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时间:2019-05-12 23:2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第一篇: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阆中市XX中心学校

XX 摘要: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钢琴艺术已越来越接近普通大众,园了无数孩子的钢琴梦,使他们收到音乐的熏陶、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对培养人的音乐素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从钢琴教学走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器乐课堂和小学钢琴课堂教学应注意两方面进行思考,从而达到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之器乐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钢琴教学;器乐

新课标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主要渠道,器乐训练是音乐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中的器乐教学可以在增强学生的美感、乐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接近音乐、理解音乐、以达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以及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而儿童钢琴教学的意义也在于此,甚至学习钢琴比学习其他乐器有着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因此,笔者对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之器乐课堂作如下思考: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选用

在我国,适用于小学音乐课堂的器乐主要以儿童打击乐和简

单的民族器乐为主,在进行器乐的选择上要考虑到音准与音色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此外,而鼓励小学音乐教师自制简单的打击器乐供学生使用。但是教师在进行乐器的选择上,要根据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及教学要求来进行,还要考虑到器乐教学所处的学校场所何学校的经济条件等方面。

在进行器乐教学教法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教育以及演奏,如果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就可以加快器乐教学的进度,增强教学目的的实现。特别是在进行启发式的器乐教学中,可以将器乐教学的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器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学习习惯。教师还要结合小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进行教学,在器乐教学中添加趣味游戏形式进行教学。它不仅能使校学生更快的接受新知识,还能将已学过的知识、思想相融合,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小学生在器乐的吹打中进行音乐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综合训练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器乐训练,这也是最常见的,这种方式就是将各种器乐进行综合演练,实行学生的独奏或多名学生合奏的形式进行音乐乐器学习。它具有用时短,见效快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实践提升。

二、根据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只要找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在实际教学中取得重大的成果。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他们喜欢探究,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就要充分

掌握好这一点,在器乐教学中找到小学生的学习乐趣,在进行器乐教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让学生对所学习的乐器产生好奇心,并让学生将其看到是自己学习的一大乐趣。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听讲,听老师介绍乐器和演奏乐器,以及教授演奏乐器时的注意事项。其次,让学生认真看,观察教师在演奏时的要领,要求学生在演奏时也要按照教师的样子去演奏。最后,让学生参与到器乐演奏中,让学生逐次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进行这一系列教学中,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教师的指挥。学生对老师的宽容与等待是特别敏感也是十分感激教师的宽容,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增加其自信心,促使他们因喜爱老师而喜欢学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器乐教学中进行合理的教学计划

要使小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小学音乐教师就要进行一整套的器乐教学计划,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品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制定详细的器乐学习计划,认真研究音乐教材,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做到合理的制定器乐教学计划,并将计划落到实处。然后,教师还要进行认真备课,将教学教案进行详细编写。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过程活动。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对《音乐教学大纲》有足够的了解,对教学计划进行详尽的安排,突出器乐教学中的重难点,熟悉所学器乐的性能,对于器乐的演奏技巧进行更好的掌握,在器乐教学中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从而使教学任务完成的更好。

四、在器乐教学中的练琴方面

家长的任务要明确。据笔者调查,几乎有百分之九十的家长喜欢陪练,一旦孩子遇到一点问题,家长便帮忙解决指导了,这严重干扰了孩子们的独立性的培养,长期下去,其依赖性使他们难以获得大的进步,殊不知,系统学习乐曲的过程中,随时让学生独立来练习乐曲对演奏的能力培养何等重要,所以家长的任务是督促而不是帮忙。

保证时间的有效性。谁都知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钢琴需要天天练习,每天都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但是是不是保证了充足的时间长度,就保证了练琴的质量和效果呢?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要保证时间长度,更要保证相对达到的有效效果,这便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当明显感到继续下去已没有什么效果的时候可以停下来一会再去练,让时间来个分段。

五、有计划地开展器乐演奏实践活动

使器乐教学的内容得到巩固和提高。器乐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学生掌握一些表现技巧后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安排表现能力、表达情感的时间和场所。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国家教委、各地区组织全国性区域性的适合展示学校器乐教学成果的评比和交流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器乐演奏和艺术活动来推广器乐教学的成果。这样做既可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把学习器乐的直

接逐步转化为间接兴趣。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艺术氛围,取得社会的承认和家长的支持,使器乐教学的开展越来越有后劲。

器乐教学和声乐教学都是对学生进行全面音乐培养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过去没有大力提倡和实施,是受过去国情所限,以及我们音乐教师的自我禁锢。我国中小学开展器乐教学已具备了基本条件,而且势在必行。器乐教学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加音乐时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第二篇: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器乐教学

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器乐教学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器乐教学不仅仅是学会一件乐器的演奏方法,学会几首歌曲,它对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实践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提高器乐教学的成效,将器乐教学与唱歌、欣赏、乐理、视唱,表演,创造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合作、参与、表演、欣赏、创造的天地,使学生愿学、乐学、学用、学好。

一、关于音乐课程目标与器乐教学目的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与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器乐教学目的是以音乐为材料,以演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是实现音乐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器乐学习,即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内化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识读乐谱的能力;既可丰富课内外、校内外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可以通过乐器的学习与演奏,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文化。中小学器乐教学既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音乐课程目标的必要的途径与方法。既可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更利于学生借助器乐演奏,在实践中创新,从而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关于音乐教材与音乐教参

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器乐教学内容体现了与其它内容的统一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侧重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降低了难度,淡化了“双基”,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但是,我们面对全新的教材,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我们的教材只是我们实施音乐教育教学的一种材料,不是说我们在教学中就一定要生搬硬套,完全能够加以科学合理地整合与挖掘。同样的教材不同的用法,有时会取得不同的成效。在课堂器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克服“本本主义”,打破传统的欣赏、唱歌、器乐、识谱、游戏专项操练观念,打通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领域的经脉。

教学参考书是我们实施课堂器乐教学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认真阅读,从中吸收丰富营养。因为参考书中不仅具有我们一时难以查找到的相关资料,而且体现了一些前瞻的教学理念;既是一些经过实践而获得的成功经验,也有许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推敲与探讨的新的课题,因此,我们既可以把教参看作我们在教学中的良师益友,同时也可以当作我们能够充分的相互交流与碰撞的平台,更可以视之为我们在器乐教学改革中的参照物。借助教学参考书,我们经历了一个从学习、借鉴到实践、运用、再到创新的过程,这同样也是一个实践与比照、学习与超越的过程。同时我们更需集思广益,合理开发身边的资源,加以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形成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教参”,为我所用,为教学服务。

三、关于课堂器乐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1.课堂器乐教学宜从何时开始

新课标中对1―2年级学生的演奏,提出了“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它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的要求,这里的“打击乐器”和“其他音源”两个领域,我们就可以认为,小学生从跨进学校的第一节音乐课训练有节奏的行走、拍手,就开始了演奏教学。

2.宜选择何种乐器作为课堂乐器

新课标中既然找不到相应的答案,这就说明课堂乐器具有一定范围的可选性。1―2年级学生宜将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以及很大空间的“其他音源”作为首选乐器,小学中高年级及中学宜选择简单易学、经济条件能普遍承受的旋律乐器(如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当然这需因地制宜、因校而异。

3.应该如何选择教学过程与方法

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是以情感人,以乐动人。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弄清一个问题,摆正一种理念,即在器乐教学中,我们是通过器乐教音乐,还是通过音乐教器乐。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过程与不同的教学方法。毋庸置疑,乐器是为音乐而学,我们要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制定教学目的,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需要教师要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做支撑,更需要我们像语文老师教写作一样先“下水”,只有亲身去体验乐曲的演奏,才能在教学中很准确的把握所教乐曲的重点与难点,才能先于学生体验乐曲的情感所在,才能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也才能最终巧妙地设计出理想、合适、快捷、有效的教学方法。

4.宜选择何种教学过程与方法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孤立教学内容,应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各种手段学音乐。我们课堂器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与兴趣,关键要看学生通过课堂器乐教学学到了什么。以前的教学强调的是“双基”,新课改的要求不是不要“双基”,而是要“淡化”双基,即淡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主要是针对教学过程而言的。也就是说,课堂器乐教学不要过于专业化,应首先考虑“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学生是否愿意接受等因素。

课堂器乐教学应与唱歌、识谱、音乐欣赏、音乐创造等内容相结合,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相联系。多进行演唱、鉴赏、律动、表演、创作、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训练。课堂器乐教学应通过试奏、范奏、欣赏、多种形式的评价等手段培养学生对演奏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想象、创造能力。通过有效的音乐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及合作精神、互动能力。如为演唱伴奏、为器乐曲创作歌词,对乐曲的节奏进行变奏,为乐曲编配打击乐器,或用其他音源为演奏伴奏。

课堂器乐教学中应注重音乐的完整性与音乐的表现,要把音乐的强弱、快慢、连断、高低、明暗等表现出来,否则演奏就只有音高而没有音乐了。

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着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器乐教学的优势,努力让课堂器乐教学走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高。

第三篇:浅谈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器乐教学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器乐教学

随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程要求每位教师以全新教学理念和新观念进行课改实验,因此,在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已引起了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器乐进入中小学课堂后,一改过去只有教师才使用乐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近些年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也进行了一些器乐教学的实践和大胆地尝试,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把器乐演奏与唱歌、欣赏等音乐知识结合起来教学,改变了以往在音乐课上单纯教唱歌的状况,使得音乐课中的器乐教学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以下为自己在音乐课中进行器乐教学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持久的器乐学习动机。

根据音乐艺术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小学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知规律,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其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新课标中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基本理念。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积极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是学好音乐的先决条件。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教好音乐,就必须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获得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推动他们不断探索和获取新知识、新技能。

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技巧表现等手段来引导学生感知、想象音乐,在器乐演奏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音乐。我们要一改往日师示徒效的教学方法,采取兴趣诱发式教学。如在学习竖笛时,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先是示范演奏一曲,然后让学生马上学吹,吹不会就反复地教,直到吹会为止。这样,学生通常会觉得很难、很枯燥,会失去信心。若教师能善于引导,这个难题便会迎刃而解。我们不妨先拿出竖笛,吹奏一曲学生熟悉的优美歌(乐)曲,如《小星星》《四季歌》《雪绒花》《世上只有妈妈好》等,然后简介竖笛的结构、发声原理、演奏方法和音阶指法,并鼓励学生认识到学竖笛并不难,只要自己想学,就一定能学好。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调动了他们主动吹奏学习竖笛的兴趣。竖笛中的一些演奏技巧则可以把它趣味化、游戏化,如“三吐”练习,可以形象地变为“马儿跑” 的游戏,让学生在××××××的马蹄声中由慢而快的掌握吐音技巧。这样在轻松的游戏和有趣的学习中,使他们对器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他奏”为“他要奏”,激发学生持久的器乐学习动机。

二、正确处理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音准节奏、律动教学的关系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需要人们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感受。音乐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一个音乐作品的体验常常要运用身体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才能实现活动的过程,学生在唱唱、动动、听听、奏奏、讲讲等活动中感受音乐。器乐教学过程同样要运用多种形式,与其他音乐活动结合在一起,共同来参与对音乐作品的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提高的。

(1)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的关系。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相比,唱歌教学更为重要些,器乐教学虽然有其自身的一些优点,但它很大程度上要为唱歌服务,器乐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歌唱得更好听,唱歌的能力更强。这个观点,连最讲究器乐教学的奥尔夫也是完全认同的。乐器演奏的节奏常常是演唱歌曲的典型节奏型,演奏的旋律也是演唱歌曲或欣赏作品的主要旋律。可以这么说,每一首教唱歌曲的曲谱都是我们器乐教学的演奏曲谱,同样的一个乐谱,我们既用于演奏又用于演唱。我常常把一首将要新学的歌曲让学生先预习,有的学生就能在自己演奏的帮助下,把新歌曲学得基本正确。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巩固,最好能把整个曲子背下来,不看谱也能正确演奏,到了这个程度,学生对歌曲的曲调非常之熟悉,唱歌音不准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

(2)演奏与音准节奏的关系。

演奏与视唱练耳不仅在形式上可以替代,在实质上也有很大的替代性。视唱练耳的教学,在前几年一直是音乐教学讨论的热点,一个观点是必须加强,认为不识字是文盲,不识谱是音盲;另一个观点是识谱教学不是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要一味地做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好多人音准节奏的能力并不是从视唱练耳上获得的,比如钢琴是和声乐器,学习钢琴后许多学生很快有了音高概念,有些学生很快就能分辨常用和弦,不但能唱好单声部,还能唱好多声部。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其实很少进行过多的唱谱练习,大量的工作完全是由乐器来替代的。通过使用打击乐器,学生能较快地提高节奏能力;通过使用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钢琴、风琴、电子琴、口琴、竖笛、吉他等),学生能掌握音高、节奏、视唱及乐理知识,解决唱歌的音准问题。以往的音乐教学,视唱、听音、练耳训练要费很大的精力才能使学生学会,而现在借助乐器由学生自己来学习,就容易多了。所以,在开展课堂器乐教学后,视唱练耳的教学进行得很少,取代的是大量的节奏练习与背诵演奏。背诵一定量的曲谱极为重要,学生在大脑中把音响和符号同时储存下来,等有一定的积累后,学生一看到符号就产生了与音响的联系,学生的音高概念也渐渐形成了,其视唱、练耳的能力也逐渐地得到了发展。

(3)器乐教学与律动教学的关系器乐教学与律动教学常常同时进行,一边律动着游戏,一边手里拿着乐器,或打击节奏,或演奏旋律片断,演奏成了律动的一个方面,丰富了律动的内容与形式。我们器乐教学的开展也常常用律动的形式来进行,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律动教学更具有音乐性,而器乐教学也更具有趣味性,这也是音乐教学从形式上到本质上都必须是艺术化的这一要求的体现。

三、精选乐器及练习曲目,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常见的乐器可分两大类:儿童节奏打击乐器和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合适的乐器。一般说低年级以儿童打击乐器为主,如:木鱼、碰铃、双响筒、铃鼓、三角铁等。让学生通过敲击、拍打、摇动等方法,使乐器发出声音,指导他们为课本歌曲配上打击乐,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相互协调的能力。中高年级和初中,可逐步加入有固定音高的竖笛、口琴、口风琴等易学乐器作为敲门砖,培养和建立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学习欲望,从而激发兴趣,最终达到通过演奏来表达音乐情感的教育目的。器乐学习不是单纯的学习演奏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学习通过演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音乐教育与教学目的。所以器乐教学一开始就要尽快与演奏乐曲、表现音乐结合起来。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生动有趣的教材应该以他们熟悉的题材为基本前提,我们要结合课本但不能拘泥于课本,精选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的练习曲目,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到亲切、真实、有吸引力。比如《七子之歌》、电视剧《宝莲灯》主题歌、零六年春晚中《吉祥三宝》、流行音乐《嘻唰唰》等,一经播出,很受学生喜爱。这些旋律明亮跳跃、节奏紧凑明快、曲调结构简单易学的歌曲,作为器乐启蒙曲非常合适。还有一些精典名曲的主题音乐或是名歌片断(如《欢乐颂》、《我心依旧》、《友谊地久天长》、《梁祝》、《彩云追月》等),通过重新编配作为练习曲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于是,我把就把它们列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按小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组合排练,并给自己组合取一个不错的名字,在 “班级演唱会”中演出,使每位同学的才能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当学生们能演奏简单的乐曲或一段旋律时,在音乐课上,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用乐器来学习歌曲、视唱,掌握音准、旋律,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程度让他们练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乐曲,教师再给以适当点拨。通过学生自己不断的尝试演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获得成功的、充实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增强。

四、根据学生能力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器乐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器乐教学计划,从整体上把握好器乐学习的进度与节奏,切不可按成人的学习进度去要求学生,或照搬现成的演奏法。教师要把演奏技巧按学生的实际能力加以分析,进度放慢,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如图片等),把进度放在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程度。其次,在器乐教学的过程中,语言要简单明确,结合示范形象生动地进行,要从简到繁,难点分散,循序渐进,不可以机械式的训练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急于求成,一次给学生提出许多要求,导致他们记不住、做不到,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烦躁、惧怕和反感。再者就是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必须有不同的侧重,才能使学生逐步内化吸收各种演奏技巧,使演奏技能不断提高。

另外,在器乐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1)培养学生养成遵守纪律不乱讲话,不乱动乐器,不乱敲乱弹的良好习惯。(2)学会看指挥排练、演奏。(3)学会在演奏中相互配合、形成彼此照应的良好作风。(4)培养爱护乐器,轻拿轻放,保持乐器清洁的习惯。

总之,器乐教学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直接进入音乐之中,增强了学生再现音乐作品的能力,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视奏、视唱等识谱能力,丰富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体验,扩展了学生接触音乐的范围。如何更好地开展器乐教学,把器乐教学与音乐课其他内容有机结合,建立音乐教学完整体系,为器乐教学跨上新台阶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方法,还有待于我们所有的音乐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第四篇:对小学音乐课堂中器乐(竖笛)教学的探索及思考

对小学音乐课堂中器乐(竖笛)教学的探

索及思考

主讲:陈建文

《音乐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与标准中演奏这一节中,要求1-2年级能够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并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要求3-6年级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的评论;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那么演奏教学包括那些内容呢?

演奏教学基本上可以分成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的器乐演奏,如齐奏、合奏;另一类是用器乐为歌唱、表演做伴奏。

演奏教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与歌唱教学有许多近似,只不过在音乐形式表现上有所不同。演奏教学的主要有:演奏技能、音乐表现、合奏能力、音乐评价。

演奏技能包括:演奏姿势、敲击方法、呼吸方法、指法、音准、节奏准、句法等。

音乐表现包括:掌握乐曲的力度、速度、声部的均衡与和谐、演奏的表情等。

合奏能力包括:明确自己声部的责任、能与其他 声部配合、知道自己声部的进出、能够对指挥的手势作出正确的反应。

音乐评价包括:能够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奏作出适当的评价。

此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参与演奏活动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每学年能够自己或他人合作演奏2—3首乐曲。

一、目前小学竖笛教学现状分析——问题及对策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大纲》中,提出了以“听为基础,唱为中心,动为手段,综合训练”的教学目标。器乐作为“动”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列入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国内外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现“器乐教育的本质是教儿童通过乐器来表现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而不是器乐”。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器乐进课堂”的活动可谓是蓬蓬勃勃。又随着《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演奏教学成为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历时几年,在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器乐教学已具备不可取代的牢固地位。如此一来,小巧轻便、音色优美且价格低廉的八孔竖笛,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

诚然,通过演奏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陶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是音乐教学的深化,也是形成学生音乐技能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中,八孔竖笛的教学,真的达到了上述的效果吗?

然而纵观有些地方(学校)音乐教育,课堂上基本上都停留在“唱”和“听”的重复上,除了教师自已弹一架钢(风)琴外,器乐进课堂几乎等于零,即使器乐进了课堂也没有实质的效果。

出现这种情况,大家不得不产生疑问:器乐教学对音乐教学是否真的有所帮助,是否真的促进教学?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原因诸多:

(一)、客观的原因

1、师资力量欠缺

学生初乐器时,往往会顾此失彼,如吹竖笛时,口的运气要配合手指的正确指法同步进行。但他们最初总要先借用视觉的帮助,指头一个一个地盖在笛孔上,再放到嘴上。这样往往心里想到所要吹的音符,又忘了指法,或是笛孔没按严。有些学校师资不齐全,音乐专职教师不够,一部分由语数教师兼上音乐课,老师们受时间、精力方面的限制,教材规定的内容也只能马马虎虎上完,根本谈不上将乐器带入课堂。

2、有些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低

有些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低,不说别的音乐素质,就连最基本的音都唱不准,拿几首生疏的歌曲就唱不下来、弹不下去,更从何谈起去教学生乐器呢?

(二)、主观原因

1、音乐课是副课

音乐课是副课,在每个老师的思想中都曾有过,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教育部门也一再强调:功课不能移用,就是针对教师不重视技能课教学而提出的。音乐课作为技能课,经常被老师们所轻视,总觉得音乐课上与不上没什么影响,有些老师还教育学生:读好语文、数学就行了,唱什么歌!这种现象大有存在。

2、音乐课就是唱歌课

唱歌是音乐课的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表现力,教学过程也是情感不断深化的过程,它不单纯地唱声,而是要唱情,而要达到有情的歌唱,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构成音乐的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与表达情感中的作用。音乐知识要在各个环节中进行。由于受传统唱歌课以及一些音乐教师满堂自已唱,老师弹琴学生唱等模式的影响,人们产生误解,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音乐教师就是教唱歌的。音乐教师要认识到自已的责任是,通过音乐课,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素质。

3、怕麻烦

有些音乐教师,主观的认为一节课学生能唱好歌,唱准音就不错了,何必兴师动众、叮铃铛啷,搬一些乐器进课堂,多费时、多费神,其实,他忘记了一点,音乐教学是通过多种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形式中去感受音乐,在各种实践锻炼中提高音乐素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容易产生迁移,他们大多对新鲜的东西乐此不彼。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与八孔竖笛有了亲密接触。可以说,这个小巧简易的管子竟能吹出如此动听的音符和旋律,着实让他们感到惊奇与神奇。此刻,兴趣与爱好不约而同地对他们的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自然学起来就劲头十足了。

有一份对小学三至五年级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得知:

⒈ 三年级同学首次接触八孔竖笛是100%的有兴趣,基本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材上的练习曲。学习积极主动,热情高涨。

⒉ 四年级有95%的学生依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对于教材上的练习曲只有80%的同学能够较好地完成。

⒊ 五年级85%的同学喜欢吹奏竖笛,其中70%的人能完成练习。另外有6%的学生已经开始厌恶竖笛。

⒋ 女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高于男生。

⒌ 课外学习乐器的孩子,对于竖笛的热情及演奏效果明显高于普通孩子。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目前小学音乐课堂八孔竖笛的教学状况不容乐观!

是什么原因使得孩子们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冷却了那份学习八孔竖笛的热情?又是什么最终导致有些孩子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如何使上述调查的结果不再发生?我认为:

(一)、提高教师素质刻不容缓。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教师应以娴熟的演奏技巧、优美动听的竖笛音色,使学生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八孔竖笛的学习。

课余和其他音乐老师交流如何教学竖笛时曾听到过这样的说法:“竖笛有什么难教的,反正书上有现成的指法,叫学生自己照着练练不就完了嘛。说实话,我自己还不会吹呢!”

可以想象,真是这样的话,课堂上将会教师教学无法,学生反复操练,室内笛声刺耳。长此以往,当孩子最初的新鲜感消失之后,剩下的恐怕就只有枯燥与厌烦了。这样的竖笛教学不仅达不到器乐教学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上的独特作用,相反会成为一种负担。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习音乐的 兴趣和热情。

施人一杯水 己须一桶水 竖笛教学,为什么教师不肯教、学生不愿学?为什么教师教不好、学生学不会?原因固然有种种,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吹竖笛或吹不好竖笛。谁都懂得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教师吹好竖笛是学生学习竖笛的前提条件。教师的作用除了做示范吹奏外,还能缩短学生盲目探索的过程,节约无效学习的时间,减少错误练习的方法,总之,学生跟老师学,可以少走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弯路。

其实竖笛也有很多优点:音色柔美、小巧玲珑、便于携带,能准确地吹奏两个八度加一个大二度的音程,熟练以后还能灵活地吹转六七个调。只要我们老师稍微有耐心地摆弄一番,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比较熟练地吹奏了。为了事业,音乐老师们,学吧!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能否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有利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浓厚的学习情趣,让他们喜欢和佩服音乐老师,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有机整合、适当改编教材内容迫

1、相对减少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低年级已开始使用按照《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新型教材。内容形式活泼、新颖。它以突出音乐审美为中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新课程改革必将带动教育教学方式的整体性变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整体推进。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做一个全新的注解。而高年级还一直沿用过去的老教材。为了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发展的要求,改编教材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教材每一课的内容基本包括:唱、做、听、奏几个环节。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实际操作起来却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平均需要分五课时左右才能完成。按这样的课时划分,一学期下来,真正留给学生实践操作八孔竖笛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单凭这点练习机会要想学好竖笛,对部分同学来讲恐怕是有难度的。

新课标中提到: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我认为如果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减少部分教学内容,留给孩子多一些自由实践和相互交流的时间。相信对于提高竖笛演奏水平会有显著的效果。

2、适当选择添加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不应只是流行歌曲的代名词,它还可以包括通俗钢琴曲、经典的影视音乐和影视歌曲等。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教材适当选择添加“流行音乐”这样的内容,学生肯定会非常感兴趣。经常在课后听到有孩子用竖笛吹奏时下热门的影视插曲,居然没人教也吹得有板有眼,很有些味道。还有的同学对于教材上的练习曲总认为没劲、不好听、太老套,爱吹自己喜欢的音乐。电影《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的时候,好多孩子把剧中的主题曲用竖笛演绎得婉转悠长、催人泪下。

由于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要让我们的音乐教育从冰冷的理性回归到温暖的人性。所以,有所选择地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出现在教材上,会使他们能够更多地享受到音乐给予的酸、甜、苦、辣„„

3、提供优质的音响资料 如今,社会上喜爱卡拉OK的人是数不胜数,MTV、KTV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究竟是哪种魔力使人们如此痴迷?追根到底,就是现场伴奏的气氛和身临其境的感觉。音乐真的就这样神奇!

在竖笛教学过程中,单纯地吹奏也许会觉得音色单调,可只要用钢琴弹些简单的伴奏,顿时就会感到竖笛的音色变得很美,演奏者的心情更为舒展。这其实就是审美在心理上产生的愉悦!有了这种愉悦,孩子们会更加乐意、更加完美地表现自己。

可想而知,如果此刻能够采用配器丰富多变的音响伴奏,那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有多大的触动呀!可遗憾的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所谓“配套”音响资料,它根本不配套!先不说它的配器如何、效果如何,单单是调性就和孩子们用的竖笛不一样。笔者分别用“奇美”、“缪斯”、“雅马哈”三种品牌的竖笛与之相配,结果没有一种和它的调性相符,根本起不到伴奏的作用。真是有望梅止渴的感觉,令人怅然不已。

(三)、减轻学业负担势在必行

师:这首竖笛练习曲为什么不会吹?有困难吗? 生:老师,我没练。师:原因呢?

生:没空!放学回家要写作业,写完了吃饭,接着就弹钢琴,弹过琴妈妈还要我写书法,写好后又得读英语„„

以上是笔者与一位小学五年级同学的对话。孩子没有说错,他的确再没时间去练习竖笛了。都说要减负减负,由此看来,如果课堂不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那竖笛也该到减负的行列了。俗话说:堤内损失堤外补。现在是学校减负家长补!明知道孩子的负担重,可谁也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你学了,他学了,我就不能不学。我不仅要学,而且要比你们学得更多,我才能放心!

真的,孩子们已经很累很累!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减负,多给他们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四)、培养合作意识不容忽视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为了使全体孩子学好竖笛,不让一个人有厌学思想。在需要合作完成的多声部练习曲学习过程中,可以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演奏不同难度的声部,尽可能减少技术与思想负担。还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均由学习能力较强和相对较弱的同学组成,合作练习、互帮互助。使孩子学会与人合作,并在与他人合作中培养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完善自身良好的个性。

二、器乐(竖笛)教学的非智力因素——

教育功能

“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语),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当前音乐教改的课题之一。小学音乐中的器乐教学可以在增强学生的美感、乐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接近音乐、理解音乐,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及创新能力。我一直坚持“器乐进课堂”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在多年的音乐器乐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通过器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珍惜美并积极地创造美,在无声无息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润物”于“无声”之中!

(一)、器乐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

根据《新课标》的教材新要求,以及孩子们的不同年级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尝试多种教法。比如:有一部分同学在吹竖笛的同时,另一部分同学就用打击乐伴奏,节奏形式由学生讨论后自主决定;多形式的吹奏组合与打击乐组合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巩固了节奏的学习能力,在充分尊重他们选择的前提下,孩子们的自尊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觉到师生的平等和尊重,学习起来也就特别卖力。

其实竖笛学习起来并不是很难,关键还是指法的熟悉过程,只要多吹多练,可是孩子们的耐心是有限的,怎么才能让他们在枯燥的练习中找到乐趣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从简单的指法到练习曲,我循序渐进选几首孩子们喜欢的歌曲《闪烁的小星》和《小宝宝要睡觉》等简单曲目让他们吹奏,听着熟悉的乐曲,孩子们也不觉得枯燥无聊了,反而有种成功感,甚至那些以前的“捣蛋鬼”也放下了小动作,跟着认真练习起来(四年级(6)班的何钟灵就是一个实例)。见此情况,我马上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肯定和鼓励,刚开始,他们还感到难为情,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划归为没有音乐细胞、不受音乐老师喜欢的一类。可是渐渐的,他们转变了,在平时的课堂上表现得谦逊了、配合了,在器乐学习中更是认真勤奋了,当我时不时请他们来表演时,他们的表现更是让我、让全班同学吃惊,他们居然比那些公认为有音乐细胞的同学还吹奏得好,这不能不说是器乐课给了他们发现自己才能、表现自己水平的机会,让他们在吹奏活动中找到了自信。我还让他们在乐队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参与的乐趣,感受到创作的快乐。通过器乐的学习和演奏,使他们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终日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了自信心的支持,我们的孩子才能勇敢的面对以后的挑战。

(二)、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仅有以上学生的自信培养,距离一名好的竖笛吹奏者还远远不够。而具备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是器乐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包括教育他们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得整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是非常必要的。我通过器乐吹奏的过程让他们知道,若要使乐曲演奏的秩序不被打乱,每个成员的表现欲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学会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团队的努力收到最好的效果。

在基础的指法和练习曲熟悉的情况下,我认为进行集体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分工合作,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种合作的方式。对于某些表现欲较强的孩子,他们不愿意默默无闻埋没在乐队里,时常在合奏时发出各种怪声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常常引起哄堂大笑,他们就有种满足感。面对这个问题,如果大声压抑孩子的表现欲望是不可取的,而耐心的教导提出来了几次,可还是收效甚微。于是,我拿来录音机,把他们合奏的曲子悄悄录了下来,当我重新放出他们的“杰作”时,他们都笑不出来了。抓住时机我对那几个孩子说:“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想破坏我们大家的成果,只是在演奏中听不清自己吹奏的声音,才这样做的,是吗?”得到孩子们肯定的答复后,我又说:“这样的音乐你们觉得它优美吗?如果不优美,你们有信心创作出更加动听的旋律吗?”孩子们都兴奋起来,表示要团结协作,共同创作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当他们再次听到录音机里自己演奏的曲子时,每个人的表现欲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满足的、自豪的。

让孩子们知道个人的利益有时要服从整体的利益,为了整个活动更出色,就要互相团结、相互合作。孩子们从小学到的知识和养成的习惯,都会渗透到他们的性格中去,长大了带入社会。一个懂得合作精神的孩子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集体操作,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许多的麻烦,产生很多的困难并且无所适从。

(三)、在器乐教学中和孩子们平等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器乐合奏的同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一首曲子它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对于每个聆听者来说都有不同的感受,怎样在演奏的时候协调这种关系呢?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同学,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正是性格形成的阶段,如果老师的方法不得当,很有可能造成对他们的伤害,起到相反的作用。于是,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生性腼腆、内向,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的眼神和不经意的动作、甚至是说话的语气都是很好的鼓励,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欣赏;有的活泼、外露,我也利用他们这种性格特征,安排他们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起到“引路”的作用,引导大家参与到讨论中来,找到最佳的表现方式;有的孩子似乎天不怕、地不怕;有的却胆子很小„„通过仔细的观察,了解了孩子们的性格,我就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去指导、鼓励和帮助他们,和他们沟通,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但在课堂上我们是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以外我们不知不觉也成为了朋友。于是,以前的“捣蛋鬼”少了甚至不见了,师生间都处在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里,音乐课真正让所有的孩子都“乐”起来了。现在我和孩子们有了这种友好关系是我以往想也不敢想的。

(四)、在器乐教学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

每个孩子都具有很丰富表现欲和求知欲,在我国以往的教育中孩子们往往不敢大胆的表现出来;而美国的孩子却能够大方的谈论自己的想法和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我们的孩子缺乏的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意识。为此,我查阅这方面的不少资料,希望我教育的孩子们也能拥有自我表现意识,在我校,每学期都会举行一台校性文艺表演活动,形式多样化,这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文艺生活,而且还给孩子们展现自我的表演机会。上学期,我校在学校举行了一次校性竖笛比赛。在每个班上因接受能力的不同,有的同学只是简单的会吹一两首曲子,课堂上我尽量创造机会给他们,他们还真表演得非常带劲。从他们容光焕发的表情中,我看到了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正是小小的乐器,让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在排练和教学的过程中,他们感受乐曲、创作乐曲和表现乐曲的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使得他们的表演得心应手。从器乐的演奏中让孩子们找回了自信,充分展现了自我的表现能力,让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别看小小的乐器貌不惊人,可是在我的音乐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真不小,它使孩子们从“被动”走向“主动”,自觉拿起这陌生的学具,也使每个孩子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天地,有了尽情表现自己的舞台,让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孩子综合能力及人品素质等其它方面的培养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小乐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大大增强了师生、学生之间的默契。

(五)、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器乐合奏本身就是一种美好和谐的统一,学生只有团结一致的高度纪律和默契合作才能做到在旋律、节奏、音色、速度、力度上的配合一致,达到对音乐的了解和情感的投入。学生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要手脑并用,必须要求每一个学生思想高度集中,保证有很好的纪律与组织,才能进行竖笛合奏,而且彼此双方要互相合作,在速度、节奏、音准等方面都要协调统一。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合奏效果。因此,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就会不断提高。

(六)、加竖笛学习,对活跃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器乐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把学习到的音高、节奏、歌曲、练习等知识在器乐上得到实践。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直接进入音乐之中,增强学生再现音乐作品的能力,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表现和体验,扩展了学生接触音乐的范围,使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在竖笛进入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进行多咱形式的演奏。有独奏、小组奏、二声部合奏、歌曲伴奏、各种器乐合奏,编配前奏或间奏、师生合奏等。有时,教会了一首歌曲,让一部分学生演奏旋律,另一部分学生演唱来互相配合,学生学习兴趣很浓。这时教师完全处在一位旁观者的身份去欣赏并加以评价,使学生充分的去感觉音乐的美妙,让学生完完全全的处于主体地位。同时,我还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设“赛歌台”,让学生把课内外学的竖笛曲带进课堂进行比赛,并评选出“小演奏家”。学生的积极性很大,学习竖笛的劲头更高了,这样,不仅陶治了学生的情操,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从“我不敢”“我怕”变为“让我说”“让我演”使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17世纪捷克教育J.A.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乐器教学的第一步应是培养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和感情。课堂上,教师在拿出了口琴或竖笛,向学生介绍这些乐器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时,应讲些有关这些乐器的小故事,并用这些乐器演奏一些他们所熟悉的歌曲(这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最富有吸引力的做法)。随着竖笛技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越浓,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更高了。在竖笛学习上,从 “你要我吹”到“我要吹,我要学”。课堂上的竖笛教学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在强烈兴趣促动下,同学们利用课余,找来些竖笛教材进行自学,吹奏自已喜爱的乐曲或约上几位琴友聚在一起吹奏,并进行讨论,自我欣赏,享受着艺术的美感,真正做到陶冶情操,提高境界的目的,也促进了他们的努力发展。

竖笛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耳、嘴、手、脑的连动配合,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反应灵敏度、判断能力等,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良好的情绪中得到思想品德教育,陶冶情操,开拓音乐视野。它是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更应该积极地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期待同行们的帮助与指导,响应上面器乐进课堂。也让我们共同把竖笛进课堂的教学向前推进一步,提高我市的音乐教育。

三、器乐(竖笛)教学的智力因素——教学功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字、文学和音乐。”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运用音响、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因素来塑造艺术形象,并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去激发人们的美感。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把竖笛吹奏与视唱、唱歌、创作、欣赏等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竖笛作为一种学习音乐的工具,使竖笛吹奏成为学

生参与艺术实践的一

个重要途径,会有效地提高整个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

(一)、学习竖笛与练习歌唱发声方法相结合 学习竖笛,以往的做法是从音阶或练习曲开始,老师一个音一个音的教,学生一个又一个音的反复练习。这种单纯的强调技巧练习,过多的机械操练,必然使学生开始就会遇到难以演奏的音,从而给他们带来困难并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改变这一旧有的模式,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强调主体性,充分体现愉悦性。因此,在竖笛教学中,我遵循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器乐教学必须“降低难度”、“先易后难”的教学理念,把学习竖笛同歌唱发声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时,从“si”音开始,然后依次学习“si、la、sol”。因为“si”音是竖笛中最容易吹的音(只使用一个食指,其他各指都放开),当学生刚学会吹si、la、sol三个音时,就让他们演奏儿童歌曲《好宝宝要睡觉》。这首歌曲旋律流畅,简单易学,因此,学生在演奏时,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能在老师的提示和指导下,不断注意演奏姿势,纠正吹奏方法,使气息更为流畅,音色更加优美,指法渐渐灵活。然后,再学吹《闪

烁的小星》、《太阳》等一些短小歌曲。学生一练也就会了,兴趣就更浓了。

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吹竖笛要“有力”,吹奏时过分用力、用气,发出刺耳的“尖叫音”。于是学生初学竖笛时,我着重抓了气息练习,练习呼吸、吐气,这相当于学生歌唱前的呼吸训练,其做法和歌唱的气息练习一样,首先,让学生深吸一口气,保持2至3秒钟,然后像春蚕吐“丝”一样,吐出的“S”又细又长,连绵不断;接着,再深吸一口气,把气吹入笛口,吹出的笛声音质、音色保持悠长不变,使气息达到细、密、匀。这时,让学生体会胸、腹、肋的扩胀感,并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感受竖笛吹奏时,虽然气息的要求不像歌唱那么饱满,但呼吸运气的要求基本一致。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竖笛的过程中,轻松地掌

握了歌唱的发声方

法。

(二)、竖笛吹奏与节拍、节奏、音标识别、旋律视唱、音距等多种音乐技能相结合

在小学音乐课中,最难的一项内容就是识谱教学。单纯的识谱教学既抽象又枯燥,除了让学生聆听琴声、视唱,或教师范唱,没有更好的途径,学生很被动也不感兴趣,现在有了竖笛,我在讲解乐谱的知识中,利用竖笛固定音高的特长,边听奏边打拍子,让学生自己反复体会音高、节拍、节奏、让他们在吹奏中领会,并且消化巩固,有时教学一条新的视唱曲,由于许多学生视唱新的曲谱不易唱准音高,且学生年龄小,嗓子娇嫩,过多地练唱又易使嗓子处于疲劳状态,少数害羞和嗓音条件差的学生干脆不唱。而竖笛有固定音高,音准反应在听觉上、指法上有鲜明的直观性,其结构简单,音色优美,容易演奏。学生在吹奏中听到音高,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音准感,也用不着教师弹,让一些学生直接用竖笛吹奏曲谱,另一些学生视唱,然后交替进行;对把握不准的音高,借助竖笛一吹,让竖笛帮助找到准确的音高,再进行练唱。这样学生的识谱能力大大提高。

有的同学一首新歌末教,就已经会吹整首曲子。在多声部的视唱教学中,竖笛的帮助就更大了,例如在教唱二声部歌曲《蓝色的雅德朗》时通过竖笛的吹奏,学生对自己声部的旋律在心理上有一个正确的音高位置,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组,吹奏各声部,或一组吹一声部,另一组吹另一声部来互相配合,这样多声部能完全谐和统一配合起来,在教学时间上比以往加快了一倍。而且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学们从害怕唱多声部改变为更喜欢唱多声部歌曲。因为它的表现力丰富,更具挑战性,更可以尽情发挥学生们的音乐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活动意识,使整个教学过程永远保持着十分愉快的状态。课余同学会神气地说:“老师,现在不用您教,我们会自学歌曲啦!“

实践证明,这样做让学生既从理论上巩固了基本乐理上的有关音乐符号知识,又从感性上进一步感受了各种符号的音响效果。而且,当同学们听到自己用竖笛吹奏出的歌曲旋律时,动听的音乐就会使他们自信心随之增强。这种吹吹、唱唱、能吹则吹,能唱则唱,各展所能的做法,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掌握乐理知识,提高视唱技能的兴趣。

(三)、竖笛吹奏与学生的听音能力及音与音阶、音域的感性认识相结合

因为竖笛作为簧片吹奏乐器,有固定音高,十分便于学生认识与掌握音阶,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听音能力是一个薄弱环节,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听错音,唱错音的现象,基础差的学生还会将音阶的次序混淆。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学生装平时接触音”少,对音与音阶的认识不够,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学生在这方面学习上处于疲动的“我让你听”的教学模式中,其形式枯燥、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现在他们手中有了竖笛,在老师的组织下,就可以通过竖笛的自吹自听,你吹我听、我吹你听、在听中吹,在吹中听等多种形式的演奏,让学生自已去体会、去感受:音有高有低,有固定音高。增强了学生的听音能力,同时,通过实践,学生对音与音阶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不但使枯燥的理论知识更生动形象,而且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技能操作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说:“过去掰着手指头算乐谱,现在一看就明了,一吹就出来,不难!”

由于竖笛的音域比人声宽,因而通过竖笛进课堂,学生对音高的实际感受,由一般人声唱的,以中央C到E(音域+度),通过吹竖笛实际感受的音高,向两极大大扩展,从而开阔了学生对音域的认识与识别,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四)、竖笛吹奏与“体验自然”相结合

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把音乐课教学仅仅局限在教室里,老师教唱,学生学唱,不但很难使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有意识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室外宽松的教学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辅之以恰当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体会多姿多彩的大

自然赋予我们 的启迪,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如在排练乐曲《友谊地久天长》时,我带领学生,迎着扑面而来的春风,呼吸着新鲜纯净的空气,围坐在校园池塘边的一块草地上,四周杨柳青青,天是那么高,地是那么大,美妙壮观的大自然使他们心旷神怡,欢歌笑语使他们热情高涨,此时加上我声情并茂的一段话,学生们沉浸在这情与景的交融之中。我说:“同学们,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四个春夏秋冬,我们的友情一天比一天深,一天比一天浓,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这时学生拿起竖笛,再吹《友谊地久天长》这支乐曲,笛声与以往就明显不同了,像树枝冒出的新芽,生机勃发了。他们入迷地吹着,我静静地听着,深深被他们的笛声所感动。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音乐

动中,使乐曲表达的意境、情境更加完美了。这种教学的结果是:同学们学的认真,学的有兴趣了,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渐趋深刻而准确了。

四、小学竖笛教学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竖笛又称直吹笛、牧童笛。它有固定音高,吹奏方法较容易掌握,是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儿童中的一种吹奏乐器。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学具,它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而且能有效地辅助学生掌握音准,提高学生识谱视唱能力以及学生的演唱特别是合唱水平,同时能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下面就谈一谈竖笛教学中的几个注意点与同仁相互切磋。

一、端正教学态度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认识竖笛教学在整个小学音乐中所占位置,对实施新课标所起的重要作用,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贡献所在。说得这么重要,是因为客观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一些人不重视音乐课,呈现“重主课、轻副课”的局象,因此面对现实,不得不“静心思索”、“端正心态”,尽自己的努力争取学校领导的关心,争取各学科老师的支持,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吹奏竖笛是一种多种器官合作的技巧练习。这种练习有利于身心发展,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德、智、体、美、劳素质地全面提高,帮助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念,促使他们在学习吹奏竖笛时做到:“平心静气、全神贯注”。

二、音乐节拍准确

音乐教学中的小节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而演唱、演 奏的进程是无形的、多变的。因而各个音符在乐曲中的时值概念对小学生而言太抽象了,如何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事物,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1、采用拍手念“达”,根据不同的教学年级对象,由易到难,分别出现 :

X; X —;X — — —;X X ;X X X X X X ;„„

达; 达 —;达— — —;达达; 达达达 达达达;„„

反复拍手练唱;

2、让学生借助电子乐器练节拍,采取不断变换速度,让学生找节拍;

3、利用竖笛教学中的吐气练节拍。实践表明上述几种方式易于接受,效果良好。

三、掌握指法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在学习持笛练习和音阶练习时,采用两分法,则先学习左手,因C大调全放孔为“7”最容易学会,然后再按第二孔、第三孔,进行长音练习,这样就学会了“7、6、5”三个音待这三个音音准基本稳定后,再反过来练习“5、6、7、”反复练习这三个音的上行,下行,然后对按孔、抬指提出具体要求,最后在这三个音范围内,可自编各种节奏音型及练习曲供学生巩固学习。

为了使学生一开始学习就参与艺术实践,达到巩固知识及转化能力的目的,我又指导学生吹奏《小宝宝要睡觉》这首歌曲——此歌曲是G大调,移成固定后全曲只有“7、6、5、”三个音,速度慢,轻柔很适合初学的同学吹奏,通过这种练习检查了学习的效果也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由于吹奏的歌曲是摇篮曲体裁,因而能约束控制学生吹奏的音量,还可提出吹奏音色的要求,真可谓一举几得。再此基础上,再按第四孔,进行“4”音的学习就容易多了。

左手指法熟练后,进行用右手按第五孔、第六孔、第七孔,也即“3、2、1”三个音的学习,根据所学的音级音域编写简单的练习曲供学生反复吹奏。特别是长音练习是学习吹奏乐器的重要训练部分,老师应强调吹奏长音时音头音尾要一致,不发抖音,直线进行,速度慢,只有按吹奏要求进行练习,才能逐渐使吹奏竖笛的音色更加优美,表现力更加丰富。

四、指法灵活准确

指法的灵活准确程度,是衡量竖笛吹奏水平的标准之一。这项教学的要点是“指腹按孔,指根运动,手指放下,不紧不松”,“手指停在大门口,开门关门很方便”。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手指所放的位置,手指运动时力度。要掌握这一要点,必须做到:1用指腹照准竖笛的孔眼,按严蒙实,反复多练;2注意单指练习,调节笛孔手指在上方的位置,谨防双手无名指上翘或勾在一旁。这项训练可以让学生单吹“

5、6”“

2、3”并力求在单位时间里反复多 次练习。为此,可编一些类似于 6 5 —︱ 5 6 5 6 5 — ‖和2 3 2—︱2 3 2 3 2 —‖

供学生使用。3练习切换指法,重点训练“7,1,2”的切换。这里的教学一定要放慢教学速度,可以让学生先练: 1 2— ︱7 1 2— ︱ 2 1 7— ︱ 2 1 7— ‖ 再练:71 27 12 ︱ 71 27 12 ︱ 21 72 17 ︱ 21 72 17 ‖

总之,指法的训练,要做到讲清要领,由易到繁,层层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五、吹奏气息控制

(一)、气息的运用。要吹好竖笛,正确的呼吸方法至关重要。小学生对气息控制的意识及能力较差,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既是学习吹奏竖笛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呼气和吸气的时间大致相等,吹奏竖笛则要深呼吸,把气吸到腰腹部,与唱歌的呼吸方法相同,运气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强、弱、长短以及各种感情变化的基础。掌握自然、缓慢、平稳的运气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摸索,我拟定了下面的气息训练两步法:

1、”闻花“吸气。吸气的方法包括缓吸与急吸。急吸在吹奏中运用得最多,但不论缓吸与急吸,吸气都要深一些。深呼吸看似简单,但练习起来却很抽象,让学生感到茫然。如果在练习时,假定每一位同学面前有一朵美丽芳香的鲜花,让学生从闻花的过程中感觉深呼吸的状态,这样就使本来枯燥而抽象的练习变得有趣且直观。

2、气息的保持与缓呼。掌握了深吸气的方法,但怎样才能做到将气息保持住,并真正做到缓呼呢?我是这样做的: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张长10厘米,宽1厘米的薄纸片。练习时,把纸片用一只手捏住它的一端放在唇边,把它轻轻吹起并保持在一定的高度,看谁保持的时间长。这样的训练,鼻和嘴不能同时出气,口型需张得象发出“乌”的声音那样,把无形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以达到良好训练送气的目的。运用上面的两步法,再进行长音的吹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颤音送气训练前,教师可以做一个吹蜡烛的实验,即:点燃蜡烛,教师利用腹部颤动把蜡烛吹得忽闪忽闪的。然后让学生用竖笛去练习吹颤音,这样做形象、直观效果会更好。

(二)、舌头的运用

舌头好像一个活塞,可以起阻碍气流的作用。竖笛演奏乐曲需用连奏和断奏两种方法。吹奏时要防止在送气时“以呼代吐”,影响吹奏质量。传统中,我们 以发“吐”音来吹奏断音。方法是:吹奏前将舌尖顶住上牙齿和牙肉的地方,堵住气流,吹奏时舌尖迅速向里缩回,离开吹口,发出“吐”的音,声带不振动,即能取得断音的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发“吐”音时,气流很强,特别是在吹奏低音时,不小心就会把音吹破。而“嘟”与“吐”的发音位置相同,所不同的是”嘟“是不送气音,”吐"是送气音,如果将发“吐”音改为发“嘟”音,则不仅能取得断音的效果,而且吹出的音也纯净一些。

在对学生进行竖笛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①、初级阶段:

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吹奏方法(如持笛、摁孔、含笛嘴、呼吸等等)和简单的吹奏技巧(单吐、连音等)。将吹奏方法编成口诀: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口含一至二公分,口要圆、气要缓,检查手指要摁严,一字一音用单吐,上有弧线气要连,高音(口形)变扁气要急,眼睛(视 谱)走在时间前。②、中级阶段:

完善吹奏技巧,增加双吐、三吐、长音、变化音的练习。

③、高级阶段:

进行课堂教学加课外小组活动的进一步训练。

六、培养无声练习

合理的教学步骤,良好的教学秩序,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小学生自觉性差,好奇心强,在进行集体竖笛教学时,怎样才能让学生统一听指挥,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呢?无声练习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在吹笛前,或先做无声的呼吸训练再吹奏长音,或先在竖笛上做无声的指法练习,再用正确的吹法奏出美妙的音乐。无声练习减少了课堂中没有目的的乱吹,不讲方法地盲目吹的现象,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课堂时间,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七、自制闷笛、巧妙练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任何乐器,熟能生巧,苦练是必要的条件。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宿舍,许多学生若干竖笛,一练起来就“蛙声一片”;在家里,在其他公共场所,一练起来就“叽哩哇啦”。结果可想而知,噪音会严重地污染周围环境,给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带来较大的干扰,有些人还可能理直气壮地辩解说:这不也是在学习吗?真讨人嫌!可想而知,学校领导还能再支持吗?其他老师能允许吗?学生家长能理解吗?在这种人人喊打的环境里,想教好竖笛和学好竖笛,难上加难矣!笔者为此曾绞尽脑汁,无可奈何。后来听有经验的老师介绍,针对这种现象用统一管理法,上课前把竖笛发给每个学生,下课时再把竖笛收到老师那里。这样虽然消除了噪音,但仅凭每周节把课、课堂上十几分钟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效果肯定无法叫人笑得起来。那么怎样才能练得尽兴又不妨碍别人呢?方法终究还是有的:笔者要求学生在竖笛吹孔的斜面上固定一枚很小的条形物,用来阻挡或减少吹奏时部分气流的摩擦,就可以使笛声相应地变小、变闷。实践证明,这种技巧既容易做好又不花钱费时,练习起来也不太影响周围环境。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既导又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只有灵活运用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新颖独特的方式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爱好音乐,喜欢竖笛,掌握技巧,吹奏出悠扬的笛声。人人未必都有一副好嗓子 但人人都有享受音乐的权利。不会唱歌不代表不爱唱歌,嗓子不好不代表手不灵巧。竖笛价廉物美,是引导孩子们走进音乐殿堂的桥梁,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美育的乐器之一。它能强化乐理,协调手脑,陶怡情操,培养人的艺术素养。作为普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拥有做好工作的决心、勇于探索的品质,遇到困难只要多动脑筋,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

愿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也愿我们的课堂能够飞出更多动听的竖笛声!

2006.8.18

第五篇:如何在中学音乐课堂开展器乐教学

如何在中学音乐课堂开展器乐教学

民勤五中邱成玉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学生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的确如此,器乐教学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行音乐艺术实践的一种较好的形式。

口琴是课堂器乐教学中最常用的乐器之一,因其体积小、价格便宜、便于携带且有固定音高等优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从2001年起,响应“口琴竖笛进课堂”的号召,我校将口琴作为教学乐器引入课堂。几年来,在不断反复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口琴,不仅能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开拓音乐视野,促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并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在口琴学习中体验、探索、发现、求知?我认为:应当着眼于学生的音乐兴趣,积极的创造精神和审美情感的养成,以培养学生主体对器乐的表现创造能力为目标运用以下几点策略来进行班级口琴教学。

一、在听赏体验中学会聆听,激发兴趣。

在过去的口琴课堂教学中,我会先教几个音,让学生机械式地跟着

练习。渐渐地,我发现同学们的耐心是有限的,不能适应枯燥单调的学习方式。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好奇心强,尤其喜好新生事物。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就要把听赏体验放在第一位。在看一看口琴的外形后,让学生吹一吹,体验口琴的音色。教师适宜地演奏一首学生熟悉的乐曲,学生在认真聆听后,对乐曲的节奏、旋律、情绪、风格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畏难情绪降低,愿意投入到口琴学习中来。例如:在教材《小星星》的学习中,旋律的流畅性和呼吸学生较难把握,听赏体验显得由为重要。只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欣赏乐曲时能够专注地聆听,学会捕捉每一个细小的声音信息不仅锻炼了敏锐的听觉感知,也为有呼吸的演奏打下了基础。

口琴学习并不难,关键还是熟练的过程。教师要多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者是世界名曲来聆听、感受,接着哼唱、试奏,渐渐都能感受参与口琴学习的愉悦。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欣赏好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做更多的音乐积累,丰富内心的听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记忆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用手中的口琴将音乐主题表现出来,多表扬敢于尝试的同学,让美妙的音乐大家一起分享,学生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来。

二、运用模仿演练手段,让学生在游戏中,在感受音乐形象过程中提高演奏技能。

最初的训练基本以按谱找音的方式,而缺乏对音乐“灵魂”——音色、力度、表情的体现,时间一长,学生吹奏的东西缺乏音乐节奏的整体感,把音乐当作机械式的技能去训练,使一些学生与生俱来对音乐的敏感和领悟渐渐削弱甚至磨灭。为了让学生能自如地演奏,教师要善于把知识点、演奏技巧渗透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能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玩玩唱唱,吹吹打打,使学生获益于趣味游戏之中。更重要的一点是:模仿是学生直接将欣赏感受到的音乐表达出来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口琴学习中,既有视觉上的模仿,它来自于教师的示范,如演奏姿势、演奏方法等;又有听觉上的模仿,它来自于学生听赏体验中仔细专注地聆听,以及教师范奏时由于不同的演奏方法产生的不同音色变化与效果。因此在口琴学习中要进行模仿演练。例如:在教材《小星星》的吹奏学习中,我充分运用了模仿演练。完整听赏乐曲后,教师范奏11 | 55 | 66 | 5-|和56 54 | 31 | 56 54 | 31 ||学生感受八分音符,观察教师的连奏,并试着吹一吹。在师生的模仿演练过程中,学生跟着感受。就这样,学生掌握了吹奏八分音符的技能技巧,由此可见,模仿演练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口琴教学手段。

三、在合作中表现,并自主进行探究创造。

表现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演奏能力和欣赏水平,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也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表现音乐,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从而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当孩子们合奏一首刚学会的乐曲,往往会各吹各的,音色上也有差异,听起来显得杂乱。其实只要引导孩子们逐渐养成用耳朵的习惯,学会倾听他人的演奏,倾听自己的演

奏,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乐器合作,并能够在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演奏,形成“音乐的耳朵”。同时,根据乐曲所表达的内涵、情感和风格,积极展开联想、想象,结合学生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创造;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创意的机会,以达到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和音乐创造力。

例如在练习乐曲《彩云追月》时,先让学生在表现中合作,分声部进行演奏,要求学生聆听他人演奏效果,在合奏时使学生能够听到两声部和谐、均衡的和声效果。同时结合音乐特色,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月夜静谧、清幽的美,启发学生思考表现月夜所需要的力度、速度,再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结合情境自主对乐曲进行处理:配打击乐、转调、轮奏、更换主奏乐器,学生的所有想法我都尽量满足,都让他们去尝试。学生将乐曲所描绘的皓月当空云彩相伴的美妙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都有种满足感和喜悦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参与合作的愉悦和探究创造的快乐。

此外,在口琴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一、学生的演奏姿势要正确,教师应严格把关。特别是吹奏时的嘴型要统一,切忌出现嘴唇与口琴接触过紧或过松,过紧容易造成嘴唇破裂;过松就像金鱼吐泡泡一样,影响演奏的连贯流畅,影响气息的处理。以自然放松状态最佳。

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聆听的习惯;观察的习惯;积极投入的习惯;认真练习的习惯;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以保持音乐课堂动静结合的合理状态。

三、注意口琴的使用卫生。每一次演奏前后均要清洗口琴,使用清洗完后用小毛巾包好,严格做到一人一琴。

别看小小的口琴貌不惊人,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还真不小,它使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使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才能的天地,都有展现自我的舞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口琴这种教学乐器,并与唱歌、欣赏、创造等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下载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器乐演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创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器乐......

    小学音乐器乐合作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小学音乐器乐合作教学案例 李玥 一、案例背景: 《音乐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教师都想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教学 竖笛是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吹奏乐器之一,其音色悠扬,简便易学,携带方便,既能独奏又能与各种打击乐器组成小乐队,深得少年儿童的喜爱。我这几年一直在音......

    器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意识

    器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意识 课标明确提出,音乐课程要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学必须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告诉我们,音乐教师是审美教育的实施者,不仅仅单纯向学......

    论文课堂器乐教学教什么

    课堂器乐教学“教”什么 课堂器乐教学对于普通中小学校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展开了对课堂器乐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但在笔者......

    音乐论文-浅论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

    浅论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有如小河之水、江河浪花的教学语言,棱角分明、高潮迭起的教学活动,无一不是教学艺术的创......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大全)

    音乐教学日志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 济南高新区大李家小学 徐传婷 任教小学音乐已两年有余。小学的音乐课堂尤其是我所在的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主要以歌唱......

    小学音乐课堂中关于合唱教学的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 --课题研究方案 为了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这一学年我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