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素养名言
教育名言集锦(5)教师的素养
一、教师综合素质要求 1.修炼与发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事业带给我们的乐趣,就在于怎样跨过一道又一道栅栏;平坦,倒显不出我们的脚力与速度。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得东西多十倍、二十倍,以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最重要的来讲。”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的无以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进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第斯多惠说过:“正象你不能把你没有的东西给别人一样,如果你自己没有发展、教育和培养好,你就不可能发展、教育和培养别人。” ●现代青年教育家彭兴顺在《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中强调:“教师要成为名师,至少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师德突出,二是教学成绩突出,三是教育科研成果突出。而教育科研的成果,主要是以教育科研论文的形式来表达的。一名高层次的教师,既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实践工作者,又应该是一名优秀的理论工作者,而且要善于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凡是会上课又能写出一些质量较高文章的教师,成名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126页)
●吕型伟先生积其 60 年从教经验,智慧地概括出了三句话:“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这三句话也是他一直努力追求的。他认为,要成为名师,这三句话一句也不能少。其中,第三句又显得更为重要,一个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创新。
●特级教师徐世贵说:“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解决好三种力的问题。即动力、能力和精力。缺乏动力不愿干,缺乏能力不会干,缺乏精力不能干。三者之中,首要的是动力问题。做任何工作没有动力,其他无从谈起。动力是理想、事业心,是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无德不为师,无爱不成师,无术难成师。要成名师,必先做真人;要成名师,必先爱生;要成名师,必先教学有术,教学有方。”(动力是前提,能力是基础,爱心是底线,精力是保障。)
●要想做优秀的教师,必先培养出优秀的学生。2.与贤良为伴
●俗话说,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德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嘉诚说:“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格;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我们与谁捆绑在一起,这很重要!与有梦想的人在一起会被激发梦想,与优秀的人为伍与勤奋的人在一起学不到懒惰,与阳光的人在一起学不到抱怨!一个人。不一样的平台也会体现不同的价值!结交有正能量的人,这会影响你一生。” 3.爱心与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但也要尽可能多地严格要求学生。”
●特级教师张卓玉说:“没有爱心不配做教师;仅有一把爱心,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教师;只有浓烈爱心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夏丏尊先生还有过形象的比喻,他说:“学校是个池,学生是鱼,而师爱则是水。若无师爱,那么,无水之池,无水之鱼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4.教育艺术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于永正老师讲:“什么是教学艺术?简单地说,就是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使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培养,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等等。总之,能让学生有所得。” ●教育家沃德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平庸的教师传授真理,智慧的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
●特级教师徐长青说:“当我们带着只是走向学生时,我们选择的是优先任务的完成;而当我们带着学生走向只时,我们选择的是无限智慧的启迪。”
●特级教师靳家彦说:“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气概。”
●法国文学家法朗士先生说:“教学的全部艺术,就是唤醒年轻心灵天然好奇的艺术,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 ●于漪说:“要教在学生似懂非懂之间,这就是教育的智慧。”(启发式教学——“愤”“悱”状态)
●叶圣陶先生说:“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25页)
●《学记》云:“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有人曾经说过:“教育永远是没有现成教材可教的艺术。如果我们用‘公式’来解答孩子的青春变奏曲,那么,我们仅仅是认真工作的教师,而不会是孩子的导师、教育艺术的大师。”
●张履祥曾经说过:“子弟教不率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应当反躬自问,未可全责子弟也。”在教学中,当我们每每埋怨学生做得不够好时,要时时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做得也不够好;当我们的教学处于停滞不前的时候,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做得不够恰当。
●学生的错误其实是真正宝贵的教学资源,当你给学生讲解了数遍而学生一脸茫然的时候,有几个老师不是埋怨学生,而去反思自己:我怎么那么笨呢?学生的马虎、学生的懈怠,有多少原因真正归结于学生的愚钝呢?
●每一个干练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犹如琴师从事于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上、感情上的心弦,刺激之,安慰之,鼓励之。(美国《教育学》)5.师德与人格魅力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 ●加里宁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这一点往往是察觉不到的。„„正因为这样,所以一个教师也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在没有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精细、更敏捷。对于人生心理各种微末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在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这点是应当记住的。” ●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人格的作用。”
●马卡连科说:“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成就上有辉煌的卓越的表现时,那你自然就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一边。” ●苏霍姆林斯基说:“作为领导者,他的力量产生在哪里,产生在人格的魅力。这种力量不需要宣讲,不用誓言便能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号召力;作为领导者,这种人格力量便能带动千军万马。” ●苏霍姆林斯基精彩的表述:说如果一个人没遇到好老师的话,他就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罪犯,如果一个人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他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好老师就是一个好范本。
●青年教育专家彭兴顺曾经说:“既然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我们就选择了一种永恒的姿势。”我们可以原谅自己学识水平的欠缺,但是,决不能原谅自己因为缺少责任心而误人子弟。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教师职业的最好诠释。
●魏书生在谈到教师的作用时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作为引路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孩子起到很大的影响。所谓“亲其道,信其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来源于这里。一个具有高尚的品格的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面光辉的旗帜,是一部“活”的教材,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航标灯。苏霍姆林斯基在讲到教师的作用时也曾举例说:假如学校来了一位才华出众的生物教师,用不了多久,他的周围就会出现一群爱好生物课的学生。
●只爱优等生,实际上是一种异化的爱,那样的老师其实爱的只有自己:因为优等生是你成为“名师”的标签,而“差生”则是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所以不要怪那些你眼中的“好学生”一离开学校就成了你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你未曾给过他情真意切,深入骨髓和灵魂的真正伟大的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仪表美:“让完满的美表现在外表的典雅与内心的高尚、仪表的质朴与心灵的优美的一致上。”
二、向师性
●吴非的《我们将留给学生的记忆》,文中写道:“老师的站姿、手势、笑容、神情、口头禅和轶事,往往成为学生的话题,继而又被学生带往遥远的年代。”
●真正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产生对你道德上的折服,情感上的依恋,人格上的崇拜。一句话,应该是他人无可替代的“这一个”。●张志公先生说:“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他的学生的作文会像他;但是一位优异的语文教师,他的学生的作文会不像他。”原因在于前者用自己的面目去塑造学生,后者则超越了自我。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顽强的用自己面貌改造世界的人是执著的人,是有追求的仁者。我们尊敬他,但不一定再同他。只有超越自我才能避免局限。“――个性的培养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人的普遍具有的一种本能,倾向,这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已在道德高,有才华的老师教导下学习和成长,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举止言行。在他们心中这样的老师是完美无暇的,是真理与知识的化身,是他们心中无与伦比的偶像。这样的教师必然会有一种极强的“引动力”,使学生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心理定势效应。当产生了这种效应以后,他们就会爱老师所教的学科,把这位老师所提供的东西“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取,恶如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爱因斯坦)
三、教师的教学研究 1.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意义
●每个教师应当成为自己学科的出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一)》第802页)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给教师的建议》第97页)
●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区别。那么有多少老师,是怀着成为教育家的理想而教书的呢?还是开始就把自己定在了教书匠的位置了呢?(苏霍姆林斯基)
●高万祥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和普通教师最大的区别应该是有没有科研的追求和能力。”
●一个有学识的、善于思考的、有经验的教师,他并不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明天的课,他直接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少的。„„但他确实一生都在为上好一节课而准备着。●于漪老师说:“课要上得厚实、有分量、不轻飘,功夫在课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法、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如果教师没有学会分析事实和创造教育现象,那么,那些年复一年地重复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就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也会对自己的工作失去兴趣。”从而产生职业的倦怠感。(教师必须开展教学研究,对教学进行不断地思考和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教师能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工作转化为其乐无穷的研究工作,这将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事。”“惟其学而不厌,才能会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
●什克洛夫斯基说过:“艺术存在的目的,在于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受;它的存在,在于使人感知事物,在于使石头显示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在于让人感知这些事物,而不在于知道这些事物。艺术的技巧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知觉的难度和长度,因为知觉过程自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予以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技巧的一种方式,对象本身并不重要。”(《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导引》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提高教育技巧——这首先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的努力,来提高劳动的素养,首先是要提高思想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
你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举例来说,你研究现在所做的工作跟将要取得的结果之间的联系,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天把种子播种到修理的极好的土壤里去,却远不是明天就会长出幼芽的。今天所做的工作,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对它作出评价。这是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规律之一。它要求我们始终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115页)
●吕叔湘同志在全国第一次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讨论会上的书面发言中说:要比较不同的教学法的优劣,不能看学年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的分数,要看学生离校10年、20年以后的成就。”吕叔湘对叶老语文教育思想集中概括为一句话:“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他们可持续发展奠基。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
●要使老师从枯燥、乏味、重复的劳动中摆脱出来,让他们活得愉快和幸福,就必须带领他们进行教学研究。经验表明,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是强校之路。先进的教育理论具有知道先进教育实践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5年,而直到20年前我才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给教师的建议》209页)●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者条幸福的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之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些就会明显地在教育教学中反映出来。我认识一位教师,他“对一切都感到厌烦”,正像他听说的,他不愿意总是重复讲同样的东西。学生从他的话里感觉到他的思想是停滞的、僵化的。教师不尊重“思想”,学生也就不尊重教师。然而,更加危险的是,学生也向教师一样地不愿意地思考。(《给教师的建议》68页)
●怎样才能使思考的活动在学校里占据统治地位,怎样才能使思考、认识、发现、理解和求知的需要,成为一个人的最主要要的精神需要呢?这里就需要使用教师的智慧。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只有教师才有可能向儿童提出:思考,这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给教师的建议》210-211页)
●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保持肃静,使儿童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我们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我们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制的向往。(《给教师的建议》211页)
●教师的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你们看到某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忠实地复述教科书,那就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离教育工作的高度素养的境界还相差甚远。(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认识几十位这样的教学能手。他们的教育素养从备课就能看得出来。他们是按教学大纲备,而不是按照教科书来备课的。他们仔细思索过教学大纲以后,就把教科书有关文章读一遍。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地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这就是我现在所说的“以学定教”)
请你留意观察一下那些只知道必须教给学生的那点东西的教师的工作情形吧。他们认真地按照教科书把要讲述的东西准备好,甚至把讲述的内容和逻辑顺序都记住。(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教定学”)(苏霍姆林斯基)
●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是一种创造。(《给教师的建议》第113页)
●特级教师徐世贵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陶行知说:“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了倦怠,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惟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 2.如何开展教学研究(1)“移植”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他才是有效的。”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让我们也在每天下班时问一问自己:我的学生今天快乐吗?我今天读书了吗?我今天的教学是有效的吗? ●有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一个真正有发展前途的教师,不在于机械盲目地去照搬某一种权威的教学模式,而在于能博采众家之长,在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个人优势,大胆创新,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犹如航船行驶没有舵和指南针一样。”“人们如果光谈大原则,就会变成空谈;如果将目光仅仅投注在实际事务上,就会迷失方向,哪怕是最微小的行动也应和终极目标联系起来。只有不让遥远的地平线从视界中消失,我们的脚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
●要把别人的经验学到手——这首先意味着:要理解意见是取决于哪些条件,否则,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学到别人的经验。要知道,学习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给教师的建议》114页)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想用一种教学模式来规范青年教师的教学,这种想法的本意也许不坏,但事实上并不可能,甚至是有害的。”说它不可能,因为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一种教法足以成为一致公认的规范,估计以后也不会有,即使有了这种教法,一旦人人遵从,各个照此办理,使它成了凝固不变的“程式”,那么这种教学法也不会有生命力的,因为它违背了教学规律;说它有害,因为它必然会导致教学的僵化。再说,教学固然有客观规律,但对规律的把握和运用,则千变万化,因人而宜,这叫做“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的法”。魏书生说:“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一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 ●任何教学方法,当他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他的优缺点时,这还不算是真正的方法。譬如说,有一套很精致的钳工工具,„„当人的手还没有触摸他的时候,所有这些工具是什么呢?是一堆金属——如此而已。„„只有到了工匠的手中,才能变成工具。教学方法也是如此。„„在学校里的真正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生动的、探究性的思考和研究。即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是有效的。„„“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人体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阵痛中去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最宝贵。”如果你们想成为真正的能工巧匠,那就不要等待“别的女人体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只有你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给教师的建议》411—412页)
●波兰的著名教育家雅努什•科尔恰克说:“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阵痛中却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最宝贵。”只有你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说明教学是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要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真正有魅力,必须要有独创性。不要一味地去模仿别人的东西。当然,模仿也是必要的,但绝不是对别人课的一招一式进行亦步亦趋地照搬,关键要看别人方法背后先进的教育理念,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和教育思想。
●有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一个真正有发展前途的教师,不在于机械盲目地去照搬某一种权威的教学模式,而在于能博采众家之长,在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个人优势,大胆创新,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叶圣陶也说:“学习别人成功的教法当然很必要,但是不宜生搬硬套,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变通。”(2)记录、整理教育之旅
●朱永新教授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路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用教育理论串起来,那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
●读书是学习,而且更是有效的学习。因为写作能使阅读不能满足于泛泛浏览,而必须是一种研读。行而不述,或者述而不行,那么,再有价值的教育发现、教育思想都无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辐射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写作就是研究。”没有写作,研究成果往往会呈现碎片化、思绪化、即时性等特征或状态,写作是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和提升,也可以说是对平时研究的“二次研究”;另外,光读书而不善于写作,往往会使自己的收获过眼烟云,只有写作,才能进行深度研究,因而常常能获得或发现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时候需研究和新一轮研究的起点和动力。研究未必写作,但写作绝对离不开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其工作往往是以经验为主,凡是做中学,摸索前进,这期间不少人需要走过许多弯路,才能获得理论曾面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操作规程。我们许多教师,工作作了不少,零碎的经验也很多,但由于没有总结和研究意识与习惯,直到离开讲坛,不仅没有论文、论著,而且连一篇像样的总结也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桩憾事。教师的写作,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过程。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伴,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使他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见彭兴顺《做卓越的教师》第24页)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他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录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123页、125页)
●你要学会减轻自己将来的脑力劳动,这就是说,你要为将来创造时间的后备。为了做到这一点,你要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129页)
●我要建议青年校长和教导主任设一个本子,把教学中的点滴收获、成功的做法和微小的发现都记录下来。(《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四)》第594页)
●我想再一次提醒校长要有记事簿,只要你是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的,你就要尊重这个记事簿和尊重自己,把它一年又一年地记录和保存下去。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日记,同时也使你对一个小长时期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性分析的准备工作。凡是引起你的主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录到记录簿里。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务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的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444页)(积累多了便会訇然中开,醍醐灌顶)●你要学会减轻自己将来的脑力劳动,这就是说,你要为将来创造时间的后备。为了做到这一点,你要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每一本记录本,都是用来记录那些鲜明的而又好像一闪即逝的思想的(他们有这样的“脾气”:在头脑里出现一次,就再也不复返了)。我还把读过的书里最有意义的东西记入笔记本里。这一切到了将来都是需要的,都有利于减轻你将来的脑力劳动。你把自己记笔记的制度建立起来吧。要悉心保存你从书籍中汲取来的东西。(《给教师的建议》129页)
(3)研读文本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或朗读,或默读,或默思,或圈点,或批注,直到确定‘品’出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任何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读出了感觉,才能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也‘鼓’起来。”(如果教师在读课文时,还磕磕绊绊,蕴含在文章中深厚情感是怎么也传不给学生的。因此,要想使学生读得好,教师首先要读的好;要想使学生理解的透,教师首先必须理解的透。)
●“文字本是肉做的”,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传达文字生命动感,须诵读。无字不能读——即使课程表、花名册、元素表,我也读得抑扬顿挫,立体飞扬,犹似交响,听众皆呼,更况美诗妙文!”(韩军语)
●特级教师陈忠梁老师所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的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送语言深处的美。”王君老师也指出:“真正的语文课,应该踏踏实实地回归本体,聚集于语言文字本身,凸现语文课堂的本色,着力于语言内力。”所以,“一堂真实本色的语文课,需要师生共同关注文本,让学生和文本零距离接触,通过阅读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积淀知识、传承民族文化,通过挖掘文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人物,深入地理解文本,从而促进言语能力的提高”。
●于漪老师说:“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特级教师黄厚江也说过:“阅读教学中很多问题的出现,都与教师文本缺少深入的解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许多成功的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对文本深入、独到的解读为基础的。” 教育学生学语文要有独特的感悟,我们自己必须有独特的感悟,自己若没有感悟,也就不可能去打动别人。只有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才能吃透文里文外的精彩,才能引导学生“去体验文中的情感,去寻找文本语言蕴含的意味。”才能使教师真正做到“平等中的首席”,带领学生去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3.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必须以理论为指导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犹如航船行驶没有舵和指南针一样。”“人们如果光谈大原则,就会变成空谈;如果将目光仅仅投注在实际事务上,就会迷失方向,哪怕是最微小的行动也应和终极目标联系起来。只有不让遥远的地平线从视界中消失,我们的脚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理论乃根本,乃原则,根本定,原则立,自能左右逢源,自由肆应。”(《叶圣陶集》第15卷第3页。)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学习优秀的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何妨是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给教师的建议》第113页)“要提高教育技巧——这首先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的努力,来提高劳动素养,首先提高思想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同上114页)只有通过对别人先进教法的学习并汲取其精神实质,通过寻根究底的研究,继而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是真正方法的改革。从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任何教学方法改革都不是单纯的“方法”变化,而首先是教育思想的变化。4.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分两个方面: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必须符合教师的个性,不能照抄照搬。正如有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一个真正有发展前途的教师,不在于机械盲目地去照搬某一种权威的教学模式,而在于能博采众家之长,在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个人优势,大胆创新,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以往的教学研究,着眼点过分放在教师的“教”上,即在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方法上精心雕琢。尤其是在大大小小的教师培训会上,组织者总免不了推出一些名家的公开课,他的导向是使教师们“听而研之”、“观而摩之”。于是有些教师们进行机械地模仿,长此以往,不但教学效果不好,更重要的是失掉了自身的教学个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他才是有效的。”;
从学生方面看,任何好的教法都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抛开了学生的实际而大搞教法改革,势必导致东施效颦,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而进行亦步亦趋地模仿。前些年为什么在被魏书生全新的课堂教学所折服的同时,却一次又一次地感叹“学不来”,原因就是太注重魏书生的课堂教学的形式,忽视学生的实际。除此,不同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应该相同的,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
总之,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教无定法”。这里面蕴含的意思很多,其中的一个意思是说教学要贵在得法。要想得法,就得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或教学风格出发来选择教学方法或教学测略。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总是在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就不要随意地放弃自己经常运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不要刻意地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以避免出现“新路子不对,老路子不会”的局面。(见彭兴顺著的《做卓越的教师》一书第87页对陶行知“四块糖果”教育案例模仿之失败的原因)5.教学中要有程式,但不要程式化
●实践证明,别人总结出的教学方法再好,如果机械地去套用的话,那么,教学改革就有可能走进死胡同。这里我们不妨再重温一下叶圣陶先生的三段话:
学习别人的成功的教法当然很必要,但是不宜生搬硬套,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变通。同一种教法,因为教的人不同,学的人不同,收到的效果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80页之《关于探讨教材教法的几点想法》)不能因为某种教法曾经受到某某的赞赏,就此“定于一”,不允许别的教法。任何一种教法都有优点和缺点,优点要它更优,缺点要它改正,这才能不断改进。轻易否定一种教法是不好的,把一种教法强加于人也是不好的,因为都不利于动员大家创造好的教法。(同上)至于教学之方法似可不求一律。甲教师与乙教师无妨各尽其能,教一年级与二年级,教此课与彼课,亦不必一致。总之以学生获得实益,练成读作之熟练技能为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44页)根据叶老的观点,我们把它具体化为三点理由:
其一,从教师的角度看,不同的教师,其个人经历、文化层次、知识 结构、性格特点不同,那他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教师就是教同一篇课文也必然会显示出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有的习惯于从一般到特殊;有的习惯于从特殊到一般;有的善于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有的善于从一词一句去寻找突破口。朱绍禹先生曾说:“语文教学是个人技巧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是通过个人的观察和实践才能得到,而这种实践又多半无法按一定的法则进行,而要由实践者个人的知识、经历和个性来决定。可见,一百个演员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教师就会有一百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模式岂能让成百上千名教师照搬套用。苏霍姆林斯基也告诫我们:“即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方法,至于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熟虑以后,他才是有效的。”有人曾感叹斯霞老师的课,也有人想复制他的课,可形式是可以复制的,但其中的“味”是怎么也复制不出来的,因为这“味”是斯霞老师集几十年教学智慧于一身,把一生的教学智慧集中在一节课上。其二,从教材的角度看,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安排教学目的和重点,决定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设置怎样的教学程序。就是同一文体,不同的文章,教学步骤和方法肯定也会有所不同。
其三,从学生的角度看,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其智力因素、心理特点、语文知识能力水平都不会相同。因材施教是我们应遵循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不同的教学对象,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也不能相同。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的法。再好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也不宜为众多的教师去模仿操作,就是同一个教师也不能一成不变地使用同一教学模式。无论多么成功的经验,一旦成了固定不变的模式,就意味着它在走向反面,即使是模式的创始人自己也不可能毫无变化地套用自己的模式去进行教学。
●朱绍禹先生说:“语文教学是个人技巧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是通过个人的观察和实践才能得到,而这种实践又多半无法按一定的法则进行,而要由实践者个人的知识、经历和个性来决定。可见,一百个演员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教师就会有一百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模式岂能让成百上千名教师照搬套用。”
●“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一位哲人说:“走别人的路,虽然省力,却很难留下自己的足迹,走自己开辟的路,虽然艰难,却充满着奋斗的欢乐和笑声。”有一点缺憾的创新,总要比无缺点的模仿更有价值。
●齐白石说:“学我者活,似我者死。”跟在别人背后走,永远看到的是别人的背影。
●魏书生说:“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一种教法去否定另一种教法,不是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旧用。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白桦员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 四.教师语言修养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我坚决相信,学校里往往带来很大不幸的冲突,大多数根源就在教师不善于同学生谈话。(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日益明确地认识到: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当我们很有必要使事物、想象和概念在教师的语言里找到鲜明的、能够为儿童所理解的语言外壳的时候,我们却在无数次的复习上浪费了多少时间啊!(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素养这一重要品质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的话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苏霍姆林斯基)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它像一股清泉流入沙漠,于是沙漠有了绿洲;它像一线晨光穿过云层,给林中飞鸟带来黎明的信息;它像普罗米修斯的圣火,给人类带来文明之光,照亮上下五千年。”有位哲人也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赏心悦目;又如欣赏一曲名曲,曲虽尽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示了教师语言的魅力。
●语言与思维统一的思想,逐渐深入到我们全体教师的头脑。„„每个教师不管他教哪门课,都应当是一个语文教师。语言,是我们最重要的教育工具,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它。大自然以及他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思维的主要源泉,是发展治理才能的主要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第91页)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当完善地掌握规范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言语中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是教育的支柱。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思想、信念和教诲进入儿童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
●正因为教育者能够使用明智的、真挚感人的语言,正因为教育者要求言行一致,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我们才能培养出爱国主义者。(苏霍姆林斯基)
五、教师的阅读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类的灵魂。”
●唐西胜老师说,“文化如水,点滴积累并润物无声,水滴石穿”。曹文轩也说:“阅读是人类最优雅的行为,也是人类最优美的姿态。优雅的教师是被书香浸润的。”
●朱永新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全民阅读水平——阅读虽然是一个个体行为,但是每一个个体的行为最后就构成了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它的精神力量则取决于阅读水平;民族的精神力量不取决于人口数量,而取决于人口的阅读质量。一个国家不可能靠巨大的人口数量屹立于世界之巅,更重要的是靠人口的素质,所以在中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阅读是最廉价、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
犹太人的故事是典型的能够阐述阅读力量的案例。经过近两千年的流浪,犹太人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产生很多世界级伟人,比如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门德尔松、萨缪尔森、海涅、毕加索„„1901到2001年一百年间,一共产生6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犹太人有128位,占总获奖人数的近20%。犹太人为什么能如此强大?因为犹太人是个看书的民族,他们把阅读作为宗教。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的阅读量是65本书,我们才5.14本书,一个读5本书的民族和一个读65本书的民族,他们的精神力量怎么会没有区别呢?„„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在“名著”之中,其中一部分经过历史的筛选,渐渐成为民族和人类的“经典”。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这些名著、经典的阅读代代相传。文化不是在经典中存在,而是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存在。对待经典我们绝不仅仅只是背诵、考证、研究,而是需要在对经典的阅读中,与文本实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同存在,让思想凭借着我们的重新言说与书写而复活,让隐蔽的真理重新显现,获得新生!这才是阅读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真正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教育信念的一个信条”。他甚至还说,一些学校里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为学生和教师的精神成长准备的充足的图书,那就是学校。学校应该给孩子什么?我认为应该是阅读的兴趣、阅读的能力和阅读的习惯。学校教育相当于母乳,母乳对于我们孩子的成长起着最初的关键的作用。„„一个孩子如果仅仅看教科书、教辅书,他就会精神发育不良。所以只读教科书、教辅书的孩子一定是走不远的。一个孩子的成长,他需要在合适的阶段去阅读那些最重要的作品。孩子的阅读为什么那么重要呢?美国诗人惠特曼在关于阅读的一篇诗歌里面写过这样一段话:“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一座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力量从哪里来?我认为应该是从人而来,从一个城市的人的气质、品位、精神境界而来。„„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城市的美丽需要建筑、规划、绿化,这样一个外在的气质,但是一个城市同样需要内在的魅力,内在的魅力就是人的品位。人的品位、气质从哪里来?阅读而来。当我们在一个城市的地铁上、公交车上,看到的是人们在大声喧哗、打扑克、聊天、嗑瓜子,和在一个城市看到的是很多人都在静静地读书,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最优秀的城市应该拥有最善于阅读的市民。(摘自《阅读,让人的灵魂走向高远》)●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届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使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于这个课题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答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怎样进行这样的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佳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第7页)
●教师上好一堂课要作毕生的准备。(《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四)》第663页)
●一个有学识的、善于思考的、有经验的教师,他并不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明天的课,他直接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少的。„„但他确实一生都在为上好一节课而准备着。他的精神生活就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他永远不会说:我的知识已经积累够用一辈子了。知识是活的东西,它永远在更新。知识也在陈旧和死亡,就象人有衰老和死亡一样。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
●读书能够涵养你的修为,读书能够提高你的境界。可能有人说:“我们工作忙,没时间读书怎么办?”华应龙老师告诉我们:“正因为没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正因为我们没有时间读书,所以我们的课效率才那么低。读书就是积累学养,上课是厚积薄发,于漪老师说:“课要上得厚实、有分量、不轻飘,功夫在课外。”关于教师读书,有许多“张王李赵老师之问”。有老师说:“书是读了些,但记不住,怎么办?”
李镇西老师这么说:“记不住书中的句子,不等于你没有收获。如果我问你这么多年来年你每顿饭都吃了些什么,你能够回答吗?显然回答不出来,但难道你吃的这么多东西就没有营养吗?记不住吃了什么食物有什么要紧,反正这些食物的营养你已经吸收了嘛!”有老师说:“我们工作忙,没时间读书怎么办?”华应龙老师这么说:“正因为没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读书就是备课》)●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的放歌、仲夏亭榭里的弄弦、深秋山林中的独步、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是心灵的依傍,是生命的落脚处。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伏尔泰说过:“书读得多了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而当你读书越多,思考也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你知道得很少,从而会更加努力。”这和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以及荀子说的“吾尝中日而思之,不如需与之所见”有异曲同工之妙。
●读书能使我们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这种可爱就是内涵、气质和品位。一个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和实践的人,会脱离狭隘和肤浅,变得内涵丰富、视野开阔、心胸宽广、热爱生活、富有情趣、不畏艰难、乐观进取。因勤读书、善读书而积淀的精神美,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人的面容、形体和言谈举止上,睿智、儒雅、气度、自信,由此而生。读书能够冶炼人的性格。著名诗人雨果曾经说过:“种种蠢事,在每天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逐渐熔化。”法国著名哲学家迪卡尔也曾经说:“读一些好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给教师的建议》第8页)●彭兴顺说:“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起点,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在书海中畅游,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智慧和真理。读书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才气,激活灵气。”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的无以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进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我认识几十位这样的教育能手。他们的教育素养从备课就能看得出来。他们是按照教学大纲、而不是按照教科书来备课的。他们仔细地思索过教学大纲以后,就把教科书里有关的章节读一遍。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真正的教育能手知道的东西,要比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多得多,因此他不需要在课时计划里把要讲得新教材都写出来。他的课时计划里并不写叙述(演讲、讲解)的内容,而只是写一些为了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所必要的关于课堂教育过程的细节的简短的纪事。教育工作的能手对于课堂上所学的自己那门科学的起码知识了解得如此透彻,以致在课堂上,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处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学的东西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使学生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给教师的建议》第412—413页)
●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那样一来,他在上课时的言语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这时,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这时,教师从学生的眼光里就能看出他们懂了还是没懂。如果有必要,他就迅速地变换讲法。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决不在于实现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事先准备了的东西。(《给教师的建议》第535-536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读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第7页)●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很多东西,可能在很多地方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帕夫雷什中学》第28页)
●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应当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意见新的精制的工具。(《给教师的建议》第98页)
●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四)》第66页)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使学问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
——我们的职业的精神和哲学的原理,我们的工作的要求就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颗知识的火星,教师应当从整个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营养。
●我们这行职业和劳动工艺的精神基础和哲学基础就是这样: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
●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来了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书,这是一种重要的、永放光辉的明灯,是学校集体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阅读,这是一个富有智慧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借以通向儿童心灵的门径。
●一个教师如不经常置身于书的世界:他的使命是不可想象的。每周都得到充实的教师藏书是思想和精神力量的源泉。书本知识是教师的财富和智慧。一个真正的教师才能感受到知识是个人研究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一种欢乐。
●这就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对书本要有浓厚的兴趣,要乐于博览群书,要善于钻研书本,养成思考的习惯。
●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好的书籍和文章,带给读者的帮助不仅是文字和章法,更会给人以思想情感道德人格诸方面的影响,更给人带来生活的信心和人生的幸福。——《高万祥与人文教育》176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海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的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都失去意义。”
第二篇:素养励志名言
素养励志名言
篇一:励志名言(5000字)励志名言
?
?
?
?
?
?
?
?
?
? ?
?
?
? 1.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2.只要你按时到达目的地,很少有人会在乎你开的是奔驰还是手扶拖拉机;3.智者受赞美时句句反思,愚者受批评时句句反驳;4不一定选择正确的,而应选择你不后悔的;5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有计划-没行动=零,有机会-没抓住=零,有落实-没完成=零;有价值-没体现=零,有进步-没耐心=零,有任务-没沟通=零;有能力-没发挥=零,有创造-没推销=零,有知识-没应用=零;有目标-没胆量=零,有付出-没效益=零,有原则-没坚持=零;有意志-没持久=零,有热情-没定力=零,有毅力-没恒心=零。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人生最恐怖的是没有方向]没有志向的人如同在沙漠中迷路,随时可能灭亡,有了方向就意味着有了希望,立志不分大小,关键是否去实现。[2比8黄金法则] 20%的人用脖子以上来挣钱,80%的人用脖子以下赚钱 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 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才想今天干什么;20%的人改变自己,80%的人改变别人;20%的人是富人,80%的人是穷人 实现经济独立的唯一途径就是抛掉那些白日梦的侥幸心理,去真真正正地大干一场!
1、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2、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3、命,乃失败者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
1、人生是尊贵的。
2、别因贪睡误了早餐。
3、逆境给人以宝贵的磨炼机会。
4、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5、人生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6、一个人的尊严在于他能不能发挥专长,过有意义的生活。
7、感恩之心能引发惜物和谦虚之心。人生须放下的八样东西
1、放下压力。累与不累,取决于心态。
2、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3、放下自卑。把自卑从你的字典里删去。
4、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5、放下消极。绝望向左,希望向右。
6、放下抱怨。与其抱怨,不如努力。
7、放下犹豫。立即行动,成功无限。
8、放下狭隘。心宽,天地就宽。穷人最缺的就是成为人上人的野心。
改变人生轨迹靠什么?
1、升级人际圈子;
2、你的成就越不过你的圈子。圈子决定能量,能量决定平台,平台决定成就;
3、生命轨迹性的改变不是有了什么梦想,而是遇到了什么贵人。
4、放大圈子的重点是融智、融才、融资、融政。要做就做第一名!相信自己,全力以赴,永不放弃!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改变,因行动而成功!愚人向远方寻找快乐,智者则在自己身旁培养快乐。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
都蕴藏着快乐,只是在于你是否感受到了而已。快乐着的人,每一件事,?
?
?
?
?
?
?
?
?
? 每一个人身上,他都能发现能令自己欢悦的因素来,并让快乐扩张,鼓舞和影响了周围的人。魅力女人:
1、善于发现生活里的美。
2、养成看书的习惯。
3、拥有品位。
4、跟有思想的人交朋友。
5、远离泡沫偶像剧。
6、学会忍耐与宽容。
7、培养健康的心态,重视自己的身体。
8、离开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活得很好。
9、有着理财的动机,学习投资经营。
10、尊重感情,珍惜缘分。人生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情缘;有些是难以磨灭的,比如记忆;有些是难以搁置的,比如爱恋??与其被动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对;与其鸟宿檐下,不如击翅风雨;与其在沉默中孤寂,不如在抗争中爆发??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了,人生就会更精彩。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的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的一笑,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的一笑,这是一种豁达;无奈的时候能达观的一笑,这是一种境界;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这是一种大气;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的一笑,这是一种自信;失恋的时候能轻轻的一笑,这是一种洒脱。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宽容是一种美,因为有了宽容才使许多人有了浪子回头的决心。因为宽容才使那颗犯错的心有了安全的回旋余地。当你选择宽容时,你就给了这个世界无比的荣耀。而你将得到这世界最美的祝福。禅者说:“量大则福大。”就是在说因为你有一颗宽容的心。所以,能获得最大的福缘。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完美的个人,也没有完美的团队。永远是第57个民族——不满足。诚信理智:守信、道德、负责任。互相尊重:尊重别人的时间、选择、感情。互帮互助:帮助别人,成就自己。快乐感恩:活好每一天,感恩身边人。协调合作:团队合作产生力量!系统能保持真正的团队优势,建立强大的动势。火车启动高速运转后,挡都挡不住,这就是动势。靠建系统卖产品让你一辈子都觉得好玩,获得庞大的动势,获得巨大的动势。世界上营销高手都是建系统的大师。公司给你钱,系统给你时间,二者配合让你财务自由,团队工作帮你梦想成真。成功的模式应是: 专家制定的,并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和可行的。符合简单、易学、易教、易复制。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在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麦当劳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复制。美亚网络购物这个生意也是一个复制的生意。为什么?因为网络的精髓在于复制,成功是可以复制的!直销是团队协作,上帮下,强帮弱,无论你是有经验还是从来没有做过, 不
管你的学历,年龄,社会经验,所有的人都可以做都可以赚到钱,只要你按照系统方法去做,在网络上5亿的网民里,我们只要找到2个人来合作,一年就可以建立一个几十万人的团队,那时你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时间自由!而且公司的奖金是周结周发
人的差别来源于学习,经常抽出时间用来阅读、学习、思考,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会发生改变,成功会向你招手。
? 今天如果您在一家超市方便购物的同时,还可以经营这家超市,而且您把
这个信息告诉您的朋友,他只要来买您就有奖金提成,您觉得怎么样?如果,您的顾客为您带来新的顾客您也有提成,您是不是觉得更好呢? ? 一年打拼月薪过万、两年努力周薪过万、三年奋斗日薪过万、五年坚持永
远退休!飞鹰系统全面开放最新企业自动化行销系统,加盟飞鹰系统免费赠送您价值一百万的自动化行销系统,自动锁定互联网上目标客户,轻松成交客户,帮助您轻松住家创业快乐赚钱!?
? 你属于以下几类处境吗?第一:不是很喜欢目前的工作,但迫于生活,没有办法。第 二:买房压力和供房压力像块大石头压在胸口。第三:为子女的教育费用和将来子女的工作问题发愁。第四: 不甘心一辈子打工,但是却又苦于创业无门。21世纪除了掌握趋势你将别无选择,21世纪无边界创业将成为时代的
一个人今天对新生事物反应的迟钝与敏捷将与明天的财富阶层直接相对应。机遇就在你的眼前,路就在你的脚下,人生难得几会博,此时不博待何时!拼了!拼了!? ? 篇二:激励成长的教育名言
激励成长的教育名言·读《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
听他人的发言或者读一本书的时候,常常会被其中的某些话语所感动,或者立刻记录下来,或者在书上画上记号,然后隔三差五地回味这些话语,从中获取工作或生活中的灵感,并指导自己的行动。这些话语,对我来说就是名言警句。
教育是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古往今来,那些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人们发表了许多有关教育的名言,这些名言以其特有的哲理性和丰富的内涵给人们以激励和警醒,对教师理解教育、促进教育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朱永新老师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邀请全国各地的教师通过网络媒体推荐自己喜欢的教育名言,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整理和适当的增补、删减,汇编成了《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这本书。教师可将其作为一本工具书放在案头,随手翻看一下,就会感到一种智慧之光在自己的心头点亮。
一、教育的价值
[美]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今天,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期盼教育改革、让其适应甚至引领社会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这对每一个教育人来说,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美]马克·吐温说:“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造一座监狱。”这从反面阐明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整治一个地区的秩序、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有很多种方式,引进一所高品质的学校,常常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柏拉图的这句话,希望能够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教育两件事:一件是体育,是为身体的;另一件事音乐,是求心灵美善的。”我们今天的教育,在这两方面关注的都很不够。当身心都得不到很好的关照的时候,人生存于世的意义何在?
二、教育的目的[英]怀特海认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在学习伊始,孩子就应该感受到发现世界的喜悦。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他理解在他的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德]第斯多惠也说:“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动性、独立性可以看作是学生“自我发展”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而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师就不能越俎代庖。[巴西]保罗·弗莱雷告诫我们:“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苏联]赞科夫提醒教师:“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 [瑞士]让·皮亚杰更是强调:“一切真理都要有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给他们。”
教师不能把讲台看作是展示自己专业水准的舞台,而应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生长的地方。蔡元培先生提醒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重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研究学生,依据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学节奏,组织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对此,有很多大师深谙其道,并有精彩的观点流传至今:
[古罗马]昆体良:“教师也应当是明智的人,他应当深知教学方法,懂得俯就学生的能力。如同一个走路很快的人,如果他恰好和一个小孩走在一起,他就会用手牵着小孩,放慢自己的步伐,不能走得太快,免得他的小同伴跟不上。”
[法]蒙田:“老师应让学生在他面前小跑,以便判断其速度,并决定用怎样的速度来适合学生。如果师生的速度不合拍,事情就会搞得一团糟。善于选择适当的速度,取得一致的步调,这是我所知道的最艰难的事。”
三、教师的价值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地位和意义是不容置疑的。[日]永井道雄说:“办好教育的关键,第一在教师,第二还在教师。”
为什么教师如此重要?因为它能够对学生的生活施加影响。美国教师获得者罗恩·克拉克说:“当你真的能够对另一个人的生活带来影响时,这是一件很震撼的事情。对我来说,这就是教师的价值。”
一个对学生充满期待的老师,会让学生每天充满生活和学习的激情;反过来,如果一个学生被认为没有出息,他自己也会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自己的不行。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美]詹森·卡姆拉斯说:“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最重要的不在于条件和资源,而在于教师的核心信念。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有所有孩子都能够达到最高水平的坚定信念。”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四、教学的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创造这一伟大的一艺术,一方面需要依靠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另一方面需要激情和勇气。
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是判断一个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否过关的一个基本判据。第斯多惠也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到了[美]威廉姆·沃德这里,教师又根据其教学技能的高低,被大致分成四种类型:“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为学生做示范,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教与学哪个更容易?[德]马丁·海德格尔提醒我们:“教比学要困难的多,因为教要求的是:容许人去学。”容许学生去学,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学习的特点,容许他按照自身的节奏来学习;其次是允许他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在这方面,教育家的观点很值得我们深思。[美]贝特西·罗杰斯说:“所有的孩子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进度学习。作为教师,我的职责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找到掌握必学技能的最好方法和资料,同时帮助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与心灵发展。” [美]杰罗姆·布鲁纳也说:“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教学是一场激情之旅,也是一次信念之旅。[美]安东尼·马伦说:“如果我的学生感受不到我的教学激情,作为教师,我是失败的;如果我的学生感受不到我带入课堂的专业精神,作为教师,我是失败的;如果我的学生不相信我会坚持不懈地带领他们迈向成功,作为教师,我也是失败的。”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美]安迪·鲍姆加特纳说:“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的乐趣是看着孩子们幼稚的小脸从困惑转为聚精会神,从聚精会神变为惊讶,最后又从惊讶换成了无比骄傲的神情。”
五、成为学习者
教师,要让学生善于学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学习者。[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职业。这种经验的积累,一方面是通过实践,在学生和其他老师的身上汲取智慧;另一方面是通过间接经验,从专家和书籍中获得顿悟。无论哪一种途径,都离不开自身的勤奋好学。魏书生说:“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我不会改变后进学生,是后进学生教会我怎样教后进学生。我总是与学生商量着怎么学、怎么教。” [美]菲利普·比格勒也说:“每一天我走进教室,我就在想我能学到什么。我是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不是知识的传递着。”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醒教师:“一个人不教育好自己,就不可能去教育别人;学生所受的教育和教养程度,取决于教师所受的教育和教养程度。学校是儿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教师接受教育的地方;教师要通过一切环境和活动来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教师的终身任务。”
六、家庭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学校。在这方面,有很多事情需要父母想明白。比如:
篇三:励志经典语录(非常值得收藏)
一、顺序中的大学问
1.职场:先升值,再升职;
2.沟通:先求同,再求异;
3.执行:先完成,再完美;
4.学习:先记录,再记忆;
5.人际:先交流,再交心;
6.成就:先成长,再成功;
7.人生:先站住,再站高。
二、工作汇报
1、汇报工作——说结果
2、请示工作——说方案
3、总结工作——说流程
4、回忆工作——说感受
三、对比的理念:
宁跟能人比价值,不跟庸人比价格。
四、管理的真谛:
小时候幸福是很简单的事;老了简单是很幸福的事;
把复杂问题想简单是本事,把简单问题搞复杂是找事,管理越简单越好。
五、执行模式的四化原则:
明确化(职责)、流程化、可操作化、标准化(模式化)。
六、投入,如何投入:
逼自己投入;投入就不要停下来;投入到令自己感动。
七、高兴的境界:
1、要想一个人高兴,就去做梦;
2、要想一家人高兴,就去做饭;
3、要想一辈子高兴,就去做事。八、一个好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记住富有哲理的十句话;会唱几首实力派歌手的歌;会背几首诗;会讲几个笑话,会讲几个故事。
九、成功的标志:
一个成不了大事的人,不是因为朋友太少,而是朋友的质量不高;
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没有格局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
十、比较:
年轻的时候比才华(30岁以前);事业有成的时候比财富(30-40岁);有财富的时候比境界(40岁以后)。
十一、职场中的四中人:
1.蓝领:想以前所想的,干以前所干的。
2.白领:想以前没想的,干以前没干的。
3.高管:想以前没干的,干以前没想的。
4.老板:想以前不敢想的,干以前不敢干的。
十二、十大折腾:
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柳传志
1、自由:想折腾就折腾;
2、幸福:折腾什么得到什么;
3、迷茫:不知道怎么折腾;
4、宽容:怎么折腾都行;
5、寂寞:自己折腾自己;
6、开心:越折腾越会折腾;
7、创新:换着法子折腾;
8、恋爱:男女互相折腾;
9、婚姻:越来越不想折腾;
10、敌人:专门折腾别人。
十三、年轻没有失败,挫折铸就经典。
十四、演讲
1、四化:文字化、图片化、数字化、视频化。
2、演讲1、2、3原则:
1、开场白(①问好、②自我介绍、③感谢(欢迎、祝贺));
2、内容(列举1-3条,不要超过5条,提炼主体,展开主体);
3、结尾(回顾、总结、号召、鼓励,好的结尾,画龙点睛)
3、规划演讲的内容,规划时间,一秒讲几个字,都要规划。
十五、管理人员具备的素质
1、人场:人格魅力;
2、气场:塑造权威。
十六:好人——没有时间干坏事的人;
愚蠢的人——出色的完成了根本不需干的工作; 朋友——真正的朋友并不是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话题,而是两人在一起即使不说话也不会感到尴尬。
十七、与人沟通的方法一:
a、与人沟通要建立自信;
b、与人沟通要有自己的想法;
c、要有与人沟通的意愿。
十八、与人沟通的方法二:
a、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
b、要善用肢体语言。
c、要善于倾听。
d、要心存善意。
十九、如果真相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
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
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二十、记住几个过不去:
1、别和社会过不去,因为你肯定会过不去。
2、别和小人过不去,因为他本来就过不去。
3、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一切都会过去。
4、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
5、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二十一、创业六大死穴:
1、亲戚朋友凑一起;
2、哪儿热闹哪儿挤;
3、短视老板短命店;
4、贪大求全死的快;
5、别人办事瞎猜疑;
6、吝啬小气又自私。
二十二、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
二
十三、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伟大的梦想;
每天抛弃的不是别人而是不成熟的自己;
每天囊中羞涩的不是贫穷而是向成功缴纳的学费;
每天新增的不是痛楚而是沉稳的素养;
每天迎来的不是慢慢长夜而是奏起的黎明。
二十四、执行力差的五大原因:
1、员工不知道干什么;
2、不知道怎么干;
3、干起来不顺畅;
4、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好处;
5、不知道干坏了有什么惩罚。
解决的五大方法:
1、明确目标;
2、方法可行;
3、流程合理;
4、激励到位;
5、考核有效。
二
十五、儿子手表找不着了,满屋乱找,大发雷霆,父亲说:儿子,坐下来,你静下来听到表的滴答声,表就找着了。——寄语:我们越是焦躁,越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只有平静下来才能听到内心的声音。
二十六、处事规则:
沉默是迫不得已的放弃;
圆滑是无可奈何的聪明;
鲁莽是自取灭亡的愚蠢。
二
十七、铁饭碗——不是总在一个地方有饭吃,而是一辈子到哪里都有饭吃。
二十八、人生就像一场牌局,真正的高手并不是抓的一手好牌,而在于打的好一手烂牌。二十九、三人行,必有我师;三角恋,必有一伤。
三个臭皮匠,臭死一个诸葛亮。
三
十、世上最愚蠢的管理就是相信员工的自觉性。
三
十一、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三
十二、大喜大悲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朋友。
三
十三、发怒的流程:发怒——从1数到1万——再说话;
人在激动的时候智商等于零,最好等心静的时候处理问题。
三十四、一个和尚提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反映了什么样的核心问题?
当一个企业从个体户发展成为夫妻店,再成长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单靠
自觉性已经无法解决面临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有效的组织架构;
2、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3、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4、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
第三篇:教师素养
学习《怎样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素养的基础和核心,人文的意义是人学,是人的反观、自省和自审之学。它超越了生理学的层面和心理学的意趣。而在人的自我超越之处领悟人性和人道,进而用人所创造的价值之光去净化人的心灵。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人的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人文素养的缺失构成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师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的成长,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承担起历史重任,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因为没有人文素养的提高,就不会有教师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没有人文素养的教师,也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也就不会有很高的审美修养。人文素养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根本之所在。科学离不开人文,否则就会失去主导,走向邪道。所以,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才能确实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只有具有人文素养才能真正懂得并尊重科学,努力去把握科学的本质,并把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只有具备人文素养,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 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人”看,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工程师”手下的“产品”,当作“园丁”手下的“花朵”。教育毕竟不同于植物的栽培或动物的饲养那样的工作。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的发展,而在主体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通过这种交流对话,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而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就必需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要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
因此我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还要向周围其他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还要积极向教学实践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思考、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等等。
总之,努力读书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是我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我成长为能师、经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
第四篇:浅谈教师素养
浅谈教师的素养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此生能品味为人师的幸福,可谓人生之最大幸事。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使自己的教师素养得到提高,我觉得我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地有所提高。
1、精通所教专业
要想把自己担任的专业课知识教好,就要钻研专业知识,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精通所教专业,知之甚多,真正成为高师,才能教出一批合格人才,乃至高徒从而受到社会、家长及学生的赞扬,才能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做出成绩。
2、丰富的文化内涵即具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面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这就是说教师不光要具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对教师工作的特殊要求。
3、要做学生的朋友
要想孩子真正的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并愿意跟着你去学习
那你就要拿出你的诚意即俯下身子和他交流,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给他他最能接受的方式。当我们做到这些时将会得到来自于孩子的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
4、做家长的知己
即换思考,多一份谅解,少一份抱怨,要相信他比你更爱自己的孩子,更希望孩子变得优秀,并保持家校长期而有效地沟通。
5、做同事的伙伴
21世纪是合作+创新的世纪。作为教师要想培养出具有合作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自身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和同事保持合作提高个人的素质。
6、做领导的贴心人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就是说只有威严的纪律才能成就
威武之师。其实不光是军人,作为我们教师也要有服从领导的意识,想领导所想,努力做好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教育大厦建的更高,建的更牢。
第五篇:教师素养
论 教 师 素 养
在我个人成长的过程当中 我看见过也亲身经历过很多关于教师素养方面的问题 例如 教师如何修养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高素养 高尚品质的教师 什么样的教师才能被学生受到欢迎还有什么样的教师才符合高素养的教师这些大部分的书籍和材料中 教师最必备的或者比较看重的就是道德和品格 说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 要有献身教育之志 爱护学生之心 率先垂范之举 志存高远 爱国敬业 说的很严肃 很有道理 其实这些都是狗屁
我认为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知识和真诚 只要他有知识和真诚 不管三妻四妾 吸烟喝酒 赌博嫖淫 爱不爱国 精神和道德多沦丧 我都会尊敬他因为我不是来向教师学习我只是从教师那里想要得到点知识 而在传授知识过程当中 教师没有忽悠我就行了 别的我一点都不在乎 哪些是真的 哪些是假的 那些是黑的 那些是白的 我自己心里清楚 道德我有我自己的准则和修养方式 有自己的文明精神 有自己的看待价值的理念和人生观 而现实中 很多人用道德紧紧地绑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左右为难 没人理解我们的想法 反倒说成我们是个疯子和下流 社会上的人渣 说我们不配当一名公民 而在中国个人必须跟着大部队走 不然 个人有天大的真理也保不住那点饭碗
所以我把教师的素养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是教师的知识和文化水平作为一名教师 要做到专而博 博而专 既要自己的专业很强 很熟透 又要有一定的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 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学生不喜欢一上课就直奔课题和习题的教师 课前 课中 课后 都谈点周围的事情 谈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 很多教师怕讲不完 怕自己带的学生成绩差于其他学生 怕别人说你教学能力太差 怕丢面子 就不断地催促学生 一直在讲课 很少谈点娱乐性的话题 学生就觉得上课很枯燥乏味 甚至感到厌烦 因为学生对你的课不感兴趣 无论你讲了多少学生学到的其实并不多 所以我认为 作为一名教师 有一点除了专业以外的知识是必须的第二 教师 拥有一颗真诚的心 无论是在讲课 还是在讲道理 讲经验 讲的每句话在学生面前应该认真地对待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 教师经常在讲 高中三年好好读书 多吃苦 拼搏 不管有多苦难 要坚持 考上了一所好大学 你们天天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没人管你 也没人叫你干这干那 大学就是自己的天堂 可是一到了大学情况完全相反 还比高中糟糕 天天布置大把大把的作业 课上的比高中还死板 无趣 早知道大学是这个样子 我肯定不会在高中受那么多苦 有时真的恨高中的教师
第三 作为一名教师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有些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 写日记 而且写的要真实 然后 学生都要交上去 教师一个一个地阅检 很大程度上冒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有些老师为了检查某学生是否吸烟 是否持刀 是否有腐烂的食物 就打开学生的箱子 乱翻学生的被子 有些教师为了学生不耍流氓 就乱剪学生的长发 学生做错事 就在全校面前体罚 谁和谁在谈恋爱 就在全校面前公布 还有侮辱学生 给学生起绰号 打骂学生 讨厌学生等等学生在心里受到的打击是很大的 所以教师不能为了整体的完美而忽视某个人的人格和尊严
第四 教师不能太在乎学生的成绩和名次 就是教师不能用简简单单的考卷分数和成绩来判定一个学生 学习和成绩再好也不能肯定的了他是个好学生 有美好未来的人有些学生学习不好 但他的人际交往能力 体育方面 艺术方面可能强于别的学生 而这些往往是教师忽略的东西 教师认为只要自己教的学生成绩
好 别的就无所谓了
第五 教师的课堂 很多教师一进教室的门 第一讲的还是课堂的秩序 说学生不能互相说话 上课中双手必须放在桌上 上课中有问题先别讲 等到下课后来找教师等等 不断地约束学生的思维和行为 有时学生不来上课 教师就很直接地断定他又在睡懒觉 他又去玩耍 他不尊重教师 就很少有教师想想自己的问题 比如自己讲不好课误骂了学生等等 教师讲课就是为了学生能懂得一点知识 只要学生能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 这堂课就完美了 所以教师不能一味地去在乎课堂秩序 要考虑课堂的效率 教师辛辛苦苦 口干舌燥讲了半天 学生没听懂就等于零 在课堂中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 去观察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怎样讲课学生懂的更多 要有耐心 细心 亲和力 这是教师想要的 也是学生需要的 第六学生的课余时间 很多教师为了学生多看看自己讲的书 就在那么少的课余时间里 机械地布置了大量的作业 即便是学生可以接受的 也想想作业布置后有什么效果 以为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看书时间 能节约更多的时间 也有很多教师根本不考虑学生课余的生活 盲目地布置作业 或者一整天地补课 或者搞卫生 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好好休息 也没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本来很轻松的课余生活 就搞的很糟糕 很乏味无趣 新的一周开始 学生感到很累 上课精神萎靡 所以教师千万不能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第七 教师的创新能力 很多教师经常在说 我班里的学生就是一群猪 我重复讲了n次也他们听不懂 而教师一上课 学生就无精打采 时代在改变 人的思想和个性也在变化 教师也应该有新的教学模式 这样讲学生听不懂 就换个方式讲 不要老是讲的很死板 很固执 而是要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堂 对自己的课堂感兴趣 因为兴趣是第一任老师 没有比喜欢更重要的东西
第八 教师学会观察学生的潜力 现在很多教师很认真拼命地给学生讲课 目的就只有一个 就是让学生考上大学 通过公务员考试 找到一份可以的工作 以为这样 教师的任务就完成了 就这样慢慢地把学校变成考上大学和找份工作之前的培训机构 没有思想的变动 也没有精神的追求 在学校教师的职责不光光是搞好学生的学习还要学会去观察学生的潜力 并鼓励和支持学生 让学生发展这些潜能 在大学里很多学生都很后悔 因为小时候只为了学习而放弃了很多兴趣爱好和一些特长 所以教师不能给学生灌输一种只有拼命读书才能干大事的理念第九 教师所出的考试内容 教师不能一味地出些书本上的习题和内容 有时候出一些自由性的题目 让学生心中有“我”的感觉让他们说点自己想说的话 发挥自己 因为大部分年轻人很喜欢表现自己 有些教师故意难为学生 出些很猥琐的题目 最后自己也不会确切的答案 教师为了考试而出题 那学生就会为了考试而学习与生活没有一点联系 这就是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十 教师不能给学生太大的压力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或者在考试结束后 如果学生成绩很差 就开始骂学生 说就这点都不会 你去问小学一年级学生 你还不懂 还不如早点回家生孩子当爸妈 回家放羊等等 学生很容易感到自卑 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 这个也不会 那个也不会 就感到压力很大 很容易会放弃目标 失去理想 所以不管怎样 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 支持学生
第十一 教师的思想道德 我为什么把一名教师的道德排在最后来讲 不是说不要道德这东西 我只是想强调它不是很重要 原因文章的开头就陈述了.于:大海