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管理信息化初探

时间:2019-05-12 23:2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体育管理信息化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体育管理信息化初探》。

第一篇:中小学体育管理信息化初探

论文题目:中小学体育管理信息化初探 作者姓名:黄道勇 向东云

工作单位:宜城市小河镇新庙村小学 联系电话:15549872369 电子邮箱:xiangdongyun2@163.com 邮政编码:

441402

中小学体育管理信息化初探

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采用查阅文献、问卷调查、上网搜索等方法,通过体育教学、课外体育和课余体育训练、运动竞赛管理、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工作档案及体育宣传和科研管理等方面,对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总结,为学校体育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自动化方向迈进,提供一些参考,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 :学校体育;信息化;应用调查方法:文献法、调查法、搜索法。人类迈入了21世纪,迈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时代。实践证明,体育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与同门类的相邻学科或不同门类的相关学科渗透交叉。将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引入体育教学课程当中,与体育教学课程整合并对体育课程进行管理、控制,加强体育教学课程的信息化管理。体育教学课程管理模式包括体育课程项目设定、教师信息管理、体育特色设定等。体育信息化要指导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和技术为主要目标,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积累知识的过程,即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更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要创造出有利于学生理解原理、掌握技术和体验乐趣的新的教学过程模式。学校体育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的,也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这一时代的要求,从整体上保证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协调发展。学校体育的科学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体育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学校体育管理又是学校体育系统中的工作枢纽,它能保证学校领导及师生融洽的配合,把工作能耗降低到最低水平。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运用,传统的学校体育管理手段和方法也必将进行相应地改进和完善。运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紧跟科学的、实效的管理理念,是学校体育管理者应当注重的方面。因此,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科学现代化,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的辅助管理,对实现学校体育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校体育管理的辅助作用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的管理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体育教学的管理措施包括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档案、上课、分析与评价、教学研究、学生体育课成绩档案、工作总结等。在工作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和减少工作量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1、体育教学计划过程的辅助管理

在以往体育教学管理的计划过程中,对制定、检查、落实各项体育教学计划,包括水平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等,往往采取上交、定期审查、临时抽查等手段来保证各项计划的按时制定完成,这种管理手段既增加了管理者的负担,又造成管理过程效果的低下。而采用计算机及网络管理的话,就会大大提高管理效果。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校园网、局域网也在快速普及,这就为管理提供了方便。我们要求每一名体育教师直接把各种计划输入计算机,再通过校园网把计划文件共享,这样体育管理者只需手指点击鼠标就可以详细、及时的检查、审阅各项体育教学计划了,使管理工作高速高效。

2、体育教学过程的辅助管理

伴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被广泛重视和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管理也在被日益加强。通过计算机的辅助管理,可以使多项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和改进。其中包括:(1)体育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教师的合理配置;教师的备课等都可以由计算机预先排定(2)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和要求组织教学(3)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评估教学效果,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4)严格制定考试制度与标准,作好考试成绩的分析与统计,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体育教学的检查评定和总结反馈过程的辅助管理

学生体育信息成绩管理至关重要,在体育教学管理中,对体育成绩能够实现技能成绩、理论成绩、体质测试和体育综合成绩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检查评定,如果多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人为情感评定的情况,使得检查评定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考试项目包括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技能、体育常识和卫生保健知识等方面。评价包括体育课出勤率、课堂表现、考试项目、学习态度、进步程度等方面。

附:学习成绩评定操作公式(仅供参考)(1)体能评定操作公式:

基准成绩分为A(均值);终结性成绩分为B(均值)体能最终等级分=B+(B-A)(2)知识与技能评定操作公式:

知识与技能最终等级分=若干项学习等级分之和/项数(3)学习态度评定操作公式:

学习态度最终等级分=(自评等级分+互评等级分)*50%+教评等级分*50%(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定操作公式: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最终等级分=(自评等级分+互评等级分)*50%+教评等级分*50%

最终等级分=(体能最终等级分+知识与技能最终等级分+学习态度最终等级分+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最终等级分)/4

对体育教学质量进行的检查与评定,包括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评定;教学效果的评定以及场地、器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等。利用计算机,我们把每一次的检查数据及时准确地输录到计算机中保存整理,在学期或学年结束要进行评定时,就可以全部调出资料和数据,结合相关的标准给出准确的评定。另外对反馈信息的搜索、全面分析及加工处理,通过计算机的辅助,会更加及时、准确、全面、有效,也会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二、信息技术辅助课外体育和课余体育训练、运动竞赛的管理

学校课外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活跃学校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发现和培养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及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抓好课外体育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工作,是一名优秀体育教师必备的条件。但往往由于实施起来过于繁琐,成为令体育教师头痛的难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管理,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

1、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助管理

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课间体育活动;班级体育锻炼;校外体育锻炼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行。早操和课间操的管理包括出操人数和做操质量两个指标,我们可以把每次出操的人数、做操质量的检查打分输入计算机,给每一个班级制作综合曲线示意图,每隔一定时期就进行评比,以此来督促管理各个班级的出操。班级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里的个人网页或共享文件夹,把制定好的全校各班级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表,安排的活动内容,以及出借体育器材和体育锻炼的辅导等情况,及时向各个班级和班主任传达、发布,使班级体育锻炼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大量原始数据,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进行各项指标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总成绩进行合格率、优秀率的统计等,为管理决策及科研提供大量的分析资料和相关统计数据。

2、课余运动队训练及运动竞赛的辅助管理

体育训练有严格的规律,课余体育训练管理要遵循运动训练原理,着重抓好选材、训练、学生思想及学籍管理。

计算机在运动训练管理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教练员就可以把队员日常训练的素质测试成绩,各种生理、心理测试指标及时做出科学的统计分析,帮助教练员更好地安排训练内容,也使得运动训练管理科学化。在运动竞赛中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会使组织比赛更加合理、有序、快捷。利用计算机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制定编排比赛的秩序册,归纳统计管理各项数据,及时发布每项赛事成绩,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而且还提高了管理效能,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自动化。

三、信息技术辅助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学生体质与健康管理工作可包括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登记、学生卫生行为登记、学生健康卡登记,做好从整体上对学生体质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做好学生的体检工作及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从本质上说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果,主要是体现在学生体质的增强上。因此,加强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管理,对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现在的在校学生都有自己的健康档案,学校也都要定期对学生做全面的身体测定。在以往检测后,要人工进行各种数据统计,并将测定结果逐年登记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卡片上,建立健康档案,入库保存,其工作量是很大的。利用计算机管理我们就可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各种表格进行处理,使得健康档案保存容易,检索更加方便快捷。另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及时对总的检测数据或某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存在的不足,针对学生的实际,提出具体改进实施建议。有自己网站的学校还可以把相关的健康资料发送到Internet上,使学生家长通过网络就可以详细查看自己孩子的情况,协助学校作好孩子的健康工作。

四、信息技术辅助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

计算机辅助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主要是按照国家及省的场地器材配备标准进行分类设置,做好场地器材的购置、保管和维修、借用等工作。在体育经费的管理上主要是运用校园网,把用于购置体育器材设备和维修、扩建体育场地,以及各种体育活动所需的经费,及时、详细向学生和家长公开。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使得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更加透明、严谨。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尤其是器材的管理,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体育器材用品按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三类分别进行管理,并要健全器材的购置、保管、借用、维护等管理制度。如果这些全部依靠人工管理,就会使工作量增大,管理效率低下,并容易出错,但如果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就会使这些工作事半功倍。首先,计算机可以对总的器材按照类型、采购时间进行分类管理,到期或损坏无法修复的可及时注销,管理的目录使人一目了然。其次,利用校园网可以把向班级和学生出借的器材定期公布,这样就方便了学生的选择借用,使得器材的利用率提高,让学校体育得到蓬勃发展。

五、信息技术辅助管理体育工作档案

体育工作档案一般可分为保存及公布两方面。对学生体质状况、学生体育课成绩、学生运动成绩、开展学校体育的有关资料都应作为档案保存好。对日常工作、上级部门要求上报的材料及学校近年来体育发展状况、学生锻炼情况等常用指标可分表公布。

要充分重视并认真搞好档案、资料的积累、整理、统计、分析,发挥其信息储存和反馈作用。一方面能使外人及其他科任教师对学校体育工作有整体的印象,另一方面能从表中的状况激励自己的工作。由于档案管理需要及时更新,所以计算机应用的优越性就充分显示出来了。我们可以采用相关的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及时地对数据自动进行分类处理、快速和准确地评判、提供常用的数理统计分析指标、成绩排序汇总、各种统计报表的打印等等。对于上级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发布的各种法令、条例、决定、指示等文件;本校有关体育工作的规则、制度、决定;教学计划、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日历;业余训练计划、日记;各项工作总结,以及教师的单元和课时计划;学生体质健康卡片;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运动成绩等,我们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把他们分类存放在磁盘或刻录到光盘中去,制作成电子档案,这样档案管理就更加有序,查阅就更加方便快捷。

六、信息技术辅助体育宣传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

体育宣传可分为定期宣传和专题宣传。④定期宣传主要是有计划地进行板报、知识讲座、体育表演、图片展览、电影录像等形式的宣传;专题宣传是根据奥运会、校运会等大型体育活动,有组织地进行短时间的较大规模的体育宣传活动。体育科研管理主要包括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内、外体育交流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有目的开展学校体育专题研究、有意识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级部门举行的学校体育科研活动。当前,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教职工的年度科研成果统计并核查,减少了手工统计的繁琐,提高了工作效率。

假如这些活动离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应用,实施、开展起来将会耗资巨大。通过扫描仪器、数码相机、摄像机把大量的图文信息资料、体育表演、运动会实况输入到计算机,经过编辑分类把各种信息资料制成不同形式的板报、课件,即可以满足各种宣传的要求又便于日后的查阅存档,还为学校节省大笔的财务支出,是一举三得的事情。伴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普及,每天都会有大量新的体育信息、文章、图片出现在网上,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组织体育教师进行网络学习,利用“校校通”工程,使各个学校、各个区域的体育教师通过视频组织网络会议,开展体育交流活动。对于大幅度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高体育科研水平有着显著的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配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迸行体育管理与教学,将有效突破传统体育教学的时空限制,从而对体育管理机制改革和教师素质的提高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只有正视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校体育管理的推进、辅助作用,才能正确、合理使用它,从而真正进入信息化的管理时代。

注释:

①引自网上信息《信息化基本概念》

②引自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2002 ③引自金钦昌.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87页 ④金钦昌.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88页

参考文献:

[1]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计算机与电教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中学体育网,2002 [3]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2002 [4] 曹继锋.《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中学体育网,2003

第二篇:中小学后勤管理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浅谈

中小学后勤管理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浅谈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行业与领域都逐步推行了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建设,其中教育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组成,也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成果去加强对教育事业的保障。基于此,主要针对中小学学校的后勤管理系统进行的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后勤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对于现在的中小学而言,后勤管理工作也逐渐向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迈进,以更为高效的后勤管理工作去创设更加舒适的校园环境,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学校的软实力。后勤管理作为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其中对于资产与学生宿舍的管理是重难点,为此进行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一、目前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现状

一直以来,中小学的学校管理工作都主要集中于教学管理与科研活动当中,而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明显不够,导致目前中小学的后勤管理工作发展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1]。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校后勤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仍处于粗放型管理模式中,与当前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使得目前的管理模式不仅无法发挥其组织作用,也成为日常后勤工作的阻碍;(2)由于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相当于“服务员”,也导致对相关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进而造成学校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逐渐养成了较为散漫的工作态度,毫无责任感,造成后勤工作质量较低。

对于目前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工作模式,以提升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也应顺应时代发展,以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去提升后勤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建设,精减后勤人员、梳理后勤流程以及提高后勤工作效率。

二、中小学后勤管理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的相关做法

1.扩大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后勤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需要学校领导的管理观念与时俱进,对后勤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扩大宣传力度,以认识的提高去推进,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技术改造与流程再造要同等重视。对于中小学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而言,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之后需要全面提升后勤管理服务质量,所以许多管理机构、职责以及流程都需要重新再造,否则仍旧沿用传统工作模式去应付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后的后勤管理工作,不仅无法发挥实效,甚至会成为累赘;(2)不得盲目追求设备的先进性。在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中,许多决策人员对于建设的完善程度仅仅以投资额的多少为衡量标准,过于追求“一步到位”,进而造成大量先进设备闲置,浪费大量资金,使得许多中小学对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丧失信心。

2.强化组织管理,保证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建设推行

对于中小学后勤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而言,其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会牵涉到后勤所有部门以及部分人员的切身利益,所以对于员工而言,要从思想观念、工作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改变[2]。所以,除了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以外,更要强化组织管理,保证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的有效推行。具体的做法为:(1)成立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推进领导小组,以主要负责人牵头,将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纳入学校的工作重点,以制度的确立保证其逐步完善;(2)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及智能化管理办公室,对日常的建设管理工作实行监督管理;(3)后勤各个部门应进行信息管理员的选聘与录用,主要负责该部门的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推进工作。可见,唯有强化组织管理,才能有效保障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的良好推进。

3.制定统一技术标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

对于现在的中小学学校而言,以?F有的资源去开发多个后勤管理软件并非难事,但在软件开发应用之后,还需要与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实现匹配以及需要不断升级完善去适应工作形势的发展,这便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规避各自为政导致各部门的数据“孤立”存在,也为了避免信息化与智能化的重复建设,在实际建设推行中要注意技术标准的统一与开放,确保后勤管理系统均基于同一技术标准,实现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构建。

后勤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实质上是计算机技术在后勤系统中的运用,也是在硬件系统中运行管理软件平台,对其开发与利用是关键,所以在中小学的后勤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过程中,还应重视社会专业力量的引入,共同推进建设的实施。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转型关键时期,随着人力成本的逐步提升,通过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网络的建设推行,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劳动力成本,也能让中小学的后勤管理工作变得更为高效,为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文章对中小学后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进行了策略探讨,以期为中小学后勤管理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丁耀新.学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5(8):10.[2]谈善燕.浅谈独立学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2):44-45.编辑 郭小琴

第三篇:中小学体育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复习大纲

第三部分 学科教学(中小学体育)

51.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52.体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53.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54.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和发展运动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5.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

56.身体健康:指个体处于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57.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能力。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58.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59.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所需要的体能。体能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60.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

(1)小学、初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高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61.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参与”学习目标:

(1)小学、初中: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2)高中: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应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62,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学习目标:

(1)小学、初中: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2)高中:获得和应用运动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具有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

63.体育与健康课程“身体健康”学习目标:

(1)小学、初中: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高中: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改善身体健康状况。64.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学习目标:

(1)小学、初中: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2)高中: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65.体育与健康课程“社会适应”学习目标:

(1)小学、初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2)高中: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66.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参与”内容标准的主要教学要求:

(1)小学、初中:在1~6年级,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中学阶段,要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1)高中:重视促进高中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掌握和应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终身体育和保持健康的意识。67.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内容标准的主要教学要求:

(1)小学、初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

(2)高中: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学习多种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学校应充分尊重高中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68.体育与健康课程“身体健康”内容标准的主要教学要求:

(1)小学、初中:根据学生体能发展敏感期的特征,本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某一水平学习时侧重发展某些体能。

(2)高中:通过体育活动全面发展体能,增强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意识,提高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69.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内容标准的主要教学要求:

(1)小学、初中:应侧重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2)高中:学会将体育活动中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70.体育与健康课程“社会适应”内容标准的主要教学要求:

(1)小学、初中:在1~6年级,应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游戏规则,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并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行为;在7~9年级,应注重学生对运动角色和体育道德行为的识别,注重培养学生对媒体中的体育与健康信息作出简单评价的能力。

(2)高中:学会将体育活动中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71.“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内容标准):

(1)小学水平三学段“运动技能”水平目标:“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学生将能够”: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初步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初步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

(2)初中水平四学段“运动技能”水平目标:“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基本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

(3)高中水平五学段“运动技能”水平目标:“提高运动技能的水平”——“学生将能够”:提高田径类项目中某些项目(如长跑、跳高等)的运动技能水平(三年内至少必修1学分);较好地掌握球类项目中某一或某些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的技术与战术;较好地掌握成套的体操、健美操或舞蹈动作,或掌握健美运动的练习手段和方法;提高水上或冰雪类项目中某一或某些项目(如蛙泳、滑冰等)的运动技能水平;提高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中某一或某些项目(如有一定难度的武术套路或对练等)的运动技能水平;提高新兴运动类项目中某一或某些项目(如攀岩、轮滑等)的运动技能水平。72.依据上述“运动技能”的内容标准,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择:

(1)小学、初中: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类别和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本校具体教学条件,设计难易程度适宜、有利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促进健康发展的运动项目及动作技术规格。

(2)高中: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由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健康教育专题等七个系列组成。根据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可安排学生每半个学期、每学期或每学年选择一次。再次选择时,学生既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但总计不宜超过五项,以便加深运动体验和理解,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

73.学习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以便改进教学;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74.体育新课程学习评价的理念: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75.学习评价的内容: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76.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个体内差异性评价相结合。77.学习评价的形式: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78.学生自我评价:对自己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进行的评价。

79.学生相互评价:对组内其他成员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进行的评价。

80.教师评价: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参照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情况,对学生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五个方面的学习成绩进行的综合评价。

81.各级各类中小学体育学科组(教研室),须按照“课程标准”各水平学段的学习目标及内容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完整、系统的体育教学计划方案。计划方案包括:水平学段教学计划、单元(模块)教学计划、学时教学计划(教案)。82.水平学段教学计划:

(1)小学、初中须按照“课程标准”划分的水平学段,体育学科组要统一制定不同水平学段的水平学段教学计划,计划中要有计划制定的时间、教学对象、水平学段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室内外教材项目、各年级学期教学进度与时数、学期考核内容与成绩评定标准。

(2)高中须按照“课程标准”水平学段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体育学科组(教研室)要统一制定水平学段教学计划,计划中要有计划制定的时间、教学对象、水平学段的学习目标、“健康教育专题”和“田径类运动”必修必学两个模块及本校开设必修选学项目模块内容进度、学分认定办法与评定标准。83.单元(模块)教学计划:

(1)小学、初中须根据各水平学段教学计划,体育学科组要统一制定各年级各教材项目单元教学计划,计划中要有计划制定的时间、教学对象、单元学习目标、具体的学时教学内容进度、学时(课时或课次)主要教与学组织和方法手段、单元考核内容与标准。(2)高中体育学科组(教研室)要统一制定“健康教育专题”、“田径类运动”两个必修必学模块各16~18学时(课时)完整的教学计划,并根据本校开设的运动项目,具体制定必修选学各16~18学时(课时)完整的模块教学计划。模块教学计划要有制定的时间、执教者、教学对象、各项目不同教学进度的模块学习目标、具体项目内容单元教学进度、模块考核内容及评定标准。

84.学时教学计划(教案):每一位具体任教的体育教师,须按照体育学科组(教研室)统一制定的单元(模块)教学计划,按照课时教学进度,制定本人具体执教的学时教学计划(教案),计划中要有学时教学时间、年级班、课的具体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课的各部分教与学内容及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运动负荷预计、场地器材准备、安全教育措施、课后小结。

85.各种类教学计划的格式,在规定计划内容要求的前提下,由各学校自行设计,以体现各种教学计划方案制定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86.教材容量选择:各级各类中小学在使用现行体育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版本基础上,结合本校教学条件等实际:

(1)小学每学期不少于八项运动技能教学。(2)初中每学期不少于六项运动技能教学。

(3)高中每学期须完成两个(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完成一个)必修模块项目的完整教学,“健康教育专题”模块内容的教学,有机分配在高中三个学年中完成。87.学生体育成绩考核:

(1)小学每学期运动技能考评不少于五项。(2)初中每学期运动技能考评不少于五项。(3)高中每学期须完成两个模块学分考核(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完成一个模块学分考核)。88.体育课前常规:

(1)根据学时计划(教案)的内容要求,任课教师要布置和检查教学场地、器材(器械)和学生服装、鞋等安全卫生状况,做好学生上课出勤考核工作,妥善安排好见习生在课堂上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或协助体育老师工作的任务。

(2)任课教师须注意自身上课服装、鞋穿戴规范和职业形象,以饱满自信的精神面貌与热情和蔼的平等态度来感染学生。

89.体育课中常规的开始与准备部分: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任课教师要针对性的充分做好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准备活动,使学生以积极的身心状态投入本课学习。

90.体育课中常规的基本部分:针对本课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实施有效地讲解示范和练习的方法手段,并根据学生个体体能技能上的差异,合理分组、循序渐进和讲求实效的练习,注重运动技能练习与相关知识学习的有机结合。在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关注和加强对学习弱势群体的帮助与辅导。

91.体育课中常规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课的类型及运动技能属性,适时适度的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的正确方法,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随意练习和放任“自由”的松散管理。

92.体育课中常规的安全与卫生:在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练习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前提下,每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学练相关安全卫生知识与技能教育,不仅要强化学生课堂练习过程的安全卫生意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自我安全卫生保护的实用方法,并与校医务室共同制定学生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建立健全学生伤害事故依法处理的方法程序。

93.体育课常规的结束部分:做好学生课堂练习后身心的积极性调节与整理放松活动,组织好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与学小结,布置明确的课后锻炼作业及下次课学习内容与相关的准备要求。

94.体育课后常规的器材(器械)整理:妥善安排好学生送还课堂练习器材,及时整理清洁练习器械,强化学生自觉维护公共练习设备的意识。

95.体育课后常规的教学反思:任课教师要做好每堂课教与学情况的书面反思记载,及时总结课堂教与学的经验与不足,不断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与手段。96.各级各类中小学体育学科组(教研室),每周定期组织的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系统、务实的教研活动主题,活动主题要突出交流课堂教与学方面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并有成功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法的书面结论,杜绝虚而空洞、流于形式的现象。97.体育学科组(教研室)要完善听课计划和制度,每一位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科组(教研室)本学期教研活动主题,或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轮流执教一次课改研究课的公开教学,并有完整的听课记录。

98.每一位体育教师每学年撰写一篇课堂教学研究专题的心得体会,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年须有一篇教学研究专题文章在县(市)区级以上交流评比或刊物发表。

99.对体育教材进行拓展:是指对原有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在形式、具体内容及功能等方面进行扩展、补充,使体育课程内容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完整,在功能上更加全面的方法。主要由内容上的拓展、形式上的拓展、功能上的拓展。

100.拓展的具体方式有:简化、降低或增加难度、修改、转换、移植、变形、延伸、限制、夸张、调整、整合等。

第四篇:体育信息化

体育信息化

在体育教学中,我经常利用电脑,对讲解的动作技术进行播放,并通过慢镜头的方式,让学生记忆动作中的重难点,并让学生自己上来操作,引起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显著。在低年级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最为重要,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教学中应多以情境教学为主。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中多媒体设备就很好的弥补了这方面。例如,我在讲解《障碍跑》的时候,设计了一个情境。在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军叔叔是怎么英勇奋战、攻破敌人的一个个堡垒的?我事先让学生们通过录像片段观看解放军在攻破堡垒时候的跨过很多敌人设置的障碍最终取得战争胜利的录像片;看完之后,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都跃跃欲试;在进行障碍跑的时候学生们态度很认真,每队都很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有学生提出对障碍进行重新排列顺序可以提高越过障碍的时间。这样使得一节体育课有声有色,学生的兴趣浓厚,热情高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术,技术难点、重点,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会给出几组跨跃式跳高的模拟镜头,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首先分小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最后得出跨跃式跳高的助跑、起跳、腾空、过竿落地等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分小组汇报各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出跨跃式跳高的动作技术要领。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又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我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出现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地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动,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更快。多媒体独特的动画技术和音像剪辑、粘贴组合技术,使学生如临其境,在强烈的逼真情景中领悟动作要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信息化管理

2、借助信息化平台强化检察队伍建设,以实用为中心,根据实际情况,不做花架子,不做形象工程。我院设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尝试网上案件督导与网上目标量化考核自动化,探索建立信息化建设、业务建设、队伍管理“三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以其提升检察工作的信息化与科技含量,有力支持业务建设与队伍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检察工作新局面的全面发展。

3、要注重节俭,不铺张浪费,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进行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投入;目前基层检察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上存在严重的经费问题和技术力量不足。要解决这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方面要靠上级的整体规划和具体投入预算的补给,另一方面要继续吸收大量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投入到检察业务信息化建设队伍中来。同时根据现阶段的发展概况,提前做好预算规划,重视效能节约成本。

4、要注意加强保密意识与保密措施,处理好内部公开与外部保密的问题。网络安全问题是检察系统信息化的重要问题,一个有效的安全系统是检察工作能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做好保密和防止恶意破坏首先要对现在使用的软件系统进行安全测试,发现漏洞,及时修补,尽早预防。还要不定期地进行系统安全更新升级,重点在于防治和发展同步进行,这样才能确保建立一个坚固牢靠的安全堡垒。

下载中小学体育管理信息化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体育管理信息化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

    (学校名称)教育在线信息化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江西公司 2010年8月 目 录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现状 ........................... 4 (一)缺乏整体的方案规划 ...........................

    浅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浅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摘要】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过程。推进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教......

    中小学体育部分

    中小学体育部分 一、基本概念 1、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

    中小学体育工作计划

    中小学体育工作计划 中小学体育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

    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研究 王自强 (邢台学院体育系 河北 邢台 054001)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其高效性、精确性和良好的交互性,在实践中又得到了很好......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实施方案本研究将进行一些扎扎实实的调查,摸清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得到关键的数据。北京大学教育技术系和中央电教馆的合作,可以......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五篇模版)

    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开展应用情况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成为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

    面向未来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面向未来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宽带战略下的数字化校园建设 从数字化校园到数字化学习 超越课堂的学习 课堂的转型 这可能是今天最有效的教学工具 1、持续的评定 2、即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