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摘 要: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而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又赖以对学习兴趣的养成。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堂阅读教学中创设参与情境;
二、阅读教学中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课堂阅读教学中注意启发性的提问;
四、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阅读陌生感的再造。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 激发 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推动语文阅读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语文的持续动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十多年教学生涯中,我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进行了一系列摸索与实践:
一、课堂阅读教学中创设参与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在现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表现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一条道路。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参与情境,也就是引导学生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发现分角色朗读、自排自演课堂剧、讨论是创设参与情境行之有效的手段。
《范进中举》是一篇充满讽刺意味、趣味盎然的小说故事。在课前我让语文科代表建立剧组,包括编剧、导演和演员。新颖的形式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课代表的组织下,编剧把课文改编成了剧本,导演和演员认真看剧本,并自排自演起来。在完全放手的情况下,学生在上课时出色地表演了这出剧。演完后,学生谈观后感。我发现,学生已把课文理解得很透彻。这样,在参与中快乐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可见,参与情境的创设可以起到创新思维的引发、导出和定向的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参与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阅读教学中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愈是新鲜、新奇的事物愈能刺激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激活其“兴奋点”。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不难想象,墨守成规、千篇一律的课堂怎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比较阅读方式、绘画解说方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是多作比较、多归纳。”叶圣陶先生这一段话把比较提到了最紧要的位置。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常借助比较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对比阅读,弄清异同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爱莲说》的教学中,我引入了一篇现代托物言志的美文《荷花辞》。在比较阅读中,学生了解了“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所托之物为所言之志服务,所言之志决定对所托之物的描写的侧重点。《荷花辞》中赞美了荷花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在描写荷花的过程中,写到了荷花的“于人但求有益,于地不求丰瘠”和荷花的“忘我自献精神”;而《爱莲说》在描写莲时抓住了莲的高洁、傲岸、正直的特征来突出莲的君子精神。可见,比较阅读教学法是语文结合思维训练的方法。用好比较阅读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开阔视野,进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不无好处的。
因此,不论那种方法,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三、课堂阅读教学中注意启发性的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是由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来决定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灌输和说教,而是根据教学目
标,通过设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将学生的兴趣直接引入教学活动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设疑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能唤醒学生的潜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生动活泼地学习。
如我在上《孔乙己》一课时,首先设疑引入:结合孔乙己的追求和经历讨论:是什么原因促使孔乙己一步步沦落到这种地步?让学生分组探究,尽情讨论,达成共识:孔乙己热衷功名,一心想向上爬,他一生都生活在封建科举制度的阴影中,然而屡试不中,一次次的考场失意使他堕落,使他迷惑,使他沉沦,使他彷徨。在现实的打击下,他终于放弃生命的尊严,成为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紧接着设疑引导适时追问:孔乙己的故事是一个很悲很悲的故事,然而纵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在孔乙己的悲剧里却处处充满了笑声,请你找一找笑孔乙己的都有哪些人呢?指导学生快速跳读全文,从文中可以找到:小伙计笑孔乙己,掌柜笑孔乙己,孩子们笑孔乙己,长衫客笑孔乙己,就连短衣帮也在笑孔乙己。继续提问: 笑有什么含义和作用?作者为什么反复写笑?要求学生组织一段通顺的语言,谈谈你对笑的理解。在学生的讨论中,可得出设疑的结论: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离去。“笑”就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封建社会的冷漠无情。作者反复写笑造成了一种快活的空气,一种喜剧的氛围,使悲剧的内容在喜剧的氛围里展开,增强了悲剧的深刻性。再深入设疑探究:孔乙己的悲剧和他的性格有无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师生共同总结:孔乙己热衷功名,并为此耗尽了大好年华,但他始终不肯脱掉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即使沦落到乞讨的境地,他仍然执迷不悟。性格上的迂腐麻木,好喝懒做,自命清高这些弱点正是他悲剧的又一原因。
所以巧妙的课堂设疑,不但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面领会课文特点和重难点,而且有利于打开学生心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求得问题的解决。
四、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阅读陌生感的再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阅读陌生感就是在作品阅读中读出新的内容,新的理解,新的感悟来。对一篇作品的理解往往是从整体阅读开始的,而整体阅读常常遵循着作者的行文思路展开。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循着这样的阅读思路进行文本研读的话,就会与学生的先期阅读不谋而合,使学生感觉到教学不过是在重复着昔日的故事,而学生的阅读兴趣迅速退潮也就可以理解了。如果我们将文本理解的切入点来个另辟蹊径,让学生感到本已读懂的作品突然间变得“陌生”,不那么“懂”了,他们阅读的情绪就会回复到初始接触阶段,重又进入亢奋状态。
鲁迅的《故乡》是被咀嚼了无数遍的传统课文,我们自己都已熟悉到产生阅读疲惫感了。那么怎样才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切入点:当二十年后闰土重新和“我”见面时,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写水生:“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二十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作者用一个“拖”字,一个“黄瘦”的描写将水生第一次介绍给我们,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呢?作者这样的描写草率吗?写闰土时那样的华彩,写水生时这样的吝啬,其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沉痛之感呢?我们不从闰土说起,而改换一个角度,从配角水生说起,目的正是要通过这样的理解切入点的移位,来增强作品学习的陌生感,来燃烧起学生“重新”阅读的激情。选择水生说起不是没有意义的单纯求“新”,而是可以通过对水生的分析带起与闰土的对比,带起对二十年后故乡愈益贫困化的思考,这又和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是一致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陌生感,使学生阅读兴趣的重新出现,正是教学成功的预约期待,而且还强化文本常读常新的秘诀就在于切换不同的阅读视角这样一种阅读理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并且保持下去,他们就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如饥似渴的去读书,要是果真能出现这种局面的话,那么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指日可待了。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大学学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09期》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
第二篇:浅析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析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今,语文教学中的兴趣教学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研究和实践,要真正做到兴趣教学,自己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是做到教师本身所引导要具有极强的趣味性。
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生要尽可能知道教师
我们教师,又特别是语文教师都想达到的效果,而由于各种条件及因素的影响仍然很难达到这一点。怎样才能做到呢?一是与学生和睦相处,多与学生交流,融入学生当中。我从一开始就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平等、活跃、民主的师生氛围,保持自己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力求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一种亲近感、兴趣感。培养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这门学科的任课教师产生兴趣,参与学生们的游戏,与学生交心谈心,解决他们这个时候所提的所有的问题,与孩子成为课下的朋友,以达到让学生了解你。二是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教的每一个学生,分析学生的思维结构,想学生之所想。教师了解学生,学生也了解教师。在了解的方式上,切忌采取直接与学生进行谈话的方式,直接谈话的模式的弊端就是学生们不敢说真话。我主要以作文为载体。在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当中都会写上对他们的肯定及我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一种间接的交流。这种方式的效果非常显著,同时这也更增加了他们对教师的信任,达到一箭双雕的良好效果。逐渐达到了他们对教师大胆提建议,然后教师在班上向他们坦诚对建议的采取情况,以达到他们所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而真正的形成“教 1
学相长”的格局。
二、教师竭力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第一线的教师,仅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这些感性材料融入一定的理论知识中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设计出一份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案,放到课堂中去验证,从而选择一种适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模式并使之行之有效,才有可能做到运用孩子的思维来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如果能将自己教学的思维尽量简单化力求接近学生,用学生的思维来设计教案,安排教学,这样的课堂必然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力图达到这一点。教师作为一名受过长期教育和社会影响的成人,真正能做到用学生的思维来思考教学,与学生成为一体,看似简单,而真要做到确实困难很大。如何解决这一方面存在的矛盾就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语文不同于音乐、体育等科学这一类的纯“兴趣”的教学。联系实际,我有以下尝试:
一是教学时融入课堂,与学生成为一体,构建出和谐、活跃、敢言的课堂氛围。这一点的成功与否与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密切相关。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从设计教案到课堂实践,我都力求将自己融入其中,避免成人思维的干扰,从语言及身体语言上力求实现,以达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创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进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是教师语言行动力求幽默、风趣化。这一点是教师基本功的一种体现,也是在课堂上能与学生成为一体的最基本的前提。当然这种言行的幽默、风趣是有一定的度的,不能违背教师形象,有损学生尊严,这涉及到课堂的组织管理,而这个度却是视不同的班级整体水平而定的。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恰倒好处的分配学生的注意力,而通过教师的言行来实现恰倒好处的分配学生注意力,这就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引导能力,引导能力强效果佳,否则,反之。
三是建立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这主要集中在平时的作业布置直接与学生的平时表现相融合。布置作业的多少由学生自己决定。要让学生不感到为作业而痛苦,在整个学期当中我也是这样做的,注重实践型的作业的布置而避免布置那些枯燥乏味又易引起学生反感的作业形式,从而将作业的主动权放入学生手中,进而激起学生个个对语文的兴趣。同时也将想利用这一点激起学生的自觉意识,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负担感,进而达到学生能自觉而愉快的学习效果。
四是抓住特点,培养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开始”,只要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由不学转为愿学,由愿学转为乐学。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能力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先要把兴趣这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寻宝,而且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促进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着他们自觉地努力探索,奋勇攀登。
比如,学生在语文写作训练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凡是那些对写作
有兴趣,有积极性的学生,他们就会主动的勤读多写,其写作水平相应地提高得就快。反之,有些学生讨厌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那么培养兴趣由何入手呢?这就需要捕捉学生的特点,并利用其特点。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身心正在茁壮成长,活泼可爱、好问、好强,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实践证明: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克服困难越多,兴趣越高,同时通过质疑可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焦虑感,心理学家认为:中学生只有处在中等焦虑的状态才能有效地产生学习需要,如果我们一走进教室总是说:“我们今天学习„„”势必会造成一种沉闷的压抑的气氛,学生也会因枯燥乏味而厌学。然而用恰当的诗词句子等知识,则可创造学生似曾相识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时,可以先设疑: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那些关于“春”的诗句呢?这是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说出许多:“两个黄鹂鸣翠柳”,“春风又绿江南岸”,“二月春风似剪刀”等等,这是教师适时地引出因课,这些诗句只是选取了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来写春,而春天是阳光明媚、春风拂柳、白花盛开的美丽季节,朱自清先生写得这篇散文,描绘了、水、花、草、树、鸟、蜂、蝶、风、雨、人等,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描绘的呢?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色彩,平时你们注意观察到了吗?这样导入新课,不仅抓住时机,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而且学习集体回答所产生的强大声浪,使每个学生受到感染,而且把以前学过的写春的诗句和将要学习的散文比较,达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调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同时她也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所包含的知识量超出了其他的任何学科,因此,教师应当立足课本,拓展平台,扩大外延,联系实际,在平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习惯,让他们认识到语文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语文知识的获得也更多的来自生活实践。基于这一基本思想我在不同的课文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展开。如:在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课文教学中,让学生自演自评;利用网络将课本延伸开来,让学生现场感受祖国的各种文化遗产以及爱国主义的战争影片。此外,在较长假期的作业布置上,也尽可能的采取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让学生写调查报告,推荐好书读后让写读后感,自编作文选,讲故事,成语接龙等。通过这些形式,在丰富课堂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线,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语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总之,教师了解了学生,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课文,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学生了解了教师,就会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对教师的要求全力完成。师生结合和谐,课内课外结合自然,使语文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课堂创造一种轻松氛围,从而不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负担感。
第三篇: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论文
【摘 要】在教育改革春风的吹拂下,那种严肃、古板的“学究式”课堂早就为人们所唾弃,而“寓教于乐”的快乐教学法已得到人们的共识。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式下的语文教学呢?那就是他必须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从而达到“以乐促教”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 兴趣 激发
一、新颖有趣的开讲,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寻知识、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讲究教学艺术的教师都知道这个道理:“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皮亚杰语),因而在开讲时,总是力图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生求知得能、探奇觅胜的强烈愿望,采用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新颖形式,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如在讲读《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时,是这样开讲的:
师:现在,我让大家猜个谜语,看谁猜得最快。谜面是“千年老屋”,打一作家名。
生:(踊跃发言)老舍。
这个开讲用谜语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导到熟悉课文作者,进而到理解课文上来了。
二、运用新异刺激,唤起好奇注意
中学生具有好奇的特点,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选择一些从表面看来似乎与课文内容没有多大关系又是紧扣课文内容的刺激。
1.运用新异刺激,唤起好奇
一般来说,刺激的新颖性、醒目性、变化性、奇特性等,容易唤起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尽量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消除单调感、枯燥感、疲劳感与厌倦情绪。这就如长期吃一种菜,尽管它是山珍海味,我们也会觉得烦腻而无味。学生听课也像品味菜谱一样,老是听一种教学模式,也味同嚼蜡,哪来的兴趣可言!
2.做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实验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形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于能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学习课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课文,而且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3.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践证明:学生更喜欢自己“吃饭”。在讲读《斜塔上的实验》这篇课文,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伽利略做的两个实验。所以,我就先布置学生回去准备实验,第二天在课堂上演示,还要求学生变换文中所介绍的条件,再做一个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结果。学生对此更是“乐此不疲”,每人都准备充分。很多同学都踊跃上台表演,其他同学都聚精会神地看着,课堂上好像有许多小“科学家”在搞创造。一个个动作小心谨慎,惟恐失败。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此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还深深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创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使用有趣的材料或变换各种教学手段
我喜欢赵本山、黄宏的小品和冯巩、牛群的相声,他们的表演总能给人们带来快乐轻松的笑声和愉悦的享受。当时,我就想能否将他们的表演才能引入课堂呢?然而教学中的“趣”又不同于相声、小品演员的“趣”,教学中不能哗众取宠,教学中的“趣”应体现教师的睿智、才华和能力。课堂中的“教”与“学”是互动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的精彩表演,还要起好“导”的作用。
课堂中的趣味性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幽默的语言是其基本素养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适时地借助幽默的语言,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增强感染力,启迪思维,使学生精神振奋,在谈笑和谐之间轻松愉快地掌握应有的知识。
有时为了使课文内容上下衔接,或为了更确切、更形象地阐述某一重点问题,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用与语文相关的内容作为引语,以达到让学生更好地揣摩语言的目的。
让语文课掌充满和谐的情韵,还需要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于漪老师关于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以及她的教学成就,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她对语文教学贡献是有口皆碑的。然而,迄今为止,她没有提出过具体的教学模式,这并不是反对教学有模式,而是说教学模式要在现代科学思想的指导。在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的前提下,提倡多样化,而不要把一种模式绝对化,教学模式多样灵活,才能给学生带来多品味的“菜谱”。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产生,才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1.录像播放,激发兴趣,加深印象
科学测试表明:单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单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如果视听同时作用记忆效果可达65%。语文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运用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音画同步同时刺激学生,学生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受到了当时场面的真切悲壮,惊心动魄,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在猝不及防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的英雄形象。
2.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学生分析综合借助课件把重点段落的分析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整个分析过程一目了然,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和总体把握,获得完整印象。
3.就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游戏或模拟
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呢?我认为,要把语文课“讲话”,做到快乐教学,首先就要求语文的组织者——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表演天赋和表演能力。他应该根据课堂的需要,随时扮演一个游戏的组织者,乐趣的传播者,或者活动的表演者。只有这样,新世纪的语文课堂才可以摆脱单调、乏味的现象,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活跃、开放、丰富多彩。好奇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如果能投其所好,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做游戏或模拟,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教贵有法,教无定法。“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们的教室是生机勃勃的,而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吕叔湘语)所以,只有灵活地运用激发艺术,才能更有效地为提高语文课掌教学效率服务。
第四篇: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有很多都不愿意学习,教师课前精心备课,但是无论教师怎样费尽心思地导入新课,有些学生仍不感兴趣;无论教师讲得多精彩,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那么教师就少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可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不是不知道学什么,就是不知道怎样学习,要么就是不愿意学习。现在有些家长都持“上学无用论”的态度,送子女上学完全是为了有人给看孩子。许多学生根本就不想学习,上学完全是家长逼迫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深刻反思。我在网上也经常见到学生在网上发的帖子,列出了学习无用,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现分析如下:
一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现在的学生真的很少主动去学习,要想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要经常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怎样做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1利用班会时间经常给学生灌输学习很重要的观念,可以给他们举一些生活中的真实例子,没有文化的人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最后的结果将是被社会淘汰。有一位学生在校期间不好好学习,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是老师最最头疼的学生。经各位老师的努力,最终没能挽救过来。现在走进社会想学一技之长,但由于在校根本没有学习,基础知识也就没打扎实,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还是一事无成。现在非常后悔当初的做法。看来学习对自己的将来很重要。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前不久北京一个退休的老教授到我们学校进行感恩报告会,从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家长、感恩老师几个方面让学生感动的泪流满面,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切实地认识到人生在世一定要学会感恩,要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家长、感恩老师,感恩的前提就是要刻苦学习掌握本领,这样学生就会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家长把我们抚养成人,真的很不容易。现在家长在各方面还在为我们操心。在学习上盼着我们更上一层楼;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连每星期换洗的衣服也给我们时刻准备着,当返校时从家长手里接过本周的生活费时,我们是否想到这是家长的血汗钱哪,经常对学生这样的教育,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比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 例、某中学组织初一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日租金为
第 1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每辆220元,60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300元。试问:(1)初一年级人数是多少?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多少辆?(2)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座位,怎样租用更合算?
教师先让学生当一回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来计算一下如何来安排,学完这道题后,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会不会解决呢?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认识到了学数学也是很有用的。
二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可是他们必须老老实实地在课桌前做够一个45分钟,有一个45分钟„„,所以学生感到学习是枯燥的,是没有乐趣的,那么,如何创造愉快而带有孩子气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促进学生个性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发展,真正想学习呢? 导入的情景创设,使课堂变得生动。
数学教材里没有生动的语言,没有漂亮的图画,没有动听的歌曲,有的只是枯燥的数字,难以理解的公式定理,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多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如果在导入时加以利用,创设相关的故事情景,会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例如在讲追击问题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龟兔赛跑的故事导入新课。这种故事情节的创设,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淡化了制作课的枯燥,并使学生领悟到只要动脑筋,就可以创作出有趣的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语言生动、幽默、有吸引力
语言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教学语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故意打破课堂上的平淡气氛,布下迷阵。运用双关语、反语、故事、夸张、比喻、歇后语等等,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放松,从而使师生双方情感易于交流,学生会爱屋及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积极性。多给予学生肯定鼓励,使学生变得自信。
上课学生的回答、课下学生交的作业及学生的平时表现等等都要教师给予评价,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能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实践证明,成功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作为教师首先要会欣赏学生的作品,注意评定者与被评定者在年龄、学识、艺术水准上的差异,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要找出学生的优点与进步,加
第 2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以肯定评价。一次我让学生上黑板做题,他的态度很不认真,虽然写对了,但是字体太不公正,照我的脾气肯定给予严厉的批评,但我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先表扬这位学生非常聪明,然后提醒他字体工整一些就更完美了,他很高兴地接受了建议,在以后的学习中做的很好,如果我当时不冷静而对其进行批评,上他的自尊,他或许会是另一种表现,多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就会使学生变得自信,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哦!
4教学内容难易适度,教学进度勿操之过急
为了使学生直接、间接地感知到全部所学内容,要进行多方面努力。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出发,使学生通过努力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切忌贪多贪杂,一味地按进度表行事。最好让学生当堂能会一点,让他们得到成功的情绪体验而产生兴趣。
当教材内容确定了,就明确告诉学生这节课要用多少时间,学习什么内容。经常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时间安排告诉学生,学生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指出难点及该注意的地方。同时,不断向全班或个别同学提问,注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集中状态,使他们高度集中,充分发挥学生手、脑、口的利用率,当从学生的表情断定已有把握的时候,用几分钟进行小测验,结果当然令人兴奋。这时,魏老师还给予表扬。学生由于紧张劳动带来的兴奋和得来表扬之后尝到的欢乐,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中有了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其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真诚倾听学生的心声,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相反甚至是错误的见解,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平等地商讨问题,把学生看作解决问题的伙伴。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是丧失了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对老师有一种胆怯的心理,在课堂上生怕老师看见他,生怕老师提问,存在着恐惧感,抱着消极的态度听课,学习兴趣是激发不出来的。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差生总是倾注着爱,给差生以热情和关怀。一方面用微笑的脸庞、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怀来感化差生,使差生觉得
第 3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老师和蔼可亲,对老师既崇敬又无拘束;另一方面,注意讲课的艺术性,运用手势助说话,用图表、板书、教具、模型作演示说明,善于打比方,举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拟设故事情节,引人人胜,以及语言生动,形象微妙传情等方面来牵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亲切、乐趣中学到知识,这样差生敢于接近老师,情绪饱满,听课就会聚精会神。
常听到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老师讲得唇焦口燥,学生却无动于衷。其实,教育效果甚微的症结是老师忽视了感情投入,老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尊敬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进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的问题性的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
三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米卢以“快乐足球”的理念将中国足球带入世界杯,中国人四十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如今,米卢虽然离开了国家队,但他所倡导的“快乐足球”的理念已给中国足球放飞了无限的希望和梦想。那我们从中也是不是想到了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也快乐的学习呢?
1从整体上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任务
国家一再倡导给学生减压,不要学校给学生乱定学习资料和刊物,实际上学生的学习任务减轻了吗?乱定刊物的现象是没有了,可是在学校各科老师为了使学生多一些时间学习他教的科目,留了很多该科的作业,有的甚至利用学生午休的时间往黑板上抄题;在家呢,一到节假日家长就给安排好了补课的地方,学生成了最忙碌的人,有谁问过他们快乐吗?这值得我们教师和家长深思。
2改变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传授学习方法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主动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新知识为工具进行探索,每一次精彩的发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功感和自豪感。这种快乐的情绪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多给学生
第 4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自我表现”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 找到自信,在自信中快乐学到知识。比如在学习多姿多彩的图形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可以准备一些正方体展开图的纸片,上课的时候发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动手折一折,看能折成什么图形,学生立刻就有了兴趣动手操作起来,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知识,这样就真正做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4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比如在上数学活动课,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
(1)个体活动游戏。上课开始进行“比比谁最火眼金睛”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滚,看看各种几种物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球等)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感知几何物体的一些特征。
(2)集体合作游戏。在上学习“测物体高度”时,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手电筒充当太,短树棍模充当大树,就在课桌上测量大树的高度,小组为单位,看哪一组测的最快,这种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师与生像电视上作节目一样,同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并同时亮出。既活泼,趣味性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好办法。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5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快乐学习。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打破沙锅问到底,对生活中常见的的一些问题容易产生疑问。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给我们教师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努力使自己的课教得艺术、生动,学生才会学的愉快、主动,教学才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将会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将会在快快乐乐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总之,面对以上问题,我们不能漠视。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只埋头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必须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样做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第 5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分,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因此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至关重要。我认为要想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节课的开端非常重要,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防止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而通过读学校的反思,我认认真真的读了很多老师的,他们中的确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孙校长编写印刷每位老师的反思这项活动,也让我认识到学校领导的良苦用心,目的就是在提高老师,让老师们养成一个反思习惯,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发展,让反思走进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如果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们没有反思可写,甚至不知道写什么好,即便是本学期教师本人在教育教学中有什么收获进步和自我发展,师生之间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学生们反映了什么样的困惑,什么困难,师生之间是怎样交流的,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反思的内容啊!难道是老师的教学真的达到了高水平呢?还是老师们没有认真务实的作好本职工作呢?以至于反思没内容可写。
反思很深刻的而且多数老师在重新写反思的过程中也提到了很多老师的反思,要象他们学习等,在此我不作过多的描述了,我仅想说说我个人的意见。多数老师从一节课,或者是班级工作或者是本学期总的工作自己的感悟与不足,自己的收获与反思,可我总觉得反思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怎么在学业和生活中帮助学生,在教学反思中来自学生的反馈也不是很多,也就是说没有学生的心声。老师的教学活动的主体不是学生吗?这样的一个“主角”却被我们忽略了,再谈其他的内容有意义吗?包括我自己反思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内容不多,是不是我们多年传下来的“师道尊严”还在作怪,不能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所以我也想把今后自己的工作作以下调整,在备课中备学生,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多与学生交流,在反思总结工作的时候多总结师生之间。我专门在博客中设有师生之间,教师心理,学生作品,学生心理等栏目来弥补我以往工作的欠缺。
其实我觉得我们学习“洋思”也好,“杜郎口”也罢,柳埠中学的“4+1”自主教学模式,他们中间都是始终贯穿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中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主人,老师是和他们一样的,是交流的伙伴,是合作者啊!如果课堂中老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等,更别指望他们课下会学习的。
第 6 页
第五篇: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给我的点滴思索
防城镇二中 李印文
摘 要: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而教师首先应热爱数学,优化新课导入、设置教学疑点、让学生操作实践、开展学习竞赛,以激发学生想学数学、好学数学、爱学数学、乐学数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学,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创造性地学.关键词: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意识倾心.这种倾心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观、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接受知识信息达到最佳状态及效果.它可以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投入学习中,也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刻苦学习过程中养成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也证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相关的.但就学生而言,情况不容乐观,尤其对数学这门学科能产生兴趣的就更少了.因此,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一、教师热爱数学,学生乐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始终保持对数学的兴趣.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如果教师厌烦数学,那么他〔她〕教的学生也肯定厌烦数学".故而,教师对教学工作要有稳定的责任感和发自内心的热情,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学生,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从责任感、使命感的角度来逐步培养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满足他们的新奇感,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使师生共同对数学充满兴趣和感情,从而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目的.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学生好学乐学的境界.㈠优化新课导入,让学生想学.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序幕,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导入新课必须适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快地吸引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由大人、小孩都喜爱的扑克牌谈起,接着拿出一副包装精美的新扑克牌,像变魔术一样,随意抽出9张扑克牌,正面向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任意两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观察能否使所有的牌都反面向上?在学生热烈讨论一两分钟后,接着让学生动手实验.问:“如果在每一张牌的正面都写上1,反面都写上-1,考虑所有牌朝上一面的数的积.开始9张牌都正面向上,上面的数的积是1.每次翻动两张,就是说有两张牌同时改变符号,这能改变朝上一面的数的积是1这一结果吗?9张牌都反面向上时,上面的数的积是什么数?这种现象为什么不会出现?你能解释为什么不会使9张牌都反面向上了吗?”如果桌上有任意奇数张牌,猜想结果会怎样”学生产生急于解疑的心情,学生兴趣油然而生,就会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㈡设置教学疑点,使学生好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创造精神的基础,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保持不断探索的动力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合适的疑点,创设思维空间,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解决心中的疑问.例如:在教学“1+2+3+4+„„+9997+9998+9999+10000=?”时,由高斯小时侯的故事,即“1+2+3+4+„„+96+97+98+99+100=?”,出示两种解法.第一种解法,依次计算.第二种解法,100个数变成,1+100,2+99,3+98„„,50对数,即101×50=5050,从而引申问道:“1+2+3+„„+〔n-2〕+〔n-1〕+n=?”.老师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得出:“n〔n+1〕/2的普遍计算.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通过自学,经过教师适时指导,既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又牢牢地掌握了知识.㈢动手操作实践.激发学生爱学.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人的大脑就是思维活动的中枢,而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是启动大脑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动口数、动口说、动手量、动手画、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的实质,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达到爱学的目的,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多姿多彩的图形”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制作火车车厢的模型.认识了解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进一步让学生知道点、线、面、体四者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动手实践,能够使学生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亲身享受成功的喜悦时,激发学生爱学的情感.㈣开展学习竞赛,促进学生乐学.心理学家乔治·波利亚认为:“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具有尽可能多的探索兴趣”.教学实践也表明,在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氛围,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独立思考习惯的重要途径.适当的竞争,可以促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性和独创性.只有对学生的点滴创新及时给予鼓励,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故而,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意的比赛活动,用竞争来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促使他们乐意学好数学.例如:在教学“记忆1至20的正整数的平方与1至10的正整数的立方”时,可采用“打手猜数”、“抢答”、“开火车”等形式的比赛练习.以上各种学习方法中,还可穿插训练学生说课,讲课当老师,对优胜者进行表扬.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又在快乐中使他们受到鼓励,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二、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呆板、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反之,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师生在课堂上配合协调,学生参与主动,教师不只是唱独角戏,学生不仅是“听数学”,而能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手脑并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由分吃蛋糕,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蛋糕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怎样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怎样分?学生看到这熟悉的蛋糕,感到新鲜有趣,经过激烈的讨论后认为,用一张白纸放在蛋糕上,将其上底复制,再用剪刀把上底剪下来,对折后即可.肯定其成绩后,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板书〕.然后,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和剪刀,先把一张白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随意画出自己喜爱的一个图形,再用剪刀剪下来,把纸打开,看一看得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从而,再次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接下来在学生动手操作时,问: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还见到过哪些与以上图形一样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1:有些植物的叶子是轴对称图形,如树叶、菜叶、竹叶、茶叶„„.学生2:有些英语字母是轴对称图形,如B、E、M、W、A、T、Y、U、I、O等.学生3:有些数字是,如:0、3、8等.学生4:有些字是,如王、田、申等.学生5:有些图形是,如:线段、长方形、菱形、圆等.„„
这时,课堂气氛一浪高过一浪,趁着学生这股高涨情绪,又拿出小黑板显示如下图形的一半,让学生小组讨论后选出一名代表把这些图形的另一半补出来.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学.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分同桌学习和小组学习两种形式,学习的方法可以共同操作,互相质疑,互相检查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开放活跃的状态,同学们能各抒己见,认真交流,并得到及时反馈,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如优生在指导学困生学习时,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学困生受优生的影响,能加快学习的进程,自信心也增强了.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又能集思广益,协作攻克难关,共同探求结果.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时,画出以下图形,先让学生操作感知,然后学生分成6人小组讨论,折一折,试一试,并问他们还能画出一些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吗?在整个推导和验证过程中,课堂上有张有驰,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这种“民主合作型”的教学方法减轻了师生的负担,既让同学们能在愉快的氛围里主动探求新知识.教师也乐在其中,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四、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面对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师出示原题:用12.56cm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哪种图形的面积大?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得出:S圆>S正>S长.从而,叫学生们猜想与证明:周长相等的圆,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的面积关系总是:S圆>S正>S长.此题同学们讨论证明完毕后,一位同学别出心裁地编了这样一道题:面积相等的圆,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关系如何?同学们立刻投入到火热的小组讨论中,不一会儿便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我们改革教学方式,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好学、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