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彩主持、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之信息技术初体验
“精彩主持、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之信息技术初体验 省现场会在我校胜利落下帷幕,我们的“精彩主持、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仍在继续探索中,现在我就这一教学模式在我们信息技术这一学科中的应用进行一下反思。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炫出自我,树立自信心的舞台。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并用其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现代复合型人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为自己学习,做学习的主体。变学习为快乐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过程融入学习过程,教师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人,教师是一个全局的掌控者,主持人要代替教师去完成教学过程,这就要求主持人在词句的组织表达上要规范,这需要主持人跟教师双方共同的努力,要在实践中,逐渐磨合。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显性变为隐性。
我对这句话感受颇多,现在,让我们看课改后的课堂,由两名或多个学生“搭档”的主持人站在讲台上,时而讲解,时而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时而辅之以焦距演示,时而提问,时而判断对错,俨然就是“小先生”。而其他学生,则时而静静地阅读材料,时而板演、展示、表演,时而激烈争论,时而倾听“小先生”讲解,时而交头接耳,时而陷入沉思。那以前作为主角的我们——教师,到哪里去了呢?站在一边,不时插上几句话,看着好轻松,我若是一个旁观者,肯定会这么想。此时,我却是一个亲身体验者,说实话,没那么轻松。话没以前说的多了,可是句句都是关键,学生毕竟是初学者,他的理解不是那么到位,言语也没那么规范,那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漏洞咋办?当然要靠我们教师了。及时准确给与纠正,而且要在点上,整节课,我们必须要集中注意力,倾听课堂上的每一句话。现在课堂对我们要求不是降低,而是大大提高了,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学生知道点,我们就要知道面。还要及时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在学生不知不觉中把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的知识,一一传达给学生。
(三)主持人不仅语言规范,操作也要规范。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主持人不但要求在讲述过程中语言规范,而且操作也要规范。而且也要有随机性,因为信息技术操作不是唯一,主持人要对其它操作方法也要熟知,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与支持人的沟通之时,任务更重。
(四)通过课改,学生教师将会有什么收获。
大家知道,中考、高考学生凭的是成绩,不管我们的教学改革进行的多么轰轰烈烈,课堂气氛是多么的空前高涨,我们最终要关心的是,课改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是调动起来了,自信心也大大增加。那他们通过课改,最终的目的是更多、更快、更好的学习到文化知识,接受大家的检验,他们学到的各种学习方法将伴随他们不断升入更高学府深造自己,并终生受益。
通过本次课改,学生的收获颇多,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将使他们受益终生。所以课改更具有长远性,不管以后,我们的学生去向如何,相信他们都会以一个自信的姿态迎接自己的未来。而教师将会沿着教改之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自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有利的支持与帮助。那学生的成绩会有越来越显著的提高。
第二篇:“精彩主持,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精彩主持,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一. “精彩主持,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要务是改革。
1、走下讲台
老师讲课只讲10分钟左右,剩下时间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一个一个检查学生。这样做,成绩很好。
2、从“走下讲台”到“精彩主讲”
讲台被两个学生占领了,课堂由学生主持,学生主宰,学生讲给学生听。教师作为辅助者,成了助产士和催化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占据了课堂上的“优势位置”。
把“主讲”的权利放给了学生,形成“精彩主讲→细心补充→联想无限→科学预测→接受检阅”的一套流程。
3、从“精彩主讲”到“精彩主持”,客观地讲,就知识而言,论讲深讲透学生确实不如老师。但是,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老师讲不如学生讲。不能指望走上讲台的两个学生完全“主讲”一堂课,但是,如果把讲的权利放下去,有序地你讲、我讲、他讲,在小组、在全班给学生搭起舞台,其效果好于老师。
改革中,走上讲台的两个学生逐渐从“主讲”的角色退下来,代之以“主持”角色—精彩主持。其职责是维护课堂秩序,掌控课堂顺序,引领课堂流程。顶上去主讲的变成全体学生,他们在组内轮流主讲,他们的“佼佼者”又是小组之间展示质疑的“主流派”。这样一来,学生主宰了课堂,成了学习的主人。
4、从“精彩主持”到“课堂主人”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替代不了。”因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有什么权利不把属于学生的东西还给他们呢?
“走下讲台”,等于老师高高地扬起了检查评价的鞭子,有鞭策的作用,也有“被学习”之嫌。“精彩主持”,则是教师把讲台“让”给了学生,这里面体现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因此而找到一种神奇的感觉,形成“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学生追求“话语权”和“表现欲”的结果,是学会了主动地担当和负责,学生承担起了真正主人应当承担的责任。
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教师的作用是“引导、点拨、纠偏、补漏”,这是对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师生关系”和教师“新主导作用”的精辟阐示。
二、“精彩主持,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
1、课堂变革的主人是“小先生”。
“精彩主持”的课堂从选择主持人开始,操作方式是教师提前一天把确定的两名主持人叫到教研组,交代教学任务,提出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两名主持人根据老师的要求,在自读教材和教参的基础上,给各个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上课之前两名主持人再用5分钟时间向老师简要汇报准备情况,进一步征得老师指导。这样,“小先生”作为主角便登上了讲台。
2、课堂变革的实质是“智慧复演”。学生在“读、画、查、注、思”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不能解决的“生字、生词、生句、生式、生图”,拿到课堂上来研究,会的讲给不会的听。不会的同学则聆听同桌、小组已经解决了的同学的讲解。学生既讲解知识又交流成功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和自我生成的智慧。这些工作都是在预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的,倘若课前来不及自学,课上就必须留足自主学习时间。这样,在经历“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展示质疑--总结评价—达标检测”的过程之后,师生共同取得学习成果。
这里有两个要求:一是教师要以初学者的姿态交流成功的学习经验、方法和智慧。“该出手时就出手”,担负“引导、点拨、纠偏和评价”的作用。学生则以教者的姿态组织并参与教学。
3、课堂变革的核心是“学习流程”。
①认定目标,让学习从发现开始。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让主持人成为课程资源的先学者、开发者,他们从“小先生”的角度学习,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学习目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本要求是:学会发现,目标准确。
②寻找路径,让学习策略多样化。学习好比走路,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方向,就可以选择道路和行走方式了。在目标引领下,让思维动起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让对话热烈进行,围绕热点、焦点、重点、难点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对话、质疑、辩论等学习活动,充分交换意见,更改或修正自己的“认知图式”。采取积极的合作态度,实现个人或者代表小组展示,通过精彩展示,分享智慧,建构“新的认知图式”,完成学习任务。基本要求是:思维活跃,交流热烈,展示精彩。
③检查结果,让学习具有有效性。路走得好不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进行质量检测,让学生通过实践和反思,生成智慧,提高能力。基本要求是:有效达标,当堂达标。
④拓展延伸,让学习具有可持续性。教育必须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要通过拓展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在新的认知和情感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基本要求是:知识拓展,有新发现。
4、课堂变革的目的是“完整时空”。
“课前+课中+课后”是精彩主持自主学习模式的完整时空。
一是课前指导:学生以教者的姿态参与学习设计,熟悉学习流程,接受老师的预习提示,实施课前预习。
二是课中行进: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掌控课堂,参与学习,在保证“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展示质疑---总结评价”基本流程畅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三是课后反馈:尝试—反思—再尝试—再反思,直至找到成功的感觉。在这一课堂改革模式中,“主持”“主讲”“合作”“融合”是四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词:
(1)“主持”分组内主持和班上主持,我们看到的常常是班内主持。组内主持是一个人,通常由组长担任,掌控组内的秩序、顺序和流程。
(2)“主讲”就是交流经验,只要有价值,一句也行。
(3)“合作”是当前有效课堂注入的一种活力,“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用在学习上最恰当不过。
(4)“融合”。“你说、我说、他说、大家说”“你做、我做、他做、大家做”“你讲、我讲、他讲、大家讲”。只要真情把“我”放进去,你就会理解“融合”的魅力。
5、课堂变革的效果是“幸福成长”。
这种课堂的精神实质是“激发”。主持人成功主持是一次有意义的激发;来自小组间精彩的展示质疑是一次有意义激发。每次激发都能解除学生“我不行,我不能”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都能够释放学生多余的能量。激发是一个很好很合理的宣泄渠道,激发能够挖掘学生潜能,可以创造人生的精彩。
三、“精彩主持,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成效
一是老师做到了三放:放心、放手、放下。还做到了三还: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二是学生学会了三学:学会读书,从“读、画、查、注、思”做起,以静为主;学会实践,从模仿做起,以动为主;课堂学习,学会合作、融合、学做结合。具体地讲:
1、“精彩主持”课堂是“自主课堂”。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体验,是学生在自学、互动中油然而生的,是老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被唤醒的学生可以调动“视听嗅味觉”以及第六感觉系统,有效地搜集、加工和处理信息。这在“解放学生”的道路上,着实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精彩主持”课堂是“智慧课堂”。这种课堂在注重相互间对认知交流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自身获取认知的经验和方法的交流,特别是这些经验和方法在实践中的创新。自主课堂的教学理念就是:“发现„„”。其含义是:
一、用睿智的头脑、平和的态度。发现人的优点、亮点、强项、长处。自己的经营好!他人的学过来。
二、以敏锐的眼光、诚恳的态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发现启动思维,碰撞激发灵感,在发现的碰撞中,学生可以掌握学习方法,陶冶高尚情操,生成人生智慧。
3、“精彩主持”课堂是“素质课堂”。课堂改革源自尊重,实施过程中时时处处都体现出平等、民主、自由、公正的作风,学生不自觉中,自然而然学会了尊重、平等、自由、民主、公正的游戏规则,这不是一个人素质的很好体现吗?
4、“精彩主持”课堂是“幸
第三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是现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中自主学习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教育的各个研究领域都把自主学习当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这是因为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能力,也是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为一位中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很好地体会到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教学之余,不断的学习自主学习的思想精髓,接受这一思想的洗礼,有效地将这一思想贯彻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学生也就能在学习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习的“苦差事”变成“乐差事”。
现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教学也能从中获取良多的助益。通过对各种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我不断地将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中,力求从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下面结合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介绍一下我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确定学习目标
标准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是由学生来制定的,但现在的教学模式以及由于高考指挥棒而衍生出来的各方面都决定着学生不太可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故大多数情况下,学习目标是由老师来确定的,当然也可以说是课标或者考试说明来确定的。
确定学习目标不能简单地按照课程标准把内容罗列出来,这样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不大,对于刚开始实行自主学习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通过“预习案”来帮助他们。预习案应包括几个内容:1.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标准。2.学习的方法和步骤的提示。3.自学后的测试。编写时应根据学生已经有的知识和学生的特点,按照逻辑顺序来。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在班级中建立班级QQ群,日常教学中将预习案编写后发到群上,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时查看相关的预习案,这样可以使学生不会因为忘记携带纸质材料而无法进行自主学习。
二、学生自学
做好第一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预习案对课本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自主学习时间。这一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分配,刚开始进行自主学习模式学习的,时间长一些,后期的时间短一些。内容复杂的课外时间和课内时间结合,内容简单的可以直接安排在课堂上进行。
2.自学的模式。一般遵循“教学→导学→自学”的模式。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应该带着学生一起看书,告诉他们阅读时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后,教师要告诉学生阅读的重点是什么,把课本的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用固定的符号标示出来,便于带着问题提老师讲解,也有利于以后复习时参考。形成习惯后,就可以放手了。
3.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以往的学习过程指导只能是通过自习提纲,现在有了网络,我们可以发挥网络的便捷,因而我们可以通过QQ群来进行指导,与学生通过文字和视频对话来进行指导。还可以通过文件共享的方式把课件和视频文件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需要进行下载,辅助他们的学习。
4.保证质量。必须要求他们通过自学把自己能掌握的先行掌握,可以通过不定时的网络抽查来要求学生完成。
三、教师重点讲解
通过自学,有些问题学生仍会无法理解和掌握,或者自学的深度不够,这些就需要老师进行讲解。这时候的讲解就是高水平的讲解了,不能面面俱到,也就是我们说的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总之,以帮助学生完成这一目标为基准。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自学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利用PPT课件、几何画板、FLASH动画来进行教学辅助,不用担心课件带来的课堂容量过大的副作用。例如,不少学生立体几何的学习有难度,主要缘于空间想象能力不足,我们可以通过FLASH动画来展示不同几何体的各个视图,就能很好地辅助学生进行思维,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练习巩固
前面几个环节如果能很好地完成,大多数学生应该都能理解并掌握教学目标。但是到这一个阶段,学生还不可能彻底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甚至很多学生看起来掌握了,实际上只是学会了模仿。很多学生课后反映说课堂听懂了,例题看懂了,练习还是不会做,实际就是这种情况。因而我们应该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试题时要注意设计变式训练,引导学生概括和知识迁移,注意习题设计的先易后难原则。练习过程中还应给学生个别辅导,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一点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关注,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通过网络来完成。
五、课堂小结
知识系统化是学生提高自身学科修养的一条必由之路。只有通过知识系统化,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学科内容,才能很好地记忆和应用。刚开始学生不容易学会这些,可以让学生根据以下几点来进行:1.要包含本节所学的所有内容。2.要体现逻辑联系和知识结构,使之成为一个整体。3.要突出重点。4.要简洁、简练。可以用表格或概念图之类的进行。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我们改进教学的一条很好的途径。现在发展起来的网络教学、远程对话系统、平板电脑互动教学等等,都让我们看到新的教学方式的革新即将开始。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让课堂多样化,让学习简单化、有趣化。
第四篇: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小学 王文敏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尝试建立的“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一、模式产生的背景
我近几年来听了大量的语文课,发现比较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学生的参与率高、参与度深、参与面广。但是这样的课毕竟是少数。
对此现象,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有所改善,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加大了语言文字训练的份量,即教师的训练意识在增强。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三个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还得不到充分贯彻,课堂上训练的全过程是由教师控制的,理解教师为主导是重“主”而不重“导”,教学过程大多是学生的被动参与,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事实上,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站在“教”这个角度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试图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应付学生的考,而不置换一下角色,当作学生想一想:这篇课文我要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学得更快?„„忽略学生的自主参与,一味加大课堂上的训练量,将课文拆成零散的部件,不加品味地读、填、问、抄、背,其实是变相的填鸭式教学,是教师的急功近利行为。鉴于此,着眼于学生的身心、智能的健康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我尝试建立了“自主参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二、模式的指导思想
模式的指导思想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1、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通过读,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能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
2、在参与中发展智能。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我的教学模式不仅要讲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在参与中完善人格。参与是一个人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课堂教学对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引自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确,对小学生进行长期的、正确的参与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对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态度、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参与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参与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完善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因此,参与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我的教学模式意图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同时,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最终能主动发展。
三、模式的基本特征
“自主参与”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更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模式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基于以上观点,我将模式的基本特征用下图来表示:
教师活动特征:导入激趣—导读提示—导引点拨—导情设境—导标反馈—导练拓展
学生参与特征:唤起参与—自读质疑—精读评议—披文入情—自我小结—举一反三
认知动态过程:认知准备—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情感内化—理性加工—巩固运用
当然,这模式的上述特征只反映教学中各环节的基本关系,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的,可作适当的调整。
四、模式的操作程序
1.导入激趣。语文课的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如执教《林海》一课前,我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投影片和《林海》一文的投影片重新组合成连续抽动片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获得了视觉上的满足感,又感性地认识了兴安岭“岭多、林广、花艳”的特点。
2、导读提示。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导读提示非常明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在教学《趵突泉》一课时,我的学生回答了:①我知道了大泉纯洁、活泼、鲜明,小泉多而且比大泉有趣;②我不知道课文为什么说“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③我还想知道这大泉为什么叫“趵突泉”。„„这些问题有的是重点,有的是难点,有的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有的则成为老师讲授新知的切入点。此环节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
3、导引点拨。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先精心设问,让学生“碰壁”、“遇险”;接着组织课中评议,并适时点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理解,理解再读,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我挑选了学生自提的一个问题设疑: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在评议中,有的说:“巨石太重不动,邱少云还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有的说:“石头本身是不会发出声音的,邱少云也没发出一声呻吟。”更有一个同学说:“巨石是烧不化的,邱少云也是烧不化的。”这个同学的发言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驳,认为邱少云在烈火中肯定会被烧化。一阵深思之后,我发话了:“邱少云的身体是会被火烧化的,但是他的什么不会烧化呢?”“精神。”有一位同学很快领悟到了,令其他同学恍然大悟。
4、导情设境。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如在教《凡卡》一文读到“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句时,我创设了一个想象情境,让学生遐想凡卡甜蜜的希望实现了的情景,再把学生拉回现实中来,让学生在这希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体验作者同情凡卡的悲惨命运,憎恨当时的黑暗社会的感情,并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爱憎分明”的情感因素。
5、导标反馈。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课前的既定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理性加工,自我小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所用的学法,并将结果反馈给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如在学习《泊船瓜洲》一诗后,我引导学生逐步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抓字眼—解诗题;想意境—明诗意;反复读—悟诗情。
6、导练拓展。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顺向迁移。如教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我让优生全文仿写,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段落仿写,结果人人都能完成当堂练习的任务,我也能当堂评价。课后,我还布置学生去图书室查阅有关小兴安岭的书籍,更多地了解小兴安岭。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效益都在不断提高。学生也很喜欢听我的语文课,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很快。
“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小学
王文敏
第五篇:小学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参与实践是相当有必要的,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呢?现将有关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并予以指正:
一、模式解读
模式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 相互交流 总结评价 巩固应用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教师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
2、提出问题、启发诱导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自主探究、设疑质疑
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倡导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知识的关键处自我设疑挑战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相互交流、合作探究
组织小组学习:通常同桌或四人异质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生生间的互补作用,为全体学生,尤其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
5、总结评价、加深体验
评价,既有学生小组间的互评,又有组际的评价,还有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思考方法的评价,重点是提炼出数学的思想方法;二是对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进行评价。
6、巩固应用
7、拓展引伸 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密切联系生活,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性为尺度,挖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分层分类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为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可选择的空间,促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个个都有收获。
二、尝试实践
1、问题来源
有问才能探。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情境的创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多角度、多渠道引发出面临一种熟悉但又不能一下找出决策的探究问题,以促使学生去思索、去探究。
(1)设计探究问题
教师在研究教材中,设计一些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探究新知。如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先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些分数,老师很快判断出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然后再让学生验证。“如何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既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探究问题,同时也是学生自身的需要,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2)鼓励发现问题
比如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出示课题后,问学生你想知道什么?可能学生会提出如下问题:①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②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③学习这些内容有什么用?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来提出来。由于问题是学生提出的,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因而能积极主动的探索。
(3)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
如学习比的知识时,让学生思考:“比的后项不能为0”,为什么在球类比赛中会经常出现“2:0”、“3:0”?学习圆的认识时,让学生思考,看马戏团表演,观众总是围绕表演者形成一个圆形,这是为什么。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探究的热情就会涨高。
(4)在认知冲突中产生问题
如学习圆锥体积时,首先让学生用实验材料(圆柱、圆锥、沙子),把圆锥装满砂子往圆柱里倒,学生发现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1/3。这时,老师出示一组圆锥、圆柱,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操作,老师的操作结果是: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装,装了四次装满,这时学生傻了眼,这是为什么呢?产生了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有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等底等高。
(5)将课本的结论改为问题
课本中有许多结论,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对培养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无疑是无益的。为此,我们经常把课本中的结论改为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如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是一种结论,改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什么是180度?”再引导学生找理由,探究这个结论的正确性,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