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5篇)

时间:2019-05-12 23:3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

第一篇: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

《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

作者张奠宙先生。

原文见苏州大学《中学数学月刊》2012年第1期,现摘录部分精彩语句。

(1)有一个现象值得重视,即缺乏数学教育的民族自信。

(2)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既具有悠久的数学教育文化积淀,又能全方位地从包括前苏联和美国在内的国外数学教育中吸取营养。

(3)兼容并包,把国际上的各种优秀教育理念,综合地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最后形成自己的特色,乃是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指导思想。(4)加强基础,培育能力,发展智力。

(5)在加强基础的基础上谋求学生的数学发展。

(6)研究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可以聚焦于数学课堂教学的以下5个特征。

①数学新知的“导入”艺术丰富了情境创造的教学内涵。

②“尝试教学”体现了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教学特点。

③“师班互动”体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合作交流。

④“变式教学”化解了重复操作的弊端。

⑤数学教学中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

(7)扬长避短、锐意改革是未来中国数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8)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必须以建设自己独立的学生话语体系为目标,拥有自己的核心概念,重新回答数学教育面临的永恒的本质性问题。原文:

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数学,教育的特色,那就是:“在良好的,数学基础上谋求学生的数学发展。” 这里的“数学基础”,其内涵就是三大数学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这里的“数学发展”是指:提高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与此相应的教学方式,则是贯彻辩证唯物主神,进行“启发式”教学,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本质,倡导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运用“变式”进行练习,加强解题规律的研究。这样的特色,也可以用“数学双基教学”的习惯性说法加以表述。“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双基教学”不等于“双基” 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双基教学”并不是单纯地强调打基础,还包括在打好基础之上的发展。以为“双基教学” 不要发展,那是一种误解。中国的数学课堂教学,具有许多与世界主流研究不同的特色。有一个时期,这些特色或者被当作批判扬弃的对象,或者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不予重视,还有一些则停留在朴素的层面,缺乏理论加工。相对于大肆追捧国外的一些光怪陆离却并无实践效果的“概念”和理论,我们未免有点“妄自菲薄”,太瞧不起自己了。以下我们分别简述中国数学教育的六个特征,并和国外的有关提法相对照,借以显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色所在。

1.注重“导入” 环节。

涂荣豹指出,中国数学教学长于由“ 旧知” 导出“ 新知”,“引入新课” 往往是数学教师最为精心设计的部分①。注重“导入”环节,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之一。一个好的“导入”设计,往往会成为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在“数学导入” 上,已经发展为一门艺术。国外引进的、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设置”,只是“导入”的一种。事实上,就数学课堂而言,能够设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只能是少数。大多数的数学课,尤其是大量的“数与式”的运算规则的程序性数学内容,多半没有现实情境可言。例如,因式分解、合并同类项、幂和指数运算等,很难设置现实情境但是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导入。比如,用“整数的质因数分解”导出“因式分解”、用“同类归并”的朴素思想导入“合并同类项”、用“连加为乘”导出“连乘为幂”等都是可行的。中国数学课堂上,呈现了许多独特的导入方式,除了现实“情境呈现”之外,还包括“假想模拟”、“悬念设置”、“故事陈述”、“旧课复习”、“提问诱导”、“习题评点”、“铺垫搭桥”、“比较剖析”等手段。这些导入方式,是“启发式”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提倡“情境教学”是正确的,但是,人不能事事都直接经验,大量获得的是间接经验。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出发进行数学教学,只能是启发式的“导入”的一种加强和补充,不能取消或代替“导入”教学环节的设置。坚持“导入新课”的教学研究,弄清它和“情境设置” 的关系,是我们的一项任务。

2.“尝试教学”。

1980 年代,顾泠沅通过群众性地总结当时的数学教育优秀个案,提出“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的教学策略②,风靡大江南北。小学数学教育界,则有邱学华倡导的“尝试教学法”③,具有全国性影响。他们的经验中都有“尝试”二字。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创造”。西方相应的理念是“探究、发现、创造”。但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课堂学习中,要在短短的九年义务教育中,把人类几千年来反复思考、经过实践检验的最基础的知识“探究、发现、创造出来”,那是难以做到的。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尝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实际。尝试的含义是,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对,也可以不对; 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 可以做到底,也可以中途停止。尝试,不一定要“自己”把结果发现出来,但是却要有所设想、敢于提问、勇于试验。让学生在听取教师的讲课时,根据自己或对或错的“尝试”进行对照,并通过师生互动,最后把握知识的真谛,这是有效的可以操作的自主学习方式。总之,“尝试教学”的含义较广,它可以延伸为“探究、发现”。“尝试教学”,可以在每一节课上使用,探究、发现数学规律,则只能少量为之。“尝试教学”,应该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

3.师班互动。

国外盛行的“ 分组探究”、“代表汇报”、“彼此讨论”、“教师总结”,是一种有效的师生互动形式,但是比较适合于小班教学。如果班上人数超过30 人,分_______组很多,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就难以全面。据曹一鸣等的调查,“师班互动”是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类型④中国的课堂人数相对较多,一般是40 人,多的达60 人。这样的大班上课,用分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教学方式十分困难。那么,数学课堂如何避免“满堂灌”,实现师生互动呢? 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国的数学教师采用了“设计提问”、“学生口述”、“教师引导”、“ 全班讨论”、“ 黑板书写”、“严谨表达”、“互相纠正”等措施,实现了师生之间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和谐对接,最后形成共识的过程。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我们注意到,教师提出数学问题时,会要求学生站起来回答。学生或者用口头的数学语言叙述证明过程,或者使用心算得出计算结果。如果一位学生回答不完整,由其他学生补充和更正。最后,教师将学生语言的表达,经过提炼形成严谨的书面数学语言,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大声说” 的方式,暴露数学思维过程,进行心算演练,而且在讨论中互相补充纠正,教师点拨总结,最后用严谨的书面语言写在黑板上。这是一种和谐的数学语言对接。笔者曾经接待过一位美国同行,他对此非常赞赏。小班的合作学习,与大班的“师班互动”,各有短长。不过,大班上课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它仍是主流。

4.解题变式演练。

变式教学为我国各科教学所采用,但以数学教学中运用更为普遍。尤其是数学解题过程中

采用变式练习,成为中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色。数学的变式教学就是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背景从多个方面变更所提供的数学对象的某些内涵以及数学问题的呈现形式,使数学内容的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本质特征保持不变的教学形式。变式教学使学生做练习时的思维过程具有合适的梯度,逐步增加创造性因素; 有时可将一道题进行适当的引申和变化,为学生提供尝试发展的阶梯;练习题的组合应有利于学生概括各种解题技能,或从不同的角度更换解题的技能和方法。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进行变式练习,要求教师编制成顺序排列的训练题,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一个个的阶梯。练习题虽重但不呆板,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合理的新知识。每一个变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意味,但是又能夯实基础,实现“在坚实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的教学理念。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是“循序前进”。在面对成绩中下的学生时,曾经有“小坡度,小转弯,小步走” 的“三小”教学法; 考试

辅导书中大量编制的各种水平的变式练习题,这些都和数学变式练习密切相关。5.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中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是中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学重视概念的理解、证明的过程、解题的思路,提倡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这些都是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理念。1980 年代,徐利治正式提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论,用来指导中小学数学教学。这一构想,迅速在中国数学教育界获得热烈反响,并直接用于课堂教学。除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联想类比” 等一般数学思想方法之外,还使用“数形结合”、“化归方法”、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关系—映射—反演原理以及“几 何变换”、“等价转换”、“逐步逼近”、“特例解剖”等解题策略。至于“变量替换”、“待定系数法”、“十字相乘法”等具体解题方法,一向都有,现在更加丰富起来。最可贵的是,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停留在理论探讨上,而是付诸实践,成为每一个中国数学教师的共识。数学教师普遍具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意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将数学思想方法用于解题,并能够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不仅会解题,而且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和熏陶,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一道多么亮丽的教育风景!到现在为止,西方的数学教育界还没有提出能够直接与“数学思想方法”相对应的数学教育研究领域。至于“过程性”教学目 标的提法,则比较笼统。

6.解读“熟能生巧”。“熟能生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查查国外的教育文献,没有一种教育理论是支持“熟能生巧”的。即使中国社会普遍接受“熟能生巧”,国内的教育文献,也鲜见于著述。教育界似乎把“熟能生巧”等同于“死记硬背” 了。那么,“熟能生巧”为什么是正确的呢?大数学家华罗庚有诗云:“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始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能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⑤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一次《焦点访谈》节目中说:“做数学,要做得很熟练,要多做,要反复地做,要做很长时间,你就明白其中的奥妙,你就可以创新了。灵感完全是苦功的结果,要不灵感不会来。” ⑥研究数学如此学习数学何尝不是如此? 西方的教育理论忽视这一点,是不明智的。数学教育应该率先总结“熟能生巧”的规律。具体说来,“熟能生巧”有以下教育内涵: 1.记忆通向理解。2. 速度赢得效率。3. 严谨形成理性。4.重复依靠变式。此外,“熟能生巧”、“温故而知新”等传统格言,在基础训练和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上,具有独特的中国视野。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借用“数学双基模块” 的三维图示⑦下图)作一个概括。首先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的尝试活动,将主要的基本知识基桩经过配套连接,成为一条“数学基本知识链”,然后通过“变式”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熟能生巧,再经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提 炼,得到数学能力的升华,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学生的数学结构正是由一个个的“双基”模块叠加、耦合、连接所构成的。这里出现的元素,都是中国特色的。如何对待“数学基础”,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美国在1960年代搞“新数学”运动,强调创新,却忽视基础; 于是在1970年代提出要“回到基础”; 1980 年代提出“问题解决”的口号,再倡导创新发展; 2008 年的口号是“为了成功打好基础”⑧。这是美国的“翻烧饼”式的折腾。我国的数学“双基” 教学,也是在儒家文化、科举文化、考据文化的传统上,经过正反两方 面的实践所形成的。此外,中国数学教育的特色并非一成不变。“双基”可以发展。例如提出增加“数学基本活动”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成为“四基”,也是可行的。但是,“四基”毕竟是在“双基”之上发展起来的。数学教育的改革,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废弃传统,不“以洋非中”。(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第二篇:读《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有感

读《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有感

曹海鸥 兰衍局名师工作室

作者简介:

张奠宙,浙江奉化人,195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研究生班。1986年任教授。1995年获全国教师奖(曾宪梓奖)一等奖。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的院士成员。1995年至1998年,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现任教育部师范司高师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高中数学课程国家标准》研制组组长。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数学年刊》等一流数学杂志发表算子谱论的论文,有《算子组的联合谱》专著,并有一批论文(英文)在《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等杂志发表。在教学之余,从事现代数学史研究。著有《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数学方法论稿》《20世纪数学史话》等著作。

于波,西南大学教授,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部主人,从事数学教育、基础教育教学和研究。近五年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级叫续页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内容简介:

《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共有四篇十五章,本书反思中国大陆数学教育走过的道路,以实事求是和兼容并包的态度,审视实践,并做了一些理论分析。

第一部分是综述,力求从总体上认识中国数学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为自立于世界数学教育之林树立民族自信。为此,需要阐述中华文化传统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以及今日数学教育的百年历史形成。

第二部分,阐述中国数学教育兼容并包的基本理念。面对复杂多样的各种数学教育理论,坚持独立思考,厘清一些基本关系。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基础与创新、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思维过程中的熟练和理解、数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关系。

第三部分,列举中国数学教育的6个特征:导入教学,尝试教学,师班互动,变式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以及从“双基”到“四基”的教学特色。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这6个特征,既和国际上的先进数学教育学说相衔接,又体现了本土化的创新。

最后,则是对中国数学教育未来的一些思考。改革依然是主旋律。挥之不去的应试教育,长期缺位的数学英才教育,缺乏活力的数学教学模式,都是未来要付出巨大努力的时代课题。在改革过程中,要尊重群众的创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自觉自信的态度,兼容并包,扬长补短,潜心研究,取得对数学教育学科的规律性认识。

精彩内容

1、“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出现了“现代启蒙”,破除了认为中国文明是世界最高最好的文明的迷信,从而转向学习西方文明。但它同时也创造了新的迷信:即认为西方的月亮都比中国的月亮圆,中国文明传统必须全盘彻底地否定。正是这种现代中国迷信,使得现代中国人常常不自觉地用“西方的理智”来思考。这是当今中国思想界的一种声音,在教育上也是同样的情形。我们总会看到有一些学者,一味地到国际数学教育超市里去“采购”一些舶来品进行炫耀,借以批判国人,把自己说得一钱不值。这种“以洋非中”,自我贬损的做法,已经不是“谦虚”,而是怯懦。

2、兼容并包,不走极端,把国际上的各种优秀教育理念,综合地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最后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正是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指导思想。

3、英国最好的和立学校 St Paul’s学校的 Martin Stephen博士,刚刚花了18个月周游世界以寻找不同于本土的教育体系,包括远东的教育体系。他说,“在新加坡,教师的数学教学,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充满智慧的。他们达到了我们想要达到的结果,但当你考察他们如何做到的时候,你会发现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他们所用的一切,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其实都使用过。在那里,我看到了优秀教师使用传统的方法,包括记忆背诵,而这些在今天的英国教室中是看不到的。

4、中国数学教育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不必说中国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率拔头筹,就是在严格的国际数学测试中,中国学生的成绩也总是领先。1989年的IAEP国际测试,中国大陆13岁学生的数学成绩以80分的成绩位居第一,领先于第二位的韩国学生和中国台湾学生的72分。2010年,国际PISA测试,中国上海学生的数学成绩又居于第一位。事实上,中国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总是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5、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的。但是,十年过去了,应试教育的阴影不仅没有散去,反面变本加厉。以素质教育的外衣包装应试教育,高调宣称学生能否发奋学习,在考试中获得加分,就是素质提高的表现。考入名牌大学,就是对学生素质的肯定。这样一来,应试教育正戏剧性地朝着合法化的方向演变。这一现象,反过来又是对课程改革的重大挑战。评价体系、考试制度不改革,新课程的改革目标就不能真正实现,第一线的教师大多认为,评价改革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6、建构主义毕意只是一种认识论。认识论研究只关注如何认识事物,怎么认识深刻就怎么去做,却不管认识的速度和效率。但是教学过程不能等同于认识论。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实行的班级集体认识活动。数学课程的目标,是要把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数学知识的基础部分,在短短的十来年中让学生学习并能理解和掌握,这需要很高的教学效率。但是,建构主义教学任凭学生的兴趣,自由摸索,根本不谈认识效率。教学实践表明:没有效率的教学是走不远的。这也正是广大教师不全盘接受建构主义教育观的主因。总之,对于建构主义学说,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精华,却必须拒绝一些极端的、唯心的成分,使其真正有助于我国的教育改革。

7、自主和自由,都是美好的字眼。但是,在追求美好教育的今天,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自主“未必能真正给儿童幸福。黑格尔曾说:”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作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任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

看不清边界的自由只是虚妄的概念,真正的自由则暗含了秩序与文明。当今天的教育家不断地提到“自主学习”,为这个熠熠生辉的理念而呼喊时,我们有必要先静下心来读懂它的内涵。因为个人的欲望并不总是正确的,文明意义下的自主向来不是随心所欲,而是需要一定的秩序和纪律才可以驾驭的。

8、具体经验不能自动导致概括和概念性理解。强调学生的数学直观理解,不能以牺牲学生的抽象概括和符号使用能力为代价。中国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比美国学生更多使用符号表征,极少使用言辞或图示的表征。中国数学教育改革,应当在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的同时,适度增加直观的理解。直观的数学理解比较不容易遗忘。

读后感悟:

这本书在书架上已经躺了几个月了,其实上个月选书的时候,差点临幸它。只是当时随意翻了一下,感觉都是理论,有点枯燥,所以又放回去了。然而,这次当我深入细读,发现它是一本值得一线教师、身为孩子的家长,甚至,一些崇洋媚外的社会人士细细品读。这本书站在高度的视角上,审视、对比、分析中国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从历史的角度,客观评价国内外数学教育的实践价值。指出兼容并包的中国数学教育道路。

6月中旬,英国政府通过了一项“回到基础”的小学数学课程方案,该方案将重新强调背诵九九表、心算、计算分数、甚至机械的学习方式。这就是说,大部分40岁以上的英国人将会看到他们孩提时代的训练方式将重新回到当今的教室之中。英国的部长和教育工作者罕见地一致认为,“要向东方看齐。”英国的数学教育经过不断的改革、实践、改革,最后重新拾起了我们近几年所一直想要摒弃的所谓“死记硬背”.“悦读”当然好,苦读也少不了。正如范良火所说,压力太大固然不好,但有一点压力也没什么不好。欧美国家的孩子就缺乏一些必要的压力。书中提供的实验数据说明中国学生更擅长于使用一般的、符号的方法解决问题。中国学生的这种符号化数学能力得益于他们具有较强的算术和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者指出:优质教育=坚实基础+发展创新。我们反对“在花岗石基础上盖茅草屋”,也反对“在沙滩上盖高楼大厦”.中国数学教学要避免枯燥,但是也不怕枯燥。因为我们知道,坚实的基础是创新的前提!

第三篇:读《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有感

读《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有感

中山市博爱初级中学 李丽敏

一开始拜读张奠宙教授的《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一书,想着,这么“大”的问题,是我这个小小的一线老师需要的吗?看了有用吗?带着这样的需要和困惑,我慢慢地读下去。而等我看下去之后,很兴奋地发现:我错了!张奠宙教授以他数学大家的专业、务实的角度和深入浅出的语言论述着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的种种现象。每一个观点,都是那样的贴近一线教学,好像张教授就是在教高中数学、初中数学,甚至是小学数学、数学启蒙…我深深地为之折服了!

张教授在书中讲了非常多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给了非常专业的解决方法意见,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有关“去数学化”这个问题的一些感触。

一、数学老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好数学的重要前提

张教授认为,中国学生能在国际数学竞赛或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因素是:中国的数学教师是数学专科的教师。“在学科和教育两者之间,学科是本位的。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这种认识一直收到一些教育家的批评,但是我们扔应该坚持着。”而随着“去数学化”的提出和流行,出现了一些令人忧思的现象。

其中之一就是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修养整体下滑。张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上海有一项调查,在某次数学高级教师的申请者的调查中,多数人不会证明 是无理数。汗颜!自己也不会。不仅不会证明 是无理数,就连高中的一些不难的题目也不会做。刚刚教完初三,刚升上高中的学生在暑假积极的预习高一数学,发了两个题目请我帮他解答。尴尬了!不会做,都没好意思跟学生说,拖着……往另一端看,小学的部分复杂题目只会用方程解答,用小学生能理解的算式方法解答,理不清楚,讲就更加不清楚了!所以接下来,我们数学老师努力的一个方向就是:不要做一个只会解初中题目的初中数学教师(估计有些初中题目都不一定会做!)

二、需要加深思考,弥补教材上数学本质的缺失

在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另一个令人忧思的现象是:当前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的数学本质上的缺失。张教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附录了“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缺陷若干例”.其中有一案例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一节。

张教授介绍,教材从教室的第几排、第几座确定位置。接着,马上就在坐标纸上说,熊猫馆的大门在(0,3)。不加说明地引入原点O(0,0)。张教授认为:数学上,确定位置的特征在于“原点”的设置,不能停留在几排几座这样的常识上。

这六年级的教材怎么感觉似曾相识啊?翻开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分两小节内容:“7.1.1有序数对”和“7.1.2平面直角坐标系”,包括练习共7页书。“7.1.1有序数对”也是通过教室的第几排第几列确定位置,然后思考第几列第几排确定位置,从而给出有序数对的概念,给的配套练习是几街几巷表示位置,交汇点是(1,1)。紧接着就到“7.1.2平面直角坐标系”直接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然后看图写坐标,根据坐标描点,还是象张教授说的“不加说明地引入原点”.首先,看到六年级的内容,我很诧异,六年级都这么上了,七年级还是这么上,那还用上吗?难怪学生在学这一章时,总是带着很“不耐烦”的情绪。理论上,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是呈现螺旋上升的呈现的。到了七年级再学这个内容,不能仅仅只是多了概念而已,其中蕴含的数学建模、数学抽象等数学素养,特别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去培养、提升,老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老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提升数学素养,不断思考……

其次,这个内容,学生之所以“不耐烦”,是因为他们看着教材,认为他们学过了,会了。我们老师则认为很简单的,也就简单的一带而过。但事实是,学生掌握的并不好。

第一方面表现在对坐标轴上的点根本不理解。即使背了“横轴上的点纵坐标是0;纵轴上的点横坐标是0”,也是不明所以。这让我想起今年(2018)广东省中考数学的第16题填空题。

求的就是一个横轴上的点的坐标,这是个难度大的题目,这里要说的不是它有多难,而是在改卷过程中发现的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能正确计算并归纳总结规律得出横坐标的考生,可以说,“数学能力”已经是很高了,却得不到正确答案,点的坐标只写了横坐标那个数。也就说明,对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掌握不好的,是有普遍性的。

第二方面表现在与函数图像结合时,低水平的错误频出,例如读错坐标,描错点……更加谈不上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方程(不等式)组等的关系,基本理解不了。

为了弥补这种教材上的数学本质缺失,张教授也为我们提出修改建议(虽然在书中是针对六年级,对于七年级也适用):对电影院的座位、教室里的座位,要关注从哪里开始,逐步引出0排0座。具体操作过程建议:在显示教室座位的画面上,问:“哪里是一排一座?”这是出发点。然后设问:“老师的讲台是第几排?”于是引出“0排”,然后在第一排第一座的左侧放一张桌子,引出(1,0)。最后点出"从(0,0)开始。

这节课,根据张教授的建议,如何设计如何教学,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的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素养的培养。是我努力的第二个方向。

总的来说,我认为要真正地上好一节数学课,要以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要以教师的数学意识去渗透学生的学习意识,要以教师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真正正地用自己的能力学数学、用数学。

第四篇:中国数学教育

《中国数学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正式创刊于2003年1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辽宁北方报刊发展中心共同主办。会刊分为初中版和高中版,均为月刊,国际流行大16开本,48页,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学数学教师、教研员以及所有从事数学教育的研究者、专家。《中国数学教育》遵照“推进中学数学教育改革,探索中学数学教育规律,为提高中学数学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基础教育质量服务”的办刊宗旨,密切配合基础教育的中心工作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研究课题,交流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经验,帮助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数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探索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效率,全面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自创刊以来,《中国数学教育》秉承办刊宗旨,所载文章内容广泛,题材丰富,不但有广度(栏目丰富,涉及数学教育的不同领域),更加有深度(所载文章注重专业性和研究性)。在学会的大力支持下,许多教育专家、教研员、优秀的一线教师为本刊撰写稿件,几乎每期都有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或索引,已逐步为业内人士所认可。一直以来,中国数学教育遵循以质量求生存的原则,致力于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作者队伍的建设,力求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呈现出更加富有实践和指导意义的内容。

《中国数学教育》将一如继往地坚持我们的办刊方向,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宗旨,努力使我们的教师朝着“专家型教师”迈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在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建设数学教育的美好家园!

第五篇:《中国数学教育》最新征稿启事

中国数学教育最新征稿启事

《中国数学教育》教育类优秀期刊《中国数学教育》数学职称论文发表。《中国数学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正式创刊于2003年1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辽宁北方报刊发展中心共同主办。会刊分为初中版和高中版,均为月刊,国际流行大16开本,48页,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学数学教师、教研员以及所有从事数学教育的研究者、专家。

《中国数学教育》主要栏目:

特别报道、本刊特稿、教学纵横、课改在线、教材点击、教改实验、教学研究、教学评价、课例评介、案例透视、教学频道、考纲解读、高考高参、命题研究、试题研究、解题研究、习题研究、试题荟萃、竞赛之窗、他山之石、教育技术、教研视窗、信息速递、编读往来。

“特别报道”主要刊登全国学术年会及观摩交流会的综述、学术报告等;

“教学纵横”主要刊登有关中学数学教育理论及对数学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探讨的文章;

“课改在线”主要刊登对课程改革研究探讨的文章,以帮助广大数学教师对课程改革及数学教学进行理性、深层次的思考;

“教材点击”主要刊登新教材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教学内容的处理、新教材的资源开发以及教学理念更新等方面的文章;

“教改实验”主要刊登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的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

“教学研究”主要刊登有关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的经验体会文章,为广大教师开辟一个交流课堂教学经验的园地;

“课例评介”主要刊登典型课例及评介,包括教学设想、课例、点评;

“案例透视”主要刊登围绕一个主题对典型案例、教学片断进行剖析的文章,既有感性例证,又有理性思考,力求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广大教师以启发;

“教学频道”主要刊登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及点评;

“考纲解读”主要刊登对《高考数学大纲》进行阐释、预测高考命题方向的文章;

“高考高参”主要刊登有关高考复习研究的文章;

“命题研究”主要刊登对试题的命制背景、考查要求进行分析的文章;

“试题研究”主要刊登对试题的命题意图、考查知识点进行分析或对其解法进行研究的文章;

“解题研究”主要刊登有关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文章;

“习题研究”主要刊登对教科书中的例、习题进行拓展、引申、变式研究的文章;

“竞赛之窗”主要刊登数学竞赛方面的专题讲座、数学竞赛试题及教练员如何具体指导数学竞赛的文章;

“教研视窗”主要刊登全国及各省、市数学教研活动的材料。《中国数学教育》投稿须知

责任采编:赵编辑。投稿信箱:qklww163@163.com(注明所投期刊),更多期刊登陆163期刊论文网

一、请按下列顺序将有关内容写在论文第一页页脚。

1.第一作者:×××,男(女),××岁,副教授(或其他职称),研究方向、联系地址、电话、E-mail、身份证号码。

2.基金资助:成果为×××基金资助项目(No.)。

3.作者简介:包括主要研究经历、科研成就及获奖情况等。

二、基本要求

内容适合一线教师阅读,能够解决一线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或丰富教师的视野,符合本刊的发稿要求,观点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无抄袭问题.1.标题。

标题应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主题;题目应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字;文中小标题能反映最主要的特定内容和主要观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2.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

3.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应突出体现论文的新意所在。字数一般在150字左右。研究性文章摘要应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效果分析四个方面来写。教学设计类文章的摘要主要写理论基础,设计思路,创新点和价值等。

4.关键词。关键词要能反映和揭示文章主题,并具有检索意义;所选用的词应是单词(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和术语(学科的专业用语),一些名词性词组等。关键词数量应为3~6个。

5.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新颖,说理通畅,论据充分,资料详实准确,数据可靠,表达清楚,语言规范。具体结构根据研究内容自行设计。

6.参考文献。列出已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并与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论文,用以说明你研究的创新性,待发表或网上资料不得列入。

三、每篇文章一般以不超过7000字为宜,具体格式可参照近期出版的《中国数学教育》。特殊约稿或专题研究可不受此字数限制。

四、您的来稿须经编辑部初审、专家外审审查和主编终审等环节,每个环节您都会收到回复信息。注意查收,并按照要求进行稿件修改。

下载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数学教学更有效读《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有感

    让数学教学更有效 读《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有感 横港小学姚海燕 读了张奠宙主编的《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一书,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数学教育走过的道路及今后该走的道......

    中国道路中国梦

    中国道路中国梦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公共外交使者。中国新公共外交,当下首要任务就是讲好中国梦,让国外公众认同“中国梦会让世界更美好”两会闭幕,走好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道路》观后感

    《中国道路》观后感 在进行网上党课的学习过程中,我观看了电教片《中国道路》,这部片子对中国道路经过的一系列探索和发展进行了很详尽的描述,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从中国共产党......

    《中国道路》读后感

    《中国道路》读后感何林晓11工商1班11007011189排3列经过多方面的思考,我阅读了《中国道路》这本书,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思想历程,向人们展示了这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思......

    《中国数学教育》杂志介绍

    《中国数学教育》杂志介绍 一、杂志的基本情况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数学教育》创办于2003年1月,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国,体现......

    中国城镇化道路怎么走?

    中国城镇化道路怎么走? 10月14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中国经济十月谈”报告会上,以《改革谈:大国经济该从哪里升级?》为主题发表演讲。 厉以宁认为中国......

    中国道路与中国梦

    中国道路与中国梦 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学习真题 1、 ( )年3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开幕辞中,首次提出中国要在几十年内追上或者超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道路观后感11

    《 中国道路 》观后感化学化工学院11级化学师范专业 1班观看中国道路,唤起了我们的对于历史的记忆,加深了我们对中华民族奋斗史的了解和认知。这就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一幕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