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设情境 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课题研究
《创设情境 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① 课题的界定
情境即情况、环境,一般是指由景物、事件、人物关系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有机结合的境地。教学情境,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图表、图像、实物材料、人物动作、人际关系等。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教学。具体说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形声色、问题等情境,真实而全面地反映或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并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
② 理论依据
课改后的新教材在结构形式方面较以前有很大的改进,一般都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设计了单元情景主题。由于这些情景主题一般都贴近学生生活,因而有利于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潜能,丰富学生情感。但教材只是一种载体,只是教与学的平台,不是课程的全部,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教师才是课程的实施者、解释者,只有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目前形成了一些常用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模式。但这些模式注重的都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个侧面,对于教师实际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帮助不大。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也常通过创设情境来激趣,来组织课堂,但往往未能把教学内容有机地统整在情景主题之下,或过于花哨,或不利于协作交流等。因此教师如何利用现有教材,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地方特点,依据建构主义等新理论来创设情境,并围绕情景主题来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多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重认知轻情感,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而在国外,以德国的奥尔夫、瑞士的达尔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伊为代表的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的形成与传播,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主张一切从孩子出发,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为探索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原理与操作体系。其情境教学与教育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对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如果将情境教育理论移植到小学音乐教学的素养教育中,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通过情境教学,教师注意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将音乐的表现形式与音乐的内容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音乐素养教育的价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可以给学生留下主动探索的空间。
实际教学工作中,情境教学的方式有许多,如问题情境、追问情境、动态情境、语言情境、记忆、联想、类比情境、生活展示情境等,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创造,不断地探索,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能力。
明确情境创设的意义,把握住情境创设的几个特征,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创设出合适的情境,既能改进音乐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① 形成结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的经验。
② 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③ 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2.研究内容
① 情境教学方法与音乐鉴赏内容的研究。② 情境教学方法与唱歌内容的研究。③ 情境教学方法与演奏内容的研究。④ 情境教学方法与音乐相关文化内容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研究策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创设情境内容
① 内化——重组教材。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中有一些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易理解。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教学秩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陌生的内容熟悉化,把陈旧的内容时代化,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中,主动探究、发现、体验、学会、掌握、运用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② 外化——学科融合。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课程资源,通过课程内容及方法拓宽情境内容,有利于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以及提高演唱演奏能力丰富相关文化的内容。
③ 让情境贴近现实。一是用生活语言描述音乐形象。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诱导学生对于音乐所表现的生活形象的感受,在此过程中用具体形象的语言加以详尽描述,启发诱导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二是以生活实物再现音乐形象。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实物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不仅能迅速地感知,而且易于接受和理解。三是借生活游戏走近音乐形象。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产生丰富的想象进行音乐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情境空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拓展学生生活空间的基本要求,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对学生课堂精神生活具有发展性意义。
以生活式交往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协调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又是实施真诚对话,在交往中理解,并且共同摄取双方的经验和智慧。
3.在情境中表现音乐
新课改力图逐步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① 在亲历生活过程中感知音乐。生活化情境伴随着学生的生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身经 历,得到积极的启发和暗示,在此过程中发展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② 在模拟生活角色中体验音乐情感。模拟生活角色就是指角色体验。是通过选择一个角色(人或物)作为学生体验的对象,并感受其在生活中的情感。在学习中进行角色模拟,目的是让学生重归真实的生活世界,以自由的思想体验生活,回归人性的本质。
③ 在生活情境感染中表达音乐思想。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真实可感的场景、条件等,让学生在实境体验中感悟知识,体验生活。还可在每堂课之末安排学生说一说(我听了什么?我唱了什么?我想表达什么?)的环节。
④ 在生活实际锻炼中展现音乐。动员学生参加社区的纳凉晚会和社会中的一些音乐性质的比赛,都能使学生的音乐实践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学生所学的音乐体现出生活的魅力。课题研究主要有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
1.应用行动研究法,及时收集处理情境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方案,使研究更具实效性。
2.应用个案分析法,通过对课题研究对象的现状分析,正确认识研究对象发展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水平。
3.应用经验总结法,分析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与研究报告等。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9月 —— 2010年11月)2.实施阶段(2010年12月 —— 2011年5月)
3.总结阶段(2011年6月 —— 2011年7月)
第二篇:创设有效情境,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创设有效情境,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通贤中心小学
林瑜华
【内容提要】 情境创设是指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造并设置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情境创设教学要围绕“情境”来展开,教师是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是情感的陶冶者,教师起组织、引导的作用。情境创设教学的核心是激起学生的情绪,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它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事物的形象创造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他们的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音乐的教学法。它的特点是音、形、情融为一体,音乐审美寓于其中。
【关键词】 语言 光线 美术 实物 音源 多媒体 表象 想象
《大学》中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它的意思是:学生未到心求通而未得时不可开其意;学生未到口欲言而未能时不可达其词。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应在课堂上设计一种情境,开启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把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通俗地讲,情境就是为学生参与学习营造的教学环境。一个优化的,充满感情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情境创设是指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造并设置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情境创设教学要围绕“情境“来展开,教师是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是情感的陶冶者,教师起组织、引导的作用。情境创设教学的核心是激起学生的情绪,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它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事物的形象创造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他们的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音乐的教学法。它的特点是音、形、情融为一体,音乐审美寓于其中。
音乐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别是喜欢游戏类活动和爱动的天性,通过各种有效地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各种教学情境中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音乐教学情境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
一、通过语言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技能在课堂上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当老师巧妙地使用语言时语言便会发挥神奇的妙用。
当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时,柔美而悠扬的音响舒缓而悠长的充盈着整个教室,学生竖起耳朵捕捉着每一个音符,寻觅着音乐中的信息,此时教师调低音量,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着草原的美景,给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教学情境,那迷离的音乐和撩人的语丝交织在一起牵着学生的情思和遐想,将学生带入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仿佛听到天地合一的苍穹里发出天籁般的声音;又仿佛看到微风里吹过的草原串串珍珠撒落在绿锻上的美景。学生沉浸在音乐里,陶醉了、痴迷了、体验了、感动了,达到了“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千寻之峻”的艺术效果。
二、借助光线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恰当地使用光线不仅仅是增加明暗效果,更主要是创设教学情境、烘托教学气氛,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更准确地体验音乐表达的感情。
打铃了,同学们排队等候在音乐教室门口。与往常不同的是教室里光线很暗、非常安静,教师在教室里放飞了几只萤火虫后,弹起了《萤火虫》。同学们伴着音乐静静地走进教室;静静地围坐在一起;静静地倾听音乐;静静地感受体验此时、此地、此曲以此种独特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情感。不需语言、不需任何要求,只有音乐和教师为音乐创设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然心态平和、表情端正,很快就能进入状态,不仅学会歌曲还能准确地理解、把握音乐的风格,并且会永远难忘这节烛光里的音乐课。由此可见,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光线来创设音乐情境。这就要求老师在仔细分析教材的前提下,做到形式与内容相符,通过光线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欣赏音乐。
三、运用美术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美术和音乐在什么时候都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他们的表情达意却又那么相似,关键时刻还能互融、互补,特别是在艺术课程教学中,彼此间的相互借用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音乐课上,当欣赏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音乐《梁祝》时,如配以相关美景画面,陶醉于优美乐曲中的同时,定会让人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欣赏《黄河大合唱》时,如配以不断变换、奔涌向前的黄河图片,使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震撼力外,亦能很好地理解词曲作者的良苦用心,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在美术课上,当欣赏同样抽象的作品的《国画》:教师以深奥难懂的古诗词进行讲述时,如若教师配以《高山流水》等流动的琴曲,想必学生对动静结合的意境易于接受和进入。
四、采用设施或实物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老师合理运用教室内的教学设施,包括桌椅板凳、黑板、钢琴以及教室内的其他物品,都可以成为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的手段。例如老师在教授歌唱的呼吸状态时,可以演示了一个用足球内胆和木板制成的“人体呼吸模具教具”,当学生边练习边观看教师的演示时立刻明白了歌唱呼吸的原理和状态,增强了学生对这个复杂问题的理解。当学习民族音乐时,教师如将自己的笛子、二胡、古筝等乐器带进课堂,进行展示和讲解,定会让教学事半功倍,同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无线热爱。再如,在《如今家乡山连山》一课中,可以运用打击乐来创设喜庆丰收的场景,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文化背景、理解歌曲内容。
五、利用音源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音源是指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识意识而选用的生活中的自然音响素材。例如,自制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人体乐器发出的声音、塑料瓶模拟的水声与蛙鸣声、揉搓报纸模拟的风雨声、盆桶发出的雷电声、口技模拟的鸟叫声等。用音乐烘托气氛、塑造形象进而创设情境,是音乐教师常用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师在钢琴上巧妙弹奏一串琶音、颤音和装饰音,模拟微风轻拂、小鸟歌唱、小溪流淌的清新宁静的情境(讨论:音乐创设大森林的晨景);紧接着弹奏一段活泼欢快的旋律(讨论:小动物们蹦蹦跳跳地在林中玩耍);突然在低音区出现一串紧张、不和谐的低音打破了祥和与宁静。学生讨论编创故事并用歌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一来通过讨论、编创、表现等一系列活动,把孩子们带进他们喜爱的音乐童话世界。再如,在《春天举行音乐会》一课中,可以用塑料袋、报纸、书本、水桶、矿泉水瓶、钥匙链、口技等,模仿风声、水声、鸡声、鸟声、鼾声,有效地利用各种物品和人声音源创设了教学情境,惟妙惟肖地表现出诗的意境,使学习者很快进入状态,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六、运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采用多媒体课件或大屏幕投影营造声画并茂的情境。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把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运用图、文、声、色并茂的效果感染影响学生,制作出有声有画,视听结合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生动直观。例如:在教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这课时,先用幻灯片放出祖国的美景,配上悦耳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学生如身临其境,感觉到了祖国的山河美,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再如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时,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音乐会实况《匈牙利舞曲·第五号》,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整体情绪。如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简单的图画、线条来配合音乐欣赏;或设计伴奏符号、制作伴奏图谱,用丰富多彩的符号表示音乐节奏、旋律的形象。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欣赏的内容作一幅想象画,画的主题要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绪和内容,学生边听边画,以不同的形式来完成音乐作品的欣赏。
七、借助表演和想象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借助表演和想象,即通过表演创设,借助想象融入。首先,通过表演创设。学生喜欢表演,也爱欣赏表演。表演是情境创设的有效手段。教师应通过演唱、演奏、律动、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采取教师与学生现在自由创作、即兴表演等有效方法,创设音乐情境,体会音乐意境。通过表演创设,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次,借助想象融入。语言和想象,也是音乐教学情景创设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充满激情的语言和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音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想象,使学生的身心融入特定的音乐情境中,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音乐情境,激发丰富的音乐想象,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当然,如创设音乐教学情境运用的好,定能对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辅助效果;相反,如运用不当,则会事倍功半,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为了情境而情境,喧宾夺主
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把心思过多地花到情境的创设方面,一节课上,连续不断、花样百出的种种情境除到学生折腾得够戗之外,教学目标也早也被抛到九霄云外,这样的音乐课无疑是失败的。情境创设是完全为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出现和变换的,作为一种形式,更要为内容服务。因此,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很好的度,恰当把握情境设计和运用的时间。
二、忌降低语言表达要求,枯燥乏味
教师在音乐课上要少说话,更多的是让音乐说话,但这并不等于降低对语言表达水平的要求,相反,少而精的语言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语言不仅仅要简练清晰,语言语调也要富有变化,不能平铺直叙而要抑扬顿挫,并伴随着适当的面部表情和手势。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语言必须富于感情,只有富于感情的语言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忌情境创设囿于室内,拥挤压郁
音乐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尽可能利用大自然提供的机会为音乐教学创设情境。教师可以抓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也可以选择典型的气候特征;还可以利用突发的天气变化等,这些大自然的情景被转移到音乐教室中来就变成了音乐教学情境,进而使学生身临其境,引起情感共鸣。
四、忌美术手段过于专业,单一复杂
美术创设情境不一定只是用绘画创设情境,因为那不是每位音乐教师所长。美术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美术手段为音乐教学创设情境,如美术图片、色彩对比及师生共同设计的形象简易的图形谱等。
情境创设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克服不顾目标,追求趣味,不加选择,滥用情境,脱离实际,虚构臆造等倾向。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留心收集、积累能设计或利用成为教学情境的事件、信息,把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面向生活。
(编辑
郭兆楠)
第三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研究》
课 题 研 究 计 划
南丰二中 徐德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典型的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他们一方面产生了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认识,情感,意识发展等多方面的制约,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弱,还不善于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所以一旦在他们的学习或生活中趣味与活动、自尊与交往,自我实现等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可能出现攻击、倒退、畏缩、固执、不安„„等表现,从而导致学习上的困难。相比一般的教学形式,情境教学因为其现实性、生动性、丰富性、趣味性激发了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和吸收,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了“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因此而备受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推崇和喜爱。
化学是学生在九年级时才接触的起始科目,面临毕业和升学,九年级学生学业负担重,主动学习的热情降低,课堂教学如果没有有效情境创设,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难以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于是教学中会出现以下两种状况:一是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多采用单向的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在学习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兴趣不高涨,学受制于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学生素质的提高。二是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能注重创设各种情境,希望利用各种现实、生动、丰富的情境去激发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和吸收,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但是,缺乏对有效情境的把握。有些课堂教学中情境设置如果控制不当,在一堂课后学生的脑海中只留下情境,而没有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这就是无效的情境教学。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旨在对如何“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有效的情境教学进行研究。将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通过对实验情境、问题探究情境、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性的创设研究,对课堂教学环节中情境的合理创设时机进行研究,从而对整个九年级教材的情境教学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设计,使之更好的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服务。使情境素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使之真正发挥出课堂教学中激发、引导、促进、贯穿等作用,既激发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二)研究意义
(1)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追求有效情境教学,努力将教学情境与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2)以课题引领,创建优秀化学教师群体。
课题组成员均有一定的分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工作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使教学素材从零散性转向系统性、科学性转变,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总体目标:初步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初中化学有效情境教学的课堂教学特色。
2、学生目标:通过化学情境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3、教师目标:强化科研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教师的有效转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概念界定:我们所说的“有效情境”是指形式多样的,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的适当的情境,不是“花架子”。要能促使学生以最大的热情、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易学、好懂、能懂、会用,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有效实验情境的创设研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我们将继续加强实验教学,充分挖掘实验的教学功能。尝试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使实验情境发挥应有的作用。
2、有效社会生活情境的创设研究;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需要有效攫取各种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生活情境,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各种信息,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实效性。
3、科学运用多媒体创设有效情境研究;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先进的实验器材相结合有效地强化课堂教学。逐渐淘汰形式主义的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手段用到实处。
4、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
课堂无效问题不但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更会干扰了学生的思维,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设置有效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5、不同课型中情境创设方法手段研究。
对不同的课型,我们要尝试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避免复习课习题课的枯燥乏味,单边活动过多,将“情景——问题——探究活动——互动交流——应用反思“的过程应用于每一堂课。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实践型的研究,本着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以课题组活动为主要形式,进行以校为本的有效研修。
1、文献研究: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教育理论专著,撰写读书笔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行动研究:课题组将组织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边行动边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提升。
3、课例研究:进行课例展示,组织教师说课、听课、评课、研讨,使教学实践不断地重建,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4、经验总结:课题组在前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形成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时间:2011年04月-2012年06月
(二)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1.04~2011.08
课题申报、立项,成立课题组,收集资料,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资料。
2、课题实施阶段:2011.09~2012.05
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收集、整理课题各项活动的资料,并及时提炼成研究成果。
3、课题总结阶段:2012.05~2012.06
总结、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结题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相关论文,典型教学案例、优秀情境素材等。
第四篇: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定稿)
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广发小学 罗江华(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教师们:
今天和我们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这里共同讨论、探索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问题。课程改革已经直到了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自然有它的意义所在。回顾我们曾经超过的课程改革之路,每个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曾经和孩子们在课堂生活里共同享受过兴奋、快乐和幸福。但是呢,我们也确实有一些困惑和不安。今天,我们能够客观地反思过去,实事求是地面对今天,大家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科学研究的态度来分析当前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还存在的一些无效的教学活动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我想是我们今天应该采取的一种态度。我们把主题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如何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这个话题。课堂情境的创设,已经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注入了活力。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我们教师特别关注的一件事。在情境创设中我们空间应该如何地去做呢?我想到了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要思考:什么是学习情境? 第二、学习情境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 第三、什么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 第四、怎样来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
一、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切的、包含问题的生活实践,学习情境的本质呢,是生动的生活实践。其中包含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学习情境既是实践,同时又是问题,但不是知识内容本身。
二、学习情境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①、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这种内在的学习需要,又必须要考虑儿童的特点。他们都是6---12岁的儿童,数学学习就需要情境作支撑。通过情境创设以后呢,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当中,自然地去生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学习的要求。总之,直到一种激发需要的作用。
②、学习情境呢要引导学生来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学习教程中不是直直的去获得结果,而是去在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过程当中来获得这个结论。这个体验的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情境且富有情境的变化,就有了过程,有了过程,学生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③、创设情境,其实也是为了沟通数学知识前后的联系,特别是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能不能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数学现象,小孩子在学校学习数学并不是一种直接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正知识面,孩子们到学校来学习数学,实际上是对原有生活经验的重新解读。因为他们有了很多的经历,他们要用今天的数学知识来重新解读,寻找问题这样一个有效的途径。我想呢,情境能帮助学生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④、通过情境的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比如:以前解决问题多以文字形式呈现,现在呢?多以情境图出现,这样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呈现,就赋予了学生知识的情感因素,注重了学生人应该人文的培养。学习情境是我们小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情境设计不好,就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元角分》小数、标价牌、商场录像——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数学科的情境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一种兴趣而设定,但情境一定是为教学服务的,设计情境一定要抓住本质的东西,同时要考虑到课堂40分钟这样一块蛋糕。我觉得教师创设情境应当快速进入。因为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完全可以把生活经验拿来用。
创设情境为哪般?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还有一种现象:老师出示一幅故事图(大象运木,绕了一大圈,无非就是为了引入减法)脱离了生活实际。此外,创设情境还要考虑到两个实际,创设学生身边的、他们熟悉的、他们感兴趣的这样的实际。创设情境的问题应该既是现实的,又是孩子身边的、还得有形容价值的这样的实际。我想,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能真正的、有兴趣的进入到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当中来。所以关于情境的创设,还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还得贴近孩子们横向的联系。如:我曾经听到这样一节课,“倒数的认识”,引入“寻找汉字的奥秘”,“吞和吴”,师表扬生聪明。师又:我们学过的数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生:8倒过来还是8,1倒过来还是1。费了好大的劲儿生说9倒过来是6。老师并没有从这个情境中跳出引到课堂学习中来,这就是没有抓住数学本质的东西。
谈到情境的创设,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方法、特点。总之,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与我们今天的课堂学习的目标是一致的,这节课你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情境来进行创设,要从数学本质出发,抓住内在的东西来创设情境,不能用简单的思维,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加法思维,就是一个情境加上一个表层化的东西来理解。创设情境应该把握一条原则: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探索,要有数学意义。因为是数学学习,就要有数学意义,要起到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对数学思维有发展,要有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这样一个作用。我觉得这才是有意义的情境创设。前面两个例子浪费了学生许多时间,但是不能快速地进入主题学习,浪费了时间就是无效的。我们教的是儿童数学,就要考虑到儿童数学的特点。还有些情境,可能是脱离数学本质的、游离于数学之处的,占用了数学课堂时间,不利于学生尽快地进入到数学本质的学习。
三、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情境?
有效的学习情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我认为:
①应该有悬念、有疑问。创设完情境后,应该抓住学生对情境的学习,情境呢要促进学生智力的展开,吸引学习的注意力。关键是要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我觉得情境有悬念、有疑问,应该是学习情境最要本的特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蕴含学习的思维活动。有的老师认为一提到情境,可能更多的想到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或创造一个活动情境,但是真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产生数学学习探究欲望、产生那种强烈的思维兴趣,那种情境应当来自于问题情境。(听一节课,讲的是商不变性质。猴王笑了,小猴笑了,同学们也笑了,谁是最聪明的一笑呢?为什么?)
②问题情境是我们老师要好好研究的问题。怎样从数学知识本身、数学知识的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当问题情境一个来自老师,老师就要提出来,一个来自学生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孩子们的心脏,问题式的解决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明朝学者陈献章说:“思,起于疑。”在问题当中有了疑问,才有了探究的反射,才有这样一种顺序。只有通过问题解决,才能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方法、能力、思想,而得到这样一种发展,当我们的学生面对一个个数学问题的时候,他的思维能力与日常的思维接轨、匹配,那么由此而来激发学生已经形成的数学知识、活动经验,把它激发出来,调动已经形成的已有经验、策略、模式而产生一个个想法。我想这是对于强化学生数学意识,训练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修改思维品质和探究、探索精神的一个最佳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知识本身的、内在的问题情境,而通过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唤起学习兴趣、思考兴趣,以此来形成数学思考能力。所以说,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心脏,而不是外在的形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四、怎样才能创高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一定要关注它的生活性,从学生生活情境中去发现,民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学生学习情境中的问题一定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情境,也应该和知识内容相联系,体现出知识发展的一个过程和应有的条件,以有知识生活的内在意义。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阐明知识与生活的价值,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含,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能够从数学知识本身的意义出发,结合我们生活中的现实的、真正的、有意义的这种问题情境来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应该才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带着对数学知识的疑问,以及在生活中这种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来共同走进生活情境,是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对今天的数学学习来说是重新来解读它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更加深刻地抓住数学的本质,这也是具有和孩子生活实际有联系的一种学习情境的一个重要作用的价值体现,也是情境创设怕积极作用。
第五篇: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学习心得
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学习心得
青山镇中心小学
闫凤杰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线索,激发学习兴趣,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意义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知识源于生活,对于新知识的呈现,尽量寓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之中,使他们明白数学知识是生活方式中很常见的事,消除对知识的陌生感,再把知识以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情节、动听悦耳的语调展示出来,学生喜闻乐见,容易产生亲切感,让学生能够较快的进入较佳的学习状态。
二、创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教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体验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在内心深处容纳个性特别的孩子,接受思维较慢和淘气犯错误的孩子,尽量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应该体现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层次,力求调动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细心观察,踊跃思维,主动表达和表现,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的意念和各种努力。
三、创设给予学生思考空间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课堂现实和课前预设有较大的差距,有时我们在课堂上精心创设了情境,但事与愿违,学生看到这个情境,却无法发现情境中蕴含的教师所设想的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创设的情境要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信息量,一是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二是能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自己适合的学习和思考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在获得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数学知识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占据平等参与、民主研讨、独立思维、自主学习、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