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自查自纠报告
xx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自查自纠报告
县编办:
根据《关于开展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东编办„2012‟1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安排并组织人员按照监督检查的相关内容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我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在编人员62名,机构编制工作有专人负责管理。人员信息变动后专门负责本工作的工作人员人能够及时更新实名制数据,确保实名制数据真实、准确。
一、领导重视。
在自查工作中,为进一步落实机构编制工作规范化,我镇高度重视,由桃林镇党委书记薛剑亲自挂帅,以组织委员张道举为组长,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与。抽调专人对全镇的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了检查。
二、严格“三定”,规范机构设置。
我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严格依照“三定”规定认真贯彻执行,经过自查无违规擅自设立机构,不存在提高机构规格,变更机构名称、性质、职责、权限等情况。
机构设置情况。我镇党委政府内设9个办公室:党委办、信访办、司法所、妇联、团委、工业办、统计办、民政办、新农办。下属事业单位6个:文化服务中心、财政所、建设服务管理所、计划生育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农村经济服务站。
人员编制情况。我镇机关事业单位现有在编人员62人,其中:行政编制20人,事业编制42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8 1 人,其中:正科级2人,副科级6人。2011年招录(招聘)3人,其中:公务员2人,事业编1人。接收退伍军人1人。没有违反规定超编进人问题。
三、事业单位运行规范。
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县编办相关文件精神的定编数和有关要求推行实名制管理,定编到人并按规定张榜公示。编制及人员管理过程中能够及时根据组织、人事相关文件,到编制部门办理人员变动相关手续。经查各单位不存在有编制无人员情况。
四、人员编制管理规范。
(一)加强考核工作。通过对德、能、勤、绩、廉的全面考核,实事求是地掌握全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为准确选人用人和奖励惩处提供依据。
(二)严格人员借用管理。阶段性工作需要借用人员,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工作完成后返回各自工作单位。确因工作需要,长期借用外单位人员并超过半年以上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组织部、人事局,经批准方可借用,同时到县编办备案。因而没有混编混岗现象。
五、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在工作中,为做好登记档案的保存完整,我镇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同时,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作,明确职责,建立行政主管负责制,将各事业单位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列为第一责任人,把事业单位完成登记情况作为其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不积极主动办理相关手续的单位,追究部门领导及相关当事人的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此外,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经查没有伪造篡改、虚报、瞒报机构编制相关材料。
六、做好实名制管理。
我镇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中严格遵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时条例》,并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编制数及编制性质,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做到定编到人,实行机构编制信息公开。我镇配备专人管理,人员信息变动后能及时更新实名制数据,确保实名制数据真实,准确,并指派专人负责实名制工作。通过自查不存在“吃空饷”现象,没有虚报人员等方式占用编制并冒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不存在违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时条例》的行为,也不存在其他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七、认真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充分利用现有的监督手段,进一步完善审核制度,加强对部门、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联审相结合的管理。通过结合年终统计和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对各单位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把单位自查与定期抽查相结合。每年将其职责履行情况、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增减等情况进行自查,并及时将自查情况报告县编委办。把自觉监督检查工作寓于机构编制管理的全过程,做到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并重。
八、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在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控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离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的要求还有差距,结合目前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需要,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仍然存在着机构编制意识不强的问题;二是与相关职能部门的约束机制和协调力度仍然不够;三是机构监督检查机制还需改进和完善。
九、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今后,我镇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机构编制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纪律,加强编制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行政效率,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为此我镇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各单位各部门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结合市、县机构编制管理要求和借鉴好的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编制管理程序法定化。如进一步完善完善机关、事业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编制使用计划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工作。
三是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严格执行 “三定”规定,把好编制使用审批关。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xxxx年xx月xx日
第二篇:**街道监督检查自查自纠报告
**街道监督检查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区纪委区监委9月份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文庙街道针对《方案》中8个方面内容开展监督检查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接到通知后,为切实开展好监督检查工作,**街道高度重视,于2019年9月6日召开研究部署会,传达学习《关于贯彻***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方案》、《关于在主题教育8个专项整治中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同时成立自查自纠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的重点、范围及时限,根据上级的整治要求,深入查拢问题。
(二)深入开展,自查自纠。
**街道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成立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照《区纪委区监委9月份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中的8个方面,深入细致地组织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党员干部进行认真的自我检查。一是筑牢党员干部思想篱笆利用理论中心组、全体干部大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廉政知识常态化,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学习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例等,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长效机制;另外在单位门口设立了举报箱,公布了举报报电话,并向群众印发了调查问卷,及时收集统计。同时对近3年来财务账目进行自查,加紧整改。
(三)总结提高,营造良好氛围。
为营造**街道风清气正的工作良好氛围,结合专项整治和纪律作风建设要求,对《区纪委区监委9月份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中的8个方面的内容,逐一排查并进行整治,认真分析判断《方案》中的8个方面内容所涉及问题的成因,及时研究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规定,从源头上堵塞漏洞,斩断利益链条。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街道虽对“区纪委区监委9月份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中的8个方面的内容逐一进行了排查和整治,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还需加强,相关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责任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一)压实主体责任,推动两个责任落实。
召开领导班子党工委会议对整治活动文件以及从严治党相关文件进行再学习和座谈交流,再次明确并强化了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自律,要提高警惕,秉公用权,并坚决表示对十九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搞权力寻租、利益输送,以权谋私的,要严肃追究。在自查自纠工作中,瞒报、漏报有关事项的,一经发现,从严处理。同时**街道以此项整治工作为契机,加强党性修养,强化纪律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情趣,正确选个人爱好,慎重对待朋友交往,明辩是非,克己慎行,讲操守,重品行,时刻检查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采取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公务员法》等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坚守廉洁自律底线的长效性。并组织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及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三)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进一步要求领导干部深刻认识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的重要性,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部署要求,杜绝此类问题发生。同时,领导干部带头坚决抵制和反对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坚决杜绝有违规购买、违规收受赠送、违规占用、违规插手干预或参与经营等问题发生。
总之,**通过开展此次专项整治,对整治重点问题警小慎微、防微杜渐,要坚决纠正和查处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进一步严肃政治纪律,建立健全防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的长效机制,把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文庙街道党工委
2019年3月15日
第三篇: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
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
预防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
我县的机构编制检查监督工作在省、市编办的指导下,不断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在检查监督的方法手段、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在减少机构编制违规违纪案件的发生、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如何做到预防与惩治并举,把机构编制违法违纪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化地减少或防止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结合这次学习调研,就如何加强机构 编制监督检查力度预防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建立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预防教育机制的重大意义
(一)建立预防教育机制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已经拉开序幕,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将相继展开,其他各类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多发期,建立健全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预防教育机制,坚持惩防并举,将监督检查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违纪行为发生,是适应机构编制工作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各项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改革事必涉
1及到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的利益,一些单位和个人为维护自身利益很可能做出违反机构编制管理的行为,阻碍改革的推进。如何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使党和国家的执政资源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建立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的预防教育机制,有效减少行政机构改革中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显得十分必要。
(二)建立预防教育机制是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内容。机构编制管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近几年先后颁布实施了《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中央编办和监察部联合颁布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这些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规范管理和开展检查监督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按照省、市的要求,近几年,我县不断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力度,机构编制工作逐步规范,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振兴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有的部门仍然存在擅自增设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管理不规范是主要原因。机构编制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做好日常管理、事后管理的同时,更要重视做好预防工作,突出事前的管理,减
少和防止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二、建立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预防教育机制的方法和手段
(一)加强对机构编制法规的宣传培训,增强机构编制法规意识。目前,机构编制管理的范畴内容及规定透明度还不高,广大群众了解甚少,甚至一些领导干部对机构编制法规还很不清楚。因此,要加大对机构编制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和机关内部信息渠道的作用,大力宣传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用编单位的机构编制法规意识。要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增加机构编制的透明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凡是不涉密的内容要在网上公开。要加强培训教育。机构编制部门要制定分层次、有步骤的培训计划,以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具体从事机构编制工作的同志为重点开展培训。不断扩大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机构编制意识,为机构编制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强化法规和制度建设,为预防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提供保障。要逐步健全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法规体系,依法管理机构编制工作。近几年,省、市相继出台或颁布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但是,机构编制的立法层面还
很低,一些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法规还没有形成。机构编制法还要尽快研究出台。真正有了机构编制法,才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切实杜绝工作中的随意性。要完善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完善各级编委集体议事规则,坚持集体研究,做到“一支笔”审批;实行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将机构编制政策规定、业务范围、审批程序,以及不涉密的政府各部门的“三定”规定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增加透明度;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做到核编到人,公开公示;实行领导机构编制审计制度,将领导干部执行机构编制规定情况纳入到巡视组的工作内容,纳入到组织部门干部考核的内容,每年或在换届、职务调整时对其进行审计,通过审计,有针对性地预防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建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协调机制,机构编制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建立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配合制约机制,使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和财政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录用、调配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干部和核拨经费要以机构编制部门的文件为依据。
(三)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的实效性。发挥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的作用,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执行机构编制规定情况纳入巡视组的工作内容。纳入组织部门干部考察、考核的内容;发挥监察、审计等部门作用,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行政监督;发挥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作
用,实行机构编制部门向人大报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情况的制度,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等,及时发现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案件线索;发挥机构编制检查监督机构的作用,督促检查,对重点工作、重要问题进行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做到检查结果有分析,有建议,并及时在规定范围内进行通报,督促有问题的单位按要求进行整改。
(四)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及时惩治违法违纪行为。查办违法违纪案件是惩治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的重要手段。对不构成党纪、政纪处分的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要运用组织处理的手段;对确实触犯机构编制法规和有关政策且问题严重的,要移送纪检、监察部门依法进行查处。这样做不仅可以使相关责任人受到惩罚,而且对其他领导和用编单位也能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三、建立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预防机制的组织保证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预防教育机制重在建设,贵在落实责任。要在党委、政府和编委会的领导下,建立各级编委会负总责、机构编制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各级编办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当好党委、政府、编委领导的参谋助手,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定期汇报会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情况,及时报告重大问题和案件,真正把建立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
为预防教育机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求实落实。
(二)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机构编制部门要主动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监督作用,形成抓预防教育工作的合力。建议组织部门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到对领导班子考核的内容,对存在的违反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和责任人,适情进行戒免谈话或组织处理;协调纪检、监察部门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或触犯法律的,依法进行查处。
(三)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机构编制部门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适应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通过学习,提高检查监督工作人员围绕中心想事谋事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不断改进监督方法,探索建立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评估机制,加强对部门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将评估的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责任制,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党政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工作目标考核的内容;建立机构编制报告制度,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定期向同级机构编制部门提供其职责履行、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情况。通过采取这样一些手段,预防教育体系将不断完善,在机构编制管理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篇:安徽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实施办法
关于印发《安徽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实施办法》的通知
皖编办„2010‟35号
各市、县(市、区)编办、监察局,省直各单位:
现将《安徽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2010年4月22日
安徽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严肃机构编制纪律,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央编办、监察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和《安徽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安徽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等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遵循实事求是、依法办事、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监督检查与加强管理相结合,预防、教育 1 与惩处相结合。
第三条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机构编制委员会的领导下,县级及以上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按照法定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并对本级党委、政府和编委负责。乡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由县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负责。
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指导下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必要时,上级机构编制机关可对下级机构编制有关事项直接实施监督检查。
第四条 各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主要负责人是本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各级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单位机构编制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按照“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履行职责,承担责任。
第五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与监察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协调配合机制,依法履行职责,查处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
第二章 监督检查对象和内容
第六条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对象包括:
(一)省人民政府所属的行政机构;
(二)市及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行政机构;
(三)纳入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管理的事业单位。第七条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方针政策,以及机构编制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二)上级党委、政府及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的改革方案中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执行情况;
(三)机关和事业单位职责配置、机构设置、编制配备、领导职数配备、经费预算形式、编制结构等机构编制事项的执行情况;
(四)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审核、审批程序的执行情况;
(五)机构限额、行政和事业编制总量控制情况;
(六)受理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问题举报和查处的情况;
(七)机构编制统计的情况;
(八)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事项。
第三章 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第八条 实行机构编制工作报告制度。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每年向同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告上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省级及以下各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每年向同级党委、人民政府、编委和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告上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遇有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第九条 建立机构编制违规违纪举报制度。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设立举报电话,开通网上举报信箱,向社会公开举报途径和方式,畅通监督渠道,规范举报受理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或监察机关举报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受理机关应当及时查处。举报人实名举报的,受理机关应将查处结果回复举报人,并对举报人的情况予以保密。
第十条 建立机构编制信息公开制度。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 3 当公开政策规定、业务范围、审批程序等,督促机关、事业单位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设置、编制配备和实有人员等信息,依法向本单位工作人员或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第十一条 实行机构编制评估制度。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定期评估机构和编制的执行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参考依据。
第十二条 建立聘请机构编制监督员制度。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从基层和有关单位聘请机构编制监督员,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听取机构编制监督员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
第四章 监督检查方式和程序
第十三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采取例行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检查工作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拟定检查工作方案;
(二)根据管理权限报批立项;
(三)发出检查通知;
(四)组织实施;
(五)报告检查情况;
(六)向被检查单位反馈检查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根据监督检查的对象和内容,可以单独组织进行检查,也可以会同监察机关等联合检查。
特殊情况下,机构编制检查可以不事先通知。
第十四条 实施机构编制检查,可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有关文件、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第十五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向被检查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对整改情况跟踪检查。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问题,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和权限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中涉及国家机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予以保密。调查核实应当两人以上共同进行。
第十七条 在调查核实过程中,被调查单位和人员有权向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申辩。
第十八条 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可以责成下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调查有关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问题,并进行督办;必要时,可以派出督促检查组进行督查。
下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对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转的核查件,应当在40天内报告办理结果;逾期不能报告的,应当书面说明原因。
第十九条 被检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及时、全面、客观地提供相关材料,对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对调查事项涉及的有关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凡弄虚作假、妨碍监督检查以及对监督检查人员打击报复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五章 责任与追究
第二十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 5 行为,可以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一)通报批评;
(二)建议改正或者责令限期纠正;
(三)予以纠正;
(四)建议财政部门对超编超职数人员不予核拨经费;
(五)暂停办理违规单位机构编制事项;
(六)建议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二十一条 市及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在机构编制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依照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项的规定处理:
(一)超越权限或者违反规定程序设立、撤并各类机构,提高机构规格或者变更机构性质的;
(二)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的;
(三)超编制限额配备人员的;
(四)其他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省及以下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同级或者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依照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一)、(二)、(三)、(五)、(六)项的规定处理:
(一)违反规定干预下级职责配置、机构设置或者编制、领导职数配备的;
(二)违反规定擅自扩大或者缩小职责范围和权限的;
(三)擅自设立、撤并机构以及提高机构规格或者变更机构名称、隶属关系和经费渠道的;
(四)擅自超职数配备内设机构或者下属机构领导干部的;
(五)擅自超过核定的编制使用工作人员的;
(六)擅自改变编制使用范围,混用、挤占、挪用或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编制的;
(七)为超编人员核拨经费或者办理录用、调任、社会保障等手续的;
(八)伪造、篡改、虚报、瞒报统计资料,或者不按规定报送统计资料的;
(九)以虚报人员等方式占用编制并冒用财政资金的;
(十)其他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有本条第(三)、(五)、(六)、(七)、(九)项行为之一的,可以同时适用本办法第二十条第(四)项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各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在机构编制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依照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一)、(二)、(三)、(五)、(六)项的规定处理:
(一)超机构限额审批机构,超越权限提高机构规格、加挂机构牌子、变更机构性质、隶属关系或名称的;
(二)超编制限额审批编制,或者违反规定挤占、挪用编制的;
(三)违反规定核定领导职数的;
(四)擅自调整不同层级行政编制的;
(五)其他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经过调查核实,认为需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纪律责任的,属于监察对象的,移送监察机关处理;不属于监察对象的,移送任免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 7 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监察机关发现有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问题时,应当及时向机构编制管理机关通报有关情况。
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从轻或免于处理:
(一)主动自查并及时纠正的;
(二)认真检查错误并及时纠正的;
(三)情节显著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二十五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内部监督,加强机构编制审批和监督检查的协调配合,完善内部各工作机构协作开展监督检查得工作机制。
第二十六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对使用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其他机关、团体的监督检查工作依照本实施办法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监察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江都市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暂行办法
江都市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机制,规范监督检查工作,依法查处各类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86号令)、中央纪委关于印发•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中纪发„2009‟15号)、中央编办监察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中央编办发„2007‟5号)、•江苏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64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苏办„2007‟51号)、•江苏省党政领导干部“三责联审”办法(试行)‣(苏办发„2009‟30号)、省纪委省编办省监察厅•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机构编制部门在查处机构编制违法违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苏编办发„2007‟12号)及扬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扬编„2011‟6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以下简称
督查),是指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市委、市政府、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领导和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指导下,单独或会同纪检、监察机关等相关部门,依据上级机构编制管理和机构改革的政策规定,对管辖范围内的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机构改革政策、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纠正违规的行为。
第三条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应当按照法定管理权限,履行机构编制督查职责。市纪检、监察机关应当依法检查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中存在的问题,查处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市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应当按照中共江苏省纪委、省编办、省监察厅•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机构编制部门在查处机构编制违法违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要求互相支持,协作配合。
第四条 机构编制督查工作实行综合性督查与专项督查、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实地检查与书面材料审查相结合,必要时可随时进行督查。综合性督查一般每年一次,专项督查由市编办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进行,并将督查处理意见提请市编委会研定。
第五条 建立健全联合督查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
督查工作一般由市编办牵头,根据督查任务需要约请市纪检、监察、组织、财政、审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派员参加,督查情况可根据需要抄送以上部门,实行督查信息共享。
第六条 机构编制督查的对象是:全市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
第七条 机构编制督查的主要内容:
(一)贯彻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情况;
(二)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市编委、市编办确定的机构编制管理重大事项情况;
(三)机构改革“三定规定”实施情况;
(四)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设置情况;
(五)机关、事业单位股级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和股级事业单位负责人配备情况;
(六)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编制内工作人员情况;
(七)机关、事业单位非正式用工情况;
(八)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实施情况;
(九)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情况;
(十)人事调配与录用、财政预算与统发及社会保险等机构编制协调管理机制执行情况;
(十一)机构编制统计工作情况;
(十二)机构编制违纪违规整改情况;
(十三)机构编制档案管理情况;
(十四)其他需要督查的事项。
第八条 机构编制督查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拟定方案,对检查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二)督查前向被检查单位发出书面通知,告知督查的依据、范围、内容和程序,并可根据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发布检查公告;
(三)听取被检查单位的工作汇报;
(四)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有关部门等方式,了解情况;
(五)查阅“三定”规定、有关文件、会议记录、人员花名册、工资表、档案等各种相关材料;
(六)检查结束向被检查单位口头反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整改意见。
第九条 被检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检查工作,按照要求及时、全面、客观的提供相关材料,并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十条 督查结束后十五个工作日内,检查组应当
形成专题检查报告,内容包括:
(一)督查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
(二)督查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整改意见、建议。
第十一条 检查报告应当征求被检查部门意见,被检查单位收到检查报告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应当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的,视为无异议。检查组对有异议的问题应当核实。
第十二条 机构编制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向被检查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对被检查单位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验收。
机构编制部门应当如实反映检查情况。检查结果应当向同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汇报。
第十三条 凡未按规定办理控编进人手续的单位,相关部门不得为其办理人员的安置、调动、任职、聘用、录用等有关手续;凡未按规定入编的人员,市人力资源和保障部门不得核定其工资标准和办理社会保险等手续,财政部门不得核拨经费。
第十四条 有下列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行为的,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一)贯彻执行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不力,造成一定后果的;
(二)擅自变动机构改革“三定”规定的;
(三)擅自设立、撤并机构,变更机构名称或增挂牌子的;
(四)擅自变更机构职责或转移职责任务的;
(五)超职数配备机关、事业单位股级内设机构领导和股级事业单位负责人的;
(六)不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办法,违反规定使用编制、超编进人或擅自以调动等形式补充人员的(含系统内流动);
(七)违反•公务员法‣有关公务员招考规定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招录工作人员取得编制的;
(八)长期占编不在岗或以虚报人员等方式占用编制并冒用财政资金吃“空饷”的;
(九)未按规定申报非正式用工计划,擅自借用人员和办理编外聘用手续的;
(十)机构编制统计数据失实、瞒报虚报的;
(十一)事业单位未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规定办理登记、年检和变更,法人地位不落实的;
(十二)其它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十五条 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市纪检和机构编制部门在调查核实后,视情节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限期整改;
(二)通报批评;
(三)取消违规取得的人员编制;
(四)责令撤销违规设立的机构,并停止活动;
(五)按规定暂停办理违规单位机构编制事宜;
(六)按照中纪委、中央编办关于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以上处理措施可单独或合并使用。
第十六条 被督查单位和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以及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申诉。
第十七条 做好机构编制12310监督举报电话的受理工作,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涉及机构编制的投诉举报,市编办要认真受理,组织人员及时核实、处理和反馈。
第十八条 机构编制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检查组成
员在实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中,应当遵守公务活动的规则和工作纪律,不得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对违反纪律的,要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江都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