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个人总结(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04:3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个人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个人总结》。

第一篇:水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个人总结

针对讨论课题:

“水运是否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运输方式?”的个人总结 经过几周的时间,我们小组从确定讨论的主题到进行小组分工从各个方面去认证水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运输方式,自主的查找资料与书籍,认证水运的优越性与可持续性。最后汇总总结得到我们自己的成果。以下为我们小组所有成员的资料汇总之后,我个人对所有汇总资料以及得到的结论和工作的开展的个人总结与感想。

经过讨论和有关的资料显示,我们组员都一致认为水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运输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能看出水运的可持续性。

一、具备水运可持续性的条件:

1、我国具有特有水运发展条件:

我国地处温和湿润的北温带,有发展水运事业的良好自然条件河湖众多,海岸线长。多数江河湖泊水量充沛而且冬季不冻。其中长度位居世界第三的长江,横贯我国中部,跨越西南,中南和华东地区,具备非常好的建设航道的基础条件。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黄金水道规模化,集约化的水运能力不断提高,直到现今,长江已成为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长江黄金水道对沿江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2、水运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在全国形成了较为发达的水路运输系统。

早在汉武帝时,就开始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次要的地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文化,经济的交流。可见,水路运输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从京杭大运河,明渠等自古就有的水运系统可知,我国自古就形成了发达的水运系统。

二、水运较其他几大运输系统所具备的特点及优势:

1、水路运输较其他运输方式的特点:

水路运输是利用船舶、排筏和其他浮运工具,通过各种水道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路运输按其航行的区域可以分为内河运输与海洋运输,海洋运输又可分为沿海运输与远洋运输。内河运输是指利用船舶、排筏和其他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从事的运输。沿海运输是指利用船舶在我国沿海区域各地之间的运输。远洋运输通常是指除沿海运输以外所有的海上运输。沿海运输担负本国各港口之间的运输任务,远洋运输担负本国港口与外国港口之间的运输任务。通过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将内陆经济腹地与世界联通,使处于运输交汇口的港口城市产生了内陆经济腹地和国际港口城市两个极为宽阔的辐射面。

2、水路运输的优越性:

1、在选址方面:

高速公路:在选址的时候偏重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而铁路还要考虑地质问题。交通规划宏观上都是要考虑到带动地区发展。具体到线路施工上,肯定要考虑地基不稳定因素,地震带,软土层,冻土层,地形高差,缓和曲线,地下水,地表水,河流,山脉走向等,这些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成本。有些人口和耕地稠密地区考虑到重新规划和勘探的成本会将铁路和公路并线建造,特殊地形和环境也会这样。而管道:在选址方面要要修建在背斜处,避免断层和向斜,保证安全,防止渗漏。也肯定要考虑地基不稳定因素,地震带,软土层,冻土层,地形高差,缓和曲线,地下水,地表水,河流,山脉走向等。

对于航空的选址:民用机场场址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民用机场总体布局规划;

(二)机场净空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空域条件能够满足机场安全运行要求;

(三)场地能够满足机场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需要;

(四)地质状况清楚、稳定,地形、地貌较简单;

(五)尽可能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

(六)经协调,能够解决与邻近机场运行的矛盾;

(七)供油设施具备建设条件;

(八)供电、供水、供气、通信、道路、排水等公用设施具备建设条件,经济合理;

(九)占用良田耕地少,拆迁量较小;

(十)与城市距离适中,机场运行和发展与城市规划协调; 但水运的条件要求没有这么高,所以在施工成本与管理方面较其他小,水运在选址方面一般不会与大自然反着来,一般都是在天然的河流或海洋、湖泊上面直接进行建造,不会与公路、铁路、管道各航道去在没条件的情况下,费尽人力、物力与财力开挖出线路进行运输。所以水运在这点就比其他运输方式更具优越性,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从选址方面就可以体现出水运这种运输方式的可持续性。

2、成本

在我国一般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价为3000万元左右,在山区,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价接近4000万元。因此,高速公路素有金桥银路之称。而铁路线一般的建造成本在1000万/公里,这是普通线路,其他高速线路更高。管道与航空的成本也特别高。

水运在成本方面,由于其建造的几个特点,其成本比其几种成本低:

①水运主要利用江、河、湖泊和海洋的“天然航道”来进行,通航能力几乎不受限制。而且投资省,只要合理治理,建立一些泊位,装卸设备就可供通航运输,无需占用陆地面积。

②投资少,建设与维护费用较低,只要建立一些停泊码头和装卸设备即可通航。航道基建成本只有公路的1/28,铁路的1/6,航空的1/78。

③运量大,成本低,非常适合于大宗货物的运输,如我国长江干线上的大型顶推船队,其载货量已达3万吨,相当于l0列火车。

④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力需要量少,这主要是由于船舶运量大,而它的劳动力需求量并不与运量的增加成等比例。

3、环保

由于水路运输是利用天然的河流或海洋、湖泊,所以它的建造成本低,单位工程消耗的能源、资源少,对天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也小得多。还有就是单位长度的施工周期也比其他运输方式短得多,在这期间耗费的资源也相应少,产生的污染也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小。运行期间时,它的运输量大,比起公路运输消耗更少的能源,产生的对环境有害的气体或其他废物也少,更环保。所以综合所有,水路运输比其他的如铁路、公路、管道和航空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更能体现环保这一可持续发展特性。

实例:欧盟对不同运输方式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位运输周转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水路为铁路的1.2倍,但仅为公路的22%。

但铁路的修建也可能对环境生态平衡的破坏。相比而言,水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4、水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水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纽带作用。它通过越洋通海联河的运输,将世界各地联成了一片,从此,各国家和地区摆脱了孤立和封闭而走向世界,于现代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贸易的联系中取得自己的地位。在人类历史已经走向21世纪的今天,在航空仍不能解决大批量货物运输的现实情况下,量大价廉和较为便捷的水路运输仍将是联系全球性经济贸易的主要方式,承担着全球性、区域间的货物运输,成为为世界经济全球—体化和区域化的主要运输纽带。(2)水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水路运输在运作过程中,不仅与造船业、建筑业、制造业及其他产业部门密切相关,更与金融业、保险业密切相连;它的发展为经济贸易起服务保障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它的发展同样为国民经济有关行业创造了就业机会,为国民经济积累作出重要的贡献。水路运输通过国际航运,对发展国家外向型经济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水路运输系统中良好的港口基础设施和航运服务质量是吸引国际资本的重要条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门户作用。(3)我国海运业的经济贡献

1999年GDP:83190亿元,进出口总额:3607亿美(29938亿元)进出口总额占GDP的36%!

2000年GDP89404亿元,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合39367亿元),占44%。

200120022003年GDP95933亿元,进出口总额5098亿美元,占44%以上.年GDP102398亿元,进出口总额6208亿美元,占49.9%以上 年GDP116694亿元,进出口总额8512亿美元,占60%以上

从以上可以看出,水运在选址、成本、环保三个方面比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等另外四大交通运输方式的优越性。所以无论是在选址、成本、环保方面,水运都具有显著的优势,体现水运的可持续性。只有有优越性的方式才可能有大的可能可持续发展下去。

三、小结:

综合上述,我们得知了我国的水路运输系统比铁路、公路、管道、航而言,本身就具有天生的优越性,由于我国自古就具有水路运输系统的悠久的历史,且在全国形成了较为发达的水路运输系统。所以说我国本身就具有特有很好的水运发展条件,所以在水路运输的建造方面,在选址、成本方面具有的优势比其他几种运输系统大的多。还有就是水路运输自身的运输特点来说,虽然它的运量比铁路来的小,但它单位的能耗与成本小,而且在建造的时候对环境的影响也比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小得多,所以总的在环保方面也占优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水路运输对于经济的影响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所以水路运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运输方式,而且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值得我们以后在这个上面发展的运输方式。

四、个人感想:

这次讨论我们是以组为单位,通过我们自己选主题、分工、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汇总。最后对资料进行梳理、整理、筛选,得到我们的成果。这个过程让我们在学习航道整治这门专业课的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学习并了解了水运这个运输系统,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也让我们多多的了解了与我们的专业课有关的知识。同时也学会了怎么与小组成员去更好的合作、交流,从不同的方面思考,从而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共同进步。

第二篇:总结是一种能力

半个世纪前,毛泽东同志在回顾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历程时,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这句话千真万确。两个人同样是学习,同样是干一件事,一个人学完就算完了,干完就完了,一个人学完、干完后把事情前后又想了一遍,思考成在何处、失在何因,思考得比较明白透亮。几年后,两个人的层次和水平就大不一样。很显然,善于总结的人是“打一仗、进一步”。将军总是在优秀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对战斗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到了具备战略眼光,善于把握战局的高超水平的时候,就成了将军。无数事实表明,总结好,大有益。经常“回头看”,正确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向前看”、向前走,才能不断地跨越平庸、走向成功。历史上的“大树将军”冯异,是一位善于打大仗、打恶仗、打胜仗的将军。每逢取得重大战争的胜利,该论功行赏的时候,他总是远离喧嚣的地方,坐在大树下总结战争的成败得失,思考下一仗的打法。不争功诿过,不计较个人得失,深受人们的赞赏,他也因此名垂千古。这正是古人所讲的那样:“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总结好,有益于把握学习和工作的规律性。事物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性,我们对规律性的认识总是循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路径。深化对规律性的认识,一靠实践,二靠总结。只有重视总结,才能从个案中抽象出经验、原则,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路、方法。倘若不注意总结,成功了不知道经验在哪里,失败了不清楚教训是什么,长此以往,就会陷入盲从状态,工作只能在低层次徘徊。总结好,有益于增强学习、工作的危机感。历史发展的进程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忧患意识什么时候都不可或缺。居安思危,才能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总结就是对自己工作和思想的自我剖析、自我反思,分析成败得失、经验教训,找准存在问题、不足之处,可以巩固优点、改正缺点,修正错误、明确方向。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总结好,有益于增强工作、学习的前瞻性。总结经验教训,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抓好下一步的学习提高,为做好今后的工作找“路子”,开“方子”,把总结出的好经验、好办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把查找到的问题和不足落实到整改的行动上。

同时,总结要自觉做到既要总结经验,也要总结教训。经验是工作成功的启示,教训是工作失误的反思,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财富。一个单位、一个人总结起来肯定有成绩也有不足,有了成绩不要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出现问题也不能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应认真思考,既要把经验体会总结出来,用于指导今后的工作实践,又要把问题的原因找出来,作为今后工作的警示。既要总结自己的,也要总结他人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能真正做到把别人的经验当作自己的经验,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工作中就可以少走弯路。因此,要以谦虚的精神向前人学,向他人学,从前人和他人的经验中提炼出适合本单位实际的新路子,从前人和他人的工作纰漏中剖析出失败的教训,作为自己的“警示铭、常鸣钟”。既要总结具体的,也要总结抽象的。要从更高的层次去认识和理解总结归纳工作的重要性,抓好有形的具体事物的总结概括,也抓好无形、抽象的内容的总结概括。不仅重视总结工作的得失,更重视总结工作方法、领导艺术以及在政策规定运用、棘手问题处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把握等方面经验教训。唯有这样,总结归纳出来的东西才会更丰满、更有价值。既要掌握实情,也要注重理性思考。总结离不开对实情的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这样才能在提高分析、解决工作中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中不断增强工作中贯彻落实各种政策、制度、规定的自觉性和科学性,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在提高中进步。

第三篇:入党思想汇报:历史是一种思维方式

尊敬的党组织:为了能够实现入党的理想我一直在努力,坚持学习和分析,这些都让我更加善于思考,入党思想汇报:历史是一种思维方式。思考让我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现在党课的教育让我不仅仅收获了党建理论,更让我产生了对历史的兴趣。所以今天我想和党组织汇报我思考的一点结果。历史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史为鉴、以史为师,这大概是很多人了解历史的一个动机,也经常被认为是历史最重要的功用。历史的是一种代表人类记忆的基本知识形态,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智慧的基本来源。对帕尔默教授等编写的《现代世界史》在交代现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方面做得比较成功。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历史,因为时间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历时性是事物的基本特性,任何一个事物都“所来有自”,它的今天都是基于过去发展演变过来的。譬如现代社会,它的形成是有源流的,早期什么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什么重大的推进,怎样完成更迭换代等等。读完这部书有助于了解现代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今天中国的历史学,更普遍的是这样一种观念:历史只是一些事件,或者说故事,是案例。历史的功用,被主要理解为通过这些事例来讲道理,和寓言的作用差不多,思想汇报《入党思想汇报:历史是一种思维方式》。经商的人想从历史故事中学谋略,从政的人想从中学厚黑。以史为鉴、以史为师,无论是鉴还是师,其中透出来的意思都是历史,只不过像寓言一样,被割裂了、中断了过去和现在的联系,但也忽视了历史最重要的认识论意义:现在和过去是一个连续体。把历史简化成一个个有趣的或者有教益的故事,对于普及公众的历史知识多多少少有些好处,但不能指望靠百家讲坛式的历史述说方式来提高全民族的历史思考的品质。如果将历史看成是由一系列的故事组成的,那些过去的事由于有趣、对我们“有用”会被留下了,还有一些人物政治史以外的、不能用故事反映的、历史深层结构的部分,譬如历史中的结构性、制度性的东西,就会被忽视、被遗忘。我们经常会被问到历史有什么用。其实历史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历史对于个体、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记忆。你说记忆对一个人有什么用?历史学对社会和文明的基本功能就在这里。历史学是追溯源流、追溯演变,是在时间的维度上展示一个事物的连续性,这是历史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功用。就像要了解一个人,你只知道他的相貌、身高、性格、职业、爱好等静态的、当前的属性并不够;要对他有深度的了解,特别是要达到深度理解的程度,你就要清楚他的履历、他的过去。回到现代化或者说现代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中国当代现代化,如果对人类发展的历史不了解的话,就弄不清很多问题。譬如国家和市场的关系这样一个发展和现代化研究中的基本问题,非历史的经济学总是说,国家干预总是消极的、破坏性的,现代化的、好的经济体制就是国家彻底的退出,让纯粹经济的力量、所谓自我规制、自我完善市场的力量来主宰。去看西方资本主义的历史就很明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国家和市场的关系非常复杂,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非常重要,其对经济领域起作用的方式也非常复杂,远不是经济学家讲的那样。的确,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加尔布雷斯所说的,是“系统地排斥历史”;而历史学家打破这种神话的工具就是具体的历史研究和历史分析。很多东西要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不过麻烦的是,很多现实和历史问题的答案又不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所能求得的,是要在历史的深层结构、潮流趋势中去寻求的

第四篇:绘画是表现自我的一种存在方式

绘画是表现自我的一种存在方式

一幅好的作品,应该留下自然所不能替代的东西。即:我们因个人的喜好、性情、学识,对所感受的物象根据立意进行取舍、整理之后,采用相应的绘画形式加之表现的结果。绘画艺术创作是个人化的行为,没有既定的成规,但也不是无章可循。正是由于艺术世界无穷尽的可探索性,才使得艺术如此千变万化。艺术需要激情和感觉,它带给你瞬间的灵感和顿悟,可以说激情是引导创作的开始。不过,我认为理性地思考也同样不容忽视。不同的艺术追求会使画面的效果大相径庭。

当我确定了一个我感兴趣的表现主题或对象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突出它的特点。如何牢牢地抓住当时当地的感受,并特别注意针对不同景色的感受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同时探索新的绘画表现语言。就个人的创作经验而言,我遵循“变化中求统一”的作画原则。这种“变化”依托于各种各样的对比关系,如强弱对比、虚实对比、形色对比等构成画面的诸多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我在作品《春的气息》(1999年,140×120cm)中就充分考虑了各种对比关系的运用与“春的气息”这一主题之间的关系。画中梧桐树的枝条在风中舞动,和淡雅静谧的画面气氛形成动与静的对比。浅灰色系的同类色关系(如绿色系的走势和安排在画中的协调作用)是产生画面整体气氛的因素,枝条有轻重缓急的线形变化,和背景中房屋轮廓线的笔直形成对比。画面中小面积红与绿的补色对比在大面积的淡灰色对比中更加夺目,这个地方既是画面色彩纯度最高的部分也是线条密集处,同时黑白对比最强的色块也集中于此,我把它称为“画眼”。在几乎平涂色块的背景处理上,这些枝条更显示了丰富的色彩变化。

创作时我几乎不刻意追求画面的空间感,只讲求画面色彩关系的处理和画面各种对比关系的层次安排。点、线、面的构成是画面形式感的基础元素,当绘画抛开了主题性时,现代主义画家更多关注画面形式语言的探索。空间意识被弱化,透视规律不再被奉为宗旨之后,绘画回到最本质的表现。从后印象派开始就有不少大师进行这方面的艺术实验,他们的经验给我不少启发,尤其是凡高的用笔、马蒂斯对色彩关系的处理,还有毕加索多视点的理性分解和重构,维亚尔画面的形式处理等。作品《南国林涛》(2004年,38×46cm)就是我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整个画面是以点线、面的构成形式出现,没有明确的主题,只有抽象的形式。不同的点状笔法使画面产生了质感的变化,几块灰色块的形之间有一种势态形成了一股向心力,围住画面中零散不规则的散点,通过间杂安排小面积、高纯度的红黄绿小色块使这个部分成为画面的主体。那些看起来随意的用笔是经过了仔细推敲后安排的。在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着重于画面形式感的处理,也考虑笔触和肌理质感的关系。同样地,在《山野》(2005年,73×54cm)的构图和形式以及笔触的处理等与《南国林涛》有许多共通之处。此外,我在作品《北方-旱春》(2005年,160×180cm)中,仍然继续画面形式的探索,落笔之前对于构图进行过思考并根据现场写生的经验安排了画面的线形框架,这件作品基本是点、线条和色块的结合,高明度低纯度灰色系的细微变化产生的画面平静感和线的波折动感之间的对比。画面前方的线条硬直,而画面后方的线形浅淡。为了突出画面的节奏感和松紧关系在画面的主要部位加强了黑白对比和造型的的变化,笔触也处理得更厚重,与画面其他部分的平缓用笔有所不同,这样的处理使画面的各种对比关系更加丰富。这就是我所需要的变化。同时我认为笔触的表现力和节奏感对传达情绪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作品《北方-旱春》没有像《山野》那样处理成高纯度的色彩对比关系,而是更多考虑色彩与表现形式内容和情绪的需要。《绿韵》(2000年,58×60cm)的创作主要是从形和色彩关系角度去表现它,从画面外围的冷色调的蓝绿到中部的黄绿暖色调的色彩冷暖对比,为了与满眼鲜艳的绿色进行对比,白色灰色的树干被处理成偏红的色彩。对比色的运用使画面更响亮。树形的处理上注意了空间疏密的安排,树叶被处理成各种点状的变化。在绿色系的主导关系中,形的变化加强了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沙家浜》(2005年,80×65cm)是一件高纯度色彩对比的作品。在色彩表现方法上,吸收了野兽派的色彩表现法,马蒂斯认为空间是依靠色彩来表现的而不是光线和透视构图上。不同的色相不同的造型分布拉开了画面的结构层次,丰富了画面语言的表现力。

对于我来说,写生就是创作。我的创作离不开能够触动心灵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总能不断地增加我鲜活的感受和创作活力,如果总是被动的描摹自然就会失去画画的兴趣,而主动的表现就会把握好主客体与绘画的关系。

创作和学习是一体的,古往今来的画家们无不是在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过程中成长。西方绘画的传统是一条绵延不断的河,即使是在号称破坏一切和颠覆架上绘画传统的后现代艺术实验的大潮汹涌之际也未曾枯竭。人类视觉审美需求决定了它的存在。美的法则不一,可归结为“万变不离其宗”。在艺术技巧花样翻新的时期,怎样增加艺术内涵和突显个人审美情趣也是画家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在现阶段的创作中如何的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并逐渐地让自己的绘画语言清晰可辨,是我当前所要努力做的事情。

第五篇: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我们一般学习东西的方式都是由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而如果没有一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的情况下,是很难让学生很快的把知识学到的,很多学生都是左耳进右耳出。这种学习方法的效率并不是很高,而参加过明阳天下拓展训练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很多东西,我们很轻易的就能记住了!

传统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是一种以灌输中心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过程一味强调“接受学习”,强调应试的技巧,而缺少了个性、缺少了人文的关怀。

而拓展训练是一种既符合传统教育的规律,但又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思维和模式要求的全新的学习与教育方式,它是对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一种补充。现代的拓展训练课程是由多个针对不同训练目的的项目组成的,这些项目的使用按照不同的训练目的进行排列组合,将不同类别、不同应用层次的项目穿插使用,在安排项目顺序的时候,能够做到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它在项目的组成,课程的设计上充分的考虑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个性以及所缺失的一些东西,它主要是通过这些设计、实施,达到一个提高和改变的目的。

拓展训练的课程安排上更符合教育学关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观点;也更符合马斯洛的,人的能动性是客观环境不断变化产生新的要求,新的客观要求为人所接受就引起了人们的需求,这种需求包括了物质(生物)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理论;并且也更为灵活。所以拓展训练在课程的安排原理上更能吸引学习者,也更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拓展训练根据个人的特点合理的安排、制定课程,不仅比传统的教育方式更能吸引学习者,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也更能培养学习者良好、健全的个性。比如:一个学习者,他在完成空中抓杠这一项目中,从开始的不敢、害怕到勇敢的跳出这一步,在他完成的同时,他也完成了一次战胜自我、突破自我,也使自己得到了一次提升、一次飞跃;再比如拓展训练的项目里面有着很多的有关于沟通方面的项目、课程,如破译密码,它是在看不见、不能说话的情况下根据自己所得到的信息与其他的学习者交流完成一个任务,通过项目、课程对学习者在沟通方面、与人交流方面等都得到了提高;拓展训练主要的是培养学习者一种团队的精神、一种与人沟通、与人相处的的方式,它更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它将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理论通过一种更直观、更简洁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是让学习者学到知识,更是让学习者直观的体验到知识,正如荀子所说:“知之不若行之”,王夫之,“知行相资以为用”等等,知就是知识,而行指的就是教育原则、学习的方式。

所以明阳天下拓展训练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它充分的符合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因为它可以充分的考虑学习者的个性,在项目与课程的安排上它就更个性化,所以它可以培养学习者、参与者良好、健全的个性。它的项目、课程的选择、安排在符合学习者个性、兴趣和教育学、马斯洛需求理论等的同时,它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这些达到改变、提高的目的。

总之,拓展训练它是一种教育方式、一种学习方式、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水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个人总结(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个人总结(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作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5则范文

    写作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黄孟轲 【专题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 【专 题 号】G311 【复印期号】2010年03期 【原文出处】《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年10A期第39~42页 【作者......

    朗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大全5篇)

    朗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也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被广泛采用。品味朗读,像开启一瓶陈坛老酒。沉浸浓郁,芳香四溢。古人强调朗读:诗仙李白“五岁诵六......

    个性化服务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

    个性化服务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根据用户的设定来实现,依据各种渠道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向用户提供和推荐相关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从整体上说,个性化服务打破了......

    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

    总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历览前贤俊杰,凡事业有成者,往往都善于总结。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潜心钻研水文,设计建造了“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

    总结是一种常用的专题文体

    总结是一种常用的专题文体。它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系统回顾和得失的全面分析,将工作中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将片断零星的认识变成有条理性的认识。力求对工作实践作出本质......

    学会总结是一种智慧

    学会总结是一种智慧 一个人的智慧,三分靠天赐,七分靠自己。这里的七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生路上的总结。人的一生,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把有益的东西积累起来,然后通过融会贯通,形......

    申报水运工程助理工程师个人总结

    申报水运工程助理工程师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县工程技术评审委员会: 我叫XXX,男,现年28岁,从1999年至今一直在XX航务管理处从事港口工程的技术工作。现我对从业工作工程专业的技术工作......

    申报水运工程助理工程师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县工程技术评审委员会:我叫XXX,男,现年28岁,从1999年至今一直在XX航务治理处从事港口工程的技术工作。现我对从业工作工程专业的技术工作作如下汇报:一、政治思想我从1990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