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及其政治影响

时间:2019-05-12 03:0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房地产市场及其政治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房地产市场及其政治影响》。

第一篇:房地产市场及其政治影响

房地产市场及其政治影响

作者:狄汶康

班级:财政学2012-1班

摘要:房地产市场滞销、土地拍卖热度下降,地方财政马上感到了不适应。如果真是这样,地方政府财政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土地高度依赖现象,就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受制于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终于迎来真正的自主发债。近年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土地财政”推高了房价,助长了房地产投机,引发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对宏观经济稳定埋下了隐患。关键词:土地财政;地方自主发债;微刺激

The real estate market and its political influence

Di Wenkang Abstract: Real estate market slow-moving, land auction heat drops, local finance immediately feel not adapt.If so, the local government fiscal formed for a long time to land is highly dependent on phenomenon;it's time to have to change.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land finance, was the real issue bond.In recent years, the “land fina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China's macroeconomic operation.“Land finance” pushing up prices, add to the real estate specula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latform risk, buried a hidden danger for macroeconomic stability.Key words: Land finance;Place to issue bonds;Micro stimulus 一 土地财政的产生

(一)土地财政的实质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土地经营手段,获得土地出让金、土地税费以及利用土地进行投融资的行为。“土地财政”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用耕地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将之高价出售给市场,从而获得巨额土地出让收入。第二,土地税费收入。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及其附着物开发获得一些税费收入。第三,土地投融资。地方政府土地作为抵押获得的任何一些信贷资源,各地区纷纷建立各种开发区和投融资平台公司,以地方财政的未来增收和土地收益作为还款来源,从而通过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获得货币资源,将之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事实上,这成为地方政府变相举债的方式。

(二)土地财政的正负效应 1土地财政的正效应

土地财政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也有其积极作用。一方面,地方政府征用土地,将农村耕地变为城市用地,或对城市内土地进行拆迁改建,首先就使中国的土地资源得到了盘活,推动了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时期,土地财政确实缓解了财政困难,否则庞大的市政建设开支、社会保障开支等都无法实现,这对于城市的稳定发展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2土地财政的负效应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土地财政已经暴露的弊端。

第一,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被侵犯,农民被征地后,不仅没有得到出让土地应该获得的收入,反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再加上现今社保体制的不完善,失地农民的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以致形成就业无岗、种田无地、社保无份的状况。第二,房价过高,房地产泡沫出现。目前,我国大部份地方政府都是以土地财政维持财政支出。而地方政府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推高房地产价格以得到两方面的利益。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利益的相一致也是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由于土地财政导致的土地价格猛抬,房价只升不降无疑将形成房地产泡沫。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无力购房,影响社会和谐。第三,地方政府极易滋生寻租等腐败行为。在土地运作的全过程中,可以滋生腐败行为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压低地价,二是抬高市价。通过这样的炒作土地手段达到地方政府获得更多财政收入的目的。这其中,就不排除一些地产商为了自身利益大搞权钱交易,寻租涉租行为屡见不鲜。

(三)房地产现状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包括京、沪、深、广在内的10个典型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578亿元,环比下降20.3%,同比下降24.6%,20个月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房子和土地双双“滞销”,直接影响的就是房地产相关税收总量。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5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767宗,环比减少19%,同比减少45%;土地出让金总额1375亿元,环比下降30%,同比下降38%。土地成交量和出让金均锐减。率先发布5月份财政数据的内蒙古印证了这一判断:1-5月,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2.5亿元,同比仅增长0.1%;其中,税收收入426.5亿元,同比下降12.4%;非税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31.3%;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158.4亿元,同比下降21.5%,减收43.4亿元。

如此说明:依靠卖地收入高速增长的时代正在远去。

二 地方自主发债试水

(一)市政债的发行

受制于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终于迎来真正的自主发债。5月21日中午,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允许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北京、青岛等十省市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债券期限为5年、7年和10年,结构比例为4∶3∶3。

然而,也有分析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地方自主发债代表着地方政府未来的融资趋势,但由于自主发债来得太晚,试点发债规模小,目前对地方融资格局影响有限。

此前,中央政府多次表态,对于地方债要“开正门、堵偏门”;然而,在新型城镇化仍然面临高达40万亿元的融资规模背景下,打开的“正门”仍是杯水车薪,如何替代已然做大的“偏门”,依然是未解的难题。

(二)地方债的压力

一直饱受市场争议的地方债,如今正面临经济下行和房地产不景气的双重压力。

众所周知,土地收入一直是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2013年6月,国家审计署公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18个省会和直辖市,有17个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来偿债,比例高达95%。2012年6000亿的土地出让净收入连支付地方债的年利息都不够。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相比债务余额,地方债近几年的增长速度更应引起关注。审计署2013年年底公布的地方政府债务状况显示,截至当年6月末,地方政府负有偿还和担保责任的债务总额为17.9万亿元,较上一次统计,也就是2010年的10.7万亿元增长67%。

贾康认为,我国政府债务总体上安全可控,地方债务最大的风险在于不透明,应当以“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为要领,疏堵结合,把近5年已登堂入室的地方公债的规模逐步扩大来置换、替代地方融资平台等形成的隐性负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答记者问时也表示,对于地方债要采取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开正门、堵偏门,规范融资平台等措施。

三 地方GDP警报

(一)GDP增速下降

不可否认,房地产行情低迷,土地卖不出去,财政收入锐减。在此次国务院召开的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黑龙江、河北和山西的省长都应邀出席,而这三个省份的一季度GDP增速排在全国末尾;其中,黑龙江从去年一季度的9%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4.1%,河北由9.1%下降到4.2%,都巨降了4.9个百分点。山西则由9.5%下降到5.5%,下降幅度也达4个百分点。从全国范围来看,GDP增速“刹车”的迹象也十分明显,共有27个省市区的GDP增速回落。

(二)政府微刺激

2013年6月,英国巴克莱银行提出了“李克强经济学”概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论述就是“不刺激”。随着“李克强经济学”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开来,刺激与改革是相对立的这一思维定势也开始根植于很多人的心中。

新华社评论文章指出,刺激和改革并不对立,部分刺激措施同时也是改革措施。“微刺激”的目的在于夯实促改革的宏观经济基础,在于为改革赢得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其实,中央政府早已经注意到了经济下滑问题的严重性,并推出了一系列定向发力的微刺激政策。这些政策的内容涵盖税收、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金融支持、稳定外贸等各个方面,还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了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工作将在近期全面展开。6月25日前,各地区各部门开展自查并向国务院上报自查报告;6月25日至7月5日,国务院派出8个督察组分赴有关部门、单位和部分省区市进行实地督查;7月10日前,各督察组将督查报告上报国务院。

依靠卖地收入高速增长的时代正在远去,对于地方财政,这或许并不完全是坏事。那么,接下来土地财政何去何从?长期研究土地财政问题的江苏省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骆祖春认为,参照香港的经验,土地财政并非不可持续,目前的核心问题是70年地租一次收取的批租制,以及征地过程中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分配问题。刺激和改革并不对立,部分刺激措施同时也是改革措施。“微刺激”的目的在于夯实促改革的宏观经济基础,在于为改革赢得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答记者问时也表示,对于地方债要采取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开正门、堵偏门,规范融资平台等措施。同时国务院对化解地方债风险给予明确的政策指向,即“规范政府举债融资制度。开明渠、堵暗道,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控制,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参考文献:

1唐在富.中国土地财政基本理论研究——土地财政的起源、本质、风险与未来[J].经济经纬,2012(02)2卞慧.浅谈我国地方政府自主发债问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5)3胡坤.地方GDP警报[J].华夏时报,2014(06)

第二篇: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影响论文

摘要: 房地产市场与宏观金融政策密切相关, 利率调整对房地产企业、房地产消费者以及房地产业发展规模和房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结合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调整规定, 探讨了利率调整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买卖双方的具体影响, 以及对我国房地产投资规模及房价的影响。

关键词: 利率 房地产市场 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速度的居高不下,使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市场化改革后的空前繁荣,表明房地产业已经成长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然而房地产业的繁荣也使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的势头,也给经济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已经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

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银行货币政策中最常见的、最重要的工具,其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因此利率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调控方式,毫无疑问也就成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自2006年以来,央行七次提高利率,仅2007年一年就五次提高利率。至此,以1年期的贷款利率由2004年的5.58%升至2007年12月的7.47%。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调节资金供求杠杆的利率的不断调整必定会给整个房地产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对购房者、开发商和房价的影响。

1.利率调整对购房者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上的购房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的自住购房;二是购买房产进行投资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不论是自住还是投资,购房者的资金决大部分还是依赖于银行的贷款,因此,利率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还是有直接影响的。首先,对于自住购房者,他们购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利率上升之后,这类购房者的还贷数额肯定会有所增加,尤其去年的连续五次提高利率影响更为明显,以25年贷款期限,贷款额为100万元,贷款利率为7.83%为例,每月由年初未提高利率的6516.57元增加到7605.89元,增加幅度为16.72%。虽然商业银行可以对首次购房者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降低10%,但每月多支出的还款数额对于中低收入的家庭来说还是不小的压力。虽说对急需购房消费的家庭来说房子还是要买的,贷款也还是要贷的,但也许原来要买100平方米的房子,现在就会考虑买90平方米的房子,原来准备贷款30万,现在只贷款20万了。另一方面,对于已贷款购房者来说,利率调整也无疑会增加其还贷压力,促使一些购房者提前还贷或部分提前还贷。所以从长远来看,购房者的购买能力下降,势必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对购买房产进行投资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的购房者而言,利率上升后,其融资成本提高,使买房进行投资者对房地产价格的预期发生变化,房价的涨幅必须提高才能确保其收回投资本金,这样投资者就会改变其对房价走势的预期,改变其资金的投资方向。如果他们因为房价下跌预期而大量撤出房地产市场的话,就会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的空置,影响房地产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房价的变动,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2.利率调整对开发商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目前的融资渠道主要还是依靠商业银行的贷款来间接融资,而利率是资金使用成本的反映,利率的高低决定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费用和财务成本的增加还是减少。当贷款利率连续大幅度升高时,开发商获取资金的财务成本也相继增高,而在房价没有上涨的情况下,资金的利息成本又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转嫁到房地产价格上,房地产开发的收益就会大大降低,开发商可能会减少房地产的投资,房地产的供给量就会下降。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利率的提高会使开发商的开发成本增加,收益减少,但是对于房地产企业中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开发企业来说不会有重大的影响。因为虽然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在60%左右的水平,但真正对开发商的影响只有20%左右的企业开发贷款和流动资金的贷款,而其余的40%左右的负债实际上是开发商销售的预收款。这部分钱是不需要付利息的,而且如果放在银行还是要收取利息的,并且这部分利息归开发商所有。另外,开发商还可以有其他的融资渠道,如吸收基金公司的投资,上市融资等。由于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资本的雄厚,对于20%的贷款的利息的影响对开发商来说是不大的。但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信用较差、开发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小开发企业来说,由于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依靠银行的贷款,融资渠道较为狭窄,利率调整后由于资金使用费用的融资成本和财务成本的增加,其项目资金的运作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所以一些小的开发公司就会遭到淘汰。这又将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结构优化和调整。3.利率调整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房价在短期内受加息影响较小, 但未来房价增长将趋于平缓。宏观金融政策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真正凸现于经济发展的成效上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2004年至今, 央行连续七次小幅加息, 而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一直高于105,全年价格上涨5.5%, 而且这种状态还将继续维持一段时间。虽然利率调整并不能直接决定房价, 但却可以通过控制房地产的需求和供给从而影响房价。上调利率对于购房者来说意味着购房支出的增加, 这实际上是央行在削减对贷款购房者的支持力度, 降低其购买力, 而购买力的降低必然会减少对房地产需求, 这种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最终决定供给, 从而控制过高的房价, 产生积极的降温作用, 使房价回归理性。

综上所述,上调利率对抑制需求,平稳房产价格会起到积极作用。有专家认为,此次央行连续上调利率的幅度对住房消费者的心理预警作用仍很大。虽然央行每次上调利率的幅度都不大, 但是央行采取这种频繁的利率上调,表明利率再度上调的几率非常大, 从而让消费者产生对后期成本明显增加的预期。这样, 在某种程度上是会抑制一部分普通消费者的房产需求。此次利率的上调, 肯定会对房产需求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市场将出现短暂的观望态势,这一现象在很多大城市已经显现。

第三篇:浅议“限购令”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浅议“限购令”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迅猛发展,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2010年的房地产业政策出现了由“宽松”转为“调控”的新阶段,在一系列房地产新政出台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天价房而大多数老百姓买不起房的局面,本文从政策分析角度分析限购令,首先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的现状,地方政府纷纷推出“限购令”,旨在抑制投机。本文简单陈述房地产的发展,从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和目标出发,分析 “限购令”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对房地产政策提出相关建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状况、对“限购令”政策进行解读。

关键词:限购令 房地产 宏观调控 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1999年至2003年为中国房地产业高速增长期,2003年到达高峰,暴露出房价过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导致严重的社会矛盾,房地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4年开始实施宏观调控,主要特征是收紧土地与信贷两个闸门,以调控供给为主。2009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高烧”,疯狂的房价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房价增速远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居民越来越难以承受,房地产市场秩序仍较混乱,亟待整治。2010年以来,全国各地一、二线城市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出台住房限购细则,落实中央关于房价调控的政策意图。

一、限购令出台的必要性

(一)房价上涨过快

上海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其房价对全国的房价有着的风向标的作用。在十年内,房价翻了几番。1999年上海房价为3176元,到2004年已经上升为6385元,之后一路攀升,2009【14】年已经达到15800元。而自2002年以来全国各城市房价不断攀升, 城市双富(负)现象严重,即所谓的一些投机者不断从房地产获取高额利润,富者更富。然而一些城市居民为买被炒作起来的高价住房而背负更多贷款, 即所谓负者更负。在国际上, 房价收入比是观察楼市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 一般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 倍之间比较科学。据调查, 2005 年 2月, 我国最具有影响力的 25 座大中城市市区每平方米商品房平均房价为 4523.12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2575.44 元。以三口之家购买建筑面积为 80平方米的商品房为例,计算出相

【13】应房价收入比的平均值为 9.55, 远远高出国际比值。

(二)房产过度投资、投机导致泡沫经济

经济泡沫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均衡现象,具体表征就是上下起伏的经济周期。泡沫经济则专指那些由于经济投机活动而导致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兹教授给泡沫经济下的定义更为简洁:“如果今天价格上涨的原因是由于投资者相信明天他们会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而基本要素又不能调整价格,那么就存在着【12】泡沫。”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沿海的出口制造业受到重创,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国内的大量闲置资本也选择进入股市和房市。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2003年发布了“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认为目前中国房地产的确存在区域性泡沫现象,并给出了判断房地产泡沫的“五高”标准,即投资的持续超高增长、消费的持续超高增长、房价持续大幅攀高或持续居高不下、房地产投资所占比重高及房价收入比明显偏高。中国人民银行之后也出台政策,对房地产贷款的违规情况进行清查,防范房地产可能出现的泡沫对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一方面,房地产是企业和个人的一种投资方式,另一方面,投资房地产又离不开融资,这中间就涉及金融机构和融资环境的问题,是资本运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广大企业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2001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存在泡沫,从2004年开始,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度急剧增加;2009、2010和2011年房地产市场泡沫度将分别为21.6%、23.2%和18.3%,房地

【6】产市场的高泡沫状况难以出现根本性转变。

二、限购令出台执行后后,房地产市场状况以及利弊分析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以下简称国发10号文件),其主要内容如下:

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严格执行国发10号文件及其相关配套政策,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调整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政策,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其销售收入全额征税。税务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加强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的监督和检查,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加大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试点和推广力度,坚决堵塞“阴阳合同”产生的税收漏洞。严格执行个人转让房地产所得税征收政策;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可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合理引导住房需求 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原则上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要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已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凡与本通知要求不符的,要立即调整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并加强对购房人资格的审核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尚未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在2月中旬之前,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其他城市也要根据本地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出台住房限购措施;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新闻媒体要对各地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大宣传力度,深入解读政策措施,引导居民从国情出发理性消费,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防止虚假信息或不负责任的猜测、评论误导消费预期。对制造、散布虚假消息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国务院办公厅

此次宏观调控的政策的出台,拉开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限购令”执行的序幕。全国各地具体执行落实的措施在某些方面有些许差异,但大体上都是落实了中央的文件精神。至2012年,限购令依然在执行之中,尽管关于限购令及其作用,无论是产业界还是学术界都没有一致的看法与结论,但是经过分析,限购令还是对房地产的市场起到了调节作用。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至今仍未完全成熟与完善,但可以从以下方面看看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1.房价上涨的速度得到遏制。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国内各大中小城市房屋成交价情况:整体成交均价环比下降3%,其中一线城市下降4%,二线城市下降6%,三线城市上升1%;整体成交均价同比上升2%,其中一线城市下降11%,二线城市上升6%,三线城【13】市上升35%。从一线城市的一手房的成交价格波动情况看,房价上涨过快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2.房地产过热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211年5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1年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8》。房地产投资增长,但增速放缓《蓝皮书》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发展向好,投资增长较快、增速回落,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投资比重上升。“十一五”期间,我国房地产投资累计达16.0万亿元,比“十五”增长10.7万亿元。年投资额由2006年的19423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48267亿元。但是,增速有所回落。“十一五”、“十五”、“九五”后三年房地产投

【6】资年均增速分别为24.9%、26.1%和16.2%。由于房企层次不齐,情况各有不同。根据新浪财经网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第一季度与2011年第一季度相比,大体上看,在一系列的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房地产过热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二)限购令的利弊分析

1、利

(1)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价上涨过快。全国范围的房价上涨过快得到一定的遏制。如上文所示。

(2)投资、投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房地产的过热、泡沫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如上所示,从国内房企的销售数量以及销售额来看,房企并没有继续扩大规模的趋势,在获利和融资方面保持原有水平。

(3)整顿房地产市场,给房地产降温的同时,促使房企内部整合。根据《财经》杂志2005年的调查,在上海房地产企业50强中,有超过一半是隶属于市、区两级政府的政府企业。这些房地产公司在囤积土地、房地产开发中所获得的暴利也可以被计算为地方政府的隐性财政收入。而其他民营企业不管是否具有海外背景,也与官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限购令”使得一些中小房产商资金断裂而跑路,从而掀开房地产市场的黑幕的一角。房地产市场因此能到一定程度的整顿,涉及到政府官员腐败的能得到查处。而房企内部也出现整合,淘汰竞争力

[12]差、信誉不良、出于投机动机的房企,让房地产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

2弊

(1)有悖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竞争原则,加剧不公正,有违法制。限购令的表面政策目标是限制房价,但其涉嫌歧视危及了相关政策工具的合法性,巩固并强化了特权城市和城市特权,在传统的城乡二元隔离之外增加了地区间隔离,不利于市场自由的扩展和公民认同的增进。所谓特权城市,指的是北京、上海、广州之类的一线城市,它们通过历史积淀和体制安排的方式获取了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资源与成就,且通过户籍福利的方式保持城市户籍人口对发展成果的独占。在毛主席时代,为维护林毅夫所谓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城乡二元结构获得了体制化,“城市户口’’意味着充分的就业机会和福利保障,而“农村户口”则意味着“禁锢”。毛主席时代的财富积累模式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计划体制,“户籍”的意义早已超过了简单的人口管理,而成为盛装“特权”的巨大容器。“户籍”再次成为杀手锏,在“限内”与“限外”之间刻画出明显的身份等级,刺激着人们对特权的联想和对平等的期许。户籍歧视不仅针对农村和农民,还在城市之间构筑起了新的樊篱。限购令的有效规制对象并非那些在城市没有购房预期的农民工,而是相对于一线城市的那些二、三线城市的中产阶层。以往的“购房入户”毕竟还确定了一种相对明确的户籍获取条件,现在的限购令则从户籍现状出发限制购房。该项限购措施貌似“猛药”,但却并未击中房价调控(尤其是一线特权城市)的要害,反而可能抵消法律平等和政治认同上业已取得的初步改革成果。该政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值得商榷。

从公平性上讲,“购房入户”毕竞有明确的市场标准,其政策正当性要超过目前的限购令。特权城市的“超额福利”是高房价的真实因素,因此调控的方向就不是撕开法律平等的薄纱而重祭“户籍”利器,而是反思这种“超额福利”的正当性与合理性。限购令重新充实了“户籍”的特权与福利内涵,与改革的分享逻辑之间存在紧张。可以预料,这种“毒性” 3

极大的严厉调控不仅效果难以持久(因为这是治标不治本,最终还是要回到常态化的市场机制之中),而且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比如再次动摇人们对市场自由、社会平等和政治认同的信【14】心。

(2)实体经济遭到打击。房产本质上算是实体经济的范畴,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大量的融资形成房市以及和金融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房地产市场具有某些虚拟经济的特点。且中国政府从2003年由于“非典”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就有意扶植房地产开发以带动经济发展消除“非典”的负面影响,近几年,在地方,房地产无疑成为支柱产业。2010年以来,以“限购令”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措施给持续发热的房地产市场泼了一盆冷水,与房地产产业相关的实体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房地产业与50多个行业相关,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很快,速度超过同期GDP增长速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早已经超过5%,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对GDP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历史数据表明房地产对GDP的影响在10%左右。即如果房地产

【12】投资降低30%-40%,将导致GDP下降3%-4%。GDP增速的大幅度下滑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例如就业率下降、物价不稳定等。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已经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开始凸显——钢铁厂大规模裁员,建筑工人下岗,相关行业领域的失业率不断上升。

(3)金融秩序环境恶化,变脆弱。由于限购令作为行政手段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中小房地产商资金链出现断裂,对金融系统造成难以估计的伤害。国内的房地产商是公关先生,是资本玩家,是抽取银行资金的老手,是从土地批租到销售链条之间的中介机构,却不是市场意义上的房地产商―顶多是房地产创意策划和住房销售者。银行业也在追求利润的驱使下,自觉自愿地被开发商裹挟,而从各地所爆发出的一系列假按揭案件来看,许多银行人员成为骗局的组成环节,合谋将钱源源不断地从银行金库搬到私人家中。此时的房地产业更合适的【11】名称,应该是资金的合法输血管道。

房价下跌对银行等金融系统形成压力,不仅因为增加了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和盈利能力降低;而且因为以房地产作为贷款抵押物的借债人资产负债恶化,贷款能力减弱,并面临资金收紧,又限制了新的投资规模以及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反过来又导致其他类型贷款的信用风险也会增加,加剧银行系统的脆弱性。最终,地产商无法及时偿还银行的贷款,导致银行的资金无法回流,因而产生大量的坏账,资金的供应紧张,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引起经济中通货紧缩和信用创造能力不足,从而引发经济危机或者经济衰【11】退。

与此同时,国外资金仍垂涎于中国楼市。他们中的许多人主要目标是希望通过持有人民币资产,以便在人民币升值中大获其利。为了绕开中国的严格规则,在中国注册了在岸公司,以便以境内企业的身份方便地持有这些地产项目,那些境外的项目投资者因此能够轻而易举

【11】地避开繁琐的行政审批手续,从容地获得五年内6%至7%的年租金收益率。

三、“限购令”政策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时代,房地产市场问题的解决,需要房地产产业及市场本身的发展,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自行解决。同时,应通过实行市场化的差别利率体系和完善的累进税率、差别税率制,鼓励将土地更加有所侧重的投向经济适用房及中低价位的房产开发,抑制高价位大面积的住房开发。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引导市场参与者(房地产市场参与者包括开发商、中介商、消费者等)理性投资和消费,充分公开市场信息,使得市场参与者拥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限购令作为短期的行政措施色彩浓厚的限购令在调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投机方面,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房地产市场的真正供求需要正视。从市场的角度来调控供求是治本之策,但需要各种措施的综合运用。

限购令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其根本目的是让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最终逐步走上平稳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上来,“限购令”主要是针对房地产市场当前的形式出台的中短期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还需要尽快推进土地制度、财政体制和房地产税收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性改革,从长远目标立足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拓宽融资渠道,保障用地供应,提高设计水平,保证工程质量,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可持续,同时要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大力促进中小【15】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1] 王先柱等 基于我国35个大中型城市的实证分析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体制改革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J].2010年(03)

[2] 况伟大 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信贷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J].2011年(01)

[3] 王千 政策性房地产金融与商业性房地产金融协同发展研究——基于虚拟经济分析框架的中国房地产金融改革思路 [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1年(06)

[4] 王明明等 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模型实证研究 征信 , Credit Reference, [J].2011年03期 [5] 张朝洋基于SSpace模型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研究金融教学与研究, Fina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J].2010年(02)

[6] 孙国瑞 房地产调控攻坚,给点智慧吧——解读2011年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中国土地 , China Land, [J].2011年(06)

[7] 陈崇 葛扬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房地产商品基本价值与市场泡沫度分析 社会科学辑刊Social Science Journal, [J].2011年(02)

[8] 李晶 中国城市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研究社会科学辑刊 Social Science Journal, [J].2010年(06)[9] 成善栋 房地产金融风险影响宏观经济安全的相关研究——兼论我国房地产金融潜在风险及政策建议金融论坛 , Finance Forum, [J].2010年(03)

[11]叶檀 《中国房地产战争》[M].2009(11): 34,156-180 [12] 徐滇庆 《房价与泡沫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 [M].2006年:133-135 [13]CRIC 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

[14] 新浪财经网http://finance.sina.com.cn/ http:// [15]2012年4月温家宝在福州主持召开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讲话

四、致谢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非常感谢xx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论文写作阶段给我的指导。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冯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她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我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第四篇:政府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政府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5100369007 王昊天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如雨后春笋般一路上涨,房价也一路蹿升,颇有让人望楼兴叹之势。房价已经俨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宏观调控效果并不尽满人意,而最近一段时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1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报告》,房地产贷款增速继续回落,房地产市场也有集体降温的趋势。现就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及其影响作简要分析。

首先回顾一下政府做出的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自2003年拉开序幕,直至2010年4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预示着房地产政策调控重头戏的开始。

总体来说,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主要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土地供应,增加民用住房土地的供应量,明确限价放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政策;第二,税收政策,增加一手房和二手房交易的征收税种,对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明确限定不同的税率;第三,价格政策,如对部分地区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实行限价。此外较主要的措施还有信贷政策、住房供应结构政策和限制外资进入政策等。但是政府对于民用普通住房的限价调控措施并不明显。

尽管近几年政策频出,但高升的房价丝毫没有受到抑制,依然严重偏离人们的实际购买力。我国房地产政策的无效主要原因在于调控政策本身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主要因为自主性购房需求是合理并且必要的,这是无法抑制的;投资性住房需求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一个侧面,能够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发展,需要抑制,但是一定要适当;投机性住房需求是对房价的炒作和拔高,损害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应当大力抑制。所以我国的政策不仅不应当把目标放在土地供应紧缩、增加税收种类和央行加息等无关痛痒的措施,而是应当把注意力真正放在扩大住房和土地供应、严厉抑制投机性购房的需求上,才能真正的做到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起到积极的作用。

近期房地产市场大幅缩水、众多业主要求退房,原因无非是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坠落。但是就法律层面来看,这并无不合理之处,房地产本身就是普通住房需求为主、投资为辅的市场,尽管房地产价格的缩水减少了业主的利益,但是这与开发商与出售方并无联系。然而,聚焦在房地产价格的缩水上,应当得益于政府后期的宏观调控政策。首先,增加了住房供应,而紧缩住房土地正是房地产市场飙升的主要原因,减少了高档住宅和商业房产的土地供应,才从源头上解决了普通住宅供不应求的局面;其次,大力遏制投机性购房需求,增加二手房源,大幅度的减少了炒房者的利益,从资金来源和税收两方面共同着手,冷却了房地产市场的热钱炒作;再次,政府职能的转变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历来政府都是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受益者,因此降低房价必然需要政府退出房地产的利益集团,让利于民,让政府成为房地产市场真正的监管者而非操控者,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恢复正常有着巨大的帮助。最后,尽管房地产价格如今正在逐渐缩水,但是不能保证后一段时间房地产炒价热潮不会再度涌起,所以政府应当正视这一问题,不能回避,更不能参与其中,才能真正的让人民安居乐业,住得起安稳房。

参考文献:

【1】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政府调控分析》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

第五篇:影响房地产市场定位的因素分析

影响房地产市场定位的因素分析

房地产作为第三产业,它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文化、生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逐渐走向良性发展轨道,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正中房地产企业并没有理性地分析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市场定位不是建立在科学合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基础之上。众所周知,房地产具有很大的区域性,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文化、习俗、消费者等方面存在差异,外化在对物业的要求上各不相同。而事实上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无论是在住宅、商铺、写字楼物业的定位上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内地的企业沿用沿海房地产企业的定位风格,而沿海城市借鉴国外公司的定位理论。还有些房地产企业在市场定位时一味强调地段论,把地段作为影响其定位的唯一因素,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卖点和竞争力。这样现象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是企业按照自己的经营意图提供楼盘,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不足,望楼兴叹,而实际上有的企业并没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甚至还会亏损。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房地产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有必要冷静下来对影响定位的因素进行系统地分析。本文将从房地产经济学、营销学角度对影响市场定位的经济因素、专业物业的特点、竞争因素、企业经营目标、消费者、物业管理、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比较分析方式试图建立适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定位因素分析系统,这对房地产企业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楼盘降低房地产空置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影响房地产营销策略的主要因素分析

怎样尽快把房子卖出去,是令开发商头疼的事情,所以房地产营销策略也逐渐被越来越多地重视起来,房地产营销策略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如何才能制定出好的营销策略,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的详细研究,理清了国内外学者有关房地产营销策略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为开发商采取应对策略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层次分析(AHP)法等多种方法,首次系统地确定并分析重庆市影响房地产营销策略的主要因素,并且得出各个因素的相对比重,为开发商进行营销决策提供了较为真实的依据,同时还为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最后,确定了重庆市房地产产品价格、目标消费群体及喜好、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等影响房地产营销策略的30个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从五个影响方面(即:营销环境因素、消费者市场特点因素、消费者行为因素、房地产项目自身因素和公司内部因素)进行归类,主要从各个因素是如何影响房地产营销策略、开发商在制定策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分析和阐述的。关于房地产营销策略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国内还只是刚刚起步,本文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探索性,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未来的研究还需要从模型函数形式选优、影响因素选择与量化、实证数据样本取样等方面进行研究,促进该领域的学术发展和推广应用

下载房地产市场及其政治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房地产市场及其政治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浅析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速度的居高不下,使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市场化改革后的空前繁荣,尤其是像蚌埠市这样经......

    十八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十八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梁贤昱 张祥  2013-01-07 09:10:10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2012年第11、12期 期盼已久的党的十八大终于落下帷幕,它对房地产市场会有何影响,这是......

    我国房产税的发展以及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我国房产税的发展以及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摘要 为稳定我国房地产市场, 国务院提出要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基于税法基本原则分析, 开征房产税缺乏合理性、正当性和实效性......

    银行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推荐五篇)

    房地产方面的信贷政策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紧缩信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遏制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抑制房地产泡沫。如今各商业银行由主动放贷转为被动放贷,甚至停止......

    房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短期影响

    1、房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短期影响 短期内客户对房地产市场更多的会呈现观望态度。首次置业的客户将以等待为主,关注市场价格走势;而改善型客户或其他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客户需......

    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模版)

    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购房者预期、政府政策及银行经营理念的影响,接着重点分析了次贷危机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

    浅析“限购令”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浅析“限购令”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浅析“限购令”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前,限购令与房地产市场波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于银行利率变动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银行利率变动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调查报告前言: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改变着国家的经济结构,并切实的改善着我国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但中国的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