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美术高中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二课资料经营画面

时间:2019-05-12 05:4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湘版美术高中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二课资料经营画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湘版美术高中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二课资料经营画面》。

第一篇:湘版美术高中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二课资料经营画面

湘版美术高中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二课资料经营画面

[教学任务]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以及摄像机上常用键的功能;观看镜头里的画面,体会画面与平常所见场景的不同视觉感受;通过欣赏镜头画面,了解基本的画面构成原则,学会处理主体与陪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影片中的光线、色彩的运用,让学生关注到影片情节以外的东西。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设置了两项学习活动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前面的“思考与交流”来灵活安排。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在了解了摄像机的结构与功能后,亲身感受摄像机的性能,试着用它来拍摄某个场景。此活动侧重于尝试性的体验。在拍摄完后,通过交流与互评,试着用摄像术语来评论拍摄效果。第二个活动则是此课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拍摄时考虑技术含量更高的因素,同一组静物,利用不同的构图、在不同的光线下、不同的色彩氛围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感受,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体验,看如何将静态的东西拍得更富生气与变化。两个活动都重在强调学生自己动手拍摄,自己感受摄像机,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提升自己对影片的审美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的重点是镜头里画面效果的处理。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摄像机;接着分析镜头画面,让学生掌握摄像里的基本术语与基本原则,可以边讲解边演示镜头,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拿起摄像机感受镜头画面;然后分析画面中其他的元素:光线与色彩,这是摄像时必不可少的既能增强画面感又能推动情节发展的两个很重要的元素,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结合摄影或色彩学来讲授。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自主动手感受摄像,综合考虑种种元素拍摄一段素材。

教学材料分析

摄像艺术已越来越接近平常人的生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一门人人都能进行简单操作的艺术形式。教材开始部分的文字就是拉近摄像艺术与学生的距离。首先,了解什么是摄像艺术。摄像艺术须掌握必要的技术设备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进行。它以光学镜头、摄像机和胶片为主要工具和材料,经过曝光、洗印、放映等主要工艺过程,在银幕上呈现为一系列活动的影像。这个影像系列,可以再现对象的主体形态、轮廓形式、表面结构、空间透视、色彩层次、运动速度和节奏,具有四维(长、宽、高、时间)的特性。其次,根据教参第68页的图片讲解摄像机的构造与功能。

教材内容的主体部分包括三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都是摄像艺术的入门知识。第一部分是此单元课的重点,主要是将镜头里的画面定格,来具体分析拍摄距离、画面中主体与陪体的关系、画面中的环境、人物的摄像构图原则、画面中的地平线、画框外空间的表现(即与下个镜头的转接)和主体运动时画面的处理等七个知识点。而且都配有相关的“思考与交流”,旨在使学生在学习了知识点后,能马上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影片的欣赏中,运用到实际拍摄中。

首先要确定摄像中画面的概念,画面是电影最小的构成单位、映现于银幕上的活动视像、一幅幅电影摄像的构图。摄像是运动的艺术,它的构图不同于绘画、照相的构图,它不是静止的,而是活动的、变化的。但在一定时间内,拍摄对象又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这就构成了摄像中的画面。

接下来是此部分的第一个知识点——摄像中的景别, 景别是摄像机与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景别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远景是摄像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还宜于表现规模浩大的人物活动,如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人如潮涌的游行示威,千军万马的对阵厮杀等。全景是摄像机摄取人像全身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其周围部分环境。全景具有较广阔的空间,既能展示出比较完整的场景,又可使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相互的关系得到充分的展现。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全景和特写相比,视距差别悬殊。如果两者直接组接,会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大幅度的跳跃。运用得好,常能取到特有的艺术效果。中景是影片中只取人像膝盖以上部分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显示人物大半身的形体动作,是影片镜头中占数量较多的一种景别,常在叙述剧情时使用。中景的视距比近景远一些,能为演员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既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表情,又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由于取景范围比近景宽广,能在同一画面中拍摄几个人物及其活动,因此它在展示人物关系上尤显便利,演员也不会因为空间窄小而与周围气氛、环境脱节。中景在影片中,大部分用于需识别背景或交代动作路线的场合。其运用得当,不但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清清楚楚,揭示出人物的复杂关系和不同性格。近景是影片中摄取人物上半身或人体局部形象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近景有时也摄取景物的某一部分。近景的视距比特写稍远,有些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镜头,又称为中近景。近景中,人物上半身活动和面部表情占据画面显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摄像是门新兴的艺术形式,考虑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配备相关的摄像器材,所以此单元课主要是以欣赏为主,实际操作为辅。在了解摄像基本术语的基础上,提升他们对各类影片的欣赏水平,不再简单地停留在对影片情节的关注上,更多的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揭开摄像艺术的神秘面纱,使其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营造这种平近感,可通过一系列经典影片的欣赏唤起学生对摄像艺术的兴趣,对于掌握它有十足的把握。

本课可分为4~5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先了解摄像艺术的“武器”——摄像机。教师可用最常见的DV摄像机入手,对摄像机的结构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其各个部分的作用与用法。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实物展示。然后让学生手持着摄像机进行拍摄,可以不考虑情节。然后再将摄像机放在三角架上再拍摄一段,拍完之后对比着放给学生看,观看过程中适时地指出拿摄像机的第一要诀:稳。指出初学者拿摄像机拍摄时,每个镜头可停留3~5秒后再移动位置,并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持机姿势。接下来观看电影片断,感受景别变换的视觉变化,每个景别的侧重点在哪。可以让学生用数码变焦或是自己移动的方式试拍景别变换的镜头,拍完之后做对比播放,让学生自评、互评讨论两种方法的好处与不足之处在哪。

第二、三课时: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可节选一些影片的片断或是定格其中一个画面,结合知识点来讲解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然后设计一些尝试性的练习,设计一些故事情节,让学生用手绘的形式将这些情节场景表现出来,看哪种构图形式比较合理,比较能反映主体与陪、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课时:还是以欣赏片断为主,讲解光线的强度有强、弱之分,能带给人物表现怎样不同的感觉,分别用来表现怎样的场景。光线的方向有顺光、逆光、侧光等,不同方向的光线也能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让学生欣赏影片,表述不同方向的光线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氛围。光线的色调,不同的色调会使镜头画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温,因此白平衡的调整是个很重要的技巧。教师应给予着重讲解。另外,光线有自然光与人造光之分,可以让学生结合“思考与交流”进行尝试性的练习,试着使用调节光线不可少的白板。最后,让学生分析影片中哪些场景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适合表现什么样的情节。

第五课时:以欣赏影片入手,综合色彩学的知识,看色彩在影片中是怎样被运用的。播放黑白影片、彩色影片,在黑白影片中运用色彩或是在彩色影片中有黑白片断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感受这些特殊处理的作用,试着写出一篇关于电影中色彩运用的小论文。

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课程中有许多实际操作的活动,如某位同学在课堂中播放他自己拍摄的影片,然后让同学们进行评价,分析在这个影片中该同学注意到哪些构图原则以及运用到哪些拍摄技巧,并指出其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接下来让该同学自己讲解他的创作意图和注意到的原则以及拍摄技巧,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构思一下重新拍摄的思路。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将学生阐述的内容进行归纳,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与扩展。[参考教案]参考教案

第二单元 第一课 经营画面 棗——奇妙的光影效果

教学目标

通过对电影片断的欣赏,初步掌握摄像艺术中光影效果的处理。并能对电影中的光影效果进行评析,讲出处理的方法。

教学内容

摄像艺术中光线的知识与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优秀电影片断、摄像机、白板或是白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带领学生感受不同的光源。根据天气而来,如果是晴天带学生来到户外,感受太阳光,看阳光照在物体表面有什么样的感觉。然后进入教室,拉上窗帘,感受光线缺少时带给人的感觉,然后打开教室内的照明灯,看又带来什么感受。教师还可带来有色纸罩在灯管上,让学生体验不同颜色的灯光会制造出什么样的氛围。并将这一切用摄像机记录下来。

(二)探究

1.欣赏不同光线强度的电影片断:强光场景、弱光场景。

提问:强光多用于什么场景,弱光用于什么场景,分别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不同方向的光线的电影片断:顺光场景、逆光场景和侧光场景等。教师出示光线布置图。示范反光板的用法。

让学生分析不同方向的光线用于什么样的场景,用来表现什么情节内容。

3.将最开始拍摄的自然光下的教室和灯光下的教室画面播放出来,便能发现色调跟我们肉眼所见的不同。在这时适时提出白平衡。然后讲解白平衡的校正,怎么使用白平衡,以取得跟我们实际观看的情景色调相近的效果。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光线的运用是根据情节的需求,因此在自然条件受限制的时候,大都会用上人造光线,一来不受天气约束,二来能制造出许多特殊的效果。在电影拍摄中,运用自然光或人工光是一门艺术。涉及照明器材的使用,光线设计,现场布置,光位、光比、影调及光影效果的确定,镜头布光处理等,播放一些电影片断,让学生分析哪些场景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而且这些光线的方向是怎样的,尝试画出灯光布置图。

(三)小结、评价 小结:光线的运用是灵活多变的,光线的色彩、不同角度的灯光运用,都能给影片增色不少。给物体补光或是挡光,以及进行白平衡校正也是不可缺少的技巧。

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画出光线图,能否讲解电影片断中光线的运用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能否各抒己见,对于白平衡的调节是否都能掌握。

第二篇:47高中美术 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三课资料教案 湘教版

湘版美术高中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三课资料

拍摄自己的故事

[教学任务]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是合理地组织自己的摄制小组,综合前两课所学内容,分别完成剧本的编写、拍摄技巧的使用、镜头的剪辑,拍摄出一段有完整情节,带一定思想、情感的影视作品。并具备欣赏与评价多种类型影视作品的能力。在了解摄像流程的基础上,能初步掌握这门艺术,并试图通过此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环境及其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教师等的感情与看法。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设置了三项学习活动建议。本单元课是整合课,即让学生将前面所学技术整合来运用,拍摄出属于自己的影视作品。这三项学习活动是按照课程的发展而设置的,层层深入。活动一是剧本的编写,这是影视作品拍摄的第一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写剧本,用现在最受学生欢迎的MTV作为引导,让学生为某首歌曲写MTV的剧本。教师可挑选一些学生最喜欢的歌曲的MTV欣赏,边欣赏边讲解剧本的编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二是镜头剪辑技巧的运用。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一同开展。活动三是综合性活动,此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全部运用起来。同时也告诉了学生影视作品的类型,以及摄像艺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能通过此活动的学习真正掌握摄像艺术。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是将摄像艺术进行到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综合学习的阶段。此课的学习其实也就是告诉学生拍摄一部影视作品的完整的过程:从剧本的写作到镜头脚本的描绘,再到镜头的剪辑,使看似分离的镜头成为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并能表达出拍摄者的意图与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能让学生熟悉拍摄的流程,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尝试、体验,然后发挥他们的特长,组织成不同风格的拍摄小组,完成一部能反映学生情感、思想的摄像作品,并组织影视作品欣赏、交流活动,接受来自各界的评判。

教学材料分析

上一单元课是探讨一个个镜头的拍摄技巧,此单元课则是让学生进行实地拍摄,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此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即要想拍摄属于自己的故事,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这部分分两个阶段,首先是成立一支兴趣相投的摄制小组。教材中电影《可可西里》的介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需要名演员、不需要华丽的场景、不需要高额的制作费用、不需要精良的摄像器材也能拍摄出好作品,关键是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题材,巧妙的剧情构思,以及合作默契的剧组成员。先让学生了解主要剧组成员的工作。摄制小组有两个主要部分:艺术创作部门、专心

爱心

用心 行政管理部门。艺术创作部门又有四个小部门:(1)导演部门:导演、副导演、导演助理、场记、演员组长(兼)、主要演员、武打设计、剪辑师、剪辑助理、数字特技创意导演、数字特技操作员、字幕员。(2)摄影部门:摄影师(摄影导演)、副摄影、摄影助理(一助、二助、三助)、照明设计、照明助理、电工、机械员、辅助设备操作工人、剧照师、特技摄影师、场工。(3)美术部门:美术设计师(艺术指导)、副美术、美术助理、服装设计、服装员、服装助理、化妆设计、化妆助理、道具组长、道具助理、动物道具管理员、烟火师、烟火助理、枪械员、置景组长、绘景师、模型师、工人(泥瓦工、木工、漆工等)。(4)录音部门:录音师(音响导演)、现场录音助理、后期录音助理、作曲、音乐录音师、乐队、拟音师、拟音助理、音频工程师。行政管理部门包括:制片主任、生产制片、生活制片、外联制片、剧务、场务、司机、会计、跟组医生。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精简摄制小组,教材52页下面三幅照片就是学生组成的剧组。

其次是文学剧本的编写。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以电影剧本为例,跟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不论剧本是全用对话或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一部电影一般需要观众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出判断──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也就相当于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为了能及时地抓住观者的兴趣,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观者明白谁是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在第一幕结尾处要有一个情节点。所谓情节点就是一个事变或事件,它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这一事件一般出现在第25~27页之间。第二幕,或称对抗。第二幕是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90页。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一旦给剧中的人物规定出需求,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这样就产生了冲突。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第85~90页之间。第三幕,或称结局。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教学任务]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是合理地组织自己的摄制小组,综合前两课所学内容,分别完成剧本的编写、拍摄技巧的使用、镜头的剪辑,拍摄出一段有完整情节,带一定思想、情感的影视作品。并具备欣赏与评价多种类型影视作品的能力。在了解摄像流程的基础上,能初步掌握这门艺术,并试图通过此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环境及其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教师等的感情与看法。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设置了三项学习活动建议。本单元课是整合课,即让学生将前面所学技术整合来运用,拍摄出属于自己的影视作品。这三项学习活动是按照课程的发展而设置的,层层深入。活动一是剧本的编写,这是影视作品拍摄的第一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写剧本,用现在最受学生欢迎的MTV作为引导,让学生为某首歌曲写MTV的剧本。教师可挑选一些学生最喜

专心

爱心

用心 欢的歌曲的MTV欣赏,边欣赏边讲解剧本的编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二是镜头剪辑技巧的运用。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一同开展。活动三是综合性活动,此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全部运用起来。同时也告诉了学生影视作品的类型,以及摄像艺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能通过此活动的学习真正掌握摄像艺术。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是将摄像艺术进行到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综合学习的阶段。此课的学习其实也就是告诉学生拍摄一部影视作品的完整的过程:从剧本的写作到镜头脚本的描绘,再到镜头的剪辑,使看似分离的镜头成为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并能表达出拍摄者的意图与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能让学生熟悉拍摄的流程,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尝试、体验,然后发挥他们的特长,组织成不同风格的拍摄小组,完成一部能反映学生情感、思想的摄像作品,并组织影视作品欣赏、交流活动,接受来自各界的评判。

教学材料分析

上一单元课是探讨一个个镜头的拍摄技巧,此单元课则是让学生进行实地拍摄,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此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即要想拍摄属于自己的故事,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这部分分两个阶段,首先是成立一支兴趣相投的摄制小组。教材中电影《可可西里》的介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需要名演员、不需要华丽的场景、不需要高额的制作费用、不需要精良的摄像器材也能拍摄出好作品,关键是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题材,巧妙的剧情构思,以及合作默契的剧组成员。先让学生了解主要剧组成员的工作。摄制小组有两个主要部分:艺术创作部门、行政管理部门。艺术创作部门又有四个小部门:(1)导演部门:导演、副导演、导演助理、场记、演员组长(兼)、主要演员、武打设计、剪辑师、剪辑助理、数字特技创意导演、数字特技操作员、字幕员。(2)摄影部门:摄影师(摄影导演)、副摄影、摄影助理(一助、二助、三助)、照明设计、照明助理、电工、机械员、辅助设备操作工人、剧照师、特技摄影师、场工。(3)美术部门:美术设计师(艺术指导)、副美术、美术助理、服装设计、服装员、服装助理、化妆设计、化妆助理、道具组长、道具助理、动物道具管理员、烟火师、烟火助理、枪械员、置景组长、绘景师、模型师、工人(泥瓦工、木工、漆工等)。(4)录音部门:录音师(音响导演)、现场录音助理、后期录音助理、作曲、音乐录音师、乐队、拟音师、拟音助理、音频工程师。行政管理部门包括:制片主任、生产制片、生活制片、外联制片、剧务、场务、司机、会计、跟组医生。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精简摄制小组,教材52页下面三幅照片就是学生组成的剧组。

其次是文学剧本的编写。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以电影剧本为例,跟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不论剧本是全用对话或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一部电影一般需要观众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出判断──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也就相当于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为了能及时地抓住观者的兴趣,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观者明白谁是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在第一幕结尾处要有一个情节点。所谓情节点就是一个事变或事件,它

专心

爱心

用心 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这一事件一般出现在第25~27页之间。第二幕,或称对抗。第二幕是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90页。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一旦给剧中的人物规定出需求,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这样就产生了冲突。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第85~90页之间。第三幕,或称结局。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参考教案]参考教案

第二单元 第三课 拍摄自己的故事 ——开麦啦!

教学目标

了解影片拍摄的前期工作,建立有效的工作程序和方式,具有良好的合作态度和检讨评价机制。

教学内容

将学生分成各种职能小组,共同拍摄一个小电影故事。一方面了解摄制小组中各成员的职责,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加强前期所讲授的拍摄技术。

教具准备

教材、剧本、摄像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前面已经讲解过剧本的编写与镜头的组接,而且每组都已经将自己的剧本编写完成,现在我们“开拍”!拿起摄像机拍摄自己的故事!

(二)拍摄开始

1.拍摄时,摄制小组中的主要工作人员的职能(1)拍摄影片时,摄制小组的灵魂人物是导演。

(2)摄影师的工作,以及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场记的工作,是整个拍摄过程中最重要的人,事情繁多,但却必不可少。2.开始拍摄

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导演小组、摄影师小组、场记小组、演员组、灯光师组、录音组等等,让全班同学成为一个大的摄制小组,来共同体验拍摄过程。拿出预先编写的一个发生在教室里的小故事剧本,让编剧小组与导演小组的同学改写成分镜头脚本。然后共同探讨镜头的拍摄,用什么机位、什么角度、什么景别、什么拍摄技巧,画面的构图怎样,演员的位置、怎样走位,灯光的布置,声音的录制等等一系列的细节问题,让学生集体参与。

(三)拍摄结束

最后,播放拍摄的镜头,共同评价,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摄像机的位置是否恰当,灯光的专心

爱心

用心 处理是否合适,声音的录制是否清晰,镜头的转接是否自然,哪些镜头不适合后期的制作,需要重新拍摄,共同讨论,详细记录下来,为下一节后期制作的课程做铺垫。

专心

爱心用心

第三篇:《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资料

《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资料

[资料]教学资料

重屏会棋图(五代)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是描写帝王闲居燕乐的纪实之作。据史籍记载,南唐中主个性缓和而从容,与诸兄弟之间,情分深厚,相处和睦,又谦和下士,礼遇大臣,处处表现出儒者风范,他的形象也因此为人们所乐道。从这幅画看,中主端坐正中观棋,面庞丰满,细目微须,仪态气度确实出类拔萃。其余三人为中主之弟。虽然现在这幅画据考为宋人摹本,原作亦未必为周文矩所绘,但此画出于高手,且必有所依据无疑。本图设色古雅,与人物衣冠和室内陈设的简朴相协调。人物情态刻画细致,衣纹线描皆细劲曲折而略带顿挫,符合周文矩的人物画风格。周文矩,句容(今江苏句容)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南唐中主、后主时期,工画佛道、人物、车马、屋木、山水,尤精仕女。这幅画之所以被称为《重屏会棋图》,是因为弈棋人物背后画有一榻及屏风,榻上摆设壶等器具,屏风上的人物画描绘白居易《偶眠》诗意,而屏风画人物之后又画有一山水屏风,由此造成一画三重棗画中之画还有画的特殊效果,故名“重屏图”。《重屏会棋图》是五代时重要的肖像画作品。不但在人物写真方面达到很高造诣,而且在空间处理上也表现出严谨的法度。观者可以注意到,画中对第三维深度空间的表现,一律采用与画面水平方向成45°角的斜线表示。就以围棋盘为例,每边有十九格的正方形棋盘在画中转变成锐角为四十五度的菱形。这样的处理在画中已成为一种规范,看来宋代界画中典型的空间处理模式在五代已经出现了。

古诗四帖(唐)张旭

《古诗四帖》属于狂草。狂草的前身是“连绵草”或“今草”,早在汉代就非常盛行,但将这种书体的艺术表现力推向极致者,当是唐代的张旭。狂草具有强烈的动感,篇幅大小能够直接影响激情的自由表达。一般来说,用狂草这种书体进行创作,篇幅不宜过小,过小就难以发挥它的优势。张旭深谙此理,毅然抛却前人“尺牍”格局,而以巨幅长卷形式书之,大开大阖,擒纵自如,好似老将驰骋沙场所向披靡,更似海面飓风骤起波澜壮阔,最大限度地凸现了狂草之“狂”!《古诗四帖》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还体现于它的线条构筑。前人的狂草线条多以平动、绞转笔法完成,节奏感并不明显,而到张旭笔下,狂草线条的完成又加进了提按笔法,使节奏感大大增强,这与唐代楷书进入高峰期有关,也与张旭本人同时兼擅楷书有关,因为唐人楷书笔法正是以提按为主要特征的。其次,它的线条多逆锋起笔、中锋推进、浓墨匀吐,时而重若崩石,时而轻如蝉翼,曲直相间,攲正互生,自始至终含蓄圆畅,保持着一股刚健奔放的艺术激情。其三,线条与线条间的穿插,或疏或密,或实或虚,或仰或覆,或承或启,虽满纸烟云、豪放激越,但仍能给人以入规中矩、有条不紊之感。《古诗四帖》是盛唐之音的产物,更是张旭浪漫主义创作方式的产物。张旭为人倜傥放逸,不修边幅,且嗜酒如命,与李白、贺知章等号为“酒中八仙”。他常常在醉中作书,有时甚至以头濡墨,可见其癫狂达到何种程度。

鲁班门下印(现代)齐白石

此印是齐白石的篆刻代表作之一。为白文汉印,更准确些说应该属于将军印的风格。一般汉印,以平方正直为主。将军印因为军中急用,仓促凿就,故称为“急就章”,所以每多敧斜之笔。此四字中带斜之笔,不下十余处。斜笔又忌单向,“门”字向右斜,“班”字中间则向左斜以求协调。因为急就凿成,只能用简练的刀法。这方印的确是用单刀刻成的,刀痕利落,其用刀的方向完全可以分辨出来。当平口两尖刀攻石时,同一刀痕,可以明显地分出两侧不同的形态。受刃面,自然是光洁平坦;入锋面因刀尖的造成明显的崩痕,因而显得凹凸斑驳。但这一路印风需要很好地把握火候,不然一味追求痛快,往往会显得含蓄的韵味不够。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齐氏的生平,可作为苦学成长的典型。他出身清贫,幼年曾和王冕一样放过牛。后习木匠,这方印以及“大匠之门”等印,都是为纪念自己这一段生涯的。齐白石最可贵之处,在于对艺术执著的追求,他勇于创新,决不随俗俯仰。他的印初从浙派入手,也终于为印学辟一新境。如从工整与豪放、工笔与写意上言,他立志于后者,故其书、画、印、诗均以豪放为主格,纯任自然、天趣横溢。

泼墨仙人图(宋代)梁楷

《泼墨仙人图》描绘的是一个袒胸露乳、放浪形骸又笑容可掬的仙人形象。衣袍以高度概括的阔笔泼写而成,豪放简逸,不拘细节。毛笔侧置,顺着衣袍的走势疾速的泼墨,可以鲜明地让观者感受到作者作画时那不可抑制的激情直泄无遗的情形。整个画面用笔劲爽,水墨苍劲淋漓,以墨块为主,只在人物面部、胸部粗略地勾写。人物极其夸张变形,头部以一个奇怪的上大下小的楔形圈出,五官几乎要挤在下部的一条线上,额头显得特别大,比例全失,眼睛细小而且倒垂,鼻子扁阔漫无边际,神态极为滑稽诙谐。仙人那形骸放浪、与世无争的神情也因此被极其生动地刻画出来,这也是作者豪放不羁、超凡脱俗的自我写照。《泼墨仙人图》中人物放浪的形骸、夸张变形的造型、放逸简括的笔墨,都显示出梁楷对传统人物画的离经叛道,正是禅风兴盛的外部条件迎合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最终导致其艺术风貌的变革。

荷石水禽图(清代)朱耷 此幅墨笔画湖石临塘,疏荷斜挂。两只水鸭或昂首仰望。或缩颈望立。意境空灵,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富有层次。八大山人曾自云: “湖中新莲与西山宅边古松,皆吾静观而得神者。”可见其画荷是观察入微,静观悟对而以意象为之,信手拈来,妙趣自成。款署: “八大山人写”,押“八大山人”白文印。八大山人,即朱耷。朱耷(约1626一约l705),明亡后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号雪个、个山、驴、驴屋、掣颠等,江西南昌人。弃僧还俗后取号八大山人,以前的字、号一概不用。江西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国破家亡之痛甚切,装痴扮傻,佯作哑子。性情孤僻,常借诗文书画排遣郁闷。其花鸟画极富个性,成就卓著。师法林良、徐渭、陈淳等写意花鸟画诸家,其花鸟画简练、夸张,大多缘物抒情,如画鸟、鱼,作 “白眼向人”状,以抒愤世之情,署款“八大山人”,连笔如“哭之笑之”,寓“哭笑不得”之意。他的绘画在当时影响不大,但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刻,“扬州八怪”、“海派”以及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均深受熏陶。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这三大类。2.理解具象作品、意象作品以及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1.突破只能欣赏具象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2.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掌握初步的欣赏方法。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附学生作业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及根据图像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像类型的特征。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的“活动建议”主要是让学生根据美术作品的图像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即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要比较的内容,并制成图表。图表的内容大致可以包括:

也可以从形象入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把比较的重点放在人的形象上:

“思考与交流”实际上也是对比三种美术形态。只是,在“活动建议”中,相同的因素是人这个形象主题,我们可以看到,从具象到意象到抽象,人也慢慢变得不好辨认,最后完全认不出来了。而在“思考与交流”中,相同的因素是水果,左边是具象作品,苹果和葡萄都很容易辨认;中间是桃子,已经有些变形;右边的水果虽然也可以辨认,但画面强调的是它们的色彩和形体,实际上是在抽象语言的意义上来运用它们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这些活动来导入,让学生对这三类美术形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教学。

教学基本思路

我们通常把美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形象称之为“图像”,但是这些图像并不全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描摹,而是有着不同的特征。为了便于理解美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象,人们根据作品中形象的特点,把他们划分为三种类别,即具象美术、意象美术以及抽象美术。在这三类作品中,相同种类的作品虽然表现的内容甚至所用的材料不一定相同,但是艺术家在创作时所遵循的观念大致相同。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从形象的不同特点入手,对这三类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逐步对每一类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类型作品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机制。教学材料分析

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像不像某种事物”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评价作品,把作品中的物象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象一一“对号入座”,似乎不能对号入座的就不是好作品。这种看法有部分的道理,因为它涉及的只是具象美术这种类型。实际上,美术作品中的图像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之外,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的内心感受。对于具象美术作品,教材分析了它与客观物象之间的关系。具象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形象来自于现实世界,因此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艺术家要表现的内容,甚至那些没有经过欣赏训练的观众也可以看得懂。教材中列举了东西方的三件绘画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具象美术作品。它们在人物神态、气氛渲染、衣服的质感或空间的暗示上都显得很真实,仿佛我们可以走进画面。在这里艺术家追求的就是“真实”。

意象美术作品虽然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潜在的联系,但是更主要的是艺术家把从现实世界中获得的形象进行了主观化的、情感化的处理,突破了我们经验世界中的物理定律,创造出一些只有在艺术世界中才能存在的图像。教材中对艺术家创作这类作品的时候所运用的方法作了简单的分析,如夸张、变形、重组,或者突出结构特点、改变客观物象的比例以及打破经验性的时空概念等等。教材第5页的作品都属于意象美术的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虽然我们可以辨认出画面上的形象,但它们跟实际生活中的形象有一定距离,不太符合日常生活的逻辑。抽象美术指的是完全不可辨认的图像。这类艺术作品来源于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脱离了客观形象的束缚,而强调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抽象艺术的衡量标准不是形象的准确与否,而是要看作品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平衡、对比、旋律、节奏等因素是否让人感觉舒服。在这方面,有人认为抽象艺术与音乐有相通之处,要靠自己的感受才能领悟。

教材中列出的抽象作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书法作品,一是西方现代派的抽象画。书法之所以能够当作抽象美术作品来欣赏,是因为它根本没有可资对照的现实形象,不存在像不像的问题。在欣赏这类作品时,要注意的是纯粹形式方面的因素,如点画的粗细轻重、结体的疏密、线条的快慢节奏等。齐白石的篆刻刀法苍劲有力,布局又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强烈对比效果。虽然我们可能不认识张旭的草书,但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已经具有一种美感。抽象画分为热抽象和冷抽象两种,康定斯基的热抽象作品使人感到自由、毫无约束;蒙德里安的冷抽象则使人觉得很平静,因为它不是描写什么物理对象,所以我们可以专心地体会各块面之间巧妙的平衡。

教学建议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美术作品的一种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即根据图像反映物象的不同特点而分成的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三种类型。这三类作品在形象特征方面差别比较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结合图片实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分类和体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美术鉴赏课程依赖“讲授法”教学的通用程式,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不同美术类型的特点,并归纳出一定的欣赏方法。2.教师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总结,但不宜过于理论化。3.对于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这些学生比较难于理解的作品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打破那种以“像不像某事”来衡量作品的欣赏方法,使学生意识到美术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的内心感受。而且,对于不同的美术作品,其评判标准、欣赏方法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如果学生对这类作品一时不能理解,教师也不要操之过急,关键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分类并懂得这些作品同样具有审美价值,从而拓展学生的艺术眼界。

本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教学。

第四篇:高中美术鉴赏二单元第七课资料教案湘教版

湘版美术高中美术鉴赏二单元第七课资料

[教材]新的实验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树立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现当代的艺术实验。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思考与交流”来灵活安排。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当代艺术的形态与观念。20世纪以来的艺术通常被称之为实验性艺术,主要是因为艺术家打破了原有艺术的界限,不断为艺术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的创作观念和材料不断被纳入到艺术创作中。这些艺术形态虽然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但是他们并不是不可理喻,而是针对一些问题做出的反应或者对艺术观念的拓展。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所列举的图片和相关分析,学会举一反三。可以采用分小组活动的方法,使学生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观点。对于第一个活动,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将要进行分类的内容按照教材中所列的五个方面制成图表,然后逐一对号入座。不过在活动中要注意,实际上某个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可能不止一个方面,所以产生不同的意见也不足为奇。

第二个活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师在组织这个活动时要先让学生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才能够有的放矢。对于辩论的正方,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则不能评价现代实验性艺术,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1.传统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如农业社会,人们凭借手工业来制造物品、人与自然关系密切、宗教对人们的影响等等)现代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又是什么?(机械化生产,记录、复制形象的方法层出不穷、人与自然的关系较为紧张、寻求自我、张扬个性等等)2.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地记录物象?(不一定,像中国的书法就是一种抽象性的艺术,而中国明清时期的文人画也摆脱了对物象的客观描摹)照相机、录像设备出现之后,人们是否也可以将这些因素纳入到艺术领域?3.艺术是否应当反映现代社会的生存经验,比如新材料、新的生活环境、新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4.改变过去艺术由手工制作的定义,将生活中的一些普通的物品纳入到艺术领域是否对我们的生活有益?(有一定帮助,拓展我们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思维)

而对于反方,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则可以评价现代实验性艺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如下问题入手思考:1.从历史角度来看,传统艺术发展的历史有多久,而现代主义发展的历史有多久?2.从艺术标准角度来看,艺术标准的丧失会带来什么问题?(鱼龙混杂,信息量增大)3.从人们的内在感受来看,传统艺术的标准是否已经内化成为人们潜在的评价标准?4.从接受的角度来看,如果不遵循已经被公众所接受的传统艺术的标准,艺术家会不会变成“自言自语”、“自行其是”?

这个活动不求最终取得什么一致的意见,关键是要求学生思考并参与其中。

教学基本思路

现代实验性艺术的“求新”,主要是相对于传统艺术的观念而言,所以教师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可以采用对比法,将本课内容与前面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比较。在比较的时候,首先要将本课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找一些作品来进行对比。分类的方法可以由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从几个方面入手,如绘画形象的来源与处理(波洛克依赖自发冲动作画、波普艺术将流行的形象作为灵感来源、拼贴、对古典绘画的挪用与修改等等);雕塑等领域空间观念的变化(贾科梅蒂改变过去雕塑的体量感、考尔德的活动雕塑、大地艺术对空间占有方式的变化等等);新的媒体与材料的运用等等。也可以按照教材中的“活动建议一”来分类讲述。也可以二者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述。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20世纪中期以后绘画领域创作观念与材料的变革。2.雕塑领域对空间占有方式的变化。3.伴随新材料、新媒体而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实验性艺术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很多新的艺术现象。教材大致从三个角度对这种变化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在绘画领域,教材中主要谈到了:1.波洛克的“行动绘画”,这种绘画形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绘画创作方法,画面中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中心;整个创作过程完全依赖内心的自发性冲动,具有偶发性和无理性的特征;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也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2.以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将流行的、转瞬即逝的、大众化的形象作为艺术模仿的对象,对这些形象进行大量的复制。3.对古典主义绘画的挪用与修改。如毕加索、培根等。4.拼贴,如马蒂斯和汉密尔顿改变了过去手工绘制形象的做法,将图案或者杂志上的照片直接拼贴到画面上。这些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的绘画创作方法进行了突破。

其次,在雕塑领域以及一些新的艺术形式中,对空间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中主要谈到了:1.雕塑家贾科梅蒂的作品,改变了过去雕塑的体量感,给人一种轻盈、收缩的感觉。2.雕塑家考尔德改变了过去雕塑是一种静态艺术的概念,使雕塑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感。3.被称之为大地艺术家的罗伯特·史密斯将大自然作为创作对象,改变了过去的艺术只能够在博物馆展示的定律,将自己的作品置于自然的广阔空间中来展示,改变了局部的自然景观。

此外,还有一些艺术家运用综合性的手段或者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媒介来创作艺术作品,也有一些作品强调与观众的互动等等。在这方面包括教材中所列举的白南准的“摄影雕塑”、博尔坦斯基的作品与霍克尼的摄影作品等等。

以上这些作品说明了自20世纪中期之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艺术的概念在不断扩张。不过对于这些作品,我们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创新之处,但同时也要保留我们评价的权利,因为其中的很多作品尚处于一种没有定论的状态。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分析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主导观念、形式探索的角度与方法等内容,不过由于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以及欣赏能力的局限,可能起初很难理解其中的一些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因势利导,使学生能够理解教材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价值:1.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艺术家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回应,比如说:①照相机的出现动摇了传统写实性艺术的基础,使艺术家开始探索美术发展的其他可能性。艺术家们并不是不会画画或者雕塑,而是有目的地打破传统的造型观念和美学标准。②现代生活的变革为美术提供了新的视觉素材(比如波普艺术)。③现代技术的发展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材料、技术支援。④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使艺术家重视自我、重视原创性、追求新奇等等。2.认识创新的价值。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观念,使艺术的概念大大拓宽。教师可以从美术创作的主题(如波普艺术),空间观念(如大地艺术、考尔德的作品),形体观念(贾科梅蒂的作品),创作方法(波洛克的艺术、拼贴等等),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等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如下问题:1.教师自身一定要吃透教材,对现代主义艺术要有较深的认识。实际上20世纪以来的视觉艺术探索对文化的其他领域都产生过影响,很多新的观念正是源于艺术家的探索与实验。教师首先要开拓思路,不能仅仅站在传统艺术的立场上去理解一切问题,这样的话就很难认清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价值。2.对于现代主义艺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发表个人意见或者自己按照艺术家给我们提供的思想方法来创作一些作品。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理解现代艺术在观念上的突破。

本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教学。[资料]教学资料

号叫的教皇(英国)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是20世纪40年代英国最独特的现代主义形象画家。所谓形象画家,是指他专以画人物肖像或人物为主。他早年的作品风格近似后期的立体主义,1932年后又转向超现实主义。在抽象派艺术统治英国画坛的时期,培根的作品异军突起,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画家,受澳大利亚画家罗伊·德·梅斯特的指导,正式创作约从1944年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长期经受欧战中人民的痛苦形象的折磨,在他作品中出现一些怪诞的、充满痉挛和恐怖的人物形象。他们不是精神性格被扭曲了,就是长期被囚禁在阴森的牢房里的单个人物。材料多半来自照片,或借鉴影片中某个人物镜头,或诙谐地模拟某个艺术大师的作品的形象,再予以异化或悲剧化,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崩溃性。这幅作品,便是借用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并加以变形的。培根就这幅名画画了多幅变体性创作,故意让教皇英诺森十世显得滑稽可笑。在这幅画上,坐在金交椅上的教皇似乎很孤寂,为了发泄,他正伸直脖子,张着大嘴大声尖叫。画家自己说,他要“力图把某种感情形象化”。培根的“肖像”感情的歇斯底里性质,还通过流动的油画笔触,即添上瀑布流水似的屏幕来展现。教皇的前面有展览场的围栏。他那粗犷的处理方式,令观者困惑和不安。杰克逊·波洛克

杰克逊·波洛克(1912.1~1956.8)的名字如今已成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中“行动绘画”的象征。他那在画布上滴溅颜色的作画方法,创造了绘画活动与下意识活动相结合的新途径,对从事抽象绘画的艺术家有很大的影响,人们把这种新方法称之为“行动绘画”。杰克逊·波洛克出生于美国怀俄明州的科迪,1928年入洛杉矶艺术学校,接受插图画家史温科夫斯基的指导。这时期他对欧洲的现代美术接触较多,在生活上还曾经是一个神秘的宗教信徒,故对欧洲超现实主义美术所强调的潜意识活动很感兴趣。1930年开始移居纽约,进入美国现代画家本顿所领导的纽约艺术学生联合会学习。这时他所作的大多是小幅风景画,1938~1943年间,他的第一批参展作品显示了某种模仿毕加索、米罗,甚至马宋等画家的性质,除了运用象征和发挥超现实主义的幻想之外,手法是半抽象的。真正开始把画布铺在地上,以所谓直觉或偶然因素来表现画家的下意识,形成洒滴颜色的作画方法,大约是在1947年。读他从1947~1951年作的抽象画,会发觉画家所“构成”的是一种总体均衡的美,有流动的和谐和自然激情的艺术魅力。色彩在画上的不同质感的流动与趋势,寓有他由个性所支配着的合奏的力。持续变动着的色泽堆砌,造成了丰富多变的组合,在个别部位还有点像我国古代绘画的“大泼墨”似的,具有一种内在的、蓄意表现的韵味。

教皇英诺森十世(西班牙)委拉斯贵支

1649年初,委拉斯贵支奉命第二次去意大利。此行目的有二,一是学习意大利传统的造型艺术;二是为西班牙国王搜罗一些艺术珍品。在罗马的一年多时间,他不仅见多识广,还为罗马上层贵族画了一些杰出的肖像。其中最成功的就是这一幅《教皇英诺森十世》。这幅肖像画使他的艺术声望很快传遍意大利与西班牙各地。教皇英诺森十世热诚地欢迎委拉斯贵支这位西班牙宫廷御用画师,画家便以这幅传神之作予以回报。在这幅著名的肖像画上,画家以卓越的写实功力揭示出这个诡诈、阴险而又十分毒辣的意大利统治者形象的本质。他嘴唇紧闭,双眉深锁,目光斜视,脸上布满阴沉气色。色彩敷设得那样富有表现力,火红的法衣与袍服的白色相对照,更衬托出这张营养极好的红润而富有光彩的脸。连教皇本人看了也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啊!太逼真了。”缎子质料裁制的法衣披肩,在室内光照下闪烁着光芒。他的眼神像鹰一样直盯着画外,显出了他的专横、欺诈和自负的样子。麦克斯威尔在他的《西班牙画家列传》(1910年出版)中就这一幅画讲了这样一则轶闻:当肖像完成后放在大厅中央时,一位主教经过大厅,偶尔从半闭的门道里窥视一下里面,便慌忙回头向正在大声说话的同僚说:“讲话轻一些,教皇坐在房里呢!”这个笑话很快传遍画界。委拉斯贵支的高超画技受到普遍的赞扬,他把人像简直画“活”了。教皇本人也一再向画家表示,赞美他“画得太像了”。西班牙宫廷闻悉之后也来信要求画家再画一幅带回。画家不得不连画了几个副本,其中之一被送回了西班牙。自此以后,罗马的显贵纷纷请他作肖像。[教案]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 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教师提问,传统的艺术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3.教师总结:从最早的原始美术,到用于“礼仪与教化”的美术作品,以及宗教美术、表现世俗生活的美术乃至中国的文人画等等,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这说明美术的观念与形式在不断拓展。也就是说,传统的美术观念也是出现于某一个历史时期。

4.展示作品: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一些现代美术作品,请同学们欣赏,问同学们能否接受?如果接受,为什么?如果不能接受,为什么? 5.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6.教师继续提问:这些我们觉得不能接受的作品,有没有它独特的价值? 7.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8.教师总结:现代主义艺术也被称之为“实验艺术”,也就是说艺术家尝试着突破传统的美术观念,不断实验新的观念与技巧。既然是实验,那么就意味着创新,就意味着改变。这实际上大大拓展了我们的经验。如果美术艺术家不去实验这些因素,那么我们可能也看不到这些有趣的变化。

9.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50、51、52页,并且将内容填写在作业纸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

①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明星、广告等题材,美术可不可以把这些内容纳入到它表现的范围之内?为什么?

②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上可不可以有所变化?为什么? ③现代艺术家对形体的认识有哪些变化?举例说明。④现代艺术家对空间的认识有哪些变化?举例说明。⑤可不可以将新的技术和材料用于美术创作。(在我们今天,照相机、影像技术、电脑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应不应该把这些技术纳入到美术创作中。)⑥你对教材第51页“思考与交流”中所列举的说法怎么看? 10.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鼓励发表不同意见。

11.教师进行总结,指出20世纪的“艺术实验”试图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美术领域中。它们的出现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同学们能不能够结合自己的阅读,按照某一位艺术家的方法来创作一幅作品(只谈作品构想即可),你在思考这个作品的时候,体会到了什么?

12.教师进行总结,对一些观念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大地艺术将艺术创作与展示的空间置于广阔的自然之中,改变了过去美术作品只能在美术馆中展示的状况。也有人把中国的长城也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大地艺术。(在这一部分,教师对每一类型的作品尽量分析得细致一些,特别是作品对传统观念的突破方面。)

13.请同学们分小组准备并完成“活动建议二”。教师要积极引导。14.教师总结。

第五篇: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单元 美术与眼睛

第二课 图像与眼睛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象、美术语言等),以及根据图象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象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类型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角度与方法.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学习对意象和抽象作品的欣赏,打破局限于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难点:如何形象生动的讲授抽象的艺术语言。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入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图片若干;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资料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图片展示对比:委拉斯开支(1650)《宫女》毕加索(1957)《宫女》

因两幅画所用美术语言等不同,所以我们对毕加索的画难以看懂。

(教师板画--具象画面和抽象以及意象画面,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教师进行引导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出课题 《图象与眼睛》

人类最早的记事方式便是图画。在许多史前的遗迹中,可以发现早期人类留下的壁画。在拉斯科洞穴中,发现了彩绘在岩壁上的兽类图画,画中所有动物都栩栩如生;尽管至今人们尚未搞懂这些壁画的真正涵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传达信息是其主要目的;图像一直就是人类最简单、最直接的认知方式。

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图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而交流的视觉图像的构成单元就是美术语言。

2、美术语言——特殊语言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海军通信兵(旗语)哑巴(哑语)比较:文学、音乐、舞蹈、戏剧

3、艺术语言的分类: 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肌理。

①形体:点线面体,表现轮廓结构。例:《花果册页》、《曼陀林和吉他》

②明暗:受光部等。表现体积。例:《侧椅的人体》、③色彩: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体现色彩表现力(最具感染 力);色彩具有象征性。例:《果熟来篱图》《草垛》

④空间: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创造或再现空间关系。焦点透视、散点透视。

例:《圣亚布拉恩教堂》《寒江独钓图》等

⑤材质、肌理:材质、质地、纹理;体现材质美感、加强表现效果。例:大理石

小结:几张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自主学习,尝试应用。

4、图象通过三种类型反映物象

图片展示讨论

经常听人说一幅画画的好,为什么呢?因为的跟真的一样。还听人说一些美术作品根本看不懂,所谓看不懂的就是艺术。为什么人们对美术作品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呢?其实美术作品根据图像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美术作品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具象——具体而精确的再现,逼真、写实。(提问:印象、特点如何)

毛主席去安源(刘春华)、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安格尔)等

意象——直觉想象、幻觉等构成表象、理性、怪诞(提问:手法、特点如何)

八大的作品、夏加尔的作品(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

抽象——对自然对象省略、舍弃、视觉刺激、趋向音乐性、意蕴的含混性;平面化、视觉冲击力(提问:形式、特点如何)康定斯基的作品、蒙德里安的作品(建筑、服装生活用品的应用)

中国的书法作品

为什么把书法艺术 归纳为抽象美术作品中去? 书法之所以能够当作抽象美术作品来欣赏,是因为它根本没有可资对照的现实形象,不存在像不像的问题。在欣赏这类作品时,要注意的是纯粹形式方面的因素,如点画 的粗细轻重、结体的疏密、线条的快慢节奏等。

5、分组讨论练习:

选择代表性图片让学生分组选择回答属于那种类型图象

小结:美术作品因美术语言运用的不同而产生的图象给人感觉也不同;美术作品表现的方法也可以不同,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美术作品,即便是具像美术作品也不能等同于照片。针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要从不同角度欣赏它们。

6、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从图象与眼睛的关系(视觉艺术)的理解进入,分析、讨论了图象通过三种不同类型反映物象。同时我们还强调了“美术语言”,并通过美术语言去摸索理解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内涵。所以今后我们还需要不断提高我们对美术语言的理解深度,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更好的提高我们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

下载湘版美术高中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二课资料经营画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湘版美术高中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二课资料经营画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