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评级办法2017.08.04
附件1
井工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体系考核定级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推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AQ/T 1093-2011)的有效实施,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第十条的要求,持续提升井工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所有建设运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合法生产的井工煤矿(以下简称煤矿)。
第三条 考核定级标准执行《井工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评标准》(以下简称《考评标准》)。
第四条 申报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等级的煤矿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有任一条基本条件不能满足的,不得参与考核定级。
(一)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
(二)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由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并取得考核合格证。
(三)不存在以下所列举的重大事故隐患:
甲烷传感器失效的,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或者断电范围不符合规定的;
16.高瓦斯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恢复的,或者对系统记录的瓦斯超限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屏蔽的;
17.矿井总风量不足的;
18.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工作能力不匹配的;
19.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
20.没有按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或者生产水平和采区未实现分区通风的;
21.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任一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未设置专用回风巷的,或者突出煤层工作面没有独立的回风系统的;
22.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
23.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的;
24.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电、风电闭锁装置或者不能正常使用的;
25.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的;
26.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矿井没有设立专门的防治
产品或者工艺的;
41.井下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者防爆等级与矿井瓦斯等级不符的;
42.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未使用专用发爆器的,或者裸露放炮的;
43.采煤工作面不能保证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的; 44.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
45.单回路供电的;
46.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 47.生产经营单位将煤矿承包或者托管给没有合法有效煤矿生产证照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48.煤矿实行承包(托管)但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约定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合同而进行生产的;
49.承包方(承托方)未按规定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的;
50.承包方(承托方)再次将煤矿承包(托管)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
51.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或者井巷维修作业作为独立工程承包(托管)给其他企业或者个人的;
52.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而进行生产的; 53.改制期间,未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的;
矿井单班入井人数不超过100人。
二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分80分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各部分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调度和地面设施考核评分不低于70分)、风险管理和监督检查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责任落实、安全文化、保障管理、基础管理、持续改进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分,三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分70分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各部分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分,调度和地面设施考核评分不低于60分)、风险管理和监督检查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分,责任落实、安全文化、保障管理、基础管理、持续改进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60分。
第六条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行分级考核定级。一级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申报煤矿由省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组织初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考核定级。
二级、三级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申报煤矿的初审和考核定级部门由省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确定。
第七条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定级按照企业自评申报、检查初审、组织考核、公示监督、公告认定的程序进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部门原则上应在收到煤矿企业申请后的60个工作日内完成考核定级。
1.对取得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等级的煤矿应加强动态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应结合属地监管原则,每年按照检查计划按一定比例对达标煤矿进行抽查。对工作中发现已不具备原有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水平的煤矿应降低或撤消其取得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等级;对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煤矿应撤消其取得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等级。
2.对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煤矿,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应立即降低或撤消其取得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等级。一级、二级煤矿发生一般事故时降为三级,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时撤消其等级;三级煤矿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时,撤消其等级。
3.降低或撤消煤矿所取得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等级时,应及时将相关情况报送原等级考核定级部门,并由原等级考核定级部门进行公告确认。
4.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等级被撤消的煤矿,实施撤消决定的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应依法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整改,待整改合格后重新提出申请。
因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被撤消等级的煤矿原则上1年内不得申报二级及以上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等级(省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5.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加强日常检查,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全面的自查,并在等级有效期内每年由隶属的煤矿企业组织开展1次全面自查(企业和煤矿一体的由煤矿组
第二篇: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办法(11月23日)
附件1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办法
(试 行)
第一条 为深入开展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3‟1号)等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所有合法生产的井工煤矿,新建、技改(包括重组整合)井工煤矿参照执行。
第三条 考核评级标准执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分方法(试行)”。第四条 申报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煤矿的基本条件: 1.证照齐全有效。
2.参与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分的煤矿不应存在以下情况:(1)生产矿井没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采煤工作面没有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道);
(2)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3)存在超层越界开采等现象;
(4)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5)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6)通风系统不独立、不完善、不可靠;(7)瓦斯超限作业;
(8)矿井未建立安全监控系统,或者安全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9)未按照规定建立瓦斯抽采系统,或瓦斯抽采不达标;
二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分80分及以上,且百万吨死亡率低于全国及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平均水平,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地质测量、防治水和冲击地压三部分得分之和)的单项考核得分率均不低于80%,其他专业的单项考核得分率均不低于70%。
三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分70分及以上,且百万吨死亡率低于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平均水平。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地质测量、防治水和冲击地压三部分得分之和)的单项考核得分率均不低于70%,其他专业的单项考核得分率均不低于60%。
第六条 评分方法:
按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分方法(试行)”直接对照五级指标进行检查,根据五级指标检查情况,采用自下而上逐级评分的方法计算总分。具体打分步骤及方法为:
(一)计算四级指标得分:
四级指标得分为四级指标下所有五级指标得分之和。
(二)计算三级指标得分:
式中:
F ——三级指标所包含四级指标考核得分; n ——三级指标包含四级指标考核数量; M3——三级指标设计分值;
N ——三级指标所包含四级指标缺项分值之和; S ——三级指标得分。注:
1.通风部分以11项三级指标中的最低分作为通风得分;
第三篇:煤矿岗位风险预控
打眼工存在风险: 钻眼准备:
1、顶帮掉渣伤害
2、滑倒摔伤
3、接头脱落伤人 钻眼:
1、顶帮掉渣伤害
2、钎子卷衣服伤人
3、机具倾倒断钎子伤人
4、钎子滑落伤人 铺网安装锚索锚杆:
1、吹眼时煤岩粉伤人
2、卷衣服伤人
3、机具倾倒断钎子伤人
4、钎子滑落伤人 回收工具:
1、高压水伤人
2、滑到伤人
耙矸机司机存在风险: 固定安全检查:
1、机身下滑伤人
2、钢丝绳扎人
3、误启动伤人
4、工具误伤人 装岩:
1、笆斗伤人
2、矸石滚落伤人
3、机身下滑伤人
4、机身倾斜伤人
5、钢丝绳伤人 移机:
1、机身下滑伤人
2、机身倾斜伤人
钉道工存在风险: 运道:
1、滑倒摔伤
2、轨道碰伤、砸伤 铺道:
1、工具误伤人
2、钉道时,道钉飞起伤人 清理:
1、工具误伤人、渣块伤人
2、罐碰伤、挤伤
喷浆工存在风险: 拌混凝土料:
1、水泥溅人眼睛
2、吸入粉尘
3、铁锨伤人 冲洗岩面:
1、压风伤人
2、顶帮掉渣伤人 喷射混凝土:
1、回弹料及粉尘溅入眼睛
2、吸入粉尘
小绞车司机存在风险: 接班安全确认:
1、摔伤、碰伤。
2、机械伤害。
3、电伤害。
4、顶帮伤害。启动:
1、碰伤。
2、矿车伤人。
3、钢丝绳伤害。
4、掉渣伤害。运转:
1、碰伤。
2、矿车伤人。
3、钢丝绳伤害。
4、掉渣伤害。停泵:
1、摔伤、碰伤。
2、电击伤害。
3、磕脚碰手。
小绞车把钩工(信号工)存在风险:
接班安全检查确认:
1、顶板伤害。
2、碰伤、摔伤。
3、信号故障。
4、电伤害。绞车试运转:
1、碰伤。
2、绳伤害。
3、跑车伤害。
4、掉渣伤害。正常运转:
1、摔伤。
2、掉道伤人。
3、顶帮伤害。
4、工具伤害。停车:
1、碰伤、摔伤。
2、掉渣伤害
3、电击伤害。
机电工存在风险:安全确认:
1、掉渣伤人
2、设备伤人 停电:
1、电击
2、摔伤 开盖:
1、外壳砸伤人
2、电击伤人
验放电:
1、未断电伤人
2、未放电伤人
3、工具伤人 检修:
1、电火花引爆
2、电击伤人
3、工具伤人 试运转:
1、设备伤人
搬运:
1、工具伤人。
2、设备碰伤 收工:
1、工具伤害
2、设备伤害
风筒工存在风险:
拆除风筒:
1、片帮掉渣伤人
2、登高作业摔伤
3、来往车辆运输伤人 安装管路:
1、片帮掉渣伤人
2、登高作业摔伤
3、来往车辆运输伤人
4、管路砸人
电瓶车司机存在风险:
准备工作:
1、机车追尾掉道伤人
机车运行:
1、机车或矿车掉道
运送人员:
1、掉道翻车、伤人
2、车内碰伤
运送特种物料:
1、四超车辆翻车
复轨:
1、工具损坏伤人
2、车辆反转伤人
后运工存在风险: 安全确认:
1、顶帮掉渣伤害推车运行:
1、碰伤
2、.撞伤人
3、手指被渣块砸伤
过风门:
1、撞伤
2、挤伤
3、.风流短路停车:
1、手指挤伤
装运卸料工存在风险:
准备工作:
1、顶帮掉渣伤害
装料:
1、物料碰伤。
2、.跑罐。
固定:
1、手指挤伤。
运输:
1、掉道伤人
2.、跑罐伤人
3、撞伤伤人
卸料:
1、.碰伤
管道安装工存在风险
1、两人接管时配合不当伤
人
2、管路未调平,流水不利,水压不够影响消尘
3、管路未进行带压试验,使用时管路漏水
4、管路固定不牢固,运输设备撞击管路弹出伤人
跟班班、队长风险预控
1、不能及时发现巷道片帮、顶板冒落,造成人员伤害
2、处理片帮、顶板离层时,未按作业规程要求作业,被漏矸、片帮砸伤
3、未检查工程质量,造成工程质量差,4、人员未全部撤到警戒线外或放炮警戒线不符合规定,放炮时被飞出的矸石、煤块击伤,给人员造成伤害
5、放炮后人员未等炮烟散后,人员进入工作面,造成人员中毒
6、未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造成设备出现故障
7、未检查员工是否规范作业,易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8、未带便携仪,有害气体超标未能监测,造成人员中毒
9、未检查安全警示牌是否到位,人员误入警戒区
第四篇:煤矿风险预控复习题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风险的定义为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按风险的大小分为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按照风险来源分为人员的风险;来自机(物)的风险;来自环境的风险;来自管理的风险。3.危险源的定义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风险预控管理表》由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环节组成。其中风险识别和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和目的。
5.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流程的第一步是对煤矿危险源进行辨识。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三种状态及时态、同时还要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
6.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流程的第二步是风险评估。此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此过程是对风险(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7.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流程的第三步是风险控制,此过程又可以细化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危险源的监测、预警、控制过程。
8.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结果,确定管理对象、管理主要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及监管部门,其次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危险源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9.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除了需要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考虑,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和将来。10.煤矿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内容人员不安全因素、机器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 11.风险值的确定方法。风险值=可能性×损失
1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汇编》、《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
13.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指对系统中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析,通过煤矿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杜绝人员伤亡事故,使各类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人们的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闭环的风险管理过程。
14.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员工的要求是: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安全素质,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杜绝人为失误,实现安全生产。
15、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煤矿安全方针,是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行为准则、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二、名词解释:
1、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2、危险源辨识:
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3、风险:
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
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
8、员工不安全行为:
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9、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在煤矿安全周期中对系统中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和风险评估,进而对其进行消除或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系统的最佳匹配,使风险降低到组织可容许程度的管理过程。
10、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
11、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12、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13、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
14、持续改进:
为改进煤矿安全总体绩效,根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企业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过程。
15、可容许的风险:
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
三、简答题:
1、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什么?
(1)员工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具备较高的安全素质,杜绝人身事故,达到本质安全。(2)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具有故障监测和安全防护功能,安全可靠性高,达到本质安全。
(3)将煤矿灾害程度降到最低,生产系统和环节优化,使生产环境实现本质安全。
(4)达到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持续改进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达到本质安全。
2、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该体系由风险预控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组织保障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辅助管理五部分构成,具体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并以信息化系统作为载体和平台,实现了体系管理的信息化。
3、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文化是什么?
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4、煤矿风险预控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有那些?
(1)具有危险源管理、自动预警、考核评价、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借助本安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各岗位、区队和业务监管部门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实现了闭环管理。
5、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至少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哪些问题?
答:(1)自己的工作任务、流程、职责和行为规范。
(2)当前工作的意义。
(3)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及其特点。
(4)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其特征。
(5)具体的工作方法。
(6)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人、机、环)。
(7)工作中的相互协调机制。
(8)自己的工作业绩评价及薪酬水平和结构。
(9)自己的其它权益。
6、不安全行为有哪三种基本控制途径?
答:(1)自我行为控制。(2)工作流程控制。(3)监督控制。
7、管理者至少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 答:(1)安全管理职责认知培训。
(2)各种险源预知能力培训。
(3)工作方法及技能培训。
(4)紧急状态处理知识和能力培训。8
答:(1)准备工作(2)危险源辨识(3)风险评估(4)危险源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5)危险源审核与发布(6)危险源增减与升降级管理(7)危险源监测与信息采集(8)危险源风险预警
9、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理念区别于传统安全文化理念所体现出的精神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生命价值是核心;预防为主——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管理优先——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负责;行为控制——不能容忍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
10、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如何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和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答:(1)风险管理对象的提炼应具体、明确,一般应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类型来确定;
(2)针对风险管理对象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并形成程序;
(3)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遵从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过程原则;
(4)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要求;
(5)煤矿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11、煤矿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答:目前煤矿危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直接经验分析法就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依据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技术标准等进行分析,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作出定性的描述。
目前实践中常用的直接经验分析法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等。
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利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因果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等方法。
在实践中比较常用主要是:安全检查表方法和事故树方法。
四、论述题
一、在日常安全管理中,经常有人会将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混为一谈,原因就在于二者联系紧密,使人不易辨别。那么它们究竟有何异同?
1、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定义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安全隐患: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不同之处
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不同。管理得当的危险源不会导致事故,安全隐患则很可能直接导致事故。例如,机床传动机构在高速旋转中可能将人体某一部位带入而造成伤害事故,是一个危险源。对此种危险源的管理措施即为加装防护罩,加装防护罩后传动机构能够造成事故的本质属性虽未改变,但由于防护罩的隔离,转动机构已不能够对人造成直接伤害。如果将防护罩取消,转动机构直接暴露于人可接触到的地方,此时危险源便转化为安全隐患,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随之而来。
自身特性不同。危险源的危险性是其自身的属性,具有不可消除性,而安全隐患则是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经过治理是可以完全消除的。
综上所述,在判定一类事物属于危险源还是安全隐患,一要看该事物的存在是否会导致事故,二要看治理后危险性是否能够彻底消除。既不会直接导致事故又不能彻底消除危险性的即为危险源,反之则应列为安全隐患。
二、浅谈煤矿隐患和危险源的关系
1、事故隐患与危险源定义的界定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危害在生产过程中,凭对事故的发生与预防规律的认识是可以提前预见预防的,通过事故隐患认定治理,排查出现的隐患必须要消除的,否则将会出现安全事故。
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位臵。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原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关系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和物质释放的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可能转化为事故的部位,是引发事故的根源或状态。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引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瓦斯粉尘、地质水害、冲击地压、顶板内在应力、煤的自然发火以及井上下火药库、化学危险物品的储藏等,其中每一项都是存在的危险源,危险源应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带来危险源可能释
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的质量的大小;危险源存在的条件是指所处得物理、化学状态的约束条件状态;危险源潜在的危险性总是与相应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三违”等敏感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换事故。例如:实体煤中的瓦斯约束在煤体中,当一旦开采煤层中的瓦斯释放于空气中,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失暴电火花等,就可能造成瓦斯爆炸事故。从例子中看出,约束在煤体瓦斯具有危险源特征是危险源;失爆电器却不属于危险源固有属性,但是危险源转发事故的外因,具有事故隐患特征,属于事故隐患。因此,一定的危险源与相应触发因素相关联。危险源的定义显然与事故隐患有着区别,但也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应当分清,在概念上不应混淆,不要把大量事故隐患混入危险源中去,这样不能够突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
综上所述,危险源的属性显然与事故隐患性质有着区别,但也有着密切关系。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认定排查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设备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就是消除其存在事故隐患,防止出现煤矿安全事故,把危险程度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
只有煤矿企业员工明白了自己的岗位存在什么样的风险,才有可能策划有效运行控制、管理方案。以实际行动实现承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真正达到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
第五篇:煤矿风险预控实施方案10.11doc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学习贯彻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通知》,依据《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以下简称《规范》),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管理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贯彻当前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围绕“事故防范在于落实预防在先”这一中心,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风险控制,规避安全生产风险,实现超前预控,有效防范各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我矿安全风险预控的组织领导,有效防范我矿安全生产事故,特成立安全风险预控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
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相关业务工作。
三、目的和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煤矿企业风险超前预控管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通过对煤矿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依据其属
性特征规律,设计风险评估方法、风险预警流程,预警信号设臵,及信号传递方式等,做到跟踪管控,实现风险超前防范,体现了风险预控要求。
(二)有利于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自主防范能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主要控制系统性危险源和岗位危险源管控。通过危险源的辨识确定安全管理的对象,制定相应的管理途径和控制策略,制定人员准入及上岗培训考核机制,制定人员激励与奖惩机制、制定人员不安全行为校正制度等,最终达到员工自主管理的目的,切实解决煤矿安全管理“管什么”和“如何管”的根本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自主防范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使煤矿安全生产做到可防可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推行,进一步优化了安全管理方式,实现了由注重结果向以控制过程转变,变事后处理为超前预防、变临时处理为系统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变干部管安全为全员抓安全,切实推动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工作目标
通过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杜绝一般事故,遏制重伤事故,防范轻伤事故。
五、方法和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10月20日至11月20日)
1、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组织对《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培训学习,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安全管控标准的制订以及对体系运用的考核评审等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培训学习。各职能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制定《规
范》的培训学习计划,根据不同对象,编制不同的培训教材,对管理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成为体系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对区队长、班组长、技术员进行座谈和现场指导,使其成为体系的传播者和推行者;对一线员工进行个人辅导,使其成为体系的应用者和管控者。采用多种形式、分层次开展风险预控培训工作,使员工熟知本岗位的危险源和掌握相关管控要求。
(二)建立体系阶段
1.危险源辨识。采取从下至上的原则,根据各我矿实际,发动全体员工对自己工作场所和责任区域内的危险源进行逐一排查和登记,确保危险源无遗漏,明确安全管控对象。
2.风险评估。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分级,将危险源分为5个等级(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类风险),4大类别(人、机、环、管),既有轻重缓急之分,又有目标责任,清晰可查可控、可追溯,确定风险等级,明确安全管控的重点。
3.制定风险管控标准及措施。针对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结果,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解决每个危险源 “如何管”和“如何管得有效”的问题。按照《规范》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危险源管控标准和措施,确定相关责任人、监管部门以及监管人员,明确安全管控依据,落实安全管控责任。
(三)试运行阶段(2013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
1.风险监测。建立危险源监测的管理办法,保证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设备灵敏可靠、信息传递畅通、及时,通过监测危险源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管控标准和管理措施执行的效果,实现事故隐患动态排查。
2.风险预警。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确保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分级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风险控制。建立风险控制的管理办法,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按照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运行模式,根据危险源的预警警级,现场责任人根据相应的管控标准,迅速采取相应的整改和控制措施,将不安全隐患有效地消除或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对风险的预控管理。
4.检查、审核和评审。各业务部门要制定反映本单位全面风险预控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并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评价和考核,以确保管理体系能够达到煤矿安全管理的要求。同时,找出本单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系统,不断杜绝由于人为的、已知规律的、可控的因素而导致的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管理。
(四)改进提高阶段(2013年12月20日)
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按照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思想和PDCA的闭环式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各部门针对管控标准、管理措施、风险预警体系或管理制度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危险源监测及时排查隐患,落实整改责任,形成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消除的闭环管理的
长效机制,最终形成闭环式安全管理运行体系,保障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通过加强同其他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地完善自身安全管理。
六、工作要求
1、全矿所有职工要认清目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2、领导小组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制定方案,明确风险预警的目的,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3、牢固树立“煤矿事故是可防可控”的理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排查(自检自查、回返复查、阶段检查、日常检查等)。
4、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按照专业进行梳理、认真思考,形成定期的安全状态分析制度。
5、每月召开一次针对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等有可能诱发事故的大隐患专题会议,做到提前风险预警、消除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