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疏镇赵茂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自评报告
东疏镇赵茂小学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自评报告
教育信息化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讫今我校电脑全部连接网络,让教师充分享受网络资源教学的优越性。实现了校园内每间办公室和每个教室随处都能上网,校园网络化教学更加便捷,我校以“让每个孩子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为每个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为指导,根据要求,在全面推行基础教育的过程中,一直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实现快速发展的契机,通过规范学校信息化教育工作的管理,促进学校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稳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值此信息化专项督导之际,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评估简况
学校以《泰安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评价标准》为指导,全面对照评估方案中的各项要求,认真学习,细心梳理,归纳评价。始终贯彻以评促“用”、以评促“管”、以评促“建”的思想,以督导评估为契机,总结经验、突出亮点、发现差距、提出对策,为学校新一轮发展提供决策服务。我校信息化工作自评过程分为学习动员、信息收集、分析总结、整改完善等四个阶段。
1、学习动员
学校通过召开校委会、教师会、班会等多种途径,向全校师生广泛宣传和学习《泰安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评价标准》,做到人人知晓,个个重视。为了做好本次督导评估工作,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工作评估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工作,明确了各项指标和分工和所有人员的职责。
2、信息收集 学校认真对照《泰安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评价标准》中各项指标的评估标准,广泛收集信息,并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各项指标的负责人分别完成《二级指标自评表》。
3、分析总结
学校“评估领导小组”召开专题研讨会议,从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照《泰安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评价标准》针对学校自查自评情况进行分析交流、深入评价、综合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东疏镇赵茂小学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自评报告》
二、自评结论 对照《泰安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评价标准》二级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自我评估。自评结果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究20分,A5教育信息化应用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化的硬件环境
1、建立了覆盖全校的校园网。建成了集网络、内部电话、校园广播、校园监控为一体的学校局域网管理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2、按最大班额配备网络微机室一个。我校现有教师用机机40台。
3、教育信息化应用投入不断加大。近三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情况逐年增加。28分,A3教育资源建设19中的各项指标和标准。
6项一级指标、A1组织与管理18分,A4教师培训与电教研95分。
19项10分,A223台,学生用,我们对分,自评总分为
4、学校的人员的配备情况。学校现有网络管理员1名(兼职),计算机教师2名(兼职),各专用室都有专人负责。
(二)重视信息化氛围的营造,构建信息化的人文环境,教育信息化是全面的,不光包括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以人的信息化教育思想、理念为主的“软件”建设。为使我校早日形成一支成熟的信息化师资队伍,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网管员负责网络技术、各学科教师参与的信息化工作小组,定时召开信息化工作小组会议,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计算机网络使用及安全总则、各教室计算机及其附设使用管理制度、上机操作记录制度、网络专职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学校内部网络使用制度、电教器材保管使用制度等,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
学校在管理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如学校在教学、教研、德育、学生成长中已普遍使用信息技术。学校财产与资产管理、人事信息方面等管理中都采用软件管理,基本做到规范化、常态化,信息比较完备、管理较高效。
2、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1)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培训,积极参加省市举行的电教优质课并获得了省一等奖。
(2)根据学校教师要求,组织安排计算机教师对困难教师的辅导培训班,内容从简单的上网操作技术到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技术。
3、改进教法,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
几年来,学校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都能较熟练地掌握多种现代教学媒体,能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学校为每个办公室计算机接入Intelnet,广大教师能经常主动上网查询有关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有效手段拓宽教学思路,增强课堂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以稳步提升。
(三)加强安全维护,确保信息化的有序环境
在网络进入校园后,网络安全尤为重要。我校充分重视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制定了规章制度。学校还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将网络安全意识与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保密意识联系起来,树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
四、主要问题与建议
1、要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要继续提高教师使用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精益求精,切实推动学校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优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同时要引导教师打破个体教学模式,重视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注重信息资源的建设,特别是网络资源库,鼓励教师上传更多的可供共享的资源。
2、我校学生来源主要是农村子女,因受经济条件和地域影响,他们从小获取信息技术的机会相对城镇学生要少。再加上家境不富裕,置率很低,学生在校外接触电脑的机会不多,因此怎样更好地开放学校的信息设备给学生使用,需要我们再探索新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东疏镇赵茂小学
2011.8
家庭电脑配
第二篇:东疏镇赵茂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定稿)
东疏镇赵茂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方针,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促进学校教师思想上由“应试型”向“育人型”转变,知识和能力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多能型”转变,教学方法上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巩固与完善。使学校的“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强师”工作落到实处。
二、课题的管理流程
(一)课题的申报
1、校级科研课题由各教研组或教师个人申报,校科研领导小组评审批准。课题实验人员在申报课题前,必须结合各部门下达的实验课题及本人的实际情况,选好适合自己的课题,做好申报课题的前期准备。
申请人的课题设计论证必须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课题设计论证主要包括本课题国内外与校内外研究概况,拟研究的主要问题,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预期效益,以及申请人和参加者完成本项目的条件,并事实求是地制定经费预算,课题设计论证的文字应简明扼要。
2、申报区、市、省级课题经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评审通过后,由教科研室组织材料向上申报。
(二)、课题的立项
1、凡申报的科研课题,学校教科研室须认真对其进行科学论证,经研究认为确实有一定的实验价值的课题方可立项。
2、立项的科研课题,由学校教科研室进行课题立项登记,并及时向承担课题实验的老师下发新的课题立项通知书。
3、凡立项的科研课题,其实验人员必须自接到立项通知书之日起,如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实验工作,按期完成实验任务。
(三)、责任书的签订
1、科研课题责任书的签订对象是:学校教科研负责人——总课题组负责人——子课题组负责人——课题实验教师
2、签订课题实验责任书前,相关人员必须明确自己在课题实验中的责任。
3、课题责任书签订后,责任双方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按责任书的要求,落实好课题实验的有关工作。
4、教育科研课题责任书一式两份,需责任双方签字方有效,由责任双方各执一份保存备查。
(四)、科研实验报告撰写与交流
1、凡参加科研实验的教师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做好平时的各种实验记录、观察记录,以保证实验报告内容的科学性,资料的原始性。
2、在保证实验资料原始性的基础上,每人每学期写好一份阶段实验报告、实验总结,各课题组在各阶段性报告的基础上,写出质量较高的终结性实验报告。
3、每学期写好阶段性实验报告的同时,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以便及时调整科研方法和思路,保证科研顺利进行。
4、对按时写实验报告的教师除给予精神鼓励外,还应按教科研室的业绩记分办法记教师的业绩分,根据业绩分的高低给予奖励。
(五)、成果申报及评定
1、省市区各项课题的课题研究成果,由学校科研负责人指导课题组填写申报表,撰写实验报告,准备申报材料,请上级科研部门组织专家评审鉴定。
2、一般个人研究课题和校级课题依据成果的先进性、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由校课题实验领导小组评审,校长批准。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评选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由教科研负责人提出预选成果,学校科研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后上报。
(六)、评价与激励机制
1、课题成果,学校、区级、市级定期评选。
2、凡获奖教师的成果载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并记入学校档案。
3、实验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态度、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考核范围。科研课题实验教师在晋级、晋职、评优、评先、聘任工作中享受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待遇。未参与科研课题实验的教师,按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今后一般不再推荐其为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
4、实验教师上汇报课、公开课、接待课、研讨课,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校级,分别给予相应的奖励。
5、经各课题组推荐,课题实验领导小组评定,每年评选课题实验先进教师和先进课题组,由学校表彰。享受校级先进同等待遇。
(七)、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与奖励
1、学校对取得预期成果的科研项目,要申请组织正式的成果鉴定会。
2、学校教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学校要积极地组织经评审鉴定的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促进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扩大优秀成果的影响和效应,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现由点到面的推广应用。
3、学校为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对获奖或发表的论文实行奖励。
4、为使学校树名师,出名成果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对评审鉴定的课题研究成果和各级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评选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实行奖励。
三、其它制度保障
1、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制度。学校领导至少要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实验,定期参加课题组活动,及时了解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课题组开展教改实验工作,掌握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2、学校教科研室管理制度。引导教师以自己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加强对本校各种课题的过程管理,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课题实验专题研讨制度。各课题组安排专门的时间,围绕课题开展以“总结、交流、反思研究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研讨下次研究内容”为重点的研讨活动。针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突破点进行研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题实验的实施水平。
4、课题研究组教师示范制度。课题组成员通过定期开放研讨课、示范课等方式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参加实验的老师每人每学期上1次公开课,依托“典型引路”来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
5、课题实验工作学期小结制度。各课题实验组成员要坚持写实验札记,要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成功做法和体会、理论学习体会、课题研究等情况写成书面材料,供集体研究、交流和存档,每学期就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为下阶段实验作准备。课题实验教师要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将有价值的资料上交教科室,汇编成册。学期结束写出阶段性小结或结题总结,交教导处审查存档。
6、家校联系制度。为了使课题研究中好的理念、好的设计让每一个家长都知晓、认可,进而引导家长支持和参与,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实验年级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学校活动,对家长进行普及性培训,同时要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直接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利用家长的覆盖面宽的优势,为课题实验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帮助。
7、校际协作交流制度。要积极参加各级教改研究和交流活动,与兄弟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期举行课改研究与交流活动。
8、领导小组监督制度。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监督课题研究工作。
9、经费保障制度。学校根据课题实验情况,力所能及地加大投入力度(如:活动费、外出参观学习费、参考资料费及其它费用),确保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10、课题实验奖励制度。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按有关规定通过对课题实验实施情况的综合考核,根据学校的考核制度,视情况予以奖励。
第三篇:教育信息化建设自评报告
漉湖中学
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实施情况自评报告
一、现状分析
漉湖中学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学校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初步达到一定的标准。通过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建设,完善了信息化的规章制度,逐渐将信息化的理念融入到了学校的日程工作中,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把各门学科的资源整合起来,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促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校领导深刻体会到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对于教育教学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认真巩固已有的成果,在反思中总结实践经验,并将之运用、发挥在下一步的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工作中,加速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环境建设和应用建设,聚焦管理、课堂,加快学校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的步伐,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为学校发展、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师成长、学生学习服务。
二、项目管理 项目负责人:夏研科
项目组成员:毛学文 尹志峰 李学文 梁向阳 李献春
三、项目建设开展情况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建设:
1、成立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夏研科
副组长:毛学文 组员:尹志峰 李学文 梁向阳 李献春
2、在学校中进行多媒体知识及教育教学应用的宣传学习:目前,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作为新一代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它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应用也十分广泛。但是,这项建设对我校而言,是一个新兴事物,对我校的教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东西。所以要让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在我校开展,让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前期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学校开设专题研讨,对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做专门的宣传。
3、学校教育资源网的建设: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与互联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重视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网页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4、教师信息技术培养: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40岁以下教师会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逐步实现教师电子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明确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要求,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计算机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改革和实验,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为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人才基础;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了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5、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在此基础上逐步掌握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查找学习信息;高年级学生掌握一定网页制作知识;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有效的途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积极、更生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
6、进行运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四、项目收效及存在问题
1、全体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认识到位,积极配合学校进行项目的建设和实施;
2、学校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学科内自制课件,网络下载课件,自制教案,下载教案,自编习题,下载习题等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教师平台的初步成立:教师博客、教师网上投稿、在泰山区教育信息网上发表文章等利用网络手段促进教师成长,教师熟练制作课件,利用电子备课室书写教案,利用多媒体上课等教育信息化手段也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
4、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网络的学习资源以及网络交互空间,根据个人的学习个性、能力等,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合作伙伴,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协作学习、多元学习。利用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间通过网络的充分互动完成创新性学习任务,在信息化环境中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与班级网页和个人网页的制作,提高学生运用互联网的能力。
存在问题:在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备老化,我校一共有95台计算机,其中有65台使用年限超过5年,这些台式机大多运行缓慢,内存、硬盘容量小,对于存储资料、资源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二)许多软件平台过时;
(三)资源库的共享资源缺乏,而且这些共享资源的利用率太低,同时这些资源的层次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信息化建设对教育教学长期的促进作用。
五、下一步项目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措施:
现有设备正常运行,完成多功能报告厅设备、网络建设安装工作,远程教育平台的安装使用。80%教师学会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上课,其中1/3教师能熟练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使用率达到20%以上;2008教师用计算机达3:1,配置部分校园应用技术,学校管理开始形成电子化网络;100%教师学会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使用率达到30%以上;部分备课组实现电子备课,已能独立完成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校园内部网站开通,建成2—3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资料库初具建成。增建一个多功能学生电子阅览网络教室。校园网的教师备课教学功能、学生学习功能、学校管理功能、资源信息功能、内外交流功能已初步形成。创建学校网站。80%的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信息化技术使用率达60%以上。
第四篇:东疏镇赵茂完全小学创建乒乓球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东疏镇赵茂完全小学“快乐乒乓”特色学校创建
实 施 方 案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丰富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赵茂完小乒乓球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一、创建目标
强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突出学校个性,提升学校品位。
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了解乒乓球的发展历史,懂得中国独有的乒乓文化,学习中国乒乓健儿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2、通过创建,优化我校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优化教师队伍,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体育运动兴趣,挖掘学生发展潜能。
3、创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我校新课改的深入开展,使我校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能掌握乒乓球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4、依托“乒乓文化”创建特色学校,以倡导“团结协作,勇敢拼搏,永不言败,”的乒乓精神,达到“以乒乓育德,以乒乓启智,以乒乓健体、以乒乓治校”的育人目的,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以乒乓特色兴校,用国球精神育人的终极目标。
二、创建组织
1、领导小组 组 长:刘太伟
副组长:徐丙新 闫专胜 常务副组长:仝淑青 成 员:各班班主任
2、教练组 组长:陈凯
成员:刘太玉 赵研冬
三、创建氛围
1、宣传我国乒乓健儿和学校乒乓队所取得的成绩,定时组织学生观看乒乓世界的精彩片段,让每个学生较多地了解乒乓球活动的历史及我国乒乓球的光辉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情感。
2、积极向广大家长宣传创建乒乓特色学校的意义,建设以乒乓运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班级黑板报有“乒乓角”,学校宣传橱窗有“乒乓专栏”,红领巾广播台有“乒乓专题”等。
四、实施步骤
1、近期目标(2010年3月—4月)
利用红领巾广播台、学校壁报栏、班级板报等组织宣传发动,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创建特色学校的主导方向,初步制定实施方案。学生人手一拍,组建学校及班年级乒乓队。
2、中期目标(2010年4月—2011年6月)根据实施方案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不断进行阶段性的探索、总结,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全面学习乒乓基础动作,全体学生按计划上好乒乓球课,布置学校乒乓特色氛围,乒乓队争取出成绩。
3、远期目标(2011年6月—2011年9月)
向镇教办提出验收申请,总结特色教育经验,推广特色教育成果;辐射特色教育经验,进一步提升特色教育层次。达到一定的影响力。
五、创建措施
(一)硬件设施要求:
1、室外乒乓球台合计12张,室内标准比赛用乒乓球台2张,红双喜(四星以上)球拍20副,红双喜三星级以上球足量。
2、比赛用记分牌4副,运动队服男女各4套。
(二)经费保障
学校在经费安排中对体育实施“倾斜政策”,力争做到群体和传统项目的器材设备基本齐全、经费到位、场地器材配套,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活动经费每年不少于全校学生每人5元,用于节假日训练,校内外比赛,购买乒乓球书籍、乒乓球教学录像带,订阅《乒乓世界》以及其它体育理论的书籍等。
(三)队伍建设
1、各班主任在班级中普及乒乓球运动,要求学生自备乒乓球拍,人人会打乒乓球。
2、学校推行班级俱乐部制,每班挑选至少5男5女组成班级俱乐部,班主任担任俱乐部领队,根据学校总体规划,认真训练。
3、通过班级推荐选拔,建立学校乒乓球队,队员至少为6男6女,校队由陈凯老师负责,为全校最高级别运动队,校队教练平时一经发现“苗子”,立即做好工作,将“苗子”充实到运动队伍来,保证运动员的来源。
(四)训练时间
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在校训练时间,做到平时与赛时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赛前进行乒乓集训,这样不间断的循环往复,以保证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水平。
(五)具体方法
1、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各项乒乓球工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制度,在每学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将乒乓传统运动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内容、有要求、有措施、有目标。有关体育工作乒乓方面的重要事情,校委会集体讨论研究,作出的决议在全校大会上宣传、贯彻。
2、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和教练的积极性。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和支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乒乓工作及训练情况,研讨具体问题,及时解决困难;有了成绩及时表扬和鼓励,并给予重奖;按规定发放补贴;做到业务上信任,政治上严格,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
3、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把各班的开展情况列入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同评选先进班级挂钩,以有效地推动学校乒乓特色的健康发展。
4、充分调动学生和运动员的积极性。对运动员不仅狠抓训练,还要重视抓思想品德、抓文化学习。每学期评选“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时,将乒乓成绩列入必然评比条件。
5、根据有关碟片并结合实际演练出来的关于发球、搓球、削球、攻球等各种技术,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的乒乓球比赛,比赛分甲组和乙组,甲组为五六年级,乙组为三四年级。比赛时间为每周四、五的下午大课间活动,比赛分男女个人赛,每班出4名队员,采取循环赛,每人三盘两胜制,甲组决出男女前3名。乙组决出男女前2名。所有参赛选手获得名次的均发奖状奖品,所取成绩列入班主任考核;校队选手代表学校参赛获奖,有关教练、班主任都能获得相应奖励。一二年级的运动员参加乒乓球趣味赛。
6、联系兄弟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校际比赛,加强交流,增进友谊。
7、积极组织教练组成员定期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同时根据情况定期通过电视画面进行讨论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参观等多种方式,构建充满活力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教练组队伍。
六、创建成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将用各种研究论文、观摩展示、各级比赛、图片等不同渠道来展示、汇报我校开展乒乓特色教育所取得的成果。提高学校特色创建的深广度和知名度。
第五篇:信息化自评报告
大滩乡完全小学
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基于信息化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落实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将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巨大动力,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和运用的“事半功倍”。我校根据学校基础和整体规划,相应制订了《大滩乡完全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并明确提出了构建数字化校园的总目标,以信息化来全面推动学校各项工作。
一、评估概况 学校接到教育局对我校信息化工作进行考核的通知后,随即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学习有关文件,明确此次考核的目的、意义、要求,理清工作思路,作出总体部署。考核评估主要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课堂观摩、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广泛地收集考核对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方面的情况。
二、自评结论 学校自评小组根据评估指标,结合学校各方面建设工作现状,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了全面自评总结。我们认为,学校以建设信息化校园的总思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主线,从科学管理、健全制度、加强师资校本培训、强化实践活动为操作手段是有效的。
1、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信息化主要以校本研修平台为载体,结合教师空间,课改计划等实施网上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设工作。“教师空间”中大家通过对课的反思,积累一点教学随感,无形中实现着自我教育素质的发展。学校的空间建设积累了各式各样的教案、反思、课件、主题视频片段、论文等,通过不断地资源网建设与发展,实现全校的资源共享,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扎实开展提供了保障。
2、校园文化建设信息化 围绕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通过多功能的校园网平台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围绕校园网开展各类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制作校园安全警示标志” 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和修养。举行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家长及教师共同参与,对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推进学校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学效益。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学校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能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意识日益增强。每学期组织校级教学研究活动,把信息技术运用与学科整合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教与学的有效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主要经验与特色
1、领导重视 合理规划 组建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和分管教导主抓的学校信息技术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部署学校信息工作,每学期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研究主题、课堂教学整合等,为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作出全面规划。
2、加大投入 完善设施 在教育局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学校完成了现代化教育环境的构建,设备运行正常。教育、教学设备配置到位,现学校拥有学生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远程教室、等专用教室,每间教室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学校在教育局统一配置的前提下,每年增大自筹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满足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要,不断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
3、制度健全 扎实工作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大滩乡完全小学网络中心机房管理与维护制度;大滩乡完全小学校园网信息发布、审核、登记制度;大滩乡完全小学多媒体、远程教室使用管理制度;大滩乡完全小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大滩乡完全小学广播室管理制度;使信息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还制定了信息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了网站管理人员的分工,做到职责分明,落实到人。为了调动教师进行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学校还制定了信息化资源建设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并把此纳入教师岗位的考核和考核,与评优、职称晋升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教师培训 提高能力近几年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内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标,先后组织了学校中层参加的“安全教育网络培训”、全校教师参加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员项目培训”、“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等。通过这些活动,广大教师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更明确了今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努力方向。
5、实践研究 提高效能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活动,在进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强化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的实践研讨,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加强集体备课,平时上课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研组开课,执教老师能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科学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学年教研组开课的老师,100%都能熟练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科教学水准。学校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撰写相关的论文、制作课件,参与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评比。
6、培养兴趣 发展个性 信息化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学校根据人才的发展要求,把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开足、开好相应的课程外,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的各类电脑兴趣小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脑运用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学习电脑兴趣浓厚,制作Powewpoint及网页水平有所提高,7、数字文化 促进管理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努力构建校园信息化管理网络,实现各办公室电脑联网,数据传送网络化,积极推进管理过程无纸化。同时,逐步建立大滩乡完全小学教育、教学资料数据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学校在校园数字化建设上不断进行深化。鼓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民勤县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传教学反思、教学改进等,教师的个性化备课、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的上传,实现全校的资源共享;配合搭建了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成绩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通知管理系统、学生成长档案、自主学习、系统等,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网络化、无纸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平台。
四、主要问题与对策 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校园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对策: 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力度,选派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积极运用现有的教研平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学、在学中研、在研中思”活动,努力探索现代技术与学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全面促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问题二:如何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帮助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工具。对策: 学校将在条件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开发相应的资源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能充分运用网络,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掌握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技能,全面提高素质。
大滩乡完全小学
2016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