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板桥镇新社区规划建设自查报告(5篇可选)

时间:2019-05-12 03:5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罗平县板桥镇新社区规划建设自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罗平县板桥镇新社区规划建设自查报告》。

第一篇:罗平县板桥镇新社区规划建设自查报告

罗平县板桥镇新社区规划建设自查报告

板桥镇新社区自2010年9月份规划建设以来,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以新村庄新社区建设为重点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意见》(曲发[2010]13号)及县委、政府的相关要求,在县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镇村两级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攻坚克难,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做到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到位、社会保障健全、富民产业兴旺、宜居生态、环境优美,对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曲靖市新村庄新社区建考核验收实施方案〉的通知》(曲办字[2012]7号)要求,现将板桥镇新社区规划建设情况自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搭建坚实有力的新社区建设机构

(一)健全机构。为确保新社区规划建设顺利推进,县委、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为组长,县国土资源局、住建局、农工部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板桥镇新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工部,负责协调、指挥、统筹板桥镇新社区建设工作。镇党委、政府也及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人大主席为副组长,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社区建设工作领

小组经常对新社区工程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督办,并在相应公示栏公示新社区工程进展,强化舆论监督。促动镇村干部增强建设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

(三)广泛宣传。为最大限度地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镇相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多形式地强化对新社区工程建设的宣传报道,营造全镇上下共同关心、协力参与的浓厚氛围,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发放各种宣传材料15000余份,利用赶集日举办法律、政策宣传咨询16次,接待3000余人次。

二、合理选址,科学规划,构筑特色鲜明的新社区发展体系

(一)选址情况。新社区选址时,镇党委、政府认真调研分析,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为龙头,基地为根本,市场为导向,旅游为辅助,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优势,邀请有关部门制定了《板桥镇新社区规划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将新社区规划在镇政府西南面,东临乐普街,北临大营街,西临大营路,南临营兴路,规划区是板桥、钟山、旧屋基“二乡一镇”的客货车辆停靠点、中转站,是全镇生姜、辣椒、油菜籽、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的主要基地,是板桥镇小城镇第二轮规划修编的经济发展“四圈”之一和城镇发展“三轴”之一,是外来人口和物资的聚集地,周围小商品批发、增值部分全部返还农村,并在财政分配上给予适度扶持;居民迁入新社区后,逐步将原宅基地和承包地向种植能手流转,充分发挥土地综合耕种效益和大型农业机械化的效率,腾出大量的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四)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按照层次清晰、体系完整、健康运转、集约利用、并具有较强更新力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全力实施新社区配套设施“七有”建设。实施新社住房聚集改造工程,房建外观立面图统一按广森集团提供的立面图纸进行施工;实施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在新建的东胜居委会办公楼设有一个占地104平方米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实行“阳光政务”和“一站式服务”, 为党员群众铺设了一条服务的“快车道”,架起了一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有力的促进了社区基层组织建设;设臵规范生活垃圾处理点,实行户收集、镇清运、场处理的模式,新社区距离镇垃圾集中填埋场5公里,2台垃圾车每天循环清运垃圾,能确保新社区内的垃圾日产日清;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社区安装了雨污合流排水管和雨水排水管,共建设4m×2.4m的化污池6个,其中雨污合流排水管3536米,用于将各住户排放的污水经过门前独立化粪池沉淀后,流入雨污合流管,后排入城镇主排水管道,雨水排水管3110米,用于将路面和屋顶的雨水引入社区主管道,后排入

核心区,重点发展服务业、商贸业和仓储物流业。着重突出农副产品商贸功能,形成对区域经济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大型专业集贸和商业市场,拓展仓储连锁经营、专卖经营、超市等新兴业态,塑造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为龙头,社会服务为依托的规模化特色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集聚的新型集镇发展空间;着力发展适应农业、农村要求的现代物流产业,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交通运输业,实现新社区与镇域经济互动,梯次推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使新社区建设与镇域产业发展相得益彰。

(六)规划设计资料情况。新社区由深圳广森集团罗平分公司和罗平县建设局规划设计,做到现状地形图、平面规划图、效果图、施工图和规划设计说明书“四图一书”资料完整齐全。

三、美观实用,功能配套,打造宜居生态的新社区人居环境

(一)住房美观实用。板桥镇新社区共布臵户数408户,其中廉租房72户,公租房40户,异地搬迁274户,旧房改造10户,安居房12户。住房设计为每户三层半的砖混结构,具有新颖、适用、抗震等特点,住房集中布臵,统一规划、统一样式、统一建设、统一购臵标准,沿街建筑的底层,不管是公建或农户用房,均建成营业用房,增加街道人气,同时更有利于解决农民就业。

工程相结合,新社区内道路绿化预留出行道树的种植位臵,见缝插绿,在满足交通需求的条件下,沿路设臵行道树、花坛、街头绿地等,投资80万元在街道两侧共栽挂花树250棵、茶花树50棵、草坪和其它灌木4500平方米,绿化率达22%,体现生态板桥形象,打造魅力新社区;以“家园清洁、社区和谐”为目标,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抓好环境卫生、以路为市和乱停乱放等脏乱差的综合治理,推动新社区绿色、生态发展,提升居民的环境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

四、发挥优势,因势利导,统筹产业联动的新社区增收格局

(一)产业高效化。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市场化手段经营新社区,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交通优势,在新社区内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引导居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营销和仓储物流业,支持各类批发市场完善物流服务功能,逐步形成集展示、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批发交易型配送模式,以点带面,合理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增强物流服务主体功能、拓展服务网络,提高商贸物流整体水平,入住新社区的居民,多以经商和从事运输业为主,商贸物流业将是新社区内支撑带动能力强的特色高效富民产业,其收入将占社区居民总收入的50%以上。

(二)收入多元化。新社区优化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龙头,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

业集群为载体,积极引领企业向新社区聚集。继续依托资源优势挖潜项目,强化生姜、蔬菜和辣椒深加工的基础地位,不断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产业规模促进新社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调优新社区产业结构,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法律服务、中介服务,加快推进物流仓储连锁经营、专卖经营、超市等新兴业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供、销一条龙,逐步将新社区发展成罗平南部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和销售区,目前占地4000余平方米的零售商品二级配送站即将投入使用,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的成长性、规模化企业正加紧建设。努力将新社区打造成板桥“旱码头”商贸物流经济核心区,彰显聚集效应。

(三)健全承包地依法流转机制。随着新社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区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劳动力进入到二、三产业就业,土地拥有者转移土地的意愿强烈,而部分土地经营者又有扩大规模的迫切需求,故新社区已经具备了土地流转的基本条件。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板桥镇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流转管理工作制度和规程,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根据农民的需要及时指导合同签订,并与开展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宣传、流转咨询、流转价格评估等多项服务结合起来,指导流

1序、摆摊设点规范;加强村容村貌的管理,严格整治建设散乱和环境脏、乱、差及违规建筑等现象;建立基层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引导居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切实维护好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依法完善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职能,使社区的民主自治更趋规范化和制度化。

(七)建立农民素质提升机制。按照“培训组织基地化、培训技能专业化、培训管理制度化、培训安臵就业化”的原则,制定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广泛开展社区居民创业培训,鼓励群众利用学到的技术自己创业,提高收人;联合曲靖市民盟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中专班,培养农村科普带头人,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注重实效,全力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实现培训、示范、推广、信息服务一体化,提高劳动力科学管理的技能,让他们成为农村的科技骨干和致富能手,带动了周围大批群众发展相应产业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加强新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带领居民群众发展致富、推动新社区经济发展、动员组织群众、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广泛开展美在家庭当楷模和美在服务暖人心“双美”活动,实施“文明创建行动”,提升居民素质。

3为。

(四)档案管理情况。按工程进度,做好各个工作阶段中文件、图表、声像资料的收集、积累、整理等工作,实现项目全部档案材料的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新社区建设工程材料保管安全,归档规范。

中共板桥镇委员会 板桥镇人民政府 2012年4月28日

第二篇:板桥镇新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xiexiebang推荐)

板桥镇新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

为实现构建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新机制,巩固社区建设成果,切实提高社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全体居民的文明素质。板桥新社区根据本社区实际,经社区两委会研究制定以下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

一、抓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制。一是从领导抓起,自觉地把社区环境卫生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成立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二支队伍,就是配足社区清洁工队伍,充实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员队伍,建立社区卫生监督员队伍。落实“日巡、周查、月评”三项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研究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解决社区管理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社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每日至少一次下社区抽查环境卫生。二是抓队伍建设,严格实行清扫责任制,加强环卫队伍管理;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建立社区清洁工奖惩制度、社区居委会考评奖惩制度、社区卫生专干奖惩制度。通过以上举措,基本上要做到社区全体人员思想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管理到位。

二、抓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的卫生意识。“社区是我家,长效管理靠大家”,社区环境卫生能否实现长效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的文明素质和卫生意识。只有提高广大居民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区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每月出一期宣传栏,每季度出一期社区居民户环境评比,同时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社区志愿者义务奉献活动,由社区各党支部牵头完成。二是在社区范围内每年开展两次以上的卫生健康知识讲座,向广大居民宣传《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爱国卫生条例》、文明市民公约以及卫生知识、健康知识和社会卫生功德教育,增强居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参与意识,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每月对社区公共卫生、公共设施开展一次评议和巡查,并督促整改。同时为每段(100米)街道固定一户居住户配备一把扫帚,鼓励居民义务清扫门前街道,并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通过道德评议和公德巡查,促进了居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调动辖区内的党员、村组组长、积极分子等共同参与,完善防蝇、防蚊、防鼠设施;每季组织一次清理四害孳生地,每周进行一次灭鼠工作有效降低四害密度,预防和控制乙脑、登革热等病媒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工作由社区书记副书记主要负责组织实施。

四、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准则,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决策的基本依据,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充分调动、激发辖区人民群众树立爱护环境的积极性。把整治与管理结合起来,巩固建设及治理成果,促进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健康发展。

板桥镇新社区 2016年4月5日

第三篇:新社区建设讲话

新基层政权管理体制 探索自治导向的社区建设新路子

时间:2006-04-02 来源:厦门社区建设网

【字号: 】【我要纠错】【Email推荐 】【收藏】【打印本页】【评论】【关闭】

我国推进社区建设并不偶然,它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拉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体制改革洪流的冲击和政治体制改革大潮的涌动,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城市开始出现了社区这一新的城市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她像一轮红日,踏着新世纪的晨钟早已冉冉升起,给中小城市基层政权管理体制改革指引了方向。

当社区建设在中小城市初露端倪之时,如何使其尽快脱颖而出并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必须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按照“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这一指导思想,以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为保障,以政府主导作用为先导,以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为突破口,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市场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基础作用,优化社区建设的发展环境;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政社分离,降低行政整合成本;通过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实现社区依法自治,提高社区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整合能力,认真处理市场、政府和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起一个市场专事营利、政府专事公共管理、社区专事非政府非营利事务的社会治理机构,走自治导向的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一、实施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社区发展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而作为上层建筑主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其职能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需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能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能转变,以顺应社会治理的需要,为社区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存在着许多与现代化社会管理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表现在:政府管理过程中法制化程度不高,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明显,权力分配不合理,监督制约机制乏力;组织机构分设过细,功能重叠,部门之间存在着“依法打架”现象;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资源配置还带有行政性色彩;城市基层管理中的责权利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三有五无”现象比较突出,即有目标、有任务、有责任;无机构、无队伍、无经费、无管理手段、无执法依据。街道办事处成了各级政府下达指令的承接层、受理层和落实层。办事处的管理职能从文教、卫生、计生、民政、劳动、城建、财税到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低保等,内容多达几十个门类,导致管理工作纵向不到底,横向不到边,上边有权管不了,下边想管管不好。一方面,政府库存的大量知识型优秀人才处于低效配置状态;一方面城市基层社会问题由于没有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而得不到妥善处理。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情,大大增加了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行政整合成本。转变政府职能,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要求,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建立起顺应社会管理要求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做到把政府职能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该转化的转化。所谓强化就要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所谓弱化就是要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使市场在配置经济社会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所谓转化就是要把政府承担的协调性、技术性和服务性事务从政府职能中分解出来,转化给社会公共服务组织、行业协会等,实行企业化管理,推进政社分离。

(一)转变经济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转变经济职能是加强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首先,政府要改革财税管理体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财源,不断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拉动经济增长能力。其次,要使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提供公共产品型转变。凡是城市公共设施,如道路、交通、通讯、城建、环保、公共福利事业等具有排它性、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须由政府直接投资、控股或吸收社会资金共同实施,以满足公民的公共需要。其三,要按照“合法、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对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防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全部进行废止。确需保留的要完善审批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其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中小型企业实行民营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只有转变政府经济职能,提高市场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有效发展区域经济、增加财源,才能为社区建设及重点公共设施建设奠定经济基础和财力保证。

(二)实行依法行政,加强法制监督。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区的培育,意味着政府管理的基础是依法自治的社区。要做到社区依法自治,政府必须改革领导方式,实行依法行政。首先,要不断加强政府的行政法制建设。各级政府要依照法律,积极支持和科学指导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执行政策法规的能力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其次,要提高政务活动的透明度,推行政务公开。政务公开要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特别是重点执法部门,要更新观念,摆正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要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从根本上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其三,要完善责任行政制度,加强法制监督。要通过建全和完善全面的责任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的行为和效果;通过健全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监督的独立性和公开性;通过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举报投诉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国家赔偿制度、错案追究制度等,形成系统内严肃的行政执法保障制度体系。只有把公共权利的行使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密切党群、政群关系,才能为加速政府运行机制的高效运转奠定基础。

(三)调整组织机构,推行审批改革。推进社区建设、搞好社会治理必须有一个高效运转的政府运作机制和组织机构。一是要按照“规范、统一、精简、透明、服务、效能”的原则,从明晰部门事权、界定部门职责、调整机构职能入手,有计划地调整和优化机构设置,避免部门职能出现重叠现象。

二是在审批制度改革上要采用社会服务大厅集中办公的模式,坚持“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原则,兴办政府超市。政府有关行政审批的职能、人员和项目要全部进入政府超市,审批事项的受理、缴费、受领结果三个环节全部在超市中办理;新的行政审批要采取票款分离的方法,实行“六公开”制度,即公开审批项目、公开申报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办事结果,以增加审批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

三是积极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合理划分和界定各部门、各窗口之间的事项分工,按照“权责统一”的要求,明确审批责任,将岗位责任落实到个人;四是要加强制约监督机制,积极落实首问负责制、两次受理制、按时办结制、错案追究制度,扩大告知承诺制的实施范围,从制度上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节约行政审批时间,降低行政审批费用,避免申请人的不正当“风险”。通过组织机构的调整和行政审批制度的创新,真正使政府从行政管理主导型政府向公共服务主导型政府转变,实现政府运营机制的高效运转,降低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整合成本。

(四)创造宽松环境,保持社会稳定。社会保障、再就业以及信访、治安工作是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基础,也是推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内在要求。一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在抓好“两个确保”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要严格落实三条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坚持对社会那些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的特困居民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实现城市低保对象的应保尽保。二是要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动公有企业民营化、社区服务产业化和职业化、促进中介组织发展等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三是要实行社区法官和检察官制度,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资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四是要认真解决由于经济多元化而出现的群体性、阶层性、物质利益性的信访问题,按照“依法上访保护、违法上访必究”的原则,坚持依法信访,搞好双向规范,积极推行“一签二考核、三定三包”责任制和“三查三究”制度,使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五是要借鉴有效做法,实施社区治安“四个一”工程,即每个社区都要有一个治安警务室,一支法律服务队,一支治安巡逻队,一支楼长守护队,逐步实现区域范围内的群防群治,减少不安定因素的发生,为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造就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二、探索自治导向模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经济发展环境。但是,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才能使中小城市的社区建设管理机制高效运转呢?笔者认为,必须一切从中小城市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克服攀比心理,消除贪大求快观念,扬弃大型城市在推行行政导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做法,走自治导向的社区建设新路子。行政导向的社区建设模式最典型的就是上海提出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它是通过政府职能的扩张延伸,强化基层的功能,运用政府及其所控制的资源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整合,并形成“新政府社会”的一种运作模式。这一模式有其合理性,它可以利用国家强大行政组织资源迅速构造一个新型社会。如上海浦东新区的社区建设。但是,这一模式需要的条件和付出的成本较高。一是政府必须控制充足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二是强有力的基层政府整合社会,需要较高的行政管理成本。而中国大多数中小城市的基层政府所控制的资源相对较少,也难以支付扩张政府职能所需要的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的完善,大量的经济资源要通过市场的方式加以配置,政府审批等权限要进一步减少,政府管理与经济运作要逐步分离,更增加了行政导向社区建设推行的难度。这一模式由于强调行政行为和外力推动,就会导致其构造的社区与传统体制具有同构性,即社会仍然为政府所吸纳。在这一体制下,政府难以超越各种利益群体而专事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也不可能长期持久的包揽所有的社会事务。因此,这一模式在扩大公民参与和基层民主建设方面显然有相当的局限性。“准政府”的社区组织更多的是服从上级政府的决定,而上级政府也往往按照习惯,使许多应该“由民作主”的事变成“代民作主”或“替民作主”。中小城市在社区建设的启动初期,强化行政组织的动员是必要的,但如果以行政为导向,强调外力推动,则容易造成社区成员的依赖性和依附性,影响到共驻共建和资源共享,最终影响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自治导向的社区建设模式,就是通过政府下放权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社会整合,并形成“社区制”社会的一种建设模式。社区居民自治导向的社区建设,主要依靠社区自身的资源进行整合。对中小城市来说,城市社区普遍具有财力不足、人力资源富余的特点。通过社区居民自治,构建“社区制”社会,可以开发充足的人力资源,发挥中小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的比较优势,为社区建设提供内涵式发展的源泉。尽管这种模式在开始时由于经济资源所限而发展程度不太高,但由于采取了居民自治而不是基层政府职能扩张的方式,所以整合成本较低。这种模式能将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有效分离开来,使社区承接那些政府和市场都难以承接的社会事务,最终形成政府专事公共管理、市场专事营利、社区专事非政府非营利性社会事务的社会治理结构,将会极大推动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顺利进展。因此,必须将行政导向的政府领导转变为自治导向的政府主导。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搞好社区规划,培育新型社区。社区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自治的载体,要想充分利用中小城市社会资源的比较优势,调动社区各种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使社区真正成为整合本辖区资源的主体,就必须为社区的自然人、民间组织、企业法人和社会团体开辟不同的参与渠道,重新构建社区组织,将原有的居民委员会改造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居委会居民自治改造为社区居民自治。社区的培育,一是要搞好社区建设的宣传动员和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使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三位一体,迅速有效地适应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这一新的发展要求,顺利推动社区建设的各级工作。二是要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资源开发、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并考虑到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在自然、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对隶属于街道的居委会进行规模调整、培育和构建。三是要根据居委会和街道人口分布实际,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选举社区党组织、社区工委、社区协商议事会等自治组织,让社区各种力量都有发言权,以利于整合社区宝贵的人才资源和单位资源。四是要按照社区历史发展和所辖单位状况,将社区划分为单位型社区、杂居型社区、开发型社区和自然型社区等,对不同类型的社区实行不同的培育方法和措施,做到因地施制。五是要积极落实《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用法律来保障社区居民的自治权利,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同时,还可以制订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措施,为社区建设和居民自治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如对婚姻介绍、家政服务、医疗卫生、物业管理等社区内非营利组织制订减免税优惠政策,鼓励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参与。

(二)实现重心下移,搞好块块管理。推进社区建设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有一个“责权利”统一的管理体制、有开展社区民主自治所需的民主自治权力,使社区在城市基层各种事务中具备整合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真正实现块块管理。因而,实现政府工作重心下移十分必要。一是要使人才重心下移。要采取“选、派、下、留”的办法,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形式,从大中专毕业生、军转干部、区直各部门的聘干人员中选拔一批优秀者充实社区;通过与辖区单位协商,从辖区单位中派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干部到社区任职;通过精简机构,从办事处下派一批充实社区;通过把原居委会一些年富力强、富有敬业精神者经专业培训后留在社区等途经,为社区建设组建年轻化、知识化的工作队伍,为社区对社会资源的整合提供人才保证。二是要使事权重心下移。要按照有利于社区经济发展,有利于“责权利”统一,有利于“分级管理、以块为主”的原则,逐步向社区下放事权。凡是社区居民需要办理的有关证件,如身份证、暂住证、户口本、生育指标、婚姻登记等,只要符合手续,即可在社区办理;三是要使民主权利重心下移。政府应赋予社区各项权力,如社区内部事务决策权、监督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工作者选配权、日常工作管理权等,真正做到把本属于人民的权力交还给人民,实现“还权于民”,使社区真正成为本区域范围内唯一合法的权威性的治理主体,为社区内部各种事务的依法自治、块块管理奠定基础。

(三)拓宽服务领域,强化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在城市社区建设和居民自治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客观上城市居民的流动性、工作单位与家庭居住的间距性和血缘与地缘的分离性,使城市居民不容易自觉产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强化社区服务十分必要。首先,要通过社区自治组织及时了解社区成员的需求信息并提供有效的服务,以满足社区成员不断增长和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要,使社区成员能够在充分享受社区提供的优质服务后从心理上自觉自愿认同并且归属社区,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其次,要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居民自治为导向,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整合社区各种利益,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激发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其三,要加大社区硬件建设力度,开辟各类社区服务阵地,通过优化社区环境,繁荣社区文化,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搞好社区计划生育,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社区超市等便民利民设施等,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四)搞好共驻共建,实现资源共享。鼓励社区各种力量参与社区共驻共建,对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社区建设关系到每个成员的切身利益,需要社区成员共同参与才能不断推进社区发展。如一些先进城市提出的“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植一片树林,享百年清凉”等正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凡与社区成员有关的事务,只有让社区成员都能参与决策才能激发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区建设才能有不竭的源泉。因此,“社区参与、共驻共建”既是社区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社区居民自治的内涵所在。中小城市的共驻共建,一要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拓宽社区服务领域,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等形式,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二要积极为辖区企事业单位解决自身不能很好处理的一些社会问题,搞好企业的社会职能剥离工作和扶持服务,为辖区单位提供社会化后勤保障,减轻企业负担,调动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的积极性。三要在共建机制上把社区各种社会力量的领导吸纳到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中,共商社区建设大计,做到大家事大家议;要采用政府投入、街道筹措、辖区单位赞助、居民捐助等形式,建立共驻共建投入机制。四要积极协调辖区各单位,把社区各单位的娱乐设施、文化设施对社会开放,使社区居民共享辖区单位的物质和精神资源。

三、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实现社区依法自治社区居民自治既是一种管理成本较低的制度创新,也是社区建设的落脚点。社区居民自治有利于公民有序地政治参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我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民主化为导向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实现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的民主权利。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工作”,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因此,构建“社区制”社会管理体制,就是通过社区居民自治,依靠社区组织解决社区内部的各类问题,实现对城市基层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社区居民自治可以为社区成员提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物管理机会,扩大居民政治参与;可以使公民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实践中培育公共意识、合作精神和契约观念;可以使社区公共权力直接置于社区成员的监督之下,促进政府科学管理。从社区的实践来看,社区居民自治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它可以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可以促使社区形成良好的法律秩序和风尚,提高社区文化品味,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使城市基层居民安全祥和,得到实惠,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体现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构建“社区制”社会管理体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深入领会这一指导思想,在社区自治中要牢牢把握下列三个问题:

(一)社区居民自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社区自治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因此,社区成立后,要按照党章规定,结合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确立党组织在社区的核心地位,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社区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维护和尊重社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同时,社区党组织也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支持社区自治组织依法开展工作,不能“以党代政”。为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社区建立党组织时,上级党委要积极探索新路子,广泛借鉴新模式。如区级可成立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街道、社区、楼院可分别建立街道党建联谊会、社区党建联席会、楼院党建联谊小组等党的基层组织,通过采取建档立卡、分类管理的办法,对社区直管党员、协管党员和流动党员进行统一管理,以形成有效的社区党建联谊网络,巩固党组织在社区自治组织中的核心地位。

(二)社区居民自治必须要有一个权力制衡的社区治理机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因此,搞好社区居民自治,就是要从组织上、制度上、议事程序上体现社区居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首先,要按照“社区自治、议行分设”的原则建立社区群众自治的权力机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对社区事务行使管理权、决策权;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社区工作委员会,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的管理;由办事处、社区工委邀请社区内各种社会力量的有关人士组成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协助社区工委开展工作,对社区建设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对社区事务行使参谋、评议和监督。从而形成以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为权力层、以社区议事会为监督层、以社区工委为执行层的民主组织形式。其次,要建立健全社区各项规章制度。如制定社区党支部工作制度、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工作制度、社区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工作制度等。其三,要严格按照社区议事程序,加强对非政府非营利性社会事务的管理,确保社区各种社会力量都积极主动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只有建立权力制衡及坚强有力的社区治理机构,健全各项制度,才能使社区充分发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的最佳作用。

(三)社区居民自治必须要建立一个适应本社区实际的自治章程,实现依法自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现社区居民依法自治也是各级党委领导社区居民治理社区的根本举措。居民自治是社区居民自觉自愿的活动,因此,必须以广大居民群众为主体,运用民主的形式,引导和号召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努力提高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识、自我服务意识、自律自省意识和民主决策意识等,以达到社区居民自治的目的。社区居民自治也是依法管理社区事务的法律活动,因此,居民群众必须要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订立章程、准则等来约束自我。尤其是对社区内部那些法律管不了、政府管不着的“鸡毛蒜皮”类似事情,则更需要有章可循。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领导和支持社区居民当家作主,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依法按章管理社区事务、管理社区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在制定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时,要以《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为指导,既要使章程对全体居民行为具有约束力,又要使之具备针对性、具体性、适用性和操作性;既要把居民自治的目的、依据、原则、任务、组织、职责及居民的权利、义务写清楚,更要把社区的治保、调解、计生、卫生、妇联、民政等工作内容纳入进去,从而使居民自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中小城市的社区建设工作尽早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正常化的轨道。注:

1、“一签二考核、三定三包”责任制,即是对涉访部门年初签订信访目标,年终考核领导班子和基层职能部门,对热点难点案件实行定领导、定案件、定时间,包接待、包处理、包回访制度。

2、三查三究。即:查造成群众集体上访原因,追究有关领导失职责任;查工作交办情况和处理结果,追究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渎职责任;查上访人在信访活动中的越轨行为,追究少数不法行为人的违法责任。

第四篇:建设和谐新社区

建设和谐新社区(土家肉连响)

连湘一打闹喳喳,男女老少把连湘打,别的话儿我不拉,唱唱利川的变化。

宜万铁路修通了,从此蜀道不再难,城市建成园林化,条条街道搞绿化。

步行街里商业化,门店货物亮堂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

文明经商要第一,对待顾客讲和气,按时缴纳税和费,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有的同志要注意,别找麻将去出气,许多为他伤和气,有的失去了妻和子; 有的搞掉了房子,有的欠债就寻死; 想想这些请注意,别把自己陷进去。

搞搞好玩是可以,千万不要玩大的 劝君改掉坏脾气,为了家庭为自己。

现在社会讲和谐,国泰民安多安逸,共建卫生文明城市,建设和谐新社区。

第五篇:2012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乐岩新社区商品展销会

2012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乐

岩新社区商品展销会

乘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 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活动之机,为提高罗平县板桥镇的知名度,展现板桥镇改革开放的建设成就,展示招商引资成果,宣传板桥镇旅游文化和风土人情,推介板桥镇特产品及农副产品,通过“旅游搭台、商贸唱戏”的方式,将美食文化、旅游商品、群众休闲娱乐文化、企业文化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推动板桥镇经济腾飞,促进板桥镇经济发展,根据罗平县第 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活动总体方案和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商品展销会活动指导单位:

总顾问:

顾问:

二、商品展销会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商品展销内容、时间及地点:

(一)商品展销内容

1.招商引资项目推介

2.旅游特色商品展示

3.各乡镇特色商品、农副产品推介

4.板桥镇美食品、小吃展示

5.各旅游特色商品品选

6.各美食、小吃品选

(二)商品展销时间及地点

1,商品展销时间从2012年 月 日到2012年 月 日共 天。2,商品展销活动一条街设于板桥镇乐岩新社区广森路,共设摊位个。

四、做好宣传活动工作

为确保本次的商品展销活动能顺利进行,应做好如下协调、房屋工作:

1,该商品展销活动是罗平县第 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的一大组成部分,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宣传工作可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可通过电视、标语宣传商品展销活动的内容,使各商家和客户了解活动的内容、时间及地点。

(2)可通过广告招商,吸引各地商家到我镇参展、经营。

(3)可在商品展销会一条街及各主要路口挂横幅,以衬托隆重气氛;商品展销区通道可统一铺设红地毯,以提高办会档次。

(4)做好产品的展示和说明以及图片介绍。

2,做好商品一条街的统一规划及布置、安全保卫、协调服务工作。为避免乱摆乱卖的现象,摊位统一规划,摊展由商品展销会活动小组统一负责安排。

3,协调工商、城建、税务、环卫等部门共同做好协调工作,明确各项税费的收取标准,提供 行为发生宽松的经营环境。

下载罗平县板桥镇新社区规划建设自查报告(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罗平县板桥镇新社区规划建设自查报告(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板桥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计划

    2012年板桥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计划 为全面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司法所在维护基层稳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司法部创建“五好司法所”的要求和临泽......

    板桥村文明生态镇建设实施方案

    板桥村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大本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

    板桥中心小学卫生自查报告

    板桥中心小学卫生自查报告 我校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校的卫生工......

    马兰屯镇板桥小学消防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马兰屯镇板桥小学消防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消防安全工作一直是我校最为关注和重视的工作之一,我校根据区教育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种消防安全会议精神,坚持预防......

    板桥镇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开展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汇报

    板桥镇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开展公路安全 隐患排查情况汇报2012年6-8月,板桥镇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针对近期强降雨情况,对板桥镇辖区内道路受损及安全隐患存在情......

    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总结专题

    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XX村地处平湖曹桥街道南部,南临海盐县,XX年由原XX、斜桥、送行三个村合并而成。我村现有村民小组18个,1073户,人口4064人;村域总面积4.65平方公里,耕地面......

    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总结xx村地处平湖曹桥街道南部,南临海盐县,2000年由原xx、斜桥、送行三个村合并而成。我村现有村民小组18个,1073户,人口4064人;村域总面积4.65平方公里,耕地面......

    板桥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五年规划

    板桥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五年规划 (2009学年-----2014学年)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有关文件的精神,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发挥学校对教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