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朱乐平课堂报告会有感
观朱乐平教授课堂报告会有感 三河口三年级数学组
杨焕云
上周六,全国特级教师朱乐平来到我们临沂一小执教了两节观摩课,朱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博大的数学教学情怀在六楼礼堂光彩绽放,我有幸全程观摩学习,受益匪浅。
朱老师的课,平实自然而又有味道,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朱老师利用“请你用1、2两个数字写出算式”这一数学味很浓的例子,自然而然的把1除以2这个没有学过的数学式子摆在大家面前,引发学生思考,这个纯数学味道的引入令人耳目一新、啧啧称道!
朱老师的课在细节上见功夫。在引导学生读分数时,朱老师在课件当中利用一个向上的箭头引导学生从分母向上读起,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蕴含着朱老师辛勤的付出,从课后解读我们知道:这个地方是朱老师从很多孩子的读法错误中提炼出来的,由此可见朱老师一丝不苟教学研究精神!这正是备好学生了解学情的具体体现。在引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之后,朱老师分别教孩子们用手去摸一摸这几个分数表示的大小,让直观感受几分之一在整体中占有的大小,为下一步比较分数的大小做好了充足的铺垫,也为下一步引导孩子计算分数加减提供了充足的基础。这最后的计算环节,利用学生的本节所学衍生出更多的加减乘除的知识,堪称高效课堂的典范!
朱老师的数学课堂在安静之中蕴含丰厚的底蕴。在课后的解读之中,我们了解到,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朱老师不断上课不断摸索,积累各家之长,不断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有关圆的文章,真正做到了“精益求精”。在不断探索、充实之下,朱老师的课堂饱满而富有张力,处处散发着数学的魅力。在这一节课中,朱老师引导孩子紧紧围绕定点和距离展开探索,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表达,在表达中推理,进而引出圆的定义!虽是概念课,但却一点不枯燥,处处彰显数学的魅力,诠释着数学学习的意义!
朱老师的课,把学生的充分思考放在首位,给孩子留出来足够的安静思考的时间,“停顿、安静、读一读”是朱老师课堂中鲜明的元素,学生的学习在有深度的思考之中、在颇具挑战性的探索中不断前行!
朱老师的课堂魅力无穷,值得我们慢慢品味!
第二篇:创新的理念、智慧的课堂(听朱乐平讲座有感)
创新的理念、智慧的课堂 ——听朱乐平讲座之体会
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 俞静丽
有幸聆听了朱乐平老师有见地、有特色的专题报告——从“圆的认识”看图形与集合教学,收获颇丰。在报告中朱老师提出的五个观点,很值得我们数学老师去深思和努力地落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行为中。观点一:几何内容体系严密,逻辑性强,教师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本体性知识的回顾与学习,否则容易出科学性的错误。观点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由于解决问题的思路表达的困难,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几何体相差较大,因此要十分重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起点。观点三: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观点四: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为了突破空间观念的培养,在新课教学时,“过程”特别重要,因此不要在一节课中求全。观点五:要精心呵护“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新设计,积极倡导同课异构的研究思路。这五个观点句句中肯,专家的深刻分析概括给我们指明了前路,点出了我们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忽视或平常不在意的各方面以及我们需要重视的方面,很值得学习。下面就简单谈谈我体会最深的几个方 面。
一、取舍结合
圆的认识》一课是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经典之一,很多老师演绎过许多精彩,自己也曾几次执教过本节课。这次有幸聆听浙江省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的倾情演绎,着实让我们眼前一亮,同时也给我们强烈的思考。《圆的认识》一课竟然可 以这样上。
一直以来,自己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总是不会先去了解学生已经对圆有多少了解,而且西瓜芝麻一把抓,觉得这也不能丢,那也不能掉,要教圆的各部分名称,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要讲清楚。而用圆规画圆步骤更要详细讲,这样下来学生本已知道的知识又重复讲时间浪费很多,效果并不好。结果连圆的真正 定义都不清楚。
朱老师在报告中指出,现在大部分教师能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起点,但凭感觉的多,真正去做调查的少。别人做的调查也没有充分的关注,总觉得不适合自己的班级,这样就不能实实在在地去了解学生的起点。他上公开课《圆的认识》之前,就对学生进行了前测,然后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这是“取”)在充分掌握学生的起点的基础上,舍掉了形式化的概念,(这是“舍”)让每个学生 1 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去观察、思考、想象,去经历探究的流程,在探究中学生也自然而然掌握了概念。圆的特点拿我们教师来表达清楚都十分困难,可学生在朱 老师引领下,最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了圆的特点。就是朱老师的取舍结合,学生得到更多。
二、幽默横生
在《圆的认识》一课中,朱乐平教师先在纸上画了一张“脸”,并告诉学生:这是朱老师的脸,老师的脸显然不是圆圆的。老师如果要想整容成圆形的脸,你能不能画一个图,告诉医生应该怎样进行整容?学生兴趣盎然,拿起圆规纷纷设计整容方案:有的学生以鼻尖到耳朵的长度为圆规两脚之间的长度,这样就要去掉一部分使得外面一圈到鼻尖的长度相等;有的学生以鼻尖到头顶的长度为圆规两脚之间的长度,这样要增加一部分使得外面一圈到鼻尖的长度相等。课堂妙趣横生,在课后调查中,学生都认为本节课最有趣的环节是“整容”。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圆的特征,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愿望。也许,这 一教学片断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
朱乐平老师的课堂总是笑声阵阵,情意融融,学生们在有趣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本质。在朱乐平老师的课上,数学不再是呆板的枯燥的数字与图形,那分明是一道七色彩虹,那分明是一曲美妙的乐章。生活是七彩的,课堂也应该是七彩的,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会喜欢教师,喜欢数学课,也许就从这节课开始 爱上了数学。
三、独辟蹊径
听朱乐平老师的课,时常让人感觉他的教学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那么,他的教学设计独辟蹊径的背后是什么?是他对数学的深度思考,是对展现数学知识本质的追求,是他扬弃传统、不断创新的体现。《圆的认识》一课,教学圆的认识时,一般是让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掌握圆的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圆的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知识。但在朱乐平老师看来这一些“特征”并不完全是圆的本质属性。圆的本质属性是:在平面内,到一个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叫做圆。学生学习“圆的认识”就是要理解圆的本质属性。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他设计了包括“画圆”、“剪圆”、“整容” 在内的多个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圆的本质属性。
教学中,朱乐平老师总是以他独特的视角、多样的方法展现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听朱乐平老师的课,就会引发我们对教学的反思,引发对数学是什么的思考。通过他的课堂,似乎在我们面前打开了另一扇窗口,看到那里还有一片我们 不曾发现的广阔的天空,需要我们去解读,需要我们去创造。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听了朱乐平老师的讲座,让我对于如何做老师,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联想到自己教学一年的点点滴滴,学生的表现,以便站在更高的理论上去剖析自己的课堂,自己的育人方式,得课堂者得天下,如果能在孩子在课堂上快乐得学习知识,又能教导孩子做人的方式,那是最大的成 功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先传道,再授业。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三篇:观励志报告会有感
此画未作尾,述愁亦不退
一观励志报告会有感
文纳斯2013级2班:张雪
程里成,男,从高中起,就照顾孤荒老人直到8年后老人去世,献血数次,献血量达上万毫升,获奖颇多,我很庆幸我的人际圈里有这样一位无私奉献的老师,生活中的他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性子直,性情豪爽,生活勤俭,乐于助人,诙谐幽默,热心于志愿者事业。可当他坐在讲台前做报告的那刻起,我知道我对他的了解是那么少,那么少。
程老师说人要学会感恩。是啊,它把感恩放在了报告会的第一项内容,他没有用太多书面上抽象的爱的名词去呼吁感恩的必要性,他只是稍举一两事例便让我觉得平凡才是真,感恩父母刻不容缓。想起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不要拿着你爹的钱到KTV唱《父亲》,身为子女的我们,你现在拿着父母的钱在干什么?他们希望我们吃饱穿暖,他们说不要乱花钱,他们的担心难道是多余的吗,有时我这样想:即使我现在每天什么都不干,我还是在花钱,而我爸妈呢?他们是在想着如何挣更多的钱让我花。每每于此,我还是拿起了是桌面上的笔,我的时间还很长,可他们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等待他们的孩子功成名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
程老师说做什么事都要坚持。没错,八年来坚持照顾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坚持义务献血,坚持志愿者事业,他的生平正因他的坚持而放光!类比我们的学习,考试失败了,你曾“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立下军令状:下次一定要考好!你开始花费了三节晚自习的时间制订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好!我们相信你能做到,第二天你炫耀说你记住了这一个单元的单词,第三天你说你已经背好了文言文,一个星期后,再见你时嘴里塞满了薯条,手指还在不停的刷着手机里的微博段子。问你的斗志呢?你含糊道:“人不风流枉少年!”再看你的计划表,早已被你用红笔划得满目疮痍了。我想这种现象恐怕不为大家所鲜见吧,真正做到坚持自己的目标的又怎么愁自己离成功太远呢?绳锯木断,滴水石穿,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请时刻握紧你的理想,坚持吧,少年。
程老师还说心态决定你的人生。我想这次对我影响最大的莫不过于这个话题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说的多好,八个字形象的概括了人生之道。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泰然处之。拿得起,放得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用这几个词语来修饰我的激昂愤慨之意也最恰当不过了吧!是啊,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要坚持;再累,也要咬紧牙关。爱自己,爱生活。现在的我什么都没有,好的,我还有心态,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未来!细节决定成败,心态决定人生!
此画未作尾,述愁亦不退。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感恩社会,坚持在有生之年行善事,用良好的心态端正作风,做一辈子的好人,这样的人生哪还怕什么愁苦挫折呢?
第四篇:观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文章标题:观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观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观罢先进事迹报告会感触颇多,作为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站在时代潮流的风头浪尖上,如何适时的把握自己、把握机遇、创造机遇,积极推动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不为时代潮流所摈弃,这是此次先进事迹报告会给我最大的感触!
吴胜东、秦正中同志以对事业的至诚、对同志的至
真、对自身的至严,塑造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他们的事迹之所以感人至深,我感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高尚的人格。安逸的生活、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这是每一个生活人的共同追求,但他们却为了事业,毫不犹豫的把祖国的召唤、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选择,自觉地、满腔热情地为党的事业默默工作,体现了一名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高尚人格。二是开阔的胸襟。吴胜东和秦正中同志,不论做什么都充满信心和激情,一心扑在工作上,不甘平庸,勇挑重担,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努力干一番事业,闯一片天地。为党的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情操,在克服困难中坚韧不拔的毅力,体现了新时期真正共产党人的开阔胸襟。三是平等的心态。作为新时期领导干部,无论是吴胜东、秦正中都是手握一定权力的人,但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金钱、权力,他们都放在政策、法律的天平上称一称。在权力和金钱面前,他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期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四是可亲的形象。吴胜东、秦正中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还是担任领导职务,他们都时刻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广大干群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帮助群众解决家庭和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难题,展示了可亲可敬的共产党人形象。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不仅被他们的先进事迹所感染,更多的要学习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像他们那样把坚持原则、牢记宗旨的政治品格和情系百姓、勤政为民的公仆本色紧密结合,不畏艰辛、不讲条件,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其次要学习他们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正如吴胜东所说,“我”的人生追求就是两句话:“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办事。”当干部,无非是两个“干”字:一是干事,二是干净。干事,体现着一种精神;干净,则是一种境界。在党的重托和人民的信任面前,只有干事和干净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经受住考验了,我问心无愧。”
三要学习他们不怕吃苦、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要学习他们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困难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毅力,工作中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的作风,始终做到清正、廉洁、爱岗、奉献,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通过吴胜东、秦正中的先进事迹,我由衷感到,做秦正中式的交通系统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必须不讲漂亮话,实实在在地干好职责范围的每件事。一要真正热爱本职岗位。熟悉本职业务,融会贯通,更好的服务于本职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二要主动亲近工作和服务对象。不要因为别人对自身工作高看一眼而自我感觉良好,把自己孤立和封闭起来,而要多上一线,服务群众,真心实意地帮助党员、干部和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把自身工作的良好氛围造浓一些。三要提升境界,倡导奉献情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胸襟宽广,甘为人梯,时时处处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以他人的成长和进步为荣,努力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要有吃苦精神。甘舍小家为大家,发扬不怕辛苦、连续作战、追求完美的优良传统,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
他们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尽是些工作中的细节和生活中的琐事,但就是从这一件件小事上折射出以民为本、牢记宗旨的政治品格,心系百姓、勤政为民的公仆本色和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胸怀大局、立足本职,积极进取、多作贡献,切实做到清正、廉洁、爱岗、奉献,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我要以吴胜东、秦正中为榜样,无私献身于本职工作,决心做到“四个要”:一要富有激情。我要用良好的心态、愉快乐观的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使单调的日常工作变成充满激情与成就感的事业,创造一流的业绩。二要注重学习。我要带着需求学,带着方法学,不仅是自己看书,更重要的是寻找新的载体,深入基层,通过思想的碰撞和沟通,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理念运用到组织工作中。三要讲究细节。细节构筑完美,我只有认真和用心,注意工作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担负起组织工作的重任。四要体现高效。我必须依靠团队来有效地开展工作,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工作设备来高效率地开展工作,才能做好组织工作,切实地为人民服务。
《
观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观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第五篇:观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观“全国高校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有感
一个人,从出生、到童年、到入学、到长大成人......我们大致都经历一样的过程。我们都很平凡。但是,在这大致相像的轮廓中,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又有各自的不同。在这些不一样中,有的对社会是贡献的,有的对社会是危害的。我们这一群生得一副好皮囊的当代大学生当然应该选择前者。
作为一名正在在党课培训班接受培训、学习的一名大学生,在看过“全国高校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之后,我深感我们身上是有责任的。小到我们自己、我们的家人、朋友,大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人民。而这个责任能否承担以及承担的好坏,关键是靠我们平日的学习,平日的积累。
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总会有些事情感动着我们,一方面是他们和他们的那些事情感动着我们,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心还是有血有肉有情的。有血有肉有情的人总会为他人奉献的,因为那是他们的快乐,他们的责任!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事情。那是学校安排她到镇上开一次会,而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让参加会议的老师们讲述一件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事情。其中有一个女教师讲了她的故事。“她是一个农村女教师,很年轻。她的课一般是安排在上午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因为她中间要必须回家做一件事情。有一次下暴雨,她依旧要回家,她撑着伞骑着自行车,全身湿透了。由于农村的泥巴路,她在暴雨中,和自行车一起倒下了,她顾不得身上的泥巴了推着车往家赶,她哭了,泪水和雨水交杂在一起往下流,“不行不能停下,要赶回家,一定要快点回家”她想着。她疯狂着推着自行车奔跑着。到家了,终于到家了,她立刻掀开衣服给那个躺在婴儿床上大哭的婴儿喂了奶水,哭声没有了,女教师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这件事情很感动我,从小学到现在一直记在我的脑袋里。一个女教师,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她一个人一边工作还要一边带个孩子。但是肯定的是她对工作很认真,认真到可以把还在吃奶的孩子扔在家里。她是一个热爱教育的教师,不能耽误学生们一堂课;她是一个善良的母亲,她在下课后冒着大雨赶回家照顾孩子,她哭了,那是感觉自己没用,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啊!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太多感人的事情,遇到这些或者那些,我们会不自觉的流泪,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是因为没有痛到心底。父母、亲人、老师、在跌倒时给你一个伸手的人、在迷茫时给你方向的人、在饥饿中给你食物的人......这些人都是流淌在我们每个少年血管里的生命之血,他们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从少年走到现在以至未来!能带给我们感动的那些人,是因为他们身上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