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及对策(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23:1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及对策》。

第一篇: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及对策

一线的政治课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着不懈的探索。新课改的实施,一轮又一轮的新课程培训也使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刷新,但在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生态场上依然存在着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教师教得无奈,学生学得无趣的客观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有效性缺失。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也曾说道:“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

无效或低效教学。”

一、影响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主要因素分析

作为课堂教学两大主体,“学生投入”和“教师投入”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两个变量。而教对学的影响相对而言占主导地位,因此在此想重点就“教师投入”对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缺失进行归因。

1、教学观念的有效性缺失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

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

在今天的政治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主宰”等专制式的教育理念依然存在,很多时候教师仍然是讲坛上的圣人,是信息的权威拥有者。学生的学习还是被桎梏于概念、原理、政策、法律条文的框架内,不管是否正确、喜欢与否,反正记忆是第一位的,而“遵守纪律”则是教学质量的第一保证。在这种教学理念的驱动下,学生不能也不会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往往只是教育活动的被动接受者,是“奴化教育”的对象。而教师自身则成了知识的“传送器“、“复印机”、“搬运工”,一旦学生在上课时思维不集中或调皮捣蛋,教师就会“三分怒气,七分杀气,没有一点和气”,让“道德停留于口头,品德停留在笔头”。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丧失全面性和有效性,流于形式,失去生命力,成为制约学生思维,阻碍学生发展的障碍。

2、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缺失

在今天的政治课堂上,仍能见到不少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后果远不只是现象上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它实质上是一种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讲解、轻互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群体、轻个体,重课堂、轻实践等诸多特征,没有真正注重教学实效。

有些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提问也是经常的。但遗憾的是,在问题中经常存在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思维活动的现象。“牵牛式”的提问有余,“开放式”的设计不足;“自以为是”式的课文解读有余,“举一反三”式的能力训练不足。在教师的提问中或许能看到自己的“苦心孤诣”,却看不到学生的“心领神会”,能看到学生在琐琐碎碎的问题“轰击”下,“频频应招”,却看不到他们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热情和智慧。

3、教学手段的有效性缺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优势在政治课教学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它促使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枝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向视、听、形、声结合的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转变。政治教师只要用妙手轻点鼠标,家事、国事、天下事皆汇于屏幕之上。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政治课

教学中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课堂教学环境,促进了教学活动的优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但有些政治课教师过于依赖课件,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多媒体素材的准备上。上课时教师忙于展示课件,体态行为、情感表达、现场板书设计等语言很难派上用场,缺少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缺少对学生需求的有效解读。学生则忙于观看课件,忙于解答那些教师预设的和课件上展示的问题。尽管课件提供的信息比较丰富,而且内容也很多彩,但学生的思维却被课件所统一,师生双方缺乏互动性,根本谈不上发挥主体地位了。长此以往,学生对很多知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分析、综合、概括、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做有效教师,营造有效课堂之策略

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师。“有效教学”,对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对学生来说,则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所以,作为政治教师只有深刻改变课堂教学之策略,在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将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等新课程要求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

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1、以人本观念引领教学

政治课教师首先要倡导平等、合作、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师生关系。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放下“尊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分享知识,主动构建,鼓励学生多与老师切磋、探讨,并多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

走”。

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对每个学生充满期望。我们对学生充满期望,就会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了自我效能感,学生就会将老师的信任转化为对自己的信任。这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因为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学习,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一旦他们在你的课堂上得到肯定,就能提高政治课的自我效能感。我们给学生以期望,学生就会给我们以惊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因某一领域取得成绩而产生自尊、自信、自豪,这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动力,他能推动人在其它方面也达到理想的成就,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成为有特长的人才。”

如果我们的政治课教师能在课堂上用“爱”、“微笑”和“冷静”筑就教育的城堡,用“尊重”、“保护”和“激励”关爱学生的灵魂,用“明净”、“高尚”和“神圣”装点自己的职业,那他就是世界上最爱学生和最值得学生爱的人。学生则会“亲其师,信其道”。

2、为学生成长设计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利弊相间。政治课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为学生的成长精心设计教学。这种设计不仅包括“教的设计”,还包括“学的设计”。设计时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帮助每一个学习者有效地学习为目的,认真分析学情,从学生的实

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就教学內容设计而言,政治课教师首先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与不断更新的关系,以书本知识为主要载体,把国内外时事、党的方针政策,一些社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等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所授内容充实丰盈,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其次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责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不失时机地将思想性与知识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寓思想性于知识性之中,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再次,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适当的难度、合理的梯度、恰当的知识落差,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愉悦,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以从整体上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有效性。

就问题设计而言,设计的问题要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在把握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突出主导性和开放性,围绕一个中心,引出多个问题,把要教的东西转化为学生要学的东西,并进行多向交流。而课堂提问方式要突出趣味性、挑战性、延展性。“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主动的实践,体验和探究。”所以在教学中要杜绝那些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讲究在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追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就课后作业设计而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多样性。同一教学内容可以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供学生选择,如演讲赛、辩论赛等。二是开放性。作业的设计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给学生提供多角度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发展性、独创性。例如可以布置政治小论文、社会调查等作业。三是合作性,如以小组为单位,做课题研究、进行课堂讨论等。四是实践性。要把学生政治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知识性作业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家庭特点与需要,制定家庭投资方案、消费方案等。五是自主性,可以让学生自己给

自己布置弹性作业,自主选择练习内容。

3、用适当手段辅助教学

比尔.盖茨曾有这样的比喻:国际互联网是一个浪潮。它将淹没那些在这一浪潮中还没有学会游泳的人。教师也不例外。作为素质教育主要阵地之一的政治课堂教学,正亟待着多媒体的渗入、融合。不可否认,在今天的政治课堂上,多媒体是政治老师的得力助手,它以声、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脑等多种器官,使知识容量增大,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使信息传输多层次、多方位,极具延展性和交互性。它可创设出悦耳、爽目、怡情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

然而,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多媒体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定位应该是在“辅助”两字上,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特别要注意一个原则:适用、适量、适当。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进行多媒体教学,也不是每课都要面面俱到。教师应该根据授课的内容、学生的需求、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适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演示有关教学内容,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与多媒体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以拓展课文内容,弥补教师、学生及传统语言教学的不足,延伸学生思维空间。

4、凭厚实素养提升教学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要给学生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成为学养丰厚的专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政治课教师除了在平时要苦练教学基本功,如:锤炼“讲”功,美化“语”

境、研究“问”法,激化“心”境、坚持“导”用,升化“意”境、琢磨“教”艺,优化“情”境。更要厚实自己的素养,让自己成为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这条河流的“水质”要冰清玉洁,“水量”要取之不尽,“水韵”要五彩缤纷,“水源”要奔如泉涌。

这里的“水质”是指教师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灵魂需要高尚的灵魂来塑造。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只有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奋的治学态度、非凡的人格魅力去净化学生,才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体格和谐地融为一体,做一个品德高尚、知识渊博、能力全面、心理健康的人。

这里的“水量”是指教师拥有的知识量。无水无以成江河,无知无以成教师。教师首先要具备精湛的业务知识,这是有效教学的基石。而心理学、教育学等条件性知识则是教师成功进行有效教学的必要保证。但仅有这些还是美中不足的,因为政治学科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所以,政治课教师不仅要让自己成为“行家”、“专家”,还要让自己成为读书的“杂家”,让自己多接触一些优秀的书籍,多读一点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只有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量”,才能使课堂教学犹如疱丁解牛,游刃有余。

这里的“水韵”是指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要顺性而为,用智慧和方法让课堂成为一次次让人难以忘怀的“知识之旅”。在这“知识之旅”中,教师只是一名“导游”,甚至可以是一名“偷懒”的导游,或是一名“麦田的守望者”。尽管自己少有举动,但可以让自己的教育智慧成为学生能力成长和生命发展的支点,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在反复实践和屡遭挫折中体味“发现的喜悦”,体会“创

造的魅力”,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和优化。

这里的“水源”是指教师要不断学习、敢于创新。叶澜老师主编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中有这样的阐述:没有教师生命质量提升,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所谓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为了使学生既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能够学会筛选、学会分辨,学会吸收、学会抵制,“学习”就成为教师心目中最紧迫的一件事。今天的教师不能再满足于“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的“桶论”,而应学会和学生一起成长和创造,不断学习,敢于创新,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池水”、“一江水”,甚至是“源头活水”,不仅如此,而且还要善于将学生引到水源边,把“取水”之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汲水和取水。

总之,政治课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追求有效,是政治课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需要教师熟练地运用有效性策略,在三尺讲坛上与学生一起用心品味、和

谐共舞,让生命在课堂中诗意地栖居

第二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及对策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及对策

简阳市简城一小 袁红梅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说: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我们认为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学生越学越喜欢,越教越聪明,课堂的有效不单是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从学生知识的角度上说,是有效的,但是如果以加重学生负担为手段,以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以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那是负效的。所以我校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有三点:

一、参与度。学生活动面是否达80%,活动时间是否达60%。

二、亲和度:是否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否有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

三、提升度。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品质,学习习惯是否有提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梦寐以求的目标,是每个学校抓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当前我校的课堂教学中,存有的问题很多:

1、有教无学,教师频繁的问答来代替灌输。教师提问随意、零碎,启发性不大,对发展学生思维没多大益处。课堂回答一来一往。

教师提问,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基础,体现在语文课上串讲串问,在理内容上下功夫。如《小马过河》,教师提问:小马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又怎么想?答案全在书上现成的,学生想都不想就能答到。还有一节课有无数个:好不好?美不美?行不行?等问题。

2、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侵占了学生活动时间。

有的教师讲课时啰里啰嗦,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结果讲了半天学生还是云里雾里。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常常重复学生的语言。或者自问自答,学生明明自己会说的,但教师替学生回答了。还有的教师总不放心,讲了一遍又一遍,侵占了学生的思维权。有的点评不够恰如其分,不够简洁精辟。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上,有的教师处理欠灵活,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发言始终不符教师的预设答案,明明答对了,还使劲往标准答案上牵。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结果把课堂上应做的练习压到了课外,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了厌恶感。

3、老师常常以权威自居,评价语言苍白,激励性差,没有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得到充分体现。有的课堂回答问题的始终就是那么几个,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回答,而个别学生居然回答问题六次之多。有的教师是怕课堂时间有限,为节约时间;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回答的问题不符合老师预设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了回答不完整,不够流利,教师就不断地帮助学生补充,没有等学生说完便擅自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否定的评价,甚至还多次地打断学生的回答,学生再也不会有勇气举起手回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居高临下,总是那几句:不错、很好……一节课都在啪啪啪鼓掌,或“棒,棒,你真棒”。甚至表扬这个同学时,打 击那个同学。

4、教学目的性差。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有的是在情境设臵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把一节好端端的数学课上成了“社会、说话、思品、语文”四不像的课。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必要的引导。有时一个问题教师找了好几个同学,说完都说坐下,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另一种表现为教师一味说好,不管答案如何,也无论读得怎么样,都说不错。如:一位老师教学13-9=?时,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与小组交流后,问该怎样算,孩子汇报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学生有的把13一个一个地减、一直减到9;有的是先在10里减去9;有的先减去3再减去6;方法各不相同,不一而足。老师对出现的各种计算方法,均加以表扬,紧接着就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练习。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同,教师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这种方式就是完善的。恰恰相反,学生的方式有很多需改进或提炼的地方,这需要靠老师尽可能的从不同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算法进行比较,来提高学生反思问题的能力,进而提炼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而老师恰恰忽略了必要的价值引领。

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往往是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对这个年级的课程目标,这一课的知识点、能力提升点,一脑子浆糊,把语文课上成了常识课、思品课,甚至音乐课。如四年级了还在训练“因为……所以……”造句;在上《我是什么》时,大谈水的三态变化。

5、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合作学习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学习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合作不主动,有的操控着整个过程,有的则处于看热闹的状态;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学生还没说上几句话,就草草收场,忽视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6、无效训练较多。教师布臵作业随意性大。有的是无指导无目标的练习,如朗读训练教师一遍遍说“有感情读”,抽了好多个学生,最后叫学生照着最后读那个同学读。到底如何有感情无指导;缺乏有层次性、针对性的训练。如在语文教学中,一课生字词一大堆,平均用力;数学教学中,一个例题后,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不练,而反复练习照搬例题都能做的,浪费时间而没有效果;还有的管理不善而导致虚假训练,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后,个别学生按照《一点通》对答如流,毫无意义;不进行检查的训练,做完练习后进行订正中,不了解有多少学生出错,出错原因在哪。重复训练多,如抄生字词N遍等。

7、教师没能有效地组织与训练,学生学习习惯差。有的班缺乏课前准备和预习的习惯;书写潦草不规范,坐姿差;喜欢做小动作,缺少认真倾听的习惯;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盲目听信教师,缺少个性;缺少小组合作的习惯和意识;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没有良好的回答习惯;缺少记笔记的习惯;学习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

当然还有教师课前准备不足,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如信息技术课计算机不能一人一台,科学课分组实验器材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有:

1、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开展了一年一度“读书节”活动,活动包括每周一诗,每天一成语,每天半小时课外阅读,每月评选博览之星、背诵冠军等,把学生的采集本纳入教学“六认真”检查,要求语文教师上阅读课,争创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此外还开展了学生作业本展,把各科学生作业书写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学上课生回答问题要求用上:“我的观点是……我来补充……我不同意他的意见,理由是……我的答案是……是从这些方面来体现的……”等,使课堂对话有条理,有思维深度。把学生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考核打分,也作为学生期末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着重进行了听的习惯的培养。归纳出训练学生认真倾听十二法,专门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如:行动提醒法:在课堂上,当发现学生开小差时,停止讲课,微露不悦;或把目光停留在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身上,并有意放慢说话的速度;或轻轻走到开小差的小朋友身边,用手摸摸他的头或轻轻扶扶他的学习工具,唤起孩子的注意……表扬法:注重正面激励,表扬反衬。“像**同学听得多认真,能对**讲的提出不同的见解”“ 今天第一小组的小朋友听课最认真,老师最喜欢他们!”等。小组竞赛法:用多种手段反馈学生倾听态度,与小组评分结合起来,以此加强小组成员的提醒和监督等。同时,要求教师注重“听的能力”培养。进行专项训练,培养“听”的习惯。同学发言听优点、听缺点、听异同。布臵“听”的作业(如布臵“听故事”、“ 听广播”、“ 听新闻”,讲讲记住哪个词语,哪个情节等)培养认真听的意识。

2、梳理课堂教学的无效行为。采取方式有:

1、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让教师自己统计提了多少次问,重复了多少次学生的话,哪些问题提得不准确,抽生面达多少,学生活动时间多少,自己发现自己的课堂无效教学行为有哪些。

2、组织各学科组观摩课例,针对哪些是课堂教学无效行为开展讨论。对关键性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如我校语文“有效朗读”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①两位青年教师刘晓俞和周群丽分别展示了《小猫刮胡子》和《天窗》两节朗读教学的研究课例课后,从设计意图、教学思路、课堂实践、教学得失等方面作了现场说课。②然后学校组织和引领全校语文教师围绕这两节课展开了评课、研讨,结合课例生动细致地、深入浅出地归纳各段朗读训练要求(低段读准——读通——读懂;中高段:读通——读懂——品读,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来)和实施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指出了朗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使老师们明白了有效的指导朗读,应体现在学生通过指导,能在朗读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事物或情境,能在朗读中逐渐融入自己的领悟和情感,并把在品读过程中感悟到的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哲理,以及难以名状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和背诵,表达出来,释放出来,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并于朗读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同时通过老师的朗读指导,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催化学生对文本的品读与理解,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集体备课,强化目标意识。随堂听课,检验目标达成率。

人人都要备课,因为只有人人备课,才有有效的讨论,才有效的集体备课。学期结束后,后勤处即将教材等发给教师,要求教师通读教材(对于数学教师还要求读几个版本的教材),结合课标,提前备课。开学前,整个学科组就与上个年级教师在一起阅读理解分析整册教材,大家共同探讨,把握教材脉胳,分析教材重难点。通过通读教材,使教师们将整个学科当做一个整体来思考,到具体到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时候,教师的备课就不仅仅是从某个单元或某篇课文的视角来思考问题,而是将一堂课臵于学科素养发展的大背景之中,系统地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相关学科素养的培养。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到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第二次备课:每个星期年级学科组相对集中没有课的半天,作为集体备课时间,交流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这一次教师将课备在书上。

随堂听课,对教师上课目标是否达成,抽样调查,即上完课后根据目标马上测试。如马上听写,做测试卷,或抽生朗读等。要求教师对结果进行分析,完成课堂自我诊断,促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

4、倡导“兵教兵”合作方式: 小老师式的“兵教兵”。小老师式的“兵教兵”就是让学生做小老师教会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重点培养一些小老师,老师们告诫学生“听进去不如学进去;学进去不如讲出来”,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作用,让“小教授”、“ 小助教”们登台“讲大课”,这样既能进行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另外均为一、二年级派小辅导员.小组讨论式“兵教兵”。四人小组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分工明确: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补充员(可轮流担任),学生们围绕某 一问题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了解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使学生通过共同活动,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一方式要求教师要教给方法、给足时间、重视评价,真正使小组学习不流于形式。

一对一式的“兵教兵”。就是2人同伴互助。这种形式除了和小组讨论式有大致相同的优点外,具有形式上更灵活、操作更方便的特点。课堂上、课堂外都能进行。在排座位时,坚持优、差生搭配同桌,以便于课堂上“兵教兵”,便于课后一帮一。使好生、差生得到同时提高。因此,老师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状况的基础上,公平合理地进行分组、排座,运用优、差生搭配的原则,让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帮互学,让优生有事做,有提高;让后进生有进步,从而提高整体成绩。

5、规范教学行为: 要求教师做到三个提早

①提早一刻钟再一次熟悉教案。

②提早十分钟准备。熟悉了教案,教师心中已经明白应该准备哪些东西。小黑板、挂图、录音机、卡片、板书等,凡是上课需要的,都应该在上课前准备好。

③提早三分钟到达教室。提早进教室,要做两件事:一是关心学生。下课了,学生处于休息或活动的状态之中,往往不知上课的临近。教师一进教室,把教本、备课本往讲台上一放,就暗示学生马上要上课了,应该安静下来了。如果学生还沉浸在活动的兴奋之中,则需要教师以语言提示,请学生开始做上课的准备,把课本、作业本、文具盒以及其他必需的学具拿出来放好。二是酝酿情绪。临上课前,教师静静地站在讲台前,头脑中浮现的应该是上课的过程,教师要开始调动自己的情绪,蓄势待发。上课铃声一响,教师就要像参加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一样开足马力向前跑。这样的课效率才高。

提倡三个带进:

①把生命带进课堂。课堂是充满激情的地方,要上好课,教师首先要克服职业倦怠,把生命与激情带进课堂。

②把智慧带进课堂。教师上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上课前,教师要分析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基础上进行本堂课的学习的,新知的生长点在哪儿,学生是如何完成知识的建构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哪里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准确地把握了这些问题,教师上课就能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③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对学生的感情写在我们的脸上,把我们对职业的热情、对人生的热爱体现在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在自然愉悦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享受生命的成长。

6、引导教师练内功。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提高。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建立了教师图书室,为每个教研组定阅杂志,以教师基本技能考试为契机,全校开展了通读教材,自主说课,背课标等活动。并从2007年起实施了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由学校行政共同讨论梯队人选,确定出青年教师培养梯队。校长亲自与每个教师谈话,召开这部分教师会议,给这部分教师加压,布臵家庭作业。学校行政分工负责(每人5-10个),督促作业完成情况。如语文教师作业为:每期两篇经验文章(发表的、上交的均可);每月欢迎大家上门听课一次;每月听优质课10节(外出听课、网上听课、看光碟均可)(查听课笔记,一月一次);每期读专业书一本,文学名著一本;每年订阅专业杂志一份;每月背诵文学作品一篇(在负责领导那里背,可选择散文诗,《古文观止》等);每年创作文学作品两篇(诗、散文、记事、抒情均可)。同时,建立了多个“一帮一”互助小组,让中老年名教师、骨干教师带徒弟,免除这部分教师一切形式上的事务,如备课可以只备在书上等。条件是他们的课必须随时向全校教 师公开。既使这部分教师不敢松懈,又体现了人文关怀,同时年轻教师听一课,上一课,实实在在地学,进步迅速。

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课,为教师搭平台。如同类学校的交流课,下乡镇的支教课,新教师的过关课,面向家长的接待课,各级赛课等。每学年上半年的青年教师赛课,下半年的年级组赛课。上半年赛课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研讨,下半年的年级组赛课,每个年级组推出一人上课体现本组对所研究问题的突破。

变写听课笔记为写听课批注。为了便于教师能开展有效的讨论,每节课前将教师详案发放听课教师,要求教师在听课过程中作批注,因为听课时教师总是会与自己的教学联系起来,想这个环节我如何处理,他为什么这样处理,哪样处理好,这就是宝贵的资源,但往往由于老师们忙着记流程而没将这些记下来。所以我们变写听课笔记为写听课批注。并现场挑选典型课,就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最困惑的问题,进行现场讨论。

此外,我们还请教研室、教科所领导作讲座,积极为全市教学研究提供场地,让老师们欣赏到不同流派的教学。同时开展了走进名师的活动。不同学科教师每月组织一次看名师授课实录,然后点评,研读名师著作,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将名师主要论述打印下发,让年轻人上台谈读名师体会等,引领教师,走向专业。

下一步工作设想:

1、建立学校网站,为教师研讨提供更快捷,更方便的平台。

2、建立教师发展学校,以完成积分的方式考核教师,将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纳入规范化轨道。

3、对教学中长期困绕教师的诸多问题进一步专题研讨。如作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学生说的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问题,识字游戏的有效性问题等。

4、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家常课竞赛。研究课的目的是为了老师平时上好每一节课,由于现在研究课与家常课越离越远,老师们心中形成了研究课与平时上课两张皮的认识,所以我校在下学期将重点进行家常课的有效性的研究,在各教研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展示不用多媒体,不用过分预习的完整的一课的教学过程。如语文就上完一篇课文。再组织讨论,对所存在问题进行梳理。

5、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课题研究,系统地、严格地进行训练,确保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第三篇: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

——“六环节导学交互响应”教学法

第一环节:教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应是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将比较抽象的概念原理直接拿来研究,肯定难以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一个能够让学生接受的引子、楔子。乌申期基说过:“ 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感觉来思维的。”要使所研究的问题有如汤中的盐,让学生好之乐之,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因此,政治课堂不能像领导作报告,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要采取曲径通幽的办法,即创设情境。教师课堂教学从创设情境入手,符合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一般,从现实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创设情境的核心任务是教师按照课标要求,搜集、归纳、整理包涵教学内容所涉及问题的情境材料,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就展现给学生。情境材料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浅显、易懂、具体、直观的现象材料,小点切入。直观性是创设情境主要特征和根本要求。就政治课堂教学实际而言,情境可分为视觉情境、听觉情境、活动情境。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所获得的信息绝大部分来自于视觉,故首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看得见”,即创设视觉情境,具体形式包括图片、照片、动画、影像、实物、模型等。其次要让学生“听得到”,即创设听觉情境,具体形式包括音乐、广播、朗诵、寓言、故事、俗语及名言、警句、成语等;再次是“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摸得着”,包括实验,游戏、模拟表演、角色扮演等。好课就像好戏,开演几分钟就要牢牢抓住你的观众。需要说明的是,直观易感的情境必须紧紧围绕课标来创设,否则会起相反作用。例如上课一开始就随便给学生讲一个笑话,但与教学内容无关紧要,结果课堂进行了二十分钟,还有学生在回忆讨论笑话的内容,则整个课堂结构就被这个笑话完全破坏掉了。学习本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直观手段只是在促进学生思维积极化的一定阶段才是需要的”,老师抛砖的目的只为向学生引玉。创设情境不只是为了使课堂热闹、有趣、好看,而是要引出本节课所要讨论研究的问题。

第二环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是点拔指导

教师需注意做好以下点拨指导工作:

一是目标要明,方法要正。首先要帮助学生确定自学目标。自学究竟学什么,哪些是可供学生自学完成的任务,要给学生要求明确。学生自学总的目标可归纳为“标、记、理、找”四字诀。“标”即做标记,要能在课文上标出概念、原理、观点;“记”即识记,记标题、记原理、记结论;“理”即整理,理层次、理思路、理问题;“找”即质疑,找重点、找难点、找关联点。通过任务分解,学习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能完成全部四字要求,水平差的学生也能完成前两字要求,从而为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学生自学期间,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课堂中间,观察了解学生自学进程,有效控制课堂秩序,对自学困难、思

二是激励要够,压力要足。学生自学开始就将自学过程中需完成的任务和解答的问题明确告诉学生并可板书在黑板上,并强调下一个环节将进行当堂检测和单独提问,否则学生会有“假学习”情况出现。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学生自学进程,也使自己进一步明确下一环节教学重点难点所在,并根据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突破。

第三环节:教师精讲纠误,学生归纳提炼

本环节是中心任务是通过当堂提问检测学生自学过程中记忆缺失和理解偏差所在,指正易错点、易混点,同时突出重点难点问题,抓住时机,促成基本教学任务目标完成。教师在提问检测的自主学习效果时,切记不可陷入以下误区:一是空洞浮泛,大而不当,学生不知问题中心意义所在,只好信口开河,乱说一气。克服的办法是将问题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二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问题缺乏思想深度,学生不待教师问完就异口同声说出答案,没有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学生只是落个顺口溜而已。三是单调直露,思维僵化,翻来覆去只是问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行不行?激发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对学生回答问题中的不恰当、不正确、不完善的答案,教师不要急着自己补充纠正,要让其他同学来替他补偏纠错,逐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把学生的错误答案当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而不是简单地说一声错了了事。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表现欲,善于把得出正确结论的功劳让给学生,自己只扮演苏格拉底所谓助产婆的角色。对学生确实难以把握和解决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依然要进行必要的讲授,但不宜像过去一样长篇大论,一讲起来就没完没了。本环节任务完成后,传统意义上一节课就上完了。按照现行考试评价的制度,学生只需要再进行一些习题作业训练就已能够应对课标和教材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考试。然而按照新课标标准,好戏还在后头。

第四环节:教师展现案例,启发学生质疑

案例是包含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特殊事实材料。教学案例的建立和运用应遵遁下列原则:一是“精”,即所选案例材料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为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符合课堂教学目标并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的现象材料。二是“深”,既案例材料要包含深刻的认知矛盾,有质疑探究的价值。与情境材料相比,它不再强调直观性。展现的方式以抽象文字图表数据为主,信息量大,涉及问题更加全面和复杂,能够引发学生做深入分析和深刻思考。三是“真”即案例材料应该是直接取自社会生活实践,是现实中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最忌讳为迎合某种理论观点而生编硬造或对客观事实预先进行某种修正。四是“新”,既案例材料要选取最新发生的现象材料。特别是以统计数据形式出现的材料,更要强调时效性,否则思想政治课就会异化为历史课。材料陈旧,不仅本身缺乏研究价值,而且会影响结论的正确性。同时,问题设计要“新”,要能引发学生质疑探究的兴趣,不能老是重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五是“近”,即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案例材料如果过分晦涩冷僻,学生就会将很大部分精力花在理解材料本身而不是去探讨研究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哲学问题,使课堂教学过程偏离正常的教学目标并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好教师最善于从学生的衣食住行中发现课程资源。本环节的课程价值在于让学生用刚刚学习过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基本概念原理记忆理解的基础

上进一步达到分析运用的水平,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基础上,找出疑点,联系热点,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本身的理解,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品质。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来讲,此环节与考试要求完全一致,使新旧课程实现了较好的对接。

第五环节: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引导

本环节的学习形式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只在案例展现基础上提示若干个可供学生探究的议题,将讨论研究的工作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只做好课堂组织安排和秩序控制工作。放开学生的口,让学生敢说;打开学生的脑,让学生敢想。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创造性意见,让学生思维处于最大限度的发散状态。不管学生在讨论中观点正确与否,教师都要沉得住气,不做纠正,不做评价,不做结论。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讨论氛围,掀起课堂教学高潮。学生讨论必须动口出声甚或争辨、以激活头脑中的所有智慧因子。为防止讨论无序无果,讨论前要指定一名小组代表做好讨论纪要,不能说过撂过。讨论的时间要长短适度。时间太短,学生尚未进入深入探讨问题状态便草草收场,会使得讨论流于形式。时间过长,说闲话扯野谈的人会多起来,进而影响学习效率。讨论结束时要让各组代表陈述其讨论结果,教师负责分类罗列,以供师生交流分享。一节课是否有创造性,是否体现研究性学习价值,是否真正精彩,全在此一举。

第六环节:教师释疑解惑,学生拓展延伸

对学生讨论中提出的不同观点,教师要进行点评,肯定其创新价值,指出不足。对学生的疑惑,教师要适度解答,但不要把话说绝、说完,要再留出一些空间供学生课后思考。学生在听讲的同时,自己动手归纳提升出课堂精要,做好笔记,以备课后复习巩固,使整个课堂教学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使课堂教学留下问题伏笔,能与后续内容衔接,以便拓展延伸。

第四篇:苍溪县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苍溪县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方案 ——县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高中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收获,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收获的有效性,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同时,受升学考试、上级部门、社会、家长对教育的更多渴求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封闭式”管理和频繁考试,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校长和教师。

针对以上高中教学中的现实问题,需要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为了克服“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被动局面,我们在高中教学中应该研究、借鉴并发展前人的有效教学研究成果,积极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构筑高中教育优质工程。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而提出的,目前得到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阐释“有效教学”,首先应弄清什么是“教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所谓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进步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确定这一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

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以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帮助教师发现或鉴别有效教学行为和低效甚至无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建立有效性教学的理念及其专业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以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每个环节的有效性,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最终探索出提升我县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构建教学不同阶段的有效教学行为的模式,从而大面积提高我县课堂教学质量。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诞生了新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美国梅里尔•哈明著《教学的革命》,佩尔•蒂埃著《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等。国内除叶澜、裴娣娜等教授对有效教学进行研究以外,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吕渭源教授著《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教授著《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老师著《高效率教学》等。也有部分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和教育杂志上,具体情况在此不作赘述。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二:一是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差异,难以有效地指导我们中国课堂教学,如何接受、借鉴、创新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二是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缺少实践基础,在指导性和普遍意义上看,缺乏推广价值。

如何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主要进行“推进有效教学,实施优质教育”的行动研究,其主要目的有四: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能够灵活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评价标准,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

4、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大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职业型为事业型,“教书匠”为教育家,力求成长为一批特级教师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为学校成为有效或优秀学校提供参考。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如何改善过程绩效,提高组织效能,实现组织目标,是学校最关心和重视的。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而众多研究结论表明,学校有效性依赖于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想成为有效或优秀学校,首先必须做到教学有效。因此,有效教学研究将为学校成为有效或优秀学校提供参考。

2、有效教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县教学质量。

3、可以了解我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提高老师对有效课堂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的理念。

4、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本课题研究针对我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具体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与师生互动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必须引起、维护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以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具体说来,一是要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二是指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三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借助一些技巧与角色转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四是运用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建构自己的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我们将用三年的时间,对有效教学进行探讨,力争形成自己的有效教学新模式和评价体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版和推广我们的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指通过系统地采集和分析信息,构建新的课堂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思路是重建课堂。重建课堂,意味着我们要按照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理论和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改变和重塑课堂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会体现在教师的思维中,而且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中,更要体现在现实的课堂中和学生当前的学习和发展中。

对于本课题,我们拟从建立体系和结构框架的维度,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去研究课堂教学。比如从教学过程与教学组织、教学结构与教学要素、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等范畴去研究和把握课堂教学,进而去构建融合新理念、新行为、新变化的新课堂。

1、有效教学新模式和评价体系研究(有效性教学中教学任务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过程与教学组织的研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教师行为的研究、学生行为的研究、教学评价的研究、教学环境的研究、教学反思的研究);

2、高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的研究;

3、优质习题编制研究;

4、有效教学与高考的研究;

5、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三)、确立以下子课题

1、苍溪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苍溪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3、苍溪县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4、苍溪县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5、苍溪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6、苍溪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7、苍溪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8、苍溪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9、苍溪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首先,在对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其次,运用文献法进行系统学习,以确保本研究建立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并有所创新,实现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技术描述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分析导致教学有效性现状的原因。最后,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二)、研究过程

1、前期研究阶段(2007.9-2007.12)

大面积调查我现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文献研究,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2、组建课题组阶段(2008.1-2008.3)

成立课题组,确立课题实验基地,建立“核心型”、“松散型”课题组织;组织子课题主持人和研究人员培训会,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

3、具体研究阶段(2008.3-2010.6)

(1)高三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2008.3-2009.2)(2)高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2009.3-2009.8)(3)高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2009.9-2010.5)主要任务:

①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完成优秀课堂教学录像。

②完成高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汇编。

③编制各年级同步优质习题。④完成高考有效备考的策略方案。⑤完成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⑥邀请相关专家商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⑦考察学习,收集资料信息,完成有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段实验报告。4.总结研究成果阶段(2010.6-2010.8)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完成专著;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情况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

2、调查研究法。(1)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个性,发现问题;(2)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方面创造的成功的新经验、新方法;(3)调查有效性教学实施后的学生个性状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有效性教学的实际操作。

3、行动研究法。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有效性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吸收新课程有效性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总结有效性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联系:本课题所说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国内外研究比照,它们之间在内在精神、本质涵义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

2、区别:从研究的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县实际出发探讨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重建课堂,改变和重塑课堂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在行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题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

六、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优秀论文集;

2、有效教学新模式和评价体系;

3、高考有效备考的策略方案;

4、建立各学科试题库;

5、高中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网站,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汇编、名师课堂教学录像)。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各学科课题组主持人大多为高中教研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突出的研究专长。

2、课题组主要成员是全县各学科的知名教师,均有丰富的高中教学经历。他们中有身体力行的退休教师;有学校校长、副校长;有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有特级教师。他们都参与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中发表论文多篇,另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3、课题组成员为了搞好本课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认真学习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到图书馆或在互联网借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比如《特级教师思想录》、《互动教学》、《优质课课堂教学实录》、以及高中所有必修、选修教材;购买了相关的教学光盘;查阅有关国内高中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的文章;走访了一些退休教师、高级和特级教师,考察有关高中课堂教学的现状,观摩了大量的优质课,充分讨论课题的可行性。并准备聘请省、市教科研专家给予指导,力争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八、课题管理

1、课题的组织管理

课题挂靠单位是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本课题和课程实施同步进行,此项课题研究将纳入我县教学教研工作中,与学校课改、校本教研、师培等工作相融合。

本课题以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领导,以各高中学校为基础,以教研室为实施单位,建立上下一体、内外结合、协作攻关的研究组织;选定课题研究协调人,代表总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活动进行策划和直接管理;设立课题研究指导组,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监测和指导,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本课题管理采用总课题组负责、各学科以子课题研究具体参与的方式展开。总课题组负责课题的设计规划、申报、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各学科根据自身的实际选取相关的研究内容,在总课题组制定的目标框架中展开实验性研究。总课题组和各子课题组之间实行资源、智力和成果共享机制

2、课题研究经费的来源

县政府为课题研究提供经费,并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

3、课题组工作原则

为了实现本课题预定的研究目标,提高课题组的工作效益,特提出如下原则:(1)统一性原则:各子课题都应以总课题组提出的研究目标为出发点,在课题组推出的研究方案下设计自己的课题选题和研究方案,以保证研究成果的一致性。

(2)协商性原则:各子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应加强与其他成员单位的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遇到问题时,应在互相商讨解决。

(3)资源共享原则:课题组内部实行信息、资料、专家等资源共享,各子课题在研究中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资料、心得体会,在课题组内部应互通有无,使其成果有更多的人分享,使其问题有更多的人出谋解决,共同提高研究水平。

3、课题组工作方式

为了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运行,课题组内部主要采用以下工作方式:(1)总课题组将不定期召开子课题负责人会议,举办有关活动。子课题要按总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开题会、上报学期研究小结、中期研究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等。

(2)网上研究工作简报。由课题组主办,汇集各子课题的工作汇报、研究信息、经验总结、学术论文等结集成册,同时介绍课题组工作安排和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九、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学习考察、信息资料、专家指导、网站建设、必要的设施设备、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使用等约需30万元。

十、课题领导机构及研究人员

(一)、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王明贵(苍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副组长:蒋平(苍溪县教育局局长)

吴从康(苍溪县教育局党组书记)陶家瑜(苍溪县教育局党组副书记)

成 员:赵洪文(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

苏国刚(四川省苍溪中学校校长)

何仁元(四川省苍溪城郊中学校校长)

赵晓辉(苍溪实验中学校校长)

罗家本(苍溪歧坪中学校校长)

陈玉建(苍溪文昌中学校校长)

聂启勇(苍溪五龙中学校校长)

李发富(苍溪东溪初级中学校校长)

侯文帝(苍溪三川初级中学校校长)刘汉杰(苍溪职业高级中学校校长)

(二)、课题组办公室

(课题组办公室挂靠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 任:赵洪文(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副主任:邓家勇(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

杨仕其(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成 员:阳 刚(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杨 震(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研员)任子成(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三)、课题组研究人员

1、高中语文研究组

组长:杨安胜(高中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成员:阳先河(苍中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赵仕仲(苍溪中学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何其良(城郊中学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崔仕洋(苍溪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莫玉立(苍溪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王秋林(城郊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邹泽宣(城郊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2、高中数学研究组

组长:张 文(苍溪中学高中数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成员:周业永(苍中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

何仁元(郊中高中数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李发武(苍中高中数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林明成(苍溪中学高中数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陈正文(苍溪中学高中数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罗家本(歧坪中学高中数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3、高中英语研究组

组长:何明权(高中英语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成员:董永贵(苍溪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程 云(苍溪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阳 彦(苍溪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侯启国(苍溪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张志朋(城郊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4、高中政治研究组

组长:杨仕其(高中政治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成员:李正贤(苍溪中学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金昌福(苍溪中学高中政治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邓兴国(城郊中学高中政治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赵启鹏(城郊中学高中政治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5、高中历史研究组

组长:邓家勇(高中历史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成员:舒燕鼎(城郊中学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陈玉建(文昌中学高中历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何中海(苍溪中学高中历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陈 彪(苍溪中学高中历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寇志敏(城郊中学高中历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周 朋(苍溪中学高中历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6、高中地理研究组

组长:杨忠诚(苍溪中学高中地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成员:杨兆心(城郊中学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杨 忠(城郊中学高中地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何仁春(苍溪中学高中地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向 敏(苍溪中学高中地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杨立道(城郊中学高中地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7、高中物理研究组

组长:蹇可均(高中物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成员:蔡 建(苍溪中学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余苏军(苍溪中学高中物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张良君(苍溪中学高中物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周长江(实验中学高中物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8、高中化学研究组

组长:蔡 勤(高中化学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成员:宋海德(苍溪中学高中化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张显成(苍溪中学高中化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罗克政(苍溪中学高中化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9、高中生物研究组

组长:李锦德(高中生物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成员:何才林(苍溪中学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贾全东(苍溪中学高中生物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张治平(苍溪中学高中生物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殷帮文(城郊中学高中生物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二00八年三月五日

第五篇: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性探索

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性探索

【摘 要】新课程与传统课程不同,强调倡导以学生为本,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师必须按新课标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效益,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有所作为。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实践性探索

传统课程强调考试分数,以培养少数人为目的,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其效果在多数时候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政治课教师的必然选择和不懈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每个学生都面临的最大潜在危险。”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如何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践,我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上得是否有效,跟导入有很大的关系。导得好,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导不好,会抑制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创设情景、精心设置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为推动教学发展作好辅垫。例如,高一经济生活《国家财政》这一框时,可以沪昆高铁经过某地这一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事例为背景材料,精心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

(一)高铁建设所需要的巨资个人能承担吗?

(二)如果个人不能承担,那么沪昆高铁谁来出资?

(三)你认为还有哪些建设是由国家来承担的?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就把《国家财政》所包含的“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怎么用好?”几个知识点勾勒出来。事实证明,精心设计教学导入,能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兴趣大增,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探究,教学效果自然生成。

二、营造民主和谐气氛,培养合作探究习惯

美国缅因州国家实验室研究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同样的学习内容由教师完全进行讲授,两周后学生对所教内容的记忆平均率不足10%,由学生进行讨论,记忆平均率可达75%,由学生教别人,记忆平均率可达90%。因此,教师放弃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而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教师必须营造一个愉悦、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例如,高一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一知识的教学,可以引入这样一个事例:农民工王某到一私营企业打工时患上“尘肺病”而企业主没有给予经济赔偿,经过多次交涉却毫无结果,导致王某采取非法手段维权而触犯法律。可以设置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

(一)王某在劳动过程中哪些权益受到了侵害?

(二)王某的维权手段合法吗?

(三)你认为王某应怎样维权?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知道了作为新时期的劳动者应享有的权益、承担的义务以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合法维权的途径。这说明教师要学会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出来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发展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但学生在智力、健康状况,情绪意志、社会适应、动手能力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参差不齐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爱好都存在着不同要求,我们必须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的教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性,以学生的学为风向标,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差异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与需要教学分层次的、有选择的教学。分层次教学可从多方面进行,如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过程的分层,教学评价的分层,以及作业的分层等。例如,旧人教版高三政治常识《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中依法治国这一内容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

(一)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

(二)怎样做到依法治国?

(三)怎样把依法治国这一原则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这三个问题的难度由低到高,课堂上分别抽不同层次的同学来回答,层次低的学生不会因为难,答不上来而自尊心受到伤害,层次高的学生不会因易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可以让全体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过程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更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四、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是否学到知识,一个重要的检验方式是做练习。但学生在练习中经常出错,很大部分原因是没有掌握解题的方法,不注意审题,甚至审题粗心大意造成的。因此,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政治课教师的一项教学任务。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总结,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有效的答题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O。”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总结解题的方法。例如,解决图表题:一是看标题明确题目的主旨,确定所考的知识范围;二是看表格的内容,注意时间和数据的变化,纵向找变化,横向找差距;三是看注解,注解有助于理解表格的内容。通过加强学法指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促进了教学有效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总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是学生自我的完善和发展。作为高中政治课老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和机会,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及对策(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及对策(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结题论文 浅谈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政治组 2013-7-13 浅谈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 摘 要:教学有效......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高效课堂不仅仅是要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同时还需要达到效率的最优化。具体讲就是指的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之上,所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合作学习行为方式的原因分析 新课改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课堂效率,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扎实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课堂教学更有时效性。有实效性的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生活化建构策略 (一)注重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有效性[合集]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向40分钟要质量。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过程中,往往发现我们就是没有把握好这40分钟,课堂实效性低。怎样提高课......

    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谈到讲座,我愧不敢当。因为那是教育专家的事。我今天只是从个人教育教学角度出发,谈一谈个人在最近上网时,看到的或者说是悟到......

    如何上好高中政治课

    浅谈如何上好政治课 现代化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科学、艺术和审美的统一体。成功的教学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所谓教学美,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品德、学识、情感、意志、气质......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缺失及改进对策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缺失及改进对策 贵州省铜仁一中双燕华 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批阅本班学生习作外,也接触到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许许多多学生的习作。这其中,内容充实、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