗敬业 3)热爱学生 4)严谨治学 5)团结协作 6)尊重家长 7)廉洁从教 8)为人师表
15、简述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容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
16、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显示社会的成员之一;学生是迅速发展的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17、简述师生关系的类型
民主型
挚爱型
管理型
专制型
放任自流型
18、列举课程目标的类型及其代表人物 1)行为目标,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泰勒。2)生长性目标: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 斯滕豪斯
3)表现性目标:美国课程学者 艾斯纳提
19、简述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
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
注重内容的基础性
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
20、简述世界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
1基础学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2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成为课程改革 的重点之一 3,课程设置区域个性化、综合化 4课程管理的动态化、弹性化
21、简述教学的基本功能
授受基本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
发展基本能力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22、简析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
大致可以分为三大主结构和八个亚结构。分为准备、展开、终结三个基本阶段。其中准备阶段又可以划分为启动和定向两个小阶段;展开阶段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小阶段;终结阶段可分为检查和评价两个小阶段。
23、简述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 班级规模小型化 空间安排多样化
注重个别化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
24、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
时间设计
措施设计
评价设计
25、简述说课中“说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说明重点和难点的处理
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说明板书设计
26、简述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途径
领导评价
学生评价
同行评价
教师自评
专家评价
学生成绩评价
27、简析品德的结构
从品德形式结构的角度分析,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构成的综合体
28、简述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直接的道德教学
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影响
校内外活动
29、简述学校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1)学校德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2)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3)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30、简述德育的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1)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必要的张力;2)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也就是努力建设好德育影响的校内环境,安排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交往活动;3)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
31、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
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2)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4)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32、简述教师德育过程中运用奖励的教育艺术 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即过程中表现的动机、态度、学习方式、意志力等;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不能无原则的滥用奖励,奖励的级别应与成就的高低相当;3)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4)坚持奖励的精神鼓励性质,学校德育要慎用物质奖励;5)奖励应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
33、简述班级的功能
归属功能
社会化功能
个性化功能
选择功能
保护功能
34、简述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制度建设
班级教学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
35、简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3)组织和指导给类班级活动的开展;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1、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P21 1)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包括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两个方面。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也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2)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型的否定;
3)教育形式、手段的多样化。今天正规的、非正规的,民办、公办的多种规格教育形式已经交织成为一个多样化、网络化的立体教育世界;
4)教育内容的综合化。当前教育内容综合化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最显著反应便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各国教育的共识和追求;
5)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明确解释终身教育的内涵,是法国的保罗.朗格朗,后来,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
6)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使教育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和潮流。
7)教育改革日益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模式.2、论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是影响人发展的最有效手段。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影响相比,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影响条件,排除和控制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影响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以保证教育目的顺利实现。
2)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
3)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避免盲目性
3、论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根据不同的教育条件,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上。第一,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第二,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因而必须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加工。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头脑灵活冷静、意志坚定,遇到突发事件能应付自如,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来。
4、论理想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视为不成熟但同时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3)努力提高教师个人修养,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
5、论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的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
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的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的课程,一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地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6、论一堂好课的评课要求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学目标包含三个方面: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首先,教师正确理解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难点,同时,教学内容应充实和反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其次,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再其次,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a,学生主动参与;b,合作学习;c,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d,鼓励创新。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包括课堂驾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教学效果与特色:富有成效与特点。课堂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学生善于思考,发言有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活动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在教学特色上,主要看,课堂教学是否有改革创新;教学风格是否独特。
7、论德育的功能
1)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b、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c、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2)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功能有两个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价值;二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德育对智育、体育和美育具有促进作用,体现在动机作用、方向作用和支持作用。
3)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8、班主任如何做好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工作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良好的班集体不可能自发形成,只能是班主任精心组织和培养的结果。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步骤是: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班主任在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时,要善于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出振奋学生精神,鼓舞人心的新目标和任务,把班级学生吸引并团结到班集体中来。
2)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4)有计划的组织开展集体活动。组织共同的活动是集体的生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和设计各种活动,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让学生做好演员。
第四篇:网络营销复习考试重点
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
联系: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开展网络营销并不等于一定实现了电子商务,但实现电子商务一定是以开展网络营销为前提。
(1)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有着共同的技术基础。
(2)网络营销是企业电子商务整体战略的核心环节。(3)网络营销整体战略的实现也需要电子商务其他环节工作的密切配合。区别:(1)研究范围不同
电子商务的内涵很广,其核心是电子化交易,强调的是交易方式和交易过程的各个环节,而网络营销注重的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营销活动。(2)关注重点不同
网络营销的重点在交易前阶段的宣传和推广,电子商务的标志之一则是实现了电子化交易
网络营销的常用工具:企业网站、企业网站、电子邮件、博客与RSS
网络营销常用方法:网络营销方法框架体系 无站点网络营销方法基于企业网站的网络营销方法
网络营销的特点:1.跨时空 2.交互性3.成长性 4.整合性5.经济性
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五项原则:提供尽可能详尽而有效的网络营销信息源
建立尽可能多的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渠道 尽可能缩短信息传递渠道 保持信息传递的交互性
充分提高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网络营销各个层次的核心内容:(1)信息传递——通过各种网络营销手段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属于网络营销的战术层面;目前网络营销比较成熟的内容主要是信息传递层面
(2)营销资源——建立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企业战略性资源(网络营销战略层面);(3)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网络营销战略层面)
网络营销信息及其传递表现特点:1.网络营销传递方式多样化2.网络营销传递方渠道多样化3.网络营销传递方是双向的4.网络营销传递多样化5.网络营销传递中造影的特点
企业网站是网络营销综合工具,是企业最全面的网络营销信息源
企业网站的特点:企业网站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
企业网站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矛盾同一体
企业网站的功能需要通过其他网络营销手段才能体现出来
企业网站的功能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网站是其他网络营销手段和方法的基础
企业网站的网络营销功能:品牌形象、产品展示、信息发布、顾客服务、顾客关系、网上调查、资源合作、网上销售
企业网站如何才能发挥其网络营销价值?:网站具备基本的网络营销功能;提供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企业网站建成不可能自动带来用户;让更多的潜在用户了解网站(网站推广),通过网站了解产品信息; 无站点网络营销方法:信息发布、网络社区、分类广告等;网上商店、网上拍卖等
基于网站的网络营销方法:搜索引擎营销、许可Email营销、网络广告、网站资源合作、病毒性营销、网络会员制营销
病毒性营销的常用工具:电子书、视频、Flash短片、QQ皮肤、桌面壁纸、屏保、贺卡、邮箱、软件、IM工具等 业网站建设的一般要素:网站结构:栏目设置、网站导航、网址层次结构、网页布局等
网站内容:通过网站向用户传递的所有信息
网站功能:必要的技术支持系统网站服务:网站可以提供给用户的价值
合理的网站结构体现在以下方面:
栏目层次:清晰简洁(一级栏目8个以内,三层以内)URL层次:简短、静态化 辅助导航:无缺链、错链
网站地图:呈现全部重要栏目、子栏目 内部链接:重要页面多次链接(相关文章等)合理的网站栏目结构的主要表现
通过首页可以到达任何一个一级栏目首页、二级栏目首页以及最终内容页面;
通过任何一个网页可以返回上一级栏目页面并逐级返回首页;
主栏目清晰并且全站统一; 每个页面有一个辅助导航;
通过任何一个网页可以进入任何一个一级栏目首页; 如果产品类别/信息类别较多,设计一个专门的分类目录是必要的;
设计一个表明了站内各个栏目和页面链接关系的网站地图;
通过网站首页一次点击可以直接到达某些最重要内容网页(如核心产品、用户帮助、网站介绍等);
通过任何一个网页经过最多3次点击可以进入任何一个内容页面。
正确的网页布局:1)最重要的信息出现在最显著的位置;(2)希望搜索引擎抓取的网页摘要信息出现在最高位置(根据网页HTML代码顺序);
(3)网页最高位置的重要信息保持相对稳定,以便搜索引擎抓取。
企业网站的一般内容包括:公司信息产品信息、用户服务信息、促销信息、销售信息、公众信息、其他信息(招聘信息。采购信息)
企业网站网页标题设计的常见问题:第一,大多数网页没有独立的标题;第二,网页标题设计不包含有效关键词;第三,网页标题与网页主体内容的相关性不高 网站结构优化:合理的网站结构体现在以下方面:
栏目层次:清晰简洁(一级栏目8个以内,三层以内)URL层次:简短、静态化 辅助导航:无缺链、错链
网站地图:呈现全部重要栏目、子栏目 内部链接:重要页面多次链接(相关文章等)网站内容:公司信息.产品信息、用户服务信息、促销信息、销售信息、公众信息、其他信息
网站内容优化的方法:网页标题优化、META标签优化、网页正文内容优化(每个网页主体内容应该含有适量的有效的关键词文本信息,并且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适量关键词、关键词密度合理区间:2%——8%、利用站长工具检测)、链接文本优化搜索引擎营销的特点:
搜索引擎营销方法与企业网站密不可分 搜索引擎传递的信息只发挥向导作用 搜索引擎营销是用户主导的网络营销方式 搜索引擎营销可以实现较高程度的定位
搜索引擎营销的效果表现为网站访问量的增加而不是直接销售
搜索引擎营销需要适应网络服务环境的发展变化
搜索引擎营销的常见方式:免费登录搜索引擎分类目录、搜索引擎优化、付费关键词广告、网页内容定位广告、关键词竞价排名、付费登录分类目录 网页标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网页标题不宜过短或者多长:一般来说6-10个汉字比较理想,最好不要超过30个汉字。网页标题应概括网页的核心内容。网页标题中应含有丰富的关键词。网页标题中有必要含有“首页”、“欢迎”、“在线”、“目录”之类的词吗?
网站专业评价诊断的指标体系:网站整体策划网站功能
网络营销功能网站结构
网站内容网站优化
网站链接网站可信度
竞争者分析特色功能和服务
网站诊断的主要内容:网站规划与网站结构、网站内容及网站可信度、网站功能和服务、网站优化及运营
WEB2.0的主要特点 :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
RSS营销的特点:无需担心信息内容过大; 不用担心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的影响;
RSS传递信息更快; RSS接收信息送达率高,几乎没有什么信息传递和接收的障碍; RSS接收信息准确度较高 通过邮件列表获取信息的特点:适合邮件阅读习惯的内容设计 ;离线状态下阅读并长期保存邮件内容 ;收件人个性化营销设计 ;收件人可以回复邮件 ;邮件内容可以在用户电子邮箱中长期保存 ;邮件内容便于转发;可自由采用WEB方式和客户端方式接收和阅读内容 ;电子邮件是最普及的互联网应用 ;可以跟踪邮件发送数量、用户阅读率和回应率等指标。
邮件列表最大的问题:邮件送达率低。第五章搜索引擎营销基础
搜索引擎营销在网络营销中的地位:搜索引擎营销对网络营销研究体系中的作用:搜索引擎营销贯穿于网络营销的各个领域。从网络营销服务市场的构成:搜索引擎营销是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是网络营销的主流模式。搜索引擎营销的实际效果:搜索引擎是引导用户获取网站信息的第一渠道。
搜索引擎营销基本原理:信息传递过程 实现搜索引擎营销的任务:构造适合于搜索引擎检索的信息源、创造网站/网页被搜索引擎收录的机会、让企业信息出现在搜索结果中靠前位置、以搜索结果中有限的信息获得用户关注、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方便
搜索引擎营销的目标层次:1.存在层:增加网站的搜索引擎可见度2.表现层:搜索结果排名位置有利 3.关注层:提高用户点击率4.转化层:获得顾客搜索引擎营销的特点:搜索引擎营销方法与企业网站密不可分、搜索引擎传递的信息只发挥向导作用、搜索引擎营销是用户主导的网络营销方式、搜索引擎营销可以实现较高程度的定位、搜索引擎营销的效果表现为网站访问量的增加而不是直接销售、搜索引擎营销需要适应网络服务环境的发展变化
搜索引擎营销的四大模式:登录搜索引擎分类目录(Directory)、搜索引擎优化(SEO)、关键词广告(SEM)、网页内容关联广告(Contextual-target)分类目录型搜索引擎营销:含义:互联网上最初的网址导航,将不同主题的网站放在相应目录下,形成分类目录网站。
应用现状:传统分类目录作用日渐弱化
主要资源:Dmoz、搜狐、新浪、Yahoo!…… 特点:稳定、网站信息不能及时更新、人工处理
低效
作用:为搜索引擎提供索引数据、高质量外部链
接
分类目录对网络营销的价值:通过分类目录获取的网站基本信息的真实性相对较高;分类目录中的网站信息作为行业分析和竞争者分析的样本来源;高质量的分类目录对网站推广的价值比较明显;分类目录对网站PR值的作用。分类目录对用户获取信息的缺点:用户需要根据目录逐级点击所期望的信息,但并不一定能发现自己需要的信息;难以在大量同类网站中尽快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分类目录收录网站有限,有些网站并不登录分类目录;网站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更新,网站信息有效性低。基于搜索引擎自然检索的搜索引擎优化 搜索引擎优化的含义(SEO)
针对搜索引擎对网页的检索特点,让网站建设各项基本要素适合搜索引擎的检索原则,从而获得搜索引擎收录尽可能多的网页,并在搜索引擎自然检索结果中排名靠前,最终达到网站推广的目的。
搜索引擎优化重视的是网站内部基本要素的合理化设计,并非只是考虑搜索引擎的排名规则,更重要的是为用户获取信息和服务提供方便。关键词:网站优化、网站基本要素、用户导向、获取有效信息。搜索引擎优化的真正目标:让网站尽可能多的网页被搜索引擎收录、在用户检索时这些网页排名靠前、检索的摘要信息对用户具有价值,在此基础上吸引用户到网站(网页)获得进一步的信息,以实现网站推广的基本目的,为最终赢得用户奠定基础。
搜索引擎优化基本内容:网站结构优化、网站内容优化、网页布局优化、外部链接广度优化 合理的网站栏目结构的主要表现:通过主页可以到达任何一个一级栏目首页、二级栏目首页以及最终内容页面;
通过任何一个网页可以返回上一级栏目页面并逐
级返回主页;
主栏目清晰并且全站统一; 每个页面有一个辅助导航;
通过任何一个网页可以进入任何一个一级栏目首
页;
如果产品类别/信息类别较多,设计一个专门的分
类目录是必要的;
设计一个表明了站内各个栏目和页面链接关系的网站地图;
通过网站首页一次点击可以直接到达某些最重要
内容网页(如核心产品、用户帮助、网站介绍等); 通过任何一个网页经过最多3次点击可以进入任
何一个内容页面。
网站内容优化的主要指标:
每个网页都有独立的、概要描述网页主体内容的网页标题;
每个网页都应该有独立的反映网页内容的META
标签(关键词和网页描述);
每个网页标题应该含有有效关键词;
每个网页主体内容应该含有适量的有效的关键词
文本信息;对某些重要的关键词应保持其在网页中相对稳定。
网站内容优化常见问题:缺乏关键词意识(title
统一、不加链接、做成图片、密度不够……)优化网页布局
合理的网页布局是为了更好地展示网页内容 正确的网页布局:(F现象)
(1)最重要的信息出现在最显著的位置;
(2)希望搜索引擎抓取的网页摘要信息出现在最高位置(根据网页HTML代码顺序);
(3)网页最高位置的重要信息保持相对稳定,以便搜索引擎抓取。
网页布局优化常见问题:最重要的位置没有关键
词
外部链接广度优化:
登录重要分类目录 交换友情链接
自有资源链接(子站等) 通过高质量内容获得单向链接 第六章许可email营销基础
Email营销的定义:Email营销是在用户事先许可的前提下,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目标用户传递有价值信息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
三个基本因素:基于用户许可、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信息、信息对用户有价值
Email 营销的基本方法:
内部列表和外部列表 Email 营销方法
内部列表 Email营销的三项基本内容是:建立自己的邮件列表、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加入列表、向用户发送有价值的信息。
可供选择的外部列表Email营销资源主要有:免费电子邮箱提供商、专业Email营销服务商、电子刊物和新闻邮件服务商、专业网站的注册会员资料等。
内部列表 Email 营销:利用用户自愿注册的资料外部列表 Email 营销:利用专业服务商的用户资源开展Email营销的主要步骤:制订Email营销计划;决定是否利用外部列表,并选择服务商;针对内部和外部邮件列表分别设计邮件内容;根据计划向潜在用户发送电子邮件信息;对Email营销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开展Email营销的三个基础条件:邮件列表的技术基础: 从技术上保证用户加入、退出邮件列表,并实现对用户资料的管理,以及邮件发送和效果跟踪等功能。用户Email地址资源的获取:
在用户志愿加入邮件列表的前提下,获得足够多的用户Email地址资源,是Email营销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邮件列表的内容:
有效的内容设计是Email营销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成功开展Email营销:高质量的内容策划(标题和正文)+精准的投放对象+合理的发送频率
第七章网络广告基础 网络广告的含义
从广义上来说,一切通过Internet的各种技术表现形式传播商业信息的行为都是网络广告。从狭义上来说,网络广告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通过互联网在网站或网页上以旗帜、按钮、文字链接、电子邮件等形式发布的广告。
网络广告及其主要形式:标志广告(BANNER)、赞助式广告、分类广告、弹出广告、插播式广告、Email广告、Rich Media广告、关键词广告、植入式广告、告
网络广告的四个本质特征:网络广告需要依附于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载体;网络广告的核心思想在于引起用户关注和点击;网络广告具有强制性和用户主导性的双重属性;网络广告应体现出用户、广告客户和网络媒体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网络广告的价值:品牌推广、网站推广、销售促进、在线调研、顾客关系、信息发布 网络广告策略
网络广告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要素:网络广告资源和用户的注意力。用户的注意力是通过网络资源而形成的,对网络广告策略的研究,也就是要研究哪些资源可以引起用户的注意力,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将用户的注意力转化为最终的收益。
选择网络广告资源的参考因素:网站访问量、目标定位、价格因素、广告效果监测、方便广告管理、网络广告商的综合服务水平
网络广告计划的一般步骤:第一步,确立网络广告目标、第二步,确定网络广告预算、第三步,广告信息决策、第四步,网络广告媒体资源选择、第五步,网络效果监测和评价
网络广告效果评价方法:对比分析法、加权计算法、点击率与转化率
第八章网络营销实践应用
网站推广常用方法概述 :1.搜索引擎推广方法2.电子邮件推广方法3.资源合作推广方法4.信息发布推广方法5.病毒性营销方法6.博客营销推广方法7.视频营销推广方法8.快捷网址推广方法9.网络广告推广方法10.综合网站推广方法
网站推广的四个阶段 :
一个网站从策划到稳定发展要经历四个基本阶段:网站策划与建设阶段;网站发布初期;网站增长期;网站稳定期。网站策划与建设阶段网站推广的特点:“网站推广”很可能被忽视 ;网站策划与建设阶段的“网站推广”实施与控制比较复杂 ;“网站推广”效果需要在网站发布之后得到验证 ;
网站发布初期推广的特点:网络营销预算比较充裕 ;网络营销人员有较高的热情 ;网站推广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网站推广的主要目标是用户的认知程度。
网站增长期推广的特点:网站推广方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网站推广方法的变化 ;网站推广效果的管理应得到重视 ;网站推广的目标将由用户认知向用户认可转变。网站稳定阶段的特点:访问量增长缓慢,可能有一定波动;注重访问量带来的实际收益而不仅仅是访问量指标;内部运营管理成为工作重点;
如何让网站访问量进入新增长期
利用付费广告等方式获得一定时期内的快速提升; 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新的内容和服务,获得新的用户; 网站内部资源的优化利用,让原有资源发挥更大作用(例如网站优化——原来建设的网站大部分都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升级/扩展原有服务,增加用户内容消费量 网站推广计划至少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1)确定网站推广的阶段目标(2)在网站发布运营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网站推广方法(3)网站推广策略的控制和效果评价 网站推广要点归纳:第一,制定网站推广计划有助于网站推广工作有的放矢。第二,网站推广在网站正式发布之前就已经开始,尤其是搜索引擎的优化工作,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推广的需要。第三,网站推广的基本方法对于大部分网站都适用。第四,在网站推广的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有些网站推广方法可能长期有效,有些则仅适用于某个阶段。第五,网站推广不是孤立的,需要与其他网络营销活动结合进行。第六,网站进入稳定期之后,推广工作不应停止。第七,网站推广不能盲目进行,应进行效果跟踪和控制。
企业品牌在互联网上的存在即网络品牌。网络品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通过互联网手段建立起来的品牌;二是互联网对网下既有品牌的影响。
两者对品牌建设和推广的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企业整体形象的创建和提升。
网络品牌的特点:网络品牌是网络营销效果的综合表现、网络品牌的价值只有通过网络用户才能表现出来、网络品牌体现了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和服务、网络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网络品牌的三个层次:第一,网络品牌要有一定的表现形态。第二,网络品牌需要一定的信息传递手段。如搜索引擎营销、许可Email营销、网络广告等都具有网络品牌信息传递的作用。第三,网络品牌价值的转化。
网络品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忠诚顾客并达到增加销售的目的,如网站访问量上升、注册用户人数增加、对销售的促进效果等。
建立和推广网络品牌的七种主要途径:企业网站中的网络品牌建设、电子邮件中的网络品牌建设和传播、网络广告中的网络品牌推广、搜索引擎营销中的网络品牌推广、用病毒性营销方法推广网络品牌、提供电子刊物和会员通讯、建立网络营销导向的网络社区、信息发布的渠道资源: 内部资源:企业网站、注册用户个人信息资源等
外部资源:搜索引擎、供求信息发布平台、网络广告服务资源、合作伙伴的网络营销资源等 信息发布的资源挖掘和应用原则:充分利用和挖掘内部资
源、合理利用免费资源、广泛挖掘合作伙伴资源、选择适合的服务商的资源
网络营销信息发布内容设计的原则:保持信息的时效性、常规信息全面准确、信息内容要有合理的表现方式、在网站内容策略指导下,遵照专业的网站内容维护规范
在线服务体系的作用:增进顾客关系、增加顾客满意、提高顾客服务效率、降低顾客服务成本
在线顾客服务常用的手段:常见问题解答(FAQ)、电子邮件和在线表单、即时信息、在线论坛 网上销售渠道建设的三种主要方式:、作为网上零售商的供应商、开设网上商店、自行建立网上销售型的网站
该网站制定的推广计划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网站推广目标:计划在网站发布1年后达到每天独立访问用户2000人,注册用户10000人;
(2)网站策划建设阶段的推广:也就是从网站正式发布前就开始了推广的准备,在网站建设过程中从网站结构、内容等方面对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优化设计;
(3)网站发布初期的基本推广手段:登录10个主要搜索引擎和分类目录(列出计划登录网站的名单)、购买2-3个网络实名/通用网址、与部分合作伙伴建立网站链接。另外,配合公司其他营销活动,在部分媒体和行业网站发布企业新闻。
(4)网站增长期的推广:当网站有一定访问量之后,为继续保持网站访问量的增长和品牌提升,在相关行业网站投放网络广告(包括计划投放广告的网站及栏目选择、广告形式等),在若干相关专业电子刊物投放广告;与部分合作伙伴进行资源互换;
(5)网站稳定期的推广:结合公司新产品促销,不定期发送在线优惠卷;参与行业内的排行评比等活动,以期获得新闻价值;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设一个中立的与企业核心产品相关的行业信息类网站来进行辅助推广。(6)推广效果的评价:对主要网站推广措施的效果进行跟踪,定期进行网站流量统计分析,必要时与专业网络顾问机构合作进行网络营销诊断,改进或者取消效果不佳的推广手段,在效果明显的推广策略方面加大投入比重。
第五篇:教育学教学法
单选 教学法单选
1.教学方法的表达手段是(语言)2.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气氛、场景等叫做(教学气氛)3.当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是(教会学生学习)4.教学方法的物质手段是(实物)5.教学方法依存的形式是(活动)
6.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就是(教学方法)
8.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体现了当代教学方法的(情感激发)
9.教学方法内同的三大要素包括语言、活动和(实物)
10.中国社会科学院卢仲衡提出的教学模式是(自学辅导教学模式)11.湖南师范大学郑和钧及其研究人员所提出的教学模式是(协同教学模式)12.暗示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洛扎诺夫)13.江苏省师范学校特级教师邱学华老师提出的教学模式是(尝试教学模式)14.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教学模式是(范例教学模式)15.范例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瓦·根舍因)16.卡尔·罗杰斯提出的教学模式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17.教学模式创新必须具备的软环境是(正确的教育观念)
18.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创建的教学模式是(情境教学模式)
19.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提出的教学模式是(暗示教学模式)
20.上海顾泠沅教学实验小组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总结出来的教学模式是(“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21.教学模式生命所在是它的(优效性)
22.上海北京东路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教学模式是(互动教学模式)
23.提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育家是(罗杰斯)
24.美国探究教学专家萨其曼提出的教学模式是(探究训练教学模式)
25.美国学者兰本达创建的教学模式是(“探究—研讨”教学模式)
26.上海育才中学提出的教学模式是(“八字”教学模式)
27.提出探究训练教学模式教育家是(萨曼其)
28.提出“探究—研讨”教学模式的教育家是(兰本达)
29.美国数学教师协会1980年在《关于行动的议程》文件中正式提出的教学模式是(问题教学模式)
30.教学模式概念的提出者是(乔伊斯)
31.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高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围和计划叫(教学模式)
32.斯金纳提出的教学理论是(程序教学理论)
33.教师叙述事实教材或描绘所讲对象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讲述法)
34.演示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
35.布鲁纳于1960年出版的教育著作是(《教育过程》)
36.“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罗杰斯)
37.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分析或论述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的方法是(讲解法)
38.教师具有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是(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力)
39.结构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是(布鲁纳)
40.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阅读、思考讲解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是(讲读法)
41.为丰富感性认识,在讲授某一课题前组织学生实地观察的方法为(准备性参观)
42.布鲁纳提出的教学理论是(结构课程理论)
43.教师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对事实和问题作出科学结论的方法是(讲演法)
44.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教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45.在学习教材有关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为(总结性参观)
46.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教学理论是(一般发展)
47.提出教学新体系五原则的教育家是(赞科夫)
48.在学习某课题过程中,为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而为教学同时进行的参观属于(并行性参观)
49.根据联系的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练习应包括掌握知识和练习、形成技能技巧的练习和(发现和发展潜能练习)
50.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利用移动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一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叫做(实验法)
51.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学理论家赞科夫提出,教学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5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53.教室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54布鲁纳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发现学习法)
55.20世纪70年代,合作学习兴起于(美国)
56.20世界70年兴起于美国的学习方法是(合作学习)
57.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是在(20世纪70年代)
58.衡量默读能力的主要标准时对内容的(理解)
59.心理学家M·韦特海默、W·苛勒、K·科夫卡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格式塔学习理论)
60.场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拓扑心理学家(K·勒温)
61.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
61.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问题性)
62.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
63在理解和不漏内容的前提下,快速洗去书中内容的读书方法是(速读)
64.学习者为社会无偿做奉献的有益的活动是(社会服务活动)
65.根据艾宾浩斯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复习必须(及时)
66.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自进行时间操作的学习活动是(实习作业活动)
67备课的主要形式是(个人备课)
68.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时境的一种方式是(导入技能)
69.用线条、箭头、符号等组成某种文字图形的板书方式是(图示式板书)
70.收音机、扩音机、无线话筒、录音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音响媒体)
71.备课最深入、最具体的一步是(编写教案)
72.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幻灯、实验、图画、挂图、游戏等各种手段导入教学称为(情境式导入)
73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声像媒体)
74.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学习反应分析机、多媒体系统等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综合媒体)
75.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思考的提问方式是(扩展式提问或发散式提问)
76.备课的辅助形式是(集体备课)
77.教师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放录像等方式结尾称为(趣味性结尾)
78.按备课的时间,备课分为(课前备课)
79.幻灯机、投影仪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光学媒体)
80.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一直打到理想结果的提问方法是(跟踪式提问方法)
81.把教学内容的一系列要点从教材中提炼出来,书写在黑板上的板书方式是(提要式板书)
82.以教学内同的线索为板书的主体,其他内同写在与线索相关的位置上的板书方式有(线索式板书)
83.通过上下、左右两部分整体对称的排列,以区别相似或相异的教学内容的板书方式是(对称式板书)
84.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是(网络教学)
85.教师备课的中心是(钻研教科书)
86.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学生,而且要备(方法)
87.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特点是(反思性)88.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方法是(纸笔测验)
89.安徽省芜湖铁路中学马章荀老师为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而提出的教学方法是(“层层深入,以线穿珠”式)
90.内蒙古达拉特旗名族中学樊向阳老师提出的教学方法是(引探式教学法)
91.江苏省姜堰市俞垛乡初中翁如荣老师提出的教学方法是(三思三探式)
92.山东省鱼台县实验中学黄德臣老师提出的教学法是(六环节教学法)
93.山东省齐河华店中学王岳老师提出的教学方法是(导学式教学法)
94.江苏省扬州市第五中学陈玲玲老师设计的教学方法是(审美教学法)
95.内蒙古海拉尔市的教研工作者经过几年的改革实验提出的教学方法是(“引疑五步”教学法)
96.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董集乡罗家小学盖永胜老师提出的教学方法是(五阶段教学法)
97.江苏省徐州二十四中学徐亚平老师提出的教学方法是(三读式教学法)
98.江苏省东海县中学蒋运生老师提出的教学方法是(“观察、论证、比较、应用”四步教学法)
教育学单选
1.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被称为(教育影响)
2.法国哲学家利托尔诺的教育起源说的观点是(生物起源说)
3.苏格拉底创建的教学方法称为(精神助产术)
4.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著作是《新教育大纲》
5.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6.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7.决定教育领导权和教育权的社会因素是(政治制度)
8.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六艺)
9.战国后期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儒家教育理论和经验的著作是(《学记》)
10.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11.世界上颁布义务教育法令最早的国家是(德国)
12.古代西方世界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思想家是(昆体良)
13.标志教育学走向独立的教育著作是(《大教学论》)
14.教育劳动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凯洛夫)
15.古代具有独特军事色彩的教育制度的国家是(斯巴达)
1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17.赫尔巴特根据其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18.我国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在(奴隶社会的商朝)
19.近代第一部系统而全面的教育学著作是(《大教学论》)
20.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规范学科的标志是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2.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是(《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23.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梅伊曼)
24.以小说体写成的教育著作是(《爱弥儿》)
25.斯巴达教育的朱云涛特点是(注重军事教育)
26.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孟禄)
27.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过(埃及)
28.我过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与国家的选士制度密切相关,隋唐以后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29.1693年,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体现他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著作是(《教育漫话》)
30.实用主义教育学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杜威)
31.1902年,我过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32.我国于1922年颁布的学制是(壬戌教育)
33.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叫做(双轨学制)34.由横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叫做(单轨学制)
35.实行单轨学制的典型国家是(美国)
36.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始于(清朝末期)
37.我国颁布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
38.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个学制称为(1951年学制)
39.我国1903年制定,于1904年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40.“三育两有”教育方针的提出是在(1957年)
41.根据个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观点称为(个体本位论)
42.社会本位教育目的的主张者是(赫尔巴特或孔德)
4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身心发展)
44.一个国家或政党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教育工作的根本之道思想是(教育方针)
45.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称为(培养目标)
46.以片面培养学生卓越的考试能力,谋求最高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育是(应试教育)
47.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的(智育)
48.盛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育家是(加里宁)
49.学生有权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教师不得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权利是(学习权)5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5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52.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名著《心智的结构》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53.在对待自我上,教师是(反思实践者)54.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向师性和模仿性,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55.教师私拆学生新建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56.“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57.国家队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教师资格制度)58.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人身权)59.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是(教师素质)
60.以问题为核心,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的课程是(核心课程)61.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是(国家课程)62.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课程目标形式是(表现性目标)63.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64.行为课程目标的创始人是(泰勒)65.生长性课程目标的代表人物是(斯腾豪斯)
66.从课程制定者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67.以为题为中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课程是(核心课程)68.核心课程于20世纪初最早出现在(美国)69.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70.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夸美纽斯)71.教学工作的辅助环节是(课外辅导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72.美国幼儿园及小学采用的一种非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开放教学)73.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为代表提出的教学理论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74.认知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奥苏伯尔或布鲁纳)
75.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称为(教学过程)76.教学工作的准备环节是(备课)77.20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苏联、以赞科夫为代言人的一种教学理论是(发展性教学论)
78.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乔纳森)79.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赞科夫)80.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原则是(启发性原则)81.我国1997年在上海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所采用的形式是(小班教学)8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83.我国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中的一种尝试是(小班教学)
84.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教学原则)85.我们把教学活动要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的原则称为(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86.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平的素养的教育目标是指(德育任务)87.教育者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受到感染熏陶的德育方法是(情绪陶冶法)88.德育理论一般将学校和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叫做(德育途径)
89.德育工作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德育内容)90.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9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的德育方法属于(说理教育法)92.以他人的高尚思想、规范行为和英雄实际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是(榜样示范法)93.通过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的道德教育途径是(直接的道德教学)94.在德育过程中,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品德行为)95.率先以法令的形式把“道德课”列入学校正式课程的国家是(法国)96.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工作岗位的称谓是(班主任)97.对学生的全面成长负有第一位责任的是(班主任)98.学生在学习期间宝贵时光的见证人是(班主任)99.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100.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风气就是(班风)101.在集体中占优势并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集体舆论)102.用强制性指令管理班级的班主任类型是(专制型)103.我国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04.赞同自己与学生作为一个人是完全平等的班主任类型是(民主制)105.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班级)
多选
1.中小学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发展性、感情性、主体性、多样性、技术性)
2.影响教学方法内容和结构的前提条件主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氛围、教师素质)
3.根据教学方法内容要素的不同组合,我们把教学方法分为以下类型(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物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4.范例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范例性原则)
5.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优效性、参照性、可操作性、开放性)
6.八字教学模式即(读读、议议、练练、讲讲)
7.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是(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8.选择与运用教学模式要考虑要素有(目标、教材、学生、教师、时间)
9.建构教学模式应遵循(创新的原则、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全程参与与全员参与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原则、开放的原则)
10.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是(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的阶段、掌握法则规律的阶段、获得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阶段)
11.教学模式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设计预期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对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12.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13.教学方法的评价标准主要有(科学性、主体性、创造性、实效性)
14.赞科夫提出的教学新体系原则是(高难度教学原则、高速度教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原则)
15.讲授法具体可划分为(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
16.斯金纳从基本系列实验中总结出了关于学习的四条规律是(习得律、条件强化、强化作用、消退作用)17.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程序是(明确目标、把握精华、比较分析进行筛选、综合运用、反馈调控)
18.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19.常用的调研学习法的形式有(参观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查阅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20.读书学习法的主要形式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
21.实践学习法的主要形式有(实习作业活动、课外与校外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生产劳动活动、科学实验活动)
22.桑代克根据对动物的研究提出的学习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23.课后复习的主要方法有(回忆、看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
24.研究性学习过程包括(准备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解决问题的阶段 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25.提问的意义与作用主要有(激疑启思、集中注意、评价反馈、组织教学、师生交流)
26.运用板书技能应遵循的原则是(规范性、迅速性、简洁性、启发性、审美性)
27.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特点是(信息性、交互性、智能性、虚拟性、网络性)
28.运用导入技能应遵循的原则有(激发兴趣原则、启迪思维原则、激发情感原则、新奇多变原则)
29.运用导入技能应注意的问题是((对象突出针对性、内容突出关联性、语言突出简明性、方式突出多样性、艺术突出趣味性)
30.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本类型有(操练反复型、个别化指导型、模拟实验型、教学游戏型、模拟探索型)
31.导入的意义与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2.教师应掌握的技能包括(备课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课堂结尾技能)
33.运用板书技能的意义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思路清晰、掌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和脉络、具有强化、启发的作用)
34.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有(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扩大了教学规模)
35.现代教学媒体选择遵循的原则是(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
36.多媒体教学课件主要特点有(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性好)
37.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包括(课件试演、试讲实习、环境准备、正式使用)
38.网络教学的根本形式(课堂式的网络教学、非课堂式的网络教学、班集体的因特网教学)39.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40.《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主要有(藏息相辅、师道尊严、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学不躐等)
41.教育的社会属性主要包括(永恒性、相对独立性、历史性、阶级性)
42.20世纪出现的几大教育理论流派主要包括(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文化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
44.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主要包括(个体思想意识社会化、个体行为的社会化、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
45.历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家庭起源论、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
46.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自春秋时期私学兴起后,就一直分为(官学、私学)
47.在欧洲,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包括(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48.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49.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阶段)
50.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51.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文化、经济、年龄特征、知识水平)
52.1958年,我国对学制进行了改革,提出建立并发展三类学校即(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53.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是(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54.现代学制的基本类型包括(西欧双轨学制、苏联分支学制、美国单轨学制)
55.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归宿)
56.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立,通常包括(宏观层次的选择、微观层次的选择、中观层次的选择)57.教育目的的旋转确立的基本依据是(社会依据、个的依据)
58.历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的主要流派有(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5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60.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
61.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普通性原则)
62.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包括(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连续性、简洁性)
63教师的专业态度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专业情意)
64.教师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65.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独立性、选择性、职业理想、自我意识性)
66.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专业技能)
67.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宝库(学习权、公正评价权、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
68.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主要包括(通识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69.教师进修培训权的行使,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一般应贯彻(在职为主、业余为主、自学为主)
70.学生的人身权主要包括(隐私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71.学生的人身权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和(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
72.一般来说,制约课程的因素主要宝库(社会因素、学生因素、知识因素)
73.美国学者古德拉德于1979年提出的课程的层次结构是(理念课程、正式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经验课程)
74.从编制者或管理层次的角度划分,课程的类型主要宝库(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75.经典的课程目标理论主要包括(行为目标、生长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76.塞得归纳的课程实施研究的不同取向宝库(课程实施的忠实性、课程实施的互动适应观、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77.确定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基础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78.学校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课程目标、学生的需要、社会需要)
79.20世纪有代表性的教学理论主要包括(认知教学理论、感情教学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80.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基本环节包括(感知、理解、巩固、评价)
81.直观教学的具体手段主要有(实物直观、语言直观、模像直观)
82.班级授课制现代演绎的主要形式包括(特朗普制、开放教学、小组教学、小班教学)
83.在教育发展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如下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即(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
84.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心理因素包括(动机、需要、兴趣)
85.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经常采用以下原则(巩固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86.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品德评价法、情境陶冶法)
87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品德评价法、情境陶冶法、指导自我教育法)
88.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长的职业类型、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气氛)
89.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由以下九个因素构成(知、情、意、行)
90.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主要有(知行统一原则、方向性原则)
91.我国中小学德育途径主要包括(学科教学、道德教学、校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班会)
92.班主任的教师特点决定着他们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以下责任即(教育的责任、培养的责任、发现的责任、激活的责任、夯实的责任)
93.关于班主任的素质问题,有人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即(率先垂范、理解学生、善于创新、谦虚诚恳、博学多才)
94.班集体的形成倒成熟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即(初建松散阶段、初步形成阶段、成熟发展阶段)
95.一般来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以下几种风格类型即(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96.运用提问技能应遵循的原则是(目标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明确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普遍性原则)
名词解释 教学法名词解释
1.教学氛围:教学氛围是指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才去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3.教学模式:是够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高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围和计划。
4.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5.练习法:联系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6.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7.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8.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指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机敏型。
9.实践学习法:是学习者亲自参加实践活动,通过时间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方法
10.讨论学习法:是学习者与他人相互研讨、切磋琢磨、互相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11.调研学习法:是调查研究学习法的简称,它是指学习者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12.课程标准:是关于各门学科教学目的、要求、课程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3.网络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14.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工具
15.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教学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16.合作评价:合作评价是指多个评价主体从多个角度、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活动方式。
17.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非重点:
1.参观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阿东社会常识如工厂、农场、展览馆等进行观察和研究,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和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2.讨论法:是指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师生共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体或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个人的新看法,进而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3.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4.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学生从事一定的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以获得感性认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5.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6.读书学习法:它是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学习者自己独立阅读材料和其他参考书或读物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
7.学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8.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习自身生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9.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能力或一系列行为方式的总称。
10.导入:是指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进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能力或一系列行为方式的总陈。
11.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活动或一系列教学活动方式的总陈
12.板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图表传递信息的教学能力或一系列行为方式的总称。
13.结尾:是指教师在某项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任务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使劲,再升华的教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总称。
14.纸笔测验:是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方法,它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引起学生的学习表现,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量一种评价方法。
15.课堂观察:是评价主体通过感官借助一定的科学设备在自然或人为创设的上课情境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教师和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以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 教育学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3.遗传:遗传是人的解剖生理特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结构,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征。
4.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学校,家庭,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5.教育目的: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真的总的要求。
6.教育方针:是只一个国家或正当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7.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8.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9.教师聘任制: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证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10.教师:是以教育职业活动为生存,发展方式的职业群体。
11.师德: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职业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2.学分制: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程度的教学管理制度。
13.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4.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师给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15.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按一定要求在人员,时间,空间等方面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6.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提高道德品质水平的方法。
17.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英雄事迹影响学生,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方法。
18.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
19.班级:是学校根据管理的需要,把年龄相近,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分割成一个个小范围的聚合体。
20.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驾驭行为的过程。
非重点
1.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环境:是人生于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3.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4.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结构变化。
5.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解基础上锁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7.个体心理年龄特征:是指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8.课堂的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9.智力因素:是指一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的观察、思考、想象、记忆、注意等心理素质。
10.单一课:指在一节课中只完成一种主要任务的课。
11.综合课:指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
12.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13.德育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教育目标,德育内容则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范围。
14.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在班级建设中行使着多种职能,扮演着多种角色。
15班风: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形成一种风气,这就是班风。
16.班级舆论:在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谓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
简答: 教学法简答:
1、怎样理解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2)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伴随教学方法的改革(3)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2、说明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1)教学目标(2)教学程序(3)师生角色(4)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
3、回答构建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的原则(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3)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4)突出学生主体原则(4)开放的原则(5)实践探究原则
4、简要回答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房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索,事先知情意和谐房展的过程
5、简述启发式教学如何为学生创造良好问题情境(1)问题要明确、具体,不能过于笼统、一般化。(2)问题要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不能过于平淡。(3)问题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具有适当的难度阶梯,不能过于简单。(4)问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定的太死
6、简述赞可夫教学新体系的五条原则(2)高难度教学原则(2)高速度教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是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7、简述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8、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4)学习各环节的指导方法(5)学习个具体科学的方法指导
9、概括说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1)互动观(2)目标观(3)师生观(4)形式观(5)情境观
10、简述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择课题范围):(1)人与自然关系领域(2)人与社会关系领域(3)人与文化关系领域(4)人与自我关系领域
11、研究性学习的过程:(1)准备阶段(2)进入问题情境阶段(3)实践体验、解决问题的阶段(4)总结、表达交流的阶段
12、教学技能包括哪些特点:(1)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指向性(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3)教学技能是后天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有可操作性
13、钻研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哪些步骤:(1)通读整个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2)了解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3)精读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
14、简要回答简历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步骤:(1)确定评价目的和目标(2)选择记录的工具(3)收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形成性反馈
15、简要说明合作评价的基本特点(1)评价主体多元化(2)获取信息丰富化(3)评价方式多样化(4)评价主体间的合作
16、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哪些方面:(1)学生参与状态(2)学生交往心状态(3)学生的思维状态(4)学生情绪状态(5)学会僧问题生成状 非重点:
1.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发展性、情感性、主体性、多样性、技术性 2.教学方法的内容要素主要有哪些:语言、实物、活动
3.简述自学辅导教学模式:(1)自学辅导教学模式(2)“八字”教学模式(3)尝试教学模式(4)“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5)情境教学模式(6)协同教学模式(7)互动教学模式
4.范例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是什么:基本型原则、基础性原则、范例性原则
5.简述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是学习的自我激发者,学生自己有权选择如何学习。教师不应以指导者自居而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是注重学生情感发展的促进者,是受学生信赖、和学生之间不存在防御的顾问
6.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有哪些:(1)教育学生爱好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2)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3)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善于使用工具书,培养他们使用工具书的习惯。(4)教会学生一些作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要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7.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2)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3)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
8.简述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1)温故导新,提出问题(2)讨论分析,阅读探究(3)交流比较,总结概括(4)联系巩固,反馈强化 9.读书学习法的主要形式有哪些: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
10.讨论学习法有哪些优点:它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养成积极探讨问题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它可以使学习者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它可以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它可以使学习者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疑难问题和实际问题,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可以促进知识信息交流,使学习者增长知识和才干
11.运用讨论学习法应注意哪些问题:(1)做好讨论的准备工作(2)正确选定讨论的主题(3)积极参与讨论过程(4)做好讨论的小结 12.调研学习法的种类有哪些:参观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查阅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13.实践学习法有哪些方式:实习作业活动、课外与校外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生产劳动活动、科学实验活动
14.备课包括哪些内容:备课的内容包括做好三项工作,写出三种计划。三项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三种计划即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15.导入应注意哪些问题:(1)对象突出针对性(2)内容突出关联性(3)语言突出简明性(4)方式突出多样性(5)艺术突出趣味性
16.提问应注意哪些问题:(1)提问要有明确性(2)提问要有计划性(3)提问要有启发性(4)提问要有顺序性(5)提问要有量力性(6)提问的方法要有灵活性 17.纸笔测验有哪些特点:可操作性、可比较性、测验范围较广
18.如何实施课堂观察:(1)的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2)确定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3)选择观察方法(4)准备观察工具(5)观察结果的处理
教育学简答:
1.简述教育的社会属性的内容:(1)教育的永恒性(2)教育的历史性和阶段性(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简述教育对文化的推动作用:(1)教育对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对文化活化功能(3)教育对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对文化批判功能(5)教育对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对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3.简述世界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变革的趋势:(1)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的方向发展。(2)从横向学校阶段老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3)现在学制已由学校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变成了终身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
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使受教育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注意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5.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4)基础性原则(5)普通型原则(6)发展性原则
6.简述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2008年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1997年:(1)依法执教(2)爱岗敬业(3)热爱学生(4)严谨治学(5)团结协作(6)尊重家长(7)廉洁从教(8)为人师表
7.简述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1)稳定性和可变性(2)顺学性和不可逆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性(5)发展的关键期(6)发展的年龄特征
8.简述教师应掌握的本体性知识的基本内容:(1)对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广泛深刻的理解,掌握该学科的有关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并达到熟练的程度(2)了解和掌握与教学科相关知识的背景材料(3)了解本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最新的发展,正在进行的研究及最近去的的成果和将来的发展趋势(4)掌握本学科所提供的认识和探索自然或人类社会的方法,这样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本学科的有关问题,培养其科学与创新精神。
9.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1)言语-语言智力(2)音乐-节奏智力(3)逻辑-数理智力(4)视觉-空间智力(5)身体-动觉智力(6)自知-内省智力(7)交流-交往智力(8)自然观察智力
10.简述当代中小学生的主要特征:(1)生理成熟提前(2)思维活跃(3)自我意识强(4)交往需要高(5)心理问题增多
11.简述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4)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1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向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13.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度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5)考虑有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6)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14.简述教师上好一堂课的条件:(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语言清晰(5)组织严密(6)积极性高
15.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2)启发性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4)巩固性原则(5)量力性原则(6)直观性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16.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1)备课(2)上课(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生评价
17.简述学校德育过程的规律:(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容矛盾斗争转化,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促使学生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在集体和个人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8.简述选择和确定学校德育内容的依据:(1)依据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2)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3)依据当前形势和学生思想品德实际(4)依据当前形势和学生思想品德实际
19.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1)说理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法(4)情景陶冶法(5)指导自我教育法(6)品德评价法
20.简述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基本方法:(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同家庭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非重点:
1.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内容(2)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权
2.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3)教育内容一句政治需要而定,重视社会的典章制度教育,经视产生知识传授(4)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5)个别施教 3.简述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1)西欧双轨学制(2)苏联分支学制(3)美国双轨学制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两基”指的是什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5.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展、可持续发展
6.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1)社会依据a.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b根据社会产生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2)人的依据a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b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的发展的需要时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7.简述几种经典的课程目标类型:(1)泰勒是行为目标的创始人(2)斯腾豪斯是生长性目标(3)艾斯纳提出的表象性目标
8.简述学校德育的具体任务:(1)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观点(2)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3)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9.简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组织建设(2)班级制度建设(3)班级教学管理(4)班级活动管理
10.简述班主任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1)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任务(2)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4)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法论述:
1.论述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要求:(1)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坚持启发式教学思想,按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要求来设计和改进教学方法,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启发式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不能被当作具体的方法来看待而应作为素质教育过程中整个教学方法体系的指导思想(2)强调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当下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理念。学会学习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策略,是提高学业成就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对策之一。(3)注重研究学习。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方面。但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法只重视研究教的方法,而忽视对学生活动方式的研究;片面强调教师的传授作用,而忽视作为学生主体的作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就应从过去只研究教学法逐步过渡到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使教与学统一起来。(4)促使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在教学方法走向符合素质教育轨道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情意因素作为认知过程中的动力系统,不仅对学生学习过程起着发动、调节、维持作用,决定着学习者的积极水平,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还对学生形成以学为乐的良好态度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5)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教学方法的优劣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所谓好的教学方法,实为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即对实现教学目标是最适当的。不同教学方法之间色相互关系,不是排他性的,而是相互联系、部分重合、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的改革或优化不在于剔除或偏爱那些方法,而在于如何依据不同的制约因素对教学方法做出最佳选择。
2.试分析影响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原因:(1)社会生活方式对教学方法发展的影响。社会生活方式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生产力。纵观历史,教学方法从来都是受社会生活方式,尤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作为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教育因素为之服务的。(2)教学理论法发展对教学方法变革的影响。人类在逐渐积累知识财富的过程中,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也日渐科学化。随着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教学方法也日益发生着嬗变。(3)国家教育指导思想变迁对教学方法的影响。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最本质的动因是“国民教育”指导思想变迁。就今天课程改革而言,如果没有素质教育指导思想作根本,就无法确定教学方法改革的正确方向。(4)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变化对教学方法的影响。现代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强调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强调师生间良好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互动作用。
3.试述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1)教学目的观: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的相互统一。a全面发展是启发式教学目的的内容指向b主动发展是启发式教学目的的工具指向c主动发展是全面法阵的基础和工具,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为前提。(2)教学过程观:启发式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统一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a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b教学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的过程c教学过程是知情意完满人格协调发展的过程d教学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e教学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f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3)教学对象观: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是潜在的主体;在坚持学生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承认学生存在着差异性。(4)教师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转化者,是积极地学习者、研究者和创造者。(5)知识观:坚持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传授也发现过程的统一,是现代启发式教学知识观的重要特征。
4.结合实际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1)研究性学习以项目、课题、主体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首先学生要自主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研究问题、项目、专题或主题,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展开研究性的学习过程。(2)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时间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是以“研究”或“探讨”为核心的一系列互动,包括调查、观察、考察、访问、测量、分析、综合、归纳、实验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片中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学习活动,其重点不在于“科学研究”,而在于学习研究的方法,经历研究的过程,通过对研究过程的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情感,并以研究为依托,主动地获得取知,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试分析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避免以辅代主,本末倒置教学与媒体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受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定的教学效果而是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盲目的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是用多媒体表现出来,那么教师就器不到应有的主导作用。(2)避免以演示代替交流,分散学生注意力。当我们关注网络和计算机的双向乃至多项的交互优势时,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可能股指,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反馈;当我们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控制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3)避免以单项信息传递为主,忽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踧踖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试分析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1)以质性评价统整、替代量化评价。长期以来,量化的评价方法统领着学生评价,使人盲目的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的。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所表现出的僵化、简单化的局限日益突出。(2)评价由侧重甄别、选拔转向侧重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评价功能转变的关键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课程观受极大的挑战,终身学习的客观需求,要求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别差异。人本理念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学生评价强调学生在集体评价中的差异性,即注重学生在集体中的相对评价,很少顾及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发展情况。(4)强调评价问题的情景性和真实性。传统评价中那种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缺乏与真实生活的联系性,学生在测验中所得的分数,对学生未来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很少有预见价值。当学生评价与学生的显示生活紧密相联系的时候,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5)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要求教师、学生、家长、舍弃相关人员都要走到评价互动中来。(6)强调方式的多样化。要摆脱“应试教育”单一的纸笔测试代办的评价方式的局限,积极疼所适应学生发展的有效地评价方式、方法与手段等。
7.分析教学模式的发展的发展趋势:第一、由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向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发展。第二、由重教师的教学模式向重学生的教学模式发展。第三、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第四、由归纳型向演绎教学模式发展。
8、试分析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分为“引—读—算—议—讲—练”六个步骤。(1)引——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做到因势利导,开拓思维,激发求知欲望。(2)读——阅读例题启发思考。阅读例题前教师要出示思考题,提出阅读方向和重点及思考线索等。(3)算——在学习阅读课本后,出示与丽日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去做,尝试运用,巩固阅读成果,并从中发现问题,检查阅读效果,让学生享受通过自学获得知识的乐趣。(4)议——讲评议论(5)讲——讲解重点,画龙点睛。(6)练——组织练习。
9、试分析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科性质、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学原则(5)依据教师的素养条件(6)依据教学目标(7)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8)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10、试述合作评价的操作策略:(1)教师要做好合作评价的组织者(2)合理控制评价主体的参与范围(3)淡化等级和分数(4)信息应以描述性的为主(5)不便在高利害评价使用(6)及时沟通反馈调整
教育学论述:
1.论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和现代生产的普遍规律,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已成为目前各国发展本国教育的共识。(2)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型的否定。教育民主化一方面体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对象普及化的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可体现为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平等,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3)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现代教育致力于民主化与普及化的同时,也在不段发展新的教育形式,采用多种教育手段,以弥补教育上的不足和满足不同求学者的需要(4)教育内容的综合化。当前教育内容综合化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最明显反映便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各国教育的共识和追求。(5)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实施对与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不仅使人们彻底改变了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人们建构起新的现代教育观念,同时,他也消除了一次教育给人们带给人们的苦恼,使每个个体又获得了重要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体现了学习化社会的人与社会的平衡。(6)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根据时代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变革教育手段,调整教育内容,提高教师素质,使教育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和潮流。
2.论教育对社会制度发展的重要影响:(1)教育对人的意识进行符合阶级意识的培养,从而实现“政治社会化”。学校通过思想教育等形式,进行公民训练,传播一定的政治思想意识,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一定阶级的政治思想意思的人。(2)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国家制定的教育制度,可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选择和分配,从而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实现为政治培养所需人才的目的。(3)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功能。学校是知识、人才集中地地方,学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言论、行动、文章、讲演以及教材和刊物等,宣传一定的思想,制造一定的舆论,影响群众,为一定的政治服务。(4)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区推动。
3.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第一,因材施教。教师必须灵活的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第二,教师讲课活动虽然要以教师为依据,但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理论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因而必然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合加工。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灵活冷静、意志坚定,遇到突发事件能应付自如,体现出教师德教育机智来。
4.论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一年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内容与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价钱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论教师如何贯彻好因材施教原则:(1)充分了解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除了学习成绩外,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各方面、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都是教师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础。(2)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因材施教含义不仅包括承认差异而且包括尊重差异。(3)面向每一个学生。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每一个儿童权利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教育,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忽视任何学生。
6.论述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有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是这四个因素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也就是对这四个思想品德的要素培养提高的过程。(2)道德品质结构中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之间是有着有机联系和活动顺序的,一般是从提高认识开始,沿着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顺序发展,但实际过程中叶不尽然。(3)由于在品德的发展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的快、有的慢,容易出现薄弱环节,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和严重脱节,会阻碍道德品质的发展,所以,要针对道德品质结构中诸因素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弥补其薄弱环节,改变其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使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7.联系中小学教育实际论述德育的意义:(1)加强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重视德育,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光荣传统。党和国家将德育列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2)加强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青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道德品质形成打基础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对他们终身来说,有着定向和奠基的意义。(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指明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对受教育者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8.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①良好的教师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整个工作过程表现为对他人行为的帮助。教育教学能否对学生行为产生帮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质量。如生关系紧张,势必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善于与学生群体及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就会表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②教师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圣魔那个活动特别是精神活动的方式,教育教学中结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生存方式的具体表现。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师生不同的生命活动状态。
9.班主任如何做好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工作:(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共同的目标是班集体理想的体现,在全体成员奔向集体目标的过程中,可以使班集体保持蓬勃的生机,充满活力,并能够形成学生坚定地集体信念。(2)选择和培养班级干部。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必须有健全的组织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必须有一批积极分子团结在班主任周围,并由他们形成班级领导核心。班主任一方面要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苦难,教育他们谦虚谨慎,认真负责,不断提高修养水平和工作能力。(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正确的集体舆论不是自发形成的,要考班主任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来由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和培养。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通过学生积极地思想斗争,使学生分清是非,提高认识,以推动正确集体舆论的形成。
10.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落后生的转化工作:正确对待暂时落后生,关心热爱这些学生,落后生知识一种暂时的状态,不是永恒性的标签,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只要抓住了这些主要问题,在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状况,对症下药才能做好落后生的转化工作,培养学生兴趣班主任要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中来,抓反复,反复抓,落后生缺乏毅力,意志薄弱,班主任要认真正确对待落后生的反复,不能急躁和灰心丧气,要通过谈话,调查等耐心细致的想教育工作,弄清反复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工作。
案例分析: 教学法案例分析:
1、有位老师讲朱自清《绿》的设计的一组提问:“请同学读《绿》的第三段,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将一潭水写的生动逼真、活灵活现的?”“你能想象出那是怎样的画面吗?”“将‘女儿绿’换成‘祖母绿’如何?”“朱自清这样的散文大家和历代优秀的诗人词人,他们这样的作品中常运用比喻、比较等方法,他们的作品也因此增色,这其中是否有一些规律可循呢?”请问这位老师采用了那种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推进式提问方式
推进式提问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逻辑性。这一系列的问题形成了一个知识链,形成了由高到低的思维训练台阶,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迎刃而解,学生思维能力就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发展提高。
2、一位教师在讲“简易方程”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先做个数学游戏,请你们每个人心里想好一个数,然后加上2,乘上3,在积里减去5,再减去你原来想好的那个数,然后把得数告诉我,我就能猜出你心中想的那个数。”一听说做游戏,学生们立刻来了劲,纷纷向好一个数字,在心中运算一番,然后举起手,一个学生说:“我的结果是15。”老是答:“你原来的数是7.”有一个同学举手说:“我的结果是37。”“好原来你的数肯定是18.”“是”学生的精神不禁大振,急切的喊着:“老师快告诉我们其中的奥秘吧。”老师故作神秘的说:“好的,其中的奥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简易方程。掌握了它,你们就掌握了猜测数字的高超能力。”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跃跃欲试,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请问这是什么形式的导入?这种导入形式有什么作用? 答:悬念式导入
作用:悬念开讲可以造成学生的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悬念等,扣住学生心弦,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3.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莺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穿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墙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按住他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兰藤缠绕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是又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拨他起来,牵连不断的拨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的远。静: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 动:鸣蝉,黄蜂。叫天子 泥墙根:有声:油蛉,蟋蟀 无声:蜈蚣,斑蝥。墙边:木莲,何首乌,覆盆子
特点1提要式板书,这样的板书就可以以纲带目、牵动全篇,这样的板书的特点是概括性和整体性强
教育学案例分析:
1.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教授对智商130以上的1528名超常儿童进行了历时50年(1921—1972)之久的追踪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早年的智力水平与晚年的工作成就并无极大关。试用教育学相关原理分析其原因。遗传学素质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质疑,对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因此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把人的发展完全归因于遗传因素,其实遗传素质不仅仅是人的发展物质基和前提条件,他只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并不最终决定人的发展,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学影响才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2.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美国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各班选三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煞有介事”的作发展预测,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名单中的学生,有的再老实的意料之中,有的却不然。对此,罗森塔尔作过相应的解释:“请注意,我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现在的基础。”并叮嘱不要把名单外传。8个月后他又来对18个班进行复试。结果是,他们提供名单里的学生成绩增长比其他同学快,并且在感情上显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望盛,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请用教育学相关原理分析这一现象。
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赖于教师,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及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配合,但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本人的教育观念和专业水平与素养。教师对师生关系建立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师对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育智慧和人格特质。其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不仅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师生人际关系。
3.“颗颗稻粒多饱满”这句话讲解过后,斯霞老师要学生用“饱满”这个词造句。有的学生说:“麦子长得饱满。”有的学生说:“豆角长得饱满。”斯霞老师忽然走到教师门口,转过身脯略挺了挺,头微微扬了扬,两眼炯炯放光。她问学生:“这是不是精神饱满?”学生齐声回答:“是。”斯霞老师接着说:“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学生们也都挺了挺胸脯,坐得端端正正。“饱满”这个词就这样被同学理解和掌握了。斯霞老师所运用的教学原理是什么?并做具体分析。所用的原则是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教师的启发应当是能够激发学生紧张、活泼的智力活动,从而使得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锻炼发展,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任务具体特点,自然地将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张亮同学初三·二班的“潜能生”,学习成绩较差,还常在课堂上捣乱,课外与同学打仗。但是他体育方面有特长,在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中,经常取得好娼妓。根据这一特点,班主任任命他为体育课代表。不久,张亮同学不仅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而且还能热心帮助和团结同学。班主任考试遵循的德育原则是什么?并做具体分析。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收到良好效果,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