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作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写作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黄孟轲
【专题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 【专 题 号】G311
【复印期号】2010年03期
【原文出处】《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年10A期第39~42页 【作者简介】黄孟轲 浙江慈溪中学 315300
一、让学生感悟文章背后的生命意义,使他们明白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技巧,还是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从而感悟体验作文背后人的意义与写作意义的关系,在寻求自我展示中将生命投入写作
人天生具有自我表现的欲念,其目的在于寻求他人的理解,以实现彼此的心灵对话。当写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思索而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认识时,他需要有一种方式来向这个世界袒露胸怀、展示才智。他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与他人进行精神的交流与沟通。这种方式主要就是写作。对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来说,写作会成为他生活的重要部分和生存的重要标志,并伴随其天长地久。他能够在写作中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存在。史铁生与《我与地坛》、奥斯特洛夫斯基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类写作史上可以为此作证的事例不胜枚举,如巴西著名作家若热·亚马多也说:“我写作,首先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要和一种不可战胜的欲望。既然是我的一种爱好,那我就不得不写。”当然学生写作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但这种将写作视为生命的形式,是我们的写作教育值得关注的理念。我们可以多让学生去感悟杰出作品的生命魅力,使其心有戚戚也。如我长期以来常做的一项工作就是与学生一起读作品,交流读的感受。我常常把自己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学生也经常向我介绍他们在读的作品,师生共同与作家、与文本交流对话。我特别注意启发学生,让他们懂得那些优秀作品的语言文字背后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作家;作家的生命、作家的灵魂我们都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阅读之后的对话交流中,我与学生的心灵也会被感化,读了作品后似乎可以慢慢感受到作家写作时一种生命搏动的情景,慢慢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写作不是一种文字技巧,更不是一种等待完成的任务。这样对学生的写作也是一种无言的启迪。记得学生岑孟棒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我真正爱上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黄老师常带我们阅读解剖鲁迅、张爱玲、史铁生、马尔克斯,甚至还涉及韩寒的《三重门》等作品。不只是作品本身怎样感动我,在黄老师的启发下,我还知道了原来小说散文是这样的,可以这么写;原来写作就是作者对自己的人生与生命的以一种独到的眼光的审视,我也有自己对生活的个人感受。”
学生的写作虽然有别于作家的创作,但对生活的感悟,写作情感的触发,道理是一样的。透过作品与作品背后作家的创作情景可以使学生领悟写作的意义与特质,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通过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去审视世界万物。中学生的作文世界是应该也可以成为一个色彩斑斓、生气勃勃的语言世界。
二、我们只有了解他们,才能从这代人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尤其是作文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生活的世界,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灵魂世界
我们看到,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中,我们的学生常常处在封闭当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他们的处境又很无奈。学生常常很难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判断。所以不少学生又常常处于一种无奈的人生境地。长期以来,学校的作文教育费时费力且效果差,甚至在有些教师的“教育”下学生本来具备的写作灵气也被扼杀了。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无论作文指导,还是作文批改讲评,不少教师还只是以教师自我的意识、观念为出发点,从而导致学生作文的全过程都限制在教师自身的阴影之下。这样必然会使学生作文处于局限在教师意识支配下的被动状态,学生本来复杂丰富的思想情感、个性习惯、生活经历像一个螺丝钉被拧在教师所控制的大机器之中。长此以往,不少学生的作文缺乏激情,没有童心稚气,没有青少年应该有的风华正茂年轻气盛,看不出真切的生活感觉和体验,常常是言之无物、平庸无聊,既没有思想也没有情感,甚至空话、套话、废话连篇。
三、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位子
作文教学的前提与本质应该是对学生内在的生活、个性、智慧等首先是尊重,其次是爱护,再次是发掘调动激发,努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
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环境、个性志趣应该是有差异的,但有的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却是一样的,以一种模子甚至以自己的一种喜好来评定作文。无论是内容、角度、手法、语言、文体都只剩下一种风格,这是很可怕的。学生作文时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位子被教师占领了,学生的生活、个性、智慧都被教师的主观意识给扼杀了。讲得严重一点就是对人的个性的扭曲,它改变的是人的灵魂。现在更严重的是,很多教师以中高考作文的所谓标准规范来指导作文,让学生大量地去表现一种没有自己灵魂的东西,导致伪手法与伪语言就不足为奇了,伪崇高、伪思想、伪情感充斥着作文。
我常对一些教师说,学生的个性素养在我们的所谓训练培养中被不知不觉逐渐耗损了,甚至被扼杀了。我的学生之所以会写文章,我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不扼杀他们的写作个性,努力唤醒他们身上的天性、灵性、智性,努力给他们的写作创设一个自由的良好的环境。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有些学生高一时文章写得不错,到高二高三反而严重地退化了。我曾经进行过三年的专门跟踪了解,一般来说学生刚刚进高中时很写与很不会写的学生占少数,多数是一般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一种,可见,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教师的教育因素。我了解的一些高一开始时会写的学生到了高一下学期写作能力开始衰退,到高二明显下降,到高三就只会机械地写应试文章了,原来的一些还没有被初中老师耗光的灵性被高中老师耗得差不多了。这些学生后来再去改变很难。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尊重爱护其个性、智慧、情感再到尽可能多地去激发、唤醒实在太重要了。
写作教学中的唤醒,首先是挖掘学生身上的一种潜在的东西。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个性情感,不一样的思维特点,也就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一个“我”。我们的教育就是让“我”能够在作文中凸显出来,让学生找到自己写作的位子。我的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一定的写作个性。在个性化的文章当中,其实一个独立的写作的人也站立起来了,文章当然会各有不同,异彩纷呈。
四、对学生个性、才情甚至另类写作的思想观点应该去爱护,去引导,使他们的各种写作智慧充分张扬
劳林江同学是我2007届理科实验班的学生,来自农村。他理科成绩好,善观察,会思考。进入高中按其说法是受了我这个语文老师的影响“第一次真正知道要多读书”。他高一时特别喜欢读鲁迅、张爱玲、海子、沈从文、余华等人的作品,经常跑到我办公室拿书。到了高二读得比较多的是历史哲学及中西现代派的文学作品。这在今天的中学生中是非常难得的。他为人平和,但文字张扬,敢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个性;有时难免有点偏激甚至颓废,但更多的是显现着青春美好的东西。他的文字最可贵的是真诚,即使偏激颓废也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他的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是在高一第二学期。我要求学生把观察练笔的本子每学期交几次,发现他的语言感觉特别好,干净利落,字字见物,常常能够把很普通的东西写出味道来。
但过了暑假,他的作品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部分文章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欧化味道浓的语言腔调,内容常常流露出无奈的阴冷,笔下的人生意义在迷茫无奈中得过且过;不少文章又不时地对身边的人与事轻率地揶揄,甚至嘲弄神圣崇高,语言与手法常常柔弱缠绵或无病呻吟,给人的感觉是气性浮躁,想写理想与现实的迷茫无奈的内心碰撞,但又很苍白无力。
我知道他被“80后”写作捆住了,像他这样的学生其实有一大批。为此,我在学校作了两次专题讲座,把“80后”写作的特征作了阐释,并把它同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作了比较。当然“80后”作家也有一些是冷静的思考者。
劳林江同学对这些也有所思考,他后来在一篇随笔中写道:“我欣赏鲁迅、张爱玲,也由衷地喜欢韩寒、郭敬明,但我知道了我笔下的文字应该是紧紧地贴着地面行走的。我也在往这方面努力。”
通过劳林江及他在写作过程中的生命成长,我常常在想,对“80后”的写作与当下青春阅读写作,我们应该有冷静客观的认识。我们的教育需要我们的教师转变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只有认真读了才有发言权。要使学生懂得一个写作的基本道理:真正有独创性的文章要的是自己的生活与独到的思想,特别是要有生命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一切靠模仿是不可能达到的。
五、帮助学生练就会“发现”的眼光
写作是反映生活的,因此,“发现”它,其根本意义即是“发现生活”。
发现心灵的广阔,发现自然的美好,发现生活的多色多味……任何一部作品之所以成功,首先就在于它对生活有了一种新的发现。无论是一种新的义理、新的观念、新的现象,还是新的情感、新的感觉,总要有属于自己的新的内容。
首先是题材的发现:你所写的题材是别人很少或没有写过的。如《今生今世的证据》的作者,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个散文家”的新疆土生土长的青年农民刘亮程,以一个农民的独到眼光去发现,文章中“证据”“村庄”既是世俗的,更是精神的。“家园”不只是一种事物的记忆与怀旧,还应该转化为一种精神财富、思想资源。他还思考“土地”“动物”是可以与人沟通,可以和谐地与人融会在一起的。他认为:“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其次是题旨的发现:在别人写过的旧题材中挖掘出新的内容。鲁迅先生在阅读古籍及中国的历史时发现了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吃人”——即对人民的奴役,对人民心灵的摧残。他为自己的发现而震惊,于是弃医从文,立志疗救国民灵魂,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一系列作品。
再次是视角的发现:用新的切入角度,使人们对习以为常的生活另生一种观照。如发现自然界弱小生命蕴涵的力量,发现普通人的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这些就要求学生作为写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生活积累,有自己的生活体验。1.走出单纯的模仿,真正凸显自己的个性。
我们可以看到,从一般的学生课堂习作到高考满分作文,从新概念作文比赛到《萌芽》《美文》(少年散文版)等报刊发表的优秀作品,很大一部分文章都有这样一些共同问题:缺少当代青少年应有的精神风采,而常常是或轻率地揶揄神圣嘲弄崇高,或眼光毒辣而过于阴冷,其人生在迷茫无奈中挣扎,多有反叛传统、反叛文化、反叛古典的倾向;其描写的世界也与以前的年轻人完全不一样;作者笔下的母语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汉语写作,语言欧化单一,有的甚至是粗糙,母语的典雅丰厚的魅力在其笔下很难看到;文风常常柔弱缠绵或无病呻吟;即使涉及到思想也常常是充满了虚空的味道。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在阅读批改一些有个性的学生作文时我也逐渐认识到,凡是学生中有独创性的文章,都对时代、现实、自我有深刻的理解和强烈的感受。具体点说,就是能够将对现实所表现的各种心理感情倾向,渗入到具体的艺术感受之中,从而使它变得大气,获得艺术穿透力。这往往也是今天学生写作中所最欠缺的。受“80后”写作影响的中学生,他们认同、追寻,并不约而同地模仿的常常只是宣泄某种愤青似的情绪,即反叛精神中所蕴涵的自恋倾向,柔弱缠绵的文风较为常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我们教师的有效教学。我们应努力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明白,写作离不开必要的模仿,模仿也是写作的一种手段;但模仿绝不是作文的全部。真正的写作只能是个性,是自我,是创造。即使模仿也应该找到与自己写作个性相似的作家作品,而且不能停留在“80后”身上。
我在作文教学中深深地感受到,独创性除了要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是否具有善感的心灵、丰富的个人体验。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思想与写法上的正确引导,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一样,个性才能不同,对世界的洞察力、理解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写作应该有其个人的生命印记,无论从语言到思想都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就拿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激情来说,可以是湍急澎湃、奔放热烈、激越昂扬、沉郁悲壮、灵动飘逸,也可以是宁静明丽、伤感流连、冷峻庄重。对现实所表现的各种心理感情倾向,组成了作者具体感受世界的主导色调,是作者确定其个性风格的内在动力,让作文刻上了明显的“本我”胎记。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语言是个人存在的独特形式。我们应努力在写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找到语言的位子。
我们应该理解真正的写作要走的只能是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路。千百万人地挤在一起,即使你勇敢又聪明也只能是一棵墙头草,发出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80后”写作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内涵,我们可以吸收其优秀的东西,但写作生命的激情只能来自现实,它一定是对现实强烈、生动的审美感受,是对世界具体感受的独特方式,是能动的创造与生发。只有这样的写作才能发掘出生活中真正要表现的事物,才能够逼近人的生命内核,更好地关注人的精神性的内容。2.初步建立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体系。
我们思考与探索的对象是“人”,认为写作是一个人的精神的智性的活动,是一种生命的行为;作文教学的起始点与归结点是对“生命”的点化或润泽,是对人生的体悟,而决不是把写作仅仅建立在操作的层面。即便其中有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也是对“人”的认识和思考的结果。我们应把写作看成是人的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中学生,其人生意识、人格意识已开始形成。写作是指向自我实现的,中学生在作文中要陈述事实,表露感情,阐发观点,都只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作文是心灵的外化构建,是心智的语言载体,写作教学的第一层面就是把学生潜在的能力激发出来。提倡个性化写作,意味着写作者对生活对生命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至少是有所感悟有所体味的独特的体验,这是一种只属于“我”的别人无法取代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小天地”。
达到这一认识高度,一切技术层面的训练就有了根,就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一类写作技巧手法,也都应以写作主体的意志情感为触发点,才能率真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技巧才有生命活力。手法,如现代主义的荒诞变形,沈从文的清丽婉约,都是对生活的一种透视感悟。语言尤其如此,所以汪曾祺说,语言是文章本身。好的语言应该是你内在精神的再现,也是你生命的外化。追求语言首先应从内在情感出发,这方面,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感悟到作文对语言的追求是为了达到一个“意”,而不是为语言而语言。追求语言的“痛苦”,其实是表意传情的痛苦,正所谓“字字辛酸泪,句句情思意”。
六、让学生在体悟生活、感悟生命中由“心有所想”发展到“写有所成”
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可以感受到:一个经过教育培养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学生与一个缺乏写作培育的学生的最初差别,往往就表现在当两个人同处材料丰富的外部生活世界时,前者可以迅速地从中获取写作所需的种种印象、认识、情感体验等等,形成自己多姿多彩的内部世界;而后者则完全有可能内心一片茫然。这正如罗丹所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种“发现”力,便是由外部世界向内心世界的转换能力。
两者之间的另一个明显差别,表现在当两个人都拥有丰富的、心理内涵相似的内部世界时,后者可能让它长期停留在从外部世界形成印象、认识、情感体验时的原生状态;前者则可能将这一切及时纳入主体自我反思的审美视野之中,能够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生命对话,重新辨析、感悟、提炼、重组,改变它的原生状态而创造出新的内心图式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在阅读了与自己的内部世界在心理内涵上相似甚至一致的同学的优秀作品,会发出一种感叹:“我怎么就没想到要写呢?”其实,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它是一个人的智慧生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主体意识的自我反思。其未来作文的基本雏形正是在这个与自己生命、生活对话,并能够反观自省的过程中设计完成的。
当然,“心有所想”并不就等于“写有所成”。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人都能体验到,将“心有所想”转化为文本的过程,并非简单地用文字记录的过程。这其中埋伏着重重写作难关,我们不排斥写作的方法,如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等,只是它应该包含着学生“心营意造”之功,这里体现着写作者生活积累与智性能力的高下,更体现着写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这种感悟是一种个体化的审美感受力,是对语言精微之处和技巧的洞悉能力。每一篇作文其实都是一部与学生个体有关的“历史”;每一部作品都是写作者用文字建造出的一个和“我”有关的世界,存储“我”的生活、想象、虚构、质疑、批判和向往,承载“我”的趣味和思考。这一切,我上面也谈到过,对写作者来说不是天生的,通过教育是可以培育的。写作教育的功效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写作者在寻求自我个性精神、思想情感的展示中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将生命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写作中。^
第二篇:生命是一种伟大的存在概要
生命是一种伟大的存在
汉阴黄冈创新学校 初二(2 杨世林
当我们看见小草翠绿, 树影婆娑;听见虫鸟鸣叫, 天籁之音;闻道清新空气, 百草芳香时, 我们会感到万物欣欣向荣, 世界充满了生机。生命是自然界最宝贵 的财富,最和谐的画面。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因存在而伟大。
周总理曾今说过:“人生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确,我们的生命很短暂,就像 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却有许多人, 用这小小的一滴水, 开拓了一片大海 王洋!雷锋,众所周知,一个平凡普通却又伟大坚强的人物。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 明了他所存在的价值。虽然他已经与市长辞了,但人们却永远记住了他!人生在 世,归根结底,生命的意义不就在于奉献与付出吗? 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那位背着妈妈上大学的刘霆吗?他在为自己的生命努力 奋斗的同时,也在尽力延续他人的生命。
他的父亲离家出走了, 母亲患上了尿毒症。为了给母亲治病, 耗尽了家里所 有的积蓄, 连房子也卖掉了。在母子相依为命的同时, 他也抓紧了每一分每一秒 努力地学习着。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他考上的大学。
为了能安心上大学, 19岁的他只好背着母亲去学校。为了挣钱买药,他只 好在食堂打杂工。为了照顾好母亲,母子俩挤在一张床上,同吃一份饭!尽管经 受着千辛万苦,但刘霆从未放弃过,从未抱怨过,也从未逃避过。因为他懂,他 不仅为自己活着,也为许多人活着,与此同时,许多人也为他活着。
他们母子俩就这样相依为命的活着, 刘霆也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背着母亲 上着大学。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要远远地优越于刘霆, 但为 什么有些同学却不珍惜时间, 不努力学习呢?为什么偏要浪费这宝贵的青春, 宝 贵的生命呢?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上天赐予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活 着, 不是孤独的。身边的父母在默默关爱着我们, 我们身边的老师在谆谆地教导
着我们,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在默默地支持着我们。
我们活着, 我们存在着, 存在就要有意义, 存在就要有价值!为了体现生命 的价值,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才能尽自己所 能,为他人奉献,为国家奉献,为社会奉献!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我们肩负着家 庭与祖国的期望。因此,我们存在,我们就有责任!生命固然短暂, 如果你加倍珍惜生命, 生命就会延长, 就会更加精彩。那些 感叹生命短暂的人, 往往无所事事, 虚度年华, 而那些使生命充实的人, 生命总 是眷恋着他。
同学们,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存在,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 请你为生命 装上翅膀,让它绽放异彩,让它展翅翱翔!
第三篇:绘画是表现自我的一种存在方式
绘画是表现自我的一种存在方式
一幅好的作品,应该留下自然所不能替代的东西。即:我们因个人的喜好、性情、学识,对所感受的物象根据立意进行取舍、整理之后,采用相应的绘画形式加之表现的结果。绘画艺术创作是个人化的行为,没有既定的成规,但也不是无章可循。正是由于艺术世界无穷尽的可探索性,才使得艺术如此千变万化。艺术需要激情和感觉,它带给你瞬间的灵感和顿悟,可以说激情是引导创作的开始。不过,我认为理性地思考也同样不容忽视。不同的艺术追求会使画面的效果大相径庭。
当我确定了一个我感兴趣的表现主题或对象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突出它的特点。如何牢牢地抓住当时当地的感受,并特别注意针对不同景色的感受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同时探索新的绘画表现语言。就个人的创作经验而言,我遵循“变化中求统一”的作画原则。这种“变化”依托于各种各样的对比关系,如强弱对比、虚实对比、形色对比等构成画面的诸多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我在作品《春的气息》(1999年,140×120cm)中就充分考虑了各种对比关系的运用与“春的气息”这一主题之间的关系。画中梧桐树的枝条在风中舞动,和淡雅静谧的画面气氛形成动与静的对比。浅灰色系的同类色关系(如绿色系的走势和安排在画中的协调作用)是产生画面整体气氛的因素,枝条有轻重缓急的线形变化,和背景中房屋轮廓线的笔直形成对比。画面中小面积红与绿的补色对比在大面积的淡灰色对比中更加夺目,这个地方既是画面色彩纯度最高的部分也是线条密集处,同时黑白对比最强的色块也集中于此,我把它称为“画眼”。在几乎平涂色块的背景处理上,这些枝条更显示了丰富的色彩变化。
创作时我几乎不刻意追求画面的空间感,只讲求画面色彩关系的处理和画面各种对比关系的层次安排。点、线、面的构成是画面形式感的基础元素,当绘画抛开了主题性时,现代主义画家更多关注画面形式语言的探索。空间意识被弱化,透视规律不再被奉为宗旨之后,绘画回到最本质的表现。从后印象派开始就有不少大师进行这方面的艺术实验,他们的经验给我不少启发,尤其是凡高的用笔、马蒂斯对色彩关系的处理,还有毕加索多视点的理性分解和重构,维亚尔画面的形式处理等。作品《南国林涛》(2004年,38×46cm)就是我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整个画面是以点线、面的构成形式出现,没有明确的主题,只有抽象的形式。不同的点状笔法使画面产生了质感的变化,几块灰色块的形之间有一种势态形成了一股向心力,围住画面中零散不规则的散点,通过间杂安排小面积、高纯度的红黄绿小色块使这个部分成为画面的主体。那些看起来随意的用笔是经过了仔细推敲后安排的。在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着重于画面形式感的处理,也考虑笔触和肌理质感的关系。同样地,在《山野》(2005年,73×54cm)的构图和形式以及笔触的处理等与《南国林涛》有许多共通之处。此外,我在作品《北方-旱春》(2005年,160×180cm)中,仍然继续画面形式的探索,落笔之前对于构图进行过思考并根据现场写生的经验安排了画面的线形框架,这件作品基本是点、线条和色块的结合,高明度低纯度灰色系的细微变化产生的画面平静感和线的波折动感之间的对比。画面前方的线条硬直,而画面后方的线形浅淡。为了突出画面的节奏感和松紧关系在画面的主要部位加强了黑白对比和造型的的变化,笔触也处理得更厚重,与画面其他部分的平缓用笔有所不同,这样的处理使画面的各种对比关系更加丰富。这就是我所需要的变化。同时我认为笔触的表现力和节奏感对传达情绪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作品《北方-旱春》没有像《山野》那样处理成高纯度的色彩对比关系,而是更多考虑色彩与表现形式内容和情绪的需要。《绿韵》(2000年,58×60cm)的创作主要是从形和色彩关系角度去表现它,从画面外围的冷色调的蓝绿到中部的黄绿暖色调的色彩冷暖对比,为了与满眼鲜艳的绿色进行对比,白色灰色的树干被处理成偏红的色彩。对比色的运用使画面更响亮。树形的处理上注意了空间疏密的安排,树叶被处理成各种点状的变化。在绿色系的主导关系中,形的变化加强了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沙家浜》(2005年,80×65cm)是一件高纯度色彩对比的作品。在色彩表现方法上,吸收了野兽派的色彩表现法,马蒂斯认为空间是依靠色彩来表现的而不是光线和透视构图上。不同的色相不同的造型分布拉开了画面的结构层次,丰富了画面语言的表现力。
对于我来说,写生就是创作。我的创作离不开能够触动心灵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总能不断地增加我鲜活的感受和创作活力,如果总是被动的描摹自然就会失去画画的兴趣,而主动的表现就会把握好主客体与绘画的关系。
创作和学习是一体的,古往今来的画家们无不是在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过程中成长。西方绘画的传统是一条绵延不断的河,即使是在号称破坏一切和颠覆架上绘画传统的后现代艺术实验的大潮汹涌之际也未曾枯竭。人类视觉审美需求决定了它的存在。美的法则不一,可归结为“万变不离其宗”。在艺术技巧花样翻新的时期,怎样增加艺术内涵和突显个人审美情趣也是画家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在现阶段的创作中如何的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并逐渐地让自己的绘画语言清晰可辨,是我当前所要努力做的事情。
第四篇:写作是一种生命的自觉
写作是一种生命的自觉
在遥远的大西北,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一个马背上长大的青年,怀揣着作家梦,没有老师、没有书籍、生存环境贫穷闭塞,对梦想的追寻犹如在茫茫黑夜中跋涉。然而,因为选择,因为坚持,因为自强不息,更因为从生养他的西部厚土里,吸收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和文化营养,这个青年改变了命运,由农民之子成为了教师,由教师成为了著名作家,由“一个人的西部”影响了一群西部和非西部的人。他,就是国家级作家、甘肃省作协副主席、西部文学领军人物雪漠。这段“战胜自己,改变命运”的生命历程,则写入了他的新书《一个人的西部》。
10月17日下午,雪漠携首部自传体长篇散文《一个人的西部》和最新长篇小说《野狐岭》亮相青岛书城,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从文学的自觉到生命的自觉
记者雪漠先生,您生于大漠,长于大漠,并历时二十多年将笔触投向那片浩瀚的西部草原、大漠,比如《大漠祭》、《猎原》、《白虎关》、《西夏咒》等,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斗争,记录着一代人的生活,触及了西部环境问题的隐痛。请问您的写作是出于生命的自觉,还是文学的自觉?
雪漠一开始是文学,我从小有个文学梦,但随着成长,文学退居次位,升华为文化。后来由从文化又升华为心灵,最后变成生命。我现在的写作是一种生命的自觉,不像写作,或者说超越了写作,比如《一个人的西部》,它不靠具体的章节来吸引人,不在乎段落、文风、修辞,而是展现整个生命的状态。
记者:您曾经说过《一个人的西部》是“把自己作为一个标本展现给世界”,您期望大众从您的这个“标本”身上,参悟到什么?
雪漠:我只是想告诉世界,许多时候一个人的命运,源于自己的选择。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命相学”对中国人的毒害很大,它是一种唯心的古代哲学,中国人的落后与此有关,让人感觉有个“命运”在主宰。但实际上,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改变在于选择,在于文化,当 种文化进入生命,生命就起了变化。
记者:您个人经历了从农孩,到小学老师,再到作家,这种“神奇”的变化也是源于此?
雪漠:是的,我从30年前到今天,每一个阶段都是我自己选择的结果,当一个人有了一种强大的意念,并有一种文化给来的自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着文化的力量,我相信“命由心造”,《一个人的西部》正是展现了这种文化性。而《野狐岭》展现的是100年后的目光来关照100前的历史,出现种落差,来验证这种选择的可能性。
记者:您对“一带一路”中的西部精神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诠释?
雪漠:西部精神里既有当下关怀又有超越精神。西部不仅仅有贫瘠、苦难,西部更有承载人类超越世俗功利、追寻生命意义和灵魂升华之梦想的哲学、文学、艺术、信仰,这些构成了西部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文学回归原点
记者:您作为大手印的传承者,从十七岁起拜师、深研、实修,您的修行与您的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雪漠:它是一种生命的程序,在这种生命程序的影响下人会一天一天走向博大,它提倡的是对世界的帮助和奉献,它还提倡自我人格的修炼和灵魂的重铸,在这种精神的关照下,一位作家会越来越大气,更容易回到文学的原点。我正在推进的“文学启蒙运动”,就是去除文学中功利的东西,让文化回归美学的范畴,艺术的范畴,而不是关注销量,以及背后所能带来的利益。
记者: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中,有没有您比较喜欢的纯文学的作家?
雪漠:有的,比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罗斯的人们比较关注内心,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一见面,不会聊股市,不会聊物价,而是一起探讨灵魂问题。而国人在聊什么?青岛的“大虾”引发的群体恶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是对正能量的冲击,也折射出整个民族安全感的缺失。
记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笔来记录历史和苦难,她的《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根据大量的采访,根据很多真实的人和事,撰写而成。您似乎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在写作的准备中,采访了无数的牧民,您如何看自己与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同与不同?
雪漠:相同的是,我们都直接脚踩大地,有一颗悲悯之心。不同的是,她严格意义上是记者的身份获奖的,她把真实展示出来,而我把这些上升到了艺术的境界,比现实世界更有力量。就如同我们同时在一个葡萄园里,她把葡萄整理成她喜欢的样子,展示给世界,而我则是把葡萄酿成艺术的美酒。她的是纪实作品,我的是艺术品。
采访手记:
与雪漠老师的对话,准确地在签售前的半个小时里顺利完成,除了他那带着大漠口音的普通话着实考验听力,整个对话亮点频频,我们从文学聊到哲学,聊到对最新社会热点的看法……他对事物的看法一针见血,不会左右摇摆,他的精神世界的根基牢固而坚定。
令记者惊讶的还有签售会上读者的热情,很多热心读者从北京、合肥、济南等地特意赶来,一位来自合肥的孙先生说,雪漠老师的作品指导了他的人生,作品里有种让人心情平静的力量。而记者读过《一个人的西部》发现,这果真是一部自然流淌的作品,不饰修辞,却用生命的真实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第五篇:写作是一种打开
写作是一种打开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提高语文素养。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偏重于以书本素材为主体的应试训练,忽视生活实践。这就使得不少学生的作文显得枯燥乏味。其实,每个人都是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要拓宽认识时空,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经过实践我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在实践活动中提升。为此,我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了丰富多采的实践活动,采用了各种生动活泼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增强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策略一:创设活动情境,积累习作素材
1.活动形式多样化 拓宽素材空间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积极地、灵活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1)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
演一演――课本剧 说一说――做小导游
讲一讲――故事会 播一播――新鲜见闻
辩一辩――辩论会 赛一赛――演讲、背诵等
做一做――游戏作文 合一合――学科整合
(2)走进自然
春天之约:找春天、画春天、照春天、唱春天、赞春天
激情夏日:碰碰凉里乐趣多、夏日的雨、夏夜多美、夏天真热呀!
收获金秋:落叶的梦、秋天的色彩、秋天的收获、寻找秋天
冬日情趣:真冷呀、打雪仗、雪、冬日水仙
自然景观――山川田野
自然现象――风云雨雪
自然景物――花草树木 鸟兽虫鱼
2.广泛阅读,丰富素材内容
小学生在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还相对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阅读来拓展视野,提高情趣,增加写作素材。阅读是感性知识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大量的阅读,尤其是语文实践活动下的研究性阅读,会使学生主动收集资料,提升人格,陶冶情操,举一反三,把对材料的规律性发现主动应用到作文中去。另外,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对阅读对象中的人物形象、思想观点、写作方法、语句修辞等产生兴趣,并将其作为相似模块在写作过程中学习和模仿,这对于促进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同样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我经常通过开展广泛阅读,亲近媒体和日常积累等活动,来积累写作素材。
策略二:运用活动素材 创新习作类型
1.想象型作文。“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写想象中的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提出的新要求。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2.应用型作文。应用型作文即设计能将所学知识付诸生活应用或工作实践的习作题目。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标,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应用型作文,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形成技能技巧,而且可以“使儿童真实地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强化学习动机。
3.创造型作文。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诠释也极富独特性和创造性。创造型作文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适当地对文中人物进行心理描述,对文中情境进行想象,或者把书中内容改编为小话剧进行表演等,如学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后,让学生写一篇《漫游海底世界》的文章;在学了《邱少云》《小珊迪》等写人物为主的课文后,布置学生睡觉前在脑子里设想一下课文中人物的形象,与人物对话,第二天早上向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进行创造型作文的活动。
策略三:自主开放创新,促进写作多元
1.文体自由:《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记实作文主要包括周记、日记以及观察作文,而想象作文的内容却极为广泛,包括童谣、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等,但传统的作文教学偏重于记实作文而忽略了想象作文。“想象力的发展与思维和记忆的开发,与孩子的情绪和心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在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想象作文时实现自主作文的彻底样式。在内容上,它不必拘泥于实人实物;在形式上,它也可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它的主动权可以完全掌握在孩子们手里。
2.立意自主: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具有不同立意的作文。
3.表达自由。作文有法,但无定法。作文指导要立足于开拓思路,而不要在写法上给学生太多的框框。让学生放胆写作、自由表达是体现学生自主性的一个方面。表达多样化,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以求构思新、表达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在写作顺序结构安排上,可采用顺序、倒序、补序、插叙、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等多种形式。在语言表达上,可运用不同的词汇、句式、修辞,生动自如地表情达意,写出自己的“活语言”。
写作其实是一种打开。我们应积极创新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打开记忆,打开生活,打开心灵,打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