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摘 要:体育教学怎样在情感教学中完成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当如何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这种师生的双边活动,把学生的过程情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呢?文章就寻找教育的契机,有效地融化师生间的隔膜,增进师生间的理解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体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58-01
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一种双边活动,但它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情感交流多与其他学科,这就意味着“强筋骨”练习的同时,还要重视师生间心灵的感受,情感的体验。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即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情感作为一种内动力,在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一、了解情感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学专家特金在谈情感教育时说:“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因为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固然也能使他们学到知识和技巧,但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不可能使他们始终如一的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我们教学的对象是13-15岁的青少年,他们的情感特征是:情感丰富、兴趣广泛、爱玩好动、易冲动、不善于自制和自控、行为不易预测。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就要在教学中就这些特征来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而在教学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活动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认知便有情感;没有无情感的认识过程。那么,老师在教学中怎样就其情感特征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把他们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自己的情感感受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知道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才能使学生练习起来有兴趣,始终在兴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的高质量完成体育学习。尽量减少单调枯燥的练习,使练习具有游戏性、趣味性、竞争性和新鲜感,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跑步的练习中,我们可以采用比赛,接力,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参加锻炼的兴趣。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只有当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因素发生作用,学生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内动力,而这内动力正是学生情感体现,所以我们更应当让学生把这种内动力发挥出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好完成在校的学习任务和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目的。根据学生情感特征,充分利用教材、教法及组织形式的新颖性和情趣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意识。例如: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教法及组织形式把他们丰富的情感调动起来,达到教学目标。
二、真诚情感关怀,互信促成教学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怀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全国优秀体育教师裴顺安平时关心和热爱每个学生,从不鄙视那些生理上有缺陷和体育差的学生,经常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用科学的手段训练他们。他所培养的学生赵学恩获得残疾人奥运会跳高冠军,并保持世界纪录。只有象裴老师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以“理”、“情”动之,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缩短了彼此的距离,师生之间感情融洽了才会有共同的语言,形成了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在团结友爱的气氛中密切合作,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爱全体学生,以情助教与学
“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经常和学生谈心,体贴和关爱学生。同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直观情感的优势,比如合理运用形体语言,起着“润物无声”的效果。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的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的交流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它是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又可以增强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面部表情表达着教师的情感和意图,中学生最会跟眼色行事,教师只有情绪饱满,和蔼可亲,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才会给学生一种自然、明朗的感觉,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形成。例如,在什么情况下,用手势、什么情况下用眼神、什么情况下用表情。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给学生提供著名运动员的个人简介,通过简介了解一些著名运动员的成长史。结合课本,讲一些体育知识,关于体育方面的人和事,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用这些知识来丰富学生感官,联想自己生活中积累的表象,从而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强大的学习动力,在良好的情境中来完成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单纯的机械模仿,到初步掌握动作技术。因此,生动而形象的场景,会使学生感受情感的陶冶,感知和理解过程,会给学生以思维训练,技术的学习,意志的锻炼,舒展而大方的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目的的去创设和美化教学的这种情境,怎能不使体育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对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投入,注重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创新,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良好的情境等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挥内在的潜力,使老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到很好的调节。合理的运用情感教学能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充满情趣,使体育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教学效果。
第二篇: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法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法 宁夏同心实验小学
马德林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绪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在小学体育课实施中,因其自身特点,特别强调情境的创设,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而情感的表现具有两极性,即: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肯定积极的情感对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否定消极的情感则抑制人的潜能发挥,降低工作学习效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引导,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地上好体育课。
一、运用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
体育运动的本身就是一种美。矫健的形体、娴熟的技艺、漂亮的动作、优美的造型,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体育教学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教育,教师的一切活动就是要创造美,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一堂课首先给学生直觉感知的是场地器材的布局。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课的内容和目的要求,精心布置场地器材,美化教学环境,渲染教学氛围。做到场地整洁、设计美观大方、器材布局科学合理、摆放井然有序,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绪,从而进入体育教学情境。
2、语言动作规范。教师讲解语言、示范的动作直接影响学生对正确技术掌握的效果。因此,教师教师的讲解应简明扼要、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使教学语言富有针对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示范动作力求准确熟练、协调优美,使学生从抽象的概念中感知所学动作结构和要领,建立完整的直观形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3、教学形式多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讲究美的形式,并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内容有所选择,充分利用美感提高练习的情趣和练习效果。例如准备活动时总是采用慢跑和徒手操练习,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练习效果就会明显降低。如果能适当运用游戏或引进音乐,诱导学生去领略音乐旋律中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就能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产生美感,提高练习效果。
二、根据学生生理、心里发着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情感
1、青少年活泼好动,充满朝气,特别喜欢在活动中开展游戏竞赛,以显示自己的力量。所以,可利用儿童好奇、好新、好胜的心理,设计饶有趣味的游戏。如“投掷”运动游戏化,利用垒球作“炮弹”,设计模拟“敌人”的目标,让学生对准目标,奋勇歼“敌”,训练结束比“战绩”。学生在这种“战斗”情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这样寓教于乐,发展了投掷能力,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和
意志力的培养。
2、青少年崇拜体育明星。所以,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除了根据学校的场地和当时气候外,要尽可能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进行,如尽可能将教材内容同有我国运动员参与的奥运会、锦标赛等国际大赛相联系,利用健儿们娴熟的技术和顽强的拼搏作风,激励学生树立起振兴中华,为国争光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3、只愿意学自己感兴趣的,追求个人爱好,忽略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一些学生偏爱篮球、足球运动,都想使自己的身体长得高而结实。根据青少年的这一生理心理特点,必须加强体育锻炼目的性的教育,强调身体全面发展的意义,鼓舞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教材的其他内容。
三、用教师的爱,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与学这一双边活动中,学生的情绪变化收到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影响。教师的爱可以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并能激发学生的潜藏的力量。反之,会使他们分散精力,消弱智力,变得消极、懒散。
另外,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调动情感的前提。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但是有时却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能力,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教师要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对待基础差的学生力求不简单粗暴,不急于求成,做到既耐心教育,又能严格要求,既热情帮助,又讲究方式方法。这样原来不爱运动、怕苦怕累的部分学生的学习情感就会被调动起来,使教学收到预期效果。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了中学,趣中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中收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技能与身体的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多渠道、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三篇:快乐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快乐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体育教师要发现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吸取教训并及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快乐教学能够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增强自强自信,学生在训练中体会团结协作的真正内涵。快乐体育强调让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从而促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规定性向灵活性、多样性转变。
关键词: 快乐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 实施对策
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一味讲究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丧失许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快乐体育指的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和创新运动的乐趣。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有吸引力的。高中学校体育教学本身就存在特殊性,它教学的对象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快乐体育重视运动快乐感的体验;其次,快乐体育以体验运动快乐感为契机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运动的兴趣;最后通过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现在这个阶段,体育教师要发现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吸取教训并及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快乐教学应用于高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当前的学校体育如果仍停留在注重技术技能教学和教材、教法研究这一层面上,那么它肯定不能适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发展的需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观念日益更新,很多青年、老年人开始注重体育的锻炼,经常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对于健康的观念意识逐渐增强。学校体育应扬弃体育学科的本位观和技能观,全面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使之与社会体育接轨,为终身体育服务。在学校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课堂,他们怀着高涨的激情参加体育训练,学习不同的体育项目。近年来,学校体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学生喜欢体育却厌倦体育课的现象较普遍。究其原因,它忽视体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忽略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体育训练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强化他们的集体意识,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快乐教学能够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增强学生的自强自信,使学生在训练中体会团结协作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快乐体育强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对于解决体育教学中以谁为主体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高中学校每年都会有成批的学生涌入,他们肩负社会进步的重任,参与社会劳动。快乐体育强调让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从而促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规定性向灵活性、多样性转变。因此,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改善体育教学方法是学校体育事业的首要任务。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校体育受传统教育模式和体育评价体系的制约,在体育课和其他体育活动中,一些学生是被动进行的。在学校中很多体育教学依旧保持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学方式对于体育教学并没有太大帮助,反而会影响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方法的灵活运用。一项运动技术小学教了,初中再教,高中甚至大学再学。即教学内容与形式雷同,考试方法与内容雷同,体育评价雷同,无怪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厌倦情绪。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教材,用了将近10年都没有换过,很多内容没有更新,教学方法老套,对学生的教学内容的吸收存在很多弊端。学校对学生体育意识培养不够,学生对体育教育活动的价值认识不够。学生只为考试而被动进行体育活动。在体育学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该加深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了解与认识。例如绳梯、攀爬等高难度的体育项目,总是只有老师在模范,学生学习的机会较少。这种状况其实不难理解,一些同学由于自身条件受限,各方面的素质不是很高,从小就没有接触专业的体育训练,对于进行一些体育项目受自身条件的制约。
三、体育快乐教学方法
1.开发体育快乐教学资源
教师应在教材选择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诸方面精心安排,以多种形式教学激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进行体育教学方案的策划中,要适时调整快乐教学方案,根据学校学生的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案。教师应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采取分层教学,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习的成就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向,根据学生个人的需要制订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快乐教学教学方案。例如,可以利用拔河比赛,获胜的一方优先选择学习的体育项目。
2.对体育快乐教学进行及时反馈
首先,在体育快乐教学中,对学生要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体育教师带领的是庞大的学生群体,学生上体育课的课时很少,加上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教学中可根据情况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群体,为每个小群体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等开展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研究学生,多花些精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对待弱势群体上要增加对他们的关注,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取得进步。对于层次相对高的学生要给予较多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既要注意把握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总体特征,又要注意把握学生个体的心理特点,还要注意同学之间个体的差异。
3.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根据研究结果表明,愉快的心情能够极大地开发人的学习潜力,因此,当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氛围时,自身的情绪会受到感染,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过程中。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民主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表现空间。
体育教学讲究的是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和高效的科学教学方法,本文针对新形势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加入快乐教学元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希望为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丁文锋,刘华.快乐体育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02).[2]王翠.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5).
第四篇:浅析体育教学中情感的运用
体育学科: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中的情感运用
岳阳市汨罗市第四中学 郑红伟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由于体育工作的特殊性,体育教师是否具有健康丰富的情感,对于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和体力,转变学生思想、塑造学生心灵都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
一、以情传情
感染性是情感的特点之一,要调动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学习,最简单的办法是教师教学要有情感的投入,每个动作、每次的讲解,教师要认真,充满情感地去完成,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乐于接受而易于接受,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到别人的情绪,使他人发生同样的与之相关联的情感。同样,学生积极好学的氛围也会传染给教师,使教师感到学生积极主动上进的情绪。在课堂上这种现象特别明显,如果教师无精打采,信心不足,寡言少语,学生也会变得懒散,积极性不高,老师信心百倍,学生才会热情高涨。
二、以动传情
情感的发生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成熟的、发展的,因此,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情节的生动性,让学生的运动环境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更有意义,这是老师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空口说教,只能一时,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受到各种美好的情感体验,一句及时的纠正话语,一句关心的询问,一句恰到好处的鼓励,都是学生不断实践,刻苦努力的动力,能更好的掌握技术、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以境传情
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的相应的情感,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学生在集体情感的熏陶下,就会逐渐和团体情感融为一体。例如,在准备活动中,组织学生喜爱的同基本内容有关联的游戏活动,即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又唤起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情感,又如,练习过程中老师对完成能力较差学生的及时帮助,完成情况的反馈和鼓励,既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体育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状态,进入高效率的境界,老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以理传情
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懂得相关的道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道理理解得越深刻,情感会越深厚。体育教育是一个理性的活动教学。情感的产生和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很容易体现出来。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及学生的特点合理运用,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技术问题,要及时纠正,给与正确的示范、讲解,让学生从中感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耐心、周到,对学生出现的其它错误要耐心说服教育,不要采取粗暴的行动和苛薄的语言对待学生,用真情和道理去感化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幽默传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富有幽默感,诙谐风趣的语言使人感到亲切,有助于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张感,当教师处理某一学生不当行为时,察觉到该生有对立情绪时,此时说句幽默话,往往能扭转这种局面,使本来比较紧张的情绪变得比较轻松,使窘迫尴尬的场面消失,这样有助于说服学生。但要注意不可用低级庸俗的语言引逗学生发笑,幽默不仅表现在文学语言方面,同样也体现在非文学语言(即术语)上。在渲染气氛,调动积极性方面,有时往往能取得文字语言无法比拟的功效。比如在竞走教学中,适当的插些同手同脚走(比谁走的快)低重心的“鸭子步”或模仿机器人走路等。会给学生增添一些乐趣。从当前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来看。必须要完成多种观念的转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枯燥体育向快乐体育的转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六、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情绪低落往往导致伤害事故频频发生。如在排球的教学训练中,有的学生或因未掌握动作要领,或因身体素质,技术基础差,或因近日有不顺心的事,情绪低落,精神不集中。练习起来很可能动作不准确,或完成不了动作。这时教师如果能耐心指出学生动作完成不好的原因,适时地做正误动作的对比示范,并加以引导和鼓励,他很可能就会集中精神,仔细揣摩动作要领,鼓起勇气和信心去完成所学动作;反之,如果教师粗暴指责或讥笑、讽刺、挖苦学生,这就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更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建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情传情、以动传情、以境传情、以理传情,合理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师生的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凝聚力,以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第五篇:“导学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导学式”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林晓涛
作者单位:揭阳真理中学
试论“导学式”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 本文论述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者通过运用问题情境策略、活动操作策略和交流互动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学前导趣、学中导思和学后导果,更好地地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
引导
互动
学习
提高
“导学式”教学法是指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引导、交流互动、示范点拨、发展提高等教学活动程序,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是在特定的空间、时间、人员和教学设施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要质量、要效率的活动,它既要能够完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把他们的知、情、意、行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因此,这就需要教者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和教材的要求去创设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拟订出教师和学生之间、教材和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方案,巧妙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索,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达到认识上、情感上、思维上和身心上的积极参与,从而获得了成功的心理体验和运动的乐趣、获得了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发展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那么,教师要怎样导得巧妙有序,让学生学得灵活主动呢?这是摆在我们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本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获得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学前导趣,激发动机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学前导趣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学习内驱力,还可以让学生滋长出对学习活动的美好情感。所以,如果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精心设计好学前导趣的内容和形式,就必然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自然地跨进知识和技能的大门。实践证明:只要学生对某项运动产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
例如:我在进行篮球——“三步上篮”的教学时,我并不是一开始就给学生讲授动作要领,直接指导学生一味地进行模拟练习,而是利用电教设备,在实施教学之前先组织学生观看美国NBA篮球比赛的录像,让学生情绪活跃地进行观看和评论。当录像播放到美国NBA篮球比赛的一些精彩上篮的镜头,特别是一些身材矮小的队员做出精湛的技术动作,在身材高大的队员面前轻松上篮时,学生们都会情绪激昂、兴奋不已。这时,我立即抓住机会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和鼓励:“篮球运动员身材高大固然占有优势,但精湛的技术和战术却更为重要。你们看,NBA最矮小的队员身高只有一米六多点,而高大的队员身高却超过两米,虽然矮小的队员站着才与高大的队员齐腰,可是,他们却敢在如此高大的队员面前漂亮上篮,这不仅仅需要自信和勇气,更需要的是精湛的技术和战术去破解对方的防守。大家只要认真学习,你们也会有这么成功的一天。”学生们听后都跃跃欲试,特别是有那些身材比较矮小的同学,受到了很大的鼓励,表示要认真学习,战胜身材高大的同学。
这样的引导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中导思,诱发思维
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需要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更是特别强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去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引导他们自主地进行学习,就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复杂的心理体验,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发展了自身的情感和知识技能。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去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而创设的。它可以是以设问的方式,也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中引入,还可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题材。
如学习立定跳远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觉得什么动物跳得远?”学生通过思索后通常会出现这样的答案:青蛙、袋鼠、蝗虫、猫科动物„„。学生作出这些回答后我又设置出这样的问题情境:“起跳前,这些动物会做什么样的准备动作?你们能模仿吗?”学生们稍作回顾后又继续回答:深蹲、前倾、磴„„。这时,我不仅充分地肯定了他们在平时能有注重观察和勤于积累的好习惯,还借助这一问题情境引入了学习的内容——立定跳远。由于具备了合理的思维导势,所以我先有组织地让学生模仿上述动物起跳前的准备动作起跳,并与没有做出任何起跳前准备动作而起跳的效果作比较,要求他们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当他们得出结论之后,我又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分析出所得结论的成因,并为他们点拨、示范起跳前正确的动作要领,要求他们要配合双手的前后摆动,协调身体,在最后磴跳的同时两手臂积极向前上方摆起,带动身体向前上方方向跳出,跳出抛物线的路径。示范讲解完这些动作要领之后又组织学生揣摩练习,在他们对这些动作有了一定的印象之后,我再根据他们对动作要领的掌握情况给予分析和点拨。通过上述的教学程序,学生们很快就能领会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师给予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既能把他们置于一种“愤悱”状态,又能将其引入一种要求参与体验的渴求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觉地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2、导思学创、自我实现
创新能使人快乐,求美能使人愉悦。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去调动所有知识结构中能解决问题的那部分知识并将其重组、建构,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使之能自觉地去经历生疑、思考、联想、想象的认识过程,最终得到“自我实现”,使创新成为可能,也变为现实。
例如,上体育课时,我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套简易徒手操之后,又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要求他们以组为单位自行创编一节或多节徒手操,并在组内推荐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学生们在接受这一个任务之后都兴致勃勃地展开合作学习,并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助、接纳和赞赏;在由仿到创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创造过程及成果带来的最新、最美、最快乐的感受。
三、学后导果,不断提高
掌握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运用知识不仅仅是进一步学习的条件,而且还能够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积累经验和技能。当然,运用知识不能仅限于技能和技巧的掌握,还要包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等。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应该十分注重学后“导”果这个重要环节。
如学习定点投篮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投篮并记住十个投篮中投中的个数。接着又让部分投篮动作协调、投中个数多的学生介绍自己投篮的动作要领和经验体会。然后,再帮助学生归纳出投篮的动作要领,组织他们进行第二轮的投篮练习并与第一轮作比较。在学生初步掌握定点投篮的动作要领之后,我又组织他们进行投篮的分组比赛,并在赛前宣布对优胜者要有适当的奖励。学生比赛结束后,我给予优胜者奖励后又对学生说:“比赛不过是给你们增加心理压力,现在大家再以组为单位进行非比赛形式的投篮。”学生接着进行第四轮投篮,投篮结束后,我让学生自行比较四次投篮的结果,引导他们对四轮投篮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轮投篮由于没有掌握动作要领,命中率很低;第二轮投篮由于了解了正确的动作要领,改正了错误动作,成绩有所提高;第三轮投篮由于动作初步掌握,尚未熟练,心理压力和求胜心理影响了动作的发挥,成绩反而有所下降;在解除精神压力,心情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第四轮投篮的成绩最好。
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科学分析和总结归纳去获取正确结论,积累了成功经验,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实现了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
“导学式”教学法说到底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循环的链式学习方法:学习、掌握——分析、研究——总结、概括——经验积累,然后运用积累的经验又开始新的学习。从“我教你学会”向“我教你会学”转变,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要求》
2.肖紫来的《试谈当前困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发展的几个问题》
3.张文国的《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思路》 4.刘益明的《运动技巧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