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学本科2(DOC)
湘西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实施法学专业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性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手段。凡修完本专业全部必修课程,或已修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80%以上的学生,经申请可参加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是必修环节,不得免修。毕业论文的时间为5周,5学分。
一、选题的基本原则
1、在法学专业的范围内选择题目。
2、注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感兴趣、又比较熟悉的论文题目。
3、要求选题难度适中,小而具体,要具有现实意义。
二、论文要求
1、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必须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学生在专科阶段所作的毕业论文不得直接或者变相用作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
2、毕业论文的体裁应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工作总结或者单纯的案例分析不能作为毕业论文,字数不应少于6000字,不超过10000字。
3、毕业论文应当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4、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包括:标明、摘要(200—300字左右)、正文(正文一定要层次清楚有一、二、三标题)、注释、参考文献(专著、教材、论文10份以上)。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指导教师资料,必须注明引用资料(或著作、期刊等)的书名(或著作、期刊名)、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引用期刊的还必须注明文章名)。引用其他参考材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5、论文交初稿时间:于每四个学期开学时交初稿,交稿时学生应提供电子文档。并在文章标题下面注明:姓名、学号、班级、联系电话
三、论文格式:
1、毕业作业电子文档统一使用Word格式,页面设置:A4纸张,纵向,页边距都设为2CM。排版格式要求:
2、标题名称(黑体,三号,单列一行,居中)。
3、内容摘要(宋体,小四号,加粗,另起一行)
4、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摘要即摘录要点,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提示论文的主要观点、见解、论据或概括地简单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文字要简明、确切。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以200—300字为宜。
5、关键词(宋体,小四号,加粗,另起一行)关键词内容(宋体、小四号):是指用来表达论文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语,一般选取3~5个词语,之间用逗号隔开。
6、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功能就是:展开论题、分析论证。正文的内容就是深入分析文章引言提出的问题,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分析论证,揭示出客观事物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及其规律性。正文撰写的内容反映出文章的逻辑思维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论文的可理解性和论证的说服力。正文撰写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备充分、思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通俗易懂。文章层次结构要分明,要有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和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和具体内容(宋体、小四号)。正文行距设为固定值22磅。
一级标题:一、二、三、……;二级标题:
(一)(二)
(三)……三级标题:1、2、3、…… 结尾部分,文止而言尽,要照应开头,要体现全文的整体性。全文浑然一体,首尾呼应,既可以给人一种结构上完整的感觉,又可以收到概括全文、突出中心,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结尾分总结式结尾、说明式结尾、号召式结尾等三种。
7、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加粗)参考文献内容(宋体,小四号):一般用①②③……列出与论文内容相关的书籍资料目录,至少包括: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等内容。参考文献一般要求不少于5篇。
四、以下是一些参考题目,供大家参考,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选题目,但必须是法学专业领域的。
1、论离婚的损害赔偿制度。
2、论夫妻财产制。3 第三人侵害婚姻家庭的民事责任。
4、论反担保
5、法治再认识
6、论无效合同
7、论情势变更原则
8、论严格责任原则。
9、林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
10、配偶权。11论隐名合伙。
12、论名誉权及其法律保护。
13、论无效婚姻。
14、浅谈我国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
15、论缔约过失责任
16、论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17、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诉讼价值的冲突与选择
18、超期羁押问题的法律分析。
19、民事证据立法中几个基本问题。20、我国民事审前程序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1、民事庭审中的质证问题。
22、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若干问题大的思考。
23、我国刑事鉴定制度改革与完善。
24、试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25、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探索。
26、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程序问题。
27、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依据及原则。
28、我国民事上诉审理范围的思考。
29、试论如何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30、试论合同中的抗辩权。
31、浅析个人所得税。
32、浅析电子商务立法。
33、论企业破产法。
34、试论加强和完善我国人大的职权。
35、试论依法治国。
36、试论票据行为。
37、试论我国的公司制度。
38、试论不正当竞争。
39、论房地产消费者权益保护。40、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
41、股市中操纵市场行为及防范的法律对策。
42、论债转股的法律困惑及其立法政策。
43、论如何从人意识走向法治意识44法理学、法哲学关系辨析。
45、论走依法治国之路。
46、法律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47、“入世”与法律的世界意识。
48、试论法律文化。
49、论行政自由裁量权。50、论行政处罚原则。
51、论行政处罚管辖问题。
52、试论如何用行政立法来提高行政效率。
53、论罪刑法定原则。
54、论犯罪未遂。
55、论正当防卫。
56、论教唆犯的构成。
57、论犯罪中止。
58、论受贿罪。
59、论职务侵占罪。60、论侵占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61、论无罪推定原则。62、论法律监督。63、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64、试论宪法实施保障制度。65、论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时间。66、论代位继承的法律条件。
67、论财产按份共有与共同共有关系的区别。68、论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69、论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及法律后果。70、试论正当防卫中的特殊防卫。
71、论假冒商标罪。72、试论第三人。73、论反诉。74、试论我国庭审模式的改革。75、论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76、试论举证原则。77、浅谈无罪推定原则。78、论口供。79、论行政认讼中被告的举证责任。80、论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81、试论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82、行政主体与行政诉讼的被告。83、行政法治与依法治国。84、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的保护。
85、析婚姻纠纷中的第三者插足问题。86、浅谈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
87、从我国婚姻的现状看婚姻自由。88、试论律师的职业道德。
89、律师民事诉讼代理和刑事代理之比较。90、析律师在非诉讼中的作用。91、论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92、我国对外国投资的法律保护。
93、论股票与债券。94、抢注商标的法律问题。95、涉外经济合同的谈判与签订。96、论无效涉外经济合同的确认和处理。97、行政公文的语言特点。98、律师刑事辩护之我见。99、试论我国刑法中的无限防卫权
100、浅论沉默权101、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之比较102、试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103、浅论举证责任104、浅论我机动车辆保险法律争议105、试论依法治税 106、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107、民事执行法律制度浅析108、论商品房买卖的违约责任与风险承担109、浅谈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
110、浅谈我国婚姻无效制度 111、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112、浅谈我国行政执法的问题与对策 113、探望权法律问题探讨114、我国房地产中介违规行为及立法建议
115、浅析商行担保贷款风险的法律防范116、浅论精神损害赔偿117、市场经济下的职务犯罪118、浅谈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119、试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强制措施 120、论渎职罪及其预防措施121、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探讨122、信息化时代的商业秘密123、债转股的法律分析124、浅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125、浅谈正当防卫126、民事诉讼中法官的释明义务127、论刑讯逼供的成因和对策128、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立法思考129、民事诉讼质证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五、附:参照样本
关于刑法目的的探讨
班级:08春法学本科 姓名:侯 杨 学号:081130478 电话: 内容提要: 刑法的目的具有独立的理论研究价值。刑法目的是为了保护法益 ,不是为了惩罚犯罪。刑法学界对刑法目的的理论分歧表明“刑法目的是什么”并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刑法目的与刑罚目的不同。对于刑法目的的正确阐明,只有站在国家及国家权力存在的目的、宪法基本价值的高度,只有从刑法的特殊性入手,只有一句宪法和刑法的具体规
定,才能具体而深入地得以揭示。刑法目的应当采取保护主义的立场原则,保护包括犯罪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不受侵害,是制定和适用刑法的唯一目的。
关键词:刑法目的 刑罚 人权
一、刑法目的的定义和研究现状
(一)刑法目的的定义
刑法目的是指立法者创制刑法并通过对刑法的适用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它是实践主体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观念性、超前性的时间结果。“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实际的动机。”刑法目的或称刑法的宗旨、刑法的价值根据,是指国家制定和使用刑法时统率所有刑法功能的最基本的价值目标,它主要探究的是为什么制定刑法的问题。“刑法目的在一部法律中处于中心底为,它对于立法和司法上合理控制处罚范围、对刑法条文的科学解释、司法人员正确司法都具有根本之道意义。”
【2】
【1】
(二)当前关于刑法目的的研究现状
历来的刑法学者,对于“刑罚的目的”都十分关注———盖因此问题关涉惩罚的正当性和国家刑罚权的合理化与合法化 ,在“刑法学上实极具价值 ”,因此不管在什么年代,有关刑罚的意义与目的的论文,都是汗牛充栋。而对于“刑法的目的 ”,则很少有论及者。刑法学界,真正开始关注刑法的目的问题的是木村龟二,在他之前,“关于刑法的目的,基本的论述是关于普通刑罚的目的的问题 ”,真正把刑法的目的作为研究对象的论著几乎没有在我国刑法学界 ,“1997年以前,几乎没有人提出关于刑法的目的问题 ”。
对于刑法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近几年我国一些学者却作出了多种不同的回答。刑法理论界一般认为,我国刑法第1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证券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规定的是刑法的目的。当然,也有学者将第1条归纳为“立法目的”、第2条称之为“刑法的任务”,并试图区分二者。蔡英
【6】
【5】
【4】
【3】
。而
认为,这种努力其实并无必要,因为虽然表述的侧重点和
详略不同,但二者归根结底表达的还是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和动用刑法的意思,并无实质差异。
刑法理论界对刑法目的的认识不尽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观点一,认为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是制定刑法的目的的两个方面。“制定刑法的目的就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这是由我国刑法的性质所决定的。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是制定刑法的目的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观点二,认为惩罚犯罪不是刑法的独立目的,刑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我国刑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把他们割裂开来,认为惩罚犯罪就是刑法的目的,或者认为刑法可以离开对犯罪的惩罚实现保护的目的,或者认为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是两个平行的目的,都是不正确的惩罚犯罪从其最直接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是刑法的目的,但是它不是独立的目的,不能为惩罚而惩罚,而是为保护人民才惩罚犯罪,从这一点来说,它又是实现保护人民这个根本目的的手段。观点三,认为刑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犯罪人的权利。认为“如果刑法的目的在于打击犯罪,那么刑法就没有必要出台,因为正如中国的那句古话:刑不可知,威不可测。刑法只需存在于统治者的内心深处,一种秘而不宣的刑法较之公开明示的法律更能打击一切所谓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刑法理论也是简单明快的,因为你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所以你犯罪了,那么你就要接受或者监禁或者死刑在内的一切刑罚,至于到底是什么刑罚与你无关,这要看我统治者的心情了。这样的话,一切有关谁应该构成犯罪也就只能依赖于统治者的偏好,在某些时候,可能是有关道德与否的争论。这样,打可不必担心出现疑难案件,因为我们可以打击想要打击的任何行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因此,在本质上来说,刑法遏制的不是犯罪人,而是国家。可见,刑法的根本目的是对刑罚权的限制。”观点四,认为刑法的根本目的是消灭犯罪。“刑法是要消灭犯罪,这是刑法的最终极的目的,也是刑法的‘理想’。刑法不是为了‘惩罚犯罪’而制定的,而是为了同犯罪作斗争,最终消灭犯罪。然而,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冲突,犯罪就不可能消灭。因此,消灭犯罪只能是刑法的‘理想’,刑法的目标是朝歌这方向努力,不断向这个状态靠近。”
【10】
【9】
【8】
【7】
观点五,认为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因为各种犯罪都是侵犯法益的行为,运用刑罚与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正是为了抑制犯罪行为,从而保护法益;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之所以要预防犯罪,是因为犯罪侵犯了法益,预防犯罪是为了保护法益,这正是刑法的目的。”
【11】
二、刑法目的与刑罚目的的区别
张明楷教授在他的《刑法学》教科书中 ,不仅在“刑法概论 ”一章讨论了“刑法的目的 ”,【10】而且还在“刑罚的观念”一章讨论了“刑罚的目的”,可见他对二者是作了明确的区分的。对此 ,张智辉教授对“刑法的目的”和“刑罚的目的”的关系,作过充分的说明。他认为:“刑罚的目的虽然是刑法目的的重要方面,但是不能完全等同于刑法的目的,更不能取代刑法的目的。因为刑罚只是刑法用以惩罚犯罪的手段,刑罚的目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刑法的目的,并且包含在刑法的目的之中,但是除了刑罚的惩罚功能之外,刑法还具有其他功能,如规范功能、保护功能、价值评判功能等。刑法在发挥这些功能时所追求的目的是适用刑罚的目的所无法包容的。可见 ,刑法的目的是刑罚目的的上位概念,它比刑罚的目的包含着更丰富的内涵 ,比刑罚的目的延伸的范围更广。”述观点。【13】
【12】
周少华基本赞成张智辉教授的上他认为刑法的目的与刑罚的目的应当区分开来。否则刑法就会被当作实现刑罚目的的工具,这势必导致只强调刑法的惩罚性、报应性 ,而忽视刑法的其他社会功能的后果。在并合主义的刑法观下,刑法有其自身的目的。刑法的目的包括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直接目的则包括保护法益、预防犯罪、确认刑罚权和限制刑罚权。日本刑法学者木村龟二指出:“刑法的目的固然与刑罚的目的有关,但与刑罚的目的是不同的概念,必须加以区别。”【14】
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学者翁国梁也认为:“刑法之目的,学者有称刑
【14】罚之目的者。实则刑法之内容,已包含犯罪与刑罚,故不若称刑法之目的为当也。”不过,翁国梁先生虽注意到“刑法之目的 ”有别于“刑罚之目的 ”,但是究竟不同在何处 ,则未有论述。从其具体的讨论看 ,其实仍然是在说明“刑罚之目的 ”,只不过他认为称作“刑法之目的 ”更加合适而已。
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将刑罚目的作为刑法目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刑罚是刑法的中枢神经,刑罚目的是刑法的核心目的。”
【15】
有的学者认为 ,刑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直接目的包括保护法益、预防犯罪、确认刑罚权和限制刑罚权四种。其中,“预防犯罪”的刑法目的包含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两个方面。犯罪 ,最终目的是维护现存社会的生存条件。”
【16】
有的学者认为 ,刑法的直接目的是预防
【17】【18】
三、刑法目的的正确阐述
在探讨了刑法目的与国家权力、宪法价值的关系以后,我们对于刑法目的的揭示还需要回到刑法学的领域中来,只有一句刑法的具体规定,结合刑法自身的特殊性,才能具体而深
入地阐明刑法的真正目的。
(一)、刑法的目的是“保护人民”
刑法第1条开宗明义,在首要位置说明了刑法的目的,尽管对其内容的具体理解存在争议,但都认为这一条就是理解刑法目的的法律依据,至于刑法第2条,有人认为这是刑法的“任务”,不同于刑法的目的。然而,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世纪上就是我国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这一根本价值目标的具体化。实现刑法任务的主要形式是“惩罚犯罪”,实现任务的主要内容是“保护人民”,因此,刑法第2条关于刑法任务的规定,同时也是关于刑法目的的规定。
刑法第1条、第2条归根结底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和动用刑法?笔者任务,答案可归结到一点:就是保护人民,或者说保护人民的利益。有人认为:“‘保护人民’的提法不合时宜,而且太笼统,‘人民’一词是一个政治概念,‘人民’曾经是与敌人(包括犯罪分子)相对应曾经被广泛用于战争年代;而且,‘人民’一次很抽象,缺乏法律术语所要求的具体性,如果深追一步,刑法要保护人民的是什么?则仍然需进一步阐释。”此,蔡英【6】
【19】
对认为,“人民”一次的确具有政治含义,但同时还具有法律含义;“人民”一次具有非常明确具体的对象所指,并非抽象空洞的口号。因为:首先,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由于“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中国人民对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进行斗争。”因此,我国宪法框架内的“人民”首先应是一个政治概念,是“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用户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但是,最为刑法保护对象的“人民”,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同时也是以个法律概念。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3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因此,作为法律意义上的“人民”,泛指受我国法律保护的“任何人”,而不是仅限于按照特定政治标准划入特定范围的“政治人”,其次,从最基本的尝试理解,“保护人民”也有具体所指,即意味着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如果根据宪法规定全面阐释其含义,则我国刑法中的“保护人民”,既包括作为我国人民根本利益集中反映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也包括所有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个人利益;既包括中国公民的合法利益,也包括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那一部分外国公民的利益;既包括保护一般人民
群众免受犯罪侵害的利益和保护无罪的人免受刑事追究的利益,也包括保护犯罪的人不受法外追究的合法利益。【20】
(二)、保护人民的利益就是保护人权
刑法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利益,那么人民的利益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从刑法第2条、第13条以及分则共计10章条文规定来看,刑法所保护的人民利益可分为四个方面:即国家的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健康发展;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正常行使,以及稳定的社会秩序。其中,直接反映人民利益所在的是人身和财产权利,其他三个方面的利益虽然间接但却与人身、财产权利的实际享有密切相关。尽管刑法分则对垒罪体系的排列顺序——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意味着立法者站在重视国家公共权力的立场,传递出国家利益优位于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优位于个人利益的兼职观念,没有恰当地体现和彰显“人是文明世界中的最高社会价值”这一理念,但在应然的意义上,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身安全,全力保护公民的安全、健康、名誉、人格和自由,应该是刑法保护利益的重中之重,是所有利益的核心。
保护公民个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人格和名誉权,财产权等不受犯罪侵害,也不受国家权力的任意摆布和侵犯,实际上就是保护每个公民的基本人权,保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经济秩序的稳定,是保证人们能够切实享有人权的基础和前提。从人权的本意看,人权是每一个人作为“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从人权概念产生的社会历史过程来看,人权是一种反抗权利,人权带有革命的性质,人权的核心意义是个人对于国家权力享有的权利,“人权的主流精神始终是防止和抵抗公权力走向恶政”。
【21】
人权与国家权力的对应关系表明:一方面,满足人权要求是国家的主要责任和义务,股价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积极地保障和促进人权的实现;另一方面,国家权力的行使必须一保障和促进人权为目的、为限度、为范围,国家权力必须遏制其自身具有的无限扩张的本性,防止权力滥用而侵害人权。
在刑法中,享有人权的主体范围不应添加任何限制;只要是人,就是人权的主题。因此,人权不仅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人的权利,也是被害人、无辜公民、善良公民的权利。【22】在刑法中,由于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种类、主体不同,作为人权主题的个人也就有不同的身份;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和守法公民,享有不受犯罪侵害其生命、自由、财产等基本权利的人权;善良公民可能因为刑罚权的滥用而成为刑罚的对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公民权利可能在有罪判决确定之前就被剥夺,犯罪人被执行刑罚外的声誉合法权利也可能成为恣意行使刑罚权的牺牲品,他们的人权也需要刑法保护。守法公民享有不受非法逮捕、追诉的权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受程序法和实体法保障的合法审判、公正定罪和量刑的权利,对于犯罪人来说,属于刑罚执行内容的一部分权利受到限制或者不能行使,但其他未被剥夺的权利仍然合法。要受到刑法的保护。
在刑法中,由于不同身份的人权主体享有人权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刑法保护其人权的方式也有区别。对于被害人及守法公民,刑法主要通过惩罚犯罪来实现保护人权之目的;对于善良公民、被告人、犯罪人,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原则、防止刑罚权滥用是实现这一目的之途径。
(三)“保护人民”的刑法目的可作层次之分
将刑法目的归结为“保护人权”,并不排斥在微观的层面对其进行层次之分,研究刑法不同层次的目的不但有助于保持刑法立法的自身协调,也有助于促使司法人员时刻考虑自己的司法活动是否符合刑法目的,从而正确理解和使用法律,将刑法目的贯穿于刑事司法活动的始终。
有学者指出,刑法目的基本上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刑法的整体目的;第二个层次是刑法分则各章的目的;第三个层次是各个条文的目的。笔者认为这种划分是适当的。在刑法最高目的的指引下,更能准确把握刑法分则各章的具体目的。受“保护人权”这个整体目的的制约,对刑法具体条文的理解和运用就会摆脱机械执法的阴影,甚至敢于对有些所谓“合法不合理”的刑法规定说“不”!当然,反过来,刑法整体目的的实现有赖于第二、第三层次目的的体现于实现。
(四)刑法保护人权的特殊之处
要进一步深入认识刑法的目的,还必须在明确法的理念的基础上,对刑法的特殊性予以充分揭示。什么是法的理念?这是法哲上的根本问题。一般认为:争议、合目的性、法的稳定性是关于法理念的三个要素。要保持刑法的争议、合目的性和稳定性,就必须使刑法规范在形式上具有公开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内容上罪与刑的范围和幅度具有正当性、明确性、相称性。之所以对刑法的形式和内容有多项要求,是因为刑法拥有其他法律不可比拟的最严
厉强制措施——刑罚。
刑法的特殊性,首先在于调整对象利益的整体性。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仅以“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一传统理论根本无法界定其范围,而是一种从根本上威胁到相应法律制度的存在,从而严重地危害作为整体的国家法律秩序的行为。刑法所调整的对象不像民法或婚姻法那样仅仅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或者像行政法那样仅是公民与股价的某种职能之间的关系,而是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与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秩序之间的关系。刑法这种特有的调整对象,是从实质上划分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标准,也是从实质上确认已个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只应该调整那些其他法律制度本身的制裁措施不可能有效制止的行为,这种行为如果不以刑罚进行制裁,它们都会使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存在受到根本威胁。犯罪的本质并非是对具体北海人造成的损害,而是从根本上破坏、威胁了以确认和维护全体公民基本人权为内容的国家法律制度,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直接或简介侵害了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国家对其动用刑罚,限制或剥夺犯罪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根本的目的乃是为了从整体上保护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福祉的国家法律制度。
刑法特殊性,还体现在调整手段的特殊性。可以说,正式由于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才决定了刑法调整手段特有的严厉性和迫不得已性。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刑罚的内在属性,可以发现一下几个重要事实:其一,刑罚是国家在和平时期所能够拥有的最大强制措施,刑罚的运用是国家动用各种暴力机器的结果;其二,刑罚的内容是对公民生命、自由、财产、政治权利的限制或剥夺,而这些权利,在现代政治国家的法律中,都属于个人的基本人权;其三,刑罚的两端分别是所谓犯罪人的个人和作为社会整体利益代表的国家。刑罚的这几个特点说明,刑罚这一刑法特有的制裁措施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是国家的刑罚权与公民的生命、自由等最基本权利的关系,是作为社会代表的国家权力与作为社会成员的公民个人最近本人权的关系。如果我们承认现代法治的核心精神是“基本人权神圣不可侵犯”,那么以限制或剥夺公民最基本权利为内容的刑罚,就必须要严格限制其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之忧在其他法律制裁措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且不用刑法调整有关的法律制度就会从根本上受到威胁,社会共同生活的基础就会受到严重危害的情况下,国家才能制定和使用刑罚。
(五)保护国家的整体法律秩序、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生活秩序,就是保护人权
实际上,从对刑法调整对象和调整手段的特殊性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将国家制定和动用刑法的目的揭示出来,维护国家法律秩序的正常运转,实质就是保护人权,因为这些国家法律制度就是以确认和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以及基本人权实现的各种前提和保障为内容的。此外,有一些学者将刑法的目的归纳为“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生活秩序”,这种说法如果具备一个前提,即:这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共同秩序,在现代社会,不是封建统治者暴力压制下的秩序,不是纳粹法西斯统治下践踏人权的秩序,而是充满民主、自由、尊重人权的人类生活的新秩序,那么,它和保护国家的整体法律秩序、保护人权的提法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现代刑法对人类社会生活共同秩序的保护,“只有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进行,即保护公共和平秩序,同时尊重个人的行为自由,反对非法强制,根据公正原则对严重的违法行为进行制裁”。一言以蔽之,犯罪是对国家整体法律秩序的威胁或者破坏,而国家法律制度的汉族要内容则是直接或间接对公民基本人权的确认和保护;国家制定和动用刑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包括犯罪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既不受犯罪的侵害,也不受刑罚权滥用的侵害;刑法对基本人权的保护主要通过惩罚犯罪以及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刑法基本原则达到目的。
四、总述
刑法是用来保护利益的法律。
【23】
刑法目的应当归结为保护法益。刑罚是刑法概念体系中与犯罪和犯罪人相对应并有着密切而复杂联系的基本概念 ,作为刑法概念的下位范畴 ,刑罚不以惩罚犯罪为目的,“惩罚犯罪 ”合乎逻辑地不属于刑罚的上位概念 ———刑法目的。犯罪所侵犯的 ,就是刑法所保护的。刑法以刑罚为基本手段保护法益 ,就是制定和适用刑法所追求、希望的目标。所以 ,不能像有的学者那样将刑法目的等同于或者说归结为刑罚目的。刑法目的与刑罚目的不可混淆。保护包括犯罪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不受侵害,是制定和适用刑法的唯一目的。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109页。
【2】张明楷:刑法学2版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3】林山田:《刑罚学》,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1983年版,第 47页。
【4】许道敏:《民权刑法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年版,第 64页。【5】张智辉:《刑法理性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 37页。
【6】蔡英:《保护人权—刑法的终极目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第35卷 第3期 104-111。
【7】高铭暄:刑法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8】何秉松:刑法教科书 修订版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9】罗翔:刑法目的的新表述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10】张明楷:刑法学3版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11】洛克:政府论下篇 叶启芳、瞿菊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12】张智辉:《刑法理性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 37页。【13】周少华:刑法的目的及其观念分析 法学论坛。
【14】翁国梁:《中国刑法总论》,台湾正中书局 1970年版,第 5页。【15】储槐植:刑法目的断想[J ].环球法律评论 ,2008。
【16】周少华:刑法的目的及其观念分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17】张智辉:理性地对待犯罪[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18】何秉松:刑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19】牛忠志:刑法目的新论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
【20】高铭暄、马克昌:中国刑法解释上卷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21】徐显明:法理学教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
【22】唐忠民、王继春:论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基本原则 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3】曲新久:《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14页。
第二篇: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名称: 法 学 学习层次: 本 科 年 级: 14 春 指导老师: 牛晓鹏 职 称: 副教授 教 学 点: 修 水
九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开 题 报 告
课题内容(包括课题的现实意义、目前该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的重点及拟突破的难点等)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是启动诉讼救济的前置程序,“一裁二审”的处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工作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该制度自身固有的缺陷,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涉及到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项内容的劳动争议也相应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大幅度上升,这种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从现代法治精神考虑,该制度不能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效率、效益的目标,不利于保护劳动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仲裁机构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思考,努力构建一套适用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审裁协调的裁审模式,建立和谐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法制基础。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我国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本文主要研究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出发,研究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探讨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对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三、论题的研究方法:
从教材、网络及各项法规中查找我国关于《劳动法》的法律条文及法律依据;部分法学家的认识、观点;通过日常工作中走访调查当事人对《劳动法》一些看法收集和在实践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准备好相关资料后,理清自己思路开始进行写作。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和建议:
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是劳动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与相关范畴的比较,在对我国关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各种有代表性学说的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应当构建多元化的调解模式。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2016年3月6日—3月9日 确定题目 2016年3月10日—3月15日 开题报告 2016年3月16日—3月22日 论文提纲 2016年3月23日—3月25日 初稿 2016年3月25日—3月28日 二稿 2016年4月1日—4月10日 定稿
六、论文的写作提纲:
一、引言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诉讼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诉讼的含义 2.劳动诉讼的特征
(二)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仲裁的含义 2.劳动仲裁的特征
三、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分析
(一)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联系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仲裁前置损害当事人诉权 2.“一裁二审”浪费社会资源 3.程序重叠弱化仲裁职能
四、我国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
(一)确定裁审关系的基础
(二)构建多元化调解模式
五、总结
七、参考文献:
[1]陈俊.对完善劳动仲裁制度的再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5)[2]宋涛.试论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问题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03)[3]曹鸾骁.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否定性评价——兼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违宪[J].理论界.2010(01)[4]关怀.30年来我国劳动立法的光辉历程[J].朝阳法律评论.2011(01)[5]朱蓉.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亟待完善[J].学习月刊.2012(21)[6]孙宝强.劳动合同法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J].开放导报.2013(03)[7]邓珊珊.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再建构[J].法制与社会.2014(12)[8]徐元彪,周茜.略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9]陈忠谦.从仲裁的本质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J].仲裁研究.2012(04)[10]余春艳.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4(06)
目 录
一、引言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诉讼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诉讼的含义 2.劳动诉讼的特征
(二)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仲裁的含义 2.劳动仲裁的特征
三、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分析
(一)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联系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仲裁前置损害当事人诉权 2.“一裁二审”浪费社会资源 3.程序重叠弱化仲裁职能
四、我国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
(一)确定裁审关系的基础
(二)构建多元化调解模式
五、总结
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作者:xxx 指导老师:牛晓鹏
【内容提要】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一裁二审、仲裁前置”,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机构裁决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不得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这种“先裁后审”的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确实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出现了频繁的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复杂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增多,案件性质日趋多样化,“一裁二审”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本文主要研究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出发,研究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探讨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对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关键词】劳动诉讼 劳动仲裁 关系 协调
一、引言
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是启动诉讼救济的前置程序,“一裁二审”的处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工作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该制度自身固有的缺陷,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涉及到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项内容的劳动争议也相应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大幅度上升,这种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从现代法治精神考虑,该制度不能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效率、效益的目标,不利于保护劳动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了仲裁机构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思考,努力构建一套适用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审裁协调的裁审模式,建立和谐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法制基础。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诉讼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诉讼的含义
劳动诉讼是指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此外,劳动诉讼还包括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即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或调解书另一方当事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活动。
2.劳动诉讼的特征
上的救济途径,但是该法律救济途径并不是无限的,所以对于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双方当事人都应当履行各自的义务,以彰显法律的权威性和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
(二)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仲裁的含义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仲裁机构依据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请求,以
无需订有仲裁协议,其实行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如不服裁决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商事仲裁不是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其实行协议管辖,当事人可以在诉讼和仲裁中自由选择。
(3)劳动仲裁的处理结果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这标志着劳动仲裁是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我国,劳动仲裁的处理结果,不管是仲裁调解书,还是仲裁裁决书,只要双方当事人确认签字或超过法定期限未向人民法院起诉,便具有了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显示出了劳动仲裁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与商事仲裁不同的是: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争议以外,劳动仲裁的裁决大多是非终局性的,即当事人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商事仲裁受理的所有案件都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三、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分析
(一)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联系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以要求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与用人单位的劳动纠纷,经调解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和解协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当事人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后,依法作出仲裁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确立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程序前置规则。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仲裁前置损害当事人诉权
劳动仲裁的强制前置,规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只有在仲裁机构受理并做出实体裁决后才能实现,损害了劳动者追求诉权的权利,限制当事人选择解决途径的自由,违背劳动仲裁制度便捷、缓解法院压力的设计初衷,难以体现仲裁这一制度崇尚自由的价值取向。劳动仲裁前置在限制当事人诉权的同时也削弱了仲裁裁决结果的公信力,使劳动仲裁的效力受到质疑,对仲裁的公正性缺乏信任,仲裁前置程序的存在,让当事人把仲裁当作“走过场”来敷衍,降低了办案效率也浪费了有限的社会资源。
我国规定,经过仲裁后方可提起诉讼程序,则诉讼当事人与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一致,但是如果之前并非劳动仲裁的当事人因为案情需要参加诉讼,那么仲裁的前置就妨碍当事人参入到诉讼活动,干扰当事人行使诉权,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当事人不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查认为仲裁裁决遗漏了必须共同参加仲裁的当事人的,应当依法追加遗漏的人为诉讼当事人。但此解释并未允许没有参加劳动仲裁的当事人直接参加诉讼,这会造成一些当事人丧失请求法律保护的权利。因此,针对我国现有情况,仲裁前置程序加大了当事人诉讼的难度,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程序,引起不必要的诉累。
2.“一裁二审”浪费社会资源
为了使有限的社会财富得到公平分配,恢复社会秩序,需要诉讼,仲裁,调解等一些解决机制去担当“社会调节器”,解决各方纠纷,缓和矛盾。无论是申请仲裁还是提起诉讼,都会导致资源分配的变动,占用一定的社会资源,劳动仲裁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为当事人维护权益增加一条救济途径,而现行的“一裁二审”模式未能实现案件的分流,节约社会成本,不符合现代司法“程序利益”的精神要求。由于对仲裁权威的不认可,该模式不但没有给当事人带来便利,反而延长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周期,牺牲程序利益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实体正义。
“一裁二审”的审理模式导致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衔接不畅,因为,把仲裁程序作为进入诉讼程序的前置阶段,当案件进入到诉讼程序,法院就不再审查仲裁程序和仲裁裁决的有效性。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当法院抛开仲裁裁决裁定的事实去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那么通过法院改变仲裁裁决的案件就会增多,加之法律并未规定经过裁决认定的事实的法律效力,当事人若提起诉讼,则仲裁裁决的效力将被完全否定,从而使仲裁裁决的功能趋于虚化。根据规定,仲裁裁决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便自动失去效力,增加了处于强势地位的用人单位滥诉的可能性,浪费诉讼资源的同时也无法针对劳动者进行特殊倾斜保护,更不利于仲裁质量的提高。
3.程序重叠弱化仲裁职能
我国法律规定仲裁强制前置,但问题是,劳动诉讼的当事人与劳动仲裁的
当事人两者并不能直接画等号。有些时候,在劳动仲裁环节中并未参与仲裁的个体需要参加劳动诉讼,那么,仲裁前置程序就妨碍其作为劳动诉讼当事人参与案件的审理,不利于当事人向法院请求保护。在实践中还存在由于仲裁和诉讼程序重叠引发的其他问题,如双方当事人均对裁决结果不服提起诉讼,是按反诉对待分别立案合并审理还是按照先起诉的为原告,后起诉者为被告一并做出审理;再如劳动争议民事案件由仲裁委员会做出裁决后,当事人又起诉的,这种情况究竟如何处理等。此外,在目前我国劳动争议的仲裁员业务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仲裁前置会使法院的一审实质上成为对劳动争议代为司法监督的程序,反而增加了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诉讼程序。
仲裁前置程序与诉讼合并审理存在一定矛盾。《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其次是对劳动争议进行分类处理。目前我国法律及适用程序尚未针对劳动争议的不同类型作出严格界定和区分,使得现行劳动争议的处理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在案件总量逐年扩增的情况下,若将个体争议和集体争议不作区分且纳入到同一处理程序,必然导致劳动争议增幅和劳动争议处理时效两者此消彼长的后果。其二,现行争议处理主要针对权利争议,而利益争议因不在覆盖之内以致事实上处于自发和无序的状态。因此,在重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模式时,必须对争议类型作出区分。一般情况下,“各国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多有不同,但共同之处在于,权利争议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诉讼程序;而利益争议基本上只能通过调解、仲裁程序解决。因此,在借鉴域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确立利益争议由仲裁程序解决,权利争议可以进入诉讼程序。
(二)构建多元化调解模式
建立由人民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即以人民政府为主导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乡镇街道调解机构、人民调解机构、司法调解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多元化的调解劳动争议的处理模式,从而构建出一套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到司法调解组织相统一的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处理模式。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先由基层调解组织处理,对于当事人直接提起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有劳动仲裁机构引导当事人通过基层调解组织予以解决,从而充分发挥各个调解组织的功能,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对其他调解组织无法调解的劳动争议案件,最后由人民法院的庭前调解组织予以调解,充分发挥司法调解的功能。
对于双方当事人通过调解的方式达成调解协议的,为了避免当事人由于各种原因随意反悔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的,从而浪费有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法律应当赋予当事人之间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能力,除了当事人能够证明其协议不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之外。
五、总结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劳动仲裁处于诉讼的前置地位,它没有终局效力,又因为劳动仲裁机构无权采取先予执行、查封、扣押财产的强制措施,从而导致现实中很多案件久拖不决,导致的后果便是国家资源重复浪费,社会弱势群
体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与立法者的初衷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相背离。况且仲裁之后还有诉讼程序,在仲裁中败诉的当事人往往怀着不服气的心理,或者出于不履行仲裁裁决,达到拖垮对方当事人的目的而提起诉讼,这种情况只能是徒增诉累,明显不利于当事人实现权利主张。因此,要改变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两者目前略显尴尬的关系,惟有改革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第三篇:法学本科自我鉴定
从踏入学校的大门起,经过良师的精心指导以及自己的努力,我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自参加法学专业学习以来,本人能正确处理工学矛盾,能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积极参加集中面授和串讲,按时完成各项作业。通过三年学习,现已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并顺利通过各科考试,既适应了工作的需要,又完成了对自己人生的一次充电。
作为一名法学毕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通过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已经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法律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经验。三年来,本人获益匪浅,思想觉悟得到提高,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得到加强,学到的知识填补了过去未曾涉足的空白。在如今这个文凭漫天飞的年代,让我深知“学历”与“学力”之间不能完全等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抛开“功利”的缰绳,扎扎实实的学知识,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将这三年来的所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学力”,无愧于取得的“学历”,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工作。
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我将以“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为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法学本科自我鉴定
法学本科自我鉴定1从刚进大学时的懵懂到现在即将走出校门,我这大学四年收获了很多,进步了很多。在这大学四年中,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说,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句点,蓦然回首,至少可以自信地说一声“我没有虚度”。在此给我大学四年的青春一个交待!
在学校期间,我充分利用了学校优越的学习条件和浓郁的学习氛围,认真学习了法律专业计划规定的相关内容,且在校期间取得良好的成绩,多次荣获校级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和暑期实践。无论担任班干部或进行市场调查、参加学生实践团等活动,我都积极投入,谦虚谨慎,团结同学,吃苦耐劳,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表现出较强的与团队密切合作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及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由于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我的学习及工作常常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好评与奖励。学习之余的我,是一个外向而热情的人。爱好广泛,音乐、书籍、电脑、舞蹈,运动等等都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完美的生活习惯,让我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也是因为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让我变成了一个更顽强的自己,变成了一个敢于为社会奉献的年轻人。
在面临毕业的重要阶段,将来的工作既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希望自己能够迈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我将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走向社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用自己的行动让社会肯定我的能力。
常言道,不想当军官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当一个人满足于现状,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再前进一步。我是一个喜欢上进的年轻人,也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敢于拼搏、敢于冒险、敢于开拓自己的生活!安逸的生活并不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只有不断的挑战自我,不断走向新的成功才会给自己更多的磨砺!我相信如果我做不到的,世界上也就不会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的。这就是我人生的理念!
法学本科自我鉴定2大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回忆这大学求知的历程,曾经非常向往的象牙塔就要远去,而迎面而来的将是社会的锻炼,于是更加的怀念这个紧张而有序的大学生活,她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我孜孜不倦,勇于挑战自我,充实自己。我是一名文科专业的大四学生,大学结束之际回忆过去,收获良多,现在做一个自我鉴定如下。
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通过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已经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法律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经验。四年中令我欣慰的是:连续两个学年,四次获得奖学金,顺利通过了大学大作文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我把这些作为向上的动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最大的收获是心理的成熟,一千多个日子里曾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委屈过。而现在懂得擦干眼泪,站起继续往前走,前面的荆棘,算不了什么,路上的阻碍,我每攀登跨越过一次,便离云端更近了一步。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学不但教会了我知识,让我只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更磨练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的大学生活,踏上社会旅途的时候,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跨越新的高峰。
法学本科自我鉴定3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热爱法学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系统学习了法理学、行政法模块、经济法模块等专业知识,通过实习积累了转丰富的工作经验。大学几年,经过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我的个人努力,我已经完全具备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在拥有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的基础上,我系统地掌握了法律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通晓一定的理工科知识,精通外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在课余时间我努力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并使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我相信扎实的学业和成熟的心理使我有信心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锐意进取,永不自满是我的座右铭。在法学专业课之外我又辅修了许多跨专业选修课,它们使我获得了丰富的文学,社会学,英美文化等知识,并使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扎实的学业和成熟的心理使我有信心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我来说同样重要。我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了组织与协调能力,利用课余时间作兼职家教、营销员,争取自强、自立。在寒、暑假期间,我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实习,并撰写了实习报告和论文,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总之,我珍惜每一次实际工作的机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法学本科自我鉴定4从踏入学校的大门起,经过良师的精心指导以及自己的努力,我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自参加法学专业学习以来,本人能正确处理工学矛盾,能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积极参加集中面授和串讲,按时完成各项作业。通过三年学习,现已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并顺利通过各科考试,既适应了工作的需要,又完成了对自己人生的一次充电。
作为一名法学毕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通过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已经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法律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经验。三年来,本人获益匪浅,思想觉悟得到提高,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得到加强,学到的知识填补了过去未曾涉足的空白。在如今这个文凭漫天飞的年代,让我深知“学历”与“学力”之间不能完全等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抛开“功利”的缰绳,扎扎实实的学知识,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将这三年来的所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学力”,无愧于取得的“学历”,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工作。
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我将以“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为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学本科自我鉴定5光阴似箭,转眼间,三年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三年的学习历程,在学校的严格要求和辅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培养了自己不断进取、坚持不懈的精神。
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生时代的历来风格,不迟到、不早退,勤做笔记,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在工作期间,我一边认真备课,一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也不忘浙师的任课教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学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相联系,把函授时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应付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通过这三年的本科函授学习,本人在思想、学习、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一)在思想上:本人在函授学习期间,认真学习了学院开设的专业课,通过对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本人明白了,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里,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二)在学习上,凭着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我一向严于律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为把自己,变成一个掌握现代信息和职业技能的合格生,我牢固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我还广泛猎取其他学科的知识,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在专业技能上:在校通过学习让我学会了很多以前自己对法律上不足的地方,专业的法律知识,会对本人以后遇到在这方面的问题有了很大的帮助。
短暂的两年半学习过去了,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也重温了快乐的大学生活,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而且更加坚定自己的追求,我将充分发挥个人潜力,有效地服务于我的事业,服务于社会。
法学本科自我鉴定6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我的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习即将结束,在这两年的学习中,我认真的对待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形成了敏锐的法律眼光和全面的法律思想,学会了运用法律价值观判断事物的是否曲直,同时,本人在思想觉悟、法律专业素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过去,现就两年的学习情况作如下评论:
一、政治思想方面。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力求完美,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是遵纪守法,用法律人的思想武装自己。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我的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加强。二是团结同学同事,很好的融洽同学们及同事们的关系。在校期间,我能和同学们很好的处理关系,互相帮助和照顾。回到单位,在工作上,我能够很好的和同事们处理工作上的关系,得到了同事们一致好评。
二、专业学习方面。古人云:“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为此,我在几年前就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自己对法律知识的挚爱,我更加珍惜这个好的学习机会,养成了课堂上系统的学习和课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个上网搜索、远程视频听课及周未现场
授课等多种渠道吸取法律养分,在学习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对待法律的学习力求臻善臻美,学习积极主动,虚心向老师、同学求教,不耻下问,为自己树立起良好的法律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能力培养方面。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以学促学、活学活用。积极去筠连县的律师事务所和筠连县法院旁听相关案件审理,提高自己的法律实务能力。回到单位,利用学校课堂为学生讲解法律相关知识,并及时解答学生、同事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方面的问题,深得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认可。通过这一系列的法律实践,目前,我的法律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法律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本人非正规全日制大学出身,仅仅靠自学,所以,我在法律的理论、制度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强化学习,不断进步。
五、奋斗目标。毕业后,积极参加司法考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法律职业人。
第五篇:2010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附已通过答辩的人民大学法学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语)
试论法官素质和司法改革
【摘要】:
法官素质是指法官作为裁判者在处理案件时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它包括维护公平正义的精神、娴熟的法律职业能力、灵活的专业适应能力、高尚的人格和德行、正确的法律意识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法律信念等。目前,就司法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言,提高法官素质是第一要务,司法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提高法官素质和法官职业化水平以及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
【关键词】:法官素质 司法改革 提高途径 法官职业化 法律职业共同体 【正文】
一、法官素质的涵义及其对司法改革的重要性
(一)、法官素质的涵义
人的素质是指个人的信念、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集中体现。法官素质指的是法官作为各种案件的居中裁判者在处理具体案件时所表现出的各方面综合体。注【1】法官素质的涵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第一,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讲政治、讲正气,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展审判工作,是人民法官必须确立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方向。法官也要践行三个代表,河南高院院长曾说过,应把当事人看做兄弟姐妹、衣食父母。注【2】要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把司法为民贯彻落实到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用好审判权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同时,法官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武装自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法官“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维护党、国家及人民利益的思想是一致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法官的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第二,对法律职业的忠诚。一名法官应当为国家的法治事业作出贡献,把司法公正做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孜孜不倦地追求。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一切艰辛磨练、守得住寂寞,经得住权力、金钱、女色的引诱和考验,具备超于常人的持久力和免疫力。第三,良好的道德品行。原我国最高法院院长肖扬指出:“人民法官是否具备优良的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确保公正司法意义重大”。法官必须是一名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法官的道德品行不仅代表了法官的个人形象,更代表司法的职业精神,代表进步的道德观、价值观。只有在自身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的情况下,才能地以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评价是非、分清善恶,以自身的道德力量来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第四,渊博的法学理论水平和扎实的实践经验。法官必须精通法律,逐步成为法律的专家,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应超过当事人和普通群众,甚至超过律师。法官还应该拓宽理论视野,了解法学理论和最新研究动态。法官还应当具备积极的实践精神和丰富的审判经验。提高法官业务水平,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实践。只有通过长期审判工作的实际锻炼,才能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取得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独立处断能力。第五,严谨的审判作风,坚决维护公平和正义。司法是一项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国家活动,注【3】需要求实、严谨、公正。具体到审判工作中,应该抱着对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认真审查、分析案件的事实与证据,确定是非过错。马虎轻率、偏听偏信、主观随意、言语不检都是司法公正的大忌。第六,娴熟的庭审驾驭能力。庭审驾驭能力是法官业务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等素质的综合反映。我国法院在庭审中是职权主义国家,在庭审中,法官有一定的主动性和控制权,因此法官要熟练运用法律程序,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居中冷静地主持整个庭审过程,指挥、引导、控制诉讼参与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确保庭审依法有序进行,以查明案件事实、分清责任。特别是调解,虽不是法定的司法程序,但它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是人民法院艺术地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要把依法裁判和说服调解两者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审判和调解的多面手,所以法官还要增强诉讼调解的技巧、艺术和能力。注【4】 第七,熟练的法律文书制作能力。裁判文书写作之关键在于增强裁判的说理能力。法官的判决要使双方都口服心服,就需要说清说透道理。说理是反映法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一篇裁判文书的说理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法官的法律和文字功底,如果对认定案件事实和使用法律说的条理不清,不明不白,模棱两可,就说明这个法官能力差、水平低,他的裁判文书有损法律的威严和公信力。
(二)、法官素质对司法改革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法官是正义的象征,是法律的化身,是社会公平的使者。注【5】公平、正义是法官职业规范中永恒的准则。但是,一个能维护公平与正义的法官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法律信念、精湛的法律水平、敏锐的洞察力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这也是法官素质的基本要求。所以法官素质在司法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法官素质对于司法改革也非常重要,因为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公正与效率”,即在强调司法公正的同时,在认定事实和使用法律上努力提高办案效率。司法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求法院在审理各种案件的过程中,极大限度地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的同时,充分合理地运用司法资源,及时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官要在确保公正的前提下提高办案的效率就必须具有较高的内在素质。就目前中国的法律状况,主要问题不是法律欠缺,而是法律特别在基层法院得不到公正的实施和遵守,法律制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尊严与威望。基本原因是司法队伍素质较差,办案不够公正及效率低下,这是当前司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亟待改革这种困难局面。这些都是司法制度必须改革的内在原因。法律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和价值,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国家的司法制度,但是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再好,实施的如何则取决于法官,其根本原因还是取决于法官的综合素质。所以我国进行司法改革,法官素质的提高才是最切实的保障,是司法改革的基石。当前,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法官队伍,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前提,更是司法改革的关键。***同志曾说,我国司法队伍素质只有得到全面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注【6】
二、目前我国法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偏低
目前,法官思想道德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不能树立坚定的世界观,个人主义膨胀,忘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被权力、金钱和女色所迷惑,动摇政治和职业信念,扭曲价值观念,偏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与别人攀比物质生活,一味地追求享受。于是他们不惜拿手中的权力去换取享乐,以权谋私、枉法裁判、知法犯法。许多法官沦为阶下囚就是明证。而发达的法治国家如德国、新加坡等几乎很少有法官犯法的,相比之下,差距巨大。
就文化和业务素质来讲,也十分堪忧。高素质的法官所占的比重并不高,整体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优于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上级法院优于下级法院。有的媒体说我们的法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是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许多法院已经达到90%以上,注【7】如果单从数字看,法官的素质还是说得过去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应当看到这些9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法官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法律专业的科班毕业生,其他大多数是参加工作以后在职参加业大、自考、函授等各种专业毕业的。当然,其中也有少部分人通过这种自学方式掌握一些法律知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学历教育的功利性,因为大部分人是为文凭而学习,而不是为知识而学习。审判实践中我们的一些法官尽管具有这样那样的文凭,却弄不清复杂的法律关系,审起案子来是语无伦次,语言逻辑不清,让人看了不知所云。有的大白话充斥庭审,撰写的审理报告、判决书千篇一律。可见这种业余的学历教育对法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限的,文凭和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综上所述,目前法官思想道德和文化等素质还没有达到根本性的提高,法官的素质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二)法官队伍人员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难以形成职业共同体
从各级法院法官的来源来看,我国法院法官的成分极为复杂。有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分配来的,有的从行政机关调入的,有的是教师改行调入的,有的是经地方考试录用的,有的是转业军人安排就业的,更有以前的是“以工代干”转正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其中素质不高的人员中有的已退居二线,但有的虽年龄已大却位高权重,仍然掌握着法院某部门的主要职权。这些人员中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有的是大学或大专毕业,有的军转干是中专、高中甚至初中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才自修的大专文凭,学的专业也是五花八门。而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以上毕业的只占较小的比重。这么多成分如此复杂的人组合在一起,由于文化程度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经历背景不同,必然导致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的差异,在法律意识、专业知识、职业伦理、职业操守等方面上难以形成共同语言,他们之间更难形成职业共同体。【8】反应最明显的是,面对同一件案件,一个法院的不同法官或上下级法院的法官会给出截然不同的判决或裁定,让双方当事人非常好笑,也使法院十分尴尬。从一定程度讲这是对法律的亵渎,让法律失去威严。
(三)对法官队伍的监督不力,导致法官道德素质低下,滋生司法腐败
目前,对法官队伍的监督力量主要有几个,一是法院内部的监督,二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三是检察机关监督,四是媒体和社会群众的监督。但可以说,这几个方面的监督力度和强度不够,措施不到位,一些法院的内部监督形同虚设,这些监督被弱化为“领导监督”,法院的领导不发话,即使法院内部的审监部门在程序上走起来,也不过是走过场而。这如同自我批评,没什么力度可言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一般是不闻不问,除非当事人特别大的冤屈申诉到那里,也就是说最多是“个案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通常也是挂个名而已,仍有一些检察官笃信公检法是一家,做个和事佬,让大家面场都能过得去。
有效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司法公正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法官行使审判权不能离开一定的监督机制,没有监督或者监督不力必然会导致法官违法乱纪。因为一但缺少监督,法官的自律性会不断下滑,在各种关系、行政长官和金钱干预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会无限制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司法权的行使自身就会超越法律规范,甚至会触犯刑律。前不久的云南法官拷律师案就足以说明基层法官因为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不断滋长权力欲望,司法权无原则地肆意行使,导致司法专横,最终也使法官的素质丧失殆尽。同时因为缺少监督,法官会逐步打破自身的思想道德规范,作贱自身的道德素养,使一个法官最终堕落为违法违纪、道德沦丧的腐败分子。如果一个法官到了这种地步就连谈素质资格都没有了。近几年一些如武汉中院、深圳中院以及阜阳中院等等诸多窝案,广东、湖南、辽宁等高院的院长、许多高院副院长以及最高法今年夏天公布的最高法原副院长黄松有等六起法官重大违法犯罪案件等等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为此最高法发布了“五个严禁”,云南高法最近也发出新规--法官违法办案实行终身追究等等,目的都是为了坚决而强有力地规制法官行为,强化法官思想道德建设。
三、法官职业化建设--提高法官素质的途径
司法制度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与司法实践和社会效果结合起来,做到切实可行。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司法制度建设和改革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模仿过程。【9】必须深刻建立在法官队伍的建设水平上。改革成败的关键首先在于提高法官素质和职业化水平。著名法学家王利明也曾说“ 司法改革要建立法律职业制度,必须努力提高法官的整体队伍素质。在整个司法改革里面,我们需要把重心放到法官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因为即使有一个好的体制,如果没有一个高素质法官与之相配合的话,也是很难取得成效的”。【10】但如何造就高素质的职业化法官队伍呢?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育法官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武装自己,从根本上为法官素质的提高夯实基础
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是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做好审判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形势下,法官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就能从根本上确保自己作为一个法律人的最基本法律素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法官具体要求是:
1、法官必须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就是要按照法律要求,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司法的权威,要体现出严格依法办事的“卫道士”的精神,不准法官越“雷池”,标新立异。强调司法独立是不允许法官独奏独唱和肆意发挥的。法律实际上就是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是要规范社会所有成员的行为。纠纷产生后,作为裁判者的法官,他的裁判标准也只能是这种规范,唯此才能彰显法律的公平公正。
2、法官必须坚持司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司法为民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司法为民落到实处的理论支撑。任何制度的形成和开展均需要理念的指引。司法为民思想正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支撑下形成的我国司法实务的目标和追求。没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司法为民的具体落实就可能失去方向。肖扬同志曾说,司法为民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是通过公正、高效、文明的司法活动实现的,必须把它落实到保护人民、打击犯罪、制裁违法、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审判过程中去。注【11】
3、法官必须坚持司法公正。公正是司法的第一属性。没有公正,司法便失去存在的价值。现代意义的公正有两层含义:一是公平,二是正义。公平,要求法院在司法活动中不偏不倚,保持中立,保证诉讼各方平等地行使权利。正义,要求司法活动追求科学和真理,摒除邪恶与反动,实现文明。法院之所以在社会上成为最受尊重的机关,就是因为它代表着公正。法院作为社会终极裁判者,也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终维护者,是处理案件、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将“保障司法公正”摆在首要位置,注【12】可见司法公正的重要所在。
4、法官必须树立大局意识。有的法官认为,作为一名法官只要严格依法办案就可以了,实际上这种观念是偏面的,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一样,“严格依法办案”会有不同的理解,因为这里有个法律理解和法律解释的问题。讲不讲大局,要看是不是在正确的政治方针指导下去理解法律。综观我国的法律,没有哪一部法律不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法律就是党和人民的最高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每一部法律的制订,均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背景,都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不能简单的机械套用法律,孤立办案,一味强调司法独立和政治中立,而置国家利益、大局利益于不顾,这有违人民司法的功能。法院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就是要讲政治,讲党性,胸怀大局,要正确处理好服务大局和立足本职工作的关系,在执法过程中努力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而不能如流水线上的技工一样,一判了之,完成工作量就万事大吉了。
5、法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我国,法官要坚持党的领导,审判工作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法院审判工作离不开党的领导。只有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法院工作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与时俱进。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是人民法院正确执行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根本保证。依法独立审判与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的、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主要是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而不是干涉法官依法独立审判,代替或者指挥法官办理具体案件。法院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能脱离党的领导,而是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用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指导审判工作。
(二)、通过教育、培训和考试,整合参差不齐的法官队伍
一个没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的法官很难对法律的适用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论证;一个不具有娴熟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审判技能的法官很难高效率地处理案件;一个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化思维的法官很难对案件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和裁决。所以说法官的职业素养对司法的公正和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法院要实现公正与效率,就必须加强法官的职业素质教育,培训和打造职业法官。但是,目前怎样才能整合参差不齐的法官队伍,根本性地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呢?我认为切实可行的做法就是开拓务实的培训渠道,提高法官教育培训的水平。目前的法官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业能力高低不等,这决定了现阶段的法官教育培训工作不能脱离实际,片面地统一要求,而必须是针对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的培训对象,多层次地进行培训。培训要着重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充分发挥法院教育培训的特点和优势,利用法院系统自身力量搞好审判业务培训以及围绕审判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岗位培训。第二、要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各级法院要加强在现有法官中选拔、培训在职研究生的工作,组织并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报考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努力培养一批具备精深法律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使审判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第三、加强考试机能,务求法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如果缺少考试这一关键环节就会使各种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科学而严格的法官考试晋升制度是对若干年来法官管理经验的肯定。近年来,全国法院对如何管理好法官队伍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实践表明,以考试为中心(特别是国家司法考试)等具有量化指标的法官考试晋升制度,是对以往改革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整合法官素质,建立一支优秀的法官队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培养法官坚定的法律信仰,加强法官的职业化建设
法律信仰是法官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法律对法官来说,不仅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更是为之献身的一种事业。如果没有法律信仰,法律就会成为僵死的教条和随意处置的东西。法律信仰会对法官的内心产生一种约束,促使法官把维护公平和正义作为一种信念,深深植根于心灵,确立法官对法律职业的不可动摇的忠诚。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官树立“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博大胸怀,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献身审判事业不放松;才能使法官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奉献精神,做到面对一切来自外界的干扰,都能保持司法操守和司法独立性。法律信仰既是法官道德选择的基点,更是法官献身审判事业的精神支柱。当前,我们的法官队伍之所以整体上的素质不是很高,甘于为法献身的法官还不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确立坚定的法律信仰,这也与我们对法官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反思以往我们国家对法官所进行的思想教育,都是照搬了党政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只强调了政治性,而忽略了法律性,缺乏针对性,忽视了法官的职业特点。虽然我们国家在培育法官的职业意识和法律信仰方面,也做过一些努力,但总体上看,所下的功夫和力度还不够。我们必须遵照《2009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走法官职业化之路,把法律信仰问题的解决贯穿于法院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法官职业化是指,法官是专门从事司法审判工作并具有一定权威和社会地位的特定职业和职业群体,这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要求。【13】它由经过特定的途径训练培养的具有特定职业素养的职业法官组成。长期以来,我国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定位始终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在一些人的眼里,法院等同于行政机关,把法官看成是国家公务员的大众化职业,导致一些不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人通过各种关系随便进入到法院队伍中来。法官如果不具有法律理论知识、职业道德、职业宗旨,就去审判案件,自然就无法正确适用法律,就会滥用司法,造成各种错案。法官是社会冲突的最后防卫者,它对于社会的自我完善和良性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全面提升法院队伍素质是维护国家法治尊严的有力保障。只有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品德高尚且具有良好职业形象的法官队伍,才能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这也是我国进行司法改革促进法治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我认为除了加强法官职业培训,提高法官职业技能之外,还要求法官第一,彻底摈弃法官职业行政化意识。第二,严格法官的职业准入。第三,强化法官职业化意识。第四,完善法官职业管理制度等等。
值得强调的是,加强法官的职业化建设,同时必须提高法官的职业保障,大幅度增加法官的社会待遇。从某种程度上讲,高薪养廉不能不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物质决定精神是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我们要求法官要保持高度纯洁的思想品德而不提高法官实际收入,在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的诱惑力极大的时代,这种思想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法官的职业虽然神圣崇高,但法官也是人,需要食人间烟火。法官职业伟大,地位崇高也要在物质上有相应的体现。在一个职业共同体内,法官是说了算的人,而再会辩论的律师,最终如何定案还是取决于法官。但法官与律师的收入却反差较大,说话算数的法官收入远不如说话不算数的律师,这让法官的心态严重失衡。我曾对一位王法官说,应该大幅度提高你们的收入,他立马回应道:“要是政法委书记说这话,我们心情就好多了”,可见是多么心态不平衡。因此只有大力提高法官的职业保障,才能在物质和精神上确保和加速提高法官的职业化建设。
(四)、淘汰不合格法官,培养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北大学者强世功先生在其《法律共同体宣言》中富于煽情地写道:“无论是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还是乡村的司法调解员,无论是满世界飞来飞去的大律师还是不知名的地方检察官,无论是学富五车的知名教授还是啃着馒头咸菜在租来的民房里复习考研的法律学子,他们构成了一个无形的法律共同体。共同的知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思维、共同的理想,使得这些受过法律教育的法律人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共同体:一个职业共同体、一个知识共同体、一个精神共同体!”【14】
作为一种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学者以及其他一些以法律为职业的人在法律制度发展史中有着自身悠长的历史,到了现代社会,这些职业群体的作用日益凸现。在西方国家,由于其悠久的法律传统,很早就形成了法律职业阶层,整体素质较高的法律人成为西方法治社会的中坚力量。但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并没有形成特定的法律职业阶层。就法官队伍而言,机构臃肿,良莠不齐,难以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因此,如果要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首先必须精减法官队伍,淘汰素质较差的法官,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构提供最起码的基础。法学学者李汉昌也曾说:改革的成败既取决于决策者的决心和谋略,也取决于参与者的素质。就目前的法官队伍而言,要使其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只有两种方式:其一是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吐故纳新,使法官队伍成为高素质法律人才聚集的职业群体。要像中央国家机关进行机构改革一样,进行减员和转岗分流,使一批道德品质、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不适应从事法官职业的人从法官队伍中分离出来,妥善地分流和安置到其他行业中去。【15】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主要依赖有三:强化专业知识体系或者专业特性;强化法律信仰在法官心目中的确立;法律职业教育培训系统化。目前,国家通过各种教育培训和司法考试来强化法律人的整体素质,可以说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培养在制度层面上条件已经具备,随着现代法治的快速发展,培养较高层次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已是当务之急,也是司法改革的关键的、首要的环节。
最后强调的是,法官是最终拿着法锤定案的人,在职业共同体中应属于领头雁的位置,所以在法律实施中要发挥表率作用,同时在行为方面也应当成为整个职业的楷模。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其他法律职业者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辩论、相互砥砺、相互监督,共同推进职业群体的整体素质向前发展,同时要改革和加强法院审监部门、人大、特别是现代网络媒体等各大法律监督主体的监督机制,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砥砺法官全面素质,共同促进司法改革的快速进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朝着更高层次发展,把法律成铸就成利刃,公正而高效地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矛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突飞猛进而添砖加瓦。
引文注释:
注【1】曾露:《法官素质与司法改革》,《人民法院网》2007 年7 月14日,登陆2009年12月17日。
注【2】张立勇:《应把当事人看做兄弟姐妹 衣食父母》,《人民网》2009年7月24日,登陆2009年12月17日。
注【3】杨康波:《法官心中的法官素质》,《中国法院网》2007年6 月13 日,登陆2009年12月19日。
注【4】王养庆:《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可行性探讨》,《法律快车网》2007年4 月5 日。
注【5】吴英姿:《法官角色与司法行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5 月1 日,第 137页。
注【6】***:《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讲话》,2008年6 月16日。
注【7】何源:《中国法官学历考》,《东方法眼》2009年12月20日,登陆:2009年12 月22日。
注【8】范愉:《司法制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 月,第66页。注【9】范愉:《司法制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 月,第 98页。注【10】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第143页。注【11】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接受《人民日报》的专访时讲话,2007年8月3日。注【12】见《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第一条。
注【13】张文显:《司法改革报告-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2月,第133页。
注【14】强世功:《法律共同体宣言》,搜狐博客,2006年8月9 日。登陆2009年12月24日。
注【15】李汉昌:《司法制度改革背景下法官素质与法官教育之透视》,中国民商法律网,2003年4 月21日,登陆:2009年12月24日。
参考文献:
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
吴英姿: 《法官角色与司法行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5 月1 日。范 愉:《司法制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 月。
张文显:《司法改革报告-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2月。
李汉昌:《司法制度改革背景下法官素质与法官教育之透视》,中国民商法律网,2003年4 月21日。
【评语内容】 文章选题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法官素质的含义及其对司法改革的重要性进行界定与分析;随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目前我国法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文章最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提高法官素质的途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详实,论证有力,理论能够联系实际,总体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通顺,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基本规范,已经达到法学本科论文水平。成绩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