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设计 2

时间:2019-05-12 23:0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设计 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设计 2》。

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设计

【课题】学习新天地 享受学习【设计理念】

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之后,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本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这些活生生的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自身的价值,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走向成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所以,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讲究艺术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去感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意义,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进而明白学习中的快乐,学会享受学习,领悟和珍惜拥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积极探索世界奥秘。

【教材分析】

“学习新天地”、“享受学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的两大主题。本主题从学习的新特点开始,其主题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怎样采取高效的学习方式来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即通过体会初中学习的一些新特点,然后这对这些新的特点,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的建议,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管理者”。进而,让学生明白学习中的苦乐,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进而学到更多科学文化知识以探索世界的奥秘。课时安排:3课时。

【学生分析】

学习本身就是学生主导的生活,而作为初一的学生,所面对的学习任务特点和小学相比,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面对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也有可能产生畏难情绪。学生能否在这个转折点上把握好自己的学习生活,这对他们的学习信心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给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建议,让学生“学会学习”,为适应这个学习化的社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对初中新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有基本的认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正确看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2、过程与方法:从感性体验入手,学生通过比较、归类、分析、运用角色体验、个案分析和讨论等方法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学会学习的观念,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爱学习、乐学习和会学习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享受学习,认识到自己拥有学习的权利是一种幸福,探索世界奥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理智的对待和接受各种风格各异的教师的课程。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进入初中,我们的学习有了一些新的特点。我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如,自学自己喜欢的科目,阅读更多的参考书等。一片新的学习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讲授新课:

(一)学习新特点(板书)活动1

1、说一说:初中和小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同?请你填在书上。

2、讨论:与小学学习生活相比,初中学习有哪些特点? 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初中学习生活的新特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师:面对这么多新的课程,这么多头绪,如何搞好学习呢?

(二)做学习的管理者(板书)活动2

1、分角色表演P12三个小朋友对初中学习生活的感受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初中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新的感受?

师:为什么我们对初中生活会有不同感受呢?关键是我们在学习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我们刚进入初中的新生来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2、说说你在学习中有哪些困惑?有哪些难题需要解决?

3、介绍学习方法

A、安排一名学生介绍“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B、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师: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是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正确运用它,就会使我们在学习上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第二课时

(三)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板书)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在学习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当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就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活动3 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属于何种类型? 用书面表达的方式填在书上。P14——15 除了书中这种归类方式,另外还有根据气质类型、性格类型划分学习方式的。不管何种方式,都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学得更愉快、更好。刚进入初中,需要我们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把握学习的新节奏。

活动4 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

1、材料:进入初中后,李明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语文成绩却下降了。妈妈问他原因,他说数学老师讲课很有意思,他很喜欢;而语文老师的上课方式他不太喜欢,不想听,对语文也没什么兴趣了。

l 李明是以什么标准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喜好? l 如果李明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l 如果你是李明,你会怎么办?

2、为曾经给自己上过课的老师,列出一个教学风格优点清单。张老师

上课特别热情,很能感染我

„„

师:与我们学习方式一样,老师的教学也各有特点。要全面了解他们,适应他们的教学方式,感受他们各自的独特魅力。

课堂总结:

初中学习是人们一生学习中的黄金时期,把握好这三年的学习生活,无论对我们的进一步学习还是走向社会,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我们经常会说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享受亲情等,因为生活、生命、亲情能够给我们带来心理的满足和快乐,那么学习也是一种享受吗?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吧。

活动:组织学生对学习中的苦与乐进行辩论。学习中有哪些苦?有哪些乐?是苦多?还是乐多? 小结: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所以“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是一种快乐。”(板书)

请回忆一下,在学习中,你难忘的快乐瞬间是什么时候?当时为什么感快乐?

2、享有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板书)

今天我们坐在干净漂亮的教室里享受学习带给我们的快乐,是否所有的孩子都能像我们这样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呢?(学生回答)与他们相比,你的感受是什么?(小组讨论)小结:与他们相比,我们能享用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是多么的幸福,享用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珍惜拥有的学习机会吧。

为了保障青少年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国家采取很多措施,例如我国的《义条教育法》中作出了如下规定:(请同学们打开课文19页,一起朗读法律的规定)

这体现了国家对我们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将来为祖国强盛作出自己的贡献。只有珍惜拥有的学习机会,才能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不断地探索世界的奥妙。

3、探索世界的奥妙,获得新知也是一种快乐(板书)

请同学们回忆小时候不能理解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你是在什么时候懂得的其原因的?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答案的?

小结:当我们从学习中逐渐了解世界奥秘的时候,当我们的好奇心在学习中获得满足的时候,当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自己潜能的时候,学习的快乐就洋溢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留心周围的世界,我们会发现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有趣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你知道以下奥秘吗?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埃及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宇宙中存在黑洞吗?

小结:其实这些奥秘到今天为止,咱们人类还没有完成揭开。但是我们人类从来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例如,(出示我国“神舟”五号、探月计划、美国发射的火星探测车照片)为了探索更多的太空奥秘,我们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般已经发射成功,探月计划已经启动,美国航天局发射的火星探测车已经在火星表面降落,这将帮人类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迈进一大步。大自然的奥秘又何止于此呢,这将等待着大家继续去探索,继续去发现,在不断的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能享受到学习带给我们的更多快乐。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享受学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共分享一下吧。(小组讨论)本课小结:同学们,学习中有苦更有乐。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更多,不断地提升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登上新的知识高峰,实现新的自我超越。

第二篇: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

1.升入中学后,我们将会有许多新的体验,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新”字?P4

(1)珍惜初中生活的起点,体验成为初中生的快乐。

(2)在新的班级里,积极认识新同学、老师。

(3)与新同学一起在学习生活中分享成长的快乐。

(4)与同学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的新集体。

2.上中学后,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集体,需要怎样做这个集体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 P7

(1)要有共同的目标,这是我们这个集体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2)每个同学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的建设。

(3)在为共同目标奋斗中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3、如何看待个人在班级中的位置?P8

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每个人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谁都无法替代。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的建设时,班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出彩虹般迷人色彩。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1.初中学习生活有哪些新特点?P11

(1)初中与小学相比主要有任务不同,课程数量增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更深。

(2)对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知识本身,还要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3)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2、如何做学习的管理者——学会学习? P12

(1)掌握并正确运用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①学会自主学习。作为初中生,应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否则就不能独立的承担学习的任务。

②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把握好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时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③科学安排时间。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难度加深,如果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2)我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老师的教学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如何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 P1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种种方式各有特点。只有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才能在摸索尝试、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P18

(1)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超越自己的快乐。

(2)失学是痛苦的,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快乐的。

(3)学习中有苦更有乐。

第三篇:(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测 量

第 一 课 时 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学习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课程标准:“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习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 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八)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分米和毫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接着通过猜测、验证,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运用了“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再通过讨论、数一数、画一画、比划、举例等操作活动,加深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感知。

第 二 课 时 分 米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课本22、23页 课程标准:

这节课是在前面学习过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等特点,再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本节课的易错点.对物体进行估测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分米的长度表象,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及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同时学会估测的方法,提高估测能力;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习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学习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 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整节课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运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学会学习。

第三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内容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测量》中的一个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情分析: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我们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里的素材,如我们学校125米一圈的跑道、50米长的教学楼走廊,学生们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1千米的概念,体验充分、思维活跃,对长度单位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整节课充满生命的活力。学习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学生学习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练习二第二题(2)补充题(略)四)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充分交流,也有对关键内容的及时概括与适时板书„„而这一切,最终都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准确理解、深刻感悟,实现了学生对新知的主动建构。

第 四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

教材第8页例四

内容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测量》中的一个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谈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我们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里的素材,如我们学校125米一圈的跑道、50米长的教学楼走廊,学生们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1千米的概念,体验充分、思维活跃,对长度单位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整节课充满生命的活力。学习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米 1米=()厘米 1米=()分米 1分米=()毫米

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3、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4、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第 五 课 时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学习内容:

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内容分析:

本部分知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如果只讲1千米=1000米,学生会感到抽象,印象也不会深刻。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教学千米、米的简单换算时,要在已学过的米、分米、厘米等换算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例1是把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即从1千米是1000米,推想出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例2是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即从1000米是1千米,推想出5000米里有5个1000米,就是5千米。这两个例题都是根据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口算直接推算出结果。教材中介绍了换算的推理过程,目的是使学生碰到这类问题知道该怎样去想,但学生做题时,只要求写出结果,不必写出推理过程。

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谈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我们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里的素材,如我们学校125米一圈的跑道、50米长的教学楼走廊,学生们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1千米的概念,体验充分、思维活跃,对长度单位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整节课充满生命的活力。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第 六 课 时 吨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

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 内容分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学情分析:

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略有所闻,但接触并不多。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先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情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提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 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大白菜、奶牛、猪、水泥、油桶、小学生体重等物体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学习难点

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体 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讲故事

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3)汇报;

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吨=1000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三)巩固、运用新知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身及实际的密切关系,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有兴趣学这样的学习状态

第 七 课 时 生活中的数学

学习内容:

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流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生活和数学是离不开的,他们相辅相成.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

第四篇:教学设计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地位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是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八课的内容,和学生联系比较紧密,是对学生意志品质方面培养的良好内容。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必须调动各种信息,让学生明确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正确对待诱惑,善于利用诱惑促进自己,能使学生取得进步。

但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学生,对周围一切充满了好奇,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加上社会经验的缺乏和同龄人的相互影响,当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时,往往不知所措,很容易脱离正常的人生轨道,酿成终生遗憾。本课根据青少年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心理品质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2)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3)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抵制不良诱惑。2.能力目标。

运用战胜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抵抗诱惑的能力。3.知识目标。

知道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1)不良诱惑对人有危害,所以必须要战胜。(2)依靠勇气和一些有效的方法是可以战胜不良诱惑。

(四)教学难点

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战胜诱惑的方法。

(五)难点突破 教师要结合本班的,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总结,找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要教会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因此,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品的角色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以真正实现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加上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又缺乏社会经验。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游戏机的诱惑难以抗拒,不能辨证的看待游戏机。作为一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娱乐方式有一定的功能。但内容不健康,玩时过度,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于个别中学生有抽烟的现象,要让学生明确吸烟者是吸毒者的预备军。吸烟很容易染上毒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真实的资料使学生意识到明明知道是有害的事,就要与它断绝,坚决不做。

三、学法指导 1.主题探究法。2.讲故事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实施前的评价

本节课是按照“故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方式进行的。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理探究,相信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设计实施后的评价

本教学设计在教学中,能通过具体的事例,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能引导学生掌握战胜不

六、点评

良诱惑的方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拒绝不良诱惑》一课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新理念。

(一)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品德教育

本教学设计能列举多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吸引学生的具体事例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一变化,又恰恰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三)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

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高高在上,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这也正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

第五篇:思想品德七年级第二课第一框题我能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2.了解自信、自负和自卑的区别

3.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做到不自负,不自卑。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自信的含义。学习难点:

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学情分析:

1、正值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在自我认识上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者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看待,以致形成自负和自卑的心理障碍。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带来行动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诸多问题。所以要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价值有清醒而客观的认识,自强自信心。

2、七年级的学生缺少理性认识,认知水平有限,所以更多采用直观的感性材料对学生加以启发,通过课堂活动实现教学目的。教学过程:

导入:你知道黄金是如何提炼出来的吗?引出独特的自我比黄金更珍贵!开发我们自身的这座金矿最需要什么呢?通过层层设问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自信”。讲授:

1、老农拉车的故事 2、2010年第一季《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的故事

3、《我曾自卑》主持人张越和白岩松的故事;《我曾自负》讲述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分析“自负者”、“自卑者”的表现。并引导学生找出自负、自卑与自信的区别.4、呈现学生所收集到的“自信锦囊”,揭示所要寻找的身边的“自信达人”,其实就是学生自己,并且鼓励学生去帮助身边的同学走出自卑,走向自信。

5、引导学生谈谈学习感悟并总结本节课“自信之旅”,给予鼓励肯定。

活动:

活动一:推选我身边的自信达人

活动二:我的锦囊妙计——改造我身边的人 请同学们写出“快速表现自信的三个锦囊妙计” 活动三:超级模仿秀

每小组自选题材编写关于自卑自信、自负的小品。

(要求:

1、内容积极乐观向上;

2、突出表现自卑、自信、自负的特点)

练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快速找出本节课老师给出的四个问题

1、自信的定义及表现

2、自卑的含义及表现

3、自负的含义和特点

4、自卑、自信、自负的区别

测试:

老师课堂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今天你们都学习到了那些?作业:

课后完成习题册相关部分的习题

下载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设计 2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设计 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