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探索
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 要]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探索,可以立足本三学生特点,在介绍工程制图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课程特点、学生学习方法、老师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心得等五方面探讨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如何学习,老师怎样才能将知识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自身学习为主,老师教学为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指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运用一切有助于学习的方法来提高自身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主要从如何增加课堂趣味性、增进师生友谊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力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工程制图 教学改革 CAD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64-02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目前出现“用工荒”和毕业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这就迫使高校必须向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方向转变,培养出大批企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改革方向主要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我校作为一所本三院校,目前正朝着办好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与本
一、本二院校的学生相比,本三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能力相对逊色,但思维比较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尤其在文娱和体育等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特长[1];与专科院校学生相比,本三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弱,但在学习态度和能力上又相对较强。因此,要针对本三学生制订理论学习深度适当,实践操作合理的教学安排。以非机类工程制图为例,目前本三院校使用的教材一般都是本
一、本科二学生使用的教材,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吃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应用技术大学非机类工程制图教学改革和探索。
一、课程特点
工程制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内容有画法几何、制图基础、零件图、装配体、计算机绘图等,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2]本课程主要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和求解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投影原理和方法,并以此培养学生绘图与读图能力、空间形体想象能力和基本的图解能力,为后续课程和工作中的绘图、读图等方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课程也是门对于教与学的交互性、实践性、自主性要求相对较高特点的课程,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指导学生掌握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的课标,因此各校教师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该课的教学质量。[3]
二、学习方法
传统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并完成相应的作业,最后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总结。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以上学习方法在本三院校里已经很难适用,并且由于本课程自身的特色,这些学习方法也不够完善。由于本课程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对于一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有些学生入校前是文科生),如何帮助他们培养空间想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想从师生两方面分别谈一下几点看法:其一,老师应尽可能带模型上课堂,通过实物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空间想象力;其二,学生应充分发挥自主创造性,用自己的手来模拟实物(如圆柱体、圆锥体、圆球等),用橡皮泥切割来模拟平面与立体相交,用卷纸的方法来模拟立体与立体相交。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慢慢培养学生对空间点位置、立体相交线、立体相贯线等的判断。其三,将CAD软件引入教学环节,通过借助三维绘图软件,帮助学生直观、快捷的理解立体表面、内部关系。
由于本三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学好基础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各知识点的时间分配要有适当调整,不可平均用力。从教学效果来看,20%~30%的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对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的题型(如立体表面的交线、组合体的视图等)做强化训练,这部分成绩相对较优的学生可以通过做各种典型题,由浅入深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图解能力。10%~20%的学生要强化训练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不太高的基础知识(如表面取点、尺寸标注、标准件等),这部分学生由于底子薄、学习能力不强等原因,应尽可能通过简单题型的训练增强自信心,避免因题目太难产生畏惧甚至抵触的学习心理。其余学生应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通过各种训练来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图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
(一)角色互换式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多因素的影响,总会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听老师讲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听懂老师所讲知识,一直是各位老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但最终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口语不是老师讲出来,而是靠学生自己练出来的。有鉴于此,我们大胆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以自己理解的方式来讲解老师要讲或已讲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走上讲台,不但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个人胆识,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作者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老师都希望并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但是效果都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愿意配合。后来经过与学生沟通发现,原来学生从小已经养成听老师讲的习惯,到了大学即使老师反复强调师生要互动,学生也会由于多年养成的习惯保持沉默,老师只有平时私下多跟学生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学生才会慢慢接受你,把你当成朋友,愿意跟你互动。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程制图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大一上学期授课,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学生必须通过参观实践才能获得感性认识,最后通过参与工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平时除了理论学习,更需要通过手工绘图、专业图测绘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历年教学效果和考试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往往存在死记硬背的情况,譬如考作业原题时,正确率会相对较高,而如果考一道解题方法与作业完全一样的题型时往往会有不少学生做错,并且随着题型的复杂程度增加而增加。以尺寸标注为例,学生做题时往往出现忽略考虑尺寸基准的选择,即使知道要标注尺寸前先选基准,也会出现简单题目的基准选不对的情况,甚至在标注时不考虑加工和检测原则。在零件图作图中,更需要学生了解零件的加工工艺、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等,因此,应将学生带进工厂,参观机加工车间,请工人师傅讲解各工件的加工工艺,回来后让学生对着零件图进行分析,然后先进行同学互评,最后老师作归纳总结。
(三)理论教学与CAD软件学习相结合
将工程制图课程学习与CAD学习相结合是提高工图学习的一个好方法。首先,利用CAD软件我们可以绘制各种立体表面的交线、组合体;其次,在绘图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物体哪些尺寸的标注有助于我们绘制图形,哪些尺寸标了是多余的,这能够慢慢培养学生对组合体尺寸标注的能力;再次,对绘制的立体图进行剖切,有助于我们将被剖后的内部结构立体化,从而更好理解各种剖视图的表达方法。此外,利用CAD软件学生还可以联系轴测图、零件图的画法。最后,通过先让学生画相似图形或实体,再互评找出问题及原因,来逐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教学观念和知识的陈旧,学院对工程制图教学重要性的重视不够等问题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具体表现有:1.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操作。2.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毕业率,过分强调考试通过率,对没有打好绘图基础的学生未能通过补考等方式对亏欠知识进行再学习。3.由经费、时间等原因,不少学校的老师缺少或不愿意去参加新的制图标准的学习。4.个别老师存在学生考试能过就好的心态,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
五、教学心得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尤其是软件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对工程制图课提出新的要求。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这一经验可以应用到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此外,由于大学生缺乏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应通过增加课堂练习,夯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对学生学好工图这门课效果比较显著。应每次上课前及时帮助学生温习上次课的重点知识,甚至最近一段时期的重点知识,每节课结束时归纳本次课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复习。对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以及往届学生考试易错题型要重点讲解,通过课堂练习确保每位学生能很好的掌握重要知识点。作业错误严重的同学,在讲解完相关解题方法后,应给足消化的时间(一周以上),然后通过课堂板书的方式检查他们的订正效果。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立足学院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 注 释 ]
[1] 尤华.本三院校学生学业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Y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2] 黄玲,邱明,吴粉祥.工程制图(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3] 吴艳英,陈海虹,吴锦行.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5(1).[责任编辑:钟 岚]
第二篇:高职园林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高职《园林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张淑英
《园林工程制图》课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基本技能课。“工程图是工程界的语言”,对于从事园林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来说,不懂这门“语言”,工作起来会困难重重,寸步难行。所以,能够识读和绘制园林工程图是园林行业的每一个岗位上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这门课程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显得尤其重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本人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一、教学理念的改变
课程目标取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教育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变化,园林制图课程的培养目标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走过的轨迹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技能+素质-----知识+技能+素质+学习能力-----知识+技能+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技能”,更重要的是“素质”的提高。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演示、参观、实验、实习作业、练习等,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又提出不少新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实践式、和自学式等等,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有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参与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无论那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及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吸取了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共同优点,根据《园林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和高职生源学习自觉性较差的特点,总结出“任务驱动”的新教学方法并进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参与
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称为“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工作流程是“明晰目标”→“设计任务” →“学生完成” →“成绩评定”。
1、明晰课程目标应用“任务驱动” 教学法首先要明晰课程教学目标,这
是制订教学实施方案和方法的先导。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即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核心是提高素质。椐此,园林专业教学计划对《园林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学习投影基本原理,制图的基本知识,严格训练制图的基本技能,能熟练识读和绘制园林工程图。即要求学生根据投影的基本原理,能够绘制出各种符合制图规范和要求的园林工程图并能正确识图。这种要求表明,知识只是必备的基础,技能才是真正的目标。“知识”是学习过程中的低层次,通过听课即可达到,“技能”是学习过程中的高层次,只有经过“练”和“用”才能达到。所以,《园林工程制图》课教学目标定位是识图绘图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注重素质培养,如学习方法、工作态度、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设计任务书我们把“园林工程制图”课程的培养目标分解为知识、技能项目、素质要求等。据此设计一系列任务书。
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制图规则规范等,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笔记展示自己的学习态度,通过小练习巩固和初步运用知识,通过模拟试卷的形式来检验掌握程度。
技能项目,在《园林工程制图》课程中,将其分为①字体、②图线、③平面作图、④园林要素徒手画图、⑤三视图及尺寸标注、⑥园林规划设计图、⑦建筑单体的平、立、剖面图、⑧园林工程施工图、⑨结构施工图、⑩效果图及鸟瞰图共计10项。这些项目从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以“任务书”形式下达,并明确教学目的、绘图要求、操作指导、注意事项等内容,每一个项目都给出明确的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技能项目是来自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所用的正式图件或图件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了任务就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生产实践。
素质要求,素质是指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使学生善于学习、善于运用知识、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认真仔细、严于律己,使学生能够承受压力与挫折、使学生有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等等是每个教师时刻应尽的职责。专业素质=知识(K)+能力(S)+态度(A)。态度决定成败,态度是素质的综合表现。
3、学生完成教师下发任务书,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4、成绩评定学生按具体项目要求完成任务,教师综合考察给出成绩。成绩
分为 “优秀”(95分)、“良好”(85分)、“中等”(75分)“及格”(65分)、“不及格”(55分及以下)五级。学生成绩的确定依据是“过程”和“成果”。在过程中评估素质,以学习成果为依据评定技能。例如字体练习要求学生每周写一张,坚持一学期,依据数量和质量给出该项成绩。图线练习的绘图质量要求是:格式规范,图面整洁,图线粗细分明,线宽一致,图面布置均匀,尺寸标注准确。评定是标准:六个方面都达到要求即为“优秀”;五个方面达到即为“良好”;四个方面达到即为“中等”;三个方面达到即为“及格”;四个方面未达到即为“不及格”。
二、“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
以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注重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不是以两学时为单元组织教学,而是以“完成某种技能项目任务”为单元制订授课计划。这一点与项目教学法相似。
1、提出知识学习目标,进行理论教学对学习目标的描述尽量不用模糊动词,如学会、掌握等,而要用易测量的有确切结果的动词,例如叙述并解释基面、画面,默写点的透视特性,抄写透视图基本术语等。让学生明确应学习的知识点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或进行理论教学后独立完成。通过模拟试卷的形式来检查掌握程度。在理论教学中要坚持少而精,抓要点,此时,学生学到的知识处于“准会”状态,说不会,又知道一些,说会,又不会用它解决问题。
2、提供简单习题,实施训练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在课堂上画图,有些同学始终不愿动手,教师要鼓励,要督促,除让个别同学上黑板做外,可把练习当作小测验,记录平时成绩,这样学生就不会偷懒。如何使训练切实有效呢?这就要求教师提供的习题能体现知识要点、难点、易出错点等。例如,在学习点的透视的画法时,让学生练习点在基面、点在画面、点在画面前、点在画面后、点的高度等。这个过程强调了实用技能的获取途径只有一条,这就是反复练习、苦练和精练。通过练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3、提供“技能训练任务书”,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这是学生能动性发挥的关键。因为完成任务的是学生,教师的作用只是指导。这个制图实践的过程既是学习过程,又是工作过程。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会综合表现出来。学习方法、工作态度、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就每一个项目任务
来说,都有质量评定标准,告诉学生完成任务不能仅仅达到及格,而要鼓励学生“创造优良工程”,鼓励但不强求。如学生甲是优秀,学生乙是良好,学生丙是不及格等,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就此结束,而要在向学生反馈这些评价信息时,鼓励学生针对同一技能训练项目做第二、第三遍,甚至更多。告诉同学,相信自己后一次会比前一次做的更好,并且关键是老师会把几次成绩当中的最佳成绩作为这次技能训练项目的成绩(称之为单项记优)。假如学生丙第二遍的成绩提升为及格,第三遍的成绩提升为良好,第四遍的成绩提升为优秀,那么学生丙在这次技能项目训练中的最后的成绩也和学生甲一样是优秀。这个过程是任务驱动法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所在。“任务驱动法”的名称也来源于此。它最有效地发挥了 “教师导”、“学生学”作用,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动力。学生在知道了学习成绩的来源与评定方式后,都会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以及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基础差一些的同学,看到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都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学习及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制图的规范要求,具备了得心应手的绘图技能,体现了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也许,学生丙没有学生甲、乙的基础好,或者,学生丙没有学生甲、乙聪明,但是只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态度,能勤奋、努力、下功夫,学生丙是可以赶上学生甲,超过学生乙的。就是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在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塌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宝贵精神,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严格要求的良好习惯。这个过程还发挥了控制和调节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整、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能力。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无论学生的起点是高还是低,都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事实上,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吸收知识的数量更为重要,综合素质的发展比专业技能的掌握更为重要。只有具备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才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把握新的挑战机遇。因此,高职教育在突出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注重素质的培养,这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必然要求。由于任务书设置的综合实训项目是绘制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所用的正式图件或图件中的部分内容,学生通过项目训练参与了未来工作中的任务,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年下来,学生也有了几十张不同种类的制图成果,显示了绘图的基本功,也显示了学生的成就和能力,为学生的就业自荐书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也使大部分学生有了自豪感和成就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有学生激动的说,我都不敢相信原来我也可以这样优秀,我要把我画的这些图拿回家让父母看看,他们一定会很高兴。
通过以上步骤,使学生“学得知识”,“练的绘图技能”,“养成良好素质”。
三、任务驱动法的特征
1.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向导”“引导”“指导”上,当代教师的职责决不是仅限于书本的、固定的知识的传授,而要将知识作为活性的培养基,以一种探索精神和灵活的方式,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素质上。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是要看学生学到了多少,而不是看教师教给了多少。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始终是学习过程的中心,这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2.完全打破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强调知识只是达到提高技能和素质的必备条件和桥梁。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强调知识运用的综合性。
3.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的过程。力图改变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过程。任务驱动法中,教师只是按教学目标设计了一系列“任务”,至于如何完成,那就是学生的事了。学生带着问题找答案,带着任务去学习,在完成任务地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4.突出技能和素质培养。把素质培养明确地列入教学目标,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要求。
5.考评方法独特。单项记优,多项累加,以能力考核为中心,注重素质,既全面、又真实。学生成绩的确定依据是“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和“任务完成后所获得地成果”。在过程中评价素质,以学习成果为依据评定技能。学生的成绩是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反映。
四、教学效果
1.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以前学生学完制图课,制图能力普遍较差,给代专业课的教师造成好多不便。
任务驱动法使学生提前参与了实际工作,例如在综合训练任务中,绘制《总体规划设计图》、《园林建筑平面(立面)图》、《园林工程剖面图》、《园林建筑透视图》等等,使学生的制图技能真正体现了专业的需要。2000级学生的不及格率是25%,平均成绩只有67分,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考评模式改革后,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了,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提高了。2002级,学生的不及格率下降15%,平均成绩提高到74分,2003级学生,不及格率下降到5%,平均成绩提高到85分。重要的是成绩的内涵不同,前者主要反映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后者则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反映。
2.减轻了教师劳动强度
过去教师上课,不停地讲,不停地绘图演示,口干舌燥嗓子痛,满身粉末胳膊捆,画了一板又一板,学生在下打哈欠。任务驱动教学法倡导精讲与引导,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减轻了教师的体力劳动强度。
3.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讲的多,学生听不懂,又很被动,自然就没有兴趣,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教师提出引导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决,每堂课都有收获。做得好的当堂表扬,不能完成任务的后进生给以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高。
4.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由于课堂上有明确的学习和训练任务,每个学生都必须动脑、动手,不会做的学生以下子就会显示出来,一方面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另一方面,也方便教师个别指导,因人施教。
5.达成了课程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即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核心是提高素质。任务驱动法最有效的实现了这个目标。
作者简介:张淑英(1964-),女,副教授,主持省级教学改革试点园林工程专业项目,担任《园林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工作。电话:***.
第三篇: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现代在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属于比较重要的学科,其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掌握空间辨别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现代高校教育中比较重要。现阶段,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已经到达改革的阶段,更应该做好对应的改革教学,使得其拥有更加良好的效果。基于此原因,本文首先概述了大学自然地理教学,然后分析了创新原则以及对应创新对策,望带来借鉴。
关键词: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创新;对策探索
在高校的教学中,自然地理教学主要便是帮助高校学生了解基本的自然状况,并且去实地的接触大自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更多的便是通过讲解模式教学,很少的让学生真正的走到户外,自我感受户外的基本环境,进而教学效果较差。伴随着理念的进步,现代的教育理念进入大学教学中,促使自然地理教学做出改革,完成创新。
一、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概述
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现代的教学理念中,为了真正的保证教学效果,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而传统的教学中,此类实践教学模式较少,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自然地理教学的效果未能取得最为良好的教学效果【1】。因此,在现代中对大学自然地理教学采取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措施,通过有效的提升具体教学效果,使得其成为一种崭新的教学体系,保证高校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获得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且有效的应对各种难题。笔者认为,自然地理的教学的创新更应该遵循体系的创新发展,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到实践中采取学习,才能真正的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并且伴随着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颁布,更是提升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任务,在当前的大环境中,需要学生了解并热爱自然。其对于我国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更是提出了时代要求,只有通过有效的建立对应教育肢体,使得学生更加熟悉并且亲近大自然,才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想,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二、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创新探索
通常在现阶段的高校学习任务之中,主要便是通过自然地理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有效的认识自然地理现象,并且可以通过在学校的学习中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2】。不仅仅是单纯的解决问题,更加应该将现阶段的知识采取积极的总结,并且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进而真正的帮助自然地理教学完成有效创新,笔者认为,创新并不是离经叛道,在创新中更应该注意以下内容:(1)重视应用。理论不仅仅是书面上的内容,更加应该有效的应用在实践中,在实践教学设计中,更应重视将一类问题设计到实践中,将一类典型问题作为重点问题,使得理念的研究更加贴合实践。(2)通过探索加强认知。在知识的认知过程中,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明确基本认识,更需要做到的是通过探索来提升学生认知的愿望和认识的内容,在针对教学探索创新时,更加需要做到贴近实际,所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3)创新同样要遵循可行性。前文曾经提到创新并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开放思路,使得整体教学模式完成有效转变,一方面需要整体设计富有新意,另外一方面同样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3】。
三、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创新探索对策
1.合理编制教材
在探讨创新措施中,首先便应该着手于现阶段大学自然地理教学的教材之中,现阶段大部分教材的实习指导内容比较局限,不能满足大多数高校的具体要求,因此在教科书编订中首先应该遵从高校实际情况,了解高校的基本状况,通过有效的应对情况使得大学生更加了解人与自然的交际关系等。
2.建立实习基地
自然地理教学更应该贴近自然,寻求地方政府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结合多地区的实际教学力量,建立对应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自身应该具有对应的综合性,使得其能为高校教学提供的内容更多且更加综合。实习基地一方面利于教育开展实践教学,对于高校而言还有另外一方面的作用。便是可以通过实际基地建立学生休闲场所,使得所有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记得陶冶情操并且提升精神面貌。
3.改革实习模式
在创新探讨中,更应该明确传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通过对问题的了解,基于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改革整体教学。在实习中,学生需要锻炼的更加是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的知识对应的也应该是综合知识,使得传统的点对点教学变成现代的面对面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改革,真正的帮助实习模式得到最为有效的转变,成为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中的天然帮助力量。
4.体系变化
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应该明确认识学生建立空间辨别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区域分析能力,并且能够帮助他们将自我学习的地理学知识成功的应用到实际应用中,此类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体系的创新。体系的创新才是教育制度创新的开端,通过有效的创新模式,才能真正的帮助我国的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提升,并且有利于整体的进步。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教学的引入,建立对应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创新的效果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更是有实地的帮助学生提升对应的相关能力,进而通过实际的提升,帮助该项教学理念和办学理念的成功进步。文中的分析仍然尚显浅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高文莲.以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带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求知导刊,2015(10):64-65.[2]翁翎燕.南京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2015(10):107-110.[3]董炜华,李金霞,王海霞,等.高师院校自然地理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0):132-136.
第四篇:体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体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 要:首先论述了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着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设施简陋、教师流失严重、学生兴趣不浓等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观念落后、资金投入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认为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有: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加强资金投入,建设体育教学设施;重视教材建设,丰富体育教学内容;重视人才引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形成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中学;中学体育;体育教学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基础薄弱。中学体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体育教育基础薄弱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农村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别,加之“重智育轻体育”的大教育环境的影响,给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学校追求高升学率,作为“副科”的体育课程得不到重视,很难保证正常的开课率,这对教育基础条件不足的农村更加落后于发达地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2、教学设施简陋。通过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中学人均场地面积仅为2.6 m2,多数学校器材达标率低于50%,体育教学设施简陋,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有的学校没有合格达标、规格完整的塑胶场地,对一些球类运动就无法开展。许多农村学校乒乓球台,都是用砖石砌成的简易球台。还有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无法继续使用。仅有的体育器械由于缺乏库房,随意堆放,也没有专人负责,造成破损与流失严重。
3、教师流失严重。通过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体育教师的达标率只有74%,且流失严重。一方面学校对体育课不够重视,体育教育工作者也不被社会重视,存在偏见,社会地位低下。加之教学条件差,工作得不到领导与同事的认可,甚至纷纷跳槽改行。另一方面是一些高素质的优秀教师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相应的福利待遇享受不了,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纷纷向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流失。
二、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育观念落后。新课程标准也全面启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缺乏有效引导与监管,加之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使农村中学体育教育不被重视,可以说体育教育观念的落后,已经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严重的影响了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2、资金投入不足。体育经费严重短缺是制约学校体育教学与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占的比例不得低于1%。新课标也要求不断加强资金投人,并逐年按一定的比例递增。加强场地、器材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增添和改善场馆、器材、设施。然而通过调查,许多中学年体育经费不足2000元,连基本的体育活动都难以保障,更别说体育设施设备的更新与完善,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评价机制不完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要做好课程学习的评价,通过评价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应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全被忽略,只是从单纯的运动成绩和规定性的标准进行量
化评价。这种评价制度的不完整性,给体育教师带来了上课的随意性,使整个体育教学无法规范。
三、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农村体育教育发展。一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高度认识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政策给予引导,制度上给予保障,加强监管力度,促使体育教育上新的台阶。二是作为学校要转变观念,加强活动场地与体育器材建设,提高体育课开课率,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作为教师要更新观念,促进体育教学新课改进程,探索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扎扎实实地落实体育新课标的内容。四是作为学生要转变观念,体育教学不仅是学习理念知识,掌握锻炼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体育锻炼养成为终身生活习惯。五是家长要转变观念,体育技能也是孩子成长道路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身体、心理和强健的体魄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2、加强资金投入,建设体育教学设施。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争取资金,拓展体育场地,购买体育教学设施设备,不断充实了活动器材。另一方面农村学校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和活动器材都准备齐全,教师就要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自制一些活动器材,不仅解决了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的问题,还满足教学需求。如:可以自制毽子,进行踢毽子练习;收集废纸做打“曲棍球”练习;收集废矿泉水瓶做打“保龄球”游戏;进行投掷类项目时,我们可以自制器材进行练习。
3、重视教材建设,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一是我国现行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还不尽合理,加之教师上课的随意性,使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下降。这就要求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根据新的体育与健康教材和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凸显教育教学特色。
二是要依据课改纲要提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要求,要大胆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农村学生现有运动技能的水平以及兴趣特点有效的开展教学。三是采用分类指导进行差别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互动教学、采用体育游戏进行趣味教学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应渗透到体育知识和掌握体育技能中,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学校一定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一定要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真正的把体育教育作为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运动技能,从而增强体质,培养体育能力的重要渠道,它对全面顺利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一定要重视体育课的学习,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展现个性特长,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尽情的享受体育乐趣,成为身体健康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与 探 索 东 关九 年
张一 贯景 崇制 学校
第五篇:应用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与探索
应用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与探索
摘 要:特色专业建设是教学工作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结合近几年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实际,给出了在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背景下进行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思路和内容。该文从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实习模式建设等五个方面对特色专业建设现状进行了介绍,努力实现“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特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c)-0185-02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实体经济的回归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心重新回归实体经济,主题变为“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我国曾为“制造大国”,然而,随着我国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低端制造业市场正加快向成本更低的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因此,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化,是我国在国际制造业竞争中获胜的关键。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特色专业建设是进一步优化高校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使命,地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奇缺,而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由于不能学以致用又难以就业。因而,实时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背景,2013年初,教育部启动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工作,6月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从国家层面上开始探索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工作。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被教育部列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首批改革试点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凝练专业特色,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重庆实施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教兴渝支撑等战略任务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凸显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汽车电子的专业特色、突出应用型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完整的人”教育、强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融合,专业课程安排“精专实用”,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特色专业建设定位和目标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创办以来,立足西部地区,面向电气工程及相关行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及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根据学校“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发挥信息学科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在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等专业领域,从事电力系统、电机控制、电力―电子电气设施设备和控制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应用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实践性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宗旨,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为主线,积极开展“四位一体”(将课程、专业、学科和实验室建设融为一体)综合教学改革,始终坚持“传授知识与探索创新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师与学生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凝炼和建立体现个性化教育和工程应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凸显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优势,形成全方位推进改革的专业建设体系,努力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成为应用技术大学试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思路
特色专业建设首先应该符合学校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应与学校的办学方向、层次、规模、能力和特色相适应。
3.1 以市场需求为抓手,凝练出专业特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秉承“乐教、乐学、创造、创业”校训精神,以就业为导向,凝练出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汽车电子的专业特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较强交流能力、专业创造、多学科融合、国际视野和多元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起到人才输送和储备作用,服务于信息科技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2 以“电气―自动化学科群”为平台,凸显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开展学科布局结构调整,统筹各学科发展规划,逐步形成“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科群”。该学科群可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突出跨专业的(或意义更广的)综合性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综合性课堂讨论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开放性实验与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年轻教师业务素质的综合培养,有利于资源共享。
3.3 以行业背景为依托,加强专业建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紧紧围绕电气工程技术,立足重庆,服务西部,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突出电气技术特点,强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以培养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汽车电控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专业定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建设输送优秀的工程应用型高级人才。特色专业建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