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融资担保公司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融资担保公司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规范化检查流程(法人机构)
一、检查组按约定时间到达被检机构的登记地址或公司确定的营业地址。
机构已失联系或处于异常状态的,检查组需进行尽职调查,掌握机构具体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和履行的工作程序撰写书面报告,签字留存。
营业场所及机构人员无问题的,进行下一步检查。营业场所或失联机构失效地址情况均应拍照存档。
二、检查组出示检查相关通知文件,查看机构营业执照和融资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原件。检查现场应拍照存档。
三、听取情况
现场听取融资担保机构主要负责人关于机构基本情况、合规情况和运营情况的报告。
四、检查资本金情况
(一)查看公司所有帐户6个月内银行流水对账单。按照统一的截止日期核算公司注册资本金使用情况。
(二)查看公司对外投资合同。检查高风险对外投资是否超出比例。
(三)核查机构各项资金来源、运用是否合规。
主要参照标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第29条,融资性担保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限于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以及不存在利益冲突且总额不高于净资产20%的其他投资。
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可按照《融资担保公司资产比例管理办法》(银保监发〔2018〕1号)核算其资产配置。
五、检查制度建设
查看公司各项制度文件是否完善,询问公司是否按时向监管部门报送数据。
主要参照标准:风控制度、财务制度、客户保证金存取及使用制度、重大风险处置及上报制度等应齐全,按月报送月报,按季度报送季报。
六、业务情况
了解机构自成立以来的累计担保额度、笔数、平均担保费率;截止2018年6月末的在保额度、笔数;以净资产计算的放大倍数(公式:在保额度/净资产=放大倍数)。
未开展主营业务的需记录原因,同时评价公司业务开展充分程度。
七、检查机构各种业务档案
抽查担保合同、反担保合同及代偿情况与公司披露的业务、财务情况是否符合。
在检查表中评价合同的规范性。
八、询问机构是否出现过重大风险,是否及时上报
主要参照标准:《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 》(银监发﹝2010﹞75号)融资性担保机构应报告的重大风险事件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一)融资性担保机构引发群体事件的;
(二)融资性担保机构发生担保诈骗、金额可能达到其净资产5%以上的担保代偿或投资损失的;
(三)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债权到期未获清偿致使其流动性困难,或已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
(四)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的;
(五)融资性担保机构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
(六)发现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出资人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或主要出资人对公司造成其他重大不利影响的;
(七)3个月内,融资性担保机构董事会、监事会或高级管理层中有二分之一以上辞职的;
(八)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负责人失踪、非正常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或被司法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
(九)监管部门要求报告的其他情况。
九、机构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包含但不限于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非法集资。可以采用询问方式,或对检查过程中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十、检查机构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情况。
十一、询问机构是否开展非融资担保业务。是否与P2P平台、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或其它主体合作开展民间借贷担保或互联网金融业务,如开展相关业务,评价其风险状况是否可控。
十二、询问机构收取客户保证金的比例、金额等具体情况并记录。包含是否专户存放、是否专款专用、是否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管理的规范性。
十三、检查公司准备金提取是否合规,记录公司的拨备覆盖率。
主要参照标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第31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达到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的,实行差额提取。
拨备覆盖率=担保准备金/担保代偿余额×100。其中,担保准备金为未到期责任准备、担保赔偿准备与一般风险准备等项的年末余额之和;担保代偿余额为担保业务代偿金额合计的年末数
十四、对检查中出现的可疑情况进行现场核实、交叉验证,议定检查表格填写的内容。
十五、检查组全体成员及公司负责人在每一页检查表上签字,加盖公司公章。此检查结果将在省金融办官网公开。
第二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细则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创新粮食流通监管方式,增强监管效能,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5〕58号)和国务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粮食部门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是指国家粮食局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度赋予的职责,依法实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时,采取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并及时公开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的活动。
第三条国家粮食局“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坚持依法监管、公正公开、统一管理、协同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粮食局制定本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向社会公布,并根据法律法规修订情况和工作实际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建立粮食行业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以及粮食随机抽查信息平台,明确抽查规则,规范抽查工作流程,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检查对象、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进行动态调整。
第五条按照统一归口管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规范程序、统一行政处罚的原则,监督检查部门牵头组织随机抽查工作,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条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应按照国家粮食局公布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局领导批准的检查计划开展。未列入检查计划的,不得开展检查活动。
第二章双随机抽查的实施
第七条国家粮食局根据粮食流通工作任务制定检查计划。需要临时增加检查任务的,由监督检查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报局长办公会审议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按照确定的抽查范围、比例,根据监管对象的风险等级、信用等级等因素,采取定向或不定向方式,从粮食行业检查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对于重大涉粮案件及上级交办、舆情反映的热点问题采取定向抽取方式。对一定时期内已被抽查过的检查对象,应避免重复抽查。对投诉举报多或者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的检查对象,应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
第九条开展执法检查应当成立检查组,检查组应至少有两名国家粮食局工作人员,实行组长负责制。检查组组长实行委派制,其他组员随机选派。与其他部门开展联合检查、组长由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担任的,应随机选派国家粮食局工作人员参与。
第十条从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执法检查人员,要综合考虑级别管辖、专业要求和人员在岗等情况。如存在应予回避的情形,或者因不可抗力等因素不能执行检查时,应重新选派执法检查人员。
第十一条执法检查人员应当依法依纪公正文明执法,如实记录执法检查情况,确保检查结果的合法、准确和真实。随机抽取过程应认真记录,有关资料妥善保存,实现责任可追溯。
第十二条对于检查发现的重大违规问题,必要时可组织集中审理,明确政策界限,统一处理尺度。
第三章随机抽查事项公开
第十三条国家粮食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应及时向社会公开。
第十四条对不涉密的检查对象名单,按规定报批后,及时向社会公开或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十五条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对不属于国家粮食局职权范围的事项,依纪依法移送其他部门处理,处理及移送信息详细记录。在不涉密的情况下,将处理处罚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第十六条随机抽查结果、处理处罚情况与相关部门共享,建立健全粮食经营者诚信档案、失信联合惩戒和黑名单制度,推进随机抽查信息平台与相关部门的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七条针对每类抽查事项的特殊要求,可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或方案。
第十八条根据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变动情况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需要,国家粮食局对本细则进行修订。
第十九条本细则由国家粮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上清“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东部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东府„2017‟66号)和《清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水县加快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清府办发„2017‟13号)精神,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组执法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依法监管。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落实监管责任,确保事中事后监管依法有序进行,推进随机抽查制度化、规范化。
(二)公正高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监管效能,减轻被检查单位负担,优化市场环境。
(三)公开透明。实施随机抽查事项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实行“阳光执法”,保障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四)协同推进。实施全局联动,形成统一的监管信息平台,探索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联合随机抽查。
二、建立“双随机”名录库
(一)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每年按照执法工作的需要,确定检查领域和范围。建立检查对象随机抽取名录,将各项执法检查领域和范围内所有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作为抽取执法检 查对象的抽样框,按照事先确定的随机抽取方式,选取检查对象。
(二)建立执法人员名录库。建立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并根据检查任务的需要从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参加各部门组织的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工作。
(三)加强动态管理。对执法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录入维护、更新相关信息,确保检查对象齐全、检查人员合格。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有关文件的要求,大力推广“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严格限制税收执法自由裁量权,规范监管行为,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市场主体自律和社会监督,着力解决公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综合执法力度。
2、基本原则: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推进事中事后监管的规范化,落实监管责任,推进“双随机”抽查制度化、规范化,凡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检查;坚持公正高效,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监管效能,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优化市场环境;坚持公开透明,实行“阳光执法”,公开随机抽查事项、程序和结果,保障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二、方法和步骤
自2017年12月1日起在全组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使之逐步成为日常监管的主要方式。
(一)搭建组织体系。
组成以组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上清综合执法大队牵头,办公室、计生、林业等部门参与的组织协调体系。各职能科室要协力谋划、通力合作、共同施策,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一单两库”。
1、建立“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各职能科室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日常监督管理需要,制定“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和抽查方式等,并将相关内容按照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2、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名录信息包括企业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等内容。
3、建立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以上清综合执法人员资格证为基础,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名录库。
4、实行动态管理。对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及“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录入、更新相关信息,确保监管对象齐全、监管人员合格、监管事项合法。
(三)规范执法检查流程。
1、积极探索开展联合检查。整合各职能科室的检查事项,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存在多个职能科室、多项检查事项的,要合法合理地确定检查事项,对同一检查对象要一次性完成检查;协调组织相关科室开展联合抽查。要按照“双随机”要求,制定并实施联合抽查计划,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多个检查 事项,原则上应一次性完成,提高综合执法效能。
2、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负责组织检查的职能科室,应合理确定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确保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工作力度,对已抽查过的检查对象,不再列入当抽查名单;对投诉举报多、列入异常名录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以及特殊行业、重点区域的检查对象,要加大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对涉嫌违法被投诉举报行为的检查,要依法进行重点抽查。
3、合理选择检查方式。抽查可以采用实地检查、书面检查和网络监测等方式,依法利用其他相关部门作出的检查、核查结果或专业机构作出的专业结论。
4、如实记录检查情况。依法对被抽查检查对象实施检查,要如实填写检查记录表,做到全程记录,并逐步推广运用电子化手段,实现责任可追溯。
5、依法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对抽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处理,形成有效震慑,增强检查对象的遵从度和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6、及时公示抽查及处理结果。各职能科室要对抽查结果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对抽查有问题的检查对象,区分情况依法做出处理并向社会公示;对检查中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处理;检查对象拒绝接受抽查或在接受抽查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应依法处理,并记录在检查对象公示信息中,向社会公示。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随机抽查监管工作的统筹协 调,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充实并合理调配一线执法检查力量,加强跨部门协调配合,不断提高检查水平,切实把“双随机”抽查监管落到实处。
(二)严格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力推广“双随机”抽查,公平、有效、透明地进行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履行法定监管职责。
(三)严格抽查纪律。各职能科室组织对被抽取的检查对象实施检查时,不得妨碍检查对象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收受检查对象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对抽查监管工作中失职渎职和违纪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四)加强宣传培训。“双随机”抽查是事中事后监管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各相关执法部门要结合本实施办法的工作要求,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转变执法理念,探索完善“双随机”抽查监管办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
(五)做好信息反馈。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各职能科室的抽取事项清单,加强统筹协调,抓好落实,总结交流经验,务求推广“双随机”抽查工作取得实效,把加强各项行政审批改革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向纵深推进。
第四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切实推动和规范商务执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根据《XX县2020“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发改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方法及任务
自2020年1月1日起,发改部门推行“双随机”抽查,并不断提高随机抽查在检查工作中的比重,使之逐步成为日常监管的主要方式。
(一)建立健全“一单”、“两库”、“一细则”
1、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局机关相关科室要对照行政权力事项清单,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全面梳理本部门的监管事项,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凡是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监管职能的,均应当列入清单,凡法律法规规章未赋予监管职能的,不得列入清单开展检查,法律法规规章有修改修订的,要对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及时进行调整,并向社会公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应包括抽查主体、抽查依据、抽查内容、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抽查方式及要求等内容。
2、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局机关各涉及监管事项的科室要根据监管对象企业的行业特点、信息化管理程度等实际情况,分行业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要涵盖所有行政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应根据监管工作实际进行动态调整、实时更新。
3、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细则。结合事中事后监管特点,制定随机抽查工作的实施细则,规范随机抽查程序,明确抽查的目的、依据、主体、对象、内容及抽查规则、比例频次、抽查方式、工作要求等。逐步推广运用电子化手段,做到“双随机”抽查全程留痕,落实执法检查监管责任,实现责任可追溯。
4、依法公开抽查信息。在发改局公开栏开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专栏,对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事项、抽查方式、抽查程序和抽查结果进行全流程公开(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除外),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注重随机抽查结果应用,建立健全行业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失信联合惩戒和黑名单制度,将随机抽查结果纳入市场主体的社会信用记录,增强市场主体守法的自觉性。
5、切实做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市发改和改革局有关部门反馈。
(二)规范执法检查流程
1、积极开展商务联合检查。要合法合理确定检查事项,依法依规开展各项检查。要按照“双随机”要求,制定并实施联合抽查计划,对同一市场主体的多个检查事项,原则上应一次性完成,避免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
2、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合理确定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确保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工作力度。
3、如实记录检查情况。依法对被抽查市场主体实施检查,如实填写检查记录表,做到全程记录,并逐步推广运用电子化手段,实现责任可追溯。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随机抽查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局长赵振兴同志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组织协调此项工作,切实把“双随机”抽查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二)严格落实责任。
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力推广“双随机”抽查,公平、有效、透明地进行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履行法定监管职责。(三)严肃抽查纪律。
对被抽取的市场主体实施检查时,不得妨碍市场主体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收受市场主体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对抽查监管工作中失职渎职和违纪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四)加强宣传培训。
“双随机”抽查是事中事后监管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发改部门按照本方案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引导执法人员切实转变执法理念,探索完善“双随机”抽查监管办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第五篇:有关融资担保公司监管检查内容
关于开展融资性担保机构合法合规经营情况检查的通知
各融资性担保机构:
为加强对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及业务的监督管理,根据《福建省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关于开展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督管理与合法合规经营情况检查的通知》(闽融资担保函〔2011〕5号)要求及市领导近期关于加强监管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经营的指示精神,厦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委员会拟开展我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业务合法合规情况检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对象
厦门市辖区内已获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担保机构,重点检查未开展业务、易地开展业务和法人机构不在本辖区的担保机构。
二、检查内容
对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及8项配套制度等相关规定,重点检查:
(一)实际经营场所是否与经营许可证营业地址及工商营业执照地址一致,是否存在“皮包公司”嫌疑;
(二)注册资本金是否真实到位,是否存在虚假出资、抽逃资本金、吸收存款(变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受托投资、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对外投资是否超出比例限制,风险拨备是否按规定比例提取,是否有超核准经营范围的经营行为;
(四)是否按规定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内审制度、经营规则和风险控制措施;
(五)是否建立符合审慎经营原则的担保评估制度、决策程度、事后追偿和处置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六)是否按《办法》要求配备相应专业技术人才;
(七)是否按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
(八)在经营活动中,担保公司是否有为关联方特别是为公司高管个人经营企业或放贷行为提供担保;
(九)在规范整顿和申请融资性担保公司确认(变更)行政许可证中承诺整改的事项是否按规定要求整改,是否在承诺期限内整改到位;
(十)是否配合监管部门监管工作,重大事项是否履行报告制度,是否按季度向监管部门书面报送资本金运用情况报告,按报送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否定期通过网络向监管部门完整报送月报、年(半年)度统计报表等。
三、检查方式
(一)融资性担保机构自查自纠阶段。各融资性担保机构对照《办法》及8项配套制度和上述检查重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自查自纠,于8月10日前向市监管会书面报送自查自纠报告。
(二)市监管会现场检查阶段。8月至9月中旬,市监管会将根据检查内容和要求对本市融资性担保机构逐户进行专项检查,同时编写《厦门市2010融资性担保机构概览》及检查情况报告省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
(三)省监管部门现场核查阶段。9月下旬开始,省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织核查组,将随机抽查我市若干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现场核查。
四、检查要求
(一)各融资性担保机构要积极配合检查,主动提供截至2011年6月30日的银行对账单、贷款卡企业基本信用信息报告、资本金使用情况报告、2010财务会计审计报告及2011年6月会计报表、担保业务明细表(包括受保客户、合作银行、担保金额、担保费率、担保期限等)、公司制度文件等备查资料,资料要完整真实,不得隐匿或弄虚作假。
(二)各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在公司内醒目处张挂承诺书,承诺不虚假出资、不抽逃资本金、不吸收存款(变相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不受托发放贷款、不受托投资、不非法集资、不从事超比例对外投资等违法违规和不合规经营行为,如存在违法行为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各融资性担保机构还应按季度向市监管会提交资本金运用情况和季末银行对账单、贷款卡企业基本信用信息报告等资料。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