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读课《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主要向我们展示了维也纳生活风情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维也纳的赞美与向往。对于这样的课文,与其说学一篇课文,不如说进行一次精神文化之旅。在教学的其中穿插一些古典音乐,作为一个背景,让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角色,首先从精神上达到一种共鸣。
本篇课文是教材第八单元的配套选读课文,因此,要将课文纳入单元训练体系中,让学生学会抓住主要内容,了解民族风情特点,并运用先概括后分述的方法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嘹亮、撩动、婉转、悠长、别出心裁、随时随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弄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处处充满音乐气息的。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播放PPT)
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上面的地方吗?
学生:北京,纽约,香港,伦敦
教师:北京,我们的首都,纽约,世界经济中心,最有钱的地方,最繁华的地方,香港,高楼耸立,伦敦,英国的首都,雾城,文明的大城市。那请问大家同学,这张图片又是哪里呢?有谁知道的?
学生:.教师:同学们,想知道这里是哪里吗?
学生:想
教师:好,那让我们来认识这里!这里是哪里呢?先请同学们听一首音乐
播放音乐完毕
教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这是哪里了吗?
学生:.教师:没有维也纳就没有音乐。不错,这就是维也纳。好了,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一起去了解维也纳。
教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继续播放ppt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么多张关于维也纳的图片之后,你们也收集了一些关于维也纳的资料,那么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接下来,请同学们说说对维也纳的印象。
教师解释圆舞曲
由圆舞曲可以想象到什么?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走近维也纳:
1、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冯骥才。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刷子李》《珍珠鸟》《花的勇气》。今天我们就跟着他一同去认识维也纳,走进维也纳,感受维也纳,享受维也纳的美,好不好?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提出来。
(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3、.纠正几个字音,积累优美词汇:
尽量尽快撩动巢穴
丰富而不重复深沉而持久清脆而透彻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宁静又精致
4、读完课文,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心中的维也纳,你会怎么说呢?
(幻灯):维也纳
师:其实,课文中也有一句话概括了大家所有的想法,请找一找,划下来。
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齐读)
5、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尝试分段,概括小标题。(音乐与鸟鸣14,音乐与花,56,音乐与生活78)
三、感悟交流
(一)音乐与鸟鸣
1.那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呢?请找出这个句子或者词语,并把它划下来,如果能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就更好啦!
预设一:
(幻灯)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
A这里写出了鸟儿的歌声怎么样?(富有变化)那就富有变化的读一读这个句子!
你认为鸟儿为什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呢?(长期生活在维也纳,连鸟儿都都有了音乐的灵性了,真是鸟鸣如音乐啊!)
B想听听吗?闭眼(播放鸟儿音乐)听到鸟叫声心情如何?指名读这个句子。
C怪不得作者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预设三:
(幻灯)从远方传来的卡尔大教堂的钟声深沉而又持久;来自后街上克罗利茨小教堂的钟声清脆而透彻。
1.师:在维也纳,各种风格的教堂错落其间,使这座城市又增添了浓厚庄重的色彩,假如这些钟声响起,伴着鸟鸣,这不正是一曲优美的交响乐吗?
2.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导读出不同的层次的钟声。
3.在这样亲切、温馨的清晨,此情此景,你最想做什么呢?
4.师引读:怪不得作者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二)音乐与花
1、过渡:维也纳的清晨是充满诗意的,维也纳的山,维也纳的水,维也纳的空气,维也纳的阳光,维也纳一切的一切都弥漫着音乐的气息,人们的耳、鼻、心都沐浴在这音乐的海洋里,乐声缭绕,花香四溢,一切都在久久回荡。(播放《小夜曲》)一起走进这芬芳绚烂的世界,读第六自然段。
2、预设四:
(幻灯)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
1.师:你认为喷发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成三角钢琴的样子呢?(人们对音乐的热爱)
2.正因为人们对音乐的热爱,所以维也纳人将音乐与花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让花赋予了更深的含意。记得在第八单元中,我们走进德国,走进非洲,也感受到了花的绚烂与多姿,但与维也纳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幻灯出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和《彩色的非洲》中描写花的片段)
(德国)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非洲)在非洲无论是乡村、市郊和城里,到处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不过大多是野花,比我们栽在盆里的花还要硕大,还要茂盛,还要鲜艳。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因为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3.通过对比,谈谈感想吧!文中哪个词语最能说明维也纳的花与别处是与众不同的?(学生找出别出心裁理解词义。)
4.师:是啊!像这样的雕塑造型在维也纳随处可见,(出示图片)维也纳简直就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难怪作者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三)音乐与生活
1、过渡: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音乐已离不开维也纳,维也纳市民更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每一个角落,在大街上、在家里,维也纳人时时处处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人们用音乐来交流情感,人们在音乐中放松身心。这一部分哪些词名向你透露了这样的信息?
2、同桌合作交流,找出相关的句子
预设五:
(幻灯)古老的维也纳,很难找到一条笔直的路。车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
1.从冒你能体会到什么?(惊喜的心情)
2.指导读相关句子。读出惊喜的语气!
预设六:(幻灯)人们坐在长长的粗木凳上,一边饮着芳香四溢的葡萄酒,一边咬着刚刚出炉、烫嘴、喷香而流油的烤猪排,忽然欢快的华尔兹舞曲在你耳边响起。
师:假如是你,也来到这个酒馆,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带着欢快的语气读句子,边读边让自己也沉浸在这欢悦的气氛当中。
(幻灯)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已经围着他的双腿起劲地跳起舞来,酒店里人们的目光都快活地抛向他。
你想对大黑狗说什么?连大黑狗的心情也如此愉悦,足以说明维也纳音乐的魅力!
四、享受维也纳:
1.师小结:维也纳的清晨是充满音乐的,维也纳的山,维也纳的水,维也纳的建筑,维也纳的路,维也纳的花,甚至维也纳的空气,维也纳一切的一切都弥漫着音乐的气息,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维也纳的人们每天都沉浸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真是幸福呀!
师激情引读:
(舒缓地)正因为在维也纳,连小动物都那么富有音乐的灵性,所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温馨地)正因为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是音乐的摇篮,所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激情地)正因为维也纳的人们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所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2.(指导朗读)同学们,那就让我们带着清晨的喜悦,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带着旅途中那份惊喜,带着我们对维也纳的向往,一起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吧!(配乐读课文)
维也纳,请你把我的心交给音乐〉》(原创)9
作者:张宏亮
维也纳,音乐又响了起来
是爱情的浪漫,是自然的美丽,是天堂的幸福
海的梦就这里飘荡,风的心就在这里陶醉
维也纳,你是音乐的天堂,上帝就是聆听者 金色的小提琴,银色的钢琴,音乐的玫瑰无处不在
你还是听听我的心声吧,上帝请你把我的灵魂交给维也纳
让绝望的灵魂去感悟音乐的阳光
3.师:学到这里,大家心里有什么冲动,有什么最想说的吗?(结合板书:!)
4.(幻灯)小练笔:我真想去维也纳看一看!
第二篇:维也纳圆舞曲教学设计
公开课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篇课文。文章选材独特。作者冯骥才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材料表达
“音乐是维也纳人灵魂之所在”这一主旨;同时用极富想象、富有画面、情趣盎然的笔调,生动地描写了维也纳人的生活时时、处处都洋溢着音乐的气息。
结合略读教学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朗读、批注等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读文字联想和想象,理解、欣赏课文语言;
并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展现学习过程,培养阅读能力。【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
“嘹亮、撩动、婉转、悠长、别出心裁、随时随地”等词语;积累“而„„”、“„„又„„”形式的词语;通过对“富于形象”“别出心裁”“随时随地”等词语的推敲,培养学生推敲词句的习惯和能力。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理清思路,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生活中处处充满音乐气息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维也纳生活与音乐的关系”,欣赏作者选材特点和语言特色。在阅读中,感受“音乐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感受作者对维也纳生活的喜爱。【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维也纳生活与音乐的关系”,欣赏作者选材特点和语言特色。在阅读中,感受“音乐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感受作者对维也纳生活的喜爱。【教学过程】
一、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出示几组词语:
(指导学生找出每组词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1.房脊、门框、巢穴、硬胡茬(易读错的字)
2.克罗利茨、勃拉姆斯(地名词语)
3.宁静又精致、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沙哑又苍老、(„„又„„)4.丰富而不重复、清脆而透彻、深沉而又持久、(„„而„„)
二、读题解词,树立课文脉络
(一)解题
1.板书课题: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2.解题:维也纳,奥地利首都,被称为音乐之都。圆舞曲,一种音乐形式,起源于奥地利。是一种曲子,旋律欢快、优美,又叫华尔兹,经常捧嚓嚓的节奏。
3.维也纳有“音乐之都”的美称,有人说:“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没有音乐维也纳就失去了一半的美。”让我们去感受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吧。
(二)归纳主要内容。
1.快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能体现课文主旨的句子。(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2.梳理段落: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生活中处处充满音乐气息的?
(鸟鸣圆舞曲1-4 鲜花圆舞曲5-6 街道圆舞曲7酒馆圆舞曲8)
3.教师随机板书:鸟叫、花儿、街道、酒馆
三、咬文嚼字,感悟交流。
(一)研读“鸟鸣圆舞曲”(配乐——鸟鸣协奏曲)
从1——4自然段课文中找出能体现鸟鸣圆舞曲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
预设一:
它长得并不美,全身乌黑的羽毛,一个长长的黄嘴,好像一只小乌鸦叼着一支竹笛子。我闭目倾听它的鸣唱时,把它想象得美若彩凤。
(师提示:是什么让“长得并不美,全身乌黑的羽毛,一个长长的黄嘴,好像一只小乌鸦叼着一支竹笛子”的鸟儿变成“美若彩凤”?——音乐的魅力)
预设二:
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还有一种鸟叫得很像是猫叫。
(怎样才能把各种不同的声音写的这样栩栩如生?)预设三:
从远方传来的卡尔大教堂的钟声深沉而又持久;来自后街上克罗利茨小教堂的钟声清脆而透彻。”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导读出不同的层次的钟声。在这样亲切、温馨的清晨,此情此景,你最想做什么呢?)
(二)自读“鲜花圆舞曲”(配乐——杜鹃圆舞曲)
导语:维也纳的清晨是充满诗意的,维也纳的山,维也纳的水,维也纳的空气,维也纳的阳光,维也纳一切的一切都弥漫着音乐的气息,人们的耳、鼻、心都沐浴在这音乐的海洋里,乐声缭绕,花香四溢,一切都在久久回荡。比较读句子,体现维也纳的“别出心裁”:
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季羡林《自己的话是让别人看的》
2.在非洲无论是乡村、市郊和城里,到处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不过大多是野花,比我们栽在盆里的花还要硕大,还要茂盛,还要鲜艳。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因为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彭仁《彩色的非洲》
3.家家户户挂在窗外的长方形花盆全都鲜花盛开,绚烂的颜色好像是这些家庭喷发出来的。许多商店用彩色的花缠绕在门框上,穿过这门,如同走进花的巢穴。按照惯例,城市公园年年都用鲜花装臵起一座大表,表针走得很准时,花儿组成的表盘年年都是全新的图案。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于是,维也纳的主题——音乐与花,就这样被表达了出来。
——冯骥才《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三)自读“街道圆舞曲”(配乐——《小夜曲》)
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音乐已离不开维也纳,维也纳市民更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每一个角落,在大街上、在家里,维也纳人时时处处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人们用音乐来交流情感,人们在音乐中放松身心。第三部分哪些语句向你透露了这样的信息?认真读一读。
(四)品读“酒馆圆舞曲”(配乐——维也纳华尔兹)
作者坐在乡村的当年酒家里,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维也纳音乐。
(师生共读完成填空)
作者闻到了芳香四溢的葡萄酒,尝到了刚刚出炉、烫嘴、喷香而流油的烤猪排,听到了欢快的华尔兹舞曲,见到了满脸通红的老汉,满是硬胡茬的下巴,拉着一把又小又旧的提琴,看到了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起劲地跳起舞来„„
四、总结课文,巩固提升 1.梳理课文,完成板书:
“维也纳的清晨是充满音乐的,维也纳的山,维也纳的水,维也纳的建筑,维也纳的路,维也纳的花,甚至维也纳的空气,维也纳一切的一切都弥漫着音乐的气息,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维也纳的人们每天都沉浸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真是幸福呀!
师激情引读:
(舒缓地)正因为在维也纳,连小动物都那么富有音乐的灵性,所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温馨地)正因为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是音乐的摇篮,所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激情地)正因为维也纳的人们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所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2.出示维也纳著名建筑、风光图片,引导思考:在维也纳和音乐有关的东西还有很多:闻名世界的金色大厅,闻名遐迩的音乐家等等,刚才欣赏到的这些似乎更能说明维也纳是举世闻名的音乐之都,可是作者却只写鸟叫、花儿、小路、酒馆,你觉得作者这样写高明在哪里?
3.介绍作者冯骥才及其作品特点,拓宽课外阅读兴趣,强调用心观察事物的重要性。
4.课外小练笔
出示几张校园图片,海阳一小是一所百年老校,校园环境优美,你是否用心观察、用心倾听,用心感受„„下课后校园各处走一走,写一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板书设计】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冯骥才 灵魂 音乐 神的手指 鸟儿 鲜花 街道 酒馆
第三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实录-word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今天就让大家认识认识。来,同学们看着我,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我,同学们屏住呼吸看着我。(学生按要求做)师:看出什么来了吗?(生摇头)
师:我可看出来了,你们虽然一个字都没说,但是老师看出你们语文学得很好!(生疑惑)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说你们语文学得好吗?
生:因为老师让我们做的动作我们都做出来了,说明我们把这些词语都理解了。
师:对啊,看来你平时的语文水平就很高。师:同学们语文水平这么高,向你们请教两个字。(板书:咬嚼)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生: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口”
生:“咬”是要牙齿把食物弄下来,“嚼”是把咬下来的食物嚼碎。(板书文字)
第 1 页 师:“咬文嚼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咬文嚼字就是弄懂这个词语的意思。生:有时候是说一个人挑别人的毛病,是贬义。师:会咬文嚼字吗?(板书冷、暖)
师:来“咬嚼”这两个字。
生:看到“冷”这个字,想到寒冷的冬天。
生: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感觉心里暖乎乎的。生: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人情的变化。(师板书:字词知冷暖得失寸心间)
师:语言真的很神奇,一个字,一个词就能唤起我们的记忆,就能激发我们的情感。能不能感受到语言的神奇魅力,要看我们有没有一颗敏感的心,要看我们有没有“咬文嚼字”的本领。
一、检查预习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咬嚼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可不像“冷暖”这两个字这么简单。
(板书课题: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师:咬一咬吧,有什么滋味?带着你们感觉到的滋味自由读一读。(指名读)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你觉得是什么滋味的?
第 2 页 生:我觉得这里的生活轻松快乐。师:提前读课文了吗? 生(齐):读了。
师:依你多年的阅读经验,你觉得这篇课文怎么样?(学生谈初读感受)
二、咬文嚼字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的初读感受,现在咱们就抱着咬文嚼字的态度,用心去感受字词的滋味。把你觉得最有滋味的地方画下来,可以在旁边写上你品到的滋味。同学们,我们可要真的去咬,真的去嚼啊,要不然那些字啊、词的仍然在那里沉睡着,我们可要努力唤醒他们。(学生自读圈画)
2、自由汇报交流——说出你品到的滋味。(指名3-5名同学)
(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是先把你品到的滋味读出来,然后说说是什么滋味?二是先说一说从那部分品到什么滋味,然后把品到的滋味读出来。)
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也一同跟着品味。
3、教师引领,学习咬文嚼字。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品出了自己的滋味,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咬嚼一个自然段,看大家能不能掌握这样的方法。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第 3 页 我发现,闭上眼睛时,声音就会变得特别清晰和富于形象。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在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而又苍老;还有一种鸟叫声很像猫叫。一天,它一边叫,一边从我的窗前飞过,我幻觉中出现一只飞着的猫。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咬嚼一个自然段,行不行?我们共同来看第三自然段。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滋味)
师:大家一同读,嚼嚼其中滋味,看能不能嚼成一两个词? 师:究竟能嚼出哪个词呢?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师范读)
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只飞着的猫。
生:听到了各种声音,好像有人在磕牙,好像看到有个老人在叹息……
师:是啊,从这些词句中,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和形象。(板书:富于形象)
师:下面把你的滋味放进去读一读吧。(生自由读)
师:找一名同学来读,你读的时候是在回味,我们大家都闭上眼睛来感受!(生读)
第 4 页 师:你比老师读得好,大家能感受到那些形象了吗?这么多的形象,这些样子又清晰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就是“富于形象”。
师:刚才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步骤——一咬二嚼三回味,咬出滋味——嚼出意味——读出韵味。
4、集中练习,感受方法。
师:下面来试一试,看同学们学会了没有。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要用心去体会细节,看你能嚼出什么滋味?(学生自由读)
生:从这个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很熟悉那些小鸟的声音。师:能不能说出具体的词语?
生:我从“小家伙”这个词体会到作者和这些鸟很熟悉,感觉很亲切。
生:我从“辨认”这个词看出作者对这些小鸟很熟悉。生:我从“准确”这个词看出作者对这些小鸟的声音很熟悉。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会咬文嚼字了,不但知道了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而且能够从词语中品出滋味。
5、确定研究段落,集中练习。
师:看来同学们能够咬文嚼字了。下面加大点难度怎么样?刚才是自由的,现在是非自由的。请三排同学,分别研究6、7、8自然段。可以用你习惯的读书方式,可以朗读,可以默
第 5 页 读,可以小声读,关键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静静地去感受。(学生自由读)
师:一遍读完了可以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生再读)
师:(看学生都停下来)看来同学们都学完了,那下面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咬文嚼字的。从第六自然段开始。
生读文——“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于是,维也纳的主题——音乐与花,就这样被表达了出来。” 生:从芬芳的三角钢琴感觉到园艺家们很了不起。他们用白玫瑰与冬青搭起了三角钢琴。师:为什么这样就了不起呢?
生:白玫瑰是白色的,冬青是绿色的。师:那这和钢琴又有什么联系呢?(生沉默片刻)
师:来,大家看课本上的插图。(学生手中的材料是复印的,没有彩色的图)哦,怪不得呢,大家手中的插图是黑白的,那你们就凭借这些文字来想象。
生:白玫瑰当作钢琴的琴键,冬青做钢琴的身子。师:你真了不起,能够凭借这些文字就想象到画面。师:那能不能找到一个你认为重要的词语。生:别出心裁。
第 6 页(师板书)
师:“别出心裁”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独具匠心。
生:就是非常用心来做,与平常不同。师:以往的时候,园艺家们用什么来表现? 生:大表。
师:那些大表怎么样?
生:表针走得很准时,花儿组成的表盘年年都是全新的图案。师:那这算不算非常用心呢?
生:算非常用心,而今年是更用心了,才创造出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
师:是啊,在原来非常用心的基础上再想办法,再去创新,才叫“别出心裁”啊。来,同学们,带着我们的这种感受,读读这个自然段。
师:我们再来看第7自然段。
(古老的维也纳,很难找到一条笔直的路。车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绝对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在这个音乐之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到处都有的音乐会,到处都有的音乐家雕像和故居,而是你随时随地都会感受到音乐的存在。著名作曲家
第 7 页 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
师:你品出什么滋味?
生:“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 师:维也纳的路是用音符铺得吗?
生:不是,是说随时随地都有音乐的存在。(师板书随时随地)师:随时随地怎样来理解。
生:就是不管是将晓的黎明,还是落日的黄昏,都能感到音乐的存在。
师:你的语言真美!可是,这只是随时啊。谁能说说。生:随地,就是在任何一个地方。师:能不能举个例子?
生:“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绝对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在道路上就能想到音乐。师:维也纳的道路弯弯曲曲而又畅如流水,为什么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就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呢? 生:因为汽车发出吱吱的响声。师:是这样吗?
生:因为这些弯弯曲曲的道路像线谱。生:汽车像音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奇妙的想象!那突然冒出来的第 8 页 房舍和开满花的树像什么呢?
(学生沉默,教师充满期待地注视着学生)生(猛然站起):像音节线。
师:是啊,道路是线谱,汽车是音符,房舍和树木是音节线,有快有慢、有高有低、有节奏、有旋律才是优美的音乐,多么优美的生活圆舞曲啊!就让我们把这种滋味放进这些文字中,自由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说说第8自然段中你咬嚼到什么了?(第8自然段,“神仙的手指”“撩动”略)
师:(铃声响)同学们,留恋处,铃声催发。其实,这篇文章中还有很多优美的地方可以挖掘,我们今天就先学到这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维也纳随时随地都有音乐的存在,维也纳的音乐之花是维也纳人辛勤培育的结果,这朵花就生长在“生活”这片土地上。
(板书“音乐”“生活”,把“音乐”写在一朵花的中间。)板书设计: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咬文嚼字 字词知冷暖 富于形象 得失寸心间
第 9 页 别出心裁 随时随地 生活
附1: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文字的探究,感受到维也纳生活的优美温馨。
2、通过对“富于形象”“别出心裁”“随时随地”等词语的推敲,培养学生推敲词句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对文章题目的质疑和研究,培养学生反思性阅读的习惯。
4、通过对文章各自然段的重新排列,关注语言的结构形式,实现创造性阅读。附2: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三、反思阅读
1、同学们嚼出了自己的滋味?我们再回到课题上看一看?为什么课题不是维也纳圆舞曲?(突出对生活的理解)学生快速浏览。最终有什么发现?
音乐成了维也纳人的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音乐,有音乐的地方就有生活。
2、为什么不是“交响乐”,不是“进行曲”,而是“圆舞曲”?这曲子是谁谱写的?
第 10 页 作者究竟要通过这篇文字告诉我们什么?你品味到怎样的生活滋味?
(生活不一定就是快节奏的,要在生活中体验生活,向学生推荐米切尔?恩德的《毛毛》,一个小姑娘和时间窃贼的不可思议的故事。会让你们更好地感受生活)
四、重新排列,创造阅读
把这篇文章的每一个自然段重新排列,看有什么感受? 举例:把第八自然段作为开头,读一读,看文章顺畅吗?⑧①②③④⑤⑥⑦
或者是⑦⑧①②③④⑤⑥,依次类推,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滋味!还可以任意组合,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以《谈<维也纳生活圆舞曲>的N种读法》为题写一篇读书报告。
五、结语
师:同学们,语言真是太美了,又太神奇了,它可以传递音乐,可以传递情感!语言的滋味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体会,用一生去回味!课文如同一份美餐,我们要学会用美食家的嘴去品尝它,课文如同一首优美的乐曲,我们要学会用音乐家的耳朵去倾听它。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咬文嚼字作了一次美食家,下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做一次烹调师,做一份自己的美味佳肴。
第 11 页
第四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 蒋军晶(浙江小语名师)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 蒋军晶(浙江小语名师)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讨论等学习活动中了解、体验维也纳人热爱音乐、能欣赏音乐、人人都在享受音乐的精神。
2.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本文的选材特色,知道选材的重要性。
3.练习默读、选择性阅读、跳读,体验“问问题、寻找认知冲突”阅读策略。教学过程:
你听过“圆舞曲”吗?你知道“维也纳”吗?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文章,读文章一般来说先读题。(生读题)
师:这个题目有些词语,你们联系上下文也解决不了,比如“圆舞曲”,知道什么叫“圆舞曲”吗?
生:我查过字典“圆舞曲”在词典上的解释是一种“交际舞”。师:交际舞?“圆舞曲”是一种舞蹈? 生:我觉得是一种交际舞的音乐。
师:是的,“圆舞曲”是为一种交际舞伴奏的音乐。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华尔兹”。听过吗?那我们就现场听一听。
(欣赏音乐)
师:没有听过“圆舞曲”的请举手。(个别举手),谁举手我跟谁拼了(笑声),刚才我播放的就是“圆舞曲”。没有听过“华尔兹”的请举手。(笑)还好没人举手,因为“圆舞曲”就是──“华尔兹”。
师:维也纳听说过吗?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维也纳?如果能简洁地介绍,那就更棒了!生:我知道维也纳是个音乐之都,还是花的天下。生:维也纳出了许多音乐作家,他们谱的曲子很好听。师:为什么会被称为音乐之都?她解释了一个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生:维也纳人的生活离不开音乐。师:那里的人非常热爱音乐。
生:我知道维也纳有金色大厅,这是很多著名音乐家向往的天堂。
师:说得真好!任何一个有音乐梦想的人都希望在音乐大厅里演出,任何一个喜欢音乐的人都希望在这儿欣赏音乐。
生:我查过资料,维也纳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学一种乐器。
师:真好!我们再来看这个题目,一位作家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一般来说要写一写闻名世界的金色大厅、家喻户晓的音乐家、耳熟能详的乐曲,但是这篇文章具体写世界闻名的金色大厅了吗?(没有),具体写家喻户晓的音乐家了吗?(没有),具体写耳熟能详的乐曲了吗?
生:没有。
师:那作家都写了什么呢?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写了什么呢?
师: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这篇课文比较长,你可以轻声地读,但不要跳跃,从头到尾往下读,明白吗?
(生自由读文)
(1)文章写到了哪些内容?(鸟叫、花、路、酒馆)
师:我刚才和很多同学一起读,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读着读着有一个词会不断地冒出来,这个词就是──
生:音乐。(师板书)
师:可是,这篇文章里作者冯骥有写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吗?(生一一摇头)师:具体写某个伟大的音乐家了吗?(生一一摇头)师:具体描述一首曲子了吗?(生一一摇头)
师:可是,这篇文章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想到音乐。我们马上梳理一下,你觉得这篇文章先写了什么?
生:鸟儿们的歌唱。
师:通俗地讲就是鸟叫声。那位同学说鸟鸣,好听!(板书:鸟鸣)师:接着写什么? 生:接着写维也纳的花。(板书:花)师:然后写些什么?
生:然后写了生活。(板书:路)师:最后写?
生:最后写到小酒馆。(板书:酒馆)
(2)分组研读,思考,讨论──鸟叫与音乐的关系;花与音乐的关系;路与音乐的关系;酒馆与音乐的关系。
师:真是出人意料!他在这篇文章里写鸟鸣、写花、写路、写酒馆,却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下面我们默读思考:这鸟鸣和音乐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这花,这路,还有这酒馆跟音乐什么联系呢?(板书连线)思考的时候可以有所侧重,但你也可以全面思考。我建议这组侧重于鸟鸣,这两组侧重于花,这组侧重于路,这组侧重于酒馆。先默读思考,我看差不多了再建议你们讨论,因为没有想法之前讨论,任何讨论都是无效的。
(生默读思考)
师:有的人默读的时候在画句子,说明任何思考都要回到文章当中去的。下面,蒋老师要观察你们的讨论了,我相信你们会讨论的很成功。有两种情况,蒋老师个人不太喜欢,一种是总是一个人在说话其他人不说的,还有一种是我从他的表情中都可以看得出来,你只想自己的答案,你不听别人的,只想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我从你的表情中观察出来。
(生交流讨论)
“鸟鸣”和“音乐”的关系
师:好!你们是研究鸟鸣的,我们先听他们组的想法。
生:第二小节说“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一般这些都是描写音乐家的,而这里描写鸟叫声,这些鸟叫声像音乐般。
生:课文第四自然段“一位奥地利朋友称这种清晨时鸟儿们的合唱为„免费音乐会‟”我知道音乐会一般都是歌唱家或是著名音乐家演奏歌唱的,但这里说鸟儿们的合唱是音乐会,说明鸟儿们的歌唱非常动听。
生:作者花了那么多的篇幅写鸟叫声,因为鸟叫声是维也纳最原始的音乐。师:我听了他们的发言概括出两条:第一,维也纳的鸟叫声很好听;第二,这些你鸟叫声就像音乐。你们同意吗?还有补充吗?
生:第三自然段中写到“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还有一种鸟叫声很像猫叫。”一般我们听音乐会的话会有很多乐器,还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情绪,而这里鸟儿有各种各样的叫声就像音乐会里的乐器一样,所以我觉得他还是和音乐有点联系的。师:(拍掌)太好了!这就是我的问题,蒋老师现在出手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来看这段话写了几种鸟叫声?马上数。(生数)
生:四种。
师:一起来读!(师生合作读)出示课件:
①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②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 ③ 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 ④ 还有一种鸟叫声很像猫叫。
师:作者写4种鸟叫声,写法上有共同点,发现了吗? 生:这些句子都用了比喻。
师:你看,这里有很多的比喻词,宛如、相似、像是、很像,如果冯骥才要写五种六种七种,他还会用什么呢?
生:仿佛。生:犹如。生:像似。生:好比。生:好像。
师:(转身看句子)还真没有。(众笑)
师:这四种鸟叫声用我们常人的眼光看来,哪种鸟叫声是比较好听的? 生:第一种。
师:一起来读一读。(生读)
师:不好听!你们读的不好听。(生笑)你们看,这种鸟叫声好听是因为作者用了一些词,哪个词形容好听?
生:我觉得“宛转”是形容它们好听。师范读:不是宛转,是宛转。(语速加快)生:我觉得“悠长”也可以表示鸟叫声好听。
师范读:悠长。(声音拉长)明白我的意思了哦!(生笑)还有哪个词? 生:嘹亮。
师:不是嘹亮,而是── 生:嘹亮。(声音加重拉长)
师:读课文这样读才有味道!一起来读一读!(生感情朗读)再来读。好听吗? 生:好听。
师:那么,像磕牙的声音好听吗? 生:怪怪的。
师:像老人叹息、沙哑又苍老的声音好听吗? 生:不好听。师:猫叫好听吗? 生:不好听。
师:都说原始的、大自然的音乐是好听的,为什么要写这么难听的声音呢?为什么不集中笔墨写这样好听的声音呢?
(生表达不清晰)
师:我知道他知道这意思却讲不明白。我们常人看来不好听的声音,但是──维也纳人认为它很好听。
师:维也纳人认为它好听也是有方法的,谁接着往下说? 生: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像场音乐会。师:那位男同学把你刚才的观点再重复一遍。
生:音乐会一般都会有很多乐器的合奏,鸟的叫声也是各不相同的,每种鸟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如果多种鸟合唱的话肯定就会类似于一场音乐会,所以就会和音乐联系在一起,当然,这也说明维也纳人音乐素养非常高,鸟叫声哪里都有,但在维也纳人听来都是音乐。(生鼓掌)
“花、路”和音乐的关系
师:太厉害了!在维也纳人看来大自然当中的声音都是音乐。不过,这鸟叫至少还是声音,这花和音乐又有什么关系?(板书:景色)
生:第六自然段写到“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芬芳的三角钢琴”,用花铺成钢琴让人想起音乐。师:同意吗?(生同意)我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因为里边的花有个造型是钢琴,但是我还是不明白,比如写“路”这段,旁边会有钢琴的造型吗?有乐器的造型吗?怎么就让人想到音乐了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看。(生读)
出示课件:
车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这是行驶在笔直的如上绝对没有的感受。
生:房舍、喷泉、开满花朵的树,这些景物突然冒出来,就像音符一样。师:哦,这些景物好像跟音乐也能联系起来。
生:这里说“这些弯弯曲曲的路”,钢琴曲有时候很高昂有时很低落,不可能一直高昂一直低落,所以说像是音乐。
师:弯弯曲曲的路就像高高低低的── 生:音乐。
生:我从“畅如流水”中感觉到了音乐,因为弹钢琴的人知道音乐都是很顺的,不可能断断续续的,“畅如流水”中感受到音乐的流畅。
师:维也纳音乐素养高啊,看到这些景色会想到音乐。车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
师:你觉得作者看到这样的景物联想到什么音乐呢? 生:悠扬流畅的音乐。
师:哦,是那样的音乐。接着往下走。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 师:这让人想到──恬静清脆的音乐。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 师:这让人想到── 生:很欢快的音乐。生:比较绚丽的高昂的音乐。
师:是啊,维也纳人看到很多景都能够想到音乐。这一路上,还会出现怎样的景物呢?或是──
生:(思考)
师:一片?一丝?一缕?一条?……谁来往下说,拜托不要太俗啊!(生笑)生:或是高高低低金黄色的麦浪。生:或是一缕照在脸的阳光。生:或是波澜壮阔的大海。生:或是一条叮叮咚咚的小溪。生:或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师:他们无论看到怎样的景物都会想到音乐,所以冯骥才最后写了这样一句话,一起读。(生读)
出示课件:
车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绝对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
“酒馆”和音乐的关系
师:最后这个酒馆,谁来汇报一下?
生:我觉得这个酒馆也是富有当地音乐特色的,这里说“一个满脸通红的老汉,满是硬胡茬的下巴夹着一把又小又旧的提琴,在你身后起劲地拉着”,我们都知道提琴也是一种乐器,维也纳人都热爱音乐,他们都希望融入到音乐里边去。
生:我从“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已经围着他的双腿起劲地跳起舞来”,这只大黑狗天天在音乐的熏陶下,也跟人一样跳起舞来了。
师:嗯,更何况人呢?还有补充吗?
生:他说“酒店里人们的目光都快活地抛向他”就是说酒店里的人都很喜欢音乐。师:刚才那位同学说酒店里的人都很喜欢音乐,可见酒店里不止一个人,有那些很帅的小伙子吧?有漂亮的姑娘吧?有可爱的小孩吧?有在弹奏的演奏者吧?(生一一点头)但是他偏偏写了一个老汉,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生读)
出示课件:
扭头一看,一个满脸通红的老汉,满是硬胡茬的下巴夹着一把又小又旧的提琴,在你身后起劲地拉着。他朝着你挤着眼,希望你兴奋起来,尽快融入音乐。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已经围着他的双腿起劲地跳起舞来,酒店里人们的目光都快乐地抛向他。
师:他喜欢音乐这点都看出来了,你还看出什么信息? 生:说明这个人并不是很富有,而是想挣点钱来享受音乐。生:我觉得在维也纳连老汉都喜欢音乐,其他人也肯定喜欢。
师:她提出了我心中的疑问,小伙子不写,小姑娘也不写,演奏者也不写,偏偏要写拉又小又旧的贫穷的、喝醉酒的老汉,为什么? 生:可能就是这样的老汉才能拉出这样的音乐。师:小伙子拉不出?(生笑)
生:如果是我去演奏的话,我肯定会把自己的仪表弄得好一点,也让别人都可以喜欢我一点,但是这个老汉满脸通红喝醉酒非常失态,但是他夹着一把又小又旧的小提琴说明他非常热爱音乐,不管自己的仪表多么不好。
师:这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老汉。作者为何要选择写这样一个不修边幅的老汉呢? 生:如果写一个有钱人拉着琴很高雅的,我觉得没什么。这样写反衬出其他人也喜欢。师:反衬出什么样的人?
生:就算是这样很穷的人也很喜欢。
师:这话就很关键了,在维也纳就连这样的穷人也喜欢音乐,更何况?(生争着举手)生:在维也纳不论你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都可以热爱音乐,拉出自己喜欢的乐曲。(生鼓掌)
师: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不论是老还是少,他们都在享受这个音乐,而且在这段话中有一个细节更加表明了这点──维也纳所有的人都在享受音乐。
生:“酒店里人们的目光都快活地抛向他”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所有人都喜欢音乐。生:他说“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已经围着他的双腿起劲地跳起舞来”,连动物都跳起舞来,何况人呢?更是跃跃欲试了。
生:不论是坐在金色大厅里的上流社会的人,还是在乡村的当年酒家里的人,他们都喜欢音乐。
生:我想提个问题。“坐在长条的粗木凳上,一边饮着芳香四溢的当年酿造的葡萄酒──那种透明的发粘的纯紫色的葡萄酒更像是葡萄汁,一边咬着刚刚出炉、烫嘴、喷香而流油的烤猪排”,为什么这里体现出维也纳人热爱音乐?
师:你这是问我还是问大家?大家来解决!
生:要看后面一句“忽然欢快的华尔兹舞曲在你耳边响起”,音乐是无时不在的。生:他前面重点描写食物,后来又写音乐,就感觉只有音乐才能配得上这样的美味的食物。(众笑)
师:说明不是在正襟危坐的音乐礼堂里享受音乐,他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有音乐,这就是冯骥才选材的独到之处。
维也纳像圆舞曲一样的生活
师:接下来,拿起笔写下你对“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这句话的理解。生:(写作)大概3分钟
师:全体起立!我先请一个同学读,你要注意听,你的思路与他一样,表达也没有他出色,他读完你也可以随之坐下。如果你的思路很独特或者表达比他要好,你就继续站着,这就考验你的判断能力了。先请你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读一遍。
生:在维也纳音乐到处都有的。那里的人很热爱音乐,在那里还有最原始的音乐,动物的音乐鸟叫声,他们的生活中也有音乐的元素,所以说他们的音乐到处都有。
师:后面这句话可以不用补充。请坐!(生不甘心地坐下,众笑)
生:维也纳的生活音乐无处不在,就连道路上、鸟鸣中、酒馆里,到处都是音乐,道路弯弯曲曲就会让感觉到音乐一会儿高昂的,一会儿低沉的,非常的美丽!
师:前半句不错,后面又啰嗦了。你也可以坐下!(生纷纷坐下,众笑)但是,我现在慢慢倾向于那些敢站着的人了,你来读。
生:维也纳人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来表达音乐,表达对音乐的喜欢,这些东西构成了生活圆舞曲。人们用圆舞曲来装点生活,使生活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师:很好!谢谢!(生全体坐下,众笑)(两男生又站起来,爆笑)
师:注意,一般站到后面的都是英雄!(生笑)
生:我认为这句话体现了维也纳的纯朴、自然和美丽,作者把那里人们生活的任何一点与音乐有关的都表达了出来,也表示维也纳人爱音乐的心情。
师:怪不得你那么纠结!她是表达得比你要好啊!然后再听听她是怎么写的。你还坚持站着?我是充满着期待啊!
生:维也纳生活中音乐是无处不在的,维也纳的人们无不热爱音乐,连看似平凡的事物都能联系到音乐,生活中充满了音乐,音乐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让感觉到他们的生活就像圆舞曲一般美好。
师:真好,你就应该站起来。(众笑)
师:这就是你们今天的理解,很好!谢谢你们!跟你们上课非常愉快!
第五篇:小狗圆舞曲 教学设计
小狗圆舞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小狗圆舞曲》旋律和情绪的变化
2.过程和方法:通过听赏、感受、想象、表现等方法能感受圆舞曲3/4拍子的节奏特点和流畅、转动的旋律特征,并能即兴随音乐做动作,培养学生富有想象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钢琴诗人”肖邦,并能像肖邦学习,热爱音乐热爱祖国。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只是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愉悦放松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感受《小狗圆舞曲》旋律和情绪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即兴模范小狗形态,体验随音乐做动作的感受,培养学生富有想象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4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邀请学生一起做三拍子律动 问:这是什么节拍?
2.听赏3/4拍的音乐片段《蓝色多瑙河》
3.圆舞曲的简介
(二)听赏歌曲
1.初听管弦乐版歌曲
师:老师还带来了另一首好听的圆舞曲,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听赏管弦乐版的《小狗圆舞曲》 问:听到了什么小动物的声音?和《蓝色多瑙河》的节拍相同吗?猜猜歌名?
2.初听钢琴版歌曲
师:这首歌曲一开始是一首钢琴歌曲,后来被改变成我们刚才所听到的管弦乐版,大家想不想听一听原版的钢琴版本? 教师钢琴演奏《小狗圆舞曲》 问:两个版本有什么相同的感觉和不同之处?(同样的有旋转流畅的感觉;不同的是音色、速度)
3.用线条表达听到两个主题时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乐曲的两个主题,让学生说一说听到的感受,上来黑板上划一划线条。
4.考考小耳朵,歌曲有几段? A+B+A带再现的三段体
5.请同学听到音乐后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模范小狗形态、跳一跳简单的三步舞)
(三)创编表演
1.小组创编排练 师:这首活泼可爱的歌曲带给了同学们无穷的想象,让我们随着音乐的变化跳一跳,一起变成舞池里翩翩起舞的小舞者吧!
2.小组选择段落跟随老师的琴声展示排练成果
3.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随乐跳一跳 师:让我们一起随着美妙的音乐尽情舞蹈吧!
(四)拓展总结
1.“钢琴诗人”——肖邦的简介 师:大家喜不喜欢这首活泼动听的歌曲?想不想知道是谁的作品?
2.教师送上祝福,希望孩子们能像肖邦一样爱音乐,爱祖国
3.师生再次体验音乐共同舞蹈《小狗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