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下面我主要谈一点课堂写作心得。
通过仿写、扩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
近几年强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新”、“奇”上下功夫,却忽视了仿写,甚至认为仿写就是抄袭。其实作文既是智能活动,也是技能活动,人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初级阶段,都要借助于模仿。一名新教师要成为独具风格的教师不也要经历听课、看别人的案例等模仿阶段吗?学生学习写作也不例外。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说过:“仿写,能够克服学生作文难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从而迈出重要的一步。”仿写是知识迁移最直接的途径,仿写的过程是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妙处的过程。若忽视仿写,一味地追求作文的“新”、“奇”只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写出四不像的作文。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揣摩本文生动优美的句子,我让学生仿写这样一个句子:“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时学生有了一个参照,比随意写的句子生动了许多,大多数同学都写出了自己满意的句子。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柔波碧浪中泛起一层涟漪,浩渺无际的星空划过一颗流星,是寂寥空旷的黑夜闪出的一点星光,是田园风光中的一种安详,一种宁静。”又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情柔绵绵的春雨挟着一瓣玫瑰,深渊空旷的峡谷中颤动的野百合,是纯蓝的天空上一抹飘忽的云,是皑皑白雪中的一梅独傲,一梅芬芳。”当然模仿课文的方法很多,除了仿写句子,还可以仿写课文的文体,课文的开头、结尾等等。如此持之以恒,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凭这个例子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有了凭借,历练才有着落。”
虽然扩写受到原文的主题、题材、体裁的制约,但在内容和写法方面又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识。这种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精细地观察事物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讲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时,教师让学生用优美的散文化语言来描摹闺中女子等待归人的心情。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将女子凄美、幽怨的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让学生练笔的同时又加深了他们对诗的理解。
第二篇:数学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
在高中数学学习生活中我觉得应该主要培养以下能力
1.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不仅贯穿于数学之中,而且也贯穿于物理、化学等其它学科和日常生活中。正确、迅速地运算与熟练地变换复杂的字母表达式是最为重要的数学能力之一。
2.空间想象能力: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由观察能力、抽象能力、类比联想能力,对几何体的转化能力等逐步培养起来。
3.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运用形式逻辑及辨证逻辑的思维规律和方法来形成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对数学解的分析能力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一定要由自己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上课更能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第三篇: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内容摘要:对于体校学生而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处于劣势,如何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授课教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物理教学过程中,观察能力十分关键,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观察能力 必要性 培养措施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观察法是非常重要的,是物理学习的基础,更是物理学习主要培养的能力。
1.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许多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总结而得来。观察自然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实验的观察,能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基础,又对培养观察实验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观察力是物理学习认知活动的门户和源泉,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智力条件。在教学中曾经对学生的观察力进行调查后发现物理学习成绩受观察力影响,观察力得分高的,基本上物理成绩也高。因此物理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同时,物理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学科。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观察力,不仅能为他们深刻领会知识提供鲜明而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而且能开阔他们的眼界,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关注实验特点,着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为基础的实验学科,观察不仅是认识物理的窗口,同时也是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教师首先应着重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其次教师应及时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捕捉观察现象,事先给学生讲清实验内容、目的,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然后做实验,才会有质的飞跃,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3.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观察兴趣是学生通过观察,力争知道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继续探索真相和情感意图。好奇心是感兴趣的领导者,每个人都有好奇心,由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他们就能产生兴趣观察。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示范实验和学生实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学生提高兴趣观察;激发学生谈论周围的身体现象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探索身体知识;介绍一些身体学术的轶事启发学生观察兴趣。
4.培养科?W的观察方法
要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发展,必须交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技能。观察的方法有:重点观察法、对比观察法、归纳观察法。重点观察法就是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目的有关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一般可以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进而由表及里的观察程序,或由一般地了解全貌,再集中观察某一物理现象。对比观察法就是通过两个物理现象的对比,或对同一物理现象的前后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共同点、相似点或不同、差异,例如对蒸发和沸腾的观察就采用了对比观察法。归纳观察法就是通过对个别现象进行观察,得到个别结论,再通过归纳,得到一般规律,总结一些物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或研究一些涉及变化因素较多的问题时,通常采用归纳观察法。
5.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所有的物理场景都不能在学生面前显现出来,引进多媒体教学无疑将为我们的教学带来创造物理场景的可能性。如:通过各种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物理实验,让学生思考,总结物理定义和法律,同时做每一个实验,这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的质量。因此,物理教师应多使用多媒体来提升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使学生能够轻松观察,循序渐进地进行节奏排列的课堂教学,实现高密度,高效率。如“光折射”教学允许学生观看幻影视频;“能源开发利用”课前教学,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世界新能源开发利用情况。而且还允许学生将电视视为中央十大节目,互联网和其他形式,拓宽视野,提高观察能力。
6.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使用所有可访问的方式来积累。物理学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物理学科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学生对物理学的理解,首先从生命的观察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做生活的心脏,注意对有兴趣观察的学生的培养。例如:在“探索滑动摩擦”部分的研究中,您可以预先安排学生在上课前观察自行车,仔细寻找摩擦部件的使用,同时考虑摩擦部分的哪些部分不利于自行车;然后教这个班的“特色”,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应用情况,从小镜子,大镜子健身房,牙医检查镜子的牙齿,商场里的各种镜子等等;“浮力”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浮力;“状态转变”学习,让学生观察云,雨,雾,露,霜,冰雹等形成的性质。不仅如此,教师在具体教学知识之前,还可以针对学生在“探索杠杆条件的平衡”研究中设置一些问题,笔者在笔者之前让学生记住思考生活杠杆,使用示例图片允许学生观察杠杆的识别,并考虑其作用的讨论。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积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阎金铎,梁树森.物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5
[2]阎金铎,续佩君.物理能力测量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写作兴趣
培养良好习惯 提高写作兴趣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杨斜镇中心校 王尚民
【内容摘要】:
写作是教学中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提起写作,好多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笔,写作成为学生的烦恼,教师的无奈。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一困境呢?那先得从观察入手,观察是写作实践中重要的基本能力,又是写作材料来源的渠道。观察是直接从客观事物中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从而为写作积累充足的材料,解决无法下笔,无米之炊的问题。观察强调眼脑并用,做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观察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做到准确,全面,细致,深刻,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让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生活,细心观察,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材料
细致
全面
留心
景物
感知
培养
兴趣
【正文】:
写作是教学中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提起写作,好多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笔,写作成为学生的烦恼,教师的无奈。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一困境呢?那先得从观察入手,观察是写作实践中重要的基本能力,又是写作材料来源的渠道。观察是直接从客 观事物中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从而为写作积累充足的材料,解决无法下笔,无米之炊的问题。观察强调眼脑并用,做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观察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做到准确,全面,细致,深刻,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生活,细心观察,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古今名著,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我想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阅读佳作是提高写作的第一把钥匙
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可以体会朱自清散文的优美,在优美的荷塘,融于淡淡的月色,那该多美;同时体会李白的激情豪迈,李清照的婉约……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观察生活是提高写作的第一手素材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感动,因此,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并且细心观察,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对写作具有重要作用。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窗口,可以获取和积累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巴金说:“五十年来我在小说中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习作者首先要从观察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物和景开始。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写作动力。
三、自评自改是检验写作提高的第一方法
真正能流传于世的好文章,无不是经过精心修改后的结晶。从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到袁枚的“一诗千改心始安”;从“披阅五载,增删十次”的曹雪芹,到“数易其稿”的列夫·托尔斯泰,无不说明执着修改的重要性。而《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中学生要“有独立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吕叔湘老师也曾讲过:“教学就是为了教学生学”。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就该教学生自己改作文,这并不仅仅限于减轻教师负担,更重要的在于着眼效率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着眼于重心下移和角色的换位,最终达到教育家叶老所说的那种“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感受成功是激发写作兴趣的第一动力
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写作水平的逐渐提高,同教师鼓励性评语密切相关。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 4 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给本地报刊投稿件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位学生下了这样的评语:“同学,我读了你的作文,觉得你的习作态度值得我欣赏,希望你更加努力,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从此之后这位同学更加认真地写作,特别是写后一丝不苟地进行删改的习惯更令人赞赏,他的习作水平也提高得很快,对于平时习作水平一般的学生,我会抓住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如:“你真行,这个句子写得特别好!你这几个词用得太妙了!”我还经常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学生下一些鼓励性的评比,读到这样的评语,学生喜欢得不得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使之成为自己习作的动力。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和表扬鼓励,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记住,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效果的体现,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读到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本方法之一,要加强阅读训练。多观察,多阅读,多自评自改作文,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日积月累,对作文的提高有日新月异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1.《新课标中学语文四库全书》,胡李钦主编。
2.老舍的《多练基本功》。
3.巴金的《观察人》。
4.《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五篇:培养学生美术观察能力及教学探究
培养学生美术观察能力及教学探究
浅谈初中美术“观察·审美”教学法
观察即是对事物的仔细察看。观察能力的培养几乎遍及每一学科的教学,只是各有侧重。而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培养,则是重中之重。因为无论是对事物的塑造或表达,还是美术学习过程本身,都把观察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放在了首要地位。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无论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还是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观察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学展开的重要基础。要学生表现、设计、欣赏和探索,都离不开美术观察,其重要性毋庸质疑。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美术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的展开中,我主要是从理论探讨、写生训练、临摹欣赏和评论教学四个方面进行实施的。下面就将我在教学上所做的探索作些归纳整理。
一、通过情境设计中理论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自主认识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美术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是现代美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日本美术教育的目标是“扩展表现及鉴赏能力,在体验到造型创作活动喜悦的基础上,培养爱好美术的心理,培养高尚情操。”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形成深刻独立的自我。因此,美术教育必须考虑在美术指导中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审美趣味。我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曾设计了几节美术活动课,以情境设置和案例分析为主要内容,我将其称为“美术情境教学”。
在一节以“美术学习中的观察和体验”为主题的情境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个“十岁儿童画树”的例子,在案例中,有一个开场的问题是这样的:
“今天我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大家,这其实也是一位美国美术教师与我在昨晚梦中邂逅时所共同提出的,我们几乎难于找到合情合理的答案,于是请大家解决„„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空气是格外的清新,清脆的鸟鸣奏起了晨曲交响诗,一群孩子们在教室里面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画好一棵树„„这时候一个学生要求他的美术老师:
‘我不能画好一棵树,老师!请您替我画他吧!’
美术老师非常震惊的样子说:‘替你画?’
孩子再一次恳切地请求道:‘是的,画给我们看看吧!’”
(注:该题材源自科汉/盖纳著《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
我给学生的问题就是:这个美术教师该不该帮这个小孩画?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积极的思考,因为在他们心中这是个常见的事,有很多人都要求过他的美术老师。再者,他们之所以积极参与,是因为他们以前从未在美术课上解决过这样的问题。最后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选择要学生自己观察,老师做指导工作。继而,我又向他们讲述了在“十岁儿童画树”的这节课中,学生与老师的展开活动,让他们了解到了在美国的美术课堂中,师生的活动是如何展开,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以及学生又是如何主动观察的。通过这节情境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的有了提高,而且大多数人能主动地去观察事物,并且知道“每个人的观察都明显带有自己的个性”。
初中学生不同与小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设置一些具有简单思辨性格的情境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一节以“美术观察的差异和幻想价值的讨论”为主题的情境教学中,我又一次体会到了教学上的成就感,又一次加强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设置情境教学活动的自信心。
这节情境教学的课题是“在视觉和幻想中交织的艺术”。组织教学后,我以一个观察的案例导入,然后是让学生完成一系列的讨论。第一个讨论是“天是什么颜色?”其目的是要揭示时空环境的不同会导致观察的差异。第二个讨论是围绕“一个五岁儿童眼中的妈妈”展开的,其目的是要揭示视角的不同会导致观察的差异。为了构筑观察与幻想之间的桥梁,我在讨论三中设置了两段音乐,由我用口琴吹奏的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引子和舒伯特《小夜曲》。听过音乐的人会很快找到其间的巨大差异。我要求学生在听了之后用语言描述内心的感受,最后我布置的作业是要求学生们用语言描述一段观察某一事物后产生的想象画面,并尽可能的用绘画工具描绘下来。
在这个情境教学被应用在实践中以前,我原以为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难,甚至已作好了学生不积极配合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实践证明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劲头十足,他们的作业也出乎意料的好。我在活动设计的指导思想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本活动设计主要以学生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旨在通过讨论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美术观察和幻想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以实例分析为载体,让学生在实例的体验中学会将观察和幻想运用于现实生活。对学生视知觉、创造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相互合作能力等的培养也是本活动设计的主旨。另外,在活动设计的展开过程中,还进行了一些跨学科教学的尝试。”
回想起许多学者们讲的“理论先行”,我颇有感触,在初中学校美术基础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看来也可以被视作是“理论先行”的一个范例。
二、通过写生训练教学,初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能力,有目的的表现物象
经过情境教学的“理论先行”,在实践中,其效果是明显的。这首先表现在写生训练教学中。学生写生直接的取法对象就是实物,这时候学生必须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才能有选择的抓住该画什么、该舍弃什么,画白杨树与松树,其调动的技巧语汇显然不同;描绘一个人的站立、行走、半蹲和坐姿,都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我认为学会观察并不仅仅只是看清物象的结构、形体质感、色彩等物理性特征,尤其是美术领域的观察,它至少还应该具有选择功能。善于观察的眼睛就是一把无形的剪刀,所谓“因势生形”、“迁想妙得”就是这个道理。观察的表象是看清物象、分清特性,而其实质则是选优去次,落实到美术中,则是学生观察时的选择、组织、创造能力。
在教学实际中,我不会要求学生原物照搬地描绘,不会主张那种标本型描摹,而是要求他们要有构思,讲求构图,让画面如何产生饱满的视觉效果,如何生发出意境之美,有时就是大胆的要求他们移景取象。一切观察为作品,一切观察为画面,一切观察要体现构图的形式美法则和审美需求。学生对于简与繁、疏与密、黑与白、详与略等对比因素,在这样的观察训练与形式追求中得到了深切的体验。有时候,我还要求他们先确定一个画面的形式追求,然后再出去写生,在写生中教师则依据学生在先前提出的目的追求作辅助性的指导。如果说情境教学是本于意识观念层,那么写生训练教学则可以被看作是意识观念在实践中的运用。
三、通过欣赏、临摹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精确程度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临摹教学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美术观察能力之精确程度的提高。与写生训练教学不同,欣赏、临摹教学中的观察对象已经是既定的美术作品。那么欣赏与临摹教学中的观察就不仅仅只限于作品本身,在很多时候,还要体验作者的情感,这是观察的最高境界,即通过静止的美术作品观察体会作者生动、鲜活而强烈的情感。在临摹教学中,还存在一个表现“体验”这一
重要的教学课题。
初中的美术教学,在欣赏与临摹的实践中,虽没有上述那样高的美学要求和鉴赏难度,但其过程我们仍要注意,尤其是对作者情感的体验这一环节。在欣赏教学中,我利用电脑的有利条件,将图片进行放大处理,学生们就会看到许多在课本上模糊不清的地方。例如在欣赏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的教学中,两个主人翁之间的镜子里的图象,将其放大后,学生惊讶的表情出现了,他们体会到原来原画是这样的精细入微。又如在对西班牙17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的欣赏中,对教皇面部表情的观察。值得惊讶的是,学生们居然能很快的用凶狠、狡猾和精神虚弱等形容词来表达对主人翁的印象,证明在大师的作品面前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是精细的,其感受力也非常值得称道。经常作这样的训练,我相信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在临摹教学的展开中,我把教学的目的定位在以形式美的临摹为主,以作者情感的体验性临摹为辅。对于画的形式的临摹,我要求他们可以选择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用坐标格作准确临摹;第二种是自由而准确的临摹;第三种则是纯自由的临摹。我所选的一些范本基本上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例如米勒的《农妇对话》、希施金的《橡树》等。有利于初中学生理解和接受,也便于学生分析和把握,对于纯自由的临摹实际上就是向体验性临摹的靠近。在体验性临摹中我选择的是一些写意类的绘画作品,例如马蒂斯的小速写、中国的写意画范本等,主要是要他们体验用笔绘画时的情绪与情感投入。有时候,我还要求大家进行变形式的临摹,即对原作进行夸张、变形的处理。不过在形式上的变形、夸张与新的构成不能脱离原作的风格面貌。这些在教学实践中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四、通过评论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对观察的自我培养能力。
学生美术观察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学上的意识与技术训练外,在评论教学的展开中,亦能使其得到一定的培养。我在教学安排上,只要是有绘画的练习课,到下课前的十分钟,都会开展评论教学,让他们相互之间评论别人的画作或者让他们进行作品的自评训练。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让观察能力依此而加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同龄人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发展了学生的自主精神,一举多得。
美术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多元的活动,需要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反思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要想学生在美术课中兴致勃勃,主动地学习,教师的素质是相当重要的,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创造出新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美术观察能力及教学探究
浅谈初中美术“观察·审美”教学法
阜新市第十八中学
周画美
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