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科学学院阳光之行队社会实践活动第一站幼儿园教学
数学科学学院阳光之行队社会实践活动第一站幼儿园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长了我们的社会经验,同时我们认真计划,细密分工,彼此团结,更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
今天是我们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大家的热情度以及积极性都很高,我们来到第一所幼儿园。首先跟园长了解了一下幼儿园的情况,跟老师交流了一下给孩子上课的方法,并且队员们做好分工,3人负责给小朋友上课,两个采访园长,剩余两人进行拍照。为下午给幼儿园小朋友上课做好充足的准备。下午在小朋友午休完了之后我们就开始活动了。法顺梅主要是负责采访园长,她感慨很多:“在采访园长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王园长那种身为教育工作者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的奉献精神感动着,虽然在幼儿园的办学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但王园长仍旧是为了孩子而坚持了下来。我们要学习王园长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正履行一个教育者的职责。”是的,园长的责任心与奉献精神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预备的素质与品质。
阳光之行队采访幼儿园园长
小朋友画的画
于璐璐、周晓君、韩斌负责给小朋友们讲课。我们疫情学习古诗、算术、讲故事,开始孩子们不能适应我们,我们又更详细简单的讲解,慢慢的他们能听明白了,而且非常认真,不时的回答问题,此时我们更是开心。童心真的是最美好的东西,它能感染大家感染一切。之后我们一起做游戏、画画,他们让我们再次回忆起童年的记忆,童年的美好和一颗善良的好奇心。
这次去幼儿园我们收获许多。首先通过和老师的接触,我么了解到你必须有一种平和的气质,才能让小朋友们乐意接近你听从你的教导,另外你必须得知道怎么哄孩子,并不是一味的按照自己以为的方式,孩子是最难和最容易相处的,只要你找对了方法就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小孩子学要我们更多的关怀,他们是洁白无暇的但又是脆弱的,这就需要大人们正确的引导和关怀,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真确对待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是祖国又一新的希望。
小朋友认真听课
阳光之行实践队合影
烈日阳光正昭示着我们实践活动的热情,我们积极的参加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深入社会,我们希望将儿童的童心铸成我们活动之光,照亮社会每一处,教育我们自己更感染社会。
第二篇: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1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为积极响应校团委有关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落实《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团在马龙县王家庄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团在该过程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服务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为确保我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和进行,7月16日至7月18日,带队梁金华老师公布了本团的《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和《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守则》。此外,还对志愿者进行了工作安排和活动进程的大致规划。老师本着队员自愿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调整,分为前期组、活动组、后勤组、记录组。
经过一路的颠簸,在当地政府的极力帮助和配合下,团队于7月18日正式开始了我们的活动,开展以“众志成城,抗洪救灾”为主题的文艺节目,长时间的路途,并没有使我们感到疲惫。一安顿下来,我团志愿者立即按队按组分工,积极有效地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很快我们就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7月19日,我们参观王家庄镇的特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在活动中通过大量的走访和调查,深入农户,用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我团志愿者在服务地广泛开展了“关爱生命”系列活动,深入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当志愿者帮老妈妈挑水,传递的是心与心间的温暖;当九十岁孤独老人硬要拖着“九十度”的身躯靠在门口观望我们志愿者离去时,观望的是一种感动、一种感激;„„在走访群众时,我团志愿者帮助老大爷家弄烤烟。志愿者采取问卷调查、家庭走访等方式,7月20日,在镇政府会议室召开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会,会上,同学们与当地政府人员交流,发表了自己的感受。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服务于当今社会,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在活动中每一位同学都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时也要互助、互爱。活动的前后,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开心的心情,对突发的事件能够保持冷静,以平常心来对待和处理。
常言道: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去体验生活,不去了解农村、了解社会,不与社会相溶,便不是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更加认识了农村,认识了社会,同时也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将以新的心态,更加努力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必要的准备。如果我不参加此次活动,也许,我用一生也 无法体会。
通过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使我们形成一种努力拼搏的优良作风,同时在工作实践中也增强了我们大家的自我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实践动手能力不够强,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往往不能和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为此我们更加认识到自己下一学期的努力方向,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存在许多不足:宣传不到位致使文艺节目表演观众不是很多,组织和管理上缺乏经验。
第三篇: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5的加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5的加法算式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2、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5的数字卡片,“+”和“=”人手一套。实物:苹果、香蕉、桔子、梨各5个。动物图片:老虎、大 象、猴子、长颈鹿、乌龟各5张。
一、手指律动
二、出示老虎的图片,引出课题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小伙伴,看它是谁(出示老虎图片)有几只?引出5的加法。
三、讲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师:5只老虎来做什么了?它们要通知动物们去参加森林王国举办的运动会,小朋友想知道都哪些动物来参加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1只大象的图片)说,来了一只大象,用数字几表示呀?1表示。过了一会又来了4只(出 示4只大象的图片)用数字几表示呀?4表示。一 共来了几只呀?咱们加法表示来,板书1+4=53、用同样的方法出示猴子、长颈鹿、乌龟的图片 1
表示加法,写出算式:2+3=54+1=53+2=54、跟老师一起读算式,并用手指表示来
四、巩固练习
师问:那小老虎哪去了?它呀去给运动员准备水果 去了,看看都是什么水果呀?利用水果巩固练习算 式
五、老师小结讲评
第四篇: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 数学
神木县第七幼儿园2013—2014学第二学期
数学教学计划
朵朵四班高瑞芳数学活动是一门培养和锻炼人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幼儿园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它对幼儿的思维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它既是教师的思维活动,又有幼儿的思维活动,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确定了具体目标泊,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环境,精心安排了活动内容。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已认识的几何图形并分类复习点数6以内物体和复习6以内相邻两数关系和数字1-62、复习长短、高矮及5以内正逆排序学习5以内数字守恒
3、认识数目7,点数7以内物体比较6、7两数关系,认读数字74、复习形守恒复习点数7以内物体和复习6、7以内相邻两数关系和数字75、认识数目8,点数8以内物体比较7、8两数关系,认读数字86、认识图象之间关系(正大方形可分成2个长方形或三角形等)复习点数8以内的物体,7、8两数关系和数字87、认识椭圆学习6-8的数守恒
8、比较粗细、厚薄,进行5以内正逆排序认识数目9,点数9以内物体
9、认识梯形比较8、9两数关系,认读数字910、复习梯形及图形拼搭复习点数9以内的物体,8、9两数关系和
数字911、认识数目10,点数10以内物体,认读数字10理解9、10两数关系,复习数字1012、比较轻重,并学习从几个外形、大小相同的物体(如瓶内装不等量的沙子)中排出等重的两个物体学习10的守恒,复习9以内数的守恒
13、复习轻重、粗细、厚薄学习5以内序数
14、复习5以内序数,学习从不同方向计数5以内序数学习10以内序数
15、认识昨天、今天、明天复习10以内序数,复习从不同方向计数10以内序数
16、复习图形和拼搭复习10以内计数、两数关系、数守恒和序数
二.具体实施措施
1、为幼儿提供充实、感兴趣的多种材料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最基本方法,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在活动中边做边说。
2、提供的材料应紧紧围绕活动目标。
提供的材料要从目标出发,把教师的意图和要求融入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使之发挥最大的潜能。如:在开展“看图开选标记”活动时,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种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开及标记,让幼儿自由选择,幼儿有的安各自的意愿先选择标记,选好后又选择与标记相符的几何图形,有的先选择图形后选择相应的标记,体现了一种材料为多项目标服务的宗旨。
2、提供的材料应循序渐进,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操作需要。教师应在同一活动内容,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材料,同时应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如:在巩固7以内数的意义时,我们为幼儿提提供了实物。表示种数量的图片、数卡眯卡供幼儿选用。他们根据据自已的能力,有的找出规定相应数量的实物,有的能给数卡、点卡、图片排队,他们在活动中都能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了提高。
3、重视操作过程,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边做边说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在活动中应让幼儿“做”和“说”相结合,只有让幼儿用语言概括自已“做”的过程,才能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幼儿的思维过程,在活动中我们通过“你是怎样做的”、“你为什么这样做”及“你为什么认为这样做最好”等问题鼓励幼儿自言自语或相互交谈,如我班在开展“接龙”游戏时,要求幼儿将提供的卡片接成一条长龙,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我班丁奎月小朋友快就接好了,而旁边的王俊杰忙得半天接的这是错的,于是我就鼓励丁奎月小朋友把自已操作的过程——“我是怎样做的”讲给王俊杰听,在他的讲解下,王俊杰一会儿就边做边说接成了,心里特高兴,脸上笑眯眯的。
让幼儿边做边说不仅可以使老师发现幼儿懂得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需要帮助指导的,同时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幼儿学习。
第五篇: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含义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含义、作用和特点:
含义:在幼儿园中由教师组织的和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的数学活动(即数学集中教育活动)。
作用:为幼儿系统地提供新的数学学习经验,帮助幼儿把数学学习经验系统 化,引导幼儿的心理水平向高一层次提升的重要手段。
特点: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由教师组织活动。
不能把数学教学活动机械地理解为单纯的上课,或是教师教、幼儿学的灌输知识过程,它应是教师与幼儿、教与学双方积极有效互动的过程,幼儿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去进行。
不足:难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无法照顾幼儿自选。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对一个活动的具体行动规划,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蓝图,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十分必要的准备工作,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富有成效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理念——以幼儿为本
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真实地发展,因此教育者在设置课程、设计活动(幼儿园所有活动)时应本着以幼儿为本的思想。
以幼儿为本,它的含义简单而言就是教育者施行教育时应帮助幼儿成为发展 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以成人的经验和认识去塑造和改变幼儿(灌输式、填鸭式教育)。这是任何一个幼教工作者首先应有的理念。应做到: 1.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2.把握幼儿原有的水平和经验
◆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格式:
一、.活动名称 二.活动目标三.活动重难点 四.活动准备
五.活动过程
◆如何设计并制定好一份数学教学计划?
★一.活动名称的取法要规范化
数学从属于五大领域中的科学领域,所以应取名科学活动《***** 》,而不用数学活动或是计算活动等取名。
★二.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化
(一)活动目标的结构 三维目标—— 1.数学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知识技能)2.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力)
3.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情感态度)
例1《看分合式编题》的活动目标: 1.尝试按分合式编10以内的加减应用题。
2.能根据编题列出对应的算式,初步发展幼儿思维的分析判断能力。3.体验学习加减法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每个教学活动都会考虑到三维目标,但有时三维目标其中之一 在该活动中指向性不十分明显时,可不特别作为目标之一强调。
例2《复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的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6以内加减法的含义。
2.培养幼儿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6以内的加减运算能力。
例3《美丽的序列》的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物品的不同特征,进行AAB、BBA、AABB排序。2.感受序列的规律美,体验转装饰表演道具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的表述
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要具体,这样便于把握,并观察、评定幼儿活动的情 况。目前实际中在活动目标的表述上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笼统、抽象。
二是出现手段性、途径性的多余表述
三是目标的行为主体不统一。
例4《美丽的序列》的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尝试根据物品的不同特征,进行AAB、BBA、AABB排序。2.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感受序列的规律美,体验转装饰表演道具的快乐。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分析: 该活动目标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活动的行为主体不统一,目标1以幼儿为行为主体,目标2和目标3以教师为行为主体,在同一个活动中,表述的不统一是不恰当的。二是出现手段性、途径性的多余表述,如目标1的“在活动中尝试根据物品的不同特征„„”,目标
2“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感受序列的规律美„„”。三是目标表述较为笼统、抽象,如目标3的“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活动重难点的把握要准确性
例5《我当报时员》的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
2.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提高认真观察的能力。3.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重点:帮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
难点:了解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四.活动准备的考虑要全面性
活动准备主要是指教师在活动实施前所要做的工作。
(一)知识经验的准备
教师在新的教育教学活动前必须了解幼儿先期已经掌握了哪些与本活动相 关的知识技能,具备了哪些能力获经验?
(二)活动材料的投放
活动材料在幼儿的学习中往往起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它使抽象的知识具体 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使他们能具体直观地感知和体验,让幼儿实际动手操作,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幼儿获得感性经验幼儿园的活动材料更多的应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安全的废旧材料。
这样一可让幼儿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二可保证数量,幼儿做到人手一套操作材料,有利于幼儿独立操作和自主学习;三可节省教师制作焦距的时间;四可节约了幼儿园的物质资源。
(三)学习情境的创设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年龄和生活经验,创设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可 亲身体验、科学而有效的模拟生活的教育情境,让幼儿与情境中人、事物、事件 相互作用,从而建立起连接教学与生活的桥梁。
例6《看分合式编题》的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初步感知10以内数的加减;熟悉《渔翁捉鱼》的游戏。
2、材料投放:“捉迷藏”数的组成练习卡人手一份;
10以内加减算式卡片;10以内的分合式;自制“小动物闯关”练习卡;渔翁和小鱼的头饰若干;钓鱼竿及音乐。
3、情境创设:“鱼塘”场景。
例7《超市购物》的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带幼儿参观超市;初步了解10元以内人民币的兑换关系。2.材料投放:仿真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铅笔人手一支、实 物投影仪。3.情境创设:
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贴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元不同价格的标签。
★五.活动过程的设计要科学性
(一)活动过程设计的目的性 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要有目标意识,始终思考“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要达到什么?”、“我应该如何设计来促成幼儿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并以这两条线索去设计活动,写明“让幼儿做什么、怎么做和达到什么目的”或“教师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例8《看分合式编题》的活动过程:
1、涂色游戏《捉迷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2、游戏《渔翁捉鱼》---看分合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1)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加法应用题,并用算式卡表示。
(2)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减法应用题,列出算式并计算。
(3)幼儿分组玩游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3、以连线游戏《小动物闯关》结束---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
(二)注意每一活动环节的有效性
追求活动过程的有效性,是基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去考虑活动的每一环节,避免为了追求“场面的热闹”、“方法的多样”、“活 动的丰富”和“花样的翻新”等去设计一些与目标和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环节。
由教师指导的教学活动应是结构性较强的活动,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活动的整体性,强调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的一致,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尽可能避免与活动内容和目标没有关联的活动步骤。
例9《看分合式编题》的活动过程改为:
1、涂色游戏《捉迷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2、口头游戏《碰球》——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3、欣赏故事《渔翁捉鱼》,了解渔翁捉鱼的情景。
4、游戏《渔翁捉鱼》---看分合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1)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加法应用题,并用算式卡表示。
(2)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减法应用题,列出算式并计算。
(3)幼儿分组玩游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5、以连线游戏《小动物闯关》结束---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
▼显然2、3环节与目标和内容联系不紧,可以说是多余的、无效的。
(三)活动过程的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例10《看分合式编题》的活动过程:
1、涂色游戏《捉迷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有一种小动物躲在练习卡里和我们捉迷藏,只要 把答案是10的分合式涂上颜色就能找到它。
2、游戏《渔翁捉鱼》---看分合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1)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加法应用题,并用算式卡表示如出示7分成1和6的分合式,师扮渔翁幼儿扮小鱼听音乐玩游戏,渔翁根据分合式去捉鱼的数量。
引导幼儿口头编加法应用题:渔翁先捉了6条小鱼,又捉了1条鱼,一共捉了几条鱼?引导幼儿用加法计算6+1=7,并找出相应的算式卡。
(2)看分合式玩游戏,引导幼儿编减法应用题,列出算式并计算。
如出示10分成2和8的分合式,请一幼儿扮渔翁去捉鱼。并引导幼儿编减 法应用题:渔翁捉了10条鱼,送给好朋友2条,剩下几条鱼?
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幼儿分组玩游戏,编10以内加减应用题。
师重点引导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以连线游戏《小动物闯关》结束---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
(四)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形式一般分三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数学知识的结构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数学概念的建构具有紧密的连续性,零散的经验不利于数学概念的建立,鉴于目前我们师生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在达到同等效果的前提下,我们更多的选择数学集体教学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没有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因为哪一种活动形式最好没有定论的,要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幼儿的需要灵活地使用
(五)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有的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步骤,在文字的表述上非常的简单,没有表述清楚教 师或幼儿要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中班科学活动《拼图形》,活 动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1.集体活动;2.分组活动;3.活动评价。
★六.活动延伸的思考要整合性
(一)延伸的途径
(二)延伸的目的
例12《我当报时员》的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向幼儿叫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幼儿 有关钟表的知识。
2.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 游戏时10点钟到了、12点钟该午睡了„„
3.教室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按作息时间活动,如:起床、进餐等,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总之,一个好的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既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也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再现,更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体现。只有教师努力学习、潜心研究、勤于思考、不断反思,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设计出一个个成功的教学活动方案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
一个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好了,对于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教师的指导语言显得十分重要了。因为幼儿园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数学教学活动
中,语言是纽带,是活动中师幼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语言 表述会直接影响幼儿学习效果。
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操作、探索,经历了一个初步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 括以及判断与思维的过程,无一不是依靠教师的指导语言进行的。
教师的语言在数学活动中对引导幼儿感知、探索、解答、归纳数学知识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语言除了要简明扼要外,富有启发性和逻辑性,则尤为重要。
教师必须运用语言巧妙地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启发幼儿积极思考,真
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的设计
数学区角活动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更好地观察、评价幼儿,更积极地开展师幼互动和反思,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个别化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在开展数学区角活动的过程中,有两项工作很关键,一是数学区角材料的选择与设计,二是个别化指导。前者能确保幼儿经历自主学习和操作探究的过程,后者能确保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更有价值的发展。材料是区角活动的基本要素,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性,幼儿早期的数学学习往往更依赖于与材料的互动。因此,相对而言,前者更是教师首先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将以此为题,结合笔者在幼儿园看到的现象加以分析、阐释,以深入思考如何切实提升数学区角活动材料选择与设计有效性的问题。
一、在关注材料“操作性”的同时凸显“探索性”
虽然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数学区角活动中材料的重要性,并积极选择和设计各类材料以促进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但还是存在一些误区,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比较关注材料的“操作性”,忽视材料的“探究性”。
从图一“送小动物回家”和图二“糖果找家”所显示的材料来看,材料本身的指向性是确定并且是唯一的,即通过操作让幼儿习得两个明确的相关数学概念,即“数量对应”和“图形匹配”。在这样的区角活动中,幼儿虽然也在操作,但这种操作是一种高结构化的、作业化的练习,显然,它与区角活动的本质属性相去甚远。
所谓区角活动,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利用游戏形式创设环境、提供材料,促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行个别化、自主化学习的活动过程。显然,它是一种个别化的、低结构化的、过程性的学习活动。从这三个基本特点出发,任何区角活动都应当体现自主性、差异性、开放性、选择性,都应当关注幼儿自己的发现、感知和体验,数学区角活动也不例外。
因此,从区角活动的本质属性来看,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数学区角活动材料时只关注操作性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关注探究性。探究是一个要求幼儿既动手又动脑,让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的过程;是一个激发幼儿灵感,发挥幼儿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深入的,非孤立、非断裂的过程;是一个灵活的、变化的、非机械的过程;是一个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和自主性的过程;是一个结果开放、体现多样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数学区角活动材料时,应更多地思考为幼儿提供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的材料,给幼儿留出足够的操作和创造空间,以引发幼儿在自主地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感知和理解相应的数学概念。从图三“我的毛毛虫”和图四“蜘蛛织网”来看,教师所提供的活动材料不仅便于幼儿操作,而且有利于幼儿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学习。在图三“我的毛毛虫”中,教师提供了大小、颜色不同的圆片和夹子,让幼儿尝试做自己喜欢的“毛毛虫”。
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极探究和学习——有的幼儿只是想到了用圆片拼成一条“毛毛虫”,有的幼儿发现用夹子可以使“毛毛虫”站起来;有的幼儿用一个大圆片和许多小圆片拼出“毛毛虫”,有的幼儿选择用同样颜色或大小的圆片做“毛毛虫”,有的幼儿用大小圆片间隔排列的方式做出“毛毛虫”;有的幼儿做出的“毛毛虫”是圆片和夹子一一对应的,有的幼儿做出的“毛毛虫”是一个夹子夹两个圆片的„„在幼儿自我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幼儿体验或运用了有关数数、分类、排序、对应等相关的数学方法。在图四“蜘蛛织网”中,教师提供了细绳、扭扭棒、插有安全钉的泡沫板、数字卡等,以让幼儿尝试在泡沫板上“织蜘蛛网”。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幼儿只是关注将钉子绕满,有的幼儿能边绕边数,也有的幼儿会先选一个数字再按相应数量“织网”,还有的幼儿会设法选择能绕得长、绕得多的绳子,更有幼儿在多次操作后发现织出的“蜘蛛网”会呈现不同的形状和图案„„在这样的探究和操作中,幼儿获得了关于数数、对应、单位、估算、空间认知等多方面的经验。
操作是幼儿早期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仅有操作是不够的,尤其是仅仅满足于巩固、练习、强化的操作是不够的。笔者认为,数学区角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低结构的活动样式,更需要让幼儿进行开放式的探究性操作,而不是封闭式的练习性操作。
二、在遵循“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原则的基础上体现材料的“引导性”
如果说材料的“探究性”规定了材料的操作空间和创造空间,并能保证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那么材料的“引导性”则能预示材料的操作范围和创造边界,以保证幼儿在探究中获得更有价值的发展。所谓材料的“引导性”是指教师在设计材料的过程中能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材料中隐含或预示幼儿操作与探究的方向,促使幼儿在自我探究式的学习中获得更有价值的体验和发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引导性”有一个基本前提,即必须遵循“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师应当首先满足幼儿对材料的探究和操作体验,然后在观察幼儿探究和操作的基础上,分析并找到材料与教师所期望的活动结果间的关联,并将这种关联转换成一种内化在材料中的“指路线索”,使幼儿后续的探究和操作能顺着这个“指路线索”更有价值地展开。
如在投放“数字拼板”(见图五)初期,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探究和操作时没有关注到材料是可以用来拼数字字形的,于是就将材料的投放方式作了一些调整,如图六所示。这样材料的“引导性”就体现出来了,即教师用长条形板直接拼出数字字形,给了幼儿一个操作上的“指路线索”,让幼儿意识到这个拼板是可以用来拼数字的。当幼儿再次拿到如此摆放的材料时,他们一下子就在拼板和数字之间建立起联系,接着也就会自然地用这些拼板去拼不同的数字字形。
同样,当发现幼儿拼数字时有一定的随意性、偶然性,不能拼出所有的数字字形或拼出的数字字形有错误(如左右方向颠倒)时,教师又适时增加了分别为红色和绿色的两种小本子(如图七,红本子上有0~99中的数字共20组,其中包含O~9的所有字形;绿本子则是一本空白本子,可供幼儿记录除红本子上的数字之外自己想到的其他数字)。这样的材料隐含了教师的“引导性”,凸显了一条材料操作的“指路线索”:它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在操作中接触到所有的数字字形,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自主地拼搭数字并加以记录,同时给了幼儿再现和表征数字的机会。在这样的区角活动材料的选择与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始终是以“儿童在前、教师在后”为基本原则的,即通过观察幼儿的探究和操作行为,积极思考怎样通过材料间接体现“引导性”,以使幼儿的探究和操作学习更自主、更有教育和发展价值。
三、在设计和自制材料的同时选择一些开放性、游戏性强的成品材料
数学区角活动材料的选择与 设计这项工作对于教师而言是极具挑战性的,它远比设计一个集体活动的教具要难,因为它需要同时具备教育性、游戏性和开放性。
笔者认为。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材料虽说主要应由教师设计和制作,但不应该是全部,实际一点的做法是,教师可以更多地去发现和选择一些现成的成品材料或玩具。如积木,虽然积木作为一种传统的建构游戏材料,人们更多关注的往往是它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价值,但实际上搭建积木活动与幼儿的数学认知有很大的关系。国外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积木建构经验与他们3~8年级的数学学习成绩有显着相关;纵向研究的数据证明,学前期有足够多积木建构经验的幼儿,到了8年级后数学学习成绩优于同龄孩子。因为幼儿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可以很自然地体验到关于数量、类别属性、模式排序、空间认知、单位与测量等全面的数学概念。如两个幼儿在一起合作“造大楼”,在这个合作性的建构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充分意识到这个成品材料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价值,就可以启发幼儿在搭建中思考和探究大楼的楼层数、大楼中积木排列的模式规律、大楼空间形状和位置的对称、不同大楼的高度及其测量方法,等等。再如,纸牌、棋类等成品游戏材料,这些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游戏性和开放性,幼儿在用这样的材料操作时往往更轻松、更自由、更多元。
因此,在数学区角活动材料的选择与设计中,教师应当拓宽视野,尽量选择与设计开放性、游戏性、低结构的环境和材料,让幼儿去接触、感知、应用数学,而不是将数学孤立起来,“为了数学而数学”,从而背离区角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