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案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蒋军晶老师7月12日上午授课课文
清早醒来,不睁开眼,尽量用耳朵来辨认天天叫醒我的这些家伙们,单凭听力,我能准确地知道这些家伙所处的位置,是在窗前那株高大的七片叶树里边,还是远远地在房脊和烟突上。当然我不知道这些家伙的名字。我的家乡决没有这么多种奇奇怪怪又美妙的叫声。我的城市里只有麻雀。
有一种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调?后来我在十四区博物馆听鸟儿们的录音时,才知道这家伙名叫AMSEL。它长得并不美。我在闭目倾听它的鸣唱时,把它想象得美若彩凤。
其实它全身乌黑的羽毛,一个长长的黄嘴。好似一只小乌鸦叼着一支竹笛子。
我发现,闭上眼睛时,声音会变得特别清晰和富于形象。有一种叫声像是有人磕牙,另一种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但它们总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还有一种鸟叫得很像是猫叫。一天,它一边叫,一边从我的窗前飞过。我幻觉中出现一只“飞的猫”。
一位奥国朋友称这种清晨时鸟儿们的合唱为“免费的音乐会”。参加这音乐会的还有远远近近教堂的钟声。我闭目时也能听出这些钟声来自哪座教堂。从远方传来的卡尔大教堂的钟声沉雄而又持久;来自后街上克罗利茨小教堂的钟声却清脆而透彻。小教堂钟声的加人,常常使这“免费音乐会”达到高潮。然而,每每在这个时候,从窗子会溜进来一股什么花香钻进我的鼻孔。
五月里的维也纳是“花天下”。
家家户户挂在窗外的长方型的花盆全都鲜花盛开,绚烂的颜色好像是这些家庭喷发出来的。许多商店用彩色的花缠绕在门框上,穿过这门就如同走进花的巢穴。按照惯例,城市公园年年都用鲜花装置起一座大表,表针走得很准时,花儿组成的表盘年年都是全新的图案。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还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芬芳的三角琴。于是,维也纳的灵魂:音乐与花,全叫它表达出来。
古城依旧的维也纳,也很难找到一条笔直的路。开车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全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雅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或是一个雕像„„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绝对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在这个音乐之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到处的音乐会,到处的音乐家雕像与故居,而是你随时随地都会无声地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所以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
有人说,真正的维也纳的音乐并不在金色大厅或歌剧院,而是在城郊的小酒馆里。当然,卡伦堡山下的那些知名的小酒店的乐手们过于迎合浅薄的旅游者的口味了。他们的音乐多少有点商业化。如果躲开这些旅游者跑到更远的一些乡村的“当年酒家”里坐一坐,便能够体会到真正的维也纳音乐。坐在长条的粗木凳上,一边饮着芳香四溢的当年酿造的葡萄酒——那种透明的发粘的纯紫色的葡萄酒更像是葡萄汁,一边咬着刚刚出炉、烫嘴、喷香而流油的烤猪排——那是一种差不多有二尺长很嫩的猪肋;忽然欢快的华尔兹在你耳边响起。扭头一看,一个满脸通红的老汉,满是硬胡茬的下巴夹着一把又小又老的提琴,在你身后起劲地拉着。他朝你挤着眼,希望你兴奋起来,尽快融入音乐。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已经围着他的双腿起劲地左转右转,整个酒店的目光都快活地抛向他。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这才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维也纳生活园舞曲》简要教学思路
杭州市天长小学
蒋军晶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讨论等学习活动中了解、体验维也纳人热爱音乐、能欣赏音乐、人人都在享受音乐。2.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本文的选材特色,知道选材的重要性。
3.练习默读、选择性阅读、跳读,体验“问问题、寻找认知冲突”阅读策略。教学过程:
一、解题留疑
1.你听过圆舞曲吗?你知道维也纳吗?
2.一篇描写维也纳生活的文章,你觉得会写到哪些内容呢? 3.默读,思考:《维也纳生活园舞曲》写了什么呢?
二、在认知冲突中,推进思考,深入体验 1.第一轮认知冲突
(1)文章写到了哪些内容?(鸟叫、花、路、酒馆)
(2)文章写了鸟叫、花、路、酒馆,却时时让我们想到音乐,为什么?
(3)分组研读,思考,讨论——鸟叫与音乐的关系;花与音乐的关系;路与音乐的关系; 酒馆与音乐的关系。(4)小组汇报,教师梳理 2.第二轮认知冲突
(1)文章为什么不多写婉转、嘹亮、悠长的鸟叫声,而去写那些难听的鸟叫声?(2)花与路旁,根本没有声音,为什么会让人时时想到音乐?哪些事物让人想到音乐?(3)文章为什么不写小伙、姑娘、孩子,而要写老人?
三、解题释疑
1.小练笔:写下你对课题的理解 2.分享评论
3.教师小结本文选材特点 蒋军晶个人简介:
蒋军晶,杭州市天长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浙江省小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名师讲学团特约讲师,全国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教改之星、浙江省课堂教学能手、杭州市十佳教师、杭州市双十佳魅力教师。曾应邀赴台湾、北京等各地执教研究课300余次。
中华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委,出版专著、编著《打磨课堂——蒋军晶小学语文典型课例》《从课堂走向课程——我的语文之路》《蒋军晶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小学生老舍读本》《耕读缘写作教材》《新经典日日诵(第9册)》等,即将出版专著《和孩子聊书吧——提升儿童阅读力》《看看电影读读书》《你不能错过的儿童文学经典》等,在《人民教育》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案例100余篇。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hzdddb
第二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公开课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教学目标】
1、读准“尽量、尽快、喷发、喷香”这几个多音字的读音;积累“„„而„„”、“„„又„„”形式的词语。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生活中处处充满音乐气息的,指导以批注的形式正确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通过理解“维也纳生活与音乐的关系”,欣赏作者选材特点和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维也纳生活与音乐的关系”,欣赏作者选材特点和语言特色。在阅读中,感受“音乐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教学过程】
一、认识维也纳
1、同学们,经过课前预习,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维也纳?
2、大家听过圆舞曲吗,谁知道什么是圆舞曲?
让我们边听音乐边欣赏维也纳的美丽风光吧!(播放音乐)
3、说说,圆舞曲带给你的心情如何?带着这份心情来读读课题吧!
4、那么,维也纳生活与圆舞曲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走近维也纳
1、请打开课本,尽情领略维也纳的风情。准确、流利地朗读,将你们的感受从声音表现出来。
2、检查预习:
jǐnjǐnpēnpèn
尽量尽快喷发喷香嘹亮撩动房脊硬胡茬沙哑又苍老宁静又精致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又„„)
丰富而不重复清脆而透彻深沉而又持久(„„而„„)
3、读完课文,维也纳的生活与音乐有什么关系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4、音乐之都维也纳,音乐就是维也纳的灵魂之所在,那么这篇文章写到维也纳音乐厅了吗?(没有)写到音乐家了吗?(没有),那究竟写了什么?
给文章起小标题。
随机板书:鸟鸣、花儿、街道、酒馆
5、作者写维也纳,写得很特别,他不写闻名世界的金色维也纳大厅,他不写那些享誉全球的大音乐家,他不写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曲。、他写鸟鸣、鲜花、街道、老汉。更奇怪的是,他写鸟鸣、花钟、小路、老汉却仍让我们一次次想到“音乐”。所以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鸟鸣”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呢?“花儿”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呢?“小路”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呢?“老汉”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呢?请学生分组研读有关段落。
可以找出相关的词语或者句子,把它划下来,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三、感受维也纳
(一)研读“鸟鸣圆舞曲”
1、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音乐?(学生批注)
预设一: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
a.鸟的歌声怎么样?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b.指导朗读:有一种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亲切短促)、嘹亮(声音响亮)、悠——长——
太美妙了。如果说这种动听鸟叫声是音乐,可作者还写了其他的鸟叫声。
预设二: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还有一种鸟叫得很像是猫叫。
a.这种不好听,甚至有些聒噪的鸟叫声,为什么作者也觉得是音乐呢?
b.原文中,作者有这么一句话:“我的家乡没有这么多种奇奇怪怪又美妙的叫声。我的城市里只有麻雀。”
c.是啊,或许是作者觉得这种奇怪的叫声,也比麻雀的叫声要动听,并且丰富的鸟叫声组合成了不同的音乐,旋律丰富,富有变化。在这个音乐之都,连鸟儿都变得那么具有音乐的灵性,鸟鸣如音乐。这些都是作者(板书:听到的)
d.在这里,作者写了几种鸟叫?(4种)写法上有共同点,发现了吗?(运用比喻)
e.你看,这里有很多的比喻词,宛如、相似、像是、很像,如果冯骥才要写五种六种七种,他还会用什么呢?(恰似、犹如、好像、仿佛„„
预设三:从远方传来的卡尔大教堂的钟声深沉而又持久;来自后街上克罗利茨小教堂的钟声清脆而透彻。
师:在维也纳,各种风格的教堂错落其间,使这座城市又增添了浓厚庄重的色彩,假如这些钟声响起,伴着鸟鸣,这不正是一曲优美的圆舞曲吗?
(二)研读“花儿圆舞曲”与“街道圆舞曲”
接下来,谁要说说哪部分?花与路根本没有声音,为什么会让人时时想到音乐?
1、为什么做成三角钢琴的样子呢?(人们对音乐的热爱)
正是因为人们对音乐的热爱,所以维也纳人将音乐与花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让花赋予了更深的含意。让我们走进德国,走进非洲,看看其他两位作者笔下的花,与冯骥才笔下的花,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出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和《彩色的非洲》)
所以,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特别的设计,叫做“别出心裁”(理解词义)是啊,像这样的雕塑造型,在维也纳随处可见,(出示图片),这些都是作者(板书:看到的)维也纳简直就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难怪作者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2、这段话写了“小路”,“小路”和音乐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作者看到了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这是声音吗?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作者看到了开满花朵的树,这是声音吗?
师:是啊,这一路上有许多景物,但没有声音啊。作者为什么会想到音乐呢? 从“冒”你能体会到什么?(惊喜)
车在这些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你想到了什么音乐?
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你想到了什么音乐?
看到一座宁静有精致的房舍,你想到什么音乐?
看到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你想到什么音乐?
而这,都是作者在(板书:行走时)所感受到的音乐气息。
(三)研读“酒馆圆舞曲”
1、下面,我们跟随作者到城郊的小酒馆里坐坐,(出示句子)
人们“一边饮着芳香四溢的葡萄酒,一边咬着刚刚出炉、烫嘴、喷香而流油的烤猪排”,哦,这是(板书:吃上了),那么在吃的时候,有音乐伴随吗?
哟,欢快的华尔兹舞曲在耳边响起了,此时我们看到了一位老汉,读一读描写老汉的句子,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
“满是硬胡茬的下巴”、“又小又旧的提琴”
这么一位贫困的老汉,你猜他有什么?他可能什么都没有,可是他有一把提琴,他有音乐,这不妨碍他的快乐,看,老汉使劲地拉着提琴,朝你挤着眼,想让你融入音乐融入这种快乐。所以,他的快乐也感染了酒店里的人,甚至还感染了一条大黑狗,让我们快乐地来读一读这个场景吧!
2、为什么作者不写衣着光鲜的年轻男女,不写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而是写了普通而有些贫困的老汉呢?
音乐,是一种艺术,而真正的艺术,来自于生活。平凡普通的维也纳人,他们的灵魂里处处渗透着音乐,这与身份地位已然无关。
四、小结
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之所在,渗透在维也纳人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PPT:在这个音乐之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到处都有的音乐会,到处都有的音乐家雕像与故居„„)所以,文章没有选取金碧辉煌的金色大厅,没有写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而是选取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也因此,作者把维也纳生活与轻松款快的圆舞曲联系到了一起。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交响乐,你觉得,维也纳的那些场景,可以比喻成交响乐呢?课外,大家可以再去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维也纳。
第三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的读后感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读后感
(一)
读了《维也纳生活舞曲》之后,我才真正领略到什么是音乐之都,并不是随处可见的音乐会,而是在那儿令人很容易想起音乐。
维也纳的清晨,具备了一场免费音乐会,这也是一种悦耳的闹钟声。参加音乐会的不进有鸟儿各种婉转的叫声,还有远远近近的教堂钟声,钟声节奏,风格不同,一些深沉而持久,一些清脆而透彻,一些庄严又温婉音乐会演奏完毕,那调皮的花香东奔西跑,溜进了作者的鼻孔,活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五月的维也纳是一片花海。
家家户户挂在窗外的花盆全都鲜花盛开,那是一片非常绚烂的情景。
城市公园还会用鲜花装置起一座大表,她走的很准时,年年都有新图案。那年,园艺家们吧白玫瑰和冬青搭成一架钢琴,真是别出心裁,这也是维也纳的主题音乐。
古老的维也纳,路都是弯弯曲曲的。车在这种路上跑着,两遍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一座精致的房舍,或是记住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书,或是几朵美丽的鲜花,朝我们招收,或是几只鸟儿,在梢上唱这婉转的歌,好似以为坐在树上的歌女
文中说,真正的维也纳音乐会在郊外,因为那里很自由,想去就去,想唱就唱,想弹就弹,不必担心有人批评你的歌声,不想歌剧院那样庄严,安静,不容你说话声。文中的当年酒家中的老汉,就是爱音乐,那一把提琴又小又旧,她也没有扔掉,大黑狗也很爱音乐,竟然跳起舞来!酒家里的人也融入了音乐快活的目光抛向老汉。
这篇课文让我认识了自然的维也纳,并不是华丽严肃的,而是轻松,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城郊乐曲,这就是真正的维也纳乐曲。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读后感
(二)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那里鸟儿种类繁多,那里处处见得到花儿的踪影,那里的主题是《音乐与花》,那里的人酷爱音乐
这篇优美的文章是出自于冯骥才,这位中国当代着名作家之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维也纳,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免费的音乐会,那是鸟儿们的歌声,有的鸟儿声像有人磕牙,咔咔作响,有的鸟儿声好似老人叹息,沙哑有苍老,有的好像猫叫
在音乐会时,常常使这“"免费的音乐会”’达到高潮,正在这时,一股花香钻进了作者的鼻孔。五月的维也纳更是花的天下。家家户户都鲜花盛开,许多商店用花缠绕在门框上,公园用鲜花装置起了大表,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三角钢琴。
弯弯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着名作曲家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来到城郊的小酒馆里品尝着美酒,咬着那美味烤猪排。
这小酒店可不和金色大厅或歌剧院一样,金色大厅和歌剧院可不是你想去就去的,但是,乡村的当年酒家里,你想去就去,上午去了下午去也行呢!
维也纳风情文化,我感受到那里的音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之美,作者用饱满的热情表达出了维也纳的音乐之美。
第四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公开课教案zmh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上交流,理清文章脉络,明白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维也纳生活和音乐的关系。
2.通过默读、圈划批注、交流等方式,学习鸟鸣部分,初步体会作者选材的独到;小组自主学习其他三部分,进一步体会生活和音乐的关系以及选材的独到。3.拓展阅读,迁移训练,尝试运用“选材独到”的方法。【教学过程】
暖课:(板:音乐)孩子们,坐在这里紧张吗?上课之前,咱们先聊聊音乐吧。喜欢音乐吗?据考古发现,中国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咱们来听几首,放松一下心情如何?(ppt播放)听着这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听得出是什么乐器吗?(ppt出示)
活动一:交流预习成果
理清课文脉络(5分钟)
1. 导入:刚才我们欣赏了我们国家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现在我们再来听听这个(ppt播放)听了有什么感觉?这是来自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音乐——圆舞曲(ppt文字介绍)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家冯骥才去领略一下维也纳这音乐之都的异域风情吧,首先来读读课题。
2. 交流预习单: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完成了预习单。请打开你的预习单。(1)交流课文脉络(板书)(2)交流中心句,出示,齐读。
3. 质疑:让我们再回到课题,作者要写的是维也纳的音乐,是圆舞曲,一般来说要写一写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耳熟能详的乐曲吧?可是作者却选择了鸟鸣、鲜花、弯道、酒馆,这些生活(板书: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它们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呢?
活动二:品悟生活和音乐的关系
感受选材独特(20分钟)
1.鸟鸣与音乐:
(1)
圈划品读:让我们先到维也纳听一场“免费音乐会”。快速默读课文第一到
第四自然段,把你欣赏到的音乐部分画下来,可以在关键词句边上写写你的想法。
(2)交流,朗读:来,孩子们,你们都听到了哪些音乐?指名说。这么多音乐,我们先来看这两个句子。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描写鸟叫的第一句,学生齐读,点拨朗读。)太美妙了!我们再来看(出示第二句),一起读读。
(3)质疑选材:大家看,作者写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这悦耳的鸟鸣声,我们可以理解。可作者还写了有人磕牙,老人叹息,像猫叫的声音,这些奇怪的鸟鸣声怎么也成了音乐呢?指名。
(4)小结,朗读升华:我们觉得有些古怪的声音,在维也纳人听来却是美妙的——音乐,可见维也纳的人们都——十分热爱音乐。这所有的鸟鸣声和远远近近教堂传来的钟声,一起奏响了维也纳清晨的——免费音乐会(ppt出示)听,音乐会开始了。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体验这美妙的音乐吧。(配鸟鸣声,师生合作读。)同学们,我们一起欣赏了一场免费音乐会。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奇怪的鸟鸣声在作者笔下也成了美妙的音乐,成了独具特色的写作素材。(板书:选材独到)
2.鲜花、弯道、酒馆与音乐:
(1)自主学习:接下来,我想给大家的建议是(指板书)在这三部分中选择一个读一读,想想哪些描写和音乐、圆舞曲有关?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2)全班交流:
预设:
①鲜花部分:第六段最后两句。(出示整段)指名一到二谈感受。
小结:太棒了。在维也纳,音乐不仅可以听到,还可以看到。你来读读这句话吧。
②弯道部分:自由谈,抓二三四句。
小结:走在维也纳的路上,也能让人想起音乐来。这真是太美妙、太享受、太诗意了!同学们,看来我们只要留心,维也纳处处是音乐。让我们再来读读——
③酒馆部分:重点抓老汉的外貌体会: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作者为什么不写年轻的小伙子、漂亮的小姑娘拉小提琴,却偏偏写这样一位贫穷的老汉呢?指名。对呀,在维也纳,就连这样贫穷的老汉也喜欢音乐,更何况„„(指名)是啊,这正是作者选材的独到之处。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跟这小酒馆里的人们一起享受音乐吧。
3.小结:在维也纳,人们听到鸟鸣、看到鲜花、走在弯道上、坐在酒馆里,都能感受到音乐,维也纳的生活和音乐已经——密不可分(板书)了。难怪冯骥才会这样写道——(出示中心句,齐读。)
活动三:进一步感受选材独到
尝试迁移运用(15分钟)
1.介绍《维也纳情感》:冯骥才先生对维也纳可谓情有独钟,他曾六次到过维也纳。他以饱含深情的文字,将自己对异域风情的独特体验写成了一本书——《维也纳情感》(ppt出示),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就出自这本书。书中还收录了很多文章(ppt出示)。我们四年级时学过的《花的勇气》,就节选自《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我们来看(ppt出示)师读。花的勇气描写的是四月的维也纳,还记得是怎样的震撼人心的画面吗?我们来回顾一下(ppt出示)那三月和五月的维也纳,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呢?想知道吗?(ppt出示五月部分)猜猜作者会写一个怎样独特的震撼人心的画面呢?指名二。(ppt出示)2.尝试练习独特的选材:
(1)出示三月的前半部分,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出示原文。
3.回顾小结:今天,我们不仅跟着作家冯骥才领略了维也纳美妙的生活圆舞曲,还了解了作者独到的选材,在以后的习作中,孩子们也可以尝试学习一下。板书设计: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密不可分
鸟鸣
生活
鲜花
音乐
弯道
酒馆
选材独到
第五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实录-word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今天就让大家认识认识。来,同学们看着我,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我,同学们屏住呼吸看着我。(学生按要求做)师:看出什么来了吗?(生摇头)
师:我可看出来了,你们虽然一个字都没说,但是老师看出你们语文学得很好!(生疑惑)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说你们语文学得好吗?
生:因为老师让我们做的动作我们都做出来了,说明我们把这些词语都理解了。
师:对啊,看来你平时的语文水平就很高。师:同学们语文水平这么高,向你们请教两个字。(板书:咬嚼)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生: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口”
生:“咬”是要牙齿把食物弄下来,“嚼”是把咬下来的食物嚼碎。(板书文字)
第 1 页 师:“咬文嚼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咬文嚼字就是弄懂这个词语的意思。生:有时候是说一个人挑别人的毛病,是贬义。师:会咬文嚼字吗?(板书冷、暖)
师:来“咬嚼”这两个字。
生:看到“冷”这个字,想到寒冷的冬天。
生: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感觉心里暖乎乎的。生: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人情的变化。(师板书:字词知冷暖得失寸心间)
师:语言真的很神奇,一个字,一个词就能唤起我们的记忆,就能激发我们的情感。能不能感受到语言的神奇魅力,要看我们有没有一颗敏感的心,要看我们有没有“咬文嚼字”的本领。
一、检查预习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咬嚼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可不像“冷暖”这两个字这么简单。
(板书课题: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师:咬一咬吧,有什么滋味?带着你们感觉到的滋味自由读一读。(指名读)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你觉得是什么滋味的?
第 2 页 生:我觉得这里的生活轻松快乐。师:提前读课文了吗? 生(齐):读了。
师:依你多年的阅读经验,你觉得这篇课文怎么样?(学生谈初读感受)
二、咬文嚼字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的初读感受,现在咱们就抱着咬文嚼字的态度,用心去感受字词的滋味。把你觉得最有滋味的地方画下来,可以在旁边写上你品到的滋味。同学们,我们可要真的去咬,真的去嚼啊,要不然那些字啊、词的仍然在那里沉睡着,我们可要努力唤醒他们。(学生自读圈画)
2、自由汇报交流——说出你品到的滋味。(指名3-5名同学)
(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是先把你品到的滋味读出来,然后说说是什么滋味?二是先说一说从那部分品到什么滋味,然后把品到的滋味读出来。)
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也一同跟着品味。
3、教师引领,学习咬文嚼字。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品出了自己的滋味,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咬嚼一个自然段,看大家能不能掌握这样的方法。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第 3 页 我发现,闭上眼睛时,声音就会变得特别清晰和富于形象。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在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而又苍老;还有一种鸟叫声很像猫叫。一天,它一边叫,一边从我的窗前飞过,我幻觉中出现一只飞着的猫。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咬嚼一个自然段,行不行?我们共同来看第三自然段。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滋味)
师:大家一同读,嚼嚼其中滋味,看能不能嚼成一两个词? 师:究竟能嚼出哪个词呢?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师范读)
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只飞着的猫。
生:听到了各种声音,好像有人在磕牙,好像看到有个老人在叹息……
师:是啊,从这些词句中,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和形象。(板书:富于形象)
师:下面把你的滋味放进去读一读吧。(生自由读)
师:找一名同学来读,你读的时候是在回味,我们大家都闭上眼睛来感受!(生读)
第 4 页 师:你比老师读得好,大家能感受到那些形象了吗?这么多的形象,这些样子又清晰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就是“富于形象”。
师:刚才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步骤——一咬二嚼三回味,咬出滋味——嚼出意味——读出韵味。
4、集中练习,感受方法。
师:下面来试一试,看同学们学会了没有。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要用心去体会细节,看你能嚼出什么滋味?(学生自由读)
生:从这个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很熟悉那些小鸟的声音。师:能不能说出具体的词语?
生:我从“小家伙”这个词体会到作者和这些鸟很熟悉,感觉很亲切。
生:我从“辨认”这个词看出作者对这些小鸟很熟悉。生:我从“准确”这个词看出作者对这些小鸟的声音很熟悉。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会咬文嚼字了,不但知道了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而且能够从词语中品出滋味。
5、确定研究段落,集中练习。
师:看来同学们能够咬文嚼字了。下面加大点难度怎么样?刚才是自由的,现在是非自由的。请三排同学,分别研究6、7、8自然段。可以用你习惯的读书方式,可以朗读,可以默
第 5 页 读,可以小声读,关键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静静地去感受。(学生自由读)
师:一遍读完了可以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生再读)
师:(看学生都停下来)看来同学们都学完了,那下面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咬文嚼字的。从第六自然段开始。
生读文——“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于是,维也纳的主题——音乐与花,就这样被表达了出来。” 生:从芬芳的三角钢琴感觉到园艺家们很了不起。他们用白玫瑰与冬青搭起了三角钢琴。师:为什么这样就了不起呢?
生:白玫瑰是白色的,冬青是绿色的。师:那这和钢琴又有什么联系呢?(生沉默片刻)
师:来,大家看课本上的插图。(学生手中的材料是复印的,没有彩色的图)哦,怪不得呢,大家手中的插图是黑白的,那你们就凭借这些文字来想象。
生:白玫瑰当作钢琴的琴键,冬青做钢琴的身子。师:你真了不起,能够凭借这些文字就想象到画面。师:那能不能找到一个你认为重要的词语。生:别出心裁。
第 6 页(师板书)
师:“别出心裁”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独具匠心。
生:就是非常用心来做,与平常不同。师:以往的时候,园艺家们用什么来表现? 生:大表。
师:那些大表怎么样?
生:表针走得很准时,花儿组成的表盘年年都是全新的图案。师:那这算不算非常用心呢?
生:算非常用心,而今年是更用心了,才创造出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
师:是啊,在原来非常用心的基础上再想办法,再去创新,才叫“别出心裁”啊。来,同学们,带着我们的这种感受,读读这个自然段。
师:我们再来看第7自然段。
(古老的维也纳,很难找到一条笔直的路。车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绝对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在这个音乐之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到处都有的音乐会,到处都有的音乐家雕像和故居,而是你随时随地都会感受到音乐的存在。著名作曲家
第 7 页 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
师:你品出什么滋味?
生:“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 师:维也纳的路是用音符铺得吗?
生:不是,是说随时随地都有音乐的存在。(师板书随时随地)师:随时随地怎样来理解。
生:就是不管是将晓的黎明,还是落日的黄昏,都能感到音乐的存在。
师:你的语言真美!可是,这只是随时啊。谁能说说。生:随地,就是在任何一个地方。师:能不能举个例子?
生:“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绝对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在道路上就能想到音乐。师:维也纳的道路弯弯曲曲而又畅如流水,为什么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就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呢? 生:因为汽车发出吱吱的响声。师:是这样吗?
生:因为这些弯弯曲曲的道路像线谱。生:汽车像音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奇妙的想象!那突然冒出来的第 8 页 房舍和开满花的树像什么呢?
(学生沉默,教师充满期待地注视着学生)生(猛然站起):像音节线。
师:是啊,道路是线谱,汽车是音符,房舍和树木是音节线,有快有慢、有高有低、有节奏、有旋律才是优美的音乐,多么优美的生活圆舞曲啊!就让我们把这种滋味放进这些文字中,自由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说说第8自然段中你咬嚼到什么了?(第8自然段,“神仙的手指”“撩动”略)
师:(铃声响)同学们,留恋处,铃声催发。其实,这篇文章中还有很多优美的地方可以挖掘,我们今天就先学到这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维也纳随时随地都有音乐的存在,维也纳的音乐之花是维也纳人辛勤培育的结果,这朵花就生长在“生活”这片土地上。
(板书“音乐”“生活”,把“音乐”写在一朵花的中间。)板书设计: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咬文嚼字 字词知冷暖 富于形象 得失寸心间
第 9 页 别出心裁 随时随地 生活
附1: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文字的探究,感受到维也纳生活的优美温馨。
2、通过对“富于形象”“别出心裁”“随时随地”等词语的推敲,培养学生推敲词句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对文章题目的质疑和研究,培养学生反思性阅读的习惯。
4、通过对文章各自然段的重新排列,关注语言的结构形式,实现创造性阅读。附2: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三、反思阅读
1、同学们嚼出了自己的滋味?我们再回到课题上看一看?为什么课题不是维也纳圆舞曲?(突出对生活的理解)学生快速浏览。最终有什么发现?
音乐成了维也纳人的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音乐,有音乐的地方就有生活。
2、为什么不是“交响乐”,不是“进行曲”,而是“圆舞曲”?这曲子是谁谱写的?
第 10 页 作者究竟要通过这篇文字告诉我们什么?你品味到怎样的生活滋味?
(生活不一定就是快节奏的,要在生活中体验生活,向学生推荐米切尔?恩德的《毛毛》,一个小姑娘和时间窃贼的不可思议的故事。会让你们更好地感受生活)
四、重新排列,创造阅读
把这篇文章的每一个自然段重新排列,看有什么感受? 举例:把第八自然段作为开头,读一读,看文章顺畅吗?⑧①②③④⑤⑥⑦
或者是⑦⑧①②③④⑤⑥,依次类推,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滋味!还可以任意组合,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以《谈<维也纳生活圆舞曲>的N种读法》为题写一篇读书报告。
五、结语
师:同学们,语言真是太美了,又太神奇了,它可以传递音乐,可以传递情感!语言的滋味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体会,用一生去回味!课文如同一份美餐,我们要学会用美食家的嘴去品尝它,课文如同一首优美的乐曲,我们要学会用音乐家的耳朵去倾听它。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咬文嚼字作了一次美食家,下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做一次烹调师,做一份自己的美味佳肴。
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