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课题研究方案

时间:2019-05-12 23:2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课题研究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课题研究方案》。

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课题研究方案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课题研

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打破原有落后、陈旧的作业方式,还语文作业以新的活力,使之以崭新的面貌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中,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焕发无穷的魅力。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在充满生机的充满趣味的丰富多彩的作业中,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实践的充实、合作的收获、成功的快乐。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与语文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语文作业,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使语文作业走出泥沼,让它焕发出活力,已迫在眉睫。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课题组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申请了《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1、是改变传统作业设计弊端的需要。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作业评价的片面性等诸多方面。

2、是全面落实语文新课程理念的需要。语文新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语文作业观。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以学生为本,设计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3、是全面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语文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4、是提高语文教师教科研水平的需要。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教师作业布置的水平、作业批改的质量、作业评价的策略直接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事业热情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我校语文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需要作业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训练思维、增强体验的学习途径。作业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积累、审美得到提高,更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因而,不管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都离不开作业这一重要的学习途径。

(二)新课程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如下表述:“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具备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我们在实践中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三)新课程练习的评价的理论依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评价有如下表述:评价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而不是教师凭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去下结论;评价的结论不是唯一的,学生的观点只要有理有据就应鼓励;评价应以目标为依据,以发展为根本,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应当鼓励。这为我们在实践中优化语文作业的评价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课题中的语文新课程理念指《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所做出的一些列阐述。

课题中的语文作业设计(包括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优化”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

课题中的对策是指语文教师为了建构适应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原则和方式方法。

课题中的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是指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改变将作业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的片面思想,而根据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及个性特点,遵循教学规律来设计语文作业,使语文作业趣味化、艺术化、生活化、个性化、科学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转变语文作业设计观念,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适应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构建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作业设计体系,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让语文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座桥梁。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在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最终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的形成性和发展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功能。

语文新课程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全面或有侧重地体现在作业系统之中。优化语文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目的是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优化语文作业的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重在新情景和思维过程;优化语文作业的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目的在于促进更全面的发展,重在体验和实践。

2、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

语文新课程理念下,除了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3、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形式。

语文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要改变单一的作业形式,设计出形式多样的语文作业。可以是文字式的、操作式、实物式和口头式的语文作业;可以是课堂内完成和课外完成相结合的语文作业;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同学甚至学生本人拟订的语文作业;可以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由学习小组合作来完成的,甚至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家长来共同完成的语文作业。

4、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的量力性和差异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容量。

语文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作业在容量上要考虑量力性,作业量应遵循的不是“多多益善”原则,而是“少而有效”的原则,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要有差异性,做到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5、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的渗透性和交叉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多种学科的整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在作业设计中,把美术、音乐、思品、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语文作业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的过程性和激励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评判。

语文新课程理念下,作业的评判应是过程性和激励性的,其基本出发点是如何更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在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应是主体,在作业的评判结果上,要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本课题拟用两年半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05年3月——2005年11月)

1、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2、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4、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争取立项。第二阶段:方案实施阶段:(2005年12月——2007年3月)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

第三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07年4月——2007年10月)

1、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2、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3、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4、筹备、召开结题会,聘请上级主观部门和有关专家听取课题的汇报,接受专家评估。

5、如验收合格,进行课题研究成果推广。

六、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本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目前语文作业设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已向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语文新课程改革改革的方向,理论依据充分、科学,具有现实针对性。

2、课题组组长已承担过苏州市十五课题研究,还参加了江苏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已发表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课题组成员都具有本科学历,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都接受过新课程理论的培训,知识结构合理,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3、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操作的培训。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及时修正研究计划,落实任务,积累资料,定期交流,撰写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教改论文等。

4、聘请区教研室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对课题进行科学论证,对课题进行理论指导和运用指导;同时,选派课题研究教师外出参观访问、培训学习,推动课题研究的进程。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本课题以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及研究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检索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行动研究法:在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滚动实施,或加以推广。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行为的着眼点是学生,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2、灵活性原则。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灵活采用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

3、最优化原则。对于每一项方案,每一种方法都要仔细研究,筛选出最佳方案与思路,以产生最优的效果,总结出语文作业设计最优化途径与方法。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充分重视语文新课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不同阶段,认真学习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把实践中取得的阶段成果,及时予以分析、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指导实践。

5、分工协作原则:分工协作原则是本课题具有生命力所在,“分工”是指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条件,相互分工,扬长避短。“协作”是指课题组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努力完成课题任务。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并汇编出版。

2、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汇报课、研究课和论文交流会。

3、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总结典型案例,展示研究成果。

十、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组成员 组长:徐邦桃 组员:略 专家指导组:略

2、课题组分工

课题组长:制定研究方案、培训研究人员、组织指导实施、分析实施情况、编撰研究资料。

课题组成员:具体实施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课题实施的方法、途径、模式,观测记录案例,撰写研究论文,收集学生课外阅读文本材料。

专家指导组:负责对课题研究实施动态指导,帮助课题组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使课题研究少走弯路,确保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十一、研究经费来源。

本课题研究工作所需经费由学校教科研资金开资,研究工作经费本着精打细算,按需开支的原则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自始至终围绕“读”做文章。只有多读,学生才能充分地接触语言材料,进而达到吸收和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目的。语文教师应成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课堂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渠道。新课程提倡尊重学生的主题阅读和多元化解读,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找准阅读教学切入点,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似乎很少产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上。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例如教学《散步》之前,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一次(或几次)散步经历,回想自己在散步的过程中产生分歧时,父母的反应及态度,然后水到渠成地追问学生:“如果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的家庭,情况又会怎样呢?”以上案例就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新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

二、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很狭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所教文章的导语进行设计,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加强阅读教学效果。课堂上应听不到指责声,感受不到压抑感。哪怕学生得出的是不正确的结论,教师都应满腔热情地予以引导和纠正,切忌生硬否定甚至讽刺,以免泯灭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例如学习《月亮上的足迹》时,课前可以设计一项开放性的预习作业――“走近月球”:(1)关于月亮的传统故事你知道哪些?(2)有关月亮的成语、对联、诗词名句你知道多少?(3)月球上的环境和我们地球一样吗?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4)人类什么时候首次登上月球,我们国家的登月计划叫什么?(5)你认为人类该如何开发利用月球?这些问题的设计,给了学生查找资料、合作交流的机会。课堂上,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就有了探究兴趣,就能达到既立足于文本又跳出文本,进行迁移性、发散性多角度地探究的阅读效果。

三、在阅读方法上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阅读还体现为要强化阅读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朗读、默读、连读、精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例如,在学习《社戏》这篇课文时,因课文篇幅较长,结构较复杂,理清文章脉络,理解围绕主题选择材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出“粗读――细读――精读――连读”等一系列阅读活动,在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学会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领悟,探究文章的发展脉络和主题。

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源头活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要创设开放的互动的教学环境。如在和学生共同研读《孔乙己》一文时,为了理解本文的主题,我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思路可向不同方向发散,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认识,有对封建教育的反思,还有对封建礼教的批判等。看来学生的确读懂了课文,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活跃灵动的课堂气氛,标志着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发展,创新思维得到了彰显。

2.引导求同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总是运用求同思维对知识进行不断总结、归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概括出最基本的要领和系统的知识,得出规律,达到获得阅读知识益于理解的目的。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结局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小孩子说出真相时,皇帝“抖”了一下?有学生说因为他没穿衣服太冷;有学生说他被揭穿没穿衣服心慌;有学生说他也意识到自己被骗感到丢人;有学生说他为了炫耀新衣故意为之……我就引导学生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思考,到底怎样理解这一问题才更为准确,学生的思维再次被启动,他们经过思考讨论后,答案趋于“同”,他们在比较中得到了最佳答案。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要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基础知识积累、写作积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教学笔记—教案)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全员培训教案)

2006 年4月说到“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我们不得不提到《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下面我们首先

一、解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理念)(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UGG shoes,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的理念)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内容理念)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内容理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这里我们还需补充几点:

5、教师理念:正确把握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mm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也可以说是 1.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指路者 2.做激励学生探究问题的组织者 3.做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的合作者.6、评价理念:(1)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语文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五个领域:识学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3)语文课程新的评价观念: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突出学生发展的过程,贯穿日常的整个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7、教材理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和“不用教材教”.(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我们可以把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归纳成四个特点:

1、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三维设计,相互渗透,螺旋上升;

3、阶段目标具体,更加亲和教师;

4、课程标准留有空间,利于发挥创造才能.(四)课程目标(第四阶段7-9年级)

1、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Discount UGG boots,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3、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4、口语交际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6.讲述见闻,UGG boots,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5、综合性学习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

简单的研究报告.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我们把这一阶段目标特点加以归纳就是:(1)拓展阅读,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2)强化主观感受,进行探究性阅读;(3)注重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4)构筑读写整体,提高读写效益;(5)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新精神;(6)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7)在自主的语文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着重体现这些特点.下面我们在对比一下

二、《新课程标准》与老《教学大纲》的区别 表

1、《新课程标准》与老《教学大纲》的区别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前言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的 内容标准

各领域 /主题/知识点的学习结果 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考核与评价 附录

术语解释 案例

从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中新的课程理念,通过对比,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课改的方向.下面,我们再看一看《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设计》一书中有关内容.三、《语文课程标准》与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设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2、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过程.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初中语文教学的另一重点也是难点是学作,(二)”学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其实学作历来都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但又是学生提高能力的重点.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克服难点,提高能力呢?

1、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也是作文教学的主题,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生的历练和内化完成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作文教学要(1)从学生实际出发;(2)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3)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2、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三)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

1、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与研究性学习.2、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研究性学习

3、语文学习的开放性与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下面,我们就共同探讨:

四、语文新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说明,语文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场合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强调课程的开发,就需要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和利用教材,教材是阅读的文本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有选择性的利用教材,挖掘教材的教育价值,同时要注意向课外拓展,UGG bailey button,充分利用当地的语文资源,教会学生学语文用语文.这里要说明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资源,自主的探索语文,在实践中积累和感悟语文.强调课程的开发,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文本与非文本的关系.无论怎么说,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条件下,课内还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教师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在课内打基础,在课外求发展.要防止课内的语文教学泛化的倾向,建立语文跨领域的学习的平台,但必须立足于语文,语文教学决不是漫无目标”大杂烩“的教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是为语文教学内容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非文本的教学越来越显得突出,因为,人文精神的生成是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影响,如社会活动、音像传媒、网络信息,都是学习的平台.但文本更具有特殊性,从阅读的心理来说,阅读文本更有利于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况且,在很长时间内还是阅读的主要资源(主要是方便).所以,非文本的教学,要考虑时间、场景、条件、手段,最重要的要考虑实效性,确实是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自主学习:是指学习的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理念,我们不能理解成一种教学模式.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在某种条件下还是存在的,以学生为主体不能排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究竟谁在发挥主要的作用,要看具体的教学内容、条件、场景以及学生实际.我们过去过于注重了教师的“讲”和“训”,把学生看成了是装载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具有生命的个体,他们有主体的行为,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他们的创新精神就是在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中生成的,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标新立异,这是时代人才发展的需要.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在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权威,是课程的开发者、组织者、策划者.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应满足于学生的需要,如,需要你主导的一定要主导,需要你组织的一定要组织,需要你帮助的一定要帮助,需要你讲解的一定要讲解.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多种形式体验,珍惜独特的感受

《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既然我们承认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行为,那么我教师就要尊重学生学习态度的主动性、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学习心理的独特性.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个性气质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针对学习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充分的尊重他们的选择.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愿怎么学就怎么学,愿怎么

表达就怎么表达.如对文本自己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可能是独立的、可能是合作的、可能是探究的、可能是品读的、可能是表演的、可能是“突发奇想”的.总之,学生不是消极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多种方式体验,应该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切脱离学习内容、违背语文特点、不符实际的、节外生枝的体验,应当慎重.教师不仅要做领路人还要做调控者,这样才能做到语文教学“实”与“活”的结合.课堂教学的评价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质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利于学生整体人格的形成.现在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励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培养创新精神.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评价的尊重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评价的激励性.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而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激励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向上.3、评价的参与性.改变教师的单一评价,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4、评价的延缓性.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展开,为了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教师的评价要迟缓一点,这也是改变过去教师过早下结论的做法.《新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新课程标准》进行,那么,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当怎样做呢?

五、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做(一)转换角色: 主角mm配角

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指路者;做激励学生探究问题的组织者;做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的合作者.(二)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育教学的策略

多元互动策略;问题情境策略;信息运用策略;合作探究策略;把手整合策略;赏识激励策略;教学评价策略;教与学的调整策略;时间运筹策略;复习应考策略.或者说是:(1)转变教学观念,创造、寻求和选择与新课标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新理念.(2)正确认识语文教师的主导功能,加强语文教师群体的合作性.(3)谋求体现和达成有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确实将语文新课标理念深入贯彻并实施在语文教育教学之中(三)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确定目标质疑问难自主学习主动建构自我评价”为主体框架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四)新课程教师应如何备课

1、备课方法mm五备(《新课程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备教材??做到六个弄清(1)弄清课标精神

(2)弄清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变化(3)弄清教材体系(4)弄清教学重点、难点(5)弄清教材特点(6)弄清教材疑点 备资源mm掌握四项原则(1)博览精选,厚积薄发

(2)消化吸收,贵在创新(3)观点事例科学可靠,避免错误 备学生mm做到四个了解

(1)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背景(2)了解班级基本情况(3)了解学生的差异

(4)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

备教法mm掌握教改动态mm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体验式学习备学法mm通晓学法指导内容与方法

(1)学法指导内容:①指定学习计划的方法(确定学习目标、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法)②五环节常规学习方法(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作业方法、小结方法)③学科学习方法(2)学法指导的原则: ①自主性 ②针对性 ③操作性 ④差异性 ⑤巩固性(3)学法指导的方法: ①渗透指导 ②讲授指导 ③交流指导 ④点拨指导 ⑤示范指导 新课程,教师该如何备课(材料分析)(1)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总之,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2)解读并超越教材.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3)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2、如何进行教学设计(1)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

程.(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有下列5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3)教学设计构想: ①教学目标设计(方向)解决为什么教,明确教学任务、教学重点、难点

②教学内容设计(载体)解决“教什么”、“选什么”、“教什么最好”、“采取什么呈现方式” ③教学组织设计(措施)解决“怎么教”、“怎么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设想安排.④教学评价设计(强化)解决激励和鉴别问题.(4)新课程教学设计思想: ①关注学生学mm以学定教

⑴换位思考,教为学服务⑵给学生创设参与表现的机会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⑷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 ②拓宽教学思路mm设计开放式教学 ⑴教学内容开放⑵教...

第四篇:《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课题研究方案

直溪初中语文课题组 唐淑云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从目前作业的现状来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将其概括为三点:“第一,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第二,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第三,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2009年11月常州市教育局韩涛局长在常州市中小学深入推进减负增效工作会议上作了《深入推进减负增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工作》的重要讲话。因此,我们确定了“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的课题,旨在通过优化作业设计,转变过去那种机械、枯燥、重复的作业形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把作业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结合起来,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1、是改变传统作业设计弊端的需要。

在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等诸多方面。

2、是全面落实语文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语文作业观。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以学生为本,设计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3、是全面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语文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4、是提高语文教师教科研水平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教师作业布置的水平、作业批改的质量、作业评价的策略直接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事业热情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我校语文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限定

课题中的“减负增效”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但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题中的语文作业(包括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优化”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具体的所需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课题中的策略是指语文教师为了建构适应减负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原则和方式方法。

课题中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是指语文教师在减负增效背景下根据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改变将作业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的片面思想,而根据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及个性特点,遵循教学规律来设计语文作业,使语文作业趣味化、艺术化、生活化、个性化、科学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国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中指出:“近年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遏制”。陈至立部长在教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前素质教育的紧追任务就是要坚决地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各级教育部门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增强做好减负增效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实事,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一定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教育方针都为我们开展此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政策依据。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学生应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它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与其天赋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让学生发起并完成自选的主题设计来培养自发的学习技能,为学生提供发展多元智力的机会。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展现各种才能的情境。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作业新形式,使学生能较好的发展自己的潜力。

3、新课程的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改为小学语文作业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革语文作业,更是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的体现。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生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学生就能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语文素质就能得到全面提高。

4、素质教育的理论。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初中语文是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

5、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

课题组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推进减负增效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教育科研的几个问题》、《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教师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等二十多篇文章,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同时通过每年至少写关于本课题的论文把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观点进行总结,将各种先进理论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转变语文作业设计观念,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适应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构建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作业设计体系,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让语文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座桥梁。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在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最终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形成性和发展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的设计功能,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优化语文作业的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优化语文作业的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

2、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

语文教师除了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3、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形式。

语文作业可以是文字式的、操作式、实物式和口头式的语文作业;可以是课堂内完成和课外完成相结合的语文作业;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同学甚至学生本人拟订的语文作业;可以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由学习小组合作来完成的,甚至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家长来共同完成的语文作业。

4、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量力性和差异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容量。

语文老师布置作业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要有差异性,做到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5、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渗透性和交叉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多种学科的整合。

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把美术、音乐、思品、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语文作业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拟用三年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6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第二阶段:方案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2年1月)

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收集材料,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成果,撰写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12年2月——2012年12月)

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我们对课题的研究分调查分析、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几个阶段进行,从教学实践出发,着眼于教学一线,扎根于教学一线,让更多的师生从本课题中受益。

方法:

1、文献检索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行动研究法:在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滚动实施,或加以推广。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研究方案、阶段性工作小结、结题报告、论文汇编、理论学习材料汇编、相关图片资料等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负责人:李学东(副校长)

主持人:耿忠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调查问卷)组员:唐淑云(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张文玲、黄艳(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撰写研究论文等)陈嫄(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收集材料)王婷、李瑞兰(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林永佑、李国斌(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九、保障措施

本课题从构思到申报都一直备受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推进教学改革,从而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经费上,学校从义务教育经费中适量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各阶段研究开支。

第五篇: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

以往,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偏向于布置一些抄写和巩固的作业,而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变薄弱了,因此,我们需要对语文作文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作业中也应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对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改革做了一点尝试。在实践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条要求:

一、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作业设计方面,所谓“层次性”,是指作业的难度要有不同层次,对学生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初中阶段,阅读方面学生要继续培养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另外,学生还有一个扩大语言积累的重要任务:要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所以语文作业可分为四大层次:积累型作业、理解型作业、欣赏评价型作业、片段写作型作业。

积累型作业主要是在每学完一篇课文后对字词、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和各种表现手法及技巧等基础知识进行积累。

理解层次的作业主要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故乡》上完第一课时,可布置学生归纳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什么变化,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对于略读课文,可较多布置这类作业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欣赏评价层次的作业的答案一般是开放性的,重在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这个层次的作业有对一个词

语、一个句子、一段精彩文字的品味赏析,或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的理解或者评价,也可以对课文的某个重点进行综合性、探索性的研究。如学完《故乡》,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2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又如学完《出师表》,我设计了这样的选做题:搜集和诸葛亮有关的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主题,写一段话。

欣赏评价层次的作业能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容量的不足。该层次的作业还有助于落实课程标准中“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①„„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要求。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难以堂堂课都实现教师和全体学生、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而且由于学生个性的不同,有些学生不习惯于口头交流。所以该层次的作业给予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让学生表达他的独特思考,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作业设计要有“目的性”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强调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要注意“精讲精练”。②所谓“精讲”,是指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程度的前提下,精选教学内容,加大传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所谓“精练”,是指要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去做最必要的和最需要的练习。课时作业要遵循“目标小而明确,题量少而精要”的原则设题,既让学生落实了教材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能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减少无用功。

语文作业要有助于落实课文的重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言语技能。“在中学阶段,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特别是他们的写作能力来说,言语技能是一个关键性因素。”

初中的学生已经开始追求语言的形式美,希望能锤炼自己的语言,他们会首先注意到句式的对称和排比。为了帮助学生锤炼具有对称美的语言,可以结合课文设计对联类的作业,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后,就《陈太丘与友期》这个小故事出一上联:陈元方严词拒友显少年智慧。这个上联较长,难度较大,但还是有学生在作业中对出了不错的下联,如:

司马光砸缸救友彰英才胆略

谢道韫拟雪为絮见才女风采

三、作业设计要有“开放性”

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作业要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养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最终达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想境界。

语文作业要向当代社会生活开放。教师应积极利用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戏剧、广告、民俗风情等资源来设计作业。例如可发动学生搜集优秀的广告语、校园流行语、经典的商店匾额分别编成“集锦”,对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低劣广告等也编成“举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话语实践类作业,如学完《小石潭记》,让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句,给小石潭设计景点名称和广告语等。

语文作业要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开放。民俗风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宝库,蕴含了深厚的民族心理和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但学生往往习而不察。在端午、中秋、重阳、春节、元宵节等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可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节日的诗词、灯谜、对联、传说等,配上插图、解说等编成一本本小册子,从而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所以,语文作业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语文学习要“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课内长筋骨,课外长肌肉”。要提高“练筋骨、长肌肉”的功效,就必须重视作业的布置。作业设计既要讲究科学性,也要讲究艺术性、趣味性,值得我们不断研究探索、研究、实践、总结。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课题研究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课题研究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40-01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与语文新......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初探[推荐5篇]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初探 宁阳第二十一中学 张 涛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提出 数学作业是课程与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体现弹......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作者:彩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38 更新时间:2007-11-2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物理教学需要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教者必须依据教材特点,......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教学设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反映着教师教学思路和轨迹。在新课改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前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精选5篇)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体系。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

    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总结

    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总结 语文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设计的规范性、科学性,是实现学生和谐发展,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保证。为了配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