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规定

时间:2019-05-12 03:1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规定》。

第一篇:四川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规定

四川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规定

(2014年5月12日四川省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 2014年5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78号公布 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行政机关规范和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方式、种类、幅度和时限等,结合具体情形进行审查、判断并作出处理的权力。

第三条 规范和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应当体现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机关规范和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工作的组织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本级人民政府所属行政机关按照本规定规范和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各级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执法裁量权的行使实施行政监察。

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工作的指导。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五条 拟定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应当依法、合理设定行政执法权,对行政执法权的行使主体、条件、程序、种类、幅度等要素作出具体、明确规定,减少行政执法裁量空间。

第六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存在裁量空间的行政执法权进行清理,分类分项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省级行政机关制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标准,在本系统适用。省级行政机关制定的其他行政执法权裁量标准,在本机关适用。

市(州)行政机关制定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外的其他行政执法权裁量标准,在本市(州)适用。市(州)行政机关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在省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标准范围内进行合理细化、量化。

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机关,由省级行政机关负责制定各类行政执法权裁量标准,在本系统适用。

国务院部委和直属机构已经制定相关行政执法权裁量标准的,有关行政机关可以不再制定,但可以在其规定的裁量标准范围内进行合理细化、量化。

经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或者综合执法的行政机关,由该行政机关制定相关行政执法权裁量标准,在本机关适用。

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规定的行政执法裁量权,分别由较大的市、自治州、自治县所属的行政机关制定裁量标准,在本地区适用。

第七条 行政机关制定的裁量标准,应当以行政规范性文件形式公开发布,并遵循《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

法律、法规、规章调整或者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需要调整裁量标准的,按照本规定第六条和本条前款规定进行。

第八条 行政机关制定的裁量标准,应当按照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工作要求,录入行政职权目录,并在相关行政执法文书中载明。

第九条 行政机关制定的裁量标准可以作为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执法监督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适当性的依据。

第十条 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应当遵循下列规则:

(一)符合立法目的;

(二)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的,应当采用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没有损害或者损害较小的方式;

(三)考虑相关事实因素和法律因素,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

(四)建立健全内部工作程序,相对分离受理(立案)、调查、审查、决定、执行等环节;

(五)平等对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事实、性质等因素基本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况下,给予基本相同的处理;

(六)依法执行回避、公开、告知、听证、调查取证、说明理由、重大决定集体讨论、备案等程序制度。

第十一条 省级、市(州)行政机关应当制定行政执法权裁量标准实施细则并建立案例指导制度。

第三章 特别规定

第十二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许可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对许可条件有选择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对应的具体情形;

(二)对许可决定方式没有明确规定或者可以选择的,应当列出决定的具体方式;

(三)对许可程序或者变更、撤回、撤销、注销许可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程序;

(四)对许可办理时限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的办理时限;

(五)对许可事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三条 规范和行使行政许可裁量权,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不再许可企业投资项目;对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查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内容;

(二)除跨市(州)、跨重点流域或者需要省统筹平衡资源等建设条件,以及国家明确规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或者省级投资主管部门等管理的项目外,项目许可权限一律下放市(州)或县(市、区);

(三)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在项目核准之前办理的许可事项,一律不作为核准前置条件;

(四)对有数量限制的许可,应当公布数量和遴选规则;

(五)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实施年检、年审和注册,依法需要年检、年审和注册的,不得将参加培训、加入协会或者缴纳费用等作为前置条件;

(六)依法需要开展评价、评审、鉴定等中介服务的,不得指定中介服务机构。

第十四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划分3个至5个裁量阶次:

(一)对适用简易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适用的具体情形;

(二)同一种违法行为,可以选择处罚种类的,应当列出选择处罚种类的具体情形;

(三)同一种违法行为,有处罚幅度的,应当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列出处罚的具体标准;

(四)对减轻、从轻、从重处罚的条件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减轻、从轻、从重处罚的具体情形;

(五)对违法所得、非法财物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对违法所得、非法财物进行明确界定;

(六)对停止执行处罚决定的条件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

(七)对处罚环节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五条 规范和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公开收集证据,不得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取引诱、欺骗、胁迫、暴力等违法或者不正当方式收集证据并实施处罚;

(二)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违法行为,不得故意放任违法行为发生而加重实施处罚,不得因已实施处罚而放任违法行为持续。

第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强制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对查封的涉案场所或者查封、扣押的设施和其他财物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作出明确界定;

(二)对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适用的具体情形;

(三)对行政强制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程序;

(四)对需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紧急情况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紧急情况的具体情形;

(五)对实施行政强制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七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征收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征收数额存在一定幅度的,应当列出各种幅度适用的具体情形;

(二)征收数额的计算方法可以选择的,应当列出各种征收数额计算方法适用的具体情形;

(三)对减征、免征的条件只作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减征、免征的具体条件;

(四)减征数额存在一定幅度的,应当列出各种幅度适用的具体情形;

(五)对征收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八条 规范和行使行政征收裁量权,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没有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明确规定或者授权的,不得设立收费项目;

(二)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或者提高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并举行听证会。

第十九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确认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对确认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程序;

(二)对确认申请需提交的材料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申请材料清单;

(三)对确认办理时限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的办理时限;

(四)对确认事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二十条 规范和行使行政确认裁量权,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申请人因特殊情况无法亲自到场确认的,应当列出特殊情况的具体情形,并在兼顾行政效率的情况下采取方便申请人的方式实施确认;

(二)确认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

第二十一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给付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对给付条件只作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给付的具体条件;

(二)对给付方式只作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给付的具体程序和方式;

(三)给付数额存在一定幅度的,应当列出给付数额的具体标准;

(四)对给付办理时限没有规定或者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的办理时限;

(五)对给付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二十二条 规范和行使行政给付裁量权,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对拟给付对象情况进行调查,可以采取民主评议等方式听取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会;

(二)在一定范围内公示给付对象相关信息;

(三)决定不予给付的,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三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裁决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对裁决立案、受理、决定等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程序;

(二)对裁决标准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标准对应的具体情形;

(三)对裁决办理时限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的办理时限;

(四)对裁决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二十四条 存在裁量空间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根据行为类型分别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所属行政机关和下级人民政府规范和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的监督。

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规范和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的监督。

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定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据《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向行政执法监督机关举报、控告和投诉。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发现本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本规定的,应当主动、及时自行纠正。

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行政执法监督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处理或者提出意见,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一)发现违反本规定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行为,不自行纠正的;

(二)不执行已公布生效的行政执法裁量标准的;

(三)不当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四)其他违反本规定行为的。

第五章 附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执法的组织和依法接受行政机关委托承担行政执法任务的组织。

第三十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权,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裁决和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取一定财物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法律事实进行确定和认可的具体行政行为。

(三)行政给付,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物质利益或者赋予其与物质利益有关权益的行为。

(四)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省政府2008年7月27日发布的《四川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定》同时废止。

第二篇: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几点体会

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我们认为是依法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和执法权,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更重要的是行政执法机关要加强制度建设,并以完善的制度作为依法行政的保障。今年7月份,我局制定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具体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执法的各项制度,在自行对外公示的基础上将上述资料送县法制办上网公示。

首先,要完善行政案件集体审理制度。近年来,我局一直坚持案件集体审理,以确保办案质量。因为行政自由裁量权实质上就是行政机关的自由决定权,即行政行为的方式、范围、种类、幅度等的选择权。仅以价格行政处罚为例,《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四条规定,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责令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此大的行政处罚决定权,只有通过集体依法审理,才能够做到定性准确,处罚确当,公正合法。

其次,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我们一直坚持主办责任制、查审分离制、集体定案制、执法评议制和错案追究制,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责任。在行政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今天,当前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中的诸多程序,法律法规规定十分明确,即使实体方面是正确的,因为某一程序上操作违法,同样会导致行政执法错误而被推上被告席。在价格行政执法中,行政执法只有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才能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再次,要强化行政执法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坚持强化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不断地反腐倡廉,努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们感到,由于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的界定弹性太大,行政执法人员直接面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如果政治思想素质不高,那么绝对的权力就会滋生出绝对的腐败,很容易利用行政处罚职权,以权谋私,违纪违法。为此,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必须首先强化行政执法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执法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县物价局)

《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几点体会》

第三篇:成都市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

成都市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促进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四川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术语含义)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方式、种类、幅度和时限等,结合具体情形进行审查、判断并作出处理的权力。

本办法所称行政机关,包括市、区(市)县法定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依法接受行政机关委托承担行政执法任务的组织。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裁决和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第三条(适用范围)

市、区(市)县行政机关规范和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以及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监督,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基本原则)

规范和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立法目的和精神,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内,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合理原则。

第五条(组织实施)

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本级政府所属行政机关规范和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

市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区(市)县级行政机关规范和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工作的指导。

第六条(案例指导)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案例指导制度。

第七条(标准公开)

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应当以行政规范性文件形式向社会公开。

第八条(标准制定)

行政机关应当对存在自由裁量空间的行政执法权分类分项制定自由裁量标准。

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需细化、量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新法施行之日起六十日内完成标准制定。

第九条(制定主体)

市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在本机关适用。

区(市)县政府所属行政机关可以参照市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自行制定。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区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所属行政机关可以不再制定,执行市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

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机关,适用本系统上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

第十条(标准备案)

市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应当报市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区(市)县政府所属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应当报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法律、法规、规章修订或者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需要调整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的,按照本办法第九条和本条前两款规定进行。

第十一条(行政许可裁量标准)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许可的规定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制定自由裁量标准:

(一)对行政许可条件有选择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对应的具体情形;

(二)对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方式没有明确规定或者规定可以选择的,应当列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具体方式;

(三)对行政许可程序或者对变更、撤回、撤销行政许可的程序只作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程序;

(四)对作出行政许可办理时限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的办理时限;

(五)对行政许可事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自由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二条(行政处罚裁量标准)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处罚的规定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标准:

(一)裁量标准应当划分三个以上裁量阶次。对同一违法行为设定了多种行政处罚的,从轻处罚适用于警告或较小数额的罚款,从重处罚适用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或者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

(二)罚款数额标准应当划分为从轻、一般、从重。

1.罚款为一定金额的倍数的,应当在最高倍数与最低倍数之间划分三个以上的阶次,一般处罚按中间阶次处罚,从轻处罚应当低于中间阶次,从重处罚不得低于中间阶次;

2.罚款为一定幅度数额的,应当在最高额与最低额之间划分三个以上阶次(最高额与最低额比值为四倍以上的,应当按倍数额划分处罚阶次);

3.只规定最高罚款数额没有规定最低罚款数额的,一般处罚按最高罚款数额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确定,从轻处罚按最高罚款数额的百分之四十以下确定。

(三)不予处罚、从轻或减轻处罚、从重处罚的自由裁量标准,应当列出具体适用情形。从轻、从重处罚,应当在法定处罚种类或幅度以内处罚。减轻处罚,应当在法定处罚种类或幅度以下处罚。同时具有两个以上从轻或减轻情节,且不具有从重情节的,应当适用最低处罚额度或者减轻处罚。

第十三条(行政强制裁量标准)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强制的规定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标准:

(一)对查封的涉案场所或者查封、扣押的设施和其他财物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作出明确界定;

(二)对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适用的具体情形;

(三)对行政强制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程序;

(四)对需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紧急情况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紧急情况的具体情形;

(五)对实施行政强制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标准。

第十四条(行政征收裁量标准)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征收的规定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制定自由裁量标准:

(一)行政征收数额存在一定幅度的,应当列出各种幅度对应的具体情形;

(二)行政征收数额的计算方法可以选择的,应当列出各种行政征收数额计算方法适用的具体情形;

(三)作出减免行政征收的条件只作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减免征收的具体条件;

(四)行政征收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自由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五条(行政确认裁量标准)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确认的规定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制定自由裁量标准:

(一)行政确认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程序;

(二)行政确认申请需提交的材料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申请材料清单;

(三)行政确认办理时限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的办理时限;

(四)行政确认事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自由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六条(行政给付裁量标准)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给付的规定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制定自由裁量标准:

(一)行政给付条件只作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给付的具体条件;

(二)行政给付方式只作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给付的具体程序、方式;

(三)行政给付数额存在一定幅度的,应当列出给付数额的具体标准;

(四)行政给付办理时限没有规定或者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的办理时限;

(五)行政给付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自由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七条(行政裁决裁量标准)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裁决的规定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制定自由裁量标准:

(一)行政裁决立案、受理、决定等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程序;

(二)行政裁决标准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标准对应的具体情形;

(三)行政裁决办理时限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的办理时限;

(四)行政裁决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自由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八条(其他具体行政行为裁量标准)

法律、法规、规章对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定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根据行为类型分别制定自由裁量标准。

第十九条(行政许可裁量实施规范)

规范和行使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对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应当公布数量和遴选规则;

(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在项目核准之前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一律不作为核准前置条件;

(三)对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查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内容;

(四)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实施年检、年审和注册,依法需要年检、年审和注册的,不得将参加培训、加入协会或者缴纳费用等作为前置条件;

(五)依法需要开展评价、评审、鉴定等中介服务的,不得指定中介服务机构。

第二十条(行政处罚裁量实施规范)

规范和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适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经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后作出决定:

1.拟处以较大数额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当事人可以申请听证而没有申请的;

2.拟不予处罚、减轻处罚的;

3.实施听证的;

4.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认为需要集体讨论决定的。

(二)行政处罚决定书,除载明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对是否采纳当事人的申辩意见,以及有关减轻、从轻、从重处罚的依据和理由予以说明。

(三)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行政处罚适用一般程序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特殊情况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延长期限不超过三十日。实施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依法需要公告、听证、检验、检测、检疫、鉴定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四)行政机关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于作出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报送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五)行政机关应当实行行政处罚电子化管理,对行政处罚的各项数据、具体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一条(行政征收裁量实施规范)

规范和行使行政征收裁量权,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没有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明确规定或者授权的,不得设立收费项目;

(二)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或者提高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并举行听证会。

第二十二条(行政确认裁量实施规范)

规范和行使行政确认裁量权,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申请人因特殊情况无法亲自到场确认的,应当列出特殊情况的具体情形,并在兼顾行政效率的情况下采取方便申请人的方式实施确认;

(二)确认事项直接关系他人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

第二十三条(行政给付裁量实施规范)

规范和行使行政给付裁量权,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对拟给付对象情况进行调查,可以采取民主评议等方式听取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会;

(二)在一定范围内公示给付对象相关信息;

(三)决定不予给付的,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四条(执法监督)

行政执法监督机关应当通过以下方式加强对行政机关规范和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进行监督:

(一)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二)实施日常监督检查或专项检查;

(三)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投诉、举报;

(四)对重大行政处罚决定、重大行政强制决定实施备案审查。

第二十五条(自行纠正)

行政机关发现本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本办法的,应当主动、及时自行纠正。

第二十六条(责任追究)

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行政执法监督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处理或者提出意见,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一)发现违反本办法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为,不自行纠正的;

(二)不执行已公布生效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的;

(三)不当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行为的。

第二十七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2010年6月24日成都市政府发布的《成都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169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为加强法制建设,有效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贯彻落实《档案法》,坚持依法治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关于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惠安县档案局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一、实施原则

坚持“合理行政和行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的原则,治理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树立我局公正、公平、公开执法的良好形象,为我县档案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具体措施

(一)制定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性标准。

我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实际,对行使职权范围内所涉及自由裁量权的条件、范围、裁决幅度及实施种类予以合理的细化和分解,明确各个层次执法人员的权限。为今后执法人员合法、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制定了可供参考的指导性标准。

(二)建立和完善与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有关的行政执法制度和程序。

1、建立裁量公示制度。为了增强规范自由裁量权运行的透明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办事效率,更好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并将自由裁量权具体标准予以公示,裁量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以外,允许公众查询。

2、建立行政执法职能分离制度。为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防止以权谋私、滥用权力和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将行政执法的调查、审核、决定、执行等执法职能进行适当分离,使之分属于不同的工作人员掌握和行使。

3、建立裁量事项层级办理和重大、复杂裁量事项集体会办制度。明确裁量权行使的层级职权,一般程序分层级办理:行政执法人员提出处罚意见,交本部门、机构领导集体研究,并由部门、机构领导签署意见,送县档案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审核批准。罚款数额个人超过1000元、单位超过10000元或重大、复杂的裁量事项,行政执法部门进行集体讨论提出处罚意见后,经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集体讨论研究,作出处理决定。

4、行政处罚案卷中应当有集体讨论过程和结果的记录,集体讨论的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5、依法进行听证程序。对公民罚款1000元以上;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罚款10000元以上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依法举行听证。

6、制定行政执法回避制度。行政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间接利害关系的影响具体行政行为公平、公正实施的,不得参与该事项的处理,以避免人情执法、关系执法现象的发生。

(三)建立健全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监督机制。

1、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制定与自由裁量指导性标准相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执法人员,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2、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人民法院、政府法制和监察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

3、建立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的体系和网络,健全举报投诉反馈机制,对举报投诉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并向举报投诉人反馈处理结果。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和信箱,信箱设在县档案局监督指导股,举报投诉电话:87383404

(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培训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服务意识,熟悉和掌握所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自身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方面的职责和权限,懂得违法、执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保证行政执法必要的经费,使行政执法工作正常开展。

(六)按照权责统一原则,在明确执法依据、执法主体资格、分清执法责任、规范执法程序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行政执法责任制。

(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档案法制意识。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尊重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和维权意识,更好地提高档案行政执法社会知名度。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领导,成立“惠安县档案局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工作。

长:黄平辉

副组长:王连川

成员:庄秀宗、李志强、陈晓峰、庄雅璇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档案局监督指导股,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及情况综合。

惠安县档案局

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实施办法

川工商发〔2014〕250号

各市(州)工商局,省局各处室(单位):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实施办法》已经2014年12月22日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并依照执行。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4年12月26日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的行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四川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时,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指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中的范围、方式、种类和时效,综合具体情形进行审查、判断及作出处理的权力。

第三条 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应当体现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第四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制机构具体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本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

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工商行政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 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二)后法优于前法;

(三)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同一违法事实违反了不同法律规范,同一位阶的法律规范规定的处罚种类不同的,可以根据情况适用一种法律规范给予处罚。

第六条 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结合当事人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的轻重,行政处罚分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一般处罚和从重处罚。

不予处罚是指对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情形不给予行政处罚。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以外和法定最低限度以下进行的处罚,减轻幅度原则上不能低于法定处罚幅度下限数额的50%。

从轻处罚是指在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和法定幅度内,适用较轻的种类或者选择法定幅度中较低的部分予以处罚,单处罚款的幅度为法定自由裁量最低处罚额度以上最高处罚额度的30%以下,有底数的另加底数。

从重处罚是指在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和法定幅度内,适用较重的种类或者选择法定幅度中较高的部分、多种罚种并用实施处罚,其罚款的幅度为法定自由裁量最高处罚额度的70%以上,有底数的另加底数。

一般处罚是指介于从轻与从重处罚之间的处罚。

第七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并处或应当先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违法所得再作其他处罚的,在减轻处罚时可以不进行并处或只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违法所得而不罚款。

第八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处罚:

(一)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二)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除外;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不予处罚的情形。

第九条 对下列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的首次违法行为,应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行为人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督促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逾期未改正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大学生创业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退伍军人、残疾人的违法行为;

(二)企业使用的名称不规范但未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和误导公众的 ;

(三)合伙企业未在其名称中标明“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或者“有限合伙”字样的;

(四)未将营业执照置于住所或者营业场所醒目位置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先责令限期改正的。

第十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

(一)违法行为人主动中止违法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三)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四)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五)当事人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

(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减轻处罚的。

第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

(一)利用自身经营场地开展自我宣传推销产品,在广告用语方面用词不当,但无主观故意的一般违法行为;

(二)擅自改变企业名称但未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和误导公众的,从行为发生之日起至被查获之日未满3个月的;

(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从轻处罚的。

第十二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损害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二)损害农业生产经营的;

(三)危及人体健康、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

(四)欺诈消费者的;

(五)利用合同实施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出具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的;

(七)公用企业不正当竞争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发布虚假违法广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九)侵犯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

(十)侵犯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专用权的;

(十一)妨碍、逃避或者抗拒检查的;

(十二)擅自毁损、转移、处置已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物品的;

(十三)相同违法行为被处罚后再次违法的;

(十四)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十五)属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范围尚未构成犯罪的;

(十六)其他性质恶劣,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或严重社会负面影响的。

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

第十三条 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应当在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中明确表述确定处罚幅度的酌定情节,并随卷附相关证明材料。

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拟减轻、从轻、从重处罚的,应当在行政处罚告知中告知拟减轻、从轻、从重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第十四条 法制机构在核审案件时,对行政处罚的裁量部分应当加强审查力度,办案机构行使裁量权不当的,应予以及时更正。

第十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裁量权范围内经过听证作出行政处罚的,或者对具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决定从重处罚且处罚金额较大的,应当通过案件审批委员会研究决定,并在实施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将处罚决定书和必要的说明材料抄报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具体数额由市(州)、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减轻行政处罚幅度未低于法定处罚幅度下限数额的50%且减轻数额较小的,由机关负责人决定。减轻行政处罚幅度低于法定自由裁量幅度下限数额的50%和减轻数额较大的,应当通过案件审批委员会研究决定,具体数额由市、州、县(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第十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符合法律目的,基于正当考虑,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采取的措施、手段必要和适当;应当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类别、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以对当事人合法权益损害最小为原则,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第十七条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一般限于以下范围:

(一)从事违法行为的工具、设备、原材料、包装物、产品;

(二)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账簿、票据、合同、会计凭证、对账单和其他资料;

(三)与违法行为相关的场所、设施;

(四)临时扣留营业执照;

(五)责令暂停销售等。

第十八条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书面告知当事人:

(一)违法行为涉及两个以上管辖区域,需要协调的;

(二)查封、扣押财物的所有权人难以确定的;

(三)涉嫌犯罪需要移送的;

(四)案件需要集体讨论或者听证的;

(五)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调查的;

(六)案情重大复杂的。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一)有证据表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

(二)违法行为正在发生,且行为人不听制止的;

(三)有证据表明涉案产品(商品)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

(四)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场所;

(五)物品是涉案的关键证据,不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对案件有重大影响的;

(六)当事人可能转移、隐匿、销毁相关财物的;

(七)其他不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影响案件查处的。

第二十条执法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先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本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查封、扣押决定书,送达当事人;本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第二十一条 通过复制、拍照、抽样取证等方式可以达到案件取证要求,案件又不属于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情形的,不应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第二十二条 办案单位违反本办法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为,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依照本办法予以纠正,或者依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进行调解。

第二十三条 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下级部门裁量权行使不当的,应当实施行政执法监督。

第二十四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的情况,作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重要内容,纳入本部门依法行政考核。

第二十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法制机构、纪检监察机构依法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的行使实施行政监督、监察。对滥用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的行为,按照行政执法监督及过错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纳入考核、考评范围。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川工商办〔2009〕68号《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下载四川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