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衢州编外用工规定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的试行意见
(衢政办发〔2008〕47号)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人员日益增多,出现了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切实保障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编外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实施意见》(浙委办〔2007〕9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规范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提出如下试行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的重要性
规范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是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要求,也是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和编外人员双方合法权益的需要,对于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府形象、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各单位要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规范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执行劳动保障等法律法规,树立编外用工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依法实行规范管理。
二、规范程序,从严控制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数量
(一)明确编外用工岗位设置。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应与编制管理相结合,按照“编内为主、编外为辅;从严控制、规范管理”原则,控制行政运行成本。现有编制内人员能够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一律不准使用编外人员。市级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和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编外人员的,应限于后勤及辅助性岗位,具体为:驾驶、门卫、保安、保洁、打字(计算机录入)以及交通、治安、城市管理的协管员等。其他事业单位应限于后勤以及辅助性岗位、替代性岗位,具体为:驾驶、门卫、保安、保洁、绿化、打字(计算机录入)以及部分辅助性、替代性岗位。
机关公务员岗位以及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涉密岗位不得使用编外人员。
(二)严格控制编外用工数量。用人单位应本着“必要、精干、高效”原则,严格控制编外用工数量。市级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和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数量一般控制在单位现有编制数的12%以内;纯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控制在单位现有编制数的15%以内;准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控制在单位现有编制数的20%以内;编制数较多的单位应适当从紧。部门、单位的具体编外人员控制数由市编委办下达,所需经费由用人单位自筹解决。
(三)规范编外用工审批程序。属于下列情况的,按以下程序申报,经批准后方可招用:
1、编外用工数量在市编委办下达的编外人员控制数以内使用的,由用人单位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并抄送市编委办。
2、未满编的市级机关及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根据编制限额可顶编使用编外人员,由用人单位申请,主管部门审核,报市编委办批准后下达用工计划。以后补充正式工作人员时,按照“退一补
一、先退后补”原则进人。
3、确因工作需要超过市编委办下达的编外人员控制数使用的,由用人单位申请,主管部门审核,经市编委办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后报市政府同意,由市编委办下达用工计划。
4、根据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要求或确因阶段性、突击性工作需要,在道路保洁、城市绿化以及交通、治安、城市管理的协管等公共服务岗位使用编外人员的单位,由用人单位申请,主管部门审核,经市编委办、市财政局研究后报市政府同意,由市编委办、市财政局共同下达控制数。
三、依法用工,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编外人员的合法权益
(一)规范使用编外人员。用人单位使用编外人员,应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编外人员使用规章制度,做到规范使用、规范管理。
(二)建立健全编外人员选用机制。招用编外人员,应符合岗位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经考试、考核后择优选用。在同等条件下,对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失地农民应优先安排。编外人员的招用工作由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三)明确用人单位和编外人员的权利义务。用人单位和编外人员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以及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等问题,严格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四)切实保障编外人员工资待遇。编外人员的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和编外人员双方约定,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年市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为编外人员办理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属于个人缴纳的部分,由用人单位在其工资中代扣代缴。
(五)积极探索编外用工新路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培育和引进劳务中介机构,探索劳务派遣、人事代理、劳务承包等政府服务外包的新路子,广泛开展环卫、园林及后勤服务等服务外包,变“花钱养人”为“花钱办事”,提高行政效率。采取劳务派遣方式的用人单位,严格按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执行。采取人事代理方式的用人单位,人事档案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委托经批准的人事档案代理机构代理,编外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用人单位负责。
四、明确责任,加强对编外人员工作的监督管理
(一)加强编外人员招用计划管理。用人单位编外用工的招用计划应按规定在招用前报市人劳局备案。用人单位与编外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后1个月内,应将编外人员花名册、劳动合同文本等材料报市人劳局备案。实行劳务派遣制的单位,由用人单位将编外人员花名册报市人劳局备案。
(二)落实编外人员使用经费。经市编委办、市财政局批准使用编外人员的单位,所需经费以用人单位自筹解决为主;确有困难的,根据用工计划或控制数,由市财政酌情给予补助。经批准顶编使用的市级机关及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市财政局根据市编委办下达的用工计划和实际人数,按照每人每年补助2万元的标准补助,在部门预算中予以安排。
(三)健全编外用工管理责任制。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规范管理工作由市人劳局牵头负责,市编委办、市财政局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分工负责。市人劳局负责编外人员招用的指导以及劳动用工、社会保险的服务和监督检查;市编委办负责用人单位编外用工计划的审核和下达;市财政局负责用人单位编外人员经费使用的监督;主管部门负责对本系统编外用工数量的审核、招用及用工情况的监督管理;用人单位负责编外人员的日常管理。
各部门单位要按照本意见及市编委办下达编外人员控制数文件要求,对现已使用的编外人员作一次全面清理,对已经超过编外用工控制数使用的或不适应岗位要求的人员要依法解除合同或予以清退,对确因工作需要继续使用的人员要重新申报。对未经批准超过编外用工控制数使用的单位,由市人劳局责令改正;对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侵害编外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由市人劳局依法查处。各部门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的规范管理工作,切实解决编外用工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努力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行政效能。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五月二十二日
发布部门:衢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22日 实施日期:2008年05月22日(地方法规)
第二篇:编外用工管理规定
编外用工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相互选择,为用人机制提供了空间,同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加强了对单位用人的监管力度。为了加强对编外用工队伍的管理,规范编外用工制度,提高编外用工队伍素质,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对用工管理的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管理办法中所指的编外用工,是指各单位聘用的编外工作人员。
第三条 使用编外人员要根据各单位的工作需要,以及缺员情况,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人数。
第四条 使用的编外人员严禁进入执法岗位。
第五条 总公司对各单位设置编外用工岗位及数量,各单位在此范围内自主用工。
第二章 管 理
第六条 各单位人事部门是编外用工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编外用工的管理。第七条 人事部门负责核定各部门使用的编外用工名额;根据国家劳动政策法规,建立和健全编外用工管理制度;制定、调整编外用工工资标准;审核编外用工的上岗资格,检查编外用工的《居民身份证》、《失业证》。
第八条 用工部门负责制定编外用工的岗位职责;安排编外用工的工作;按时向人事部门报告编外用工增减情况;负责对编外用工进行思想教育、岗位培训、工作考核等日常性管理工作。
第九条 编外用工实行合同管理。由人事部门与编外用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期限,工资标准,社会保险的支付,劳动合同的解除及补偿。使用劳动保障部门统一的合同文本。
第三章 聘 用
第十条 聘用编外用工必须贯彻执行省市政府规定的用工原则,优先聘用失业人员和职工子女。
第十一条 被聘用的编外用工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及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2、一般应具有中专(技校)以上文化程度;
3、年满18周岁,男性年龄不超过55周岁,女性年龄不超过50周岁;
4、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5、身体健康(经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6、失业者须持有劳动部门发给的《失业证》;
7、符合用工单位的规定要求。
第十二条 使用编外用工,采用“用人部门提出申请--人事部门核定--主管人事工作的领导提交领导办公会研究批准--人事部门会同用人部门聘用”的程序进行。
第十三条 聘用的编外用工,按劳动合同的期限实行1-3个月不等的试用期,试用期间执行试用期工资标准。由用人部门在一个月内提出申请,人事部门与编外用工签订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 根据工作需要,劳动合同可续签一次,但两次合计不得超过8年。
第十五条 聘用从事机动车驾驶、电工、锅炉工等国家劳动部门指定为特种作业工种的编外用工,必须持有公安部门或劳动部门出具的特殊工种上岗证方能上岗工作,严禁使用无证或年审手续不完备的编外用工,违规聘用特殊工种的编外用工,追究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造成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由用人单位按规定发放特殊工种的专用劳动保护用品。
第四章 工资、福利
第十六条 人事部门负责制定本单位编外用工工资标准,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编外用工试用期的工资标准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放,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七条 编外用工工资由财务部负责发放。用工部门应在每月10日前填写好上月《考勤表》交人事部门,逾期不交,责任由用工部门负责。人事部门负责填写《编外人员工资表》,经分管领导签字批准后发放。
第十八条 未经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批准,任何部门不得发放编外人员的工资及各种补贴。
第十九条 安排编外用工的休假,要从有利于工作出发,在保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兼顾个人的实际需要。凡未经批准擅自离岗的,按旷工处理。
第五章 考核及奖惩
第二十条 编外用工每年须参加考核。考核由所在部门正式职工评议,按优秀、合格、不合格等级评价,并将考核结果报人事部门。使用编外用工达到5人以上的部门,应组织编外用工单独进行考核,优秀比例控制在20%以内,当年考核优秀的编外用工,给予适当奖励;当年考核不合格的编外用工,用人部门应予辞退。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一般不使用编外用工人员,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确实需用的要从严控制。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总公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本办法自XX年X月X日起执行。
第三篇:(威海)编外用工人员入党规定
认真做好编外用工人员入党工作(拟)
随着学校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相继从社会招聘了一定数量的编外工作人员,他们已成为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当中部分同志思想先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问答》等有关规定,现就规范我校编外人员入党工作,做出如下规定。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增强党组织活力为基础,以建设高素质、多层面的党员队伍为关键,以创新工作机制为动力,遵循《党章》要求,拓宽入党思路,围绕“以人为本、规范管理、特色鲜明、服务社会”的方针,全面推进我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活力,为我校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发展原则
1.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充实组织、慎重发展
发展编外人员入党必须以保证质量为标准,严把“入口”关。对于任何一个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要着重考察其政治品质、思想觉悟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态度。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从入党动机着手,仔细深入实地考察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必须严格履行入党、转正手续,按党章规定办事。为适应我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将各类先进的编外人员作为发展党员的对象予以培养教育考察是充实完善我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是全校做大做强并利用党的凝聚力增强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慎重发展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具体体现。慎重发展就是要坚持入党自愿和个别吸收的原则,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应紧紧围绕品质、能力、行为三方面先进与否的原则 品质是基础,能力是核心,行为是关键。编外人员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应该是品质优秀,能力突出,行为模范。要紧紧围绕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宗旨等核心问题,将品质、能力、行为三个基本方面进行分解到与我校事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各方面,尤其在编外人员入党时要以是否先进来衡量。不仅要求入党人员在工作中成为先锋模范,更要有典型性,使党内外群众都能感受到其积极进取的品质,并影响和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具有辐射力、吸引力。
三、内容和要求
1.凡在我校一个部门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编外人员,符合《党章》规定的入党条件,均可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2.学校各党支部要把编外工作人员的入党纳入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范畴,热忱关心和帮助所属编外工作人员政治上的成长进步。3.编外工作人员申请入党,由所在部门党支部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对于在校工作期间表现突出,获得校级以上荣誉并且具备党员条件的,可以发展入党。
4.发展编外工作人员入党,必须严格按照校党委发布 的《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和《关于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执行。
5.编外工作人员党员必须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享有《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自觉接受所在部门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完成所在部门党组织分配的任务。
6.编外工作人员党员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时向所在部门党组织交纳党费。
二○一三年九月十二日
第四篇:延安市气象部门编外用工管理办法
延安市气象部门编外聘用人员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编外聘用工作人员管理,保障编外聘用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依据《延安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和《陕西省气象部门编外劳动用工管理实施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延安市气象部门市、县(区)局及具有法人资格的直属单位(下称用人单位)可以聘用编外工作人员(下称聘员),并适用本办法。市局、县(区)局及非法人单位不得聘用聘员。
第三条 按照“总量控制、依法规范、计划管理”原则,延安市气象局人事主管机构归口管理编外用工工作。
第二章 聘员的聘用条件与招聘程序 第四条 新聘用的聘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身体健康;愿意履行聘员义务。
(二)除了门卫、厨师、司机外等工勤岗外,新聘人员一般应具有大气科学、工程或电子通讯大专以上全日制学历。业务一线人员必须在相关专业本科以上。
第五条 用人单位聘用聘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一)审批。用人单位将拟聘岗位、聘用条件等内容书面
上报市局人事科,经党组会审定同意后,方可启聘。
(二)招聘。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聘用人员由市局人事科统一组织从社会公开招聘,通过考试或考察方式进行,用人单位不得擅自招聘。
(三)签订聘用合同。严格实行合同管理,聘用聘员在见习期满后立即签订劳动合同。
(四)现有编外聘员一月之内完善用工手续。未完善者一律辞退。
第三章 聘员的工资福利与社会保障
第六条 聘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等部分。基本工资执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公布的最低社会保障工资标准;工龄工资按照参加本部门工作年数乘以30元计算;绩效工资根据岗位由用人单位规定。
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按法律规定为聘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能办理的必须先将单位应交部分打入用工备用账号。
第八条 用人单位应按月足额发放聘员的薪酬。第九条 市局各直属单位现有聘员2013年12月31日以前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用人单位聘请当地权威部门有关专家进行计算核实,在聘员离开用人单位时将一次付清。
第四章 聘用合同
第十条 用人单位与聘员应当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聘用合同。
第十一条 聘用合同应当按照市政府规范文本执行,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合同当事人;(二)聘员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三)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条件;(四)聘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五)合同期限;(六)违约责任;(七)用人单位、聘员的其他约定内容。
第十二条 聘用合同的期限由用人单位根据聘员的岗位任务确定。但首次聘用的聘期不超过3年。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首次聘用的聘员,可以依法规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包括在聘用期限内。试用期只发基本工资。
第十四条 聘用合同经双方协商,可变更或解除。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员可以单方解除聘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考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的;(三)被录用或者选调到其它单位工作的;(四)依法服兵役的;
(五)用人单位不履行合同,或违反有关规定,侵害聘员合法权益的。
聘员因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情形之一而单方解除聘用合同的,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十六条 聘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一)连续旷工超过3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5个工作日的; 一年累计请事假1个月,或请病假2个月的;
(二)因违反工作纪律或者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或者因失职、渎职、营私舞弊造成后果的;
(三)扰乱工作秩序,影响单位正常工作的;(四)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五)考核被评为不合格等级的;
(六)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七)在其他单位另有工作,影响单位工作的;(八)聘员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因前款第(五)项、第(六)项、第(七)项情形之一而单方解除聘用合同的,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聘员本人。
第五章 考核与管理
第十七条 聘员应严格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
单位加强对聘员的工作指导、培训、考核及日常管理。
第十八条 聘员的出勤管理。
(一)聘员因病、因事需要请假的,应履行请假手续,需要续假时;应在假期未满前办理续假手续,经批准后方有效。不履行请假手续、请假未被批准擅离工作岗位或逾期不续假者,一律按旷工对待。
(二)聘员因病、因事请假,由本人书面申请,用人单位批准。
(三)聘员请假期间的待遇,由用人单位规定。
第十九条 聘员的考核管理。
(一)聘员的考核根据聘员的工作绩效和群众的评议进行考核,具体的考核办法由用人单位根据聘员的工作岗位制定。
(二)聘员考核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次;
(三)聘员考核的结果,作为聘员解聘、续聘的依据;(四)聘员试用期内考核不合格的以及聘员考核被评为不合格等次的,解除聘用合同;(五)聘员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第二十条 聘员实行人事档案代理制。各用人单位一律不得接收聘员的人事档案,聘员应在被聘用6个月内(含试用期)自行办理档案代理手续,否则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后果由聘员负责。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聘员与用人单位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服从中、省法律、法规,本办法由市局人事科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延气发(2007)21号《关于印发<延安市气象部门编制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的通知》同时废止。
第五篇:关于印发《浙江省气象部门编外用工
浙江省气象局文件浙气发„2011‟56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气象部门编外用工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气象局,各直属单位:
为规范我省气象部门编制外用工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部门编制外劳动用工管理办法》,结合我省气象部门实际,制定了《浙江省气象部门编外用工管理办法》,并经省局党组研究同意。现将《浙江省气象部门编外用工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对现已聘用的编外人员如何分类,省局将另行制定相关规定。本通知下发后,原《浙江省气象部门聘用编制外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浙气发„2006‟109号)文同时废止。各单位在执
— 1 — 行《浙江省气象部门编外用工管理办法》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省局人事处。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浙江省气象部门编外用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气象部门编外用工管理,合理配臵人力资源,依法用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气象局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气象部门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编外用工是指不占国家气象事业编制及地方编办核定的地方气象事业编制的用工形式。浙江省气象部门所属单位,确因工作需要,可以以编外用工形式补充人员。
编外人员是指编制外使用的劳务派遣人员,或各单位从社会招聘、并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但不占国家气象事业编制和地方气象事业编制的人员。
编外人员不包括离退休返聘、企业提前退休且买断工龄的双重劳动关系人员、劳务外包人员,以及非全日制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 气象部门各用人(工)单位招聘、使用、管理编外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编外用工管理坚持以下原则:
(一)依法合规原则。以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为依据,内容合法,程序合规。
(二)合理配臵、优化结构原则。以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为基
— 3 — 准,因事设岗,合理配臵,不断优化人员队伍结构。
(三)总量控制、计划审批的原则。编外人员实行总量控制,各单位根据核定的岗位数量、计划和审批要求招聘人员。
(四)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省气象部门编外人员根据其从事岗位分为管理业务类和工勤服务类,根据人员类别和人员所在单位级别分类分级管理。
(五)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招聘实行信息公开、程序公平、评价公正、竞争上岗、择优聘用。
第五条 我省气象部门编外用工主要按以下两种方式使用。(一)劳务派遣用工。由用工单位自行招募、选拔、培训人员,但由劳务派遣机构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劳务派遣机构负责员工的报酬、福利、绩效评估、处理劳动纠纷等事务。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之间建立劳务派遣关系。
(二)劳动合同用工。用工单位自行招募、选拔、培训人员,并由单位与编外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编外人员的报酬、福利、绩效评估、处理劳动纠纷等事务由用人单位负责。
第六条 我省气象部门所选择的劳务派遣机构须是经政府劳动人事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省局鼓励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新进人员原则上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
第七条 省局人事处负责归口管理全省气象部门编外用工工作;各市气象局人事处负责本市管辖范围内编外用工归口管理;
— 4 — 用人单位负责编外人员的日常管理。
第二章 总量与计划
第八条 根据各单位承担的社会管理和业务服务任务、自身发展支撑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各单位编外用工总量。省局将根据各单位事业发展情况对编外用工总量和计划实行动态管理。
第九条 各单位应按照省局核定的编外用工总量和计划招聘使用编外人员。突破总量的单位原则上不得再新招聘编外人员,并要通过合法合理方式,精减人员达到总量控制目标。
第十条 用工单位要按照精干高效、岗位需要的原则,制定编外用工计划,用工计划中应明确其用工的类别、岗位、人数、条件及用工的理由等内容。
第十一条 各市局负责本辖区用人单位编外用工计划的汇总与审核,编制上报用工计划;省局直属单位负责本单位编外用工计划的上报。用工计划与毕业生需求计划同时上报省局人事处。特殊情况的用工计划应及时补报。
第三章 分类与条件
第十二条 编外用工根据管理方式分为两大类:省管岗位用工(以下简称“A类”)及单位自管岗位用工。单位自管岗位用工根据其从事的岗位特点分为业务岗位用工(以下简称“B类”)和
— 5 — 后勤保障岗位用工(以下简称“C类”)。
第十三条 A类编外人员指按规定程序经省局审批同意聘用的人员。主要是指从事气象基本业务、公共气象服务及综合管理等业务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骨干人员。
第十四条 B类编外人员指在单位自管的业务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气象基本业务、公共气象服务等工作。
第十五条 C类编外人员是指在后勤服务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保洁、食堂、门卫等后勤保障工作。
第十六条 C类编外人员原则上以劳务派遣用工为主,有条件的单位可实行服务外包;其他编外人员的用工方式根据单位情况也要逐步调整为劳务派遣方式。
第十七条 B、C类新聘用编外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思想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记录; 2.符合岗位所必须的相关专业要求; 3.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二)学历条件及资格要求
1.B类编外人员:省局直属单位一般需具备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市气象局本级一般需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为大气探测、雷电防护等气象部门密切相关专业的,可放宽为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县级气象局一般需具备全日制大学专科以
— 6 — 上学历;
2.C类编外人员:持有与所聘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年龄条件
1.B类编外人员:年龄满18周岁,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C类编外人员:年龄满18周岁,男性一般不超过40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35周岁。
第四章 人员招聘
第十八条 A类编外人员主要从B类编外人员中择优晋升。岗位急需等特殊情况的,经省局批准,也可以从符合基本条件和资格要求的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中直接招聘为A类编外人员。
第十九条 编外人员的招聘实行分类管理。A类编外人员的招聘由省局统一组织,分级负责具体落实。B、C类编外人员的招聘,市局及其下属单位由市局负责组织实施;省局直属单位在省局人事处的指导下,由用人单位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编外人员的招聘要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招聘信息,接受监督。
第二十一条 编外人员的招聘严格按计划实施。用工计划未经批准的,各单位不得招聘编外人员。
第二十二条 A、B类编外人员的招聘原则上与编内毕业生招
— 7 — 聘工作同步进行。
第二十三条 编外人员的招聘实行考试(笔试或面试)制度。各单位招聘编外人员均必须经考试,根据考试结果,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择优录用。
第二十四条 编外人员的招聘实行审核制度。各单位按规定程序招聘的拟定人选均须报省局人事处备案同意,经备案同意的人员纳入省局编外人员名册,享受相应的各项待遇。
第五章 日常管理
第二十五条 为保障用工单位和编外人员的合法权益,新招聘的编外人员,遵循《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实行试用期,并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使用派遣人员的,用人单位要及时与派出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
第二十六条 签订劳动合同应该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劳动合同的订立、续订、变更、解除、终止等,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的格式由省局统一下发,根据人员类别不同签订不同版本的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原则上以市、县气象局下属独立法人单位为签订单位。
第二十八条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编外人员的工作性质、岗位
— 8 — 任职条件等,加强对编外人员的试用期满考核、考核和聘用期满考核,建立适合其岗位特点的考核机制。考核合格以上者,若工作需要可以续签劳动合同。
第二十九条 用工单位人事主管部门应及时建立编外人员名册,并按规定建立编外人员个人档案和劳动合同档案。
第三十条 用工单位应及时将编外人员的情况变化报人事主管部门,市局人事处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编外人员相关信息资料按时报省局人事处。
第六章 晋升与退出机制
第三十一条 省局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安排一定数量的A类用工指标,用于从B类编外人员中择优选用,建立B类到A类的岗位转换机制。
第三十二条 B类编外人员符合以下基本条件者,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经省局批准后,可转为A类编外人员: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业绩显著,为本单位业务或管理骨干; 3.近3年考核中均被评为合格以上等次,其中,至少有一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
4.为省局编外人员名册在册人员,且在编外岗位上工作满5年。
— 9 — 5.特别优秀的,可破格晋升。
第三十三条 对不胜任岗位工作要求(即:考核不合格或发生较大责任事故)的编外人员,自考核结果公布或责任事故认定之日直接转入考察培训期或按规定予以解聘。
第三十四条 编外人员进入考察培训期,按以下程序处理:
(一)给予3个月的考察培训期,在此期间,可继续安排在原岗位工作(同时接受相应培训),或是直接调整工作岗位。
(二)处于考察培训期内的人员,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生活费。用工单位在考察培训期内要加强对其辅导和培训,并进行跟踪评估。
(三)考察培训期满后,由用人单位进行专门考核。1.转入考察培训期的A类编外人员:
考察培训期满考核合格的,调整为B类编外人员,按B类编外人员待遇标准确定相应待遇。考察培训期满考核不合格的,按规定程序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2.转入考察培训期的B、C类编外人员:
考察培训期满考核合格的,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能力安排从事适当工作。考察培训期满考核不合格的,按规定程序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3.用工单位对以上应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人员,将考核结果和处理意见以书面形式提交其本人,提前30日发出《解除(终
— 10 — 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办理离职手续。
(四)对于劳动合同在考察培训期内到期的,则考察培训期以劳动合同期满前30日为限,对仍不符合岗位要求的直接终止劳动合同。
第三十五条 劳动合同期满,用工单位应对编外人员合同期内的绩效表现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用工单位岗位需求和编外人员自身绩效表现及能力素质情况决定是否续订劳动合同及续订合同的期限。对于用工单位没有实际岗位需求及编外人员合同期内绩效考核不合格、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不再续订劳动合同。
第三十六条 其他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应解除劳动合同的,按规定程序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第七章 相关待遇
第三十七条 用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积极与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联系,切实做好编外人员的社会保险参保工作,按时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并督促编外人员履行个人缴费义务,做到“应保尽保”。
第三十八条 对不按规定为派遣人员支付劳动报酬、交纳社会保险等侵害派出人员合法权益的劳务派遣机构,用工单位要立即解除与其的劳务派遣协议。
— 11 — 第三十九条 编外人员相关待遇:
(一)与单位编内同类人员一样的选举与被选举权、推荐与被推荐权等政治权利。
(二)按照事业单位编内同类人员工资标准确定其基本工资,按相关规定建立住房公积金帐户。津贴补贴发放办法和标准由市气象局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研究确定;省局直属单位的津贴补贴发放办法和标准由省局研究确定。
(三)按照事业单位编内同类人员参加考核、评优、职称评聘、教育培训、职务晋升等
(四)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薪级工资晋级规定晋升薪级工资。
第四十条 A类编外人员还可享有以下待遇:
(一)可按相关规定参加我省气象部门编外人员录用为国家气象事业编制人员的申报、考试考核,符合规定要求的可转为国家气象事业编制人员。
(二)津贴补贴和福利待遇标准原则上要高于同一单位相同级别的B类和C类编外人员。
第四十一条 省局本级、各市气象局应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本办法规定的相关待遇,结合本地实际,建立本地区范围内统一的各类编外人员的工资、津贴补贴和福利待遇等标准,并报省局核准后实施。
— 12 — 第四十二条 编外人员的工资福利和保险待遇等经费,要积极争取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不足部分原则上由用人单位自筹解决。
第八章 纪律和监督
第四十三条 要切实加强对编外用工的组织领导,严肃纪律,严格按需核定岗位,严格按招聘条件和招聘程序聘用,对未履行计划审批、录用审核等手续擅自招聘人员而造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责任者和批准者,要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第四十四条 要严格执行人事纪律,实行人事回避制度。各单位招聘编外人员的计划和上报人选的确定由单位领导集体研究;涉及本单位领导干部家属和亲属的,要严格按人事回避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的执行情况将纳入各单位人事政策的监督范围,并按照一级管一级的要求,明确责任,做好落实工作。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下发后,各单位应及时将现有编外人员相关信息资料报省局人事处备案。今后对未纳入省局编外人员名册的人员,不能按人员支出经费开支工资、津贴补贴等费用,不享受省局组织的职称评聘、教育培训、择优进编、上岗证书及文体活动等各项待遇。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编外人员与用工单位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先向本单位人事部门申请协调解决,仍解决不了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下发后,各单位应对现有编外人员按从事岗位分为B类或C类,并严格按《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相关规定管理。
第五十条 各市气象局可根据《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与上级有关规定不一致时,以上级有关规定为准。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省局原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由省局人事处负责解释。
主题词:气象 编外 用工 管理 通知 抄送:中国气象局人事司,机关各处室。
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 2011年4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