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美术选修教案 第一单元第二课没有什么不可能-2
编写时间___年__月__日
执行时间___年__月__日
教案总序号__
第二课《没有什么不可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设计思维的几种基本类型,并着重进行发散思维和循环联想的训练;
2.初步了解变异的方法,并着重进行影子变异的训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示范、分析与讲解、绘制草图及正稿结合。教学流程: 一. 导入:(5分钟)
在这张图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设计师运用了什么样的设计手法?
导入变异。(2分钟)
变异在招贴设计中的巧妙运用(1分钟)
变异的两种思维方式(2分钟)
二.赏析作品(15分钟)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10分钟)
赏析作品,分析画外之音,用一句话概括主题(5分钟)。如下:
总结:影子的变异往往在图形的阴影部分表现事物的本质所在。
(2分钟)
三.学生作业(15分钟)
作业要求:画草图,理清思路。
四.拓展:下列招贴都运用了影子变异的手法进行设计,请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4分钟)
五.总结,布置学生准备下节课画正稿的工具,下课。(1分钟)教学总结:高二的学生原本学习压力就很大,所以我在选修模块《设计》教学中坚持几个基本原则:1.尽量不给学生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作业尽量保证在课堂内完成;2.尽量利用课件、自己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师生在课堂上构筑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3.尽量保证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而不是虚度时光。基于以上几个原则,我在钻研教材后决定把教学目标细化,这里呈现了我的常规教学中的两节课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热情让我很感动,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表达力都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可以说师生在课堂上交流碰撞的火花不断,课堂教学气氛非常好。
教学反思:
图形创意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乐趣的教学内容,湘版《设计》教材的编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线索和知识点,作为教师要具备选择、使用教材的基本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学力。我面对的学生基本没有专业生,绘画能力不强,但其它综合能力较强,所以我的教学更侧重于创意思维的训练及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上,经过9个课时的教学训练,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表达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但我也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美术学科在普通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短期内很难改变,难道真的只有唯升学率至上吗?学生将来走入高等学府或社会后还是需要一些基本的艺术素养的,该如何面对我们的职业和良心?希望引起广大同行的交流与讨论。
第二篇:高中美术选修教案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没有什么不可能-1
编写时间___年__月__日
执行时间___年__月__日
教案总序号__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没有什么不可能
——奇妙的图形
教学目标
1.掌握图形设计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方法。
2.在图形设计活动中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建立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图形设计中联想、提炼、置换的表现手法。
教学用具:教材、图形设计的范图、示范用的纸张若干、麦克笔。
学习用具:教材、16开白纸2~ 3张、彩色铅笔。
活动方式和教学策略
1.围绕《爱书》这一组招贴设计,根据书上的文字提示:书与人生道路、书与眼睛、书与人的需求、书与信息,做与图片对应的连线游戏,然后教师适当再举一些例子,如“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是沟通心灵的桥梁”等,并做简单示范,最后设置情景问题: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让同学们做快速创意练习(5分钟)。
2.完成“活动建议二”的创意练习。
找寻单词--混合--抽取--思考联想--创造图形
3.欣赏现代图形设计《杯子》,设置课外思考与交流的延伸活动,即选择生活中的器皿,做置换练习的思考。
(第一课时)教学程序
(一)导入
让学生观察鼠标,提问:
鼠标由哪些视觉元素构成?(点、线、面)
鼠标的外形像什么?(老鼠、汽车等)
(二)新课教授
1.欣赏图片(第6~9页),设置如下问题:
找出每张图片中所包含的形象。
是为了表达什么主题?
2.分析图片:引导学生归纳本章图片所运用的几种创意方法(联想、提炼、置换)。学生共同讨论归纳几种方法的要点,得出如下结论:
活动交流
活动一
1.再次欣赏《爱书》招贴设计。
2.做对应连线游戏。
3.教师简单示范。
4.学生做快速创意训练。
5.小结、评议。
活动二
首先欣赏《新世纪的眼睛》,请学生找出其中的字母。
收集两个字的单词(以名词为主)。
抽取3个单词,分配给各小组。
各小组根据单词做创意练习。
集体评议(评10幅优秀作品)。
请优秀作品的作者上台将作品粘贴于“金奖创意栏”。
总结,设置课外思考:参照图形设计作品《杯子》,选择生活中的器皿做置换练习的思考
第三篇: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教学目标:
这一单元是美术鉴赏的入门课程,在学生初步学会了用审美的眼光去看美术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和美术相关的事和物后,本课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了解美术作品的不同的形态特征,并针对不同形态的美术作品初步掌握不同的欣赏方法。
教学的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媒体播放工具。
把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一般以4——6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术作品所展现的主要内容就是图像,也就是我们可以用眼睛感知的各种形象。形象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辩别这些形象以帮助我们欣赏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图像与眼睛)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图片《勃罗日里公爵夫人像》
提问:这件作品有什么特点?对于这一类作品,你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出示:具象美术作品
出示图片:《重屏会棋图》、《刘胡兰就义图》
提问:这三件作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欣赏图片:《韩熙载夜宴图》、《父亲》、《教皇》
请同学们思考:美术除了能够表现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还能表现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意象和抽象美术作品
2、出示图片塞尚的 《圣维克多山》和夏加尔的《生日》
提问:
1、你从作品中观察到了什么?
2、你觉得艺术家要表现什么内容?
3、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受到这些形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继续分组讨论:我们欣赏意象美术作品能否用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方法来欣赏,为什么?
教师总结意象美术作品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欣赏图片:《李白行吟图》、《荷石水禽图》、《恋人》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这三幅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手法?
3、出示图片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讲授抽象美术作品。
学生讨论并回答:你们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这些作品令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抽象美术作品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美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是多方面的,不能用“像不像”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美术作品,即便是具象美术作品也不能等同于照片,针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要从不同角度去欣赏。
第四篇:高中美术_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教案_湘教版
高中美術鑒賞第一單元第二課《圖像與眼睛》 教學目標:
這一單元是美術鑒賞的入門課程,在學生初步學會了用審美的眼光去看美術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和美術相關的事和物後,本課在此基礎上拓展學生的審美觀念,瞭解美術作品的不同的形態特徵,並針對不同形態的美術作品初步掌握不同的欣賞方法。教學的重點、難點:
讓學生瞭解美術形象的基本種類,理解具象、意象、抽象美術作品的基本內涵,突破只能欣賞具象美術作品的局限,並初步掌握欣賞的方法。教學準備: 媒體播放工具。
把班級同學分成幾個小組,一般以4——6人為一小組,合作學習。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美術作品所展現的主要內容就是圖像,也就是我們可以用眼睛感知的各種形象。形象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來辯別這些形象以幫助我們欣賞美術作品。
(出示課題:圖像與眼睛)
二、講授新課
1、出示圖片《勃羅日裏公爵夫人像》
提問:這件作品有什麼特點?對於這一類作品,你的印象是什麼?
专心
爱心
用心
學生討論並回答,教師總結 出示:具象美術作品
出示圖片:《重屏會棋圖》、《劉胡蘭就義圖》
提問:這三件作品有什麼共同特點?學生討論並回答,教師總結 欣賞圖片:《韓熙載夜宴圖》、《父親》、《教皇》
請同學們思考:美術除了能夠表現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事物,還能表現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並引出意象和抽象美術作品
2、出示圖片塞尚的 《聖維克多山》和夏加爾的《生日》
提問:
1、你從作品中觀察到了什麼?
2、你覺得藝術家要表現什麼內容?
3、你在什麼情況下會感受到這些形象? 學生討論並回答,教師總結
繼續分組討論:我們欣賞意象美術作品能否用欣賞具象美術作品的方法來欣賞,為什麼?
教師總結意象美術作品的特點及欣賞方法
欣賞圖片:《李白行吟圖》、《荷石水禽圖》、《戀人》 學生思考、討論並回答:這三幅作品分別運用了哪些手法?
3、出示圖片康定斯基和蒙德裏安的作品講授抽象美術作品。學生討論並回答:你們從作品中看到了什麼?這些作品令你們聯想到了什麼?它們帶給我們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教師總結抽象美術作品的特點
三、課堂小結:
专心
爱心
用心
美術作品的表現內容和表現方法是多方面的,不能用“像不像”的標準來衡量一切美術作品,即便是具象美術作品也不能等同於照片,針對不同類型的作品,要從不同角度去欣賞。
专心
爱心 用心 3
第五篇:第一单元第二课第2课时 教案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2时 中学序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自己在升入初中后面临的变化。知道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中学时代提供给自己的机会,初步规划自己在中学时代的读书目标和想要完成的事及采取正确行动。
能力目标:在认知基础上培养热爱中学时代的过程,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
知识目标:懂得作为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尊严,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理解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重点难点】
重点:中学阶段的重要性。
难点:把握中学时代提供的机会,重塑一个新的自我。【教法学法】
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导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诗歌导入
齐读教材序言中的诗《中学时代》。师导入:正如诗中所言,中学,我们来了!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诗意的激情一起来开启《中学序曲》吧!
方式二: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伴着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走进了初中的校园,拉开了中学时代的序幕。
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划出问题要点。1.来到初中生活你有哪些新的体验? 2.你认为中学时代重要吗?为什么? 3.你认为成长给了我们哪些礼物?
4.从新塑造一个怎样的我?你将怎么做?
三、探究平台
探究
(一)新的起点 1.说一说:(1).上了中学,你觉得自己长大有?(2).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 学生据实回答,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答案不统一
2.探究与分享: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词语不统一,可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随笔
参考答案:新奇、兴奋、紧张、害怕、快乐、孤独、多彩、新鲜、挑战等词语均可。
3.图片欣赏:精彩的中学生活。4.探究与分享
材料 开学以来,我在学校里经历了许多新鲜事:我和同学参观了校史馆,语文老师给我们开列了一长串课外阅读书目,地理课上我第一次尝试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空,班主任让我们自己组织选举班委、制定班规和班训、设计班徽,布告栏里贴满了社团招募新成员的启事„„(1)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
(2)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学生根据自己近几天的观察据实回答。
5.阅读感悟(材料见课件)
从钱学森的话语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中学时代重要性: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1)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2)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3)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4)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
6.思考: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有什么新体验?)
参考答案: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 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程。
探究
(二)成长的礼物
1、(图片见课件)
说一说: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成长的礼物。1.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了我们的个性。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3.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2、思考:如何对待这些礼物?(新的机会我们如何做?)
参考答案: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3.探究与分享 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遗憾。进入中学,你打算如何弥补? 交流展示 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 参考答案:(见课件)
4、想一想: 理想的我?
参考答案: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5、教师寄语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练习
1.进入初中,对同学们采说 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新起点”主要指(C)A.新同学 B.新老师 C.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2.下面属于我们中学生活新变化的是(B)
①学习科目增多了 ②课程学习难度增大
③学校的生活丰富了,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等待着我们参与 ④对自主管理的要求高
⑤老师不再像小学里那样关心我们了
A.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
3.进入中学后,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下列同学对“新自我”的塑造不恰当的是(C)A.小青:阳光灿烂,积极进取 B.小华:学会学习,包容他人 C.小强:坚持己见,特立独行
D.小红:意志坚强,勇于探索
4.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C)①集体生活,丰富我们的个性 ②新的课程,增加我们学习的压力
③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④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教学反思】
对于刚刚踏入初中校门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初中生活是陌生而向往的,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是这一框题的主要任务。因此我首先根据七年级学生特点安排了这节课并以说一说、想一想、探究与分享等形式来让学生了解、珍惜初中的生活进而更快的适应初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