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 327号

时间:2019-05-12 03:3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 327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 327号》。

第一篇:财政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 327号

财政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 327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安排的专项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资金。

第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使用和管理专项资金,须遵循本办法.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四条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西部地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和享受西部地区政策的中部地区,并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重点包括退耕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农村能源建设规划、生态移民规划、农户接续产业发展规划等;安排必要的退耕还林工作经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负责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第六条 专项资金的申请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审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审核同意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下年度资金使用计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汇总审核并下达任务计划。财政部根据任务计划和国家林业局核查验收结果下达专项资金预算。专项资金的拨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专项资金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用于基本建设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按基本建设程序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第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时,应将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安排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等资金与专项资金统筹考虑,明确专项资金支持的具体任务,并做好同国家有关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同时,与扶贫开发、林权制度改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支持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八条 按照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原则,专项资金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包干使用,从2008年起,分8年安排,逐年下达。

第三章 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九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按以下先后次序安排:

(一)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建设基本口粮田;

(二)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开展沼气、节柴灶、太阳灶等农村能源建设。

(三)对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实行生态移民。

(四)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基地建设、开展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等。

(五)高寒少数民族地区退耕农户直接补助。

第十条 专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专项资金不得作为其他中央补助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由地方政府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地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

第四章 监督与检查

第十二条 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总责的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认真落实中央政策,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含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专项资金使用规定,截留、挪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单位或个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逐年制定并实施年度检查计划,加强对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的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十四条 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商同级发展改革委、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甘肃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

甘肃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和国家财政部等六部委制定印发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 007]327号)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安排的专项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资金。

第三条省级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使用和管理专项资金,须遵循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预算管理

第四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实施退耕还林地区

第五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在省发改委、西部办、财政厅、农牧厅、林业厅、水利厅和扶贫办等相关部门(以下简称省级相关部3门)的指导下,制定本县市区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并报省级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重点包括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农村能源建设规划、生态移民规划、退耕还林补植补造规划、后续产业发展规划等。

省发改委、西部办、农牧厅、水利厅、林业厅、财政厅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负责制定《甘肃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水利部审核批复后实施。

第六条专项资金的申请程序: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省级相关部门审核批复的县市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于每年l0月30 日前将下资金使用计划报省级相关部门。省发改委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审核同意的省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对各县市区下资金使用计划审核汇总后,于每年ll月30日前将全省下资金使用计划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水利部等部门审核。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我省下资金使用计划的审核意见和安排的任务计划,省发改委会同财政厅、农牧厅、水利厅、林业厅等相关部门将任务计划下达到各县市区。省财政厅根据批复下达的任务计划和省级相关部门核查验收结果下达专项资金预算。

专项资金的拨付,按照《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操作规程)的通知》(甘财库[2008]2 7号)规定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由省财政厅通过省级强农惠农专项资金财政零余额帐户,直接支付到市州或县市区财政部门开设的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特设专户。专项资金按照本细则第九条规定用于基本建设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要按基本建设程序做好项目管理工作。

第七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时,按照支农资金整合的要求,应与中央和省上安排的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基本农田建设、生态移民、农村能源、扶贫开发、林权制度改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和市州、县市区其它投资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集中安排使用,明确专项资金支持的具体任务,并做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工作,支持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八条按照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县”原则,专项资金依据国家和省上审核、批复的专项规划任务和经费预算,从2008年起,分8年安排,逐年下达具体任务计划。

第三章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九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按以下先后次序安排:

(一)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建设基本口粮田。

(二)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开展沼气、节柴灶、太阳灶等农村能源建设。

(三)对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实行生态移民。

(四)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基地建设、开展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等。

(五)高寒阴湿少数民族地区退耕农户直接补助。

第十条专项资金由省级相关部门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地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

第十一条专项资金在强农惠农特设专户内,实行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并严格执行有关报账管理制度,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同时,县市区财政部门要会同承担单项工程建设的有关部门,按照支农资金整合管理使用的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不得作为其他中央和省上补助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

第十二条专项资金凡用于适宜招投标的设备、材料、成批量的种苗等支出,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招投标的形式进行,要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诚信的原则;凡符合政府采购目录规定范围的必须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并做好实物发放工作;凡直接补助农民的资金,要严格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行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的意见》(甘政发[2008]67号)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一册明、一卡统”方式直接兑现到户。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

第十三条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认真落实中央政策,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资金管理使用。承担各单项工程建设单位的法人为该项工程的直接责任人,对该项工程建设质量负责。

第十四条各级财政与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专项资金使用规定,截留、挪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单位或个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严肃查处。

第十五条承担各单项工程建设的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省上下达的计划组织项目实施,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等。如需变更的,必须上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

第十六条省级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制定相应的检查验收办法,搞好检查验收等工作,加强对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的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对于不履行审批手续和擅自变更的,省级相关部门可根据情节轻重呆取责令限期整改、通报批评、暂停拨付国家资金、暂停项目审批及实施等措施,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单位法人、主管人员和直接工作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十七条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市州、省直管县财政部门要商同级发展改革委、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依据本实施细则制定具体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十九条本实施细则由甘肃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附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

使用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及《财政部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 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7〕327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安排的专项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资金。具体包括退耕户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和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补植补造等。

第三条 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专项资金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由自治区统筹安排,包干使用,1

因地制宜地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从2008年起分8年进行安排,逐年下达。自治区每年根据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地、州(市),再由各地、州(市)分解到各工程县市。

第二章预算管理

第四条根据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经国家批复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包括退耕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农村能源建设规划、后续产业发展和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规划、补植补造规划等),各地(州)市组织本辖区各工程县市(区)将建设任务具体落实到地块和退耕农户,编制本地区的实施方案报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申请:

各地(州)市根据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同意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编制下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计划,于每年9月30日前报送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财政厅、林业厅、农业厅等部门对各地上报的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审核汇总,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审核汇总的资金使用计划上报国家

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

国家批复下达任务计划后,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将任务下达到各地(州)市。各地(州)市再将任务计划分解下达到本辖区各项目县(市)。

第六条专项资金的拨付:

自治区林业厅、农业厅根据国家下达的任务计划和专项资金计划分别编制分管专项(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后续产业和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补植补造)的资金使用计划报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财政厅对自治区林业厅、农业厅报送的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审核汇总后,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级次拨付专项资金。

各地(州)市财政部门接到自治区的专项计划和资金后,在1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到工程县市。

各县(市)财政局收到专项资金后,会同同级林业和农业部门,根据本县(市)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在10个工作日内将建设任务和资金下达到县(市)林业局、农业局或有建设任务的乡镇场。

专项资金的拨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专项资金按照本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用于基本建设的,自治区各

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为保障巩固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人民政府应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

第三章 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七条 专项资金的内容和标准:

(一)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建设基本口粮田人均不低于2亩,每亩补助400元。

(二)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开展沼气每户补助1200元,节柴灶每户补助600元,太阳灶每户补助600元,薪炭林每亩补助100元等农村能源建设。

(三)退耕还林补植每亩补助40元,补造每亩补助50元,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基地建设:特色林果基地每亩400元,养殖基地每平方米50元,林下种植每亩补助30元;开展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每人次150元等。

第八条 专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专项资金不得作为其他中央和自治区补助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

第四章 监督与检查

第九条 自治区林业厅、农业厅应制定相应的巩固退耕还林专项检查验收办法,加强任务建设期间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

建设结束后,自治区林业厅、农业厅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对项目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结果报自治区财政厅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自治区财政厅将验收结果作为拨付专项资金的依据。

对建设任务完成不好或没有按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实施项目的,自治区可视问题的严重程度调整以后的任务安排。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认真落实中央政策,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专项资金使用规定,截留、挪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单位或个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逐年制定并实施检查计划,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的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认真做好专项资金的绩效考评工作。

第十二条 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第五章 附 则 本细则由自治区财政厅负责解释。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裕安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操作办法

六安市裕安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

使用和管理操作办法

第一条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皖政[2007]95号)以及《关于印发<安徽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财农[2008]1778号)等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操作办法。

第二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各级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安排的专项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资金。

第三条

区有关部门和乡镇(街)人民政府以及项目单位使用和管理专项资金,必须遵循本操作办法。

第四条

专项资金用于规划范围内的基本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及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补植补造建设。

第五条

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批复的规划编制全区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规划及单位工程建设规划,区财政要安排必要的退耕还林工作经费。

第六条

根据省发改委会同省有关部门下达的任务计划,区农业部门负责编制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后续产业发展涉及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1— 会同林业部门编制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实施方案;林业部门负责编制后续产业发展涉及林业基地建设、补植补造实施方案;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编制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各单项工程实施方案报区退耕还林办公室汇总,经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组审定,上报有关部门审批。由于工程规划较长,对于部分工程实施地点,区退耕还林办公室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第七条

区人民政府使用和管理专项资金时,结合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安排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等资金与专项资金统筹考虑,明确专项资金支持的具体任务。同时,与扶贫开发、林权制度改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支持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八条

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分8年安排,逐年下达。第九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按以下先后次序安排:

(一)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建设基本口粮田。

(二)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开展沼气、节柴灶等农村能源建设。

(三)对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实行生态移民。

(四)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基地建设、开展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等。

第十条

专项资金扶持方式:采取直补农民、定额补助、定项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2 —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抵扣和挪用。专项资金不得用于扶持龙头企业、不得作为其他中央和省补助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

第十二条

区退耕还林领导组负责全区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每年组织三次对退耕还林项目进行查收,即每年的年初负责对下一实施工程审定和实施地点调整、年中组织对项目工程施工进度质量进行一项检查、项目完成时进行验收。日常工作由区退耕还林办公室承担。

第十三条

对退耕还林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就业转移技能培训实行部门与政府指导相结合,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由区退耕还林办公室分配,分别由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蚕桑、能源等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培训每年由区退耕还林领导组根据当年农民的就业需要进行培训,由区退还林办公室根据区政府的安排进行组织实施,具体任务依据当年计划为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安排由区政府当年年初确定,统一上报。

第十四条

区有关部门编制本区各单项工程实施方案,要将任务计划细化落实到村和户,包括工程措施、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建设效益、受益退耕还林户数和人数及完成时间等。后续产业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只能用于种苗、肥料和工程建设原材料购置费用。

第十五条

专项资金用于基本建设的,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

—3—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设要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工程建设合同制,建立健全工程管理、技术规程、质量保证、检查验收等制度。要实施工程建设公示制度,结合乡村政务公开,将工程建设范围、内容、标准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行政府负责制。

第十七条

财政与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专项资金使用规定,截留、挪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单位和个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严肃查处。

第十八条

区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对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的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对于不履行审批手续和擅自变更的,区退耕还林办公室可根据情节轻重采取责令限期整改、通报批评、暂停拨付国家资金、暂停项目审批等措施,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相关单位、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十九条

区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本操作办法由区退耕还林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操作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4 —

第五篇:黔西南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黔西南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和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贵州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试行)》(黔保林〔2009〕3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意见》(黔府发〔2007〕35号)等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安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实施的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接续产业发展和补植补造。

第三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实施的项目,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县(市)为基本建设单位,以退耕还林村为单元,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各项配套措施合理配置,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第二章 申报与规划

第四条 项目申报每年由县(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当年所需实施的项目报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后报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第五条 根据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项目的批复和2008至2015年专项规划批复,编制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报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后报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第三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 项目建设涉及的州政府各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联系,密切配合。

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和生态移民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督促,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下达的任务计划会同有关部门下达任务计划。

州财政局:负责资金的监管使用,根据省财政厅下达的专项资金预算和省下达的任务计划,下达专项资金预算,并按照财政国库管理或专帐制度拨付资金。

州水利局:负责基本口粮田建设中水利设施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督促。

州农业和扶贫开发委员会:负责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村能源建设、接续产业中农业项目、基本口粮田建设中坡改梯项目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督促。

州林业局:负责接续产业发展和补植补造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督促。

州畜牧水产局:负责接续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督促。

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参加项目实施情况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汇总上报州人民政府和省退耕办,定期向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项目实施情况和投资完成情况。

各县(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承担项目法人职能,定期向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项目实施情况和投资完成情况。

第七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行州人民政府负总责与责任落实到县(市)政府相结合。县(市)政府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县(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项目法人职能,统领项目的全盘工作,各业务主管部门承担项目二级法人职能,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所在乡(镇)政府是项目实施的直接责任主体。各级政府要把专项资金各类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列入当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

第四章 计划管理

第八条 各县(市)发改部门会同财政、农(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审核批复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2008-2015)》,于每年9月30日前将下资金使用计划,经州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核后报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

资金使用计划应包括上一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和本投资计划安排的初步意见。

第九条 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下达的任务计划会同州财政局、林业局、农业和扶贫开发委、水利局、畜牧水产局等部门,下达任务计划。

第十条 任务计划一经下达,要严格遵照执行。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属于项目调整、建设规模变化、投资变更等重大变动,须报原审批单位批准;不涉及投资和建设规模、不降低质量、不影响项目标准的一般性变更,须报州发改委和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原审批部门备案。

第五章 项目管理 第十一条 各县(市)要根据省级批复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2008-2015年)》,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深度达到作业设计(施工图)要求。实施方案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编制,科学合理,图、文、表齐全,各项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和退耕农户。

《实施方案》由州各相关部门初审后交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省林业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等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 项目实施实行项目法人(业主)负责制。县(市)发改局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将州下达的任务计划下达给项目法人(业主)。项目法人(业主)对项目前期工作、施工组织、质量进度、资金安全以及后续管理等负全面责任。

第十三条 项目实施实行公示制。项目实施前,要把项目具体实施名称、目标、任务、资金来源与规模、受益农户等,以村为单元向项目区群众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组织施工,不得擅自降低建设标准和工程质量。基本建设项目要实行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制。积极组织退耕农户参与项目建设,确保退耕农户获得劳务收入。

第十五条 加强项目建设档案管理。各县(市)要把有关项目建设的相关文件、实施方案、工作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资金审计报告、图片、统计数据等资料分类整理归档,要有专人负责,及时收集,严格管理。

第十六条 各县(市)要加强项目建设信息统计和报送工作,严格按照《贵州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项目信息报送制度》执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项目信息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退耕办)负责统计汇总上报。项目建设信息实行月报、季报和半年、全年总结报告制度。县级各责任部门于每月28日前、每季度最后3日内报出本月、季度信息,县级农(林)业主管部门(退耕办)于每月3日前、每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报送上一月和上一季度信息。

第十七条 加强科技支撑工作,建立试验示范点。建立由项目管理和实施部门、科研院校、技术推广部门为依托的科技支撑体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每个建设项目都要建立科技试验示范点,推动项目建设,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成效。

第十八条 加强实施项目的效益监测。每个县(市)要选择3个以上项目村对退耕农户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接续产业发展和补植补造等项目进行效益监测,及时搜集、整理和分析各类项目实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各类项目监测方案由州级行业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六章 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 州根据省下达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总量,按照各县(市)退耕还林面积核定下达到县(市)。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分8年安排,逐年下达。州财政局根据省财政厅下达的专项资金预算和州下达的任务计划,下达专项资金预算。

第二十条 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及补助标准:

(一)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建设基本口粮田。在五年内实现具备条件的退耕农户人均不低于0.5亩基本口粮田。

(二)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开展沼气等农村能源建设。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多能互补。

(三)有条件的退耕农户实行生态移民。

(四)接续产业建设。项目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退耕农户意愿的原则。

(五)退耕还林补植补造。

以上项目建设补助标准按照国家批复的专项资金补助标准执行。

第二十一条 资金运行管理

(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或专帐管理。国家和省下达的全部财政资金实行有国库集中支付的由国库集中支付,还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县(市)设专帐管理。

(二)资金拨付实行报账制。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根据单项工程检查验收结果和有关财务凭证予以报账。项目实施以批复的《实施方案》为依据预拨40%启动资金。

(三)需要进行招投标的项目,必须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招投标,严格招投标制度。项目实施中需要采购的物资,按照当地政府关于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

第二十二条 要严格资金用途管理。项目建设资金用于建设所需物资、材料、种苗等的购置和机械作业费、劳务费等支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截留、挪用,不得改变用途。

第二十三条 项目建设管理费、工作经费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6%由地方财政匹配,列入财政预算。

第七章 检查验收

第二十四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各类项目的检查验收实行“谁编制规划,谁组织实施,谁检查验收”的原则,采取县级全面自查、州级抽查、省级复查的三级检查验收制度。州级抽查在县级自查验收的基础上,由州退耕办、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财政、林业、农业、畜牧、水利等部门进行。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各类项目任务和投资是否按计划完成;项目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资金拨付、管理与使用是否符合制度规定,有无违规问题;项目管护措施是否落实;各项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项目档案、信息报送等管理措施是否到位。

各类项目验收办法由州级行业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八章 建后管护

第二十五条 项目验收后,必须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确产权,落实项目运行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制定管护制度,建立档案,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第二十六条 各县(市)要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项目建设运行机制,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增加退耕农户收入,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下载财政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 327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 327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